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6704A -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6704A
CN111776704A CN202010639399.3A CN202010639399A CN111776704A CN 111776704 A CN111776704 A CN 111776704A CN 202010639399 A CN202010639399 A CN 202010639399A CN 111776704 A CN111776704 A CN 111776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tation
control e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9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6704B (zh
Inventor
翁端文
褚如昶
赵喆
杨善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39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6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6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6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7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discharged or distributed to several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s or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衣吊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端、出站数据传感器;控制端接收出站数据传感器输入的载具信息;控制端内储存有多个工作站信息,控制端匹配载具信息与工作站信息,控制端依据匹配结果计算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控制端内还储存有分配比例,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控制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现有技术的分配方式易造成某一工作站的载具分配数量超出上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载具出站时便及时处理,同时通过分配比例进行控制,通过两者配合有效避免了分配超出上限。从而使得分配更加合理,进一步维持了生产节拍的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衣吊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为满足社会对服装日益增长的需求,厂家往往需要引进制衣吊挂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一套制衣吊挂系统中存在多个工作站,若各工作站的任务分配不合理,易出现生产节拍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吊挂线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例如部分工作站高负荷工作,部分工作站低效工作,极端情况下,会出现部分工作站满站工作,部分工作站空载工作的异常情况。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控制方法【申请号:CN201410034291.6,公开号:CN103734964B】。包括:数据采集程序、终端机、控制器、驱动装置、链条、主轨、工作站。虽然能够通过终端机记录各工作站站内当前的衣架数量从而实现依据当前工作站的任务量进行分配,以使得生产节拍平衡,但是,工作站的进站数是通过进站读头获取,因此存在较长的数据延迟。受数据延迟的影响,当某一工作站站内当前的衣架数量为零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会不断向该工作站分配衣架直至第一个衣架通过该工作站进站读头,从而导致分配至该工作站的衣架数量超出该工作站的承受上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包括:控制端、出站数据传感器;控制端接收出站数据传感器输入的载具信息;控制端内储存有多个工作站信息,控制端匹配载具信息与工作站信息,控制端依据匹配结果计算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控制端内还储存有分配比例,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控制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以使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
在制衣吊挂系统中的载具上均设置有芯片,芯片承载有相应的载具信息。出站数据传感器设置在工作站的出站端,当载具由工作站的出站端出站时,出站数据传感器会读取到载具上的芯片从而获取相应的载具信息,出站数据传感器将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控制端接收载具信息,控制端内储存有多个工作站信息,控制端内储存有分配比例,分配比例反应的是各工作站理论进站数的比值,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将其中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从而将相应的载具分配至相应的工作站,当控制端将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时,控终端依据匹配结果计算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由此,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对进站数进行控制以使得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综上,当载具由工作站的出站端离开工作站时,便可通过出站数据传感器及时获取载具信息,使得控制端及时进行信息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数据延迟造成分配的载具数量超出工作站的承载上限。同时,控制端通过分配比例对工作站的进展数量进行控制,使得各工作站的实际进站数量始终趋近于分配比例,从而进一步避免对某一工作站持续分配载具造成分配的载具数量超出工作站的承载上限。
进一步的,控制端内储存有工序流程,工序流程包括多道工序,一道工序对应多个工作站信息;当控制端接收到载具信息时,控制端依据工序顺序顺次调用相邻的下一工序的工作站信息;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将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
进一步的,控制端计算同一工序内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控制端根据比例关系将其中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匹配后,同一工序内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分配比例更加接近。
进一步的,分配比例有多个,分配比例与工序一一对应。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包括:出站数据传感器获取载具信息,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出站数据传感器获取载具信息并输出至控制端;
第二步:当控制端接收到载具信息时,控制端依据工序顺序顺次调用相邻的下一工序的工作站信息;
第三步:控制端(1)依据分配比例、选择原则将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
进一步的,控制端内储存有工序流程,工序流程包括多个工序,工序依序排列,一道工序对应多个工作站信息。
