CN111820073A -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0073A
CN111820073A CN202010892988.2A CN202010892988A CN111820073A CN 111820073 A CN111820073 A CN 111820073A CN 202010892988 A CN202010892988 A CN 202010892988A CN 111820073 A CN111820073 A CN 111820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cing
edible fungi
clamping plat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29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高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elenium Mushroom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elenium Mushroom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elenium Mushroom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elenium Mushroom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29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0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0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0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固定柱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柱之间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架和培养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可以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在连接杆之间,方便通风,减少翻转袋装培养基质的次数,比较方便,通过抽拉抽拉板使得第一撒料孔和第二撒料孔相对齐,可以将培养基质洒入到第二放置腔中,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通过在床栽培养基质加入第二放置腔中比较方便且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但是现有的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放置培养基形式单一,且袋装培养基质通风不便,床栽培养基质加入基质比较麻烦,还有床栽培养基加入培养基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固定柱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柱之间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架和培养床,所述调整架的底端与支撑板相焊接,所述培养床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柱底端焊接有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调整架包括固定块、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连接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螺栓、转动销和固定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焊接有四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矩形,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位于固定孔处设置有连接杆,且第二支撑杆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的固定孔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转动销与第二支撑杆活动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通过转动销与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活动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绕着固定螺栓转动,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绕着转动销活动,可以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在连接杆之间,方便通风,减少翻转袋装培养基质的次数,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培养床包括第一放置板、薄挡板、把手、抽拉板、第一放置腔、连接柱、第二放置板、第二放置腔、第一撒料孔和第二撒料孔,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前端位于第一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下方设置有薄挡板,所述薄挡板与第一放置腔的底面相接触,所述薄挡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撒料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二撒料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撒料孔和第二撒料孔的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放置腔与第一放置腔相对齐,所述抽拉板沿着第一放置腔的内部抽拉移动,通过抽拉抽拉板使得第一撒料孔和第二撒料孔相对齐,可以将培养基质洒入到第二放置腔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床的高度,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调整架展开时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五段与固定环相配合的螺纹。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粉秸秆碎料栽培基质和食用菌菌种,将回收的秸秆进行粉碎成细末,加入营养液进行发酵出来的栽培基质待用,且培养基分为栽培养基和床栽培养基形式;
S2、将培养基质放在调整架和培养床上并进行发菌培养,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入到调整架的连接杆之间,将床栽培养基质放入到培养床的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中,并放入食用菌菌种培养;
S3、食用菌进行搔菌及催蕾,种植好的食用菌进行进行搔菌及催蕾,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使得食用菌出菇;
S4、成熟好后进行采摘,将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
优选的,所述S2中控制室内温度为20-25℃之间。
优选的,所述S3中对袋栽食用菌进行定期翻转3-5次,通过抽拉抽拉板对连接柱里的床栽食用菌加入培养基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调整架,可以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在连接杆之间,方便通风,减少翻转袋装培养基质的次数,比较方便;
2、设置有培养床,通过抽拉抽拉板使得第一撒料孔和第二撒料孔相对齐,可以将培养基质洒入到第二放置腔中;
