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420B - 扬声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420B
CN111818420B CN202010525694.6A CN202010525694A CN111818420B CN 111818420 B CN111818420 B CN 111818420B CN 202010525694 A CN202010525694 A CN 202010525694A CN 111818420 B CN111818420 B CN 111818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inner bottom
sound
hol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56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420A (zh
Inventor
李诗哲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56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5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5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n acoustic labyrinth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04R1/285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n acoustic labyrinth or a transmission lin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1/00Transducers of moving-armature or moving-core type
    • H04R11/02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1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incorporating only one trans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04R7/20Securing diaphragm or cone resiliently to support by flexible material, springs, cords, or stra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与终端,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固定在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壳体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振膜与内侧壁固定相接从而将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与后腔,第一内底壁位于前腔,内侧壁贯通开设出音孔,前腔与出音孔连通形成前腔通道,振膜相对所述第一内底壁倾斜设置,前腔与出音孔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口径,有利于平缓气流,降低了折环周边的涡流强度,减少了杂音的产生,提高了扬声器的声音效果。

Description

扬声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扬声器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效果对用户的体验至关重要。
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现有扬声器10a,发声单体13a固定收容于壳体11a内,发声单体13a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131a,振膜131a与壳体11a的内壁形成与出音孔111a连通的前腔101a。振膜131a推动的空气经过前腔101a从出音孔111a流出从而发出声音。若前腔101a中的气流的流速过快会产生湍流,若前腔101a中的气流遇到结构突变出易产生涡流。湍流涡流都会产生杂音。通过软件对扬声器10a进行模拟仿真,发现扬声器10a产生湍流及涡流区域最严重区域为振膜131a靠近出音孔111a一侧的区域上,如图2中所示的区域II及如图3中所示的区域III,其中,区域II为气流异常噪点较多区域,区域III为气流流速异常过快的区域。主要原因在于,请参阅图4,在Z方向上,由于振膜131a朝向前腔101a设置的折环1311a,使得前腔101a在靠近发音孔111a一侧的尺寸较其它区域要小很多。如此,易造成扬声器10a产生杂音,导致声音效果差,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杂音、提高声音效果的扬声器及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所述振膜与所述内侧壁固定相接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与后腔,所述第一内底壁位于所述前腔并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所述内侧壁贯通开设出音孔,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通形成前腔通道,所述振膜相对所述第一内底壁倾斜设置,并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口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相对所述第一内底壁倾斜设置,并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口径,换而言之,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接一端的腔内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腔内截面面积,使得前腔的截面大致呈喇叭状,从而平缓了气流减少了湍流的强度,以及能够降低因振膜与出音孔相邻一侧的结构突变而导致的涡流的强度,例如,振膜的折环高度造成的前腔结构突变。由于降低了前腔通道涡流及湍流的强度,从而减少了杂音的产生,提高了扬声器的声音效果,以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腔通道的口径,由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向所述出音孔远离所述前腔的一端递增,即前腔通道亦大致呈喇叭状,增大了出音孔与前腔连接处的空间,能够平缓气流,减少湍流的强度及杂音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声音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具朝向所述前腔凸设的折环,所述出音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及第二孔壁,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相接,所述第一内底壁位于所述第一孔壁的延长线的一侧,所述折环位于所述延长线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另一侧,所述折环与所述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少于0,如此,降低折环对前腔流动的气流的阻力影响,能够降低涡流的产生,进一步减少杂音的产生。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第二孔壁相对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发声单体所在一侧倾斜,以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即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进一步导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壁设第一装设台,所述第一装设台与所述发声单体固定相接,从而增加发声单体与所述内侧壁的连接区域,有利于提高壳体对发声单体的支撑稳定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设台具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设置的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要大于所述顶面远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所述顶面与所述振膜朝向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面固定相接,而使所述发声单体相对所述第二方向倾斜。