进一步的,当控制端将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时,控制端将相应工作站的进站数加一。
进一步的,选择原则包括就近原则,就近原则为:当各工作站的进站数相等时,控制端依据工作站的排序将其中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
进一步的,选择原则还包括随机原则,随机原则为:当各工作站的进站数相等时,控制端随机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
进一步的,选择原则还包括时刻原则,时刻原则为:控制端获取工作站的进站时刻;当比例关系符合分配比例时,控制端依据进站时刻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比例分配对各工作站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使得生产分配平衡,从而使得生产节奏统一,继而使得整体效率提高。
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对各工作站的进站数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因持续为同一工作站分配载具造成分配数量超出承载上限。
当出站数据传感器获取到载具信息时,控制端便在载具运动至下一工作站之前对载具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因数据延迟造成分配至某一工作站的载具数量超出承载上限。
控制端为各载具完成的工序进行记录,并依据记录进行控制,一方面可避免控制端出现误判,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加控制的灵活性。
利用就近原则、随机原则,可使得控制端不能依据分配比例进行分配时,控制端仍然能够对载具进行有效分配。
利用时刻原则,一方面可使得控制端能够持续的有效分配载具,另一方面可优先为等待时间更长的工作站分配载具,从而有效平衡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心理。
附图说明
图1: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中:1-控制端、2-主轨、21-进站数据传感器、3-工作站、31-气动导轨、32-出站数据传感器、33-提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包括:控制端1、主轨2、工作站3。主轨2为闭合的环形,工作站3为多个,工作站3依据主轨2上链条的传动方向按序设置在主轨2的四周。工作站3设置有进站端、出站端。进站端、出站端与主轨2相对应。进站端处设置有能够与主轨2导通的气动导轨31,主轨2上设置有与进站端相对应的进站数据传感器21。出站端处设置有导轨从而与主轨2导通,出站端还设置有出站数据传感器32、提升装置33。载具上均设置有能够被进站数据传感器21、出站数据传感器32解读的芯片,芯片承载有相应的载具信息。控制端1内储存有多个工作站信息,工作站信息与工作站3一一对应,从而与各工作站进站数据传感器21、出站数据传感器32相对应。控制端1内还储存有工序流程,工序流程包括多道工序,一道工序对应多个工作站信息。当载具被运送至与工作站信息相对应的工作站3时,载具上的裁片能够被该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应工序的工序加工从而完成该工序。控制端1内还储存有分配比例,分配比例与工序一一对应,分配比例反应的是各工作站3进站数之间的理论比例关系,受工作人员工作熟练度的影响,加工效率更高的工作站3在分配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更高。
在实际运行时,将载具信息与工序流程匹配后,通过进站端将载具送入与第一工序相对应的工作站3内。工作站3的工作人员对载具上的裁片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提升装置33将载具提升至出站端,设置在出站端的出站数据传感器32解读载具上的芯片从而获取载具信息,出站数据传感器32将获取到的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1,表明该载具上的裁片已经完成第一工序。此时,控制端1对完成的工序进行记录,并顺次调用与第二工序相对应的工作站信息。控制端1计算第二工序内各工作站3实际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控制端1对比比例关系与第二工序的分配比例,控制端1依据对比结果选择其中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表明将该载具预分配至相应的工作站3。同时,控制端1将相应工作站3的实际进站数加一,从而对相应工作站3的实际进站数进行更新。例如:第二工序包括A、B、C三个工作站。三个工作站的实际进站数依次为4、2、2,则三者的比例关系为2:1:1。第二工序的分配比例为3:1:1,因此,控制端1将A工作站的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从而将载具预分配至A工作站,使得第二工序各工作站实际进站数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同时,控制端1将A工作站的进站数加一。此时,载具由工作站3的出站端进入主轨2内,在主轨2的链条带动下,载具延主轨2运动,当载具运动至相邻工作站3的进站端处时,相应的进站数据传感器21读取载具芯片从而获取载具信息,进站数据传感器21将获取到的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1,控制端1进行判断,若与该工作站3相对应的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则控制端1控制相应的气动导轨31动作从而将该载具导入该工作站3内。若该工作站信息未与载具信息相匹配,则启动导轨不动作,使得载具在主轨2链条的带动下继续运动直至运动至相匹配的工作站3处。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使得载具上的裁片完成全部的工序。
综上,当载具由出站端进入主轨2时,出站数据传感器32便将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1,控制端1便可在载具运动至其他工作站3之前对该载具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数据延迟造成分配至工作站3的载具数量超出该工作站3的承载上限。同时,控制端1通过分配比例对工作站3的实际进站数进行控制,从而对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进行调控,从而避免因持续为一个工作站3分配载具造成分配数量超出承载上限。
作为优选的,控制端1内储存有理论承受上限,每当控制端1接收到进站数据传感器21输入的载具信息并控制气动导轨31动作使得该载具导入该工作站3时,控制端1将该工作站3的实际载具数量加一。每当控制端1接收到出站数据传感器32输入的载具信息并依据分配比例将该载具信息与下一工序内相应的工作站信息匹配时,控制端将相应工作站的分配载具数量加一,以获知有多少载具处于前往该工作站的途中。控制端计算同一工作站的实际载具数量与分配载具数量之和,当两者的和达到或超出理论承受上限时,控制端停止向该工作站分配载具,从而进一步避免因持续为一个工作站3分配载具造成分配数量超出承载上限。
其中,一道工序与多个工作站信息相对应,一个工作站信息也可以与多道工序相对应。当控制端1接收到载具信息时,控制端1便对该载具完成的工序进行及时记录,控制端1依据记录调用下一工序相应的工作站信息而非依据当前工作站信息进行调用。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控制端1的控制发生混乱,另一方面可使得控制端1的控制以及工作站3的设置安装更加灵活。
实施例二: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应用于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系统。包括:出站数据传感器获取载具信息,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所述出站数据传感器获取载具信息并输出至控制端;
第二步:当控制端接收到载具信息时,控制端依据工序顺序顺次调用相邻的下一工序的工作站信息;
第三步: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选择原则将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
