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522B -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522B
CN111782522B CN202010608267.4A CN202010608267A CN111782522B CN 111782522 B CN111782522 B CN 111782522B CN 202010608267 A CN202010608267 A CN 202010608267A CN 111782522 B CN111782522 B CN 111782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state
output
configuration
output configura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82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522A (zh
Inventor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82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2Software debugging
    • G06F11/3636Software debugging by trac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包括: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根据确定出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Description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嵌入式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追踪技术是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分析和调试手段,目标系统通过输出接口输出追踪消息,调试与测试系统在对应的输入接口接收追踪消息,进而生成日志(Log)。研发工程师利用专门的工具分析log,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以此来优化目标系统。
对相关追踪技术而言,输出追踪消息会影响目标系统的负荷,如何减轻输出追踪消息对目标系统负荷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减轻输出追踪消息对目标系统的负荷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根据确定出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表存有至少一种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以及与每个系统状态相对应的输出配置,当确定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根据配置表,能够确定与当前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并按该输出配置去向调试与测试系统发送追踪消息。因此,能够根据不同的系统状态,以自动值守的方式动态地输出不同范围的追踪消息,实现了追踪消息输出的自动化管理,并且因为配置表内可以对应各系统状态设定相应的追踪消息输出配置,能够在满足分析需求的前提下,过滤无需输出的追踪消息,有效地减轻输出的追踪消息流量对目标系统的负荷,降低了对目标系统的负荷强度要求,达到提升系统追踪的灵活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追踪系统的示意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追踪系统的示意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定时器超时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调试(Debug)是指侦测,追踪和消除软件错误。调试也用于对嵌入式处理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系统级硬件调试。
追踪(Trace)是一种分析和调试手段,也被称为跟踪技术。它使处理器或系统的活动在外部实时可见,或对系统活动进行存储和检索,以便应用程序开发者通过相关程序或外部设备来进行相关查看。
行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联盟定义了目标系统(TS,Target System)和调试与测试系统(DTS,Debug and Test System)。
TS是指被调试的系统。TS可以是一个分离器件,例如一个芯片,也可以是一块基板或一组基板上的多个分离器件组成的集合体。TS还可能包含0到N个独立的调试和测试目标。
DTS是指当连接到TS时,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调试可见性和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组合系统。该系统包括:
主机:工作站或其他处理系统,运行调试或测试软件,控制调试和测试控制器。
调试器:调试软件,调试和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它与调试和测试控制器交互,并提供操作调试和测试控制器(如控制单步,设置断点,内存显示/修改,追踪重建等)的用户界面。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追踪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TS将生成的追踪消息向DTS发送的流程包括:
追踪源至追踪模块:TS上存在多个追踪源,各追踪源将生成的追踪消息发送到追踪模块,追踪模块对追踪消息进行打包封装,例如,追踪模块基于系统追踪协议(STP,System Trace Protocol)生成STP Trace数据流。
追踪模块至输出接口:追踪模块向输出接口发送STP Trace数据流。
输出接口至DTS输入接口:TS的输出接口向DTS发送STP Trace数据流,该STPTrace数据流用于DTS生成日志文件。
DTS根据TS中的追踪消息生成日志文件的流程包括:
输入接口至日志生成模块:DTS将输入接口接收的由TS输出接口发来的STP Trace数据流发送至日志生成模块,用以生成日志文件。应理解,研发工程师可以利用专门的工具分析日志文件,从而发现和解决TS中的问题,也可以以此来优化系统。
综上,相关技术中,TS无法在系统状态改变时,对应新的系统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追踪消息输出。这会给TS系统的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增大TS系统的运行负荷,可能影响TS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基于此,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配置表存有至少一种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以及与每个系统状态相对应的输出配置,当确定TS的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根据配置表,能够确定与当前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并按该输出配置向DTS发送追踪消息。因此,能够根据不同的系统状态,以自动值守的方式动态地输出不同范围的追踪消息,实现了追踪消息输出的自动化管理,并且因为配置表内可以对应各系统状态设定相应的追踪消息输出配置,能够在满足分析需求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追踪消息,有效地减轻输出的追踪消息流量对目标系统的负荷,降低了对目标系统的负荷强度要求,达到提升系统追踪的灵活性的效果。
下面介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的执行步骤,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步骤202,根据确定出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TS的设备载体,可以是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等电子设备,但不限于此。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以发送端表示执行主体,发送端可以理解为是发送端设备。步骤201中的接收端是DTS的设备载体。
在步骤201中,在发送端确定TS的系统状态发生变更后,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变更后的系统状态相匹配的输出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系统状态用来表征TS的系统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系统状态,并不特指某一个TS系统状态。
下面结合表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表进行进一步说明。表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追踪消息配置表的示例,表项中包括系统状态和输出配置,还可以包括预留项,预留项可以根据系统的应用来设定。
