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5017A -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5017A
CN114745017A CN202111393933.8A CN202111393933A CN114745017A CN 114745017 A CN114745017 A CN 114745017A CN 202111393933 A CN202111393933 A CN 202111393933A CN 114745017 A CN114745017 A CN 114745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oftware module
sensor
antenna tun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39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塔库尔
P·B·V·戈皮苏达尔森
M·斯里尼瓦萨雷迪
S·冈达瓦尔
M·赫格德
A·乌帕德哈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45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5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5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means for shaping the antenna pattern, e.g. in order to protect user against rf expo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5/00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 H01Q25/04Multimod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at the feed, e.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58Arrangements for matching and coupling between power amplifier and antenna or between amplifying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多个天线、用于处理信号以经由所述天线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主机)和天线调谐器电路。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运行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切换或调谐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所述装置可包括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所述RF参数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示例涉及无线通信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的用户装备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当前的膝上型计算机设计具有几种不同的操作模式,诸如翻盖、平板、闭盖、360度等。由于系统中的天线放置限制,在所有操作模式中获得更好的无线连接性并且满足法规要求确实是挑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经在此类无线系统中提出了智能天线技术。
附图说明
以下将仅以示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描述装置和/或方法的一些示例,其中:
图1是被配置为实现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的示例性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由调制解调器控制的天线调谐器;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被配置为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的示例性装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由主处理器控制的天线调谐器;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天线调谐器具体实施;
图6示出了针对天线调谐器的不同状态或值的示例性天线频带移位;
图7示出了BAS具体实施的示例;
图8示出了作为用户装备的一个示例的膝上型计算机中的各种天线位置;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放置在天线904旁边的接近感测焊盘;
图10示出了针对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过程;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过程;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针对蜂窝调制解调器情况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过程;
图13-15示出了使用不同接口的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示例;
图16是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了其中可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的用户设备;以及
图18示出了其中可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的基站或基础设施装备无线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各种示例,其中示出了一些示例。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线、层和/或区域的厚度。
因此,尽管另外的示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其一些特定示例在图中示出并且随后将详细描述。然而,本详细描述并不将另外的示例限于所描述的特定形式。另外的示例可涵盖落入本公开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方案。相同的数字在整个附图描述中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当相互比较时,其可相同地或以修改的形式实现,同时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应当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时,这些元件可直接连接或耦接或者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如果使用“或”来组合两个元素A和B,这将被理解为揭示所有可能的组合,即只有A、只有B以及A和B。相同组合的替代措词是“A和B中的至少一者”。这同样适用于超过2个元素的组合。
本文用于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的术语并不旨在限制另外的示例。无论何时使用诸如“一”、“一个”和“该”的单数形式,并且仅使用单个元素既不显式也不隐式地定义为强制,另外的示例也可使用多个元素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同样,当功能随后被描述为使用多个元素来实现时,另外的示例可使用单个元素或处理实体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和/或“包括(includes)”,在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过程、动作、元素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过程、动作、元素、部件和/或其任何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在本文中以它们在本实施例所属的技术中的普通含义使用。
公开了用于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根据示例,智能天线特征(诸如天线调谐、最佳天线选择(BAS)、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控制、射频模块(RFM)选择或切换、发射功率控制等)由装置中的主机(例如,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应用处理器(AP))而不是由装置中的无线调制解调器控制。装置可以是用户装备。作为示例,用户装备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任何可穿戴设备等。下面,将参考用户装备来说明示例。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示例不限于用户装备,而是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装置(诸如网络设备)。