载具上设置有能够被出站数据传感器32读取的芯片,芯片承载有载具信息。控制端1内储存有工序流程,工序流程包括多个工序,工序依序排列,一道工序对应多个工作站信息,出站数据传感器32与工作站信息一一对应。在实际运用时,将载具信息与工序流程匹配后,将载具置于与第一工序相应的工作站3内,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出站端将载具运送至主轨2上。当载具通过设置在出站端的出站数据传感器32时,出站数据传感器32读取载具芯片从而获取载具信息并将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1,表明载具上的裁片已经完成第一工序,控制端1接收载具信息并对已经完成的第一工序进行记录。同时,控制端1调用与第二工序相对应的工作站信息,控制端1依据进站数、分配比例、选择原则将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表明控制端1将载具预分配至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3,从而对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进行控制。其中,当控制端1将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时,控制端1将相应工作站3的进站数加一。同时,选择原则包括就近原则,就近原则为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相等时,控制端1依据工作站3的排序将其中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选择原则还包括随机原则,随机原则为当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相等时,控制端1随机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例如:第二工序共对应A、B、C三个工作站,三个工作站依据主轨2上链条的运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若三个工作站的进站数均为零,则控制端依据就近原则或随机原则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匹配,以使得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分配比例。若三个工作站的进站数为不为零的同一个数,例如,三个工作站的进站数均为2,则此时三个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1:1,当分配比例也为1:1:1时,即比例关系与分配比例相等时,控制端依据就近原则或随机原则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当分配比例不为1:1:1时,控制端依据分配比例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
其中,当进站数据传感器21将读取到的载具信息输出至控制端时,表明载具已经运动至工作站的进站端,控制端将记录当前的时刻从而获取该工作站的进站时刻。当各工作站的比例关系符合分配比例时控制端无法再依据分配比例进行载具分配时,控制端则依据时刻原则,调用并对比各工作站的进站时刻,将进站时刻靠前即进站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更长的工作站的工作站信息与载具信息相匹配,从而将该载具分配至相应的工作站。一方面可使得控制端能够持续分配载具,另一方面可优先为等待时间较长的工作站分配载具,从而使得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心理更加平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1)、出站数据传感器(32);
所述控制端(1)接收所述出站数据传感器(32)输入的载具信息;
所述控制端(1)内储存有多个工作站信息,所述控制端(1)匹配所述载具信息与所述工作站信息,所述控制端(1)依据匹配结果计算相应工作站(3)的进站数;
所述控制端(1)内还储存有分配比例,所述控制端(1)依据所述分配比例控制所述相应工作站(3)的进站数以使所述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所述分配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1)内储存有工序流程,所述工序流程包括多道工序,一道工序对应多个所述工作站信息;
当所述控制端(1)接收到所述载具信息时,所述控制端(1)依据工序顺序顺次调用相邻的下一工序的工作站信息;
所述控制端(1)依据所述分配比例将下一工序中的一个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1)计算同一工序内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所述控制端(1)根据所述比例关系将其中一个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相匹配,匹配后,所述同一工序内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与所述分配比例更加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比例有多个,所述分配比例与所述工序一一对应。
5.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站数据传感器(32)获取载具信息,控制端(1)依据分配比例将一个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相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所述分配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所述出站数据传感器(32)获取所述载具信息并输出至所述控制端(1);
第二步:当所述控制端(1)接收到所述载具信息时,所述控制端依据工序顺序顺次调用相邻的下一工序的工作站信息;
第三步:所述控制端(1)依据所述分配比例、选择原则将所述下一工序中的一个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以使各工作站的进站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趋近于所述分配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1)内储存有工序流程,所述工序流程包括多个工序,所述工序依序排列,所述一道工序对应多个工作站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端(1)将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时,所述控制端(1)将所述相应工作站(3)的进站数加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原则包括就近原则,所述就近原则为:当所述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相等时,所述控制端(1)依据所述工作站(3)的排序将其中一个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原则还包括随机原则,所述随机原则为:当所述各工作站(3)的进站数相等时,所述控制端(1)随机将一个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原则还包括时刻原则,所述时刻原则为:所述控制端获取所述工作站的进站时刻;
当所述比例关系符合所述分配比例时,所述控制端依据所述进站时刻将一个所述工作站信息与所述载具信息匹配。
CN202010639399.3A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776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9399.3A CN111776704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9399.3A CN111776704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704A true CN111776704A (zh) 2020-10-16
CN111776704B CN111776704B (zh) 2022-09-09

Family

