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160B -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160B
CN111782160B CN202010448463.XA CN202010448463A CN111782160B CN 111782160 B CN111782160 B CN 111782160B CN 202010448463 A CN202010448463 A CN 202010448463A CN 111782160 B CN111782160 B CN 111782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end
instruction
main controller
hos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4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160A (zh
Inventor
周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rui 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rui 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rui 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rui 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84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接收端、发送端和共享大屏,所述发送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发送端均连接有一个PC主机,所述接收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接收端均连接有一套键鼠设备和至少一个显示屏;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推送指令后,将推送指令对应的PC主机的操作界面显示在所述共享大屏上;主控制器接收到接收端输出的抓取指令后,将与抓取指令所指定的共享大屏上的操作界面对应的PC主机和接收端接通。该技术实现了每一坐席设备均可以实现对共享大屏上显示内容的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多台PC主机在同一共享大屏上的信息共享,从而简化了多坐席环境下的共屏信息分享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机联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屏和键鼠设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本身所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其应用也愈发的趋向于普及化,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大型指挥中心、数据中心、大型办公场所会有不同的坐席电脑处理不同的业务并配置有大型显示屏,用以开会或数据共享。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一台主控制器通过软件控制大型显示屏工作,如大型办公场所开会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开会所需文件或数据传输存储到U盘、移动硬盘或固态硬盘中,再通过主控制器读取U盘、移动硬盘或固态硬盘中的文件或数据,将需要共享的信息显示在大型显示屏上,以便于多名参与人员能够同时、同步的分享显示在大型显示屏上的内容。
然而,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但是其仅通过一台主控制器控制大型显示屏,即通过一台电脑主机控制大型显示屏。当需要共享的信息过多时,一台电脑主机不足以容纳需要共享的信息;同时大量共享信息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占用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比如将一个大视频由电脑复制到U盘中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最后,由于控制大型显示屏的仅有一台主控制器,所以只有操作主控制器的单个人员才能控制大型显示屏上的共享内容。以上问题都属于现有的多坐席环境下显示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型显示屏共享信息过程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简化多坐席环境下的共屏信息分享过程。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接收端、发送端和共享大屏,所述发送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发送端均连接有一个PC主机,所述接收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接收端均连接有一套键鼠设备和至少一个显示屏;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调取指令后,将所述接收端以及与所述调取指令对应的PC主机接通;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切换指令后,将与所述切换指令对应的PC主机和切换指令所指定的接收端接通;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推送指令后,将推送指令对应的PC主机的操作界面显示在所述共享大屏上;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抓取指令后,将与抓取指令所指定的共享大屏上的操作界面对应的PC主机和接收端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端以及与接收端链接的键鼠设备和显示屏共同组成单个坐席设备,当接收端连通PC主机后,员工可通过坐席设备实现与电脑等同的操作。当接收端与PC主机和发送端均设置有多个时,即可实现多个员工通过接收端远程连接PC主机以实现一人一机的工作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位于接收端的员工想要对某一PC主机进行操作,可发送调取指令或切换指令,主控制器接收到调取指令或切换指令后将接收端和PC主机接通;当员工想要将本机所接通的PC主机改为接通到另外一个接收端时,可向主控制器发送切换指令,使得PC主机连通切换指令所制定的另外一台接收端。当需要通过共享大屏进行信息共享时,主控制器可通过接收端发出的推送指令或抓取指令将PC主机的操作界面推送到共享大屏或与映射到共享大屏的PC主机接通,从而实现每一坐席设备均可以实现对共享大屏上显示内容的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多台PC主机在同一共享大屏上的信息共享,从而简化了多坐席环境下的共屏信息分享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有切换模块和MCU,所述切换模块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推送指令后,将推送指令对应的PC主机与所述MCU接通,所述MCU依据所述接收端连接的键鼠设备输出的键鼠信息控制所述操作界面的显示;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易控指令后,所述MCU依据所述易控指令指定的接收端连接的键鼠设备输出的键鼠信息控制所述操作界面的显示;
