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791B -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791B
CN111784791B CN202010577016.4A CN202010577016A CN111784791B CN 111784791 B CN111784791 B CN 111784791B CN 202010577016 A CN202010577016 A CN 202010577016A CN 111784791 B CN111784791 B CN 111784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gration
data point
area
target
he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7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4791A (zh
Inventor
曹阳
陆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70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4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整体迁移量对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根据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整体迁移量,确定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地貌迁移需要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地形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实现提高目标地貌图像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游戏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大世界中的环境、地形等内容进行设计制作。在游戏大世界中制作完成一地貌之后,当场景切换或是改变地貌所在位置时,需要将该制作完成的地貌迁移到大世界中的另一位置处。
目前,地貌的迁移通常是通过雕刻工具在新位置处重新制作相同的地貌。但是,该方法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导致地形制作效率低,工作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以提高图像制作过程中地形制作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包括:
根据所述整体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
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包括:
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
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
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包括: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所述插值系数为一;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非零时,计算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内数据点与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所述最小距离与所述预设过渡范围阈值的比值确定所述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示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待迁移地貌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貌迁移装置,该装置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采样模块,用于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可选的,所述采样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整体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
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
可选的,所述迁移模块具体包括:
目标高度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
最终高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
最终控制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插值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述插值系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所述插值系数为一;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非零时,计算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内数据点与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所述最小距离与所述预设过渡范围阈值的比值确定所述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述采样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待迁移地貌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地貌迁移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地貌迁移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貌迁移需要在目标迁移区域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导致地形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实现计算机程序根据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和目标迁移区域及相关地貌参数实现自动完成地貌迁移,提高目标地貌图像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地貌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地貌迁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地貌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地貌迁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地貌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述各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中同时提供了可选特征和示例,实施例中记载的各个特征可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可选方案,不应将每个编号的实施例仅视为一个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地貌迁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将地貌由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地貌迁移装置实现,该装置配置于计算机设备中,具体可通过设备中的软件和/或硬件来实施。如图1所示,地貌迁移方法具体包括:
S110、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具体的,目标迁移区域和待迁移地貌区域可参考图2所示的地貌迁移示意图,在图中,右上角为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将待迁移地貌区域迁移到左下角的目标迁移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地貌的迁移也就是将待迁移地貌区域内设置的地貌参数对应的迁移到目标迁移区域。其中,地貌参数主要包括地形高度和控制系数,控制系数表示地表贴图各层混合系数。
进一步的,地形高度图是在游戏世界中的一个场景下,各个数据点(像素点)位置处的高度值,可由用户自定义输入或是按照用户设定规则自动生成的高度值。具体的,假设地形区域为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和N的矩形区域,在该矩形区域内各像素点的地表高度图为h(i,j),其中,i=1,2,…,M;j=1,2,…,N。目标迁移区域和待迁移地貌区域均是在大世界的一个场景中的一部分,那么在该场景的地形高度图的相应区域中的数据点的高度值表示的是目标迁移区域和待迁移地貌区域中相应像素点的地表高度。地形高度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是已知的,那么即可将地形高度图的数据点与世界坐标系中的数据点(像素点)一一对应,记h(1,1)对应游戏世界坐标系坐标点为(x0,z0),且相邻数据点在X轴方向上间隔Δx,Z轴方向上间隔Δz。这是由于在游戏制作过程中通常将大地所在平面记为X-Z平面。此外,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在游戏世界坐标系中X-Z平面的坐标范围为(xstart,zstart)至(xend,zend),则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为(Floor((xstart-x0)/Δx),Floor((zstart-z0)/Δz)),至(Ceil((xend-x0)/Δx),Ceil((zend-z0)/Δz))。其中,Floor操作代表向下取整,Ceil操作代表向上取整。
同样的,假设上述长和宽分别为M和N的矩形区域的地表控制图为c(i,j,l),其中,i=1,2,…,M;j=1,2,…,N;l=1,2,…,L,l为第几层地表贴图。c(i,j,l)表示(i,j)点位置处数据点对应的第l层地表贴图的混合系数。那么,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控制图数据点范围为(Floor((xstart-x0)/Δx),Floor((zstart-z0)/Δz))至(Ceil((xend-x0)/Δx),Ceil((zend-z0)/Δz))。
S120、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对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即是确定目标迁移区域内的像素点需要调整的地貌参数。
由于是对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整体进行迁移,那么该区域内各像素点与在目标迁移区域内对应的迁移后的像素点之间的位移是相同的,可以根据待迁移地貌区域任一中一个像素点与其迁移后对应的像素点之间的位置,确定地貌整体的偏移量。例如,可以根据所述待迁移地貌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当待迁移地貌区域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选定之后,其对应的中心点(图2中,两个圆形区域的中心点)坐标是可以确定的。可以假设待迁移地貌区域整体迁移量为Pt=(xt,yt,zt)。
那么,根据Pt以及预设距离确定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具体可表示为,针对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每一个数据坐标点(i,j),对应的迁移前位置为(i-xt/Δx,j-zt/Δz);然后,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具体可表示为h′(i,j)=h(i-xt/Δx,j-zt/Δz),以及控制系数c′(i,j,l)=c(i-xt/Δx,j-zt/Δz,l)。