根据示例,装置(例如,用户装备)可包括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多个天线、无线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主机)和天线调谐器电路。无线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信号以用于经由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是无线广域网(WWAN)调制解调器或无线局域网(WLAN)调制解调器或者可包括两者。无线调制解调器可支持任何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第三代(3G)、第四代(4G)、第五代(5G)、基于IEEE 802.xx的WLAN协议、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
处理器是装置中的主机并且可以是例如用户装备的CPU或AP。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包括作为运行在处理器上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根据示例,在主机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控制天线调谐器硬件电路。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实现智能天线特征,诸如天线调谐、BAS、SAR控制、RFM选择或切换、发射功率控制等。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例如,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基于应用BAS或用于解决SAR问题等的预定标准从多个天线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调谐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来自主机/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来执行天线调谐。
装置可任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例如,传感器可以是接近传感器、SAR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加速度计等。传感器耦接到处理器。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生成控制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可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确定装置的用例,并且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根据所确定的用户装备的用例来生成控制信号。用例与装置的使用或操作的模式或方式相关联并且可基于传感器输入来确定。
在一些示例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从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诸如装置的操作频率)并且基于RF参数来生成控制信号。
在主机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控制天线调谐器硬件电路来实现智能天线的特征。例如,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选择来用于发射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以实现BAS或SAR控制。装置可包括多个射频模块(RFMs)并且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选择或切换RFM以用于发射和接收。
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基于来自传感器的输入在多个简档中选择天线简档(查找表(LUT))。每个天线简档(LUT)可与用户装备的每个用例相关联。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的RF参数在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用于天线调谐的条目。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使用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射频前端(MIPI-RFFE)接口、通用输入/输出(GPIO)或GPIO仿真的RFFE接口中的一者来向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
在另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装置中的天线的方法。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处理器、天线调谐器电路、至少一个传感器(任选的)和无线调制解调器。在一个示例中,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在主机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控制天线调谐器硬件电路来实现智能天线的特征。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向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天线调谐器电路基于控制信号对天线进行调谐。
在一些示例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从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并且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生成控制信号。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从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RF参数来生成控制信号。
图1是被配置为实现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的示例性系统100的框图。在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中,基于调制解调器功能实现智能天线特征。例如,天线调谐器、BAS或SAR由系统100中的无线调制解调器控制。
系统100包括主机110、调制解调器120、天线调谐器130、一个或多个天线140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50。主机110是系统100的主处理器并且可以是CPU、应用处理器(AP)等。调制解调器120被配置为处理信号以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40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调制解调器120可支持第三代(3G)、第四代(4G)、第五代(5G)蜂窝通信协议、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天线调谐器130(RF调谐器/开关)是一种设备,其用于通过将发射器的指定负载阻抗与馈线和天线的组合输入阻抗匹配来改善发射器和天线之间的功率传输。
主机110接收来自传感器150的输入并且基于传感器输入来选择天线简档。传感器150可以是接近传感器、SAR传感器、加速度计等。接近传感器是可在没有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附近对象的存在的传感器。SAR是测量人体在暴露于电磁场时吸收射频(RF)能量的速率的度量。SAR传感器可检测附近人体的存在。加速度计是用来测量加速度力的设备。主机110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输入选择天线简档,并且向调制解调器120发送指示所选择的天线简档的信号。然后,调制解调器120基于从主机110发信号通知的天线简档来选择天线调谐参数(例如,来自LUT的有效负载)。调制解调器120向天线调谐器130发送用于调谐天线140的控制信号。然后由天线调谐器130执行天线调谐。
