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544B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1544B CN110381544B CN201910569216.2A CN201910569216A CN110381544B CN 110381544 B CN110381544 B CN 110381544B CN 201910569216 A CN201910569216 A CN 201910569216A CN 110381544 B CN110381544 B CN 110381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working frequency
- mipi
- data transmission
- channel bandwid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40844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9291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40862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749294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传统的MIPI不能同时避开多种通信频段,导致MIPI对通信系统存在干扰,影响终端设备通信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的功能元件越来越多,这些功能元件会对终端设备中射频通信系统产生很大的干扰。例如终端设备会通过支持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协议的外围设备(如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此过程中,MIPI信号很容易对射频通信系统在收发信号时造成干扰。
目前,传统的MIPI采用预设固定的时钟频率,使其避开射频通信系统的收发频段。但是,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移动设备支持的通信频段越来越多,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5G的双链接技术的通信频段、LTE中的通信频段等,这里,通过固定的时钟频率已经不能满足同时避开多种通信频段的需求,导致终端设备存在通信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传统的MIPI采用预设固定的时钟频率,不能同时避开多种通信频段,导致MIPI对通信系统存在干扰,影响终端设备通信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
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
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选取模块,用于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
处理模块,用于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则令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工作频段动态调整目标带宽,可以避免MIPI的传输频率对多个通信频段的干扰。其次,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采用逐次逼近法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可以跳过无效的频点范围,节省调整时间,提高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的效率。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连接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带宽、工作频段和传输频点之间关系的第一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带宽、工作频段和传输频点之间关系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带宽、工作频段和传输频点之间关系的第三示意图;
图6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带宽、工作频段和传输频点之间关系的第四示意图;
图7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LCK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采用跳频的方式解决MIPI信号传输对终端设备中射频通信系统的干扰。具体地,MIPI跳频方案包括:根据当前终端设备的通信频段(例如:驻网频段、频点、信道等),对预设的几个固定时钟信号(clock,CLK)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固定CLK不干扰终端设备的通信频段,进而保证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
但是,此方式往往对通信频段为单频段的终端设备有效,对于多频段并不适用。例如:在独立组网(Standalone,SA)或者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架构下,由于5G技术不是作为第四代通讯技术(the4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技术的替代产品,所以,终端设备需要支持LTE与5G双连接技术进行数据通信。即在同一时刻有两个频段与基站建立了连接,由此,采用原来固定CLK来规避MIPI信号传输对射频通信系统的干扰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举例说明,当前LTE系统的频段为B3,若采用固定CLK1对B3有影响,则切换成对B3没有影响的固定CLK2,但此时的5G频段可以为n41、n77、n78或者n79中的任一频段,显然对B3没有影响的CLK2不一定对5G频段中任意频段没有影响。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传统的MIPI采用预设固定的时钟频率,不能同时避开多种通信频段,导致MIPI对通信系统存在干扰,并影响终端设备通信性能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10-步骤140,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10: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其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包括,首先,检测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然后,根据该工作频段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该工作频段包括:LTE系统的多个工作频段、LTE系统和5G系统双连接模式下的多个工作频段、5G系统的多个工作频段,当然,还可以包括现有的其他射频系统的工作频段,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LTE系统和/或5G系统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其中,低频段的频率范围一般小于或者等于1GHz,中频段的频率范围一般在1GHz~2GHz之间,高频段的频率范围一般大于2GHz。
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通信的常用频段来划分,例如,2G网络常用的通信频段为GSM850/900/1800/1900和CDMA1X:800MHz;3G网路常用的通信频段为CDMA EVDO 800/1700/1900/2100、WCDMA 900/2100和TD-SCDMA 1880-1920/2010-2025;4G网络常用的通信频段为FDD-LTE B1/2/3/4/5/7/8等;5G网络常用的通信频段分为FR1和FR2,其中,FR1对应具体频率范围为450MHz-6000MHz,FR2对应具体频率范围为24250MHz-52600MHz。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多种可能,例如,可以包括单独使用LTE或5G的情况以及LTE和5G双连接的情况。其中,在单独使用LTE或5G的情况下每一个情况都可以包括多个频段,这样,该方法可以适配多种应用场景,使其方法在应用上更加灵活。
步骤120: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
在一个实例中,在工作频段包括多个工作频段的情况下,分别获取多个工作频段中每个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每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例如:工作频段为LTE和5G双连接的情况时,分别获取LTE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5G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进一步地,在多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中,确定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选取大于或等于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的目标带宽。其中,目标带宽可以满足以下条件:
(N-1)×△≤F1和/或N×△≥F2;
其中,N为自然数,△为目标带宽,F1为第一工作频段的下限值,F2为第一工作频段的上限值;第一工作频段(例如:LTE工作频段)为与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对应的频段。需要说明的是,(N-1)×△和N×△可以为调整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当满足上述条件时,第一工作频段已于MIPI的传输频率不重叠。
另外,在步骤12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多个工作频段包括第二工作频段(例如:5G工作频段);
若MIPI的传输频率与第二工作频段重叠,则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利用逐次逼近法调节调整参数,直至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以便于在确定第二工作频段时仅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节省调整时间。其中,通过目标带宽和采用逐次逼近法可以跳过无效的频点范围,在节省调整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的效率。
步骤130: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