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输出的抓取指令后,将与抓取指令所指定的共享大屏上的操作界面对应的PC主机和接收端接通,并断开所述PC主机与MCU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CU本身可以起到类似接收端的作用,当MCU连接PC主机后,可通过MCU将PC主机的操作界面显示在共享大屏上,同时,通过易控指令,可以切换控制MCU和PC主机工作的键鼠设备,从而实现多机共享环境下的多人切换控制共享。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之间通过光纤、HDBaseT协议通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非TCP/IP协议方式,不占用网络资源,不受网络环境的带宽限制,同时排除了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的干扰,安全性高。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接收端和MCU同时连接一个或多个PC主机,并将所述PC主机的操作界面显示在所述显示屏或共享大屏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个员工同时操控多台PC主机,从而为员工的多机操作提供了便利。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或共享大屏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可以实现一个显示屏或共享大屏与多台PC主机的对应连接方式,方便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发送端配置有工作属性,所述主控制器接通PC主机和接收端时进行以下判断操作:
若接收端所具备的权限能够连接具备所述工作属性的发送端,则接通PC主机和接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端的权限配置可以实现对PC主机的划分,从而实现控制装置中接收端的分级化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PC主机接通所述接收端后,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权限访问或控制所述PC主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接收端与PC主机连接的两种方式,即接收端仅能够访问PC主机的数据以实现对PC主机内的数据查询,或接收端能够控制PC主机,使得控制装置本身具备多种使用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接收端设置有USB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接收端能够通过USB借口链接U盘、移动硬盘、密码锁等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主控制器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或HDBaseT协议通讯连接,提供了键鼠设备与PC主机之间的远程连接基础,实现了员工能够远程操控PC主机;
2.由于主控制器能够通过接收端输出的调取指令或切换指令变更PC主机接通的接收端,使得员工之间能够自主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多个PC主机之间的信息共享;
3.由于员工能够远程控制PC主机,使得坐席位置省去了PC主机的布置步骤,简化了坐席位置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坐席联控装置的拓扑图。
图2是接收端的调取操作拓扑图。
图3是接收端的调取操作流程图。
图4是接收端的切换操作拓扑图。
图5是接收端的切换操作流程图。
图6是抓取操作与推送操作的拓扑图。
图中,1、接收端;2、发送端;3、主控制器;4、显示屏;41、信号源OSD菜单;42、功能端OSD菜单;43、共享OSD菜单;5、键鼠设备;6、PC主机;7、共享大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3以及与主控制器3连接的接收端1、发送端2和共享大屏7,发送端2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发送端2均连接有一个PC主机6,接收端1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接收端1均连接有一套键鼠设备5和至少一个显示屏4。接收端1通过主控制器3控制PC主机6连接的接收端1。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PC主机6统一设置在一个主机机房中,接收端1位于接收大厅内的坐席工位中,键鼠设备5和显示屏4均设置在坐席工位中。在使用该控制装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坐席工位工作,通过键鼠设备5操控与接收端1连接的PC主机6。
在PC主机6集中化设置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主控制器3与接收端1和发送端2之间采用非IP协议架构连接,本实施例中,发送端2与主控制器3之间以及接收端1与主控制器3之间均设置有HDBaseT网络模块,主控制器3与接收端1和发送端2之间通过光纤、HDBaseT协议通讯连接。当然,在物理连接关系中,主控制器3与接收端1和发送端2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线连接,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PC主机6、控制装置、显示屏4以及键鼠设备5连接完成之后,主控制器3依据接收端1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指令对PC主机6的连接关系进行变更。接收端1受控于键鼠设备5向主控制器3发出的指令至少包括两种:调取指令、切换指令、推送指令、抓取指令和易控指令。
