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6696A -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6696A
CN111786696A CN202010668487.6A CN202010668487A CN111786696A CN 111786696 A CN111786696 A CN 111786696A CN 202010668487 A CN202010668487 A CN 202010668487A CN 111786696 A CN111786696 A CN 111786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trol signal
bandwidth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84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嘉庆
牛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84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6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6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天线调节电路包括:天线;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中的至少一项,第一调节单元根据第一控制端接收的带宽控制信号,将信号输入端接收的射频信号的第一带宽调节为第二带宽,并通过信号输出端将第二带宽的射频信号传输至天线;第二调节单元根据第二控制端接收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将射频信号的第一中心频点调整为第二中心频点。本申请通过第一调节单元可对天线的工作带宽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第二调节单元可对天线的中心频点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天线的中心频点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使得天线效率最大化,进而提升终端的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Description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已经进入商用阶段。5G的特点是高可靠低延时、大带宽以及大规模设备连接。为了获得更大的通信带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拓展了频谱,增加了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1以及FR2频段,FR1为sub6频段,FR2为毫米波频段。5G技术不仅拓展了频谱资源,同时也拓宽了单载波通信带宽,通信带宽最大达到100M,且通信最大带宽配置也更加灵活。
目前我国商用的5G频段主要是FR1 sub6的频段N41:2496-2690MHz,N77:3300-4200MHz,N78:3300-3800MHz,N79:4400-5000MHz。可以看到带宽最窄的频段也有194MHz的带宽,而带宽最宽的N77频段具有900MHz的带宽。
当天线具备如此高的带宽时,却无法同时具备良好的天线效率。低效率的天线会导致射频信号被大量反射回来,无法有效的辐射到空气中传输到基站。低效率的天线将会导致终端通信范围缩小,且根据香农公式,当信号质量变差时,通信容量也会随之变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天线具备较高的带宽时,无法具备良好的天线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电路,包括:
天线;
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第一控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端接收的带宽控制信号,将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的射频信号的第一带宽调节为第二带宽,并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将所述第二带宽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
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天线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端接收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的第一中心频点调整为第二中心频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第一调节单元可实现对天线的工作带宽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上述第二调节单元可实现对天线的中心频点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天线的中心频点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使得天线效率最大化,进而提升终端的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中第一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中第一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中第二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调节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电路,该天线调节电路包括:
天线10;
第一调节单元11和第二调节单元12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111、信号输出端112和第一控制端113,所述信号输出端112与所述天线1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端113接收的带宽控制信号,将信号输入端111接收的射频信号的第一带宽调节为第二带宽,并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112将所述第二带宽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10;
第二调节单元12,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控制端122,所述第二控制端122与所述天线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端接收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的第一中心频点调整为第二中心频点。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单元还包括接地端121,该接地端121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上述带宽控制信号用于对天线的工作带宽进行调节,上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用于对天线的中心频点进行调节。
这里,通过信号输入端接收到射频信号后,便可确定该射频信号的第一带宽和第一中心频点,然后由第一条调节单元根据控制单元输出的带宽控制信号对上述第一带宽进行调整,由上述第二调节单元根据控制单元输出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对上述第一中心频点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通过上述第一调节单元可实现对天线的工作带宽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上述第二调节单元可实现对天线的中心频点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使得天线的中心频点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使得天线效率最大化,进而提升终端的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天线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端和电感控制端;在所述天线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端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端。
为实现天线工作带宽可调,需要输入端的耦合强度可调。当输入端的耦合强度是强耦合时,天线的效率高,工作带宽窄。当输入端耦合强度是弱耦合时,工作带宽宽,而天线效率低。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第一调节单元来实现耦合强度可调,从而实现带宽可调,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调节单元11包括:
第一可调电压单元114、第一可调电感单元115和第一电容116;其中,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114包括电容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115包括电感连接端和所述电感控制端;可选的,上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为第一压控电容器,第一压控电容器的一端为电容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一电压控制端;
所述第一电容116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111连接,所述第一电容11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114的第一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114的电容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115的电感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感控制端与所述天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连接端接地。图2中的VDD是指上述第一压控电容器的压控电压。
这里,通过调节第一压控电容器的电容值和第一可调电感单元的电感值,来达到不同的耦合度,实现带宽可调。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115包括:
M个电感1151,M个所述电感具有不同的电感值,M为正整数,如图2中M为4;
第一开关1152,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不动端和M个第一动端,所述第一不动端为所述电感控制端;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M个所述第一动端与M个电感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M个电感的第二端为所述电感连接端。即每个电感的第二端均与地连接。
由于5G最大工作带宽为100M,天线最大可调范围也在0-100M即可,并且在前期调试时,记录开关配置(第一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及压控电压VDD与带宽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存储,实际使用时,直接根据分配带宽调用配置参数。在理论上,该方式能够实现各个带宽下最高的天线效率。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调节单元11包括:
第二可调电压单元117、第二可调电感单元118和第二电容119;
其中,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117包括电容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118包括第一电感控制端和第二电感控制端;可选地,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为第二压控电容器,所述第二压控电容器的一端为电容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一电压控制端;
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117的电容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117的第一电压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控制端与VDD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19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118的第一电感控制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118的第二电感控制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
这里,通过调节第二压控电容器的电容值和第二可调电感单元的电感值,来达到不同的耦合度,实现带宽可调。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118包括:
第二开关1181,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不动端和N个第二动端,所述第二不动端为所述第一电感控制端;
第三开关1182,所述第三开关包括第三不动端和N个第三动端,所述第三不动端为所述第二电感控制端;
