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9388B -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9388B
CN111799388B CN202010858889.2A CN202010858889A CN111799388B CN 111799388 B CN111799388 B CN 111799388B CN 202010858889 A CN202010858889 A CN 202010858889A CN 111799388 B CN111799388 B CN 111799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substrate
electrowe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8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9388A (zh
Inventor
许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88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9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9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润湿层。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第一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的润湿角。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透明状态的反射模式,提高显示背板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不透明状态的非反射模式,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子显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现有OLED显示的一个主流应用形态方向为柔性折叠显示形态。为了实现折叠或其他柔性形态,需要为了降低OLED显示器的厚度,增加机械强度,降低功耗。目前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用彩色滤光膜和黑矩阵来代替偏光片的方案,具体地,在像素单元发光区对应的位置设置彩色滤光膜,在像素单元非发光区对应的位置设置黑色光吸收层,将由金属电极反射的光进行颜色过滤再一次利用,从而达到消除外界光的目的。
但是,申请人发现,由于折叠式OLED显示装置的小巧可爱,方便携带,其优点深受女性用户的喜爱。在使用时,女性用户不仅希望折叠屏能够显示相关信息,还希望折叠屏能够像镜子一样使用,将屏幕与镜子合二为一,方便随时补妆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显示背板,该显示背板不仅在信息显示时,有低反射率,具备较好的全彩显示效果,还需要在做镜面显示时,有高反射率,能更好的显示面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用于实现在显示时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且在做镜面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润湿层;
所述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电润湿层的润湿角。
可选地,所述电润湿层材料的颜色为黑色。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彩膜层和封装层;
所述彩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彩膜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基板具体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阳极和直流驱动电极、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直流驱动电极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阴极层;
所述阳极和所述直流驱动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阴极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所述直流驱动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为环形设置,所述绝缘层用于固定所述电润湿层。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背板。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背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一侧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
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在所述基底上方制作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制作电润湿层,所述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电润湿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电润湿层的润湿角。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包括了电润湿层,该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的润湿角。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可以呈透明状态,可以提高显示背板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可以呈不透明状态,能够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可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可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显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介绍如下:
1-显示背板;2-基板;21-基底;22-发光单元;23-驱动层;24-阳极;25-直流驱动电极;26-发光层;27-阴极层;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电润湿层;6-彩膜层;7-封装层;8-绝缘层;9-层间绝缘层;10-传统显示背板;11-黑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图1示出了传统显示背板10。如图1所示,在传统显示背板10的制造工艺中,首先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形成柔性驱动基板,该柔性驱动基板包括:基底21和驱动层23,驱动层23包括若干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每一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像素的发光。在该驱动层23上设置阳极层,并将其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多个阳极24。在某些制造工艺中,还在阳极24之间设置用于改善画质的驱动层的直流驱动电极层,直流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直流驱动电极25。具体地,阳极24和直流驱动电极25是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制作形成的,形成的阳极24和直流驱动电极25为分离设计并由不同的驱动电压控制。
如图1所示,在阳极层上方设置多层功能层(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图中未示出)及发光层26,分别由蒸镀工艺制作而成,然后蒸镀整面的阴极层27。接着,在阴极层27上方制作封装层7,以对整个有机发光器件的微腔结构进行封装,之后在封装层7上制作彩膜层6和黑矩阵11(Black Matrix;BM),用于取代偏光片的功能。彩膜层6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为防止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混光,一般会在相邻两个彩膜色阻之间设置黑矩阵11,同时黑矩阵11在纵向上设置在非阳极区域,非阳极区域会有一些反光的金属,黑矩阵11可将这些金属遮挡,实现降低反射率的目的。
但是,申请人发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有时用户需要提高显示背板的反射率,从而当做镜面使用。但是,传统显示背板无法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降低或提高反射率的需求,不能灵活改变反射率。
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传统显示背板10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灵活实现非阳极区域反光金属部分的设计,通过可调光的设计对这部分反光金属进行遮光或透光,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降低或提高反射率的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
在第一方面中,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如图2所示,该显示背板1包括:基板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以及电润湿层5。基板2包括基底21、位于基底21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22。第一电极3设置在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第二电极4设置在第一电极3远离基底21的一侧。电润湿层5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5的润湿角。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包括了电润湿层5,该电润湿层5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5的润湿角。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可以呈透明状态,可以提高显示背板1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可以呈不透明状态,能够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可选地,由于黑色能够更好地遮住金属层反射回的光线,从而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润湿层5材料的颜色为黑色。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润湿层5可以由可做电润湿材料的有机或无机的混合液制成,主要是根据材料液滴通电后的润湿角,选择合适的材料。而电润湿层5的电性可正可负,其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而定。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22包括阳极24、发光层26和阴极27;与传统显示背板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阴极27并非整面设置,而且形成图形化的阴极,实际设计时,考虑到对位的位置,阴极27的面积需要略大于阳极24的面积。