3、S3中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通过在床栽培养基质加入第二放置腔中比较方便且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调整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调整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培养床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培养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固定柱;2、防尘板;3、固定环;4、第一支撑杆;5、支撑板;6、调整架;601、固定块;602、第一夹持板;603、第二夹持板;604、连接杆;605、第二支撑杆;606、固定螺栓;607、转动销;608、固定孔;7、培养床;701、第一放置板;702、薄挡板;703、把手;704、抽拉板;705、第一放置腔;706、连接柱;707、第二放置板;708、第二放置腔;709、第一撒料孔;710、第二撒料孔;8、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8,固定柱1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环3,固定环3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杆4,固定柱1之间位于第一支撑杆4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板5,固定柱1的内部位于支撑板5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架6和培养床7,调整架6的底端与支撑板5相焊接,培养床7放置在支撑板5的上方,固定柱1底端焊接有防尘板2。
本实施例中,为了放置袋装培养基质,调整架6包括固定块601、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连接杆604、第二支撑杆605、固定螺栓606、转动销607和固定孔608,支撑板5的表面焊接有四个固定块601,固定块601之间形成矩形,固定块601上开设有固定孔608,固定块601的内部位于固定孔608处设置有连接杆604,且第二支撑杆605通过固定螺栓606与固定块601的固定孔608相固定,第二支撑杆605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通过转动销607与第二支撑杆605活动固定,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04,且连接杆604通过转动销607与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活动固定,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和第二支撑杆605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支撑杆605绕着固定螺栓606转动,连接杆604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连接杆604、第二支撑杆605绕着转动销607活动,可以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在连接杆604之间,方便通风,减少翻转袋装培养基质的次数,比较方便。
本实施例中,为了放置床栽培养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床7包括第一放置板701、薄挡板702、把手703、抽拉板704、第一放置腔705、连接柱706、第二放置板707、第二放置腔708、第一撒料孔709和第二撒料孔710,支撑板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放置板707,第二放置板70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腔708,第二放置板707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连接柱706,连接柱70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01,第一放置板7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腔705,第一放置板701的前端位于第一放置腔705的内部设置有抽拉板704,抽拉板704的下方设置有薄挡板702,薄挡板702与第一放置腔705的底面相接触,薄挡板70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撒料孔709,第一放置板701的底面开设有第二撒料孔710;第一撒料孔709和第二撒料孔710的相互对齐,第二放置腔708与第一放置腔705相对齐,抽拉板704沿着第一放置腔705的内部抽拉移动,通过抽拉抽拉板704使得第一撒料孔709和第二撒料孔710相对齐,可以将培养基质洒入到第二放置腔708中。
此外,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床7的高度,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调整架6展开时的高度;固定柱1上开设有五段与固定环3相配合的螺纹。
如图7所示,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粉秸秆碎料栽培基质和食用菌菌种,将回收的秸秆进行粉碎成细末,加入营养液进行发酵出来的栽培基质待用,且培养基分为栽培养基和床栽培养基形式;
S2、将培养基质放在调整架6和培养床7上并进行发菌培养,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入到调整架6的连接杆604之间,将床栽培养基质放入到培养床7的第一放置腔705和第二放置腔708中,并放入食用菌菌种培养;
S3、食用菌进行搔菌及催蕾,种植好的食用菌进行进行搔菌及催蕾,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使得食用菌出菇;
S4、成熟好后进行采摘,将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
优选的,S2中控制室内温度为20-25℃之间。
优选的,S3中对袋栽食用菌进行定期翻转3-5次,通过抽拉抽拉板704对连接柱706里的床栽食用菌加入培养基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使用时,将四个固定柱1上套有固定环3,并旋入到合适的位置,此时可以将第一支撑杆4焊接在固定环3之间,然后支撑板5架设在第一支撑杆4上方,此时是可以将调整架6和培养床7放入到支撑板5上,根据种植需要,放置调整架6和培养床7的数量,然后种植装置安装完成,此时将回收的秸秆进行粉碎成细末,加入营养液进行发酵出来的栽培基质待用,且培养基分为栽培养基和床栽培养基形式,此时将收起来的调整架6展开,具体为,将第二支撑杆605绕着固定块601中转动,使得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和第二支撑杆605按照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行展开,然后连接杆604绕着转动销607中转动,可以将固定孔608中的固定螺栓606旋紧,避免第二支撑杆605绕着固定块601发生变形,此时可以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入到连接杆604之间,可以进行阻隔,保证之间的通风,将第二放置板707的连接柱706中铺上培养基质,再在连接柱706中种植食用菌,并在第一放置板701的第一放置腔705放入培养基质待用,种植好的食用菌进行进行搔菌及催蕾,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使得食用菌出菇,期间控制室内温度为20-25℃之间,对袋栽食用菌进行定期翻转3-5次,将调整架6中的袋装培养基质进行翻转,需要对床栽食用菌加入培养基质时,此时可以将把手703的抽拉板704从第一放置板701中抽出,使得薄挡板702上的第一撒料孔709与第一放置板701上的第二撒料孔710相对齐,此时可以将待用的培养基质散落到第二放置腔708上,可以对食用菌进行施加营养基质,等待食用菌成长,将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使用完成可以将调整架6收起来,将调整架6和培养床7从支撑板5中拿出,比较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8),每个所述固定柱(1)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固定柱(1)之间位于第一支撑杆(4)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板(5),所述固定柱(1)的内部位于支撑板(5)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架(6)和培养床(7),所述固定柱(1)底端焊接有防尘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架(6)包括固定块(601)、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连接杆(604)、第二支撑杆(605)、固定螺栓(606)、转动销(607)和固定孔(608),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焊接有四个固定块(601),所述固定块(601)之间形成矩形,所述固定块(601)的中间开设有固定孔(608),所述固定块(601)的内部位于固定孔(608)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杆(605),且第二支撑杆(605)通过固定螺栓(606)与固定块(601)的固定孔(608)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605)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所述