图2示出了由调制解调器120控制的天线调谐器130。在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如图2所示,天线调谐器130由调制解调器120经由射频前端(RFFE)或通用输入/输出(GPIO)接口控制。在该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智能天线具体实施中,如天线性能调谐、BAS和SAR控制的特征由调制解调器120(即,由调制解调器120中的微控制器)控制。调制解调器120接收关于装置的系统操作或取向的信息(即,基于来自传感器的输入选择的天线简档),并且基于该信息,调制解调器120控制天线140和调制解调器120的发射功率。在该具体实施中,智能天线设计与调制解调器设计紧密联接(即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
在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对调制解调器固件或软件的依赖性非常高,并且对主机110(即CPU/AP)的依赖性较小,即使主机110正在管理关键部件驱动器(诸如传感器集线器及其控制驱动器)。如果在天线设计中需要任何修改,或者如果系统需要添加更多天线(这需要控制器驱动器),则需要调制解调器供应商对调制解调器软件的设计更改或升级的支持。如果调制解调器供应商无法支持,这可能是不可能的。
此外,如果系统中使用的调制解调器不支持智能天线或高级天线调谐功能,系统设计受到限制并且无线性能劣化。如果调制解调器不支持诸如SAR控制、5G毫米波射频模块(RFM)切换和BAS的高级智能天线特征,则无法使用这些特征。它还可限制天线在系统中的放置,从而限制获得更好的整体系统性能。此外,目前没有通用控制器可在不管底层无线技术(诸如蜂窝4G、5G、Wi-Fi等)如何的情况下支持智能天线特征。
调制解调器(蜂窝调制解调器(例如,5G、LTE、毫米波等)和Wi-Fi调制解调器(例如,WiFi-6E等))需要具有智能天线控制机制,以在所有用例中获得更好的无线性能并且覆盖感兴趣的不同频带。目前,没有Wi-Fi模块支持智能天线和调谐器,其是更好地调谐天线所需的。因为没有可用的动态SAR控制器,所以膝上型电脑的基部中的天线放置受到限制。如果需要包括新用例特征,则不能保证调制解调器是否支持它们。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被配置为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的示例性装置300的框图。装置300可以是用户装备。用户装备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任何可穿戴设备等。
装置300包括主机310、调制解调器320、天线调谐器330、一个或多个天线340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50(任选的)。主机310是装置300的主处理器并且可以是CPU、AP等。此后,术语“主机”、“处理器”、“CPU”和“AP”将可互换地使用。调制解调器320被配置为处理信号以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340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调制解调器320可支持3G、4G、5G或任何蜂窝通信协议、基于IEEE 802.11的WLAN协议、GNSS、蓝牙等。天线调谐器330(RF调谐器/开关)是一种设备,其用于通过将发射器的指定负载阻抗与馈线和天线的组合输入阻抗匹配来改善发射器和天线之间的功率传输。
可在装置300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50以实现诸如天线调谐、BAS、SAR控制、RFM选择等的智能天线特征。传感器350可用于检测装置300的使用或操作的模式或方式(“用例”)。智能天线特征可根据所检测的系统操作的模式或方式(即用例)来实现。传感器350可以是接近传感器、SAR传感器、加速度计等。接近传感器是用于在没有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附近对象的存在的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可发射电磁场或波束并且检测场中的变化或返回信号以检测附近对象的存在。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磁场量值的设备并且可用于接近度感测或加速度感测。SAR是测量人体在暴露于电磁场时吸收RF能量的速率的度量。SAR传感器可检测附近人体的存在。SAR传感器可准确地区分无生命对象和人体的接近。SAR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可穿戴设备)中使用以便在人体存在时减小和控制RF发射功率。加速度计是用来测量加速度力的设备。加速度计可用于检测用户装备的移动性状态。除了上述公开的传感器之外,可在装置300中设置可用于检测系统操作的模式或方式的任何传感器。例如,在膝上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可在装置300中使用能够检测膝上型计算机的操作模式(诸如翻盖、平板、闭盖、360度模式)的任何传感器。
诸如辐射效率、输入阻抗、增益/带宽等的天线特性可因用户交互而变化。例如,天线特性可取决于系统(即用户装备)的使用或操作的模式、状态或方式(即“用例”)而变化。用例可取决于用户抓握用户装备的方式或取向,或者用户使用用户装备的方式。例如,如果用户装备是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则用例可以是免提模式、右手手持模式、左手手持模式等,或者其可基于用户装备是静止还是移动等来确定。如果用户装备是膝上型计算机,则用例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的不同操作模式,诸如翻盖、平板、闭盖、360度等。翻盖模式是一种配置,其允许用户将膝上型电脑视为台式机,从而在使用外部监视器时禁用膝上型电脑的内置屏幕、键盘、扬声器等。当可转换膝上型电脑(2-in-1膝上型电脑)的平板从其基部或底座分离时,平板模式被激活。闭盖模式是膝上型电脑在内置显示器关闭的情况下操作的模式。360度模式允许用户以不同配置(诸如呈现或帐幕)使用具有360度铰链的膝上型电脑。
取决于所检测的用户装备的用例,需要对天线进行“实时重新调谐”。用例检测可由主机310利用各种传感器350(例如,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SAR传感器、加速度计等)来执行。主机310接收来自传感器350的输入并且基于传感器输入来确定系统的用例。主机310可维持多个用例的多个天线简档(例如,LUT)并且选择对应于所确定的用例的天线简档。
天线特性也可取决于天线的操作频率而变化。需要由用户装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支持的频带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频带覆盖很广的频率范围。这使得天线设计成为真正挑战。因此,需要基于用户装备而不是固定RF匹配部件的操作频率来进行“实时天线调谐”。
可通过将不同的天线调谐参数应用于天线调谐器电路(例如,天线调谐器IC)来执行天线调谐。在一些示例中,可基于频带分配向量(BAV)从预定LUT中检索天线调谐参数。例如,BAV可包括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载波聚合(CA)场景、频带和子频带、GNSS/WWAN模式、天线端口分配、Tx/Rx模式等。主机310从调制解调器320接收包括BAV信息的RF参数,并且然后基于所接收的RF参数从LUT中检索用于天线调谐的参数。然后,主机310向天线调谐器330发送控制信号(即,天线配置数据)以用于控制/配置天线340,包括选择/切换一个或多个天线340、调整一个或多个天线340的特性、选择/切换用于发射和接收的RFM、调整用于发射的调制解调器功率等。
主机310可包括用于存储不同用例的天线调谐参数的多个LUT(例如,16个LUT)。例如,一个LUT可包括分配给免提用例(简档0)的所有条目的一组参数,并且另一个LUT可包括分配给左手手持用例(简档1)的所有条目的一组有效负载等。主机310可基于所确定的用例选择LUT中的一者,并且基于从调制解调器320接收的RF参数从所选择的LUT中选择天线调谐参数(即,有效负载)。一旦天线简档信息由主机子系统经由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提供,主机上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将从LUT检索的预定天线调谐参数应用于天线调谐器IC。
图4示出了由主机310控制的天线调谐器330。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如图4所示,天线调谐器电路330可由主机310控制,例如经由RFFE或GPIO接口。在以主机为中心的智能天线具体实施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在主机310上运行。主机310上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传感器的输入选择天线简档,从调制解调器320获得包括操作频率信息(例如,BAV)的相关RF参数,并且基于用例和频率信息选择(例如,从预定义LUT)天线调谐器配置。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独立于底层无线技术(例如,针对Wi-Fi调制解调器或4G/5G调制解调器)来调谐或选择/切换天线340、选择/切换RFM、或确定调制解调器功率以获得最佳性能。
