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385A -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385A
CN112952385A CN202110112951.8A CN202110112951A CN112952385A CN 112952385 A CN112952385 A CN 112952385A CN 202110112951 A CN202110112951 A CN 202110112951A CN 112952385 A CN112952385 A CN 112952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witch
inductance
microstrip li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2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29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2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2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8Radiating ends of two-conductor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s, e.g. of coaxial lines, of microstrip lines
    • H04B5/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NFC天线装置包括:NFC模块、NFC线圈、开关模块和电感调节模块;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电感单元,每个电感单元对应的电感值不同;开关模块将多个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NFC天线装置中增设电感调节模块,该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对应的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通过开关模块将多个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改变NFC线圈的谐振频率,提高与对端设备的磁场耦合强度,增强NFC性能。

Description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的发展,NFC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门禁、打卡、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公交地铁闸机、电子票务、防伪等。得益于NFC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
规范规定NFC通信的频率是13.56MHz,所以双方设备耦合天线的谐振点都设计在13.56MHz时,能量能够最高效的传输;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产品的差异,各个谐振点的天线都不是标准的13.56MHz;如下图1所示,设备A的谐振频率小于13.56MHz,设备B的谐振频率大于13.56MHz。
目前设备内的NFC线圈天线的设计一旦完成,线圈的基本电性能参数都固定,谐振频率等参数在使用时无法修改,若两台设备的最佳工作频点不相同,则NFC性能必将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NFC双方的谐振频率不同而导致,NFC质量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NFC天线装置,包括:NFC模块、NFC线圈、开关模块和电感调节模块;
所述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电感单元,每个所述电感单元对应的电感值不同;
所述开关模块将多个所述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NFC线圈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NFC天线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NFC天线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NFC天线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上文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NFC天线装置中增设电感调节模块,该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对应的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通过开关模块将多个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改变NFC线圈的谐振频率,提高与对端设备的磁场耦合强度,增强NFC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NFC双方的谐振频率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FC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FC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FC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FC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NFC天线装置,包括:NFC模块1、NFC线圈2、开关模块3和电感调节模块4;
该电感调节模块4中包括多个电感单元40,每个电感单元40对应的电感值不同;
开关模块3将多个电感单元40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1和NFC线圈2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谐振公式:
Figure BDA0002919763500000041
可知,改变谐振频率FC有2个参数可以实现,即电容C,或者电感L。因此,增设包括多个电感单元40的电感调节模块4以及开关模块3,根据实际情况,由开关模块3选取合适的电感单元40,使其与NFC模块1和NFC线圈2电连接,通过改变电感的方式,调节设备的谐振频率,使电子设备的谐振频率能够适配对端设备的谐振频率,增大相互之间的耦合能量,提高NFC性能。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3,设备A的谐振频率小于13.56MHz,设备B的谐振频率大于13.56MHz,在设备B上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这样设备B能够调整自身的谐振频率,使自身的谐振频率Fb不断地去适配设备A的谐振频率Fa,最终找到一个性能较好的频点Fba。设备A、B天线的谐振频率越接近,相互之间的耦合能量就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电感调节模块,该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对应的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通过开关模块将多个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改变NFC线圈的谐振频率,提高与对端设备的磁场耦合强度,增强NFC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感单元为微带线(Microstrip Line),每个微带线的长度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感单元具体由微带线实现,即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微带线来实现对应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
进一步地,参见图4a,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3包括第一开关31和第二开关32,第一开关31包括一个第一端311和多个第二端312,第二开关32包括一个第三端321和多个第四端322,第二端321、第四端322和微带线40的数量相同;
第一端311与NFC模块1电连接,第三端321与NFC线圈2的第一端电连接;
每个微带线4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端312和一个第四端322电连接,即第二端312、第四端322和微带线40三者一一对应;
NFC线圈2的第二端与NFC模块1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311与目标第二端接通,第三端321与目标第四端接通,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微带线40中的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微带线40中的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这样即可将目标微带线与NFC模块1和NFC线圈2连通,实现对谐振频率的调节。
例如:在图4a中多个微带线40由上至下依次标记为:L0:{L01,L02,…,L0(n-1),L0n},即可以实现n种电感值的调节;当确定目标微带线为L01时,第一端311与最上方的第二端312接通,第三端321与最上方的第四端322接通。
进一步地,参见图4b,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3还包括第三开关33、第四开关34,第三开关33包括一个第五端331和多个第六端332,第四开关34包括一个第七端341和多个第八端342;
电感调节模块4包括第一微带线组41和第二微带线组42,第一微带线组41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410,第二微带线组42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420;
第二端312、第四端322和第一微带线410的数量相同,第六端332、第八端342和第二微带线420的数量相同;
第一端311和第五端331均与NFC模块1电连接,第三端321与NFC线圈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端341与NFC线圈2的第二端电连接;
每个第一微带线41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端312和一个第四端322电连接,每个第二微带线42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六端332和一个第八端342电连接,即第二端312、第四端322和第一微带线410三者一一对应,第六端332、第八端342和第二微带线420三者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311与目标第二端接通,第三端321与目标第四端接通,第五端331与目标第六端接通,第七端341与目标第八端接通,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第一微带线410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第一微带线410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第二微带线420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420电连接的第八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微带线分为两组,这样每组微带线中的微带线的长度都可以相应地缩短,便于在设备内进行步设,方便设备内空间规划,此外,两组微带线能够形成更多组合,提高对谐振频率的微调能力。
例如:在图4b中,第一微带线组41由上至下依次标记为:LA:{LA1,LA2,…,LA(n-1),LAn};第二微带线组42由上至下依次标记为:LB:{LB1,LB2,…,LB(n-1),LBn},即可以实现n×n种电感值的调节;
