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8493A -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8493A
CN111788493A CN201980016228.0A CN201980016228A CN111788493A CN 111788493 A CN111788493 A CN 111788493A CN 201980016228 A CN201980016228 A CN 201980016228A CN 111788493 A CN111788493 A CN 111788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attery
lead storage
amount
battery
deter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62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8493B (zh
Inventor
筿原雅典
榊原和彦
前田智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88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8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8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8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using passive battery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 H02J7/0004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using passive battery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in response to measured battery parameters, e.g. voltage, current or temperature prof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G01R31/379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battery or accumulator for lead-acid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with battery type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能够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具备:充电处理部(21),其以铅蓄电池(13)的状态由于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的降低而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使铅蓄电池(13)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接受量取得部(22),其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以及判定部(23),其基于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的接受量,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Description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进行对车载铅蓄电池(铅酸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还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别的判别装置的一例。在该判别装置中,取得车载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并且取得在取得该开路电压时的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容量。而且,将表示取得的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充放电容量的数据描绘在以开路电压作为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轴、并且以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容量作为横轴和纵轴中的另一个轴的坐标图上。这样的多个数据被描绘在坐标图上时,可算出基于各数据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而且,基于近似直线的倾斜度,可判别铅蓄电池的种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5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具有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上搭载有液式的铅蓄电池和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中的高等级(grade)的一方。
即使在蓄电量比较少的状态下使用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与液式的铅蓄电池相比,也不易产生层化这一现象。即,即使在蓄电量少的状态下使用阀控式的铅蓄电池,该铅蓄电池的寿命也不易缩短。因此,在搭载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车辆中,与搭载液式的铅蓄电池的车辆相比,会以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较高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较少的状态进行车辆控制。另一方面,在蓄电量比较少的状态下使用液式的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与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相比,较易产生层化这一现象,铅蓄电池的寿命较易因层化这一现象而缩短。因此,在搭载液式的铅蓄电池的车辆中,与搭载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车辆相比,会以铅蓄电池的蓄电量较多的状态进行车辆控制。
因此,为了即使车载的铅蓄电池被更换了也要实施与铅蓄电池的种类相应的适当的车辆控制,需要适当地判别更换后的新的铅蓄电池的种类。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是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充电处理部、接受量取得部以及判定部,在将从满充电状态起蓄电量降低了规定量时的铅蓄电池的状态作为规定状态、将铅蓄电池的蓄电量通过充电而增大的量作为接受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处理部以由于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的降低而铅蓄电池的状态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使铅蓄电池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所述判定部基于由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接受量,判定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关于液式的铅蓄电池和阀控式的铅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中,进行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劣于液式的铅蓄电池。因此,若对铅蓄电池进行一定期间的充电,则车载的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该充电期间内的接受量与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该充电期间内的接受量会出现偏差。
在上述构成中,当由于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的降低而铅蓄电池的状态成为规定状态时,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即,判定充电处理开始时的铅蓄电池的状态与规定状态相符。而且,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由于是在进行铅蓄电池的状态匹配后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因此所取得的接受量成为与铅蓄电池的种类相应的量。而且,基于所取得的接受量,判定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因此,能够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
例如优选为,判定部在由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上述接受量比判定接受量多时,判定为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根据该构成,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多时,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此外,在将内阻高的铅蓄电池作为低等级铅蓄电池、将内阻低的铅蓄电池作为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低等级铅蓄电池的对于反复充放电的耐久性比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对于反复充放电的耐久性低。因此,可以说低等级铅蓄电池是不适于搭载在具有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上的铅蓄电池。另一方面,由于内阻低,可以说高等级铅蓄电池是适于搭载在具有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上的铅蓄电池。
此外,在车载的铅蓄电池是低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由于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的降低而铅蓄电池的状态变成了规定状态后实施了判定充电处理时,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接受量不会变为很多。也即是说,仅根据上述接受量,无法判别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于是,优选为,判定部在铅蓄电池的内阻小于判定阻值且由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上述接受量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时,判定为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根据该构成,在铅蓄电池的内阻低、且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不多时,判定为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如此,通过将内阻也用在铅蓄电池的判别中,能够在上述接受量不多的情况下判定铅蓄电池是否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在上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优选为,充电处理部在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实施使该铅蓄电池充电以使得该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以由于从满充电处理实施完成后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降低而该铅蓄电池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判定充电处理。而且,优选为,在将由充电处理部进行的满充电处理开始时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设为初始容量的情况下,接受量取得部在由充电处理部进行的满充电处理的实施开始时取得初始容量,并与初始容量相关联地取得在之后的由充电处理部进行的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再者,优选为,判定部在取得了多个包含初始容量和与该初始容量相关联的接受量的信息时,基于表示根据多个上述信息算出的初始容量与接受量的关联性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正负,判定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进行充放电时,有时会产生层化这一现象。这样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出现层化时,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降低。一次的充电量越多,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易变得越大。而且,层化的程度越大,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降为越低。因此,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在上述初始容量越少的情况下,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接受量易变为越少。
另一方面,在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在进行了充放电的情况下,不易像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那样产生层化这一现象。而且,在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上述初始容量越多,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易变得越少。因此,车载的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上述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正负与车载的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上述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正负不同。
于是,在上述构成中,在取得了多个包含上述初始容量和与该初始容量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的信息时,计算上述近似直线的倾斜度,基于该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正负,判定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能够判定车载的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如上所述,在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即使一次的充电量多,也几乎不产生层化。另一方面,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一次的充电量越多,则层化的程度易变为越大。而且,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层化的程度越大,则接受量变得越难以增多。也即是说,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若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的接受量多,则由于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产生层化,之后即使在进行了铅蓄电池的状态匹配后实施了判定充电处理,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的接受量也会受到层化的影响。其结果,即使基于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的接受量进行了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也难以说该判定的精度高。
于是,在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充电处理部在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实施使该铅蓄电池充电以使得该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以由于从满充电处理实施完成后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降低而该铅蓄电池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判定充电处理。该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该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而且,判定部在由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小于等于阈值时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判定部在满充电时接受量比阈值多时不进行上述判定。