在以主机为中心的智能天线控制机制中,高级智能天线特征(诸如天线调谐、最佳天线选择、RFM选择、SAR控制等)可由主机310(例如,CPU、AP)控制。传感器350(例如,霍尔传感器、SAR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加速度计等)向主机310发送信息以用于检测用例场景。最佳天线的选择(即BAS)可由主机310基于来自传感器350的输入来执行。这可适用于sub-6GHz5G天线以及5G毫米波天线模块。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智能天线控制机制,可对所有无线电发射器进行集中SAR控制。
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主机310可管理和控制天线系统,而不依赖于无线调制解调器320的天线性能。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其可以是在主机310上运行的单个应用程序)可调谐任何无线系统,包括3G、4G、5G(sub-6GHz和毫米波)、Wi-Fi、蓝牙、GNSS和其他无线系统。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可直接从主机310以更有效的方式控制SAR和BAS。还可为任何无线天线模块添加系统特定的用例简档。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天线布置和控制机制不需要取决于蜂窝调制解调器或Wi-Fi模块提供商。
智能天线可在没有足够空间可用以提供宽多频带天线来覆盖无线电(诸如LTE、5G蜂窝无线电等)所需的所有频带的系统中实现。智能天线的应用之一是为感兴趣的射频频带调谐天线以实现更好的连接性。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智能天线特征(诸如天线调谐和切换、毫米波RFM切换、BAS、SAR控制等)由主机310控制。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可被实现以用于开环或闭环天线控制。开环天线调谐基于传感器的输入来改变天线特性,该传感器的输入控制天线配置,或切换到对应于存储在查找表中的预定义场景的天线调谐值。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天线调谐器具体实施。天线调谐器(电路)330耦接在天线340和RF前端之间。天线调谐器330可以是调谐器IC。天线调谐器330可包括RF开关以及可调谐电容器和可调谐电感器电路,其可用于天线频带切换和/或天线特性的调整。基于来自控制器(即主机310)的调谐器控制信号,天线调谐器330可选择不同值的电感器和/或电容器并且将其连接到天线。图6示出了针对天线调谐器330的不同状态或值的示例性天线频带移位。
最佳天线选择(BAS)是智能天线技术中的一种,其用于在多个天线之间切换并且连接到性能更好的天线。图7示出了BAS具体实施的示例。BAS开关710(其可以是天线调谐器330的一部分)是允许为相同无线电改变天线以与更好和更有效的天线连接的开关。BAS开关710可基于来自主机310的天线控制信号将天线340中的至少一个天线耦接到RF前端。
可在用户装备中提供多个天线。作为示例,图8示出了作为用户装备的一个示例的膝上型计算机800中的各种天线位置。在膝上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多个天线可放置在膝上型计算机的盖802和/或基部804中。当膝上型计算机的盖802打开时,一些天线会更好地工作,并且当盖802关闭时,一些天线会更好地工作。每个天线的性能可取决于膝上型计算机(即用户装备)的用例场景而变化。可基于来自主机310的控制信号来选择天线中的一者或多者。
BAS特征可用于切换天线以解决SAR问题。SAR传感器或接近度传感器可检测发射天线附近的人类接近。在检测到天线附近的人体时,发射路径可转向另一个天线以减小对于用户的RF暴露。这将有助于不减小无线电的发射功率并且维持更好的吞吐量和连接性。该方案可用于控制用于LTE、5G、WLAN无线电等的任何天线。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放置在天线904旁边的接近感测焊盘902。SAR感测焊盘902可放置在天线904旁边以检测天线904附近的人类接近。传感器IC 906可放置在系统的柔性印刷电路(FPC)或主印刷电路板(PCB)上。由SAR感测焊盘902获得的数据可由主机310用于切换发射天线以减少对于用户的RF暴露而不改变天线发射功率。如果天线由于周围环境变化而失谐,则SAR传感器还可帮助重新调谐天线。
在多发射器和/或多无线电情况下,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在控制用于SAR控制的发射功率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装备可包括多个发射器和/或多个无线电模块。传感器可设置在用户装备中的每个天线旁边以用于人体的接近检测。由于主机310将具有来自传感器集线器的关于接近检测的数据,因此主机310可仅对检测到附近人体存在的天线触发功率减小。利用该方案,可不减小多个发射链中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并且可实现更好的吞吐量和连接性。该方案可应用于任何用于任何无线系统(诸如LTE、5G或WLAN无线电)的天线。该方案可有助于减小调制解调器引脚配置中的更多引脚的分配。在调制解调器中,可分配多于一个引脚(2个或更多个引脚)以控制或回退在TX上行链路载波聚合或TX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MIMO)配置中由多个天线发射的信号的专用发射功率。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中,主机可借助于接近检测器容易地识别更靠近人体的天线,并且指示调制解调器只对正确的天线应用发射功率回退(back-off)。该方案可有助于减小调制解调器中的更多引脚的分配。
通过应用正确无线电而不是两种无线电的功率回退,这也将有助于适当功率多无线电解决方案。在多无线电解决方案中,如果WWAN和WLAN模块都在发射功率并且只有WWAN天线报告人体接近检测,则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可帮助将功率回退应用于正确无线电而不是两种无线电。
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驱动器)类似于操作系统(OS)在主机310上运行。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调制解调器320获得相关RF参数(例如,BAV信息)并且单独地调谐天线340以获得最佳性能。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方案独立于调制解调器320,并且它从调制解调器移除天线控制依赖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可控制任何无线系统天线,例如,4G/5G天线、毫米波RFM、Wi-Fi天线或任何其他系统天线。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方案,可对所有无线电发射器执行集中SAR控制。
图10示出了针对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过程。在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控制与调制解调器的软件和硬件相关联。主机110(例如,CPU/AP)连接到传感器150,并且所有与天线控制相关的过程由调制解调器120执行。在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020是调制解调器软件的一部分,并且使用MIPI-RFFE或GPIO来控制天线调谐器硬件130。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020包括用于调谐天线的软件算法、多个简档页(例如,LUT)和RFFE驱动器模块。
蜂窝协议栈(CPS)1012调度RF发射或接收活动(1052)。RAT固件(FW)1014(例如,2G、3G、4G、5G等)准备并触发对于无线电接入单元(RAU)FW的资源请求(1054)。响应于经由物理层本地存储器单元(PLMU)接收的资源请求,RAU资源管理器1016开始准备硬件以用于发射和/或接收,并且将天线调谐(AT)配置数据发送到天线调谐器模块1020(1056)。
主机110从各种传感器150(例如,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SAR传感器、加速度计等)接收输入(1058)。基于传感器输入,主机110确定用例并且可触发天线调谐器简档中的改变。主机110可向调制解调器中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020发送请求以使用协议栈驱动器1022将对应简档页设置为活动(1060)。协议栈驱动器1022充当主机110和RAU FW 1018之间的接口。协议栈驱动器1022基于来自主机的输入请求简档页改变(1062)。该天线调谐器简档改变可独立于发射/接收调度的RAT FW过程进行。
