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4712A - 升降式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式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4712A
CN111764712A CN201910824438.4A CN201910824438A CN111764712A CN 111764712 A CN111764712 A CN 111764712A CN 201910824438 A CN201910824438 A CN 201910824438A CN 111764712 A CN111764712 A CN 111764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ifting
driving
rod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44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文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anneng robo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iucha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iucha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iucha Robo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6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4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18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using car-gripping transfer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4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dollie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wheeled platforms
    • E04H6/245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dollie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wheeled platforms without transverse movement of the wheeled parking platform after leaving the transf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流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包括支撑框架及两升降装置,支撑框架设有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两升降装置分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两侧,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用于承托并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停车空间内发生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车辆发生升降运动。本发明的升降式停车设备,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以及用于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利用升降装置可驱动夹持装置带动车辆在支撑框架形成的停车空间内发生升降运动,从而利用停车设备自身即可使得车辆上升,无需额外配置升降设备,操作简单且减少设备的使用,有利于节省升降成本。

Description

升降式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及其AGV。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汽车在生产、售卖以及使用时,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搬运。因此,用于对汽车进行搬运的搬运设备应运而生。
然而,为了能够满足大量汽车的停放需求,同时尽可能充分利用空间面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将停车场的建设成多层停车场的设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搬运设备多为单层搬运,通常无法满足将汽车上升一定距离以与多层停车场的高度相适配,从而在搬运设备将汽车搬运至停放位置时,还需额外通过升降设备将汽车上升至指定高度,操作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该升降式停车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升降车辆,操作简便。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支撑框架,设有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以及
两升降装置,分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两侧,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用于承托并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停车空间内发生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车辆发生升降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三支撑杆,所述两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围合形成所述停车空间,两所述升降装置分设于所述两所述第一支撑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两间隔设置且并排设置的所述夹持装置;
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且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带动两所述夹持装置发生升降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伸缩机构与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相对另一所述夹持装置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以调整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的间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承载部件以及自所述承载部件向上延伸的固定板;
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第一电线轨道、第二电线轨道以及穿线部件,所述第一电线轨道设于所述承载部件上,且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位于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相对所述第一电线轨道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上方;
所述穿线部件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并与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穿线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线轨道;
所述其中一夹持装置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自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穿设于所述穿线部件,且所述伸缩机构驱动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相对另一所述夹持装置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时,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一端可相对所述第一电线轨道滑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为长条形轨道,其上设有凹槽,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一端滑动设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二电线轨道为长条形轨道,且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同向,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的底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两夹持装置,位于同一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两所述夹持装置分别为第一夹持装置及第二夹持装置;