其中,主控制器3对每一发送端2和接收端1均进行了编号。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键鼠设备5控制接收端1接通一个PC主机6以使得显示屏4上显示PC主机6的操作界面时,则接收端1向主控制器3发送调取指令,调取指令至少包括主机编号和指令类型,主机编号为发送端2的编号。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将编号与主机编号对应的发送端2所连接的PC主机6与发送调取指令的接收端1连接,并将PC主机6的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显示屏4上,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界面与PC主机6实现人机互动。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接收端1的调取操作进行说明。
接收端1通过显示屏4显示自身所能够识别的发送端2信号源OSD菜单41,信号源OSD菜单41内A、B•••N所在区域分别对应接收端1识别的A号发送端2、B号发送端2、、、N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当工作人员想要将A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与接收端1接通时,则通过鼠标点击选中信号源OSD菜单41中A所在区域,并将该区域拖入到桌面上非信号源OSD菜单41区域,接收端1响应鼠标的拖入动作向主控制器3发送调取指令,调取指令包括了鼠标选中的编号A以及调取的指令类型,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接收端1接通,并将A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的A操作界面显示在显示屏4桌面上鼠标拖入的位置。A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桌面上,信号源OSD菜单41为可隐藏式菜单窗口。
其中,接收端1被配置有工作权限,工作权限至少包括识别权限、连接权限、访问权限和控制权限;
控制装置与PC主机6以及显示屏4物理连接完毕后,主控制器3首先识别每一接收端1是否具备识别权限,若是,则在接收端1用于显示发送端2的信号源OSD菜单41中加入相应发送端2的编号,反之,不加入用于显示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的信号源OSD菜单41中;
当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再由主控制器3判断接收端1是否具有连接A号发送端2的连接权限,若是,再判断A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是否为连接状态,若PC主机6不是连接状态,则证明PC主机6未连接其余接收端1,则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接收端1接通;如接收端1无连接权限或PC主机6是连接状态其中一项成立,则主控制器3向接收端1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此处为了实现多台接收端1之间的相互调用,若接收端1具有连接A号发送端2的连接权限且A号发送端2处于连接状态,也可以由主控制器3向A号发送端2连接的接收端1发送调取请求指令,A号发送端2连接的接收端1经过确认后返回调取确认指令至主控制器3,再由主控制器3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发送调取指令的接收端1接通;
当A号发送端2与接收端1接通后,由主控制器3判断接收端1具有访问权限或控制权限。若接收端1仅具有访问权限,则接收端1仅能通过打开、播放等指令对PC主机6中的内容进行访问;若接收端1仅具有控制权限,则员工可通过接收端1控制PC主机6工作。
当工作人员想要断开接收端1与发送端2的连接时,关闭A操作界面即可。
当工作人员想要将自身所操控的接收端1连接的PC主机6切换至其他的接收端1时,则接收端1向主控制器3发送切换指令,切换指令至少包括主机编号、指令类型以及指定接收编号,指定接收编号为切换指令所指定的最终连接PC主机6的接收端1的编号。主控制器3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将编号与主机编号对应的发送端2所连接的PC主机6与编号为指定编号的接收端1连接,并将PC主机6的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显示屏4上,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界面与PC主机6实现人机互动。
以下参照图4和图5对接收端1的切换操作进行说明。
接收端1通过显示屏4显示自身所能够识别的发送端2的信号源OSD菜单41以及自身所能够识别的接收端1的功能端OSD菜单42,图中信号源OSD菜单41内A、B•••N所在区域分别对应接收端1识别的A号发送端2、B号发送端2、、、N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功能端OSD菜单42内的b、c•••n所在区域分别对a号接收端1识别的b号接收端1、c号接收端1…n号接收端1。当工作人员想要将显示在a号接收端1连接的显示屏4上的A操作界面切换到c号接收端1连接的显示屏4上时,则通过鼠标选中A操作界面,并将A操作界面拖动到功能端OSD菜单42中的c所在区域,形成飞屏操作。a号接收端1相应鼠标的飞屏操作向主控制器3发送切换指令,切换指令包括鼠标选中的编号A、切换的指令类型以及指定接收编号c,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c号接收端1接通,并将A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的A操作界面显示在c号接收端1链接的显示屏4上。A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桌面上,信号源OSD菜单41以及功能端OSD菜单42均为可隐藏式菜单窗口。
其中,接收端1被配置有工作权限,工作权限至少包括识别权限、连接权限、访问权限和控制权限;
控制装置与PC主机6以及显示屏4连接完毕时,主控制器3首先识别每一接收端1是否具备识别权限,识别权限包括识别发送端2的权限以及识别接收端1的权限。若是,则在接收端1用于显示发送端2的信号源OSD菜单41或接收端1用于显示接收端1的功能端OSD菜单42中分别加入相应发送端2的编号和接收端1编号,反之,不加入信号源OSD菜单41和功能端OSD菜单42中;
当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再由主控制器3判断c号接收端1是否具有连接A号发送端2的连接权限,若是,则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c号接收端1接通;反之,则主控制器3向a号接收端1发送错误提示信息,并将错误提示信息显示在a号接受端连接的显示屏4上;