下面依次对各表项进行说明:
系统状态:表示TS系统可能的系统状态,可以包括:启动、默认和异常的系统状态,还可以包括用户自定义的系统状态,这里,状态_1和状态_2就是用户自定义的系统状态。用户可以根据系统不同的负荷状态或者不同的业务状态来自定义系统状态,也可以根据测试场景的需求,将一个大的系统状态细分为不同的子状态。举例来说,自定义的系统状态可以是视频播放低负荷状态、语音通话中等负荷状态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配置表内的系统状态是发送端的追踪模块能够监测到的系统状态。
输出配置:表示在对应的系统状态下对追踪消息的配置要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出配置定义了那些追踪消息可以输出,哪些追踪消息需要过滤。例如,对于启动状态,因为TS的负荷较低,可以设为不对启动状态的追踪消息进行过滤。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出配置只定义了对应系统状态下必须输出的追踪消息,并对其他追踪消息设置了优先级,在不同的TS负荷情况下,对应输出不同优先级以上的追踪消息。
表1
系统状态 输出配置
启动
默认
异常
状态_1
...
状态_n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表需要保存在非易失存储器(VNM,Non-volatile memory)上。容易理解,这样掉电后配置表内的信息不会丢失。
还需要说明的是,系统状态和输出配置是成对存储在配置表内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
在该步骤中,发送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监测TS的系统状态。例如:中断、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调用、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跨系统间通信(CSB,Cross System Bridg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监测TS的系统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改变为第一系统状态。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追踪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TS将生成的追踪消息向DTS发送的流程包括:
追踪源至追踪模块:TS上存在多个追踪源,各追踪源将生成的追踪消息发送到追踪模块,追踪模块对追踪消息进行打包封装,例如,追踪模块基于系统追踪协议(STP,System Trace Protocol)生成STP Trace数据流。
追踪模块至过滤模块:追踪模块通过目标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监测TS的系统状态,当系统状态变更时,根据追踪消息配置表,确定与变更后的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追踪模块将该输出配置发送给过滤模块。
过滤模块至输出接口:过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输出配置,过滤追踪消息,再将过滤后的追踪消息通过输出接口向DTS发送。
实际应用中,步骤201中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存储于所述配置表中,得到第一判定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配置表中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这里,发送端需要先判定当前的系统状态(即第一系统状态)是否已经预存在配置表内,若配置表内存有第一系统状态及其对应的输出配置,则将该输出配置确定为与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定的配置表中还存储有默认的输出配置,步骤201中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这里,应理解,步骤201中,在确定与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时,若第一系统状态没有在配置表的系统状态表项内定义,则为第一系统状态匹配默认的输出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配置表中存有的至少一种系统状态包括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的情况下,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为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得到第二判定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为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一定时器。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发送端是采用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的情况下,切换至根据第二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配置为确定出的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所述第二输出配置为在采用所述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之前采用的输出配置。
这里,若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发送端还在采用与第一系统状态对应的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需要查找配置表的调用记录,切换为根据第二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第二输出配置为在采用所述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之前采用的输出配置。
应理解,当TS的系统状态发生了可被发送端监测到的异常或错误时,发送端内的追踪模块会判定第一系统状态是异常状态。但实际应用中,TS可能不会真正切换到异常状态,而是保持当前状态继续运行。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可恢复的异常,它不会影响当前系统的运行。如果这不是一个可恢复性的错误,系统最终会进入崩溃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TS已经将异常或错误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发送端存在无法监测到TS的系统状态已经由异常状态转为某一正常的系统状态的可能。为应对发送端无法监测到TS的系统状态已经恢复正常的情况,需要设立第一定时器。设立第一定时器的目的是,若第一定时器超时时,TS尚未崩溃,则可以认为TS的系统状态已经恢复正常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当前的输出配置切换回当前输出配置之前采用的输出配置。举例来说,若TS最初在视频播放低负荷状态,然后TS在视频播放时发生了卡顿,发送端的追踪模块监测到了此次异常,将转为按照配置表中与异常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去输出追踪消息,在此同时,启动第一定时器。若TS在发生卡顿后的短时间内,自行修复了该异常,恢复了视频播放低负荷状态。但追踪模块没能够监测到TS已经恢复了原系统状态,则发送端仍将按照配置表中与异常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直至第一定时器超时。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发送端将改回按照与原系统状态(即视频播放低负荷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去输出追踪消息。因此,能够避免发送端一直按照异常状态的输出配置去输出追踪消息,能够提高追踪消息对应系统状态的输出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系统状态表征所述目标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的情况下,停止追踪消息的输出。
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定时器还在运行时,发送端监测到TS的系统状态转换为崩溃状态,则表明TS没有能从异常状态下恢复。此时,发送端将停止追踪模块的工作,停止追踪消息的输出。
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的处理流程进行进一步介绍。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定时器超时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发送端会进行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1:发送端通过追踪模块判定当前的系统状态是否仍是异常状态。