两所述升降装置分别为第一升降装置及第二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夹持装置相对设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夹持装置相对设置;
两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杆件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臂、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臂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臂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一转动臂,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固定臂共同夹持车辆的车轮或转动至松开所述车辆的车轮;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两第二转动臂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两第二转动臂可转动且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并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两第二转动臂,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转动以夹持或松开车辆的车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臂包括第一转动部以及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转动臂包括第二转动部以及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三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垂直设置;
两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两所述第三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臂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臂,以调整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两所述第二转动臂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以调整所述两所述第三夹持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转动臂连接的第一二级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发生直线运动并传动至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二一级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和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连接的第二二级传动机构;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发生直线运动并传动至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发生所述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连接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用于发生所述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发生所述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转动臂连接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发生所述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发生所述直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转动杆发生所述曲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传动杆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所述第二滑块发生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的平面为第四平面,所述第二传动杆发生所述第二曲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五平面,所述第五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垂直;
所述第二传动杆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六平面,所述第六平面与所述第五平面垂直,且所述第六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转动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丝杆座以及第一导柱,所述第一丝杆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座,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所述第一导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柱;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丝杆座以及第二导柱,所述第二丝杆座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座,所述第二导柱与所述第二丝杆平行,所述第二导柱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柱。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臂以及所述第一转动臂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
所述第二固定座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两第二转动臂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门架、第一移动门架、第二移动门架、链轮组件以及举升机构,所述第一移动门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内,所述第二移动门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内,所述链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内,包括链轮基座、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链轮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所述链轮固定于所述链轮基座,所述链条绕设于所述链轮且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门架及所述第一固定门架,所述举升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上,所述举升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链轮基座连接,所述举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链轮基座发生升降运动,以使所述链轮基座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门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发生升降运动,进而以使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二移动门架相对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发生升降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