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5764B -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5764B
CN111775764B CN202010657847.2A CN202010657847A CN111775764B CN 111775764 B CN111775764 B CN 111775764B CN 202010657847 A CN202010657847 A CN 202010657847A CN 111775764 B CN111775764 B CN 111775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vehicle
chain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78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5764A (zh
Inventor
戴有发
邱胜国
蒋明波
孙柳洋
吴海维
周爱军
郭义志
袁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78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5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5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5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该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基架:第一定位部,形成有容槽,第一定位部滑动连接于基架,并能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二定位部,设置于容槽内,第二定位部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部,并能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滑动,第二定位部能承载车辆的前轮或后轮;车辆定位装置还包括屏蔽机构,屏蔽机构被配置为屏蔽容槽除去容置第二定位部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敞口。屏蔽组件能够在车辆定位过程中乃至该车辆定位装置的工作间歇,也即全时段地屏蔽自身结构的敞口,防止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车辆定位装置敞口所引发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屏蔽组件还使该车辆定位装置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一般需要若干小时,即在此期间电动汽车无法被使用。为解决此问题,很多电动汽车厂商已经开发了能够更换动力电池的车辆,其中,车辆底盘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动力电池,同时,换电站成为能为电动汽车更换动力电池,使电动汽车不间断使用的重要配给设施。
现有的换电站在对车辆更换电池的过程大体如下:
定位装置将车辆定位后,通过举升机构以汽车底盘为举升部位举升汽车,随后通过加解锁机构拆卸车辆上的亏电电池并将亏电电池送至电池仓,电池仓内的码垛机接收亏电电池并将亏电电池存放后,码垛机再将电池仓内储备的满电电池交与加解锁机构,加解锁机构再将满电电池装入车辆,举升机构下落,车辆驶出。
其中,定位装置一般设置于换电站的停车平台上,当换电站识别车辆信息后,能够基于该车辆的轴距及动力电池安装位置等信息获得车辆的定位数据,一般地,定位装置通过V槽辊组承载车辆的前轮,并托动前轮在车辆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整车处于确定的定位位置,进而使动力电池与加解锁机构位置对应。
为能使V槽辊组形成前后及左右移动,定位装置上容置V槽辊组的凹槽的前后或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会留有调整余量,这就使得在V槽辊组移动时,V槽辊组外围的凹槽形成敞口,若此时有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该敞口,将引发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该车辆定位装置能够避免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车辆定位装置敞口所引发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包括:
基架:
第一定位部,形成有容槽,所述第一定位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架,并能沿第一方向滑动;
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容槽内,所述第二定位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并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定位部能承载车辆的前轮或后轮;
所述车辆定位装置还包括屏蔽机构,所述屏蔽机构被配置为屏蔽所述容槽除去容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敞口。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机构包括:
屏蔽部,覆设于所述敞口,所述屏蔽部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边;所述屏蔽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滑动连接,以能随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屏蔽部具有柔性,所述屏蔽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第一侧边,所述屏蔽部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第二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部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内壁,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的各个链节之间一一对应地连接有链板,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链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
基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架;
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均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形成所述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内壁,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形成所述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内壁;
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之间,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板和所述第二连板。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部还包括:
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所述第一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成对设置,一对所述第一齿轮、一对所述第二齿轮、一对所述第三齿轮和一对所述第四齿轮上下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链条和/或所述第二链条上设置有链条长度调节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定位装置,屏蔽组件能够在车辆定位过程中乃至该车辆定位装置的工作间歇,也即全时段地屏蔽自身结构的敞口,防止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车辆定位装置敞口所引发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并且,屏蔽组件还使该车辆定位装置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辆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架及第一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部及屏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屏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V槽辊轮组、第一链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架;11、第一滑轨;
2、第一定位部;20、容槽;21、基板;22、第一驱动部;221、第一丝杆模组;23、第二滑轨;24、第一围板;25、第二围板;26、第三围板;27、第四围板;28、第一连板;281、键条;29、第二连板;
3、第二定位部;31、第二驱动部;311、第二丝杆模组;312、推板;32、V槽辊轮组;301、第一侧边;302、第二侧边;
4、屏蔽机构;41、屏蔽部;411、第一链条;412、第二链条;413、链板;414、第一齿轮;415、第二齿轮;42、链条长度调节块;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站,该换电站用于对电动汽车更换电池,其包括电池仓、车辆定位装置以及加解锁装置。电池仓用于存储电池。车辆定位装置被配置为调整车辆的空间位置。加解锁装置能往返于电池仓及车辆定位装置,并能与电池仓交换电池,以为被车辆定位装置完成空间位置调整的车辆更换电池。