步骤2:若判定结果为不在异常状态,则结束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追踪模块判定当前的系统状态不是异常状态,表明TS已经切换到了其他的系统状态,并且追踪模块已经通过监测确认了系统状态的变化,因而无需在第一定时器超时时进行任何特别处理。
步骤3:若判定结果为处于异常状态,则追踪模块切换回上次的系统状态。
这里,追踪模块切换回上次的系统状态是指根据配置表的调用记录,将现在识别的系统状态由异常状态转换为异常状态之前的前一个系统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TS系统的真实系统状态。追踪模块通过各种方式监测TS的系统状态,做出判断,来确定TS的系统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追踪模块确定出的系统状态可能会与真实的系统状态有差别。
步骤4:发送端用上次的输出配置配置过滤模块,过滤追踪消息,向接收端发送过滤后的追踪消息。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状态包;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用于向所述接收端指示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
下面结合表2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表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包的消息格式示例。表项中包括溢出状态和时间戳、系统状态。
下面依次对各表项进行说明:
溢出状态:表示这是一个关于溢出错误的状态包。
时间戳:表示溢出发生的时刻。
系统状态:表示发生溢出错误时的系统状态。
表2
溢出状态 时间戳 系统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
应理解,因为在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中,加入了第一状态包,能够容易发现追踪消息丢失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来解决追踪消息丢失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状态包表明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过多,超过了发送端的承载能力。这时需要调整配置表中发生溢出的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降低追踪消息的输出数量。
实际应用中,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现:
方式一:在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中,将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的数量降低至等于或低于第一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表征不会发生溢出的追踪消息的最高实时传输数量。
方式二:将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拆分为至少两个系统状态,并在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以及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中每个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
在方式一中,通过重新设置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在满足DTS对追踪消息的分析需求的前提下,缩减了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
在方式二中,通过将发生溢出的系统状态细分为多个系统状态,并在配置表中,存储这些拆分出来的系统状态和每个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以使得每一个细分的系统状态下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数量得以减少。
应理解,对于调整输出配置后,是否可以解决追踪消息溢出的问题。当接收端不再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状态包时,就表明发送端已经不存在追踪消息丢失的问题了。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启动。
步骤2:发送端内的追踪模块从NVM中读取配置表。
步骤3:根据配置表内启动状态下的输出配置来配置过滤模块,使能输出接口,并将过滤后的追踪消息向接收端发送。
这里,应理解,在系统启动后,越早开始根据配置表输出追踪消息越好。并且,当系统处于启动状态时,整个系统的负荷很小,同时也为了有充分的追踪消息去定位启动相关的问题。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表中对应启动状态的输出配置可以是不对追踪消息进行任何过滤。
步骤4:在过滤模块被更新情况下,记录上次和当前的系统状态和输出配置。
步骤5:追踪模块开始监听系统状态,确认是否变更了系统状态。
步骤6:判断变更后的系统状态是否在配置表中有记录。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7:在配置表存有变更后的新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新的系统状态下的输出配置配置过滤模块,将过滤后的追踪消息向接收端发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在系统启动后,开始运行测试用例,系统进入某一测试状态。对应测试状态,为了减低追踪消息的输出对目标系统造成的负荷,发送端通过与测试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仅向接收端发送接收端期望的追踪消息。
步骤8:发送端判断变更后的系统状态是否是异常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1。
步骤9:启动第一定时器。并继续执行步骤4。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充分的信息去定位异常问题,配置表中与异常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可以设为对追踪消息不进行任何过滤。
步骤10:在配置表中没有储存变更后的新系统状态,且配置表中默认的输出配置的情况下,根据默认状态下的输出配置配置过滤模块,并将过滤后的追踪消息向接收端发送。
步骤11:在变更后的系统状态不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判断变更后的系统状态是否是崩溃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12:在新的系统状态是崩溃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端的追踪模块停止工作,结束流程。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做为追踪消息的发送端,部署有TS,该电子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601,用于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输出单元60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
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601在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时,用于:
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存储于所述配置表中,得到第一判定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配置表中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定的配置表中还存储有默认的输出配置;确定单元601在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包括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为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得到第二判定结果;
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为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一定时器;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发送端是采用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的情况下,切换至根据第二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配置为确定出的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所述第二输出配置为在采用所述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之前采用的输出配置。