通过第一装设台对发声单体与出音孔相邻一端进行垫高及支撑,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设台包括固定相接的第一装设部及第一衬垫部,所述第一装设部与所述振膜固定相接,所述第一衬垫部朝向所述出音孔所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衬垫部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顶面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一衬垫部背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衬垫部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递增,有利于提高壳体与所述振膜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设台呈阶梯设置的挡设台,所述第一装设台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要小于所述挡设台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所述第一装设台环绕所述折环设置,所述挡设台环绕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并固定连接,由于发声单体通过第一装设台与所述挡设台与所述内侧壁固定相接,进一步加强发声单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一装设台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面,并与所述挡设台固定相接,限位凸起与发声单体相抵,从而能够减少发声单体松动摇晃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一实施方式中,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与所述挡设台共同围成打胶槽,用于点胶,并降低了溢胶的可能性,同时实现发声单体与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提高扬声器的防水性、气密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外壳具所述第一内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一端固定连接,方便了扬声器的组装。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内底壁及凸设于所述第二内底壁上的第二装设台,所述第二装设台与所述发声单体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侧固定相接,有利于增大发声单体与所述壳体构成的后腔区域,从而提高扬声器的声音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装设台包括固定相接的安装部及第二衬垫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发声单体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固定相接,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顶面与所述发声单体背离所述振膜的一侧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顶面距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衬垫部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递减,由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衬垫部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递减,使得发声单体稳定收容于第一外壳内,降低发声单体松动摇晃的可能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包括本体及支撑片,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相接,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本体固定相接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底壁包括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振膜设置的内底壁,所述支撑片的强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强度。由于所述支撑片的强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强度,能够增强壳体的强度,且有利于节约扬声器的空间,并方便发声单体散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夹设于第二外壳朝向发声单体的一面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柔性件用于防止发声单体与第二外壳之间发生松动,从而提高扬声器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的内侧壁为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内底壁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共同构成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内底壁朝向所述发声单体设置的第二装设台,所述第二装设台环绕所述第二外壳的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装设台远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一面与所述发声单体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面通过胶体粘接,实现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第二外壳密封相接。另外,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通孔,有利于扬声器的散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主体及球顶,所述主体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折环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折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环绕所述折环设置,所述折环环绕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环绕通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装设台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顶面固定相接,所述球顶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连接部固定相接并朝向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面设置且覆盖所述通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扬声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销售终端、车载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游戏机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一气流噪声仿真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气流速度场仿真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前腔通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为终端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沿I-I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9为前腔通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气流速度场的一仿真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气流速度场的又一仿真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外壳的俯视图;