包括底板,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包括顶板,所述举升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底板上,所述链轮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的所述顶板上,所述链轮为两个,分设于所述链轮基座的两侧,两所述链轮上均绕设有所述链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门架,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所述底板且自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并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外周,所述第二固定门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高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门架还包括两垂直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移动门架还包括两垂直设于所述顶板的第二立杆,两所述第一立杆分设有第一滑动部,两所述第二立杆对应两所述第一滑动部分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为条形杆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底部设有第一滑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设有第一障碍物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设于所述两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滑轮与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围合设于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外周的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自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保护壳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和第三壳体部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三壳体部分分设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壳体部分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三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连接,所述第三壳体部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延伸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延伸高度,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分别与两所述升降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壳体部分设有激光传感器及第二障碍物传感器,且所述第三壳体部分的底部设有清洁刷。
(1)操作简单,且减少设备的使用,有利于节省升降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以及用于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利用升降装置可驱动夹持装置带动车辆在支撑框架形成的停车空间内发生升降运动,从而利用停车设备自身即可使得车辆上升,无需额外配置升降设备,操作简单且减少设备的使用,有利于节省升降成本。
(2)车辆夹持可靠。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夹持装置,且分别两两设于升降装置,利用该四个夹持装置分别夹持于车辆的四个轮胎,防止在升降过程中出现车辆跌落情况,车辆夹持可靠。此外,设置在两个升降装置上的其中两个夹持装置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可加强该两个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也对车辆的轮胎夹持在该两个夹持装置上做了定位。
(3)夹持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设计难度低。本发明通过将夹持装置的转动臂、驱动部件以及传动机构均设置在固定座上,利用驱动部件驱动传动机构运动带动转动臂转动,使得转动臂能够实现夹持或松开待搬运车辆的车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设计难度低。此外,通过设计发生直线运动的一级传动机构和在一级传动机构的传动下发生曲线运动的二级传动机构,并通过滑块在第一平面内发生该直线运动,通过传动杆在第二平面内发生该曲线运动,同时,使得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垂直,从而充分利用了两相互垂直的平面来实现传动,减少传动机构占用的空间,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另外,驱动部件采用电机,一级传动机构采用丝杆和丝杆螺母配合,二级传动机构采用传动杆和转动杆配合,驱动方式和传动方式简单可靠,无需额外设计限位结构,设计难度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升降式停车设备(未发生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发生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夹持装置未发生直线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夹持装置发生直线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升降装置(上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第一固定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第一移动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第二移动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四个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角为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角为90°)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一级传动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丝杆座与第一齿轮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连接件设于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固定臂、第一转动臂与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一转动杆与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一滑块在不同运动平面运动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二夹持装置(第二夹角为0°)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第二夹持装置(夹角为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该升降式停车设备能够实现驱动车辆自动升降,且该升降式停车设备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设计难度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包括支撑框架1及两升降装置2。该支撑框架1设有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1a,该两升降装置2分设于支撑框架1的相对两侧,各升降装置2上设有用于承托并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3,升降装置2用于驱动夹持装置3在停车空间1a内发生升降运动,以带动车辆发生升降运动。