S130、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针对于地表高度值,可以是将目标迁移区域中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与整体偏移量中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的和作为最终高度值,表示地貌迁移后地貌的整体抬升或下降,例如将一种地貌从山脚的位置迁移到山腰。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h′(i,j)与整体偏移量中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的和,与初始地表高度值h(i,j)进行计算得到最终高度值,例如按照预设插值系数进行插值计算,使迁移后的地貌更加自然。
同样的,针对控制系数可以直接将控制系数的采样值c′(i,j,l)作为最终控制系数,或是将初始控制系数c(i,j,l),与控制系数的采样值c′(i,j,l)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最终的控制系数。
此外,针对在目标迁移区内但不在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像素点,可将该点临近的属于在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像素点的参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最终的地貌参数。从而可以确定目标迁移区内所有像素点的地貌参数的最终数值,实现地貌的迁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貌迁移需要在目标迁移区域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导致地形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实现计算机程序根据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和目标迁移区域及相关地貌参数实现自动完成地貌迁移,提高目标地貌图像制作效率。
实施例二
图3为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地貌迁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各个可选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以详细说明生成地貌迁移的过程。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貌迁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游戏场景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地貌迁移时,用户可以预先选定待迁移地貌区域以及目标迁移区域,即是将待迁移地貌区域的地貌迁移到目标迁移区域中。在游戏大世界中,区域选定之后便可以自动的确定待迁移地貌区域以及目标迁移区域的坐标范围。进而可以通过计算确定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具体的计算过程,可参考步骤S110。
S220、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具体的,该步骤可参考S120。
S230、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到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距离以及预设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插值系数。
具体的,预设过度范围可参考图4所示的地貌迁移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的圆形区域与实线表示的圆形区域之间的范围即为预设过渡范围d0,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插值系数为一;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非零时,计算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内数据点与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所述最小距离与所述预设过渡范围阈值的比值确定所述插值系数。
通常情况下,d0≥0,当d0=0时表明没有过渡,则插值系数为1。当d0>0时,针对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每一个数据点,计算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各数据点在目标迁移区域中到该区域最近边缘的距离d,则插值系数t=Clamp01(d/d0)。其中,Clamp01()操作代表当()内数值小于0时取0,当数值大于1时取1,其余情况保持不变。
S240、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并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按照所述插值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按照所述插值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以实现地貌迁移。
具体的,对于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每一个数据点(i,j),最终高度值h为原始高度值h0=h(i,j)至目标高度值h1=h′(i,j)+yt之间通过插值系数t获得的一个值。以线性插值为例,最终高度值h=(1-t)×h0+t×h1。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插值系数t为1,表示最终高度值就是目标高度值。
同样的,最终控制系数c为原始高度值c0=c(i,j,l)至目标高度值c1=c′(i,j,l)之间通过插值系数t获得的一个值。插值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线性插值为例,最终控制系数c=(1-t)×c0+t×c1。从而可以确定目标迁移区内所有像素点的地貌参数的最终数值,实现地貌的迁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并针对每一个数据点计算插值系数,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所述整体迁移量以及插值系数,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貌迁移需要在目标迁移区域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导致地形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实现计算机程序根据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和目标迁移区域及相关地貌参数实现自动完成地貌迁移,提高目标地貌图像制作效率,还可以使地貌迁移的效果更佳自然。
实施例三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地貌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将图像中地貌元素由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的情况。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貌迁移装置,包括:区域确定模块310、采样模块320和迁移模块330。
其中,区域确定模块310,用于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采样模块320,用于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迁移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貌迁移需要在目标迁移区域重新进行地貌雕刻导致地形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实现计算机程序根据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和目标迁移区域及相关地貌参数实现自动完成地貌迁移,提高目标地貌图像制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采样模块32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整体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
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
可选的,所述迁移模块330具体包括:
目标高度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
最终高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
最终控制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插值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述插值系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所述插值系数为一;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非零时,计算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内数据点与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所述最小距离与所述预设过渡范围阈值的比值确定所述插值系数。
可选的,所述采样模块320还用于:
根据所述待迁移地貌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迁移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迁移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412的框图。图6显示的计算机设备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4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416,系统存储器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428和处理单元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计算机设备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器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42的程序/实用工具4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4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计算机设备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4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迁移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迁移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地貌迁移方法,适用于将地貌由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其中,所述最终高度值表示地貌迁移后地貌的整体抬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包括:
根据所述整体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
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包括:
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
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