图14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沿II-II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15为扬声器部分结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6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22为图19所示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5为图23所示的扬声器的一剖视图;
图2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终端200包括扬声器100、处理器201、通信总线203、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5以及存储器206。处理器201用于控制扬声器100播放声音。处理器201与扬声器100、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5、存储器206通过通信总线203通信连接。终端200可以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被轻松地握持在用户手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消费性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种,亦可以是非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具体而言,终端200可以为配备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台式机、电视机等等。
处理器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201是终端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200的各个部分。通信总线203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205,为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6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6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6内的数据,实现终端200的各种功能。存储器206可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多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206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206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203与处理器201相连接。存储器206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终端2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201,例如图5中的CPU0和CPU1。这些处理器201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终端200还可以包括用于捕捉图像的相机207及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20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图5仅是终端2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200的限定,终端200可以包括比图5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6所示,终端200为智能手机之类的消费性电子设备,扬声器100可以是终端200中的免提电话单元。在用户利用终端20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远端用户端打电话的场景中,当处理器201检测到终端200的显示界面的虚拟按键209的触发事件时,处理器201控制扬声器100进行声音外放从而实现免提通话。图6对于终端200的应用仅是示例性地,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定,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100在终端200进行多媒体播放时进行声音外放。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扬声器100包括壳体10及发声单体20。壳体10包括第一外壳11及与第一外壳11固定连接的第二外壳13。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3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发声单体20。
请参阅图8,图8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沿I-I线的立体剖视图。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内底壁111及与第一内底壁111固定连接的第一内侧壁113,发声单体20收容于第一外壳体11内并与第一内侧壁113固定相接,发声单体20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21,振膜21将所述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101与后腔102。第一内底壁111位于前腔101并与振膜21沿第一方向(如图7所示的Z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振膜21具朝向前腔101凸设的折环2113。第一内侧壁113上设有出音孔103,前腔101与出音孔103相互连通形成前腔通道105。发声单体20的振膜21相对第一内底壁111倾斜设置。前腔101与出音孔103连接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前腔101远离出音孔103一端的口径。
通常振膜设折环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共同围成的区域为前腔区域,而振膜背离折环凸设方向的一侧与壳体内壁共同围成的区域为后腔区域。其中,前腔区域通常用于帮助控制扬声器100的中高频声音质量,后腔区域通常用于帮助控制扬声器的低频声音质量。本实施方式中,前腔101从远离出音孔103的一端至出音孔103的位置,腔内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及扩张延伸,使得前腔101的截面大致呈喇叭状。
振膜21振动推动气流由前腔101朝向出音孔103流动,请结合参阅图9,图9为前腔通道的剖面示意图,图9中箭头方向所指为气流运动方向,即振膜21振动所生成的声波能够经前腔101传播至出音孔103进行输出。
出音孔103的孔壁包括相对并大致平行设置的第一孔壁1031与第二孔壁1033。第二孔壁1033与第一内底壁111固定连接,第一孔壁1031与第二孔壁1033相对第二方向朝向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方向倾斜,以对气流流向即声音输出进行导向。如图9所示,扬声器100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内底壁111位于第一孔壁1031的延长线的一侧,折环2113位于所述延长线远离第一内底壁111的另一侧,折环2113与所述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少于0,以降低折环2113对前腔101流动的气流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前腔101的口径由前腔101远离出音孔103一端大致向前腔101与出音孔103连接的另一端逐渐递增。发声单体20相对第一内底壁111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180度。