具体地,根据传输频率确定时钟频率,由于时钟频率与传输频率呈预设倍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时钟频率确定数据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的MIPI的传输频率和时钟频率的倍数关系,确定数据传输模式,实现通过确定的数据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MIPI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
步骤140: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另外,在步骤14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工作频段是否发生切换。在检测到工作频段发生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切换后的工作频段重新确定数据传输模式(即重新执行步骤110-步骤140)。
这里,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MIPI的CLK的频率,进而避免MIPI传输对射频通信系统的影响。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工作频段动态调整目标带宽,进而可以动态调整MIPI的时钟频率。避免了MIPI的传输频率对多个通信频段的干扰。其次,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采用逐次逼近法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可以跳过无效的频点范围,节省调整时间,提高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的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规避MIPI信号对双连接系统(即LTE与5G双连接)的干扰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在执行图2中的步骤之前,以液晶显示屏的MIPI传输频率为例,介绍一下工作频段与MIPI的关系,具体如下所示:
终端设备中的MIPI协议包含CLK以及数据通道(Data),数据传输主要通过数据通道传输。进一步地,通过CLK的上升沿下降沿触发数据通道上的高低电平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对工作频段有干扰的部分为CLK和Data,通过傅里叶分析可以在频域上通过频谱的形式,直观看出对终端设备中射频通信系统的干扰。
这里,液晶显示屏的MIPI传输频率在频域的Data与CLK有特定倍数关系,如在3LANE的传输模式下,Data=CLK/4,也就是3LANE模式当CLK频率为480MHz,Data的频率为120MHz;在4LANE的传输模式下,Data=CLK/12,也就是4LANE模式当CLK频率为480MHz,Data的频率为40MHz。
MIPI干扰工作频段(例如:MIPI谐波干扰)是由于CLK和Data的倍频造成的,由于CLK与Data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因此,考虑Data的倍频干扰即可。在如下步骤中,将Data干扰点描述为目标带宽△,一旦基准△确定,根据两者的倍数关系,MIPI的CLK也就可以确定。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210-步骤230,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210: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具体地,检测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为LTE与5G双连接的工作频段。这里,可以获取MIPI原始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式。
步骤220: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
其中,由于需要避开LTE与5G这两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所以△均大于LTE与5G的工作频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寻找△的方法,使得MIPI的传输频率不落入LTE工作频段(即信道一){f1,f2}和5G工作频段(即信道二){f3,f4}的范围。其中,f2、f1是信道一的频段上、下限;f4、f3是信道二的频段上、下限。
在LTE与5G建立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步骤可以确定f1,f2,f3,f4均变成为已知数。这里,具体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从射频前端模组(例如:调制解调器)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计算出f1,f2,f3和f4。
接着,计算(f2-f1)与(f4-f3)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取两者差值较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作为目标带宽△,这里,本发明实施例以信道一为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为例。其中,目标带宽需满足以下条件:
(N-1)×△≤f1和/或N×△≥f2;
N为自然数,△为目标带宽,f1为信道一的下限值,f2为信道一的上限值。
然后,由于LTE与5G这两个通信带宽是独立存在的,无法判定在5G通信频段中,以△为调整基数,MIPI的传输频率一定不落入{f3,f4}频段范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若是有MIPI的传输频率落入{f3,f4}频段,只有其中一个频点落入频段范围。即当△确定之后,只存在三种情况:
情况一:如图3所示,即以△为调整基数,MIPI的传输频率既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也不落入{f3,f4}频段范围。此时,确定已经找到合适的△。
情况二:如图4所示,即以△为调整基数,MIPI的传输频率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但是,MIPI的传输频率的其中一个频点(图4中M×△)落入{f3,f4}频段范围。此时,以△为调整基数,按照预设步进Y逐渐增加,对MIPI的传输频率进行调整。
这里,可以△为调整基数,利用逐次逼近法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增加到△+Y的情况下,将之前的N×△≥f2调整为(N-1)×(△+Y)≥f2,相应的,将之前的(N-1)×△≤f1调整为(N-2)×(△+Y)≤f1;同理,将之前的M×△≤f3调整为(M-1)×(△+Y)≤f3,相应的,将之前的(M+1)×△≥f4调整为M×(△+Y)≥f4,循环调整,直到MIPI的传输频率既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也不落入{f3,f4}频段范围。
情况三:如图6所示,即以△为调整基数,MIPI的传输频率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但是,MIPI的传输频率的其中一个频点(图6中(M+1)×△)落入{f3,f4}频段范围。此时,以△为调整基数,按照预设步进Y逐渐增加,对MIPI的传输频率进行调整。
这里,与情况2同理,也可以△为调整基数,利用逐次逼近法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具体地,在△增加到△+Y的情况下,将之前的N×△≥f2调整为(N+1)×(△+Y)≥f2,相应的,将之前的(N-1)×△≤f1调整为N×(△+Y)≤f1;同理,将之前的M×△≤f3调整为(M+1)×(△+Y)≤f3,相应的,将之前的(M+1)×△≥f4调整为(M+2)×(△+Y)≥f4。循环调整,直到MIPI的传输频率既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也不落入{f3,f4}频段范围。
根据情况2和3,可以理解的是,当M×△落入{f3,f4}频段范围时,就可以将M×△和(M+1)×△同时向左移动;当(M+1)×△落入{f3,f4}频段范围时,就可以将M×△和(M+1)×△同时向右移动,以使MIPI的传输频率既不落入{f1,f2}的频段范围,也不落入{f3,f4}频段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涉及到与MIPI的传输频率相关的调整参数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N-1)×△、N×△、(N-1)×(△+Y)、(N-1)×△、(N-2)×(△+Y)、M×△、(M-1)×(△+Y)、(M+1)×△、M×(△+Y)、(N+1)×(△+Y)、N×(△+Y)和(M+2)×(△+Y)。
步骤230:根据△确定调整之后的MIPI的传输频率,根据调整之后的MIPI的传输频率确定第二数据传输模式,控制MIPI使用第二数据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当△确定之后,根据△(即Data)与CLK两者的倍数关系,MIPI的CLK也就确定了。
这里,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小数分频的锁相环生成CLK。具体地,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fr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中的数据传输频率(例如:原始本振提供确定的频率值),通过鉴相器(phase detector,PD),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LPF),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VCO)以及Z为小数分频器,输出fout为步骤230确定的MIPI的CLK。这里,由锁相环的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满足如下公式:fout=fr*Z,其中,Z为需要配置的量,所以已知fout与fr之后,会确定一个满足系统要求的小数Z。基于此,在工作频段没有变化且输出下一次CLK的情况下,仅根据Z和fr,即可输出MIPI的CLK。
但是,对于LTE与5G双连接的通信系统来说,当实时通信的信道出现变化时,如表1所示,由其中一个状态变化为另外一个状态时,终端设备的通信频段处于如下状态之间的切换。若出现上述状态的变化,则就需要重新计算确定CLK的值,其方法如上述内容进行循环。其中,A、B为LTE频段的信道,X、Y为5G频段的信道。
表1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以便于在确定第二工作频段时仅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节省调整时间。其中,通过目标带宽和采用逐次逼近法可以跳过无效的频点范围,在节省调整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的效率。
