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707A -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707A
CN111818707A CN202010697619.8A CN202010697619A CN111818707A CN 111818707 A CN111818707 A CN 111818707A CN 202010697619 A CN202010697619 A CN 202010697619A CN 111818707 A CN111818707 A CN 111818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parameter
fluorescence
intensity
light source
col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7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707B (zh
Inventor
姚卫忠
蒋青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uo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uo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uo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uo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76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8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20Responsive to malfunctions or to light source life; f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其中,该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包括: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根据该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该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根据该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该环境场景,调整该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该环境场景与该第二曝光参数对应。通过本申请,解决了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荧光内窥镜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亮度自动调节,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测系统集成了光学、影像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体外诊断难以提供的可靠图像依据,例如消化道、脉管系统、耳鼻喉、神经系统和腹腔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荧光内窥镜则是在可见光内窥镜的基础上,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简称为ICG)等荧光探针标记病变细胞,并利用近红外光等其他波段的激发光,获得病灶图像的一种技术。
为了获得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清晰图像,需要对荧光内窥镜的双光源亮度进行调节,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双光源的旋钮手动调整亮度,为了获得较高亮度的彩色图像和荧光图像,两路光源强度通常会设置得很高。然而,过高的光源强度可能会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荧光内窥镜、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根据所述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包括:
在所述环境场景为体内的情况下,将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将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荧光光强上限,其中,所述彩色光源强度与所述荧光光源强度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所述彩色光强上限和所述荧光光强上限为所述第二曝光参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路增益,所述彩色光路增益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
在所述彩色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彩色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彩色光路预设步长,增大所述彩色光源强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荧光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路增益,所述荧光光路增益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
在所述荧光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荧光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荧光光路预设步长,增大所述荧光光源强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大于所述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
在所述荧光光源强度大于所述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所述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所述荧光光强上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场景为体外的情况下,关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大于彩色光强下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所述彩色光强下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所述荧光内窥镜包括相机和微控制器;
所述相机获取荧光内窥镜的图像,所述微控制器获取所述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通过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根据该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该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根据该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该环境场景,调整该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该环境场景与该第二曝光参数对应,解决了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荧光内窥镜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亮度自动调节,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相关技术中荧光内窥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体内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体内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相关技术中的荧光内窥镜,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相关技术中荧光内窥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荧光内窥镜的基本结构包括镜管12、镜头14、分光棱镜16、第一滤光片18、可见光传感器110、第二滤光片112和近红外传感器114:该成像系统使用一台相机,镜管12探测到诊断组织并通过镜头14拍摄,由A处进行补光,补光源耦合了可见光与近红外光,混合光可通过分光棱镜16分开,其中,该可见光经过第一滤光片18到达可见光传感器110,该近红外光经过第二滤光片112到达近红外传感器114,从而分别获得同一位置的彩色图像和荧光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曝光参数为荧光内窥镜在相机获取图像时的实际曝光参数,可以包括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路和荧光光路的曝光参数,例如,曝光时间、光路增益、光源强度等等。通常情况下,曝光时间与进光量成正比,长曝光时间适合光源强度较低的情况,短曝光时间适合光源强度较高的情况。在曝光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曝光过度,图像亮度过亮,失去细节;在曝光时间过短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出现曝光不足,图像亮度过暗,清晰度不够。光路增益为经过双采样之后的模拟信号的放大增益,调节增益,会改变图像传感器的感光性能,同时会影响到画质,例如,增大增益会增大图像噪音。在对图像信号进行放大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放大噪声信号;