根据上述构成,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作为与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相应的值的满充电时接受量越多,能够判断为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层化程度越大。因此,在满充电时接受量小于阈值时,能够判断为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层化程度不大,满充电时接受量没怎么受层化的影响。由此,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在满充电时接受量大于等于阈值时,能够判断为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层化程度大,满充电时接受量严重受到了层化的影响,因此不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对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的精度的降低。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具备: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其取得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放置(soak)时间取得部,其取得放置时间,所述放置时间是当在本次车辆运行以前的车辆运行时由充电处理部实施了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从实施了上次的满充电处理时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的经过时间;以及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其在将伴随上次的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由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的情况下,在由放置时间取得部取得的放置时间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时,将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进行减少修正,算出减少修正后的该上次值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在将伴随本次车辆运行时的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由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的情况下,判定部在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与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中的较多一方小于等于阈值时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判定部在上述较多一方比阈值多时不进行上述判定。
即使在车辆运行时实施了满充电处理,在满充电时接受量大于等于阈值的情况下,也不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层化的程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减小。即,在作为铅蓄电池而搭载有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从车辆运行的结束到下次车辆运行的开始为止的时间某种程度地长时,能够推测为该铅蓄电池的层化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
根据上述构成,在放置时间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为止的时间某种程度地长,因此进行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的减少修正,算出减少修正后的上次值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在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这样计算出的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与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相关。
另一方面,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与在本次车辆运行时因实施了满充电处理所引起的层化的程度相关。
即使在本次车辆运行时基于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少,在基于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推测为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大。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考虑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判定。另一方面,即使在上次车辆运行时基于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少,在基于本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推测为本次满充电处理的结束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大。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考虑本次满充电处理的结束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判定。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基于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以及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中的较多一方,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判定。因此,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该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大的状态下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
此外,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其温度越高,层化的消除越容易进行。于是,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也可以具备导出温度关联值的温度关联值导出部,所述温度关联值是铅蓄电池的温度越高则变得越大的值。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以使由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导出的温度关联值越大则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变得越少的方式修正该上次值,算出修正后的该上次值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根据该构成,能够使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与在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实际的层化程度的相关性更高。
另一方面,在放置时间短于判定放置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为止的时间短。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有可能仍然大。因此,优选为,判定部在由放置时间取得部取得的放置时间小于判定放置时间时,不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在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有可能仍然大时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
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过于大时,层化难以消除。在铅蓄电池的层化变得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了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其精度也不高。于是,优选为,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判定禁止处理部,所述判定禁止处理部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比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多的情况下,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大于等于比上述的阈值大的判别禁止阈值时,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
根据上述构成,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比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多、且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时,能够判断为该铅蓄电池的层化难以消除。因此,使得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不进行上述判定。即,不实施上述判定所需的各处理。由此,能够抑制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控制负荷的增大。
另外,优选为,电池种类判别装置除了具备上述温度关联值导出部之外,还具备判定禁止处理部,该判定禁止处理部在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大于等于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情况下,将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以由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导出的温度关联值越大则使值变得越小的方式进行修正,在修正后的最新值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时,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
在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时间经过的话,层化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在使用铅蓄电池的温度关联值将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进行了减少修正的情况下,减少修正后的最新值是在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时间后的时间点的层化程度的相关值。而且,在减少修正后的最新值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时,能够判断为层化难以消除。因此,使得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不进行上述判定。即,不实施上述判定所需的各处理。由此,能够抑制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控制负荷的增大。
另外,在上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判定部能够在铅蓄电池的内阻大于等于判定阻值时,判定为铅蓄电池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是使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方法。在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中,将通过铅蓄电池的充电引起的该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增大量作为接受量的情况下,使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将从满充电的状态起蓄电量降低了规定量时的铅蓄电池的状态作为规定状态时,到铅蓄电池的状态从满充电的状态变为规定状态为止停止进行该铅蓄电池的充电的步骤;以铅蓄电池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使铅蓄电池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并且取得该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的步骤;和基于在上述步骤中取得的接受量,判定该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步骤。
根据上述的方法,通过使控制装置执行上述各步骤,能够获得与上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同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功能构成和具备该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车载驱动系统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铅蓄电池的蓄电量与可接受性指标值的关系的图表(graph)。
图3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时流通于该铅蓄电池的电流的值的推移的图表。
图5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实施判定铅蓄电池的种类的处理时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推移的时间图。
图6是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初始容量与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的接受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实施判定铅蓄电池的种类的处理时的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推移的时间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时流通于该铅蓄电池的电流的值的推移的图表。
图12是表示铅蓄电池的蓄电量与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的功能构成和车载铅蓄电池的框图。
图15是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进行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的处理步骤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电池液温与放置修正量的关系的表格。
图17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电池液温与减少修正量的关系的表格。
图18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电池液温与判别禁止阈值的关系的表格。
标号说明
13铅蓄电池;20、30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1、31充电处理部;22接受量取得部;23、33判定部;24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5放置时间取得部;26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8温度关联值导出部;29判定禁止处理部;32电压取得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5来说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
图1中图示了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的车载驱动系统10。如图1所示,车载驱动系统10具备内燃机11、基于从内燃机11输出的驱动转矩进行驱动的交流发电机(alternator)12、和通过交流发电机12的驱动而被充电的铅蓄电池13。该铅蓄电池13能够从车辆卸下。另外,车载驱动系统10中设置有基于通过交流发电机12的驱动所发出的电力或者来自铅蓄电池13的供电进行驱动的车载设备14。作为车载设备14,例如能够列举出车载的音响、空调等辅助设备。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在车载的铅蓄电池13被进行了更换后等,没能判别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进行铅蓄电池13的判别。具体而言,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判别车载的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在判别为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判别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将其判别的结果发送给负责控制内燃机11的发动机控制装置15。而且,发动机控制装置15基于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接收到的判别的结果来控制内燃机11。
当从车辆卸下铅蓄电池13时,与铅蓄电池13有关的信息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内擦除。因此,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在与铅蓄电池13有关的信息被擦除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被进行了更换。
这里所说的高等级铅蓄电池指的是,适于通过内燃机11的怠速停止功能而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的铅蓄电池。另一方面,低等级铅蓄电池指的是,不适于通过怠速停止功能而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的铅蓄电池。低等级铅蓄电池的内阻IR比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内阻IR高。因此,低等级铅蓄电池不适合反复对铅蓄电池13进行充电和放电这样的用法。于是,在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发动机控制装置15将使发动机运转自动地停止、使发动机运转自动地再启动的内燃机11的怠速停止功能停止而使该功能无效。另一方面,在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发动机控制装置15使内燃机11的怠速停止的功能有效。