振膜21相对第一内底壁111倾斜设置,前腔101与出音孔103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前腔101远离出音孔103一端的口径,换而言之,前腔101与出音孔103连接一端的腔内截面面积大于前腔101远离出音孔103一端的腔内截面面积,从而平缓了气流减少了湍流的强度,以及能够降低因振膜21与出音孔103相邻一侧由于振膜21的折环2113高度造成的前腔结构突变导致的结构突变而导致的涡流的强度。由于降低了前腔通道涡流及湍流产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杂音的产生,提高了扬声器100的声音效果,以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参阅图10与图11,前腔通道105内的气流整体稳定、平顺,无突变噪点。由于降低了前腔通道105涡流及湍流产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杂音的产生,提高了扬声器100的声音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发声单体20相对第一内底壁111朝向第二外壳13倾斜设置,能够提升增加振膜21的振幅的低频饱满度,在保证声音响度不变情况下极大提高声音动态范围。由于前腔101的截面大致为匀递增的喇叭形截面,能够从声源降低气流突变带来的影响。扬声器100的振幅较现有技术提升30%以上,且振膜21一侧气流流速较现有技术降低50%,减少了气流导致的杂音及金属音。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一内侧壁113还形成呈阶梯设置的第一装设台115及挡设台117。第一装设台115距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高度要小于挡设台117距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高度。挡设台117环绕第一装设台115设置。第一装设台115环绕折环2113设置,挡设台117环绕发声单体20设置。第一装设台115具背离第一内底壁111设置的顶面,第一装设台115的顶面与出音孔103相邻的一端距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高度,要大于第一装设台115顶面远离出音孔103的一端距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高度,第一装设台115的顶面与振膜21朝向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固定相接,而使发声单体20相对所述第二方向倾斜。通过第一装设台115对发声单体20与出音孔103相邻一端进行垫高及支撑,有利于提高扬声器100的可靠性。挡设台117与第一装设台115相邻的侧面与发声单体20的侧面通过胶体粘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外壳11与发声单体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13,图13为第一外壳的俯视图,第一装设台115包括两个装设部1151及两个第一衬垫部1153。每个装设部1151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衬垫部1153之间,其中一个装设部1151相对出音孔103设置,出音孔103位于另一个装设部1151与第一内底壁111之间。第一衬垫部1153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顶面距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高度,由第一衬垫部1153背离出音孔103的一端朝向第一衬垫部1153与出音孔103相邻一端递增。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垫部1153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顶面为相对第二方向朝向第二外壳13所在一侧倾斜的斜平面。可以理解,第一衬垫部1153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顶面也可以为相对第二方向朝向第二外壳13所在一侧倾斜的斜曲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底壁111大致沿第二方向与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如图12所示的Y方向)所定义的平面内延伸。前腔通道105沿第二方向延伸,装设部1151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一衬垫部1153沿第二方向延伸。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沿II-II线的立体剖视图,发声单体20的振膜21与第一衬垫部1153贴合设置,有利于提高壳体10与振膜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两个装设部1151与两个第一衬垫部1153远离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与振膜21朝向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粘接,挡设台117与第一装设台115相邻的侧面与发声单体20的侧面粘接。其中,两个装设部1151与两个第一衬垫部1153远离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通过密封胶与发声单体20朝向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粘接,使得发声单体20朝向第一内底壁131的底部及实现发声单体20与第一外壳13的密封连接,从而提高扬声器100的防水性、气密性;挡设台117与第一装设台115相邻的侧面通过固定胶与发声单体20固定相接,以加强第一外壳11与发声单体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组装扬声器100时,发声单体20朝向第一内底壁111的底部对应两个装设部1151与两个第一衬垫部1153共四个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顶面涂覆密封胶,防止气密性测试时发声单体20的振膜21与第一外壳11开胶导致漏气;发声单体20对应挡设台117的四个与第一装设台115的侧面进行涂胶,防止气密性测试时发声单体20的底部密封胶存在缝隙导致漏气,影响扬声器100的气密性。
第一外壳11还包括多个限位凸起119,多个限位凸起119间隔凸设于第一装设台115远离第一内底壁111的顶面上,限位凸起119与挡设台117固定相接。限位凸起119与发声单体20相抵,从而能够减少发声单体20松动摇晃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扬声器100的音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装设部1151与每个第一衬垫部1153均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起119。请参阅图15,图15为扬声器部分结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相邻的限位凸起119之间形成打胶槽1157,用于收容胶体(图未示),方便点胶。可以理解,限位凸起119的数量可以依据需要进行设置,限位凸起119可以省略。
可以理解,第一外壳11与发声单体20可以为非密封相接;可以省略挡设台117,第一装设台115,而直接将发声单体20斜设置于第一外壳11,发声单体20与第一外壳11的第一内侧壁113固定连接;或者,第一装设台115部分设置于第一内侧壁113与出音孔103相邻一端,其能够垫高发声单体20与出音孔103相邻一端即可。
请参阅图16,图16为图7所示的扬声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二外壳13包括第二内底壁131及由第二内底壁131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内侧壁133。第二内侧壁133与第一内侧壁113远离第一内底壁1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内侧壁131与第二内侧壁133形成壳体10的内侧壁。第二内底壁131上设有通孔1311。第二外壳13还包括由第二内底壁131朝向发声单体20设置的第二装设台135。第二装设台135环绕通孔1311设置。第二装设台135远离第二内底壁131的一面与发声单体20背离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通过胶体粘接,实现发声单体20与第二外壳13密封相接。