步骤S202,根据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荧光内窥镜的图像可以通过荧光内窥镜自身的相机捕获,并通过红外传感器传输至处理器。由于荧光内窥镜在不同场景下得到的图像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中的图像分类识别技术,提取图像特征,根据图像特征对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进行分类。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可以为经过图像信号处理(Image Signal Processor,简称为ISP)之后的图像,ISP的主要作用是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做后期处理,主要功能包括线性纠正、噪声去除、坏点去除、内插、白平衡、自动曝光控制等,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依赖于ISP才能在不同的光学条件下较好的还原图像细节,ISP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机的成像质量,可以分为独立与集成两种形式;
步骤S203,根据该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该环境场景,调整该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该环境场景与该第二曝光参数对应。荧光内窥镜的预设曝光参数随环境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不同环境场景下的光照,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的环境场景具体可以为在人体内,例如对患者的人体组织或者腔体进行检查,还可以为在人体外,例如,在检查结束后将荧光内窥镜取出。人体内与人体外的光照环境明显不同,对荧光内窥镜的第二曝光参数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预设曝光参数对荧光内窥镜的第一曝光参数进行调整。
在使用荧光内窥镜的情况下,当荧光内窥镜在腔体内时,为了获得亮度较高的彩色图像和荧光图像,光源强度通常被设置得较高,导致镜杆因光强大而温度升高,有灼伤体内组织的风险;当荧光内窥镜从人体内取出时,如果没有及时减弱光源强度或者关闭光源,白光光源亮度太高,容易照射到使用者的眼睛,引起不适,而激光光源照射到眼睛极易引起伤害。通过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3,通过对荧光内窥镜图像的识别,对环境场景进行分类,从而自适应调整荧光内窥镜的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解决了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荧光内窥镜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亮度自动调节,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调整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包括:在环境场景为体内的情况下,将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将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荧光光强上限,其中,该彩色光源强度与该荧光光源强度均为第一曝光参数,彩色光强上限和荧光光强上限为第二曝光参数。彩色光源强度为荧光内窥镜的相机在获取图像时,彩色光源的实际光源强度,荧光光源强度为荧光内窥镜的相机在获取图像时,荧光光源的实际光源强度。在荧光内窥镜位于体内的情况下,需要获取人体内的组织或者病灶的清晰图像,为病情的诊断提供依据,此时,为了使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需要较高的光源光强。彩色光强上限和荧光光强上限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置,并且根据具体的体内环境进行调整,例如,体内环境可以为食道、支气管道等通道,也可以为胸腔等腔体,在不同的体内环境下,也可以对彩色光强上限和荧光光强上限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体内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在彩色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路增益,该彩色光路增益为第一曝光参数,彩色光源用于拍摄全视场的清晰图像,获得的彩色图像可以用于提供诊断依据,还可以用于对环境场景的分类识别。本实施例中,在彩色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不对该彩色光源强度进行直接调整,而是先获取彩色光路增益,通过对彩色光路增益进行判断来确定是否调节彩色光源强度,避免彩色光源强度过高而灼伤人体;
步骤S302,在彩色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彩色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彩色光路预设步长,增大该彩色光源强度。在获取到彩色光路增益的情况下,将该彩色光路增益与彩色增益阈值进行对比。由于增益越高,图像传感器的感光性能越好,图像中的噪声越大,因此在彩色光路增益过大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彩色光路预设步长增大彩色光源强度,减小增益,以提高图像质量。本实施例中的彩色增益阈值和彩色光路预设步长均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以不会引起组织受伤为准,且可以根据具体的体内环境改变。
重复步骤S301与步骤S302,直到彩色光源强度大于彩色光强上限,或者,在彩色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彩色光强上限,同时彩色光路增益小于彩色增益阈值的情况下,结束对彩色光源强度和彩色光路增益的调整。
通过上述步骤S301和步骤S302,本实施例对彩色光源的光强和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避免光强过高而灼伤人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体内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在荧光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该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路增益,荧光光路增益为第一曝光参数,在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为体内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对荧光光源的光源强度和光路增益进行调整。根据荧光内窥镜进行诊断的方法包括固有荧光光谱法和固有荧光图像法,固有荧光光谱法通过人体组织的固有荧光光谱曲线的峰值,鉴别人体的正常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癌组织,而固有荧光图像法根据荧光图像的颜色进行分析,良性病变组织为橘黄或橘红色,而异型增生、癌组织则呈紫红色或暗色。本实施例中,在荧光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不对该荧光光源强度进行直接调整,而是先获取荧光光路增益,通过对荧光光路增益的判断来确定是否调节荧光光源强度,避免荧光光源强度过高而灼伤人体;
步骤S402,在该荧光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荧光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荧光光路预设步长,增大该荧光光源强度。在获取到荧光光路增益的情况下,将该荧光光路增益与彩色增益阈值进行对比,在荧光光路增益过大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荧光光路预设步长增大荧光光源强度,减小增益,以提高图像质量。本实施例中的荧光增益阈值和荧光光路预设步长均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以不会引起组织受伤为准,且可以根据具体的体内环境改变。
重复步骤S401与步骤S402,直到荧光光源强度大于荧光光强上限,或者,在荧光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荧光光强上限,同时荧光光路增益小于荧光增益阈值的情况下,结束对荧光光源强度和荧光光路增益的调整。
通过上述步骤S401和步骤S402,本实施例对荧光光源的光强和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避免光强过高而灼伤人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彩色光源强度大于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在荧光光源强度大于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荧光光强上限,其中,彩色光强上限与荧光光强上限均可调整。本实施例在光源强度大于光强上限的情况下,直接将光源强度降低至光强上限,避免了手动误操作双光源,使得光源强度均调至最大,带来双光源总功率过大镜杆温度升过高的问题,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环境场景为体外的情况下,关闭该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并获取该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在该彩色光源强度大于彩色光强下限的情况下,将该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下限。在荧光内窥镜位于体外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荧光光路信息,因此可以直接关闭荧光光源,避免激光对人体产生伤害,对于彩色光源,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彩色光强下限,直接将彩色光源的彩色光源强度调整到彩色光强下限,该彩色光强下限以不会引起眼睛不适为准。
下面通过实际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荧光内窥镜两路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包括彩色光源的彩色光路增益和荧光光源的荧光光路增益,其中,彩色光路增益以gain0表示,荧光光路增益以gain1表示;
步骤S502,获取彩色光路和荧光光路ISP处理后的图像;
步骤S503,通过图像分类识别技术,对彩色光路图像进行图像类别判断,以区分荧光内窥镜位于体内或者体外;
步骤S504,在荧光内窥镜位于体外的情况下,直接关闭荧光光源;获取彩色光源强度,以Bright0表示,彩色光源的彩色光强下限以str0Min表示,在Bright0>str0Min的情况下,将Bright0调整至str0Min;