基于调度的RF活动,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020对活动简档页执行BAV搜索以提取天线调谐器电路130的所需配置数据(1064)。配置数据可作为RFFE电报发送到天线调谐器电路。RFFE控制接口1024朝向天线调谐器电路130触发天线调谐器电报(1066)。然后由天线调谐器电路130基于天线调谐器电报来执行天线调谐。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过程。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是主机310的一部分,并且可用于为任何无线通信模块(例如,WLAN、蜂窝、蓝牙等)调谐或配置天线340。主机310中的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可使用RFFE电报1152来向天线调谐器电路330发送天线配置数据。主机310上的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可经由移动宽带接口模型(MBIM)接口与调制解调器320交互。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针对蜂窝调制解调器情况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过程。下面,将参考无线宽接入网(WWAN)蜂窝模块来解释一些示例,但这些示例可应用于任何无线通信模块。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是主机310中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并且天线简档页选择由主机310基于来自传感器的输入执行。天线调谐器电路330直接连接到主机310,并且天线RF信号连接到调制解调器的RF前端。主机310中的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可使用RFFE电报1152来向天线调谐器电路330发送天线配置数据。主机310上的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可经由MBIM接口与调制解调器320交互。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使用GPIO作为主接口并且使用MIPI-RFFI作为次接口以用于天线调谐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是主机310中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使用GPIO作为控制接口来执行天线调谐。主机310上的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可执行开环和闭环天线调谐。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控制天线调谐器硬件330。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包括用于调谐天线的软件算法、多个简档页(查找表)和GPIO控制模块。
主机310从各种传感器350(诸如接近传感器、SAR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加速度计等)接收输入(1154)。基于传感器输入,天线调谐器模块1120将对应于用户装备的当前用例的简档页设置为活动(1156)。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1120还经由MIBM从调制解调器320接收RF参数(1158),并且对活动简档页执行BAV搜索,以基于所接收的RF参数提取天线调谐器电路330的所需配置数据。天线配置数据可作为RFFE电报发送到天线调谐器电路330(1152)。GPIO控制接口1310朝向天线调谐器电路330触发RFFE电报。然后由天线调谐器电路330基于RFFE电报来执行天线调谐。
图14示出了根据另一个示例的使用GPIO仿真的RFFE作为主接口并且使用MIPI-RFFI作为次接口以用于天线调谐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在本示例中,使用GPIO仿真的RFFE作为控制接口来执行天线调谐。
图15示出了根据又一个示例的使用MIPI RFFE作为主接口并且使用MIPI-RFFI作为次接口以用于天线调谐的示例性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在本示例中,使用纯MIPIRFFE作为控制接口来执行天线调谐。
根据本文公开的示例的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有助于减小调制解调器IC的引脚计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将是任何无线通信系统(包括WWAN和WLAN)的通用解决方案。利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多个基于用例场景的天线调谐简档(profile)可基于传感器针对WWAN和WLAN共同地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调谐器可基于传感器输入进行缩放以支持BAS。可为所有智能天线系统实现一个公共天线调谐器工具。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较少取决于调制解调器IP。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机制对功耗没有影响,这与以调制解调器为中心的天线调谐情况相同。
图16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用于在诸如用户装备的装置中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处理器、天线调谐器电路、至少一个传感器和无线调制解调器。方法包括由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1602)。方法还包括由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向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其中天线调谐器电路基于控制信号调谐至少一个天线(1604)。方法还可包括由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以及基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生成控制信号。方法还可包括由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其中由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RF参数生成控制信号。
图17示出了其中可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的用户设备1700。例如,本文公开的示例可在无线电前端模块1715、基带模块1710等中实现。用户设备1700在一些方面可以是移动设备,并且包括应用处理器1705、基带处理器1710(也称为基带模块)、无线电前端模块(RFEM)1715、存储器1720、连接模块1725、近场通信(NFC)控制器1730、音频驱动器1735、相机驱动器1740、触摸屏1745、显示驱动器1750、传感器1755、可移除存储器1760、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1765和智能电池1770。
在一些方面,应用处理器1705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CPU核和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高速缓冲存储器、低压降稳压器、中断控制器、串行接口诸如串行外围接口(SPI)、内部集成电路(I2C)或通用可编程串行接口模块、实时时钟(RTC)、定时器-计数器(包括间隔和看门狗定时器)、通用输入-输出(IO)、存储卡控制器诸如安全数字/多媒体卡(SD/MMC)或类似物、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接口和联合测试访问组(JTAG)测试访问端口。
在一些方面,基带模块1710例如可被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的焊下基板、焊接到主电路板的单个封装集成电路、和/或包含两个或更多个集成电路的多芯片模块。
图18示出了其中可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的基站或基础设施装备无线电头1800。例如,本文公开的示例可在无线电前端模块1815、基带模块1810等中实现。基站无线电头1800可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应用处理器1805、基带模块1810、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前端模块1815、存储器1820、电源管理电路1825、电源三通电路1830、网络控制器1835、网络接口连接器1840、卫星导航接收器模块1845和用户接口1850。
在一些方面,应用处理器180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CPU核和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高速缓冲存储器、低压降稳压器(LDO)、中断控制器、串行接口诸如SPI、I2C或通用可编程串行接口模块、实时时钟(RTC)、定时器-计数器(包括间隔和看门狗定时器)、通用IO、存储卡控制器诸如SD/MMC或或类似物、USB接口、MIPI接口和联合测试访问组(JTAG)测试访问端口。