第二装设台135包括两个安装部1351及两个第二衬垫部1353。每个安装部1351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衬垫部1353之间。安装部1351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衬垫部135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衬垫部1353背离第二内底壁131的顶面距离第二内底壁131的高度,由第二衬垫部1353背离出音孔103的一端朝向第二衬垫部1353与出音孔103相邻的一端递减,如此,使得发声单体20能够稳定收容于壳体10内,降低发声单体20松动摇晃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壳体10可以省略第二外壳13,或者,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3可以为一体制造;出音孔103可以开设于第二内侧壁133上;第一内侧壁131与第二内侧壁133可拼接形成壳体10的内侧壁,出音孔103可以开设于第二内侧壁133,或者部分开设于第一内侧壁111而部分开设于第二内侧壁131上。壳体10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一种扬声器与终端,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壳体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振膜与内侧壁固定相接从而将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与后腔,第一内底壁位于前腔,第一内底壁与振膜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振膜具朝向前腔凸设的折环,内侧壁贯通开设出音孔,前腔与出音孔连通形成前腔通道,发声单体与第一内底壁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并前腔与出音孔相邻一端的口径大于前腔的另一端的口径。
请参阅图17-图18,图1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剖视图,图18为图17所示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振膜21包括主体211及球顶213。主体211设有通孔2111。主体21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2、折环2113及第二连接部2115。折环211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12与第二连接部2115之间,第一连接部2112环绕折环2113设置,折环2113环绕第二连接部2115设置,第二连接部2115环绕通孔2111设置。第一连接部2112与第一装设台115背离第一内底壁2111的顶面固定相接。球顶213与主体211的第二连接部2115固定相接并朝向第一内底壁111的一面设置且覆盖通孔2111。
发声单体20还包括盆架22、第一磁体25、线圈26、第二磁体27、华司28及瓷碗29。振膜21的主体210通过第一连接部2112固定于盆架22上。盆架22的侧面与挡设台117固定相接。第一磁体25、线圈26、第二磁体27及华司28均收容于盆架22。第一磁体25收容于线圈26。线圈26收容于华司28。第二磁体2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磁体27环绕线圈26设置。华司28位于折环2113与第二磁体27之间。瓷碗29固定于盆架22远离振膜21的一端,用于阻挡盆架22内的元件脱离盆架22。盆架22与挡设台117与第一装设台115相邻的侧面固定相接。第二磁体27位于华司28与瓷碗29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6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磁体25、线圈26、第二磁体27构成发声单体20的磁路系统,用于驱动振膜21振动发声。可以理解,不限定第一磁体25及第二磁体27的数量;不限定发声单体20的结构,可以省略第一磁体25或者第二磁体27,例如,可以省略华司28。
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图20,图1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3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100结构大致相同,扬声器300包括壳体30及发声单体40。壳体30包括第一外壳31及第二外壳33,发声单体40固定收容于第一外壳31内,第二外壳33盖设于第一外壳31的开口所在端并与第一外壳31固定相接。发声单体40相对第二方向朝向第二外壳33倾斜设置。不同在于,第一外壳31包括本体311及支撑片313,本体311的底壁上设有通孔3111,支撑片313与本体311固定相接并覆盖通孔3111。支撑片313与发声单体40的振膜相对设置。支撑片313与本体311朝向发声单体20的一面共同构成第一外壳31的第一内底壁。支撑片313的强度大于本体311强度,支撑片313的厚度小于本体311的侧壁的厚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31与第二外壳33为塑胶材质,支撑片313为钢片。通常塑胶材质的外壳的侧壁厚度为不小于0.4mm,以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及/或刚度,而钢片材质的支撑片313的厚度范围为0.15-0.2mm,即具优良的强度及刚度,换而言之,支撑片313能够提高壳体30的强度。由于支撑片313较薄,有利于节约扬声器300的空间,并方便发声单体40散热。可以理解,对第一外壳31、第二外壳33与支撑片313的材质不作限定。
扬声器300还包括柔性件50,柔性件50夹设于第二外壳33朝向发声单体40的一面与发声单体40之间。柔性件50用于防止发声单体40与第二外壳33之间发生松动,从而提高扬声器300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柔性件50为压合泡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件50可以为胶层、海绵等软质支撑结构。
请参阅图21与图22,图2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剖视图,图22为图21所示的扬声器的发声单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发声单体40还包括盆架42、柔性线路板44、第一磁体45、线圈46、第二磁体47、华司48及瓷碗49。振膜41固定于盆架42上。振膜41朝向支撑片313设置。柔性线路板44、第一磁体45、线圈46、第二磁体47、华司48均收容于盆架42。第一磁体45收容于线圈46。线圈46收容于柔性线路板44。柔性线路板44用于与线圈46电性相接,以向线圈46供电。第二磁体4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磁体47环绕线圈46设置。华司48位于球顶43与第一磁体45之间。瓷碗49固定于盆架42远离振膜41的一端,用于阻挡盆架42内的元件脱离盆架42。第二磁体47位于柔性线路板44与瓷碗49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线圈46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磁体45、线圈46、第二磁体47构成发声单体40的磁路系统,用于驱动振膜41振动发声。
第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图24,图2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4为图23所示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4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100结构大致相同。扬声器400包括壳体50及固定收容于壳体50内的发声单体60。壳体50包括第一外壳51及第二外壳53,发声单体60固定收容于第一外壳51内,第二外壳53盖设于第一外壳51的开口所在端并与第一外壳51固定相接。