因此,在还没能判别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情况下,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例如指示发动机控制装置15将内燃机11的怠速停止功能停止。
关于液式的铅蓄电池与阀控式的铅蓄电池,具有如下所示的特征差异。图2中图示了铅蓄电池的蓄电量SOC与铅蓄电池的电荷接受性的关系。图2中的可接受性指标值X是将电荷接受性量化所得到的值,可接受性指标值X越大,能够判断为铅蓄电池的电荷接受性越好。图2中的实线表示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中的蓄电量SOC与可接受性指标值X的关系,图2中的虚线表示液式的铅蓄电池中的蓄电量SOC与可接受性指标值X的关系。如图2所示,无论是液式的铅蓄电池和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中的哪一方,随着蓄电量SOC增多,可接受性指标值X都变小。但是,不管蓄电量SOC是哪个值,液式的铅蓄电池中的电荷接受性都优于阀控式的铅蓄电池中的电荷接受性。
如图1所示,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具有充电处理部21、接受量取得部22以及判定部23,作为用于判别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功能部。
充电处理部21控制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即,充电处理部21实施使铅蓄电池13充电以使得铅蓄电池13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另外,充电处理部21以由于从铅蓄电池13为满充电的状态起的蓄电量SOC的降低而铅蓄电池13的状态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Ts内,实施使铅蓄电池13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这里所说的“规定状态”指的是,在从满充电的状态起蓄电量SOC降低了规定量SSOC时的铅蓄电池13的状态。例如蓄电量SOC的降低量能够基于铅蓄电池13正在放电时的电流的值来算出。于是,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检测铅蓄电池13正在放电时的电流的值,计算蓄电量SOC的降低量。在铅蓄电池13的状态是规定状态的情况下,虽然铅蓄电池13的状态不是满充电状态,但是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比较多。
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在由充电处理部21进行的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接受量AC指的是在铅蓄电池13充电时的蓄电量SOC的增大量,接受量AC能够基于在充电时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来算出。于是,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检测在充电时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计算接受量AC。
判定部23基于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的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以及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进行铅蓄电池13的判别。此外,内阻IR能够基于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和铅蓄电池13的电压来算出。于是,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检测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和铅蓄电池13的电压的值,计算内阻IR。而且,判定部23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判定部23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而且,判定部23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且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4,对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由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执行图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相当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S11中,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该判定阻值IRTh设定为能够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低等级铅蓄电池那样的值。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11: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2。而且,在步骤S12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即,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时,与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的多少无关,都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是”),能够判断为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3。在步骤S13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满充电处理。
在实施满充电处理时,监视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即铅蓄电池13的电流值Ibt。如图4所示,满充电处理开始时,电流值Ibt增大。而且,在铅蓄电池13的状态接近满充电状态时,电流值Ibt的变化方式从增大转变为减少。在这样电流值Ibt在减少的状况下,从电流值Ibt比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大的状态变成了电流值Ibt小于等于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的状态时,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成为了满充电状态,因而结束满充电处理的实施。
回到图3,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4。在步骤S14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放电处理。该放电处理是直至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降低规定量SSOC为止使铅蓄电池13的充电停止、即、使通过交流发电机12的驱动进行的发电停止的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4相当于到铅蓄电池13的状态从满充电的状态变为规定状态为止使铅蓄电池13的充电停止的步骤。
然后,在放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能够判断为完成了使铅蓄电池13的状态与规定状态相符的状态匹配,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5。在步骤S15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在经过了规定时间Ts而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在下一步骤S16中,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5、S16相当于如下步骤:以铅蓄电池13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并且,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
然后,在取得了接受量AC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7。在步骤S17中,由判定部23进行所取得的接受量AC是否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的判定。判定接受量ACTh是用于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7相当于基于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来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步骤。
在步骤S17中,当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的情况下(“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8。而且,在步骤S18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的情况下(S17: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9。而且,在步骤S19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接着,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发动机运转开始时,在检测到车载的铅蓄电池13被进行了更换等,而判定为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执行图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因此实施满充电处理。即,若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则实施满充电处理。于是,如图5所示那样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通过交流发电机12的驱动而增大。而且,在定时(timing)t11,铅蓄电池13的状态成为满充电的状态时,实施放电处理。在放电处理的实施期间,交流发电机12不发电,另一方面,车载设备14通过来自铅蓄电池13的供电进行驱动。由此,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慢慢降低。
然后,到定时t12时,从定时t11起的蓄电量SOC的减少量达到规定量SSOC,能够判断为铅蓄电池13的状态变成了规定状态。这样在铅蓄电池13的状态匹配完成时,放电处理的实施结束,开始进行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判定充电处理被实施时,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通过交流发电机12的驱动而增大。在从定时t12经过了规定时间Ts后的定时t13,判定充电处理结束。另外,在定时t13,取得从定时t12到定时t13的期间内的蓄电量SOC的增大量作为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根据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SOC的降低而将铅蓄电池13的状态作为规定状态后,为了取得被用于进行判定的接受量AC而进行铅蓄电池13的充电。即,完成铅蓄电池13的状态匹配后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在铅蓄电池13的状态是规定状态的情况下,虽然不是满充电,但是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比较多。因此,能够基于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接受量AC,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即,如图5中由实线所示的那样,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另一方面,如图5中由虚线所示的那样,在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内阻IR比低等级铅蓄电池的内阻IR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满充电处理、放电处理以及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之前,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因此,在由于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而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时,不执行满充电处理、放电处理以及判定充电处理这样的各种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各种处理的不必要的执行。
(第2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图6来说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的处理步骤的一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于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构成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由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执行图6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相当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3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满充电处理,在下一步骤S14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放电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15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在下一步骤S16中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然后,在步骤S17中,由判定部23进行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是否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的判定。在步骤S17中,接受量AC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的情况下(“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8。然后,在步骤S18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6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的情况下(S17: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71。然后,在步骤S171中,由判定部23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而且,在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17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9。然后,在步骤S19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6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171: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72。然后,在步骤S172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即,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且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6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比判定接受量ACTh多时,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在接受量AC小于等于判定接受量ACTh且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时,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时,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第3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图7~图9来说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第3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方法与第1和第2的各实施方式不同。于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和第2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和第2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构成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受量取得部22在由充电处理部21开始实施满充电处理时取得初始容量IC。该初始容量IC指的是在满充电处理的开始时的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另外,接受量取得部22在取得初始容量IC后,与初始容量IC相关联地取得在之后的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的判定充电处理的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