N个电感1183,N个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与N个所述第二动端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N个所述第三动端一一对应连接,N为正整数,如图3中,N为4,图3中的VDD为第二压控电容器的压控电压。可选的,所述N个电感具有不同的电感值,通过上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可实现N个电感值的组合选择。
由于5G最大工作带宽为100M,天线最大可调范围也在0-100M即可,并且在前期调试时,记录开关配置(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及压控电压VDD与带宽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存储,实际使用时,直接根据分配带宽调用配置参数。在理论上,该方式能够实现各个带宽下最高的天线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调节单元12包括:第三可调电压单元,可选地,第三可调电压单元可以为第三压控电容器124。
如图4所示,该第三压控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调节单元的接地端)接地,第三压控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天线的输出端连接,图4中的VDD1为第三压控电容器的压控电压,图4中的VDD为第一调节单元中第二压控电容器的压控电压。
当带宽可调时,覆盖的最大带宽只能到100M,而如N77频段范围达到900M,远大于带宽的可调范围。当终端和基站的通信频点变化超过100M时,为了覆盖全频段,需要在带宽可变的基础上,实现中心频率可调,实现中心频率的可调需要改变谐振器的电长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天线末端接可调电容器,实现电长度可调,进而达到调整天线的工作中心频点的目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5G天线能够覆盖到各个频段的全带宽,压控电容器需要可变电容值范围足够大,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开关来切换多个压控电容器实现全频段的覆盖,以达到整个FR1频段均能覆盖。在前期调试时,也需要将各个中心频点与压控电压VDD1的对应关系,存储到终端中,以便于后续直接根据中心频点调用该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如图5所示,还包括:
第一LDO(低压差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电路501,所述第一LDO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接收到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后,根据预先保存的带宽与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控制第一LDO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第一调节单元的压控电容器,达到调节压控电容器的电容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如图5所示,还包括:
第二LDO电路502,所述第二LDO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接收到当前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点后,根据预先保存的中心频点与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控制第二LDO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第二调节单元的压控电容器,达到调节压控电容器的电容的目的,进而实现调节天线的电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调节中心频点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配合终端与基站的资源分配,调整耦合强度以及天线电长度。如当基站给终端分配的资源的为N77信道为650000,带宽为10M时,分别通过控制单元调用天线带宽为10M的开关配置参数和VDD的值,以及中心频点VDD1对应的值,来达到天线最高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电路,通过对天线的带宽和中心频点进行动态调谐,可以最大化天线的辐射效率,改善通信质量,拓宽终端的覆盖范围,也能够延长通信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图1至图5的电路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这里,控制单元接收基站分配的工作频段,根据工作频段的带宽和中心频点来对天线的带宽和中心频点进行调节。
步骤602: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来获取与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上述天线调节电路的前期调试过程中,会预先存储开关配置以及压控电压与带宽的对应关系,以及中心频点与压控电压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直接调用该对应关系。
步骤603: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具体的,在上述控制信息仅包括带宽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
在上述控制信息仅包括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在上述控制信息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将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带宽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和电感控制信号;
所述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包括:
将所述电感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电感控制端,
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
上述电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调节单元中开关的开关状态,以获取不同的电感值。例如,控制图2中的第一开关的不动端与哪个动端连接,或者,控制图3中的第二开关的不动端与哪个动端连接以及第三开关的不动端与哪个动端连接,从而可以获取到不同的电感值。
这里,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实现对第一调节单元中压控电容器的电容值的调节;将所述电感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电感控制端,实现对第一调节单元中电感值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天线的带宽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电压控制信号;
所述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包括:
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电压控制端,实现对第二调节单元中压控电容器的电容值的调节,进而实现调节天线的电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预设的带宽和带宽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带宽对应的带宽控制信号,
或,根据预设的中心频点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中心频点对应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天线调节电路的前期调试过程中,会预先存储开关配置以及压控电压与带宽的对应关系,以及中心频点与压控电压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直接调用该对应关系。这里,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目标带宽对应的带宽控制信号和/或目标中心频点对应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调节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天线调节装置,或者该天线调节装置中用于执行天线调节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天线调节装置执行天线调节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调节装置。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装置700,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还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传输模块703,用于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所述带宽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和电感控制信号;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感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电感控制端;
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电压控制信号;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电压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带宽和带宽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带宽对应的带宽控制信号,
或,根据预设的中心频点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中心频点对应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调节装置,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调节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调节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图6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可选的,所述带宽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和电感控制信号;
处理器910,还用于将所述电感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电感控制端;
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电压控制信号;
处理器91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电压控制端。
可选的,处理器910,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带宽和带宽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带宽对应的带宽控制信号;
或,根据预设的中心频点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中心频点对应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接收到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实现对天线带宽和/或中心频点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可以跟随终端被分配的实际频谱资源进行调节,可最大化天线效率,进而能够提升终端覆盖范围以及通信能力。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天线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天线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
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第一控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端接收的带宽控制信号,将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的射频信号的第一带宽调节为第二带宽,并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将所述第二带宽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
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天线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端接收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的第一中心频点调整为第二中心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线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端和电感控制端;