继续参考图2,第二电极4沿基底21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第一电极3沿基底21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为条形电极,其宽度可以为14μm-18μm,第二电极4则为整面电极。
具体实施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为透明电极,第一电极3的材料可以选择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第二电极4的材料可以选择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材料可以选择相同材料。
可选地,如图2所示,显示背板1还包括:彩膜层6和封装层7。彩膜层6设置在第二电极4靠近基底21的一侧。封装层7设置在第二电极4远离彩膜层6的一侧。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彩膜层6需要覆盖发光单元22,封装层7覆盖彩膜层6,从而对彩膜层6和其他器件进行封装保护。
具体实施时,彩膜层6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红色色阻和绿色色阻之间可以设置绝缘层,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之间也可以设置绝缘层。发光层26包括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红色色阻的位置与红色发光层的位置对应,绿色色阻的位置与绿色发光层的位置对应,蓝色色阻的位置与蓝色发光层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如图2所示,基板2具体包括:位于基底21上的驱动层23、位于驱动层23远离基底21一侧的阳极24和直流驱动电极25、位于阳极24和直流驱动电极25远离基底21一侧的发光层26,以及位于发光层26远离基底21一侧的阴极层27。阳极24和直流驱动电极25同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层23、阳极24、直流驱动电极25和发光层26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3沿基底21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直流驱动电极25沿基底21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这样,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可以呈不透明状态,能够很好的遮住由直流驱动电极25反射的光,使显示背板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3和阴极层27同层设置。当然,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第一电极3和阴极层27也可以非同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电极3和阴极层27同层设置,能够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制作出第一电极3和阴极层27,能够节省工艺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可选地,由于电润湿层5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1还包括绝缘层8,绝缘层8位于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且为环形设置,绝缘层8用于固定电润湿层5,绝缘层8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固定电润湿层5,防止电润湿层5的流动。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将封装层7设置在彩膜层6远离基底21的一侧,能够对电润湿层5进行更好的封装,进一步防止电润湿层5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还包括层间绝缘层9,一方面层间绝缘层9起到绝缘作用,另一方面层间绝缘层9还能够用于支撑第一电极3,层间绝缘层9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说明反射和非反射两种模式前先说明电润湿的实现原理,电润湿的实现原理为:对于电润湿层5两侧的电极,其中一个电极(例如,第二电极4)的电压可以为0V,另一个电极(例如,第一电极3)的电压可以与电润湿层5的电性相反。在通过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被吸附到第一电极3处,并使润湿角达到90°左右,密集排列,宏观显示为透明。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不被吸附,润湿角较小,分散排列,宏观显示为材料本身的颜色,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润湿层5的颜色为黑色,故显示为黑色。
对应到反射和非反射两种模式时,即需反射率高时,通过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使其呈透明状态,显示背板1包括的金属(如直流驱动电极)就会反射,可以提高显示背板1的反射率;当需反射率低时,使得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施加电压,使其呈黑色状态,遮住金属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显示背板1。由于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了第一方面的显示背板1,使得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具有与第一方面的显示背板1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不再重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在第三方面中,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的制造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提供一基底21,基底21一侧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22。
S102: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在基底21上方制作第一电极3,第一电极3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
S103:在第一电极3远离基底21的一侧制作电润湿层5,电润湿层5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
S104:通过构图工艺在电润湿层5远离第一电极3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4,第二电极4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且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5的润湿角。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设置了电润湿层5,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呈透明状态,能够提高显示背板1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呈不透明状态,能够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在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在基底21上方制作第一电极3之前,包括在基底21上按照传统工艺依次制作驱动层23、阳极24、直流驱动电极25和发光层26。
接着,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制作一层透明导电层,并对该透明导电层进行图形化,形成阴极层27和第一电极3,阴极层27的位置与阳极24的位置正对,且阴极层27的面积略大于阳极24的面积,实现正常的有机半导体器件发光。第一电极3与阴极层27同层设置,但其图案和电信号是与阴极层27相互独立。
接着,在第一电极3上制作环形的绝缘层8,该绝缘层8的制作为了更好的固定后续制作的电润湿层5,之后再平铺一层黑色的电润湿层5,环形的绝缘层8之间的环形区域在基底21上的正投影区域与电润湿层5在基底21上的正投影区域重叠。
接着,在电润湿层5上方制作彩膜层6,并在彩膜层6上制作整面覆盖的第二电极4,彩膜层6的位置与发光层26的位置对应,彩膜层6的具体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在第二电极4上方制作封装层7,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显示背板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2所示,封装层7的具体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背板1包括了电润湿层5,该电润湿层5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2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5的润湿角。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可以呈透明状态,可以提高显示背板1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不对电润湿层5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5可以呈不透明状态,能够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润湿层;
