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7942B -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7942B
CN111807942B CN202010775017.XA CN202010775017A CN111807942B CN 111807942 B CN111807942 B CN 111807942B CN 202010775017 A CN202010775017 A CN 202010775017A CN 111807942 B CN111807942 B CN 111807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reaction
acetonitrile
ultraviolet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50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7942A (zh
Inventor
冯亚栋
肖玉娟
傅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750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7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7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7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7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7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2/00Systems containing two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2/02Systems containing two condensed rings the rings having only two atoms in common
    • C07C2602/04One of the condensed rings being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602/08One of the condensed rings being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the other ring being five-membered, e.g. indan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溶剂中,芳基醛与炔烃衍生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经后处理,生成多取代茚酮衍生物。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区域选择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取代茚酮化合物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抗癌、抗抑郁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医药、农药等领域。因此,多取代茚酮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受到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合成二氢茚酮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钯、铑、钌等过渡贵金属的催化反应制备,例如钯、銠、钌催化的碳-氢活化、钯催化的分子内羟醛缩合、钯催化的羰基插入反应,以及自由基环化反应和分子内加成反应等。1989年,Heck首次报道了钯催化邻碘苯甲醛和二苯乙烯合成2,3-二苯基二氢茚酮。1993年,Larock 报道了,钯催化2-溴苯甲醛和2-碘苯甲醛与双取代炔制备二氢的茚酮的方法。2007年,Chatani报道了铑催化2-溴苯硼酸和炔与CO的插羰反应制备二氢茚酮。2016年Cheng课题组报道了铑催化邻甲氧基羰基苯硼酸原位生成引导基与炔通过碳-氢活化制备二氢茚酮的方法。以上方法通常需要用到昂贵的过渡金属且存在区域选择性不高、原料不易制备、成本昂贵、污染大、反应步骤多、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等缺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简便、高效、廉价的多取代茚酮化合物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3)化合物(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式(1) 化合物(芳基醛)与式(2)化合物(炔烃衍生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经后处理,生成式(3)化合物(多取代茚酮衍生物)。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区域选择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021
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经后处理,生成式(3) 化合物;其中,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芳基。
所述的溶剂可以包括选自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乙腈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为乙腈。
所述的光照的光源可以为100W~400W的紫外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 150W~350W的紫外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00W~350W的紫外灯;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50W~300W的紫外灯。
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可以为365nm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254nm~365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365nm。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以为100℃~2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6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50℃;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1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45℃。
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以为20h~80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h~72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h~60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60h~72h;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72h;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60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0h~50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
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可以为0.5:1~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式(1) 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2:1~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5: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5:1;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4:1。
所述的后处理包括:冷却,加有机溶剂稀释,用水萃取,干燥有机相,过滤,分离。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选自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乙腈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100W~400W的紫外灯;或者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150W~350W的紫外灯;或者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00W~350W的紫外灯;或者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50W~300W的紫外灯;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365nm以下;或者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254nm~365nm;或者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 365nm;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20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6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5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14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4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0h~8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h~72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72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60h~72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0h~5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0.5:1~10: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5:1;或者所述式(1) 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5: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2:1~4: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4: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5: 1;经后处理,生成式(3)化合物;其中,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芳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乙腈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00W~350W的紫外灯;或者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50W~300W的紫外灯;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254nm~365nm;或者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365nm;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5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140℃;或者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14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72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60h~72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0h~5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5: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2:1~4: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4: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5:1;经后处理,生成式(3) 化合物;其中,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芳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所述的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50W~300W的紫外灯;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254nm~365nm;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14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4:1;或者所述式(1) 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或者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4:1;经后处理,生成式(3)化合物;其中,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芳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所述的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50W~300W的紫外灯;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365nm;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60h;或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 48h;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4:1;经后处理,生成式(3)化合物;其中, 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芳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包括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区域选择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
术语说明
W表示瓦;nm表示纳米;℃表示摄氏度;h表示小时;mol表示摩尔;mmol表示毫摩尔;mL表示毫升;%表示毫升;mg表示毫克;NMR表示核磁共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进一步披露一些非限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均可以从市场上购得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制备而得。
实施例1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051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20mg 式(6)化合物,收率为85%,纯度99.5%。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NMR(400MHz,CDCl3)δ7.59 (d,J=7.0Hz,1H),7.46–7.33(m,6H),7.31–7.22(m,6H),7.15(d,J=7.2Hz,1H);13C NMR(100MHz, CDCl3)δ196.5,155.3,145.2,134.9,133.4,132.7,132.4,130.7,130.0,129.3,128.9,128.8,128.5, 128.0,127.7,123.0,121.2.