判定部23基于包含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的初始容量IC和与该初始容量IC相关联的接受量AC的信息,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参照图7以及图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由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反复执行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相当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当在铅蓄电池13的更换后一次都没进行过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在铅蓄电池13被更换后第一次的发动机运转时执行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之后,即使在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后仍未判别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在发动机运转仍在进行的情况下再次执行该一系列处理。另外,在下次发动机运转时仍未判别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也执行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
如图7所示,在步骤S31中,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否”),在下一步骤S32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而且,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31:是),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31。在步骤S331中,进行信息的取得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稍后将详细说明的,取得多个包含初始容量IC和与初始容量IC相关联的接受量AC的信息,基于取得的多个信息,判别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铅蓄电池还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在步骤S331中,在已经取得的信息中不存在包含与当前时刻的蓄电量SOC成为相同的值的初始容量IC的信息时,判定为取得条件成立。另一方面,在已经取得的信息中存在包含与当前时刻的蓄电量SOC成为相同的值的初始容量IC的信息时,不判定为取得条件成立。另外,在一个信息都没取得的情况下,判定为取得条件成立。
而且,在步骤S331中,信息的取得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否”),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取得条件成立的情况下(S33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3。在步骤S33中,将系数N增量“1”。该系数N在铅蓄电池13被更换时重置为“0”。
在下一步骤S34中,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铅蓄电池13的当前时刻的蓄电量SOC作为初始容量IC(N)。取得初始容量IC(N)后,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5。而且,在步骤S35中,与上述步骤S13同样地,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满充电处理。
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6。在步骤S36中,与上述步骤S14同样地,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放电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6相当于到铅蓄电池13的状态从满充电的状态变为规定状态为止使铅蓄电池13的充电停止的步骤。在放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能够判断为完成了铅蓄电池13的状态匹配,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7。在步骤S37中,与上述步骤S15同样地,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8。在步骤S38中,由接受量取得部22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N)。此时,与在步骤S34中取得的初始容量IC(N)相关联地取得接受量AC(N)。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7、S38相当于如下步骤:以铅蓄电池13变成了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判定充电处理,并且,取得在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N)。
在取得了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N)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39。然后,在步骤S39中,进行系数N是否大于等于“4”的判定。系数N是每当取得了包含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信息时被增量的值。因此,在取得了大于等于4个包含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信息时,步骤S39的判定成为“是”。另一方面,在包含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信息的取得数量小于等于3时,步骤S39的判定成为“否”。
在步骤S39中,系数N小于等于“3”的情况下(“否”),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尚未判别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因此,在别的时机再次执行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
另一方面,在系数N大于等于“4”的情况下(S39: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40。然后,在步骤S40中,计算表示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之间的关联性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
图8中图示了表示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之间的关联性的近似直线的一例。图8所示的图表是以初始容量IC为横轴、且以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为纵轴的图表。图8中的“●”表示了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坐标位置。而且,图8所示的实线是在铅蓄电池13为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近似直线L1。该近似直线L1是利用基于包含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多个信息而计算出的一次近似式所导出的直线。而且,该近似直线L1的倾斜度为正。即,初始容量IC越多的情况下,上述接受量AC变得越多。
另一方面,图8中的“×”表示了在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坐标位置。而且,图8所示的虚线是在铅蓄电池13为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近似直线L2。该近似直线L2是利用基于包含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的多个信息而计算出的一次近似式所导出的直线。而且,该近似直线L2的倾斜度为负。即,初始容量IC越多的情况下,上述接受量AC变得越少。
回到图7,在算出近似直线的倾斜度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41。然后,在步骤S41中,由判定部23进行近似直线的倾斜度是否为正的判定。在近似直线的倾斜度为正的情况下(S4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42。在步骤S42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近似直线的倾斜度不为正的情况(S41: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43。在步骤S43中,由判定部2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接着,参照图8以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还没能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情况下,执行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因此,取得在定时t20的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作为初始容量IC(1)。而且,实施满充电处理。于是,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通过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增大。在定时t21,铅蓄电池13的状态成为满充电的状态时,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实施放电处理。在该放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慢慢减少。然后,到定时t22时,从定时t21起的蓄电量SOC的减少量、即放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蓄电量SOC的减少量达到规定量SSOC。于是,由于铅蓄电池13的状态匹配完成,因而放电处理的实施结束,开始进行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其结果,从定时t22起,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增大。在从定时t22经过了规定时间Ts后的定时t23,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另外,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1)以与初始容量IC(1)相关联的状态而取得。
在这一时间点,系数N仍为“1”,因此,不能进行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别。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别的时机再次执行如上述那样说明的一系列处理。而且,在取得了包含初始容量IC(2)和与初始容量IC(2)相关联的接受量AC(2)的信息、包含初始容量IC(3)和与初始容量IC(3)相关联的接受量AC(3)的信息、以及包含初始容量IC(4)和与初始容量IC(4)相关联的接受量AC(4)的信息时,计算表示初始容量IC(N)和与初始容量IC(N)相关联的上述接受量AC(N)之间的关联性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根据计算出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是否为正,判别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若反复进行充电和/或放电,有时会产生层化这一现象。层化指的是,在铅蓄电池内产生电解液的比重低的层和电解液的比重高的层的现象。像这样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发生层化时,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变低。一次的充电量和/或放电量越多,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易变得越大。而且,层化的程度越大,充电时的电荷接受性降得越低。因此,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在初始容量IC多的状态下实施满充电处理,之后在到成为规定状态为止放电后实施了判定充电处理的情况下,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比较小。其结果,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比较多。然而,在初始容量IC少的状态下实施满充电处理,之后在到成为规定状态为止放电后实施了判定充电处理的情况下,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大。其结果,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变少。即,如图8中用实线所示的那样,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初始容量IC越少,则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易变得越少。
另一方面,在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中,与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不同,不易因充放电而产生层化这一现象。在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如图8中由虚线所示的那样,初始容量IC越多,则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AC易变得越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这样的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与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特性的不同,进行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判别。因此,能够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和第2的各实施方式不同,使用多个信息,进行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判别。因此,能够比上述第1和第2的各实施方式的情况更高精度地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
(第4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图10~图13来说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第4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中,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方法不同于第1、第2和第3的各实施方式。于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第2和第3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第2和第3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构成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30具有充电处理部31、电压取得部32以及判定部33,作为用于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功能部。
充电处理部31实施使铅蓄电池13充电以使得铅蓄电池13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即,如图11所示,充电处理部31开始进行满充电处理时,监视铅蓄电池13的电流值Ibt。在铅蓄电池13的状态接近满充电状态时,电流值Ibt的变化方式从增大转变为减少。充电处理部31在这样电流值Ibt在减少的状况下,在从电流值Ibt比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大的状态变成了电流值Ibt小于等于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的状态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成为了满充电状态,结束满充电处理的实施。
此外,在图1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出在上述第1、第2和第3的各实施方式中所实施的满充电处理中的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用虚线表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实施的满充电处理中的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如图11所示,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被设定为比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小的值。
电压取得部32取得在铅蓄电池13通过由充电处理部31实施的满充电处理而变成了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