请参阅图1至图4该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基架1、第一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基架1设置于换电站的换电平台上。第一定位部2形成有容槽20,第一定位部2滑动连接于基架1,并能沿第一方向X滑动。第二定位部3设置于容槽20内,第二定位部3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部2,并能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滑动,第二定位部3能承载车辆的前轮或后轮。
具体地,该车辆定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车辆定位装置并列设置,以能共同定位车辆的两个前轮或两个后轮。下面以其中一个车辆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动作过程进行说明。
基架1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滑轨11,第一定位部2包括基板21,基板21通过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于基架1,以能沿第一方向X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定位部3整体沿第一方向X滑动。第一定位部2还包括第一驱动部22,第一驱动部22为沿第一方向X布置的第一丝杆模组221,第一丝杆模组221的螺母端固定于基板21,从而可驱动基板21沿第一方向X滑动。
第二定位部3设置于基板21上,其包括第二驱动部31及固定在基板21上的V槽辊轮组32,V槽辊轮组32设置于容槽20内并用于承载车辆的前轮或后轮。第二驱动部31包括第二丝杆模组311和推板312,第二丝杆模组311沿第二方向Y设置,推板312通过设置在基板21上的第二滑轨23滑动连接于基板21,第二滑轨23平行于第二方向Y设置,推板312还与第二丝杆模组311的螺母端固定,从而能带动推板312沿第二方向Y滑动,从而推压车辆的前轮或后轮,使得第二定位部3能够在第二向上调整车辆的空间位置,并通过第一驱动部22驱动第二定位部3间接在第一方向X上调整车辆的空间位置,完成车辆定位。
优选地,第一方向X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Y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从而可使的车辆定位调整过程更为直观、简便。
第一丝杆模组221优选采用T型丝杆,当车辆驶入该车辆定位装置时,若刹车停止速度过快,车轮将对第一驱动部22形成较大的冲击,选用T型丝杆的则可增强该第一丝杆模组221的耐冲击能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于驱动丝杆转的伺服电机。
请参阅图4和图5,为避免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车辆定位装置敞口所引发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车辆定位装置还包括屏蔽机构4,屏蔽机构4被配置为屏蔽容槽20除去容置第二定位部3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敞口。
借由上述结构,屏蔽机构4能够在车辆定位过程中乃至该车辆定位装置的工作间间歇,也即全时段地屏蔽自身结构的敞口,防止人员的脚部或异物等进入车辆定位装置敞口所引发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故障,并且,屏蔽机构还使该车辆定位装置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中,屏蔽机构4包括屏蔽部41,屏蔽部41覆设于敞口,屏蔽部41至少连接于第二定位部3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边。屏蔽部41还与第一定位部2滑动连接,以能随第一定位部2沿第一方向X滑动。
第二定位部3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301和第二侧边302。屏蔽部41具有柔性,屏蔽部4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定位部3也即V槽辊轮组32的第一侧边301,屏蔽部41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位部3的底部连接于第二定位部3也即V槽辊轮组32的第二侧边302,从而使得该屏蔽部41的两端运动相互关联,从而使其滑动动作顺滑、可靠。
请参阅图5和图6,屏蔽部41包括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容槽20沿第一方向X的两端内壁,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的各个链节之间一一对应地连接有链板413,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链板413分别连接于第二定位部3的第一侧边301和第二侧边302。
为便于形成容槽20、安装链条并避让V槽辊轮组32等结构,第一定位部2还包括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第四围板27、第一连板28和第二连板29,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和第四围板27均设置于基架1上,第一围板24和第二围板25形成容槽20沿第一方向X的一端内壁,第三围板26和第四围板27形成容槽20沿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内壁。第一连板28连接于第一围板24和第二围板25之间,第二连板29连接于第三围板26和第四围板27之间,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板28和第二连板29。
具体地,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第四围板27分别位于一矩形的四角处,使得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与第四围板27两两对齐,第一连板28和第二连板29相互平行且均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连板28和第二连板29的两端处均设置有键条281,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的两端分别设置能滑动连接在键条281上的滑块,从而为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的转动进行导向。
请参阅图6,为使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的转动更为顺滑,屏蔽部41还包括第一齿轮414、第二齿轮415、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齿轮414、第二齿轮415、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设置于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和第四围板27;第一链条411分别与第一齿轮414和第二齿轮415啮合;第二链条412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
更佳地,第一齿轮414、第二齿轮415、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成对设置,一对第一齿轮414、一对第二齿轮415、一对第三齿轮和一对第四齿轮上下间隔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成对的第一齿轮414、第二齿轮415、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空间间隔,从而能够提到采用一个直径更大的齿轮导引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以满足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设置需求。
为便于张紧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第一链条411和/或第二链条412上设置有链条长度调节块42。以第一链条411为例,链条长度调节块42将第一链条411划分为两段,链条长度调节块42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和螺纹杆,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分别连接于第一链条411的两段相对的链节处并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螺纹杆将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栓接,从而能够通过调节螺纹杆的旋紧程度,调节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张紧第一链条41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包括:
基架(1):
第一定位部(2),形成有容槽(20),所述第一定位部(2)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架(1),并能沿第一方向(X)滑动;
第二定位部(3),设置于所述容槽(20)内,所述第二定位部(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并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滑动,所述第二定位部(3)能承载车辆的前轮或后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定位装置还包括屏蔽机构(4),所述屏蔽机构(4)被配置为屏蔽所述容槽(20)除去容置所述第二定位部(3)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敞口;所述屏蔽机构(4)包括:
屏蔽部(41),覆设于所述敞口,所述屏蔽部(41)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边;所述屏蔽部(41)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滑动连接,以能随所述第一定位部(2)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301)和第二侧边(302);所述屏蔽部(41)具有柔性,所述屏蔽部(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的所述第一侧边(301),所述屏蔽部(41)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定位部(3)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的所述第二侧边(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41)包括第一链条(411)和第二链条(412),所述第一链条(411)和所述第二链条(4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槽(2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端内壁,所述第一链条(411)和所述第二链条(412)的各个链节之间一一对应地连接有链板(413),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链板(41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的所述第一侧边(301)和所述第二侧边(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包括:
基板(21),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架(1);
第一围板(24)、第二围板(25)、第三围板(26)和第四围板(27),均设置于所述基架(1)上,所述第一围板(24)和所述第二围板(25)形成所述容槽(2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端内壁,所述第三围板(26)和所述第四围板(27)形成所述容槽(2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内壁;
第一连板(28)和第二连板(29),所述第一连板(28)连接于所述第一围板(24)和所述第二围板(25)之间,所述第二连板(29)连接于所述第三围板(26)和所述第四围板(27)之间,所述第一链条(411)和所述第二链条(412)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板(28)和所述第二连板(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41)还包括:
第一齿轮(414)、第二齿轮(415)、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24)、所述第二围板(25)、所述第三围板(26)和所述第四围板(27);所述第一链条(411)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414)和所述第二齿轮(415)啮合;所述第二链条(412)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14)、所述第二齿轮(415)、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成对设置,一对所述第一齿轮(414)、一对所述第二齿轮(415)、一对所述第三齿轮和一对所述第四齿轮上下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411)和/或所述第二链条(412)上设置有链条长度调节块(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X)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
9.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
CN202010657847.2A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Active CN111775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847.2A CN111775764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847.2A CN111775764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764A CN111775764A (zh) 2020-10-16
CN111775764B true CN111775764B (zh) 2022-05-31

Family

ID=72759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7847.2A Active CN111775764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5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5299B (zh) * 2021-09-13 2022-04-29 济南萨博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特种车高效换电站
CN114179674A (zh) * 2022-01-24 2022-03-15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换电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4175A (ko) * 2010-11-04 2013-10-16 르노 에스.아.에스. 배터리 교환 스테이션의 보호 장치
CN207274644U (zh) * 2017-09-12 2018-04-27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换电平台和换电系统
CN209022894U (zh) * 2018-06-29 2019-06-2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换电平台、充换电系统和换电站
CN110329222A (zh) * 2019-07-29 2019-10-15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快换装置及电池包
CN209813946U (zh) * 2019-02-13 2019-12-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车辆换电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6916A (zh) * 2020-03-20 2020-06-12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随动式机床伸缩防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4175A (ko) * 2010-11-04 2013-10-16 르노 에스.아.에스. 배터리 교환 스테이션의 보호 장치
CN207274644U (zh) * 2017-09-12 2018-04-27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换电平台和换电系统
CN209022894U (zh) * 2018-06-29 2019-06-2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换电平台、充换电系统和换电站
CN209813946U (zh) * 2019-02-13 2019-12-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车辆换电平台
CN110329222A (zh) * 2019-07-29 2019-10-15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快换装置及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764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5764B (zh)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CN112776656A (zh) 充换电系统和方法
CN101357608B (zh) 车载升降装置
CN113148900A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
CN115284955A (zh) 换电小车的车身定位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穿梭车
CN208184339U (zh) 一种平面移动类机械停车设备的搬运小车
CN11517974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模组安全防护装置
CN217477126U (zh) 换电小车的车身定位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穿梭车
CN215324903U (zh) 换电系统
CN214355569U (zh) 换电系统
CN111470311A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站台门安装的移动工作台
CN215752023U (zh) 多车型电池加解锁机构
CN21956653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转运设备
CN113482425A (zh) 一种停车场管理用停车设备
CN113263949A (zh)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充换电站
CN218876958U (zh) 模块化的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CN220951018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
CN215398264U (zh) 堆垛式换电执行机构和电动重卡侧换式充换电系统
CN217672238U (zh) 底盘式的换电设备
CN219931793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安全防坠装置
CN113386617A (zh) 多车型电池加解锁机构
CN219601213U (zh) 车载移动式换电站
CN212649582U (zh) 一种集成转播车
CN111823937A (zh) 多车型电动小客车共享换电的电池智能储存充电控制方法
CN217835634U (zh) 一种小型行车用复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