此处为了实现多台接收端1之间的文明切换,若c号接收端1具有连接A号发送端2的连接权限,由主控制器3向c号接收端1发送切换请求指令,c号接收端1经过确认后返回切换确认指令至主控制器3,再由主控制器3将A号发送端2与c号接收端1接通;
当A号发送端2与c号接收端1接通后,由主控制器3判断c号接收端1具有访问权限或控制权限。若c号接收端1仅具有访问权限,则c号接收端1仅能通过打开、播放等指令对PC主机6中的内容进行访问;若c号接收端1仅具有控制权限,则员工可通过c号接收端1控制PC主机6工作。
进一步的,参照图6,主控制器3包括切换模块和MCU,切换模块用于连接发送端2和接收端1,MCU用于连接共享大屏7,切换模块依据接收端1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指令对PC主机6与接收端1或MCU的连接关系进行变更。
以下参照图6对接收端1的推送操作、抓取操作和易控操作进行说明。
每一操作界面均显示有对应的发送端2编号,且每一显示屏4的显示界面顶部均设置有共享OSD菜单43,共享OSD菜单43中的编号B所在区域对应共享大屏7上与B号发送端2对应的B操作界面。
当操作a号接收端1的工作人员想要将显示在自身显示屏4上的A操作界面推送到共享大屏7上时,则通过鼠标选中A操作界面,并将A操作界面拖动到共享OSD菜单43中。a号接收端1响应拖动到共享OSD菜单43的操作生成推送指令并将推送指令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推送指令包括鼠标选中的编号A以及推送的指令类型,切换模块接收到推送指令后,将编号为A的A号发送端2与MCU接通,并将A号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的A操作界面显示在共享大屏7上,同时,断开A号发送端2与a号接收端1的连接,切换模块将a号接收端1连接的键鼠设备5输出的键鼠信息实时传输给MCU,MCU依据键鼠信息控制A操作界面的显示。
当推送操作完成后,如操作c号接收端1的工作人员想要取得控制A操作界面的权限,则通过c号接收端1生成易控指令并将易控指令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易控指令包括界面编号A、操作编号a、目标编号c以及易控的指令类型。生成易控指令的方式可以依据不同的键鼠操作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优选为:通过鼠标右击功能端OSD菜单42中的编号a所在区域,并在右击生成的对话框中编辑A操作界面的编号“A”。切换模块接收到易控指令后生成一确认指令并将确认指令发送到a号接收端1,并显示在a号接收端1连接的显示屏4上,操作a号接收端1的工作人员在获知确认指令后,通过a号接收端1回传一授权指令至主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切换模块接收到授权指令后,将c号接收端1连接的键鼠设备5输出的键鼠信息实时传输给MCU,MCU依据键鼠信息控制A操作界面的显示。
当操作c号接收端1的工作人员想要将显示在共享大屏7上的B操作界面抓取到自身显示屏4上时,则通过鼠标选中共享OSD菜单43中的编号B所在区域并拖动到显示屏4显示界面中的非OSD菜单区域。C号接收端1响应拖动操作生成抓取指令并将抓取指令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抓取指令包括鼠标选中的编号B、目标编号c以及抓取的指令类型,切换模块接收到抓取指令后,将编号为B的B号发送端2与c号接收端1接通,并将B号发送端2所对应的B操作界面显示在c号接收端1连接的显示屏4上,同时,断开B号发送端2与MCU的连接。
进一步的,接收端1配置有USB接口,使得接收端1可通过USB借口连接U盘、移动硬盘或打印机等外服设备设备。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通过键鼠设备5、显示屏4和接收端1组成的坐席设备连接一台或多台PC主机6,多个工作人员同时工作过程中,不同接收端1可通过发送切换指令或调取指令实现对不同PC主机6的连接切换或调用,这种去中心化控制的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调用不同的PC主机6,增强了员工之前的自主的互联互通能力,简化了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方式。当需要通过共享大屏7进行信息共享时,主控制器3可通过接收端1发出的推送指令或抓取指令将PC主机6的操作界面推送到共享大屏7或与映射到共享大屏7的PC主机6接通,从而实现每一坐席设备均可以实现对共享大屏7上显示内容的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多台PC主机6在同一共享大屏7上的信息共享,从而简化了多坐席环境下的共屏信息分享过程。

Claims (5)

1.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控制器(3)以及与主控制器(3)连接的接收端(1)、发送端(2)和共享大屏(7),所述发送端(2)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发送端(2)均连接有一个PC主机(6),所述接收端(1)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每一接收端(1)均连接有一套键鼠设备(5)和至少一个显示屏(4);所述接收端(1)向主控制器(3)发出的指令至少包括两种:调取指令、推送指令、抓取指 令和易控指令;所述接收端(1)被配置有工作权限,工作权限至少包括识别权限、连接权限、访问权限和控制权限;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调取指令后,将所述接收端(1)以及与所述调取指令对应的PC主机(6)接通;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切换指令后,将与所述切换指令对应的PC主机(6)和切换指令所指定的接收端(1)接通;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调取指令后,将所述接收端(1)以及与所述调取指令对应的PC主机(6)接通包括:
主控制器(3)用于识别每一接收端(1)是否具备识别权限,若是,则在接收端(1)用于显示发送端(2)的信号源OSD菜单中加入相应发送端(2)的编号,否则,不加入用于显示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的信号源OSD菜单中;当主控制器(3)接收到调取指令后,主控制器(3)判断接收端(1)是否具有连接加入的发送端(2)的连接权限,若是,则判断该发送端(2)连接的PC主机(6)是否为连接状态,若PC主机(6)不是连接状态,则将该编号的发送端(2)与接收端(1)连通;若接收端(1)无连接权限,则主控制器(3)向接收端(1)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若该编号的发送端(2)的PC主机(6)是连接状态,则主控制器(3)像该编号发送端(2)连接的接收端(1)发送调取请求指令,该编号发送端(2)连接的接收端(1)经过确认后返回调取确认指令至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3)将该编号的发送端(2)与发送调取指令的接收端(1)连通;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推送指令后,将推送指令对应的PC主机(6)的操作界面显示在所述共享大屏(7)上;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抓取指令后,将与抓取指令所指定的共享大屏(7)上的操作界面对应的PC主机(6)和接收端(1)接通;