所述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电润湿层的润湿角;
所述基板具体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阳极和直流驱动电极、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直流驱动电极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阴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阴极层同层设置;
所述阴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阳极和所述直流驱动电极为反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润湿层材料的颜色为黑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彩膜层和封装层;
所述彩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彩膜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和所述直流驱动电极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大于所述直流驱动电极沿所述基底正投影方向上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为环形设置,所述绝缘层用于固定所述电润湿层。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
9.一种显示背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一侧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
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在所述基底上方制作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制作电润湿层,所述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电润湿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电润湿层的润湿角。
CN202010858889.2A 2020-08-24 2020-08-24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99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889.2A CN111799388B (zh) 2020-08-24 2020-08-24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889.2A CN111799388B (zh) 2020-08-24 2020-08-24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388A CN111799388A (zh) 2020-10-20
CN111799388B true CN111799388B (zh) 2023-05-19

Family

ID=7283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8889.2A Active CN111799388B (zh) 2020-08-24 2020-08-24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9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9010B (zh) * 2021-08-25 2023-09-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27862A (ja) * 2011-12-16 2013-06-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3337510A (zh) * 2013-08-08 2013-10-0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可切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3238A (zh) * 2015-10-27 2017-05-3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反射镜和显示器两用设备
CN108376693A (zh) * 2017-01-31 2018-08-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衬底和具有显示衬底的显示装置
CN109326222A (zh) * 2018-09-28 2019-02-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KR20190073819A (ko) * 2017-12-19 2019-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한 거울표시장치
CN110112202A (zh) * 2019-05-24 2019-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3922A (zh) * 2018-05-16 2019-11-26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1130877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3625B2 (en) * 2008-03-18 2015-0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that can function as a mirror
US20120243070A1 (en) * 2011-03-25 2012-09-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using a transreflective electrowetting lay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27862A (ja) * 2011-12-16 2013-06-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3337510A (zh) * 2013-08-08 2013-10-0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可切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3238A (zh) * 2015-10-27 2017-05-3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反射镜和显示器两用设备
CN108376693A (zh) * 2017-01-31 2018-08-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衬底和具有显示衬底的显示装置
KR20190073819A (ko) * 2017-12-19 2019-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한 거울표시장치
CN110503922A (zh) * 2018-05-16 2019-11-26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9326222A (zh) * 2018-09-28 2019-02-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12202A (zh) * 2019-05-24 2019-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877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388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0718B (zh) 有機el裝置及電子機器
JP4269195B2 (ja) 発光又は調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81159B (zh)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7106001B2 (en) Dual-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082733B2 (en)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4221081A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表示装置
JP2003036973A (ja) 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102654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JP3918558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KR20150037516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21046784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9367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2007242591A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1032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8576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99388B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5942828A (zh)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JP2013207010A (ja)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3629112A (zh) 显示面板
CN11372527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03017263A (ja) El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061377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07004993A (ja) 有機el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19197621A (ja) 表示装置
CN112259594A (zh) 色阻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