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通过转动销(607)与第二支撑杆(605)活动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602)和第二夹持板(60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04),且连接杆(604)通过转动销(607)与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活动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602)、第二夹持板(603)和第二支撑杆(605)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05)绕着固定螺栓(606)转动,所述连接杆(604)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连接杆(604)、第二支撑杆(605)绕着转动销(607)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床(7)包括第一放置板(701)、薄挡板(702)、把手(703)、抽拉板(704)、第一放置腔(705)、连接柱(706)、第二放置板(707)、第二放置腔(708)、第一撒料孔(709)和第二撒料孔(710),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放置板(707),所述第二放置板(70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腔(708),所述第二放置板(707)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连接柱(706),所述连接柱(70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01),所述第一放置板(7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腔(705),所述第一放置板(701)的前端位于第一放置腔(705)的内部设置有抽拉板(704),所述抽拉板(704)的下方设置有薄挡板(702),所述薄挡板(702)与第一放置腔(705)的底面相接触,所述薄挡板(70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撒料孔(709),所述第一放置板(701)的底面开设有第二撒料孔(7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撒料孔(709)和第二撒料孔(710)的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放置腔(708)与第一放置腔(705)相对齐,所述抽拉板(704)沿着第一放置腔(705)的内部抽拉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床(7)的高度,所述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调整架(6)展开时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上开设有五段与固定环(3)相配合的螺纹。
8.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粉秸秆碎料栽培基质和食用菌菌种,将回收的秸秆进行粉碎成细末,加入营养液进行发酵出来的栽培基质待用,且培养基分为栽培养基和床栽培养基形式;
S2、将培养基质放在调整架(6)和培养床(7)上并进行发菌培养,将袋装培养基质放入到调整架(6)的连接杆(604)之间,将床栽培养基质放入到培养床(7)的第一放置腔(705)和第二放置腔(708)中,并放入食用菌菌种培养;
S3、食用菌进行搔菌及催蕾,种植好的食用菌进行进行搔菌及催蕾,定期加入培养基质和翻转,使得食用菌出菇;
S4、成熟好后进行采摘,将成熟的菌菇进行采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控制室内温度为20-2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袋栽食用菌进行定期翻转3-5次,通过抽拉抽拉板(704)对连接柱(706)里的床栽食用菌加入培养基质。
CN202010892988.2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1820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2988.2A CN11182007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2988.2A CN11182007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0073A true CN111820073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2988.2A Pending CN11182007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00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880A (zh) * 2020-11-24 2021-02-19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CN114711059A (zh) * 2022-05-06 2022-07-08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园艺作物多层育苗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880A (zh) * 2020-11-24 2021-02-19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CN112373880B (zh) * 2020-11-24 2022-07-26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CN114711059A (zh) * 2022-05-06 2022-07-08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园艺作物多层育苗床
CN114711059B (zh) * 2022-05-06 2023-07-28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园艺作物多层育苗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441B (zh) 用于高品质姬松茸生产的栽培料组合物及无粪化稻草生料栽培法
CN103563644B (zh) 一种大朵红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11820073A (zh)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及种植方法
CN105935027A (zh)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CN103404364A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培养及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5347949A (zh) 一种西红柿专用有机肥及生产方法
CN103858644B (zh) 不需搭建山药支架的山药栽培方法
CN1666590A (zh) 长稻草立体栽培食用菌新技术
CN212993485U (zh) 一种利用秸秆碎料种植食用菌的装置
CN103598000A (zh) 竹荪生态高效栽培方法
CN108966846B (zh) 稻茬麦田稻秸沟腐还田方法及设施
CN105347948A (zh) 一种莴笋专用有机肥
CN109429900A (zh)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CN212911044U (zh) 一种果树种植支架装置
CN211982531U (zh) 一种农业种植培育装置
CN206713558U (zh) 一种蔬菜一体化嫁接育苗块
CN210900565U (zh)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培育装置
CN107567962A (zh) 林下食用菌栽培器
CN103548568A (zh) 一种秀珍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3168610A (zh) 一种塑料大棚层架式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CN106888789A (zh) 一种栝楼‑草菇的立体栽培方法
CN206651113U (zh) 一种蔬菜一体化嫁接育苗装置
CN112772284A (zh) 一种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1368A (zh) 一种紫红薯高产栽培方法
CN206713700U (zh) 一种蔬菜一体化育苗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