所述主控制器(3)包括有切换模块和MCU,所述切换模块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推送指令后,将推送指令对应的PC主机(6)与所述MCU接通,所述MCU依据所述接收端(1)连接的键鼠设备(5)输出的键鼠信息控制所述操作界面的显示;
当推送操作完成后,若操作其它接收端(1)的工作人员想要取得推送端的控制操作界面的权限,则通过其它接收端(1)生成易控指令并将易控指令发送到主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易控指令包括界面编号、操作编号、目标编号以及易控的指令类型;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易控指令后,所述MCU依据所述易控指令指定的接收端(1)连接的键鼠设备(5)输出的键鼠信息控制所述操作界面的显示;
所述主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1)输出的抓取指令后,将与抓取指令所指定的共享大屏(7)上的操作界面对应的PC主机(6)和接收端(1)接通,并断开所述PC主机(6)与MCU的连接;
所述接收端(1)和MCU同时连接一个或多个PC主机(6),并将所述PC主机(6)的操作界面显示在所述显示屏(4)或共享大屏(7)上;
所述发送端(2)配置有工作属性,所述主控制器(3)接通PC主机(6)和接收端(1)时进行以下判断操作:
若接收端(1)所具备的权限能够连接具备所述工作属性的发送端(2),则接通PC主机(6)和接收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3)与所述接收端(1)和所述发送端(2)之间通过光纤、HDBaseT协议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界面以悬浮窗口的显示方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4)或共享大屏(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主机(6)接通所述接收端(1)后,所述接收端(1)依据所述权限访问或控制所述PC主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1)设置有USB接口。
CN202010448463.X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Active CN111782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463.XA CN11178216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463.XA CN11178216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160A CN111782160A (zh) 2020-10-16
CN111782160B true CN111782160B (zh) 2023-10-27

Family

ID=7275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463.XA Active CN11178216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16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48239A2 (en) * 1996-06-13 1997-12-18 Northern Telecom Inc. Service control unit for call control processing
CN1585531A (zh) * 2004-06-07 2005-02-23 戴凌 公网通调度通信系统
CN102096479A (zh) * 2011-02-28 2011-06-1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mbus具有本地和远程功能的kvm切换器
CN202103864U (zh) * 2011-06-14 2012-0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无线多点ddc edid信息共享装置
CN10276857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蓝牙模块的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及其分享方法
CN203193802U (zh) * 2011-12-29 2013-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90205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共享方法及系统
CN204795335U (zh) * 2015-07-30 2015-11-18 北京淳中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Kvm矩阵系统
CN105635259A (zh) * 2015-12-25 2016-06-01 上海建坤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多屏实时交互系统
CN107370795A (zh) * 2017-06-30 2017-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记录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7450743A (zh) * 2016-11-23 2017-12-08 深圳市秦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输入输出集成系统的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的实现方法
CN108521467A (zh) * 2018-04-24 2018-09-11 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集分式kvm远程坐席协同系统
CN108874171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广州魅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