在一些方面,基带处理器1810例如可被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的焊下基板、焊接到主电路板的单个封装集成电路、或包含两个或更多个集成电路的多芯片模块。
在一些方面,存储器1820可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或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的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包括高速电可擦除存储器(通常称为闪存存储器)、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和/或三维交叉点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存储器1820可被实现为焊下封装的集成电路、嵌合存储器模块和插入式存储器卡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方面,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825可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电压调节器、浪涌保护器、功率报警检测电路以及一个或多个备用电源(诸如电池或电容器)。功率报警检测电路可检测断电(欠压)状况中和浪涌(过压)状况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方面,电源三通电路1830可提供从网络电缆汲取的电力,以使用单个电缆向基站无线电头1800提供电源和数据连接。
在一些方面,网络控制器1835可使用诸如以太网的标准网络接口协议提供到网络的连接。网络连接可使用物理连接来提供,该物理连接是电(通常称为铜互连)、光或无线中的一者。
在一些方面,卫星导航接收器模块1845可包括用于接收和解码由一个或多个导航卫星星座(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Sistema(GLONASS)、Galileo和/或北斗)发送的信号的电路。接收器1845可向应用处理器1805提供数据,该数据可包括位置数据或时间数据中的一者或多者。应用处理器1805可使用时间数据来与其他无线电基站同步操作。
在一些方面,用户界面1850可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物理或虚拟按钮(诸如复位按钮)、一个或多个指示器(诸如发光二极管)和显示屏。
另一个示例是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用于在计算机、处理器或可编程硬件部件上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至少一者的程序代码。另一个示例是包括机器可读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装置,该机器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实现如本文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本文所述的装置。又一示例是包括代码的机器可读介质,该代码在执行时致使机器执行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
如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概括如下:
实施例1是一种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无线调制解调器,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被配置为处理信号以用于经由所述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运行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的;以及天线调谐器电路,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控制信号来切换或调谐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
实施例2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可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3是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所述RF参数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4是根据实施例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天线以用于传输。
实施例5是根据实施例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多个射频模块。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选择所述射频模块中的一者以用于发射或接收。
实施例6是根据实施例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300),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比吸收率SAR传感器、或加速度计中的至少一者。
实施例7是根据实施例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在多个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简档,并且从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调谐参数。
实施例8是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的RF参数在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条目。
实施例9是根据实施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使用RFFE接口、GPIO、或GPIO仿真的RFFE接口中的一者来向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10是一种用于在装置中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处理器、天线调谐器电路和无线调制解调器。所述方法包括:由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以及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向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选择或调谐所述至少一个天线。
实施例11是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可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12是根据实施例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其中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所述RF参数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13是一种用于在装置中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处理器。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多个天线、用于处理信号以经由所述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的无线调制解调器、以及天线调谐器电路。所述处理器包括: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以及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
实施例14是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装备中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并且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实施例15是根据实施例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所述RF参数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与一个或多个先前详细的示例和图一起提及和描述的方面和特征还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示例组合以便替换其他示例的类似特征或以便附加地将特征引入其他示例。