图8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装置80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801,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选取模块802,用于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
处理模块803,用于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
控制模块804,用于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选取模块802具体可以用于,
在工作频段包括多个工作频段的情况下,分别获取多个工作频段中每个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每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以及,在多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中,确定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将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为目标带宽。进一步地,目标带宽满足以下条件:
(N-1)×△≤f1和/或N×△≥f2;
其中,N为自然数,△为目标带宽,f1为第一工作频段的下限值,f2为第一工作频段的上限值;第一工作频段为与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对应的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模块803还可以用于,多个工作频段包括第二工作频段;若MIPI的传输频率与第二工作频段重叠,则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利用逐次逼近法调节调整参数,直至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模块80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传输频率确定时钟频率,时钟频率与传输频率呈预设倍数关系;根据时钟频率确定数据传输模式。
这里,上述工作频段包括:LTE系统的工作频段和5G系统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804具体可以用于,在检测到工作频段发生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切换后的工作频段重新确定数据传输模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工作频段动态调整目标带宽,从而动态调整MIPI的时钟频率。可以避免MIPI的传输频率对多个通信频段的干扰。其次,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采用逐次逼近法调整MIPI的传输频率,可以跳过无效的频点范围,节省调整时间,提高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的效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设备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处理器910、以及电源9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910,可以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根据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信道带宽对比值;以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传输频率与调整参数相对应;根据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以解决传统的MIPI采用预设固定的时钟频率,不能同时避开多种通信频段,导致MIPI对通信系统存在干扰,影响终端设备通信性能的问题。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9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模块9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903可以将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9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9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9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9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9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906上。经图形处理器9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9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进行发送。麦克风9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9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设备9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9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9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9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
用户输入单元9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071上或在触控面板9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10,接收处理器9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071。除了触控面板9071,用户输入单元9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9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9061上,当触控面板9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9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9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9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9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9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9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设备9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根据所述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信道带宽对比值;
以所述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所述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所述传输频率与所述调整参数相对应;
根据所述传输频率,确定所述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包括:
在所述工作频段包括多个工作频段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多个工作频段中每个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根据所述上限值和所述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每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所述根据所述传输频率,确定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工作频段发生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切换后的工作频段重新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包括:
在所述多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中,确定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将所述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为目标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带宽满足以下条件:
(N-1)×△≤f1和/或N×△≥f2;
其中,N为正整数,△为所述目标带宽,f1为第一工作频段的下限值,f2为所述第一工作频段的上限值;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为与所述最大的信道带宽对比值对应的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所述工作频段不重叠,包括:
所述多个工作频段包括第二工作频段;
若所述MIPI的传输频率与所述第二工作频段重叠,则以所述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利用逐次逼近法调节所述调整参数,直至所述传输频率与所述工作频段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频率确定时钟频率,所述时钟频率与所述传输频率呈预设倍数关系;
根据所述时钟频率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频段包括:LTE系统的工作频段和5G系统的工作频段中的至少一者。
7.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带宽对比值,确定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信道带宽对比值;
处理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带宽为调整基数,调节调整参数,直至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传输频率与所述工作频段不重叠,其中,所述传输频率与所述调整参数相对应;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频率,确定所述MIPI的数据传输模式;