采用在支撑框架1内形成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1a,且升降装置2位于停车空间1a内,从而不仅可利用升降装置2实现车辆的升降,而且还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可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且可适用于紧凑型的车库。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12以及连接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之间的第三支撑杆13,该两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13围合形成上述的停车空间1a,该两升降装置2分设于该两第一支撑杆11、12。具体地,两第一支撑杆11、12可水平设于地面上,且两第一支撑杆11、12之间的间距应大致等于或略大于车辆的车身宽度,从而使得车辆可停放在该停车空间1a内。第三支撑杆13同样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三支撑杆13连接于两第一支撑杆,从而与两第一支撑杆11、12形成近似“门”字形的框架。即,该支撑框架1大致呈门字形。则停车空间1a则为形成在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13内部的空间。
可以得知的是,由于两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13形成近似门字形的框架,因此,该停车空间1a具有停车出入口,该停车出入口位于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且车辆进出该停车空间1a时,车辆的长度方向与该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采用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13形成门字形框架的方式,可使得两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只需满足略大于车辆的车身宽度即可,这样,本发明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可尽可能地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同时也可适用于紧凑型的车位,减少对车位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可为条形杆件,该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a和第二端11b,该第一端11a与第三支撑杆13连接,第二端11b的底部设有第一滑轮111。具体地,第一滑轮111可设置在靠近第二端11b的端部位置,第一滑轮111可为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滑轮111可为万向轮,第一滑轮111用于实现该升降式停车设备的移动,从而实现车辆的搬运。
更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杆13也为条形杆件,且为了增大第三支撑杆13与两第一支撑杆形成的停车空间1a,该第三支撑杆13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杆件部分13a、第二杆件部分13b和第三杆件部分(未图示),第一杆件部分13a和第三杆件部分分别倾斜连接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第二杆件部分13b连接于第一杆件部分13a和第三杆件部分之间,且第二杆件部分13b为水平杆件,其与两第一支撑杆11、12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杆13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未图示),设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的第一滑轮111与设于第三支撑杆13的第二滑轮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具体地,该第二滑轮设于第三支撑杆13靠近中部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二滑轮至其中一个第一滑轮111的连线与第二滑轮至另一个第一滑轮111的连线距离相等,使得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这不仅可有效实现升降式停车设备的移动,同时也有利于该支撑框架1保持平衡、稳定。可以得知的是,第二滑轮同样可为一个或多个,且第二滑轮同样可为万向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可知,两升降装置2分别设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因此,在第一支撑杆上用于设置升降装置2的位置可设有加强块112,该加强块112设于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自第一支撑杆向外延伸,该加强块112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杆的宽度,从而可增大升降装置2与加强块112的接触面积,确保升降装置2在加强块112上的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加强两第一支撑杆11、12的强度,在该两第一支撑杆11、12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杆14,该加强杆14位于停车空间1a内,且加强杆14垂直连接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框架1还包括围合设于第一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13外周的保护壳15,且保护壳15自第一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13的顶面向上延伸,该升降装置2设于该保护壳15内。具体地,该保护壳15可为薄板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5a、第二壳体部分15b和第三壳体部分15c,第一壳体部分15a和第三壳体部分15c分设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上,第三壳体部分15c设于第三支撑杆13上,且第三壳体部分15c与第一壳体部分15a及第二壳体部分15b连接,第三壳体部分15c在第三支撑杆13上的延伸高度大于第一壳体部分15a及第二壳体部分15b在第一支撑杆上的延伸高度,第一壳体部分15a及第二壳体部分15b分别与两升降装置2连接。更具体地,第一壳体部分15a和第二壳体部分15b可通过焊接的与两升降装置2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部分15a、第二壳体部分15b与升降装置2的连接更紧密,同时也可利用第一壳体部分15a以及第二壳体部分15b增强升降装置2的结构强度。
采用在升降装置2外部设置保护壳15,利用保护壳15、两第一支撑杆11、12以及第三支撑杆13共同围合形成该停车空间1a,从而当车辆放置在停车空间1a内时,保护壳15可有效保护放置在停车空间1a内的车辆,防止在移动运输过程中周边的物体对车辆造成的刮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升降式停车设备搬运车辆的过程中能够对周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防止出现碰撞情况,在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11b的端部设有第一障碍物传感器113。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在搬运车辆过程中能够沿着指定的路线移动,以及防止与路线前边的障碍物发生碰撞,该第三壳体部分15c设有激光传感器151及第二障碍物传感器(未标示),该激光传感器151设于第三壳体部分15c背向停车空间1a的一面上,即,在升降式停车设备行进过程中,第三壳体部分15c可作为升降式停车设备的前端,则激光传感器151则朝向行进前方设置。同理,该第二障碍物传感器可临近激光传感器151设置,利用第二障碍物传感器可感应路线前方的障碍物,防止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该第三壳体部分15c的底部设有清洁刷152,清洁刷152用于刷除升降式停车设备行进道路上的灰尘、障碍物以及其他杂物等,从而防止杂物或灰尘等沾在升降式停车设备底部。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便于对升降装置2及夹持装置3的控制,第三壳体部分15c朝向停车空间1a的一面设有电控箱153,该电控箱153用于控制升降装置2的动力驱动以及控制夹持装置3的动力驱动。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连接支架4,该连接支架4固设于升降装置2。由实施例一可知,升降装置2为两个,分设于两第一支撑杆11、12上。每一个升降装置2上设有两间隔且并排设置的夹持装置3,该连接支架4连接于两夹持装置3之间,用于在升降装置2的驱动下带动该两夹持装置3发生升降运动。即,连接支架4的作用不仅用于将两个间隔设置的夹持装置3连接起来,同时还可在升降装置2的驱动下,带动该两个夹持装置3同时发生升降,从而实现车辆的升降。