示例还可以是或涉及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一者或多者。各种上述方法的步骤、操作或过程可由编程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示例还可涵盖程序存储设备诸如数字数据存储介质,其是机器、处理器或计算机可读的,并且对指令的机器可执行、处理器可执行或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进行编码。指令执行或导致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些或全部行为。程序存储器设备可包括或可以是例如数字存储器、磁存储介质诸如磁盘和磁带、硬盘驱动器、或光学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另外的示例还可涵盖被编程以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的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单元,或者被编程以执行上述方法的动作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LA)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描述和附图仅示出本公开的原理。此外,本文所述的所有示例主要旨在明确地仅用于教学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的原理和发明人为进一步推进本领域而贡献的概念。在本文中引用本公开的原理、方面和示例的所有陈述及其具体示例旨在涵盖其等同物。
表示为执行特定功能的“用于…的装置”的功能块可指被配置为执行特定功能的电路。因此,“用于某物的装置”可被实现为“被配置为或适合于某物的装置”,诸如被配置为或适合于相应任务的设备或电路。
图中所示的各种元件的功能,包括标记为“装置”、“用于提供传感器信号的装置”、“用于生成发射信号的装置”等的任何功能块可以专用硬件的形式实现,诸如“信号提供器”、“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器”、“控制器”等,以及能够执行与适当软件相关联的软件的硬件。当由处理器提供时,功能可由单个专用处理器、单个共享处理器、或多个单独处理器提供,其中一些或全部可被共享。然而,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远不限于专门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而是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其他硬件(常规的和/或定制的)。
例如,框图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原理的高级电路图。类似地,流程图表、流程图、状态转换图、伪代码等可表示各种过程、操作或步骤,例如,这些过程、操作或步骤可基本上表示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因此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无论这种计算机或处理器是否被明确地示出。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方法可通过具有用于执行这些方法的相应动作中的每一者的装置的设备来实现。
应理解,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多个动作、过程、操作、步骤或功能的公开可不被解释为在特定顺序内,除非明确或隐含地另有说明,例如出于技术原因。因此,多个动作或功能的公开将不会将这些动作或功能限于特定顺序,除非这些动作或功能由于技术原因不能互换。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单个动作、功能、过程、操作或步骤分别可包括或可分解为多个子动作、子功能、子过程、子操作或子步骤。除非明确排除,否则这些子动作可被包括在本单个行为的公开中并且成为其一部分。
此外,所附权利要求由此被合并到具体描述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可单独作为独立示例。虽然每个权利要求可单独作为独立示例,但应当注意,尽管从属权利要求可在权利要求中指代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权利要求的特定组合,但其他示例也可包括从属权利要求与每个其他从属或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的组合。此类组合在本文中被明确提出,除非声明不打算进行特定的组合。此外,其还旨在包括任何其他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权利要求的特征,即使该权利要求并不直接取决于独立权利要求。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装置,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
无线调制解调器,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被配置为处理信号以用于经由所述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运行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以及
天线调谐器电路,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切换或调谐所述至少一个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所述RF参数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天线以用于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多个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选择所述射频模块中的一者以用于发射或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比吸收率SAR传感器、或加速度计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在多个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简档,并且从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调谐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的RF参数在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条目。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使用射频前端RFFE接口、通用输入/输出GPIO、或GPIO仿真的RFFE接口中的一者来向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10.一种用于在装置中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处理器、天线调谐器电路和无线调制解调器,所述方法包括:
由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以及
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向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选择或调谐所述至少一个天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
其中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其中由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所述RF参数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天线以用于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选择用于发射或接收的所述射频模块中的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在多个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简档,并且从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调谐参数。
16.一种用于在装置中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处理器,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多个天线、用于处理信号以经由所述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发射和接收的无线调制解调器、以及天线调谐器电路,所述处理器包括:
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以配置至少一个天线;以及