ID=7275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9399.3A Active CN111776704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67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2220A (zh) * 2023-08-25 2023-09-19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定位的吊挂终端认证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1614A (ja) * 1992-04-28 1993-11-16 Brother Ind Ltd 搬送システム
CN201393587Y (zh) * 2009-05-18 2010-02-03 金春来 智能可变轨服装加工物料配送生产线
CN102707684A (zh) * 2012-05-25 2012-10-03 宁波圣瑞思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生产吊挂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707683A (zh) * 2012-05-25 2012-10-03 宁波圣瑞思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料架进出站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2789211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吊挂生产流水线动态平衡方法
CN10374440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惠州市天泽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出站控制方法
CN10373496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惠州市天泽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控制方法
CN109110359A (zh) * 2018-06-15 2019-01-01 浙江衣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商品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1252460A (zh) * 2020-03-26 2020-06-09 佛山市顺德区宏盈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1614A (ja) * 1992-04-28 1993-11-16 Brother Ind Ltd 搬送システム
CN201393587Y (zh) * 2009-05-18 2010-02-03 金春来 智能可变轨服装加工物料配送生产线
CN102789211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吊挂生产流水线动态平衡方法
CN102707684A (zh) * 2012-05-25 2012-10-03 宁波圣瑞思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生产吊挂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707683A (zh) * 2012-05-25 2012-10-03 宁波圣瑞思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料架进出站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374440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惠州市天泽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出站控制方法
CN10373496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惠州市天泽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控制方法
CN109110359A (zh) * 2018-06-15 2019-01-01 浙江衣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商品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1252460A (zh) * 2020-03-26 2020-06-09 佛山市顺德区宏盈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2220A (zh) * 2023-08-25 2023-09-19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定位的吊挂终端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16782220B (zh) * 2023-08-25 2023-10-31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定位的吊挂终端认证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704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6704B (zh) 一种工作站比例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7272630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任务调度方法
CN105645067B (zh) 一种制丝投料系统及方法
CN108529157B (zh) 一种流水线投放转移系统及方法
CN112836976B (zh) 一种缝制流水线的智能平衡方法
CN113205277B (zh) 一种基于时空规则的车间生产与天车协同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224245B (zh) 一种一轨多车的rgv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8171372A (zh) 一种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分批调度方法
CN112801599A (zh) 一种仓储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仓储系统
US8452438B2 (en) Method for minimizing productivity loss while using a manufacturing scheduler
JP2003507898A (ja) 組立装置
CN206253974U (zh) 汽车发动机缸盖的柔性生产线控制装置
JP2012218093A (ja)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11176287B (zh) 一种落纱机器人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1806995A (zh) 具有超载站的吊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Gaalman et al. Tool sharing in an FMS—a feasibility study
CN111792301A (zh) 一种吊挂系统及目的站变更控制方法
CN116777126A (zh) 基于多层amhs系统的天车运输调度方法
CN112499142B (zh) 空载具分配方法及系统
Vosniakos et al. On the path layout and operation of an AGV system serving an FMS
CN209720817U (zh) 分段式供电自行小车输送线小车控制装置
CN110286641B (zh) 一种基于阳极线的天车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11747047A (zh) 一种多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735186A (zh) 一种吊挂流水线控制方法及吊挂系统
CN109110471A (zh) 电机转子自动绕线机物料送料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