判定部33基于由电压取得部32取得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进行铅蓄电池13的判别。具体而言,判定部33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判定部33在由电压取得部32取得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而且,判定部23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且由电压取得部32取得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小于判定电压OCV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在图12中,用实线表示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的推移,并且,用虚线表示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的推移。如图12所示,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OCV易变得高于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OCV。另外,铅蓄电池的蓄电量SOC越多,则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OCV与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OCV的差量变得越大。
顺便说一下,判定电压OCVTh设定为满足以下所示的两个条件的值。
·使得在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满充电处理的实施完成时的开路电压OCV不会变为小于判定电压OCVTh。
·使得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满充电处理的实施完成时的开路电压OCV不会变为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
接着,参照图13,对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由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执行图1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相当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如图13所示,首先,在步骤S51中,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在内阻IR大于等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51: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52。而且,在步骤S52中,由判定部3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低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1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中,在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是”),能够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53。在步骤S53中,由充电处理部31实施满充电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53相当于使对铅蓄电池13进行满充电的步骤。
在满充电处理实施结束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54。在步骤S54中,由电压取得部32取得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54相当于使取得在铅蓄电池13成为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的步骤。然后,在下一步骤S55中,由判定部33进行开路电压OCV是否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的判定。
在开路电压OCV小于判定电压OCVTh的情况下(S55:否),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56。在步骤S56中,由判定部3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之后,图1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55中,在开路电压OCV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的情况下(“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57。在步骤S57中,由判定部33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步骤S55、S57,构成使在取得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步骤的一例。之后,图13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铅蓄电池13通过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变成了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大于等于判定电压OCV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另外,在铅蓄电池13通过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变成了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小于判定电压OCVTh、且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时,判定为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因此,不使用铅蓄电池13的充放电容量,就能够精确地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第5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图14~图18来说明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第5实施方式。在第5实施方式中,判别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的处理步骤的一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于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构成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14,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除了具有充电处理部21、接受量取得部22以及判定部23,还具有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4、放置时间取得部25、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6、温度关联值导出部28以及判定禁止处理部29。
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4取得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ACF。满充电时接受量ACF指的是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的增大量。满充电时接受量ACF能够基于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来算出。于是,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4检测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流通于铅蓄电池13的电流的值,计算满充电时接受量ACF。
放置时间取得部25在车辆运行开始时取得放置时间TIMSK。放置时间TIMSK指的是,当在本次车辆运行以前的车辆运行时实施了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时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的经过时间。
这里所说的“车辆运行的开始”指的是,车辆的驾驶开关被操作为导通(ON),成为车辆可行驶的状态。另一方面,“车辆运行的结束”指的是,车辆的驾驶开关被操作为截止(OFF),成为车辆不能行驶的状态。
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6基于放置时间TIMSK对作为伴随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所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的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进行减少修正,将减少修正后的上次值ACFb设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此外,关于上次值ACFb的修正方法,会在后面说明。
温度关联值导出部28将电池液温TMP作为温度关联值导出,电池液温TMP是铅蓄电池13内的液体的温度,温度关联值是铅蓄电池的温度越高则变得越大的值。电池液温TMP是基于来自内置于铅蓄电池13的温度传感器101的检测信号的传感器值。此外,只要是铅蓄电池13的温度关联值,温度关联值导出部28也可以导出电池液温TMP以外的其他值。例如,作为电池液温TMP以外的其他温度关联值,能够列举基于铅蓄电池13的设置环境的温度而计算出的铅蓄电池13的温度推定值。
判定禁止处理部29在预定的判定禁止条件成立时,在到铅蓄电池13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关于预定的判定禁止条件,会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着,参照图15、图16以及图17,对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图15中图示出用于进行电池种类的判别的一系列处理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运行开始后尚未判别出车载的铅蓄电池13的种类时由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执行该一系列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相当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稍后将详细说明的,也存在即使执行了该一系列处理也判定不出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到车辆运行下次开始为止,不执行该一系列处理。即,在铅蓄电池13被更换后到铅蓄电池13的种类判定完成为止的期间内,每当车辆运行开始时,都执行该一系列处理。
另外,如稍后将详细说明的,有时通过该一系列处理的执行,将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设置为ON(判别禁止)。在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设置为ON的情况下,禁止通过该一系列处理的执行而进行而对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判定。因此,在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设置为ON的情况下,即使车辆运行开始,也不执行该一系列处理。但是,当从车辆卸下铅蓄电池13时,将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设置为OFF(判别允许)。这样将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设置为OFF时,该一系列处理的禁止在下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被解除。
在开始的步骤S11中判定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在内阻IR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情况下(S1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进行电池液温TMP是否包含在以下限温度TMPLm1为下限、以上限温度TMPLm2为上限的预定温度范围内的判定。预定温度范围设定为对是否能够准确地进行铅蓄电池13的种类的判别的判断基准。在电池液温TMP没有包含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别的准确性低。因此,在电池液温TMP低于下限温度TMPLm1的情况下、或在电池液温TMP高于上限温度TMPLm2的情况下(S111:否),由于电池液温TMP在预定温度范围之外,因此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下限温度TMPLm1且小于等于上限温度TMPLm2的情况下(S11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进行后述的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是否被设置为ON(实施过满充电)的判定。在铅蓄电池13被更换以后即使只实施了一次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也被设置为ON。另一方面,在铅蓄电池13被更换后一次都没有实施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被设置为OFF。在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被设置为OFF的情况下(S112: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被设置为ON的情况下(S112: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13。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被设置为ON意味着,在铅蓄电池13被搭载于车辆以后,执行了下述步骤S13中的满充电处理。这里所说的满充电处理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满充电处理相同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113中,取得伴随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由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4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接下来,在下一步骤S114中,由放置时间取得部25取得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时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的经过时间,作为放置时间TIMSK。
在步骤S115中,进行所取得的放置时间TIMSK是否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判定。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是放置时间TIMSK是否长的判断基准。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假设在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的接受量多,则铅蓄电池13中产生了层化。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经过后,铅蓄电池13的层化被消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放置时间TIMSK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即使由于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在铅蓄电池13中产生了层化,层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另一方面,在放置时间TIMSK小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由于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产生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没有充分地消除。因此,在放置时间TIMSK小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S115:否),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放置时间TIMSK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S115: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16。在步骤S116中,由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6导出放置修正量α1。放置修正量α1基于电池液温TMP而被导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液温TMP越高,则放置修正量α1变得越大。例如,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6使用图16所示的表格,导出放置修正量α1。
图16所示的表格表示了多个电池液温TMP的区域和与各区域对应的放置修正量α1的关系。第1液温TMP1以及第2液温TMP2比上述下限温度TMPLm1高且比上限温度TMPLm2低。第2液温TMP2比第1液温TMP1高。电池液温TMP小于第1液温TMP1的情况下的放置修正量α1为第1值Z1。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1液温TMP1且小于第2液温TMP2的情况下的放置修正量α1为第2值Z2。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2液温TMP2的情况下的放置修正量α1为第3值Z3。第2值Z2比第1值Z1大,第3值Z3比第2值Z2大。