所述选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工所述作频段包括多个工作频段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多个工作频段中每个工作频段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所述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每个工作频段的信道带宽对比值;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工作频段发生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切换后的工作频段重新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9216.2A CN110381544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9216.2A CN110381544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544A CN110381544A (zh) | 2019-10-25 |
CN110381544B true CN110381544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825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69216.2A Active CN110381544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15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8497B (zh) * | 2019-11-06 | 2021-04-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770520B (zh) * | 2020-07-22 | 2023-02-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ip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3452460B (zh) * | 2021-06-28 | 2022-10-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高速数字接口的时钟频率选择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
CN114584175B (zh) * | 2022-03-29 | 2023-05-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5149976B (zh) * | 2022-06-30 | 2023-08-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3516A (zh) * | 2016-01-27 | 2016-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整接口频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71478A (zh) * | 2015-12-11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抗显示屏mipi总线高次谐波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WO2018205829A1 (zh) * | 2017-05-09 | 2018-1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09413274A (zh) * | 2018-11-01 | 2019-03-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mipi工作频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495642A (zh) * | 2018-10-26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743141A (zh) * | 2019-02-21 | 2019-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16255A (ko) * | 2015-08-03 | 2017-02-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동작 중에 클락을 변경할 수 있는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인터페이스 시스템 |
CN105357033B (zh) * | 2015-10-16 | 2019-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小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对通信质量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510446B1 (ko) * | 2016-01-15 | 2023-03-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외부 클락을 이용하여 비디오 동기 신호를 발생시키는 디스플레이 컨트롤러, 이를 포함하는 애플리케이션 프로세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시스템 |
-
2019
- 2019-06-27 CN CN201910569216.2A patent/CN1103815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1478A (zh) * | 2015-12-11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抗显示屏mipi总线高次谐波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5743516A (zh) * | 2016-01-27 | 2016-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整接口频率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8205829A1 (zh) * | 2017-05-09 | 2018-1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09495642A (zh) * | 2018-10-26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413274A (zh) * | 2018-11-01 | 2019-03-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mipi工作频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743141A (zh) * | 2019-02-21 | 2019-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544A (zh) | 2019-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1544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972568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 |
CN109768810B (zh) | 一种信号处理电路、终端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 |
CN111835488B (zh) | 一种确定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终端 | |
CN110460352B (zh) | 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1092621B (zh) | 射频电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289885B (zh) |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及终端 | |
CN109819450B (zh) | 一种信号接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8832297B (zh) | 一种天线工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10753389A (zh) | 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19105449A1 (zh) |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324906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0856246B (zh) | 功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050410A (zh)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366275A (zh) | 一种降低多种网络共存干扰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0149639B (zh) |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9194341B (zh) | 一种信号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9343811B (zh) | 一种显示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416744B (zh) | 一种天线装置、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958603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 |
CN109831225B (zh) | 一种天线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953389A (zh) |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 |
WO2020052635A1 (zh) |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749763B (zh) | 一种wi-fi传输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路由设备 | |
CN111104186A (zh) | 蓝牙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