当确定第一目标微带线为LA1,第二目标微带线为LB2时,第一端311与最上方的第二端312接通,第三端321与最上方的第四端322接通,第五端331与从上数第二个的第六端332接通,第七端341与从上数第二个的第八端342接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感单元为电感,多个电感串联连接,相邻电感之间设置开关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感单元具体由电感实现,多个电感依次串联连接,各电感的电感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相邻电感之间设置开关节点,开关节点用于与开关模块连接,这样通过连接不同位置的开关节点,改变接入NFC模块和NFC线圈之间的电感,从而实现电感值的调节,进而改变设备的谐振频率。
进一步地,参见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3包括第五开关35,第五开关35包括一个第九端351和多个第十端352,第十端352的数量和开关节点43的数量相同;
每个开关节点43与一个第十端352电连接,即开关节点43与第十端352两者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九端351与目标第十端352接通,目标第十端352为与多个开关节点43中的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通过接通不同的目标第十端352,从不同的开关节点43短接,改变接入NFC模块和NFC线圈之间的电感,从而实现电感值的调节,进而改变设备的谐振频率。
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由如图2至图5任一项所示的NFC天线装置执行,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检测磁场耦合强度,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当前的磁场耦合强度是否满足NFC的需求。
步骤602:在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则表示电子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谐振频率相差较大,会影响NFC性能,此时需要调节自身的谐振频率。因此,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步骤603:控制开关模块将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电感调节模块,该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对应的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通过开关模块将多个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单元,改变NFC线圈的谐振频率,提高与对端设备的磁场耦合强度,增强NFC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感单元为微带线,即如图4a和4b所示场景,则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包括:从多个微带线中确定目标微带线。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微带线的选择是基于磁场耦合检测决定,其可以采用现有的磁场耦合检测方法,或者也可以对每个微带线都执行一次接通,并对应检测磁场耦合强度,然后将耦合强度最优的微带线确定为目标微带线。
具体地,在图4a所示场景中,控制开关模块将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
其中,目标第二端为与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目标第四端为与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具体地,在图4b所示场景中,电感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微带线组和第二微带线组,第一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
控制开关模块将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的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
其中,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感单元为电感,即如图5所示场景,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包括:从多个开关节点中确定目标开关节点。
具体地,从多个开关节点中确定目标开关节点,包括:
(1)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依次与每个目标第十端接通;
(2)获取接通每个开关节点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
(3)将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最高的开关节点确定为目标开关节点。
即,通过遍历所有电感,检测磁场耦合强度,找出磁场耦合强度最佳的电感值,使能量最大效率传输。
具体地,在图5所示场景中,控制开关模块将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
其中,目标第十端为与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控制装置,或者该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控制装置执行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
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700,应用于如图2至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装置700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确定模块702,用于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模块703,用于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多个微带线中确定目标微带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感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微带线组和第二微带线组,所述第一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的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所述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依次与每个目标第十端接通;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通每个开关节点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最高的开关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开关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十端为与所述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6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2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2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
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
从多个微带线中确定目标微带线。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
控制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可选地,所述电感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微带线组和第二微带线组,所述第一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
处理器910,用于:
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的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所述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
从多个开关节点中确定目标开关节点。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
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依次与每个目标第十端接通;
获取接通每个开关节点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
将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最高的开关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开关节点。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包括:
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十端为与所述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上文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近场通信NFC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FC模块、NFC线圈、开关模块和电感调节模块;
所述电感调节模块中包括多个电感单元,每个所述电感单元对应的电感值不同;
所述开关模块将多个所述电感单元中的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NFC线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单元为微带线,每个所述微带线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包括一个第一端和多个第二,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一个第三端和多个第四端,所述第二端的数量、所述第四端的数量和所述微带线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NFC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和一个所述第四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所述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所述NFC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NFC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包括一个第五端和多个第六端,所述第四开关包括一个第七端和多个第八端;
所述电感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微带线组和第二微带线组,所述第一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