实施例2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8%。
实施例3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20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14%。
实施例4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10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59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42%。
实施例5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1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8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55%。
实施例6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0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86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61%。
实施例7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30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3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80%。
实施例8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3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0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78%。
实施例9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40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4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67%。
实施例10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254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6%。
实施例11
将式(4)化合物0.5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34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24%。
实施例12
将式(4)化合物1.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56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40%。
实施例13
将式(4)化合物1.5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9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70%。
实施例14
将式(4)化合物2.5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4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81%。
实施例15
将式(4)化合物3.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4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67%。
实施例16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2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1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50%。
实施例17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3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0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64%。
实施例18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5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8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55%。
实施例19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6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63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45%。
实施例20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24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56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40%。
实施例21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36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1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50%。
实施例22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60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6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82%。
实施例23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72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09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77%。
实施例24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甲苯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59mg式(6) 化合物,收率为42%。
实施例25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N-甲基吡咯烷酮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17mg 式(6)化合物,收率为12%。
实施例26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1,4-二氧六环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28mg 式(6)化合物,收率为20%。
实施例27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 47mg式(6)化合物,收率为33%。
实施例28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N,N-二甲基乙酰胺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 13mg式(6)化合物,收率为9%。
实施例29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091
将式(7)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04mg 式(8)化合物,收率为70%。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42–7.35(m,5H), 7.29–7.23(m,6H),7.05(d,J=7.8Hz,1H),6.97(d,J=7.2Hz,1H),2.61(s,3H);13C NMR(100MHz, CDCl3)δ197.7,154.3,145.7,138.0,132.9,132.6,132.4,132.2,131.0,130.1,129.1,128.7,128.6, 128.0,127.6,127.1,119.3,17.4.
实施例30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01
将式(9)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1mg 式(10)化合物,收率为75%。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47(d,J=7.3 Hz,1H),7.44–7.33(m,5H),7.28–7.22(m,5H),7.07(d,J=7.3Hz,1H),6.93(s,1H),2.34(d,J=5.4 Hz,3H);13C NMR(100MHz,CDCl3)δ196.2,154.9,145.7,144.4,132.9,132.8,130.9,130.0,129.1, 128.9,128.8,128.5,128.4,128.0,127.6,123.0,122.5,22.1.
实施例31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02
将式(11)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7mg 式(12)化合物,收率为60%。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4(d,J=7.4 Hz,1H),7.48–7.37(m,5H),7.27(q,J=4.3Hz,5H),7.16(dd,J=7.4,0.9Hz,1H),7.02(d,J=1.1Hz, 1H),2.99–2.87(m,1H),1.27(d,J=6.9Hz,6H);13C NMR(100MHz,CDCl3)δ196.2,155.5,155.0, 145.7,132.9,130.9,130.0,129.1,128.8,128.5,128.0,127.6,126.3,123.2,120.2,34.7,23.7;HRMS (ESI)m/zcalcd for C24H20O[M+H]+325.1587,found 325.1592.Two carbons is not visible because of overlapping.
实施例32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11
将式(13)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20mg 式(14)化合物,收率为71%。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2(d,J=7.5 Hz,1H),7.46–7.29(m,5H),7.29–7.21(m,6H),7.17(d,J=1.4Hz,1H),1.31(s,9H);13C NMR(100 MHz,CDCl3)δ196.2,157.7,155.2,145.3,132.9,132.9,130.9,130.0,129.2,128.8,128.5,128.4,128.0, 127.6,125.2,122.9,119.0,35.5,31.1.
实施例33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12
将式(15)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25mg 式(16)化合物,收率为80%。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5(d,J=7.8 Hz,1H),7.43–7.31(m,5H),7.29–7.22(m,5H),6.68(dt,J=7.8,2.1Hz,2H),3.84(s,3H);13C NMR (100MHz,CDCl3)δ195.1,164.5,153.1,147.9,133.9,132.7,130.9,130.0,129.1,128.8,128.5,128.0, 127.7,124.9,123.5,110.5,110.3,55.8.
实施例34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21
将式(17)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6mg 式(18)化合物,收率为66%。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68(d,J=7.4 Hz,1H),7.60(d,J=7.4Hz,1H),7.48–7.42(m,3H),7.41–7.34(m,3H),7.27(s,5H);13C NMR(101 MHz,CDCl3)δ195.1,154.7,146.1,135.1(q,J=32.2Hz),133.6,133.4,131.9,130.1,130.0,129.8, 129.1,128.3,128.2,128.2,126.5(q,J=4.1Hz),123.6(dd,J=546.0,273.1Hz),122.8,117.7(q,J= 3.6Hz);19F NMR(376MHz,CDCl3)δ-63.1.