回到图15,在步骤S116中导出了放置修正量α1后,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17。在步骤S117中,由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26算出由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减去放置修正量α1所得到的值,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即,在放置时间TIMSK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被进行减少修正,减少修正后的上次值ACFb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而被导出。而且,电池液温TMP越高,此时的减少修正量越大。这样算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后,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由充电处理部21实施上述的满充电处理。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时,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131。在步骤S131中,由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24取得在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1中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相当于“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接下来,在下一步骤S132中,将满充电实施历史记录标志FLG设置为ON。
然后,在步骤S133中,基于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和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导出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当在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的本次执行时通过步骤S117算出了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的情况下,将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中的较多一方作为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导出。另外,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彼此相等时,将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作为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导出。另一方面,当在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的本次执行时没有通过步骤S117算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的情况下,将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作为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导出。
接下来,在步骤S134中,由判定部23进行对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是否小于等于阈值ACFTh的判定。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若铅蓄电池13被进行了充放电,则铅蓄电池13有时会层化。特别是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SOC的增大量越多,层化的程度变得越大。也即是说,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越多,推测为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越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使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来作为用于判断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是否大的基准而设定了阈值ACFTh。因此,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比阈值ACFTh多的情况下,存在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小于等于阈值ACFTh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落在容许范围内。
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小于等于阈值ACFTh的情况下(S134:是),处理移至前述的步骤S14。即,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比阈值ACFTh多的情况下(S134:否),不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1。
在步骤S61中,进行对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是否与在步骤S131中所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相等的判定。在判定为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相等的情况下(S131:是),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2。在步骤S62中,由判定禁止处理部29导出减少修正量α2。减少修正量α2基于电池液温TMP来导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液温TMP越高,减少修正量α2变得越大。例如,判定禁止处理部29使用图17所示的表格,导出减少修正量α2。
图17所示的表格表示了多个电池液温TMP的区域和与各区域对应的减少修正量α2的关系。第1液温TMP11以及第2液温TMP12比上述的下限温度TMPLm1高且比上限温度TMPLm2低。第2液温TMP12比第1液温TMP11高。电池液温TMP小于第1液温TMP11的情况下的减少修正量α2为第1值Z11。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1液温TMP11且小于第2液温TMP12的情况下的减少修正量α2为第2值Z12。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2液温TMP12的情况下的减少修正量α2为第3值Z13。第2值Z12比第1值Z11大,第3值Z13比第2值Z12大。
回到图15,在步骤S62中导出减少修正量α2后,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3。在步骤S63中,由判定禁止处理部29算出从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减去减少修正量α2所得到的值,作为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的情况下,电池液温TMP越高,则满充电时接受量ACF被修正为值越小,并取得修正后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作为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在算出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时,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65。
在此,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在铅蓄电池13中产生了层化,只要经过时间,铅蓄电池13的层化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而且,电池液温TMP越高,层化的消除程度越大。电池液温TMP越高,则减少修正量α2越大。因此,由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减去减少修正量α2所得到的值、即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与未来的层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若铅蓄电池13的层化的程度过大,则层化的消除变得几乎不可能。在无法消除层化的情况下,即使针对该铅蓄电池13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也难以进行准确的判定。
在步骤S61中,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不相等的情况下(“否”),由于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4。在步骤S64中,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作为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而被导出。然后,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5。
在步骤S65中,由判定禁止处理部29进行对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是否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ACFdTh的判定。判别禁止阈值ACFdTh被设定为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是否大到了不可能消除的程度的判断基准。具体而言,判别禁止阈值ACFdTh是比上述阈值ACFTh大的值。在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小于判别禁止阈值ACFdTh的情况下(S65:否),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在步骤S134的判定和步骤S65的判定双方都为“否”而一系列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在本次车辆运行期间将不会再次执行该一系列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5中,在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ACFdTh的情况下(“是”),能够判定为上述判定禁止条件成立,因此处理移至下一步骤S66。在步骤S66中,由判定禁止处理部29实施判定禁止处理。所谓判定禁止处理,是用于在到铅蓄电池13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的处理。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的判定禁止处理,上述的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被设置为ON。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是用于决定是否即使车辆运行开始了也禁止执行对铅蓄电池13的种类进行判定的一系列处理的标志。然后,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此外,在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被设置为ON的情况,也可以将铅蓄电池13视为被设定为规格的铅蓄电池的种类、例如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进行车辆控制。另外,在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被设置为ON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怠速停止功能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别禁止阈值ACFdTh可根据电池液温TMP而变化。即,电池液温TMP越高,则判别禁止阈值ACFdTh变得越小。例如,基于图18所示的表格,设定判别禁止阈值ACFdTh。图18所示的表格表示了多个电池液温TMP的区域和与各区域对应的判别禁止阈值ACFdTh的关系。第1液温TMP21以及第2液温TMP22比上述下限温度TMPLm1高且比上限温度TMPLm2低。第2液温TMP22比第1液温TMP21高。电池液温TMP小于第1液温TMP21的情况下的判别禁止阈值ACFdTh为第1值Z21。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1液温TMP21且小于第2液温TMP22的情况下的判别禁止阈值ACFdTh为第2值Z22。电池液温TMP大于等于第2液温TMP22的情况下的判别禁止阈值ACFdTh为第3值Z23。第2值Z22比第1值Z21小,第3值Z23比第2值Z22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13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满充电时接受量ACF越多,能够判断为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越大。因此,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阈值ACFTh时,能够判断为伴随着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层化程度大,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严重地受到层化的影响。由此,不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因此,能够抑制该判定的精度的降低。而且,能够抑制基于错误的判定结果来进行铅蓄电池13的蓄电量的调整等。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放置时间TIMSK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为止的时间某种程度地长。即,即使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13搭载于车辆,伴随着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因此,进行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的减少修正,算出减少修正后的上次值ACFb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在作为铅蓄电池13而搭载有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这样算出的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与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相关。
另一方面,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与在本次车辆运行时因实施了满充电处理所引起的层化的程度相关。
即使在本次车辆运行时基于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少,在基于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推测为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大。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考虑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时间点的铅蓄电池的层化程度,决定是否进行对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比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多的情况下,使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判定。
另一方面,即使基于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少,在基于本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推测为本次满充电处理的结束时间点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大。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考虑本次满充电处理的结束时间点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判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的情况下,使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决定是否进行对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
即,能够使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和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中的、与在本次车辆运行时满充电处理的实施结束的时间点的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的相关性更高的一方,决定是否进行对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
(3)在放置时间TIMSK小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从实施了上次满充电处理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为止的时间短。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13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有可能仍然大。因此,在放置时间TIMSK小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在本次车辆运行时不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在铅蓄电池13的层化程度有可能仍然大时进行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定。