进一步地,该连接支架4包括承载部件4a以及自承载部件4a向上延伸的固定板4b,该承载部件4a连接于两个夹持装置3之间,该固定板4b与升降装置2固定连接,从而在升降装置2的驱动下,带动承载部件4a以及夹持装置3发生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伸缩机构5,该伸缩机构5设于连接支架4上,伸缩机构5与其中一夹持装置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相对另一夹持装置3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以调整两个夹持装置3之间的间距。具体地,该伸缩机构5可为活塞缸,该伸缩机构5固定在承载部件4a上,并且伸缩机构5的活塞杆与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连接,从而可驱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发生沿承载部件4a的长度方向上的直线移动,从而调节两个夹持装置3之间的间距,进而可根据车辆的前后车轮的轴距调整,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可适用于不同轴距的车辆,提高升降式停车设备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由于夹持装置3可实现自动夹持车辆的轮胎,因此,该夹持装置3内设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需通过电线与设置在第三壳体部分15c的电控箱153连接。为了防止在该其中一个夹持装置3发生直线移动时,电线会跟着移动导致杂乱,则该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第一电线轨道6a,第二电线轨道6b以及穿线部件6c,第一电线轨道6a设于承载部件4a上,且第一电线轨道6a位于两夹持装置3之间,第二电线轨道6b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平行设于固定板4b上且位于第一电线轨道6a上方。穿线部件6c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电线轨道6a并与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连接,穿线部件6c的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二电线轨道6b。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电线自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穿设于穿线部件6c,且伸缩机构5驱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相对另一夹持装置3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时,穿线部件6c的一端可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
具体地,第一电线轨道6a为长条形轨道,其上设有凹槽,该穿线部件6c的一端滑动设于该凹槽内。同理,第二电线轨道6b也为长条形轨道,且第二电线轨道6b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电线轨道6a的长度延伸方向同向,该穿线部件6c的另一端固定设于该第二电线轨道6b的底部。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穿线部件6c的一端既可以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发生直线移动(例如如图4中方向向右)时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推动作用下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同时还可以在其中一夹持装置3向右移动时在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拉动作用下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上凸设有连接部(未图示),该连接部朝向第一电线轨道6a的凹槽内设置并与穿线部件6c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穿线部件6c为柔性管道或坦克链,其中,此处的柔性管道一般是指可发生形变的管道。由于坦克链在运动时噪音低、耐磨性高以及可高速运动,所以,本实施例中的穿线部件6c优选为坦克链。具体地,该穿线部件6c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长条部分61、圆弧部分62以及第二长条部分63,该第一长条部分61设于第一电线轨道6a的凹槽内,而该第二长条部分63固设于第二电线轨道6b。穿线部件6c优选为坦克链有利于在穿线部件6c在往复运动时,能够对内置的电线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用。
此外,由于坦克链是由众多的单元链拼接组成的,即每一节坦克链都是可以打开的,所以穿线部件6c采用坦克链有利于便于将电线安装在坦克链内,且方便电线的检修。
具体地,对伸缩机构5驱动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发生直线移动的过程简单描述如下(如图4及图5所示,4示出了该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初始状态,图5示出了其中一夹持装置3移动一定位移的状态):
该伸缩机构5工作时,伸缩机构5驱动其中一夹持装置3向左移动,同时带动第一电线轨道6a向左移动,由于穿线部件6c的第一长条部分61是滑动设于第一电线轨道6a并与其中一夹持装置3连接的,而穿线部件6c的第二长条部分63是固定设于第二电线轨道6b的,在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推动下,穿线部件6c的第一长条部分61可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以带动穿设于穿线部件6c的电线一并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从而可使得电线与穿线部件6c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可有效避免电线出现缠绕的情况。
即,本发明实施例二利用伸缩机构5不仅可有效调整两夹持装置3之间的距离,使得升降式停车设备可适用于不同轴距的车辆,同时还通过将连接于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电线通过穿设于穿线部件6c再连接至第三壳体部分15c上的电控箱153,由于第一电线轨道6a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且穿线部件6c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电线轨道6a并与其中一夹持装置3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二电线轨道6b,所以在第一电线轨道6a跟随伸缩机构5以及其中一夹持装置3一并进行频繁的往复移动的同时,穿线部件6c的一端可相对第一电线轨道6a滑动,使得穿设于穿线部件6c的电线可与穿线部件6c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可在其中一夹持装置3做往复移动运动的过程中有效避免电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以确保升降式停车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升降式停车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电线是先穿设于穿线部件6c再连接于其中一夹持装置3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保护电线不受外界其他物质所破坏,进一步提高电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0,在上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升降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门架2a、第一移动门架2b、第二移动门架2c、链轮组件以及举升机构2e,第一移动门架2b滑动设于第一固定门架2a内,第二移动门架2c滑动设于第一移动门架2b内,链轮组件位于第一移动门架2b内,且链轮组件包括链轮基座2d、链轮2f以及链条2g,链轮基座2d固设于第一移动门架2b,链轮2f固定于链轮基座2d,链条2g绕设于链轮2f且链条2g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门架2c及第一固定门架2a,举升机构2e设于第一固定门架2a上,举升机构2e的动力输出端与链轮基座2d连接,举升机构2e用于驱动链轮基座2d发生升降运动,以使链轮基座2d带动第一移动门架2b相对第一固定门架2a发生升降运动,进而以使链条2g带动第二移动门架2c相对第一移动门架2b发生升降运动。
具体地,由上述实施例一可知,该升降装置2在驱动夹持装置3带动车辆发生升降时,主要是通过连接支架4实现两个夹持装置3之间的连接的,因此,该连接支架4连接于该第二移动门架2c且跟随第二移动门架2c一起做升降运动。