实施例35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22
将式(19)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4mg 式(20)化合物,收率为58%。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0(d,J=8.2 Hz,1H),7.44–7.33(m,5H),7.26–7.19(m,5H),6.45(d,J=2.2Hz,1H),6.36(dd,J=8.2,2.2Hz,1H), 3.04(s,6H);13C NMR(100MHz,CDCl3)δ194.8,154.3,152.0,148.2,134.3,133.3,131.4,130.0,128.7, 128.7,128.7,127.9,127.4,125.3,117.9,108.1,106.5,40.4.
实施例36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23
将式(21)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17mg 式(22)化合物,收率为78%。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7(dd,J=7.9, 5.2Hz,1H),7.38(ddd,J=13.3,6.4,3.1Hz,5H),7.26(d,J=3.9Hz,5H),6.97–6.89(m,1H),6.86(dd, J=8.5,2.0Hz,1H);13C NMR(100MHz,CDCl3)δ194.8,166.5(d,J=254.3Hz),153.2,148.6(d,J= 9.3Hz),133.7,132.2,130.4,130.0,129.5,129.0,128.4,128.2,128.1,126.5(d,J=3.1Hz),124.8(d,J =9.8Hz),114.4(d,J=23.1Hz),110.2(d,J=25.9Hz);19F NMR(376MHz,CDCl3)δ-104.0.
实施例37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31
将式(23)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98mg 式(24)化合物,收率为62%。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51(d,J=7.6 Hz,1H),7.48–7.39(m,3H),7.36(m,J=4.6,3.4Hz,2H),7.30–7.21(m,6H),7.12(d,J=1.6Hz,1H);13C NMR(100MHz,CDCl3)δ195.0,154.0,147.2,139.7,133.5,132.1,130.3,130.0,129.6,129.0, 128.9,128.5,128.4,128.1,128.1,123.9,122.0.
实施例38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32
将式(25)化合物2.0mmol,式(5)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28mg 式(26)化合物,收率为71%。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49–7.39(m, 5H),7.39–7.33(m,2H),7.26(d,J=4.3Hz,6H);13C NMR(100MHz,CDCl3)δ195.2,154.1,147.2, 133.4,132.1,131.6,130.2,130.0,129.6,129.3,129.0,128.3,128.3,128.1,128.1,124.7,124.1.
实施例39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41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27)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0mg 式(28)化合物,收率为45%。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05–7.82(m, 1H),7.81–7.70(m,1H),7.60–7.32(m,4H),7.17(dd,J=30.7,4.2Hz,4H),7.11–6.97(m,2H),2.35 (s,3H),2.28(s,3H);13C NMR(100MHz,CDCl3)δ196.7,155.4,145.4,138.3,137.5,133.4,132.7, 132.4,130.8,130.7,130.6,130.0,129.0,128.8,128.6,128.5,127.8,127.0,125.7,122.8,121.2,21.5, 21.4.
实施例40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42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29)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79mg 式(30)化合物,收率为51%。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97(dt,J=8.5, 4.4Hz,1H),7.91–7.81(m,1H),7.73–7.31(m,4H),7.19(qd,J=8.9,4.1Hz,4H),7.09(t,J=11.2Hz, 2H),2.40(s,3H),2.32(s,3H);13C NMR(100MHz,CDCl3)δ196.8,154.8,145.4,139.3,137.5,133.3, 132.0,130.9,130.0,129.8,129.4,128.8,128.7,128.5,127.9,122.8,121.1,21.5,21.3.
实施例41
Figure BDA0002618079080000151
将式(4)化合物2.0mmol,式(31)化合物0.5mmol,乙腈2.0mL加入10mL的反应管中,在最大波长为365nm的250W紫外灯照射下,置于140℃的油浴中,反应48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用水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柱色谱分离得到100mg 式(32)化合物,收率为63%。该化合物的核磁表征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07–7.97(m, 1H),7.73–7.23(m,6H),7.22–7.08(m,3H),7.07–6.80(m,2H);13CNMR(100MHz,CDCl3)δ196.2, 163.1(d,J=250.3Hz),162.4(d,J=248.4Hz),154.1,144.9,133.6,131.7(d,J=8.1Hz),130.5(d,J= 8.3Hz),129.9,129.2,129.1,128.5(d,J=3.5Hz),126.5(d,J=3.4Hz),123.1,121.1,116.2(d,J=21.8 Hz),115.3(d,J=21.5Hz);19F NMR(376MHz,CDCl3)δ-110.4,-113.0.