另外,在放置时间TIMSK小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在本次车辆运行时不实施满充电处理。因此,抑制了满充电处理的不必要的实施,因而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3的劣化的进展。
(4)在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13而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比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多、且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ACFdTh时,能够判断为铅蓄电池13的层化难以消除。因此,使得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13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不进行上述判定。由此,在有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判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每当车辆运行开始时都执行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能够抑制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的控制负荷的增大。
(5)在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经过时间的话,层化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在使用电池液温TMP将满充电时接受量ACF进行了减少修正的情况下,减少修正后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是在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时间后的时间点的层化程度的相关值。而且,在减少修正后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判别禁止阈值ACFdTh时,能够判断为层化难以消除。因此,使得在到搭载于车辆的铅蓄电池13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不进行上述判定。由此,在有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判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每当车辆运行开始时都执行图1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即,能够抑制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的控制负荷的增大。
(6)再者,在电池种类判别禁止标志被设置为ON时,在到铅蓄电池13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都不实施满充电处理。由此,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3的充放电的反复,相应地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3的劣化发展。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根据电池液温TMP而可变。
·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减少修正量α2根据电池液温TMP而可变。即,减少修正量α2也可以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值。
·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在判定用满充电时接受量ACFc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相等的情况下,将没有进行减少修正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作为禁止判定用接受量ACFd导出。
·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放置修正量α1根据电池液温TMP而可变。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在通过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铅蓄电池13成为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小于判定电压OCVTh时,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第4实施方式中,只要能够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也可以省略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即,也可以使得在铅蓄电池13不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不进行对铅蓄电池13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低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别。
·在第4实施方式中,只要根据在通过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铅蓄电池13变为满充电时的铅蓄电池13的开路电压OCV与判定电压OCVTh的比较,能够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则也可以设为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与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相等,还可以设为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2大于满充电判定电流值IbtTh1。
·在第3实施方式中,当取得4个包含初始容量IC和与该初始容量IC相关联的接受量AC的信息时,基于该4个信息来计算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然而,在计算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时候取得的上述信息的数量只要是大于等于2个,也可以是“4”以外的数(例如3个)。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当在步骤S41中近似直线的倾斜度不为正的情况下(“否”),进行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取得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铅蓄电池13的接受量即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在该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阈值ACFTh时,不实施步骤S36以后的各处理,而结束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在该情况下,在实施了如使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大于等于阈值ACFTh那样的满充电处理的车辆运行期间,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被禁止执行。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放置时间TIMSK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TIMSKTh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如下处理:使用放置修正量α1,将伴随上次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所取得的满充电时接受量ACF即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ACFb进行减少修正,算出减少修正后的上次值ACFb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在该情况下,在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ACFbA和满充电时接受量ACF中的较多一方大于等于阈值ACFTh时,也可以不实施步骤S36以后的各处理,而结束图7所示的一系列处理。
再者,在如上所述不实施步骤S36以后的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图15所示的步骤S61~S66的各处理。
·在第1、第2、第3以及第5的各实施方式中,只要能够判定铅蓄电池13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也可以省略铅蓄电池13的内阻IR是否小于判定阻值IRTh的判定。即,也可以使得在铅蓄电池13不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不进行铅蓄电池13是阀控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低等级铅蓄电池的判别。
与执行构成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的各步骤的控制装置的一例相当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20能够通过具备CPU和ROM而执行软件处理的装置实现,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具备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进行软件处理的内容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硬件处理的专用的硬件电路(例如ASIC)。即,控制装置是以下的(a)~(c)中的某个构成即可。(a)具备按照程序来执行上述处理的全部的处理装置和存储程序的ROM等程序保存装置(包括非瞬时性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b)具备按照程序来执行上述处理的一部分的处理装置以及程序保存装置和执行其余的处理的专用的硬件电路。(c)具备执行上述处理的全部的专用的硬件电路。在此,具备处理装置以及程序保存装置的软件处理电路、专用的硬件电路也可以为多个。即,上述处理由具备一个或多个软件处理电路和一个或多个专用的硬件电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处理电路执行即可。
以下,将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与效果一起进行记述。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是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电压取得部,其取得所述铅蓄电池变成满充电时的该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判定部,其在所取得的所述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大于等于判定电压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
关于阀控式的铅蓄电池和液式的铅蓄电池,在成为满充电状态时的开路电压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满充电状态时的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比满充电状态时的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高。于是,在上述构成中,铅蓄电池被充电到成为满充电状态为止。在铅蓄电池的状态被调整为与满充电的状态相符时,取得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而且,在取得的开路电压大于等于判定电压时,判定为车载的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因此,能够判定车载的铅蓄电池是否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
在上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中,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铅蓄电池的内阻小于判定阻值、且由所述电压取得部取得的所述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小于所述判定电压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在车载的铅蓄电池是低等级铅蓄电池的情况下,低等级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时的该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不会变为很高。也即是说,在开路电压低的情况下,仅根据开路电压,无法判别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还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在铅蓄电池的内阻低、且成为满充电的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大时,判定为车载的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因此,在变为满充电的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大的情况,通过也使用内阻,能够判定车载的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高等级铅蓄电池。
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是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方法,该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使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将所述铅蓄电池进行满充电的步骤;取得所述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时的该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步骤;和在取得的所述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大于等于判定电压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的步骤。
根据上述的方法,通过使控制装置执行上述各步骤,能够获得与上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同等的效果。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种类判别装置,是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具备充电处理部、接受量取得部以及判定部,
在将从满充电状态起蓄电量降低了规定量时的所述铅蓄电池的状态作为规定状态、将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通过充电而增大的量作为接受量的情况下,
所述充电处理部以由于从满充电状态的蓄电量的降低而所述铅蓄电池的状态变成了所述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使所述铅蓄电池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
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取得在所述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接受量,
所述判定部基于由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接受量,判定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判定部在由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接受量比判定接受量多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液式的铅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铅蓄电池的内阻小于判定阻值且由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接受量小于等于所述判定接受量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阀控式的铅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充电处理部,
在进行所述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实施使该铅蓄电池充电以使得该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
以由于从所述满充电处理实施完成后的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降低而该铅蓄电池变成了所述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所述判定充电处理,
在将由所述充电处理部进行的所述满充电处理开始时的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作为初始容量的情况下,
所述接受量取得部在由所述充电处理部进行的所述满充电处理的实施开始时取得所述初始容量,并与所述初始容量相关联地取得在之后的由所述充电处理部进行的所述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接受量,
所述判定部在取得了多个包含所述初始容量和与该初始容量相关联的所述接受量的信息时,基于表示根据所述多个信息算出的所述初始容量与所述接受量的关联性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的正负,判定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铅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充电处理部,