步骤S505,在荧光内窥镜位于体内的情况下,获取彩色光源强度Bright0和荧光光源强度Bright1;
步骤S506,彩色光强上限以str0Max表示,荧光光强上限以str1Max表示,在Bright0>str0Max的情况下,将Bright0调整至str0Max,或者在Bright1>str1Max的情况下,将Bright1调整至str1Max;
步骤S507,彩色增益阈值以Thr0表示,荧光增益阈值以Thr1表示,在Bright0≤str0Max,且gain0<Thr0的情况下,彩色光源的光强保持不变,或者,在Bright1≤str1Max,且gain1<Thr1的情况下,荧光光源的光强保持不变;
步骤S508,彩色光路预设步长以step0表示,荧光光路预设步长以step1表示,在Bright0≤str0Max,且gain0≥Thr0的情况下,以步长step0增大Bright0,在Bright1≤str1Max,且gain1≥Thr1的情况下,以步长step1增大Bright1。
重复上述步骤S506至步骤S508,直到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光源强度满足条件,结束光源控制。
通过上述步骤S501至步骤S508,荧光内窥镜可以通过识别场景自动调节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光源强度,具体为,荧光内窥镜在体内能独立控制两路光源自动调节,且设置了各自光源强度的上限,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镜杆温升高给人体带来灼伤的风险,同时还能获取较好的图像质量;在体外能自动关闭荧光光源及降低彩色光路的光源强度,避免双光源可能引起人眼不适及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流程中或者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设备,该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获取模块61、判断模块62和调整模块63: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判断模块62,用于根据该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该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调整模块63,用于根据该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该环境场景,调整该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该环境场景与该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模块61获取荧光内窥镜的图像和第一曝光参数,判断模块62对荧光内窥镜图像进行识别,从而对环境场景进行分类,调整模块63自适应调整荧光内窥镜的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解决了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荧光内窥镜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亮度自动调节,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荧光内窥镜包括相机71和微控制器72:该相机71获取荧光内窥镜的图像,该微控制器72获取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微控制器72根据该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该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微控制器72根据该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该环境场景,调整该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该环境场景与该第二曝光参数对应。本实施例通过相机71获取图像,通过微控制器72对荧光内窥镜图像进行识别和环境场景分类,从而自适应调整荧光内窥镜的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解决了通过旋钮手动调节内窥镜的光源亮度,误差较大,容易导致内窥镜灼伤体内组织或者引起人眼不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荧光内窥镜彩色光源和荧光光源的亮度自动调节,避免了光源总功率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电子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S2,根据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S3,根据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第一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环境场景,对荧光内窥镜的第二曝光参数进行调整,其中,环境场景与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根据所述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包括:
在所述环境场景为体内的情况下,将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将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荧光光强上限,其中,所述彩色光源强度与所述荧光光源强度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所述彩色光强上限和所述荧光光强上限为所述第二曝光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路增益,所述彩色光路增益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
在所述彩色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彩色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彩色光路预设步长,增大所述彩色光源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荧光光源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路增益,所述荧光光路增益为所述第一曝光参数;
在所述荧光光路增益大于或者等于荧光增益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荧光光路预设步长,增大所述荧光光源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大于所述彩色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彩色光强上限;
在所述荧光光源强度大于所述荧光光强上限的情况下,将所述荧光光源强度调整至所述荧光光强上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场景为体外的情况下,关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荧光光源,获取所述荧光内窥镜的彩色光源强度;
在所述彩色光源强度大于彩色光强下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彩色光源强度调整至所述彩色光强下限。
7.一种荧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内窥镜包括相机和微控制器;
所述相机获取荧光内窥镜的图像,所述微控制器获取所述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8.一种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荧光内窥镜图像的第一曝光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荧光内窥镜图像的图像特征,判断所述荧光内窥镜的环境场景;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曝光参数与预设曝光参数的对比结果和所述环境场景,调整所述第一曝光参数至第二曝光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场景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对应。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
CN202010697619.8A 2020-07-20 2020-07-20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Active CN111818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619.8A CN111818707B (zh) 2020-07-20 2020-07-20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619.8A CN111818707B (zh) 2020-07-20 2020-07-20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707A true CN111818707A (zh) 2020-10-23
CN111818707B CN111818707B (zh) 2022-07-15

Family

ID=7286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7619.8A Active CN111818707B (zh) 2020-07-20 2020-07-20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870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6682A (zh) * 2021-02-07 2021-06-04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光源亮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76931A (zh) * 2021-06-10 2021-09-10 复旦大学 用于甲状旁腺探测的荧光区域光强补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27765A (zh) * 2020-11-20 2022-02-11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内窥镜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361507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染色成像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4958A (ja) * 2004-01-23 2005-08-04 Pentax Corp 自家蛍光観察可能な電子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50215876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for in vivo image diagnosis