不同在于,第二外壳53大致呈平板状,第二外壳53与发声单体60固定相接;请结合参阅图25,在垂直第一内底壁111的方向,出音孔403的口径由出音孔403与前腔401相邻一端向出音孔403的另一端逐渐递增,使得前腔通道405的口径由前腔401远离出音孔403的一端向出音孔403远离前腔401的一端递增,即前腔通道405大致呈喇叭状,增大了出音孔403与前腔101连接处的空间,能够平缓气流,减少湍流的强度及杂音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400的声音效果;出音孔403的第一孔壁4031与第一外壳51的第一内底壁511位于同一平面上,减少了前腔401与出音孔403之间的突变结构,从而减少前腔通道405内的涡流及杂音的产生,提高了扬声器400的声音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6,图2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视图。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500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300结构大致相同。扬声器500包括壳体71及固定收容于壳体71内的发声单体73。壳体71包括第一外壳711及第二外壳713,发声单体73固定收容于第一外壳711内,第二外壳713盖设于第一外壳711的开口所在端并与第一外壳711固定相接。前腔501沿第二方向(如图26中的X方向)延伸,发声单体73沿第二方向设置,不同在于,第一内底壁7111相对第二方向朝向背离第二外壳713的方向倾斜设置,发声单体73仍相对第一内底壁7111倾斜设置。
第五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7,图2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剖视图。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500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300结构大致相同。扬声器500包括壳体75及固定收容于壳体75内的发声单体77。壳体75包括第一外壳751及第二外壳753,发声单体77固定收容于第一外壳751内,第二外壳753盖设于第一外壳751的开口所在端并与第一外壳751固定相接。前腔501沿第二方向(如图27中的X方向)延伸。不同在于,发声单体77相对第二方向朝向第二外壳753所在一侧倾斜设置,第一内底壁7511相对第二方向朝向背离第二外壳753的方向倾斜设置,发声单体77仍相对第一内底壁7511倾斜设置。
综上,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所述振膜与所述内侧壁固定相接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与后腔,所述第一内底壁位于所述前腔,所述内侧壁贯通开设出音孔,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通形成前腔通道,所述振膜相对所述第一内底壁倾斜设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内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口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所述振膜与所述内侧壁固定相接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隔离成前腔与后腔,所述第一内底壁位于所述前腔,所述内侧壁贯通开设出音孔,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通形成前腔通道,所述振膜相对所述第一内底壁倾斜设置,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连接一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一端的口径;
所述前腔通道的口径,由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向所述出音孔远离所述前腔的一端递增;
所述振膜具朝向所述前腔凸设的折环,所述出音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及第二孔壁,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相接,所述第一内底壁位于所述第一孔壁的延长线的一侧,所述折环位于所述延长线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另一侧;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外壳具所述第一内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内侧壁设第一装设台,所述第一装设台与所述发声单体固定相接;
所述第一装设台包括固定相接的第一装设部及第一衬垫部,所述第一装设部与所述振膜固定相接,所述第一衬垫部朝向所述出音孔所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衬垫部远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顶面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一衬垫部背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衬垫部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递增;
所述内侧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设台呈阶梯设置的挡设台,所述第一装设台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要小于所述挡设台距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高度,所述挡设台环绕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并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一装设台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面,并与所述挡设台固定相接,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发声单体相抵;
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内底壁及凸设于所述第二内底壁上的第二装设台,所述第二装设台与所述发声单体背离所述第一内底壁的一侧固定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与所述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少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与所述挡设台共同围成打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设台包括固定相接的安装部及第二衬垫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发声单体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固定相接,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顶面与所述发声单体背离所述振膜的一侧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顶面距离所述第二内底壁的高度,由所述第二衬垫部背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衬垫部与所述出音孔相邻的一端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包括本体及支撑片,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相接,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本体固定相接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底壁包括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振膜设置的内底壁,所述支撑片的强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夹设于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发声单体的一面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为塑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为钢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胶层或者海绵。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CN202010525694.6A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Active CN111818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694.6A CN111818420B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694.6A CN111818420B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CN201910878306.XA CN112533113A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8306.XA Division CN112533113A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420A CN111818420A (zh) 2020-10-23