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停止单元,用于:
在所述第一系统状态表征所述目标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的情况下,停止追踪消息的输出。
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状态包;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用于向所述接收端指示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
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调整单元,用于:
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
一实施例中,调整单元在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时,用于以下之一:
在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中,将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的数量降低至等于或低于第一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表征不会发生溢出的追踪消息的最高实时传输数量;
将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拆分为至少两个系统状态,并在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以及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中每个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
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单元,用于:
监测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
一实施例中,监测单元在监测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时,用于:
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改变为第一系统状态。
一实施例中,配置表保存在非易失存储器上。
实际应用时,确定单元601、输出单元602和监测单元、判定单元、启动单元、切换单元、停止单元、发送单元、调整单元可由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处理器需要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6中,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700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710中。
可选地,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30,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7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7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7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7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中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相关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输出配置输出所述追踪消息;
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状态包;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用于向所述接收端指示所述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存储于所述配置表中,得到第一判定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配置表中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配置表中还存储有默认的输出配置;所述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默认的输出配置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包括表征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在所述第一判定结果表征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系统状态是否为表征所述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得到第二判定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为表征所述系统异常的系统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一定时器;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发送端是采用第一输出配置输出追踪消息的情况下,切换至根据第二输出配置输出所述追踪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配置为确定出的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所述第二输出配置为在采用所述第一输出配置输出所述追踪消息之前采用的输出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系统状态表征所述目标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追踪消息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进行调整,包括以下之一:
在发生所述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中,将需要输出的追踪消息的数量降低至等于或低于第一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数量表征不会发生溢出的追踪消息的最高实时传输数量;
将所述发生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拆分为至少两个系统状态,并在所述配置表中,存储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以及拆分出的至少两个系统状态中每个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系统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改变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表保存在非易失存储器上。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系统的系统状态变更为第一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的配置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系统状态匹配的输出配置;其中,所述配置表用于存储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种系统状态中每种系统状态对应的输出配置;所述输出配置用于设定需向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输出配置输出所述追踪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追踪消息溢出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状态包;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用于向所述接收端指示所述追踪消息溢出时的输出配置对应的系统状态。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08267.4A 2020-06-29 2020-06-29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82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8267.4A CN111782522B (zh) 2020-06-29 2020-06-29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8267.4A CN111782522B (zh) 2020-06-29 2020-06-29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522A CN111782522A (zh) 2020-10-16