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过渡范围确定所述插值计算的插值系数包括: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为零时,所述插值系数为一;
当预设过渡范围阈值非零时,计算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内数据点与所述目标迁移区域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所述最小距离与所述预设过渡范围阈值的比值确定所述插值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待迁移地貌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目标迁移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
7.一种地貌迁移装置,适用于将地貌由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选定的目标迁移区域、地形高度图和地表控制图确定所述目标迁移区域对应的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其中,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的原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分别为预设坐标值,且所述地形高度图和所述地表控制图中的相邻数据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各坐标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目标迁移区域是选定的待迁移地貌区域要迁移到的目标位置;
采样模块,用于确定地貌迁移的整体迁移量,并基于所述整体迁移量对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进行采样;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初始地表高度值和初始控制系数、地表高度值的采样值和控制系数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整体迁移量,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与最终控制系数,以完成地貌迁移;其中,所述最终高度值表示地貌迁移后地貌的整体抬升或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整体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数据点位置;
根据所述迁移前数据点位置读取所述地形高度图区域和地表控制图区域内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迁移前的地表高度值和控制系数,得到相应的采样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模块具体包括:
目标高度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地表高度采样值与所述整体偏移量中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相叠加得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
最终高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目标高度值与相应的原始高度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高度值;
最终控制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点的控制系数采样值与相应的原始控制系数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一个数据点的最终控制系数。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地貌迁移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地貌迁移方法。
CN202010577016.4A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1784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7016.4A CN111784791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7016.4A CN111784791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791A CN111784791A (zh) 2020-10-16
CN111784791B true CN111784791B (zh) 2024-03-29

Family

ID=7275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7016.4A Active CN111784791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479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746A (zh) * 2014-01-03 2014-05-2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渲染任意方位3d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0500A (zh) * 2014-07-29 2014-12-10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图像的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07684721A (zh) * 2017-09-01 2018-02-13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地图场景的快速创建方法及编辑器系统
CN108171797A (zh) * 2017-12-05 2018-06-15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物体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694271A (zh) * 2019-10-21 2020-01-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场景中的相机姿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23564C (en) * 2018-11-07 2023-10-17 Eidos Interactive Corp. Computer graphics method for terrain rendering
CN109453519B (zh) * 2018-11-09 2022-02-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地形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746A (zh) * 2014-01-03 2014-05-2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渲染任意方位3d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0500A (zh) * 2014-07-29 2014-12-10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图像的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07684721A (zh) * 2017-09-01 2018-02-13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地图场景的快速创建方法及编辑器系统
CN108171797A (zh) * 2017-12-05 2018-06-15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物体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694271A (zh) * 2019-10-21 2020-01-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场景中的相机姿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维地形的真实感实现";曹阳;《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791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579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awing intersection
US10318102B2 (en) 3D model generation from 2D images
KR20050037669A (ko) 3차원 지도의 표시방법
CN109992640B (zh) 位置网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250093B2 (en) Navigation device, method of predicting a visibility of a triangular face in an electronic map view,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database
CN11557843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00455A (zh) 将三维数据可视化的方法
CN115510175A (zh) dwg数据的地理坐标转换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784791B (zh) 一种地貌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902968A (zh) 一种高效率三维数字导航地球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870953A (zh) 一种高度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6349B (zh) 基于Openlayer实现地图背景图的比例和位置切换的方法
CN111784789B (zh) 一种地貌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5205B (zh) 一种地貌平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69418B (zh) 对于待输出内容的渲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84790A (zh) 一种地貌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0070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AU2018203392B2 (en) Placemat: a ui for 2d/3d composition
CN112614221A (zh) 高精地图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08305211B (zh) 控规地块信息查询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US20230267696A1 (en) Responsive Video Canvas Generation
CN111870954B (zh) 一种高度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62793A (zh) 基于高程的物体顶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875462B2 (en) Systems for augmented reality authoring of remote environments
CN112231424B (zh) 待贴路标区域确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