CN109799933A (zh) * 2019-01-02 2019-05-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支持多主机的多点触控与显示系统
CN110493570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矩阵式kvm坐席协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48239A2 (en) * 1996-06-13 1997-12-18 Northern Telecom Inc. Service control unit for call control processing
CN1585531A (zh) * 2004-06-07 2005-02-23 戴凌 公网通调度通信系统
CN102096479A (zh) * 2011-02-28 2011-06-1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mbus具有本地和远程功能的kvm切换器
CN10276857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蓝牙模块的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及其分享方法
CN202103864U (zh) * 2011-06-14 2012-0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无线多点ddc edid信息共享装置
CN203193802U (zh) * 2011-12-29 2013-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90205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共享方法及系统
CN204795335U (zh) * 2015-07-30 2015-11-18 北京淳中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Kvm矩阵系统
CN105635259A (zh) * 2015-12-25 2016-06-01 上海建坤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多屏实时交互系统
CN107450743A (zh) * 2016-11-23 2017-12-08 深圳市秦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输入输出集成系统的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的实现方法
CN108874171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广州魅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
CN107370795A (zh) * 2017-06-30 2017-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记录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8521467A (zh) * 2018-04-24 2018-09-11 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集分式kvm远程坐席协同系统
CN109799933A (zh) * 2019-01-02 2019-05-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支持多主机的多点触控与显示系统
CN110493570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矩阵式kvm坐席协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160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6357B1 (en) Camera monitoring system
CN108965217B (zh) 一种基于c/s架构的多屏幕多媒体交互系统
EP0713175B1 (en) Window management system
JP2865827B2 (ja) 会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蓄積方法
US7191217B2 (en) Distributed server-based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JPH04186456A (ja) 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共同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206541277U (zh)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
EP1427144A1 (en)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5621726A (e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and adapter for virtualizing a LAN system
CN103916412A (zh) 一种it设备远程运维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47413B (zh) 远程装置的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CN110769405A (zh) 一种蓝牙mesh网络的配网方法
CN111782160B (zh) 一种多机多源共屏控制装置
US5491798A (en) Method for network call management
CN11368766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
CN111787056A (zh) 一种多坐席联控装置及方法
CN102868766B (zh) 一种实现远程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109623A (zh) 一种kvm系统的u盘远程操作的实现方法
JPH09222916A (ja) 現場監視システム
CN115052209A (zh) 一种5g远程接管及操控系统
CN102387337A (zh) 一种会议设备管理系统
JPH08241276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共有化システム
US20020080172A1 (en) Pointer control system
JPH02245865A (ja) 共同知的作業支援方式
CN103338117B (zh) 一种虚拟交换机的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