CN111782522B true CN111782522B (zh) 2023-10-24

Family

ID=7276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8267.4A Active CN111782522B (zh) 2020-06-29 2020-06-29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4411B (zh) * 2020-10-20 2024-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491B (zh) * 2020-11-18 2024-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4115B (zh) * 2021-08-30 2024-02-23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开发的问题定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307A (zh) * 2006-01-31 2009-02-18 株式会社东芝 使用信息存储介质的信息再现系统
WO2014009323A2 (en) * 2012-07-09 2014-01-16 Ultrasoc Technologies Ltd Debug architecture
CN104144071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日志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日志的处理平台
CN108139952A (zh) * 2017-06-14 2018-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086157A (zh) * 2018-08-02 2018-1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8061A (zh) * 2018-09-10 2019-01-08 杭州联驱科技有限公司 播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939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90753A (zh) * 2019-08-30 2019-10-29 金瓜子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闸机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92023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7号信令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7406B2 (en) * 2006-07-27 2010-09-14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lying quality of service to application messages in network elements based on roles and st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307A (zh) * 2006-01-31 2009-02-18 株式会社东芝 使用信息存储介质的信息再现系统
WO2014009323A2 (en) * 2012-07-09 2014-01-16 Ultrasoc Technologies Ltd Debug architecture
CN104144071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日志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日志的处理平台
CN108139952A (zh) * 2017-06-14 2018-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009939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92023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7号信令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086157A (zh) * 2018-08-02 2018-1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8061A (zh) * 2018-09-10 2019-01-08 杭州联驱科技有限公司 播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90753A (zh) * 2019-08-30 2019-10-29 金瓜子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闸机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系统日志syslog在电信网管中的应用;赵红宙;《电子质量》(第11期);95-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522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2522B (zh)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34634A1 (zh) 程序调试方法、程序调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761439B (zh) Pon接入系统中基于看门狗的异常检测记录装置及方法
CN108197032B (zh) Ios应用的主线程卡顿监测方法、介质、设备及系统
CN111800490B (zh) 获取网络行为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729213B (zh) 一种后台任务监控方法及装置
JP2006259869A (ja)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
US8549277B2 (en) Server system including diplexer
CN109981491B (zh) 异常处理方法及接口板
CN110727581A (zh) 崩溃定位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8519935B (zh) 板卡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200902226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ast fault notification
CN106997313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061448A (zh) 日志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706752B (zh) 一种软件错误现场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2571B (zh)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14086A (zh) 一种软件错误报告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2549510B (zh) 用于检查操作系统的实时特性的方法
CN112328491B (zh) 追踪消息的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6164185A (ja) デバッグ装置
CN111190761A (zh) 日志输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609117B (zh) 日志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adsp和终端
CN112148537A (zh) 总线监控装置及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968471A (zh) 一种程序崩溃问题上报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3742113B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健康管理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Room 1501, 15 / F, building 2, No. 10 yard, Chaoyang Park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Zh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