在进行所述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实施使该铅蓄电池充电以使得该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
以由于从所述满充电处理实施完成后的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降低而该铅蓄电池变成了所述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所述判定充电处理,
所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在所述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
所述判定部,在由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小于等于阈值时,进行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在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比所述阈值多时,不进行所述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充电处理部,
在进行所述铅蓄电池的种类判别时,实施使该铅蓄电池充电以使得该铅蓄电池成为满充电状态的满充电处理,
以由于从所述满充电处理实施完成后的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的降低而该铅蓄电池变成了所述规定状态为条件,实施所述判定充电处理,
所述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
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其取得在所述满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接受量作为满充电时接受量;
放置时间取得部,其取得放置时间,所述放置时间是当在本次车辆运行以前的车辆运行时由所述充电处理部实施了所述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从实施了上次的所述满充电处理时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的经过时间;以及
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其在将伴随上次的所述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由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作为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上次值的情况下,在由所述放置时间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放置时间大于等于判定放置时间时,将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上次值进行减少修正,算出减少修正后的该上次值作为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
在将伴随本次车辆运行时的所述满充电处理的实施而由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作为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最新值的情况下,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最新值与所述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中的较多一方小于等于阈值时,进行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另一方面,在所述较多一方比所述阈值多时,不进行所述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具备温度关联值导出部,所述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导出温度关联值,所述温度关联值是所述铅蓄电池的温度越高则变得越大的值,
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修正部以使由所述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导出的所述温度关联值越大则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上次值变得越少的方式修正该上次值,算出修正后的该上次值作为所述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具备放置时间取得部,所述放置时间取得部取得放置时间,所述放置时间是当在本次车辆运行以前的车辆运行时由所述充电处理部实施了所述满充电处理的情况下,从实施了上次的所述满充电处理时的车辆运行的结束到本次车辆运行的开始的经过时间,
所述判定部在由所述放置时间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放置时间小于判定放置时间时,不进行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具备判定禁止处理部,所述判定禁止处理部在所述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比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最新值多的情况下,在所述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大于等于比所述阈值大的判别禁止阈值时,在到搭载于车辆的所述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具备:
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其导出温度关联值,所述温度关联值是所述铅蓄电池的温度越高则变得越大的值;以及
判定禁止处理部,其在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最新值大于等于所述修正后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满充电时接受量的所述最新值以由所述温度关联值导出部导出的所述温度关联值越大则使值变得越小的方式进行修正,在修正后的所述最新值大于等于比所述阈值大的判别禁止阈值时,在到搭载于车辆的所述铅蓄电池被更换为止的期间内禁止进行所述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判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种类判别装置,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铅蓄电池的内阻大于等于判定阻值时,判定为所述铅蓄电池是低等级铅蓄电池。
12.一种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是判别车载铅蓄电池的种类的方法,
在将所述铅蓄电池的蓄电量通过该铅蓄电池的充电而增大的量作为接受量的情况下,
所述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使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将从满充电的状态起蓄电量降低了规定量时的所述铅蓄电池的状态作为规定状态时,到所述铅蓄电池的状态从满充电的状态变为所述规定状态为止停止进行该铅蓄电池的充电的步骤;
以所述铅蓄电池变成了所述规定状态为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使所述铅蓄电池充电的判定充电处理,并且取得该判定充电处理的实施期间内的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接受量的步骤;和
基于在所述步骤中取得的所述接受量,判定该铅蓄电池是否是液式的铅蓄电池的步骤。
CN201980016228.0A 2018-03-06 2019-02-26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Active CN111788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9674 2018-03-06
JP2018039674 2018-03-06
PCT/JP2019/007382 WO2019172024A1 (ja) 2018-03-06 2019-02-26 電池種類判別装置、及び電池種類の判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8493A true CN111788493A (zh) 2020-10-16
CN111788493B CN111788493B (zh) 2023-06-06

Family

ID=6784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6228.0A Active CN111788493B (zh) 2018-03-06 2019-02-26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0292B2 (zh)
EP (1) EP3764113A4 (zh)
JP (1) JP6835289B2 (zh)
CN (1) CN111788493B (zh)
WO (1) WO20191720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4827B (zh) * 2023-06-28 2023-08-18 深圳市普兰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铅酸电池种类识别方法、识别装置、电动车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1651B1 (en) * 1999-03-15 2001-04-03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valve-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
CN101878576A (zh) * 2007-11-30 2010-11-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控制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2116846A (zh) * 2011-01-04 2011-07-06 武汉理工大学 蓄电池能量效率测量方法
CN102823054A (zh) * 2010-03-31 2012-1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中古二次电池的挑选方法、重建电池组、使用了该重建电池组的车辆及电池使用设备、以及重建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JP2015109220A (ja) * 2013-12-05 2015-06-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の状態判定装置、車両
WO2016129260A1 (ja) * 2015-02-12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US20160248080A1 (en) * 2013-07-19 2016-08-25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Liquid lead-acid battery and idling stop vehicle using liquid lead-acid battery
JP2016162728A (ja) * 2015-03-05 2016-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5771Y (zh) * 2009-02-04 2009-12-02 黄会雄 电动汽车电池智能充电器
JP5566926B2 (ja) * 2011-02-25 2014-08-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状態検出装置および二次電池状態検出方法
WO2015133068A1 (ja) * 2014-03-03 2015-09-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種別判定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の種別判定方法
JP2015165219A (ja) 2014-03-03 2015-09-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の状態判定装置、車両及び鉛蓄電池の状態判定方法
JP2015195097A (ja) * 2014-03-31 2015-11-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の状態判定装置、車両
JP2016162729A (ja) * 2015-03-05 2016-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1651B1 (en) * 1999-03-15 2001-04-03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valve-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
CN101878576A (zh) * 2007-11-30 2010-11-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控制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2823054A (zh) * 2010-03-31 2012-1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中古二次电池的挑选方法、重建电池组、使用了该重建电池组的车辆及电池使用设备、以及重建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N102116846A (zh) * 2011-01-04 2011-07-06 武汉理工大学 蓄电池能量效率测量方法
US20160248080A1 (en) * 2013-07-19 2016-08-25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Liquid lead-acid battery and idling stop vehicle using liquid lead-acid battery
JP2015109220A (ja) * 2013-12-05 2015-06-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の状態判定装置、車両
WO2016129260A1 (ja) * 2015-02-12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CN107210498A (zh) * 2015-02-12 2017-09-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类型判定装置和电池类型判定方法
JP2016162728A (ja) * 2015-03-05 2016-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72024A1 (ja) 2019-09-12
JPWO2019172024A1 (ja) 2020-07-02
JP6835289B2 (ja) 2021-02-24
US20200350639A1 (en) 2020-11-05
CN111788493B (zh) 2023-06-06
EP3764113A4 (en) 2021-02-17
EP3764113A1 (en) 2021-01-13
US11740292B2 (en)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20413B1 (en) Apparatus for battery capacity measurement and for remain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US1028678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with allowable voltage zone and method thereof
US8330468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having automatic engine stop function selectively enabled/disabled based on estimated charge amount in battery
JP6029751B2 (ja) 蓄電池状態検知装置および蓄電池状態検知方法
CN108885242B (zh) 二次电池劣化估计装置和二次电池劣化估计方法
EP2058891B1 (en)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for a storage battery
JP6770933B2 (ja) 蓄電システム
JP2000324702A (ja) バッテリの放電容量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車両用バッテリ制御装置
US20190040832A1 (en) Electric power system
CN111788493B (zh) 电池种类判别装置以及电池种类的判别方法
US8258742B2 (en) Charging control unit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KR102085737B1 (ko) 배터리의 충전 상태 예측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전 상태 예측 방법
JP2002075461A (ja) 二次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と劣化判定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の管理装置と管理方法
JP2000123886A (ja) 車両用二次電池の満充電判定装置
JP3475894B2 (ja) 車両用二次電池の満充電判定装置及び残存容量算出装置
JP2016162729A (ja)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JP2008039516A (ja) 電池の電流−電圧特性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内部抵抗検出装置
JP7115409B2 (ja) 駆動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