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天线调谐器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用户装备中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输入,并且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调制解调器接收RF参数并且基于所述RF参数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天线以用于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处理器,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来选择用于发射或接收的所述射频模块中的一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软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所述输入在多个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简档,并且从所选择的天线简档中选择天线调谐参数。
CN202111393933.8A 2020-12-23 2021-11-23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745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6819.1A EP4020824A1 (en) 2020-12-23 2020-12-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ost-centric antenna control
EP20216819.1 2020-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5017A true CN114745017A (zh) 2022-07-12

Family

ID=7385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3933.8A Pending CN114745017A (zh) 2020-12-23 2021-11-23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0133A1 (zh)
EP (1) EP4020824A1 (zh)
CN (1) CN114745017A (zh)
DE (1) DE1020211306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721A (zh) * 2022-08-23 2023-01-13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Cn) 无线模块天线调谐工具及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54336A (ko) * 2019-11-05 2021-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립 감지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0200A1 (en) * 2011-02-17 2013-05-16 Ethertronics, Inc Multi leveled active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multiband mimo lte system
US9960791B2 (en) * 2013-12-12 2018-05-01 Ethertronics, Inc. RF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tunable component and memory
US10186769B1 (en) * 2017-07-20 2019-01-2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ared control and power lines for antenna tuning circuits
US11569858B2 (en) * 2020-01-13 2023-01-31 Apple Inc. Adaptive antenna tuning system
US11335994B2 (en) * 2020-06-30 2022-05-17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multi-transmit antenna and proximity sensor reconfiguration for a multi-radio-access-technology multi-mode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721A (zh) * 2022-08-23 2023-01-13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Cn) 无线模块天线调谐工具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30674A1 (de) 2022-06-23
US20220200133A1 (en) 2022-06-23
EP4020824A1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27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tenna front end controller integration
WO2020019942A1 (zh) 射频系统及相关产品
US110316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ntenna adaptation controller module
US1003846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ime-variant antenna module
CN114745017A (zh) 用于实现以主机为中心的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5549951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データを送信可能なセキュアデジタルカード
US202304131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ime Domain Radio-Frequency Exposure Averaging
US2014028779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setting clock fo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US9407297B1 (en) Techniques for dynamically tuning mobile device antennas
US8463193B2 (en)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11881628B2 (en) Adding virtual receive antennas using switching devices
US2014021068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203683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Radio-Frequency Exposure
US20220052436A1 (en) Channel information-based frequency tuning of antennas
US11658715B2 (en)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EP42398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operating transmission pat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30189182A1 (en) Opportunistic calibration of a clock
US20230096115A1 (en) Wireless modem with software configurable multiple antenna ports
US20240098652A1 (en)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mitigations
US20230188194A1 (en) Remote beam steering for a millimeter wave repeater
US202300897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ime Division Radio-Frequency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