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一微带线的数量相同,所述第六端、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端均与所述NFC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NFC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端与所述NFC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和一个所述第四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六端和一个所述第八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所述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所述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所述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所述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单元为电感,多个所述电感串联连接,相邻所述电感之间设置开关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包括一个第九端和多个第十端,所述第十端的数量和所述开关节点的数量相同;
每个所述开关节点与一个所述第十端电连接;
所述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所述目标第十端为与多个所述开关节点中的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NFC天线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包括:
从多个微带线中确定目标微带线;
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的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所述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包括:
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依次与每个目标第十端接通;
获取接通每个开关节点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
将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最高的开关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开关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包括:
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十端为与所述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12.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NFC天线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磁场耦合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磁场耦合强度低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从电感调节模块的多个电感单元中确定目标电感单元;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模块将所述目标电感单元分别与NFC模块和NFC线圈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多个微带线中确定目标微带线;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所述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微带线组和第二微带线组,所述第一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组包括多个第二微带线;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目标第二端接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目标第四端接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五端与目标第六端接通,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的第七端与目标第八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目标第四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一微带线中的第一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四端,所述目标第六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目标第八端为与多个所述第二微带线中的第二目标微带线电连接的第八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依次与每个目标第十端接通;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通每个开关节点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对应的磁场耦合强度最高的开关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开关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五开关的第九端与目标第十端接通;
其中,所述目标第十端为与所述目标开关节点电连接的第十端。
CN202110112951.8A 2021-01-27 2021-01-27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952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951.8A CN112952385A (zh) 2021-01-27 2021-01-27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951.8A CN112952385A (zh) 2021-01-27 2021-01-27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385A true CN112952385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2951.8A Pending CN112952385A (zh) 2021-01-27 2021-01-27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238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67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nfc匹配的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KR101350312B1 (ko) * 2012-12-27 2014-01-16 전자부품연구원 저주파 대역의 무선전력 전송 및 근거리 통신을 위한 재구성 가능한 안테나 장치
CN106162967A (zh) * 2015-04-07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107528132A (zh) * 2017-08-01 2017-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感可调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感可调方法
CN111786696A (zh) * 2020-07-13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67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nfc匹配的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KR101350312B1 (ko) * 2012-12-27 2014-01-16 전자부품연구원 저주파 대역의 무선전력 전송 및 근거리 통신을 위한 재구성 가능한 안테나 장치
CN106162967A (zh) * 2015-04-07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107528132A (zh) * 2017-08-01 2017-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感可调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感可调方法
CN111786696A (zh) * 2020-07-13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调节方法、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远望图书编: "《微型计算机》", 31 January 2008, 重庆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1979B (zh) 一种天线电路及移动终端
US20160056545A1 (en) Antenna including coupl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49000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2886978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1635585A (zh) 通信设备
CN107484195A (zh) 一种选择天线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514578A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7480489A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299609A (zh) 实现天线调谐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14288B (zh) 降低天线电磁波吸收比值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742146U (zh) 近场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5355237U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641536A (zh) 无线电力输送单元、电子装置和控制无线电力输送单元的方法
CN106848578A (zh) 无断点金属边框天线
CN112952385A (zh) Nfc天线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58562B (zh) 一种调制方式选择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CN113014830A (zh) 视频虚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51853A (zh) 通信装置
CN104580605A (zh) 基于自适应匹配电路的nfc手机电路系统
CN103577862A (zh) 双界面用户识别装置与移动终端
CN112968716B (zh) 去耦电路、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和隔离度控制方法
CN109818687A (zh) 折叠屏的折叠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4408421U (zh) 基于自适应匹配电路的nfc手机电路系统
CN112150396B (zh) 高光谱图像降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535819U (zh)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