CN111818420B true CN111818420B (zh) 2023-04-07

Family

ID=7284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5694.6A Active CN111818420B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CN201910878306.XA Pending CN112533113A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8306.XA Pending CN112533113A (zh) 2019-09-17 2019-09-17 扬声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7942A1 (zh)
EP (1) EP4024899B1 (zh)
JP (1) JP7412541B2 (zh)
CN (2) CN111818420B (zh)
FI (1) FI4024899T3 (zh)
WO (1) WO2021052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0963B (zh) * 2020-12-11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204263B (zh) * 2021-04-30 2024-08-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4363774B (zh) * 2021-12-22 2024-07-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
CN217116309U (zh) * 2022-03-30 2022-08-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75082U (zh) * 2017-06-30 2018-03-0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09788395A (zh) * 2018-12-31 2019-05-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08940223U (zh) * 2018-11-15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000570A (nl) * 1990-03-13 1991-10-01 Philips Nv Audio- of videoapparaat met ingebouwde luidspreker.
EP3429223B1 (en) * 2014-10-30 2021-09-2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Sound output device and sound output method
CN204634021U (zh) * 2015-05-19 2015-09-09 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环形低频声波出口音箱
US9832571B2 (en) * 2015-12-10 2017-11-28 Audera Acoustics Inc. Acoustic transducer systems with tilt control
CN106303859B (zh) * 2016-09-12 2022-01-21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206136278U (zh) * 2016-09-12 2017-04-2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音质的扬声器
DE112017005331T5 (de) * 2016-10-21 2019-08-01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Schutzabdeckungsanordnung für akustische Einrichtungen umfassend ein retraktiertes/zusammengezogenes Membranmaterial
CN208908490U (zh) * 2018-08-01 2019-05-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声器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75082U (zh) * 2017-06-30 2018-03-0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08940223U (zh) * 2018-11-15 2019-06-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788395A (zh) * 2018-12-31 2019-05-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7942A1 (en) 2022-10-20
WO2021052243A1 (zh) 2021-03-25
CN111818420A (zh) 2020-10-23
EP4024899A4 (en) 2022-11-09
EP4024899B1 (en) 2024-04-24
FI4024899T3 (fi) 2024-07-02
JP2022548287A (ja) 2022-11-17
JP7412541B2 (ja) 2024-01-12
CN112533113A (zh) 2021-03-19
EP4024899A1 (en)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8420B (zh) 扬声器及终端
WO2022206047A1 (zh) 电子设备
TWI53983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3170264A (zh) 包括声学模块的电子装置
US8675905B2 (en) Case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769879B (zh) 后音腔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197114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028516U (zh) 发声器件
JP2020140406A (ja) 電子機器
WO2022199498A1 (zh) 插座及电子设备
JP6686117B1 (ja) 電子機器
CN104320601B (zh) 一种平板电视
KR20230133929A (ko) 전자기기
CN210093534U (zh)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WO2021237833A1 (zh) 发声器件
WO2020029643A1 (zh) 扬声器
WO2020134341A1 (zh) 移动终端
CN211152196U (zh) 音腔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20210029457A1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0696949U (zh) 一种音腔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6320885A (zh) 壳振抑制组件、电子设备和振动抑制方法
JP2002281576A (ja) ポータブル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WO2021012205A1 (zh)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CN209964289U (zh) 扬声器箱
CN111083619A (zh) 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