US20060020169A1 (en) * 2004-07-23 2006-01-26 Penta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ndoscope system for 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WO2011087801A1 (en) * 2009-12-22 2011-07-21 Integrated Endoscopy, Inc. Endoscope with different color light sources
CN104398231A (zh) * 2014-12-04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立体内窥镜光源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8095701A (zh) * 2018-04-25 2018-06-01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荧光内窥镜照明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11000522A (zh) * 2019-12-18 2020-04-14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拍摄方法
CN111053521A (zh) * 2020-03-11 2020-04-24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
US20200186694A1 (en) * 2018-12-05 2020-06-11 Scholly Fiberoptic Gmbh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11343389A (zh) * 2019-05-16 2020-06-26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4958A (ja) * 2004-01-23 2005-08-04 Pentax Corp 自家蛍光観察可能な電子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50215876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for in vivo image diagnosis
US20060020169A1 (en) * 2004-07-23 2006-01-26 Penta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ndoscope system for 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WO2011087801A1 (en) * 2009-12-22 2011-07-21 Integrated Endoscopy, Inc. Endoscope with different color light sources
CN104398231A (zh) * 2014-12-04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立体内窥镜光源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8095701A (zh) * 2018-04-25 2018-06-01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荧光内窥镜照明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US20200186694A1 (en) * 2018-12-05 2020-06-11 Scholly Fiberoptic Gmbh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11277766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雪力光纤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和图像拍摄设备
CN111343389A (zh) * 2019-05-16 2020-06-26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00522A (zh) * 2019-12-18 2020-04-14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拍摄方法
CN111053521A (zh) * 2020-03-11 2020-04-24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诗源: "基于内窥镜的图像增强及色彩矫正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7765A (zh) * 2020-11-20 2022-02-11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内窥镜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2105902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内窥镜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EP4248835A4 (en) * 2020-11-20 2024-04-17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 FLUORESCENCE DOSCOPIC SYSTEM, CONTROL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906682A (zh) * 2021-02-07 2021-06-04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光源亮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76931A (zh) * 2021-06-10 2021-09-10 复旦大学 用于甲状旁腺探测的荧光区域光强补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61507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染色成像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707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8707B (zh) 荧光内窥镜曝光参数调整的方法、设备和荧光内窥镜
JP3022377B2 (ja) 胃腸および呼吸器官における特有蛍光を使用した罹病組織を検出する映像システム
US10335014B2 (en) Endoscope system, proces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ndoscope system
US20170020377A1 (en) 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endoscope system
JP577359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378345B1 (ko) 검이경 및 스펙트럼 분석에 기반한 이경검사 방법
US20170251159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diagnostic mapping of bladder
WO2020067105A1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診断支援装置並びに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13047054A1 (ja) 診断システム
CN109620137B (zh) 视网膜曝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724A (zh) 电子内窥镜系统
US91318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the choroid
JPWO2017057021A1 (ja) 画像解析装置、画像解析システム、画像解析装置の作動方法
JP6742691B2 (ja) 眼科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95124B (zh) 内窥镜系统、内窥镜图像的生成方法和处理器
CN112351723A (zh) 电子内窥镜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
US88822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the choroid
KR20040005592A (ko) 안과장치
US20120071718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ndoscope apparatus
Murai et al. Improving color appearance of organ in surgery by optimally designed LED illuminant
JP2002360510A (ja) 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083095A (ja) 眼科撮影装置、眼科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1358424A (zh) 一种眼底成像亮度调节方法以及眼底相机
JP2016151584A (ja) 器官画像撮影装置
JP2016150024A (ja) 器官画像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