结论:
1.从实施例1、2-9的结果可得:产物收率随紫外光功率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紫外光功率优选 200W-350W;更优选250W~300W。
2.从实施例1、11-15的结果可得:产物收率随式(4)化合物和式(5)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式(4)化合物和式(5)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优选3:1-5:1,更优选4:1。
3.从实施例1、16-19的结果可得:产物收率随反应的温度变化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反应的温度优选120℃-150℃,更优选130℃-140℃。
4.从实施例1、20-23的结果可得:产物收率随反应的时间的延长而先增加后减少,反应的时间优选 48h~72h,更优选48h~60h。
5.从实施例1、20-23的结果可得:产物收率与所选用的溶剂有关,优选乙腈和甲苯,更优选乙腈。
本发明的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备式(3)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FDA0003789553140000011
其包括:在溶剂中,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经后处理,生成式(3)化合物;其中,R1选自氢、烷基、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N,N-二甲基和甲硫基;R2选自苯基;所述的光照的光源为200W~350W的紫外灯;所述光照的最大波长为254nm~36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溶剂包括选自乙腈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溶剂为乙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7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0.5:1~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述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3:1~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后处理包括:冷却,加有机溶剂稀释,用水萃取,干燥有机相,过滤,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选自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CN202010775017.X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807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5017.XA CN111807942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5017.XA CN111807942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7942A CN111807942A (zh) 2020-10-23
CN111807942B true CN111807942B (zh) 2022-11-18

Family

ID=7286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5017.XA Active CN111807942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794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4348A (zh) * 2015-02-13 2015-07-01 华侨大学 多取代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3964A (zh) * 2015-03-09 2015-07-29 华侨大学 多取代异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169A (zh) * 2015-07-09 2015-10-28 华侨大学 一种3-氨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973779A (zh) * 2018-01-08 2018-05-01 华侨大学 一种n-(2-吡啶/嘧啶基)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096211A (zh) * 2018-08-30 2018-12-28 华侨大学 一种多取代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574818A (zh) * 2018-12-13 2019-04-05 华侨大学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4348A (zh) * 2015-02-13 2015-07-01 华侨大学 多取代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3964A (zh) * 2015-03-09 2015-07-29 华侨大学 多取代异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169A (zh) * 2015-07-09 2015-10-28 华侨大学 一种3-氨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973779A (zh) * 2018-01-08 2018-05-01 华侨大学 一种n-(2-吡啶/嘧啶基)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096211A (zh) * 2018-08-30 2018-12-28 华侨大学 一种多取代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574818A (zh) * 2018-12-13 2019-04-05 华侨大学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7942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6287B (zh) 一种可见光催化的4-氧代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2898192B (zh) 一种n-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970755B (zh) 取代的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
CN112010817A (zh) 一种制备四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807942B (zh) 一种多取代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3045503B (zh) 一种2-三氟甲基取代的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合成药物分子中的应用
CN113880781B (zh) 一种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3-三氟甲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化合物的方法
CN111229312B (zh) 一种无溶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7037A (zh) 一种光诱导草酰肟酯均裂脱羧与活化烯烃加成合成β-氨基羰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2694430A (zh) 一种1,5-二氢-2h-吡咯-2-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467382B (zh) 一种4h-色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1943874A (zh) 一种芳基萘普生衍生物高价碘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94760B (zh) 制备3-亚苄基-2-(7’-喹啉)-2,3-二氢-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5385835B (zh) 一种硒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156681B (zh) 一种2-酯基喹啉的合成方法
CN116199614B (zh) 一种n-n轴手性吲哚-吡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5197124B (zh) 碘化铵催化下基于α,β-不饱和肟酯合成多取代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10028437B (zh) 一种微波促进制备2-苯基-3-醛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5108979B (zh) 一种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3200881A (zh) 五甲基三氯一茂钛协同4-羟基苯甲酸催化合成β-氨基羧酸酯的方法
CN117720479A (zh) 一种2-取代苯并噻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5286553B (zh) 一种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KR102285493B1 (ko) 다이메틸칼콘 유도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232249B (zh) 一种多取代苯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156649B (zh) 一种银催化制备3-苯基-2-苯基二硫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