在所述天线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端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可调电压单元、第一可调电感单元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包括电容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包括电感连接端和所述电感控制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单元的电容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的电感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感控制端与所述天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连接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电感单元包括:
M个电感,M个所述电感具有不同的电感值,M为正整数;
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不动端和M个第一动端,所述第一不动端为所述电感控制端;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M个所述第一动端与M个电感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M个电感的第二端为所述电感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
第二可调电压单元、第二可调电感单元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包括电容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感控制端和第二电感控制端;
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的电容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的第一电感控制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的第二电感控制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电感单元包括: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不动端和N个第二动端,所述第二不动端为所述第一电感控制端;
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包括第三不动端和N个第三动端,所述第三不动端为所述第二电感控制端;
N个电感,N个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与N个所述第二动端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N个所述第三动端一一对应连接,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三可调电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LDO电路,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LDO电路,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端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
11.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和电感控制信号;
所述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包括:
将所述电感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电感控制端,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电压控制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电压控制信号;
所述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包括:
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LDO电路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LDO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至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电压控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预设的带宽和带宽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带宽对应的带宽控制信号,
或,根据预设的中心频点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中心频点对应的中心频点控制信号。
15.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调节电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分配的工作频段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带宽和目标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项;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带宽控制信号和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带宽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或,将所述中心频点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CN202010668487.6A 2020-07-13 2020-07-13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786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487.6A CN111786696A (zh) 2020-07-13 2020-07-13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487.6A CN111786696A (zh) 2020-07-13 2020-07-13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6696A true CN111786696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8487.6A Pending CN111786696A (zh) 2020-07-13 2020-07-13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6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385A (zh) * 2021-01-27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2237A1 (en) * 2007-03-14 2008-10-02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for use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067624A (zh) * 2008-06-23 2011-05-18 诺基亚公司 可调谐天线布置
CN105337040A (zh) * 2014-07-07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977614A (zh) * 2016-05-30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天线、通信天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08299048U (zh) * 2018-04-23 2018-12-28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天线电路以及具有该天线电路的电子终端
CN109462031A (zh) * 2018-10-10 2019-03-12 清华大学 基于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的双级可调谐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2237A1 (en) * 2007-03-14 2008-10-02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for use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067624A (zh) * 2008-06-23 2011-05-18 诺基亚公司 可调谐天线布置
CN105337040A (zh) * 2014-07-07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977614A (zh) * 2016-05-30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天线、通信天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08299048U (zh) * 2018-04-23 2018-12-28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天线电路以及具有该天线电路的电子终端
CN109462031A (zh) * 2018-10-10 2019-03-12 清华大学 基于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的双级可调谐天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385A (zh) * 2021-01-27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6978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092295B (zh) 天线、天线调节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077388B2 (en) System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communication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3815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14288B (zh) 降低天线电磁波吸收比值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87377A (zh) 一种天线调频系统、调频方法、设备及介质
US9407297B1 (en) Techniques for dynamically tuning mobile device antennas
CN111786696A (zh)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61732B (zh) 天线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68176B (zh) 射频电路的供电方法、装置、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4745017A (zh)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90266A (zh) 上行功率等级的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03606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8716B (zh) 去耦电路、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和隔离度控制方法
US11296399B2 (en) Antennas in thin devices
CN113114279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14978229A (zh) 射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50724A (zh) 集成电路、电子设备、时钟频率输出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920336B1 (en) Tuning means,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400658A (zh) 一种提高终端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83706A (zh) 网关业务处理方法、网关、接收端、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3114280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2953588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19610733U (zh) 天线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17116073U (zh) 双频WiFi模组和WIFI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