结合图9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门架2a包括底板21,第一移动门架2b包括顶板22,举升机构2e固设于第一固定门架2a的底板21上,链轮基座2d固设于第一移动门架2b的顶板22上。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二移动门架2c在做升降运动的稳定性,链轮2f为两个,分设于链轮基座2d的两侧,且两链轮2f上均绕设有链条2g。
具体地,举升机构2e可为电缸,由于举升机构2e的动力输出端与链轮基座2d固定连接,且链轮基座2d与第一移动门架2b的顶板22固定连接,所以举升机构2e工作时,该举升机构2e驱动链轮基座2d做升降运动,同时,链轮基座2d带动第一移动门架2b做升降运动;而由于链条2g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门架2c及第一固定门架2a的底板21,所以举升机构2e在驱动链轮基座2d移动的同时,链条2g绕着链轮2f移动,以带动第二移动门架2c移动,使得第一移动门架2b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二移动门架2c的移动速度,从而使得举升机构2e的举升效率更快。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移动门架2b的升降移动更稳定、更畅顺,该第一固定门架2a还包括垂直设于底板21的两第一立杆21a,第一移动门架2b还包括垂直设于顶板22的两第二立杆22a,第一立杆21a的两侧分设有第一滑动部211,第二立杆22a的两侧对应两第一滑动部211分设有第二滑动部221,该第二滑动部22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部211。第一滑动部211为滑轨或滑块,第二滑动部221为滑块或滑轨。
优选地,该第一滑动部211为滑轨,第二滑动部221为滑块,该第二立杆22a的两侧外部还设有滑槽221a,第二滑动部221设于滑槽221a内。由于举升机构2e在驱动第一移动门架2b向上移动时,且由于第一滑动部211是连通外界的而导致了第一移动门架2b是有可能脱离第一固定门架2a的束缚的,所以为了防止第一移动门脱离第一固定门架2a,该两第一滑动部211上设有限位件211a,且两限位件211a远离第一固定门架2a的底板21设置,限位件211a滑动位于滑槽221a内,用于限制第一移动门架2b相对第一固定门架2a向上滑动的距离,即限位件211a可以限制第一移动门架2b在第一固定门架2a上的滑动距离,避免第一移动门架2b脱离第一固定门架2a。
为了使得第二移动门架2c的升降移动更稳定、更畅顺,该第二立杆22a的两侧内部分设有第三滑动部222,第二移动门架2c的两侧对应两第三滑动部222分设有第四滑动部231,第四滑动部231滑动连接于第三滑动部222。其中,第三滑动部222为凹槽或凸块,第四滑动部231为凸块或凹槽。
该升降装置2向上运动的过程简述如下:
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升降机构的初始状态,此时的第一移动门架2b和第二移动门架2c均靠近第一固定门架2a的底板21设置。
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升降机构举升的极限状态,此时第一移动门架2b和第二移动门架2c均已达到了其能上升的最高位置。
举升机构2e工作时,举升机构2e的动力输出端向上举升,推动链轮基座2d向上移动,以驱动第一移动门架2b的第二滑动部221沿着第一固定门架2a的第一滑动部211向上滑动,同时驱动链条2g绕着链轮2f移动,而由于链条2g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移动门架2c,通过链条2g拉动,可带动第二移动门架2c的第四滑动部231沿着第一移动门架2b的第三滑动部222向上移动,且,第一移动门架2b和第二移动门架2c是同时到达自己相对的极限位置,即第二移动门架2c是类似于同时在链轮基座2d和链条2g的共同驱动下向上移动的,所以使得第二移动门架2c的上移速度是举升机构2e动力输出端输出速度的两倍,举升更加迅速。
同时,由于第二移动门架2c在链条2g的带动下移动,在举升机构2e的驱动下,对于车辆的实际移动距离为第一移动门架2b在第一固定门架2a上的移动距离h1加上第二移动门架2c相对第一移动门架2b的移动距离h2。这样,无需设计更高的移动门架,即可使得升降装置2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停车架,该升降装置2的适用范围更广。
可以得知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升降装置2主要是用于举升车辆的,所以为了提高的升降装置2的第一固定门架2a的承受能力,该第一固定门架2a的外周环设有第二固定门架2h,该第二固定门架2h固设于第一固定门架2a的底板21上。而为了节约成本,在不影响第一固定门架2a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该第二固定门架2h的高度可选择低于第一固定门架2a的高度。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二固定门架2h的结构强度,第二固定门架2h可通过加强肋板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撑杆。
进一步地,为了能进一步提高的升降装置2的第一固定门架2a的承受能力,以及使得举升机构2e在驱动第一移动门架2b做升降运动时,第一移动门架2b的升降移动更加稳定、更顺畅,该升降装置2还包括门架加强板25。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一立杆21a与门架加强板25的连接,该第一立杆21a的两侧外部均设有卡接部(未标示),门架加强板25的两端均设有卡扣部(未图示),卡接部靠近第一立杆21a的顶部设置,卡扣部与卡接部相配合固定连接,避免第一固定门架2a发生侧翻,确保升降装置2运行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卡接部和卡扣部可为卡槽与凸起的配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停车设备,通过在举升机构2e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链轮2f组件,该链轮2f组件的链轮2f固定架连接于第一移动门架2b且链轮2f组件的链条2g连接于第二移动门架2c,通过举升机构2e来驱动链轮2f组件的移动,同时带动第一移动门架2b和第二移动门架2c的移动,采用这种结构,使链轮2f组件利用动滑轮原理拉动第二移动门架2c的举升,可增加第二移动门架2c举升的速度,使得第二移动门架2c的速度大于第一移动门架2b的速度,以使第二移动门架2c可以快速升至指定的高度,从而节约升降装置2举升的时间。
实施例四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4,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两个升降装置2分别为第一升降装置200及第二升降装置201,且由上述实施例二可知,每个升降装置2上设有两夹持装置3,该两个夹持装置3分别为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设于第一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一夹持装置3a与设于第二升降装置201上的第一夹持装置3a相对设置,设于第一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二夹持装置3b与设于第二升降装置201上的第二夹持装置3b相对设置,且为了提高第一夹持装置3a及第二夹持装置3b的整体结构强度,因此,两个第一夹持装置3a之间通过连接杆件7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由上述实施例二可知,位于同一升降装置2的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之间是通过连接支架4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在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对车辆的轮胎进行夹持或松开时,其夹持或同开是同步进行的,例如,当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定位至车辆的轮胎时,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可同时启动对车辆轮胎的夹持,在车辆停放完成后,例如停放在停放空间或者上升至指定高度放置在停车位或者停车架上后,该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可同时松开车辆的轮胎。
进一步地,由上述实施例二可知,位于同一升降装置上的第二夹持装置可相对第一夹持装置发生直线移动,以调节第二夹持装置至第一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可适用于不同类型车辆的轴距。
此外,在升降式停车设备夹持车辆时,该两个第一夹持装置可用于夹持车辆的两个前轮或两个后轮,则对应的,该两个第二夹持装置可用于夹持车辆的两个后轮或两个前轮。
由于两第一夹持装置3a的结构相同,本发明以其中一第一夹持装置3a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12、图16至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该第一夹持装置3a的结构紧凑且降低设计难度,该第一夹持装置3a包括第一固定座31、第一固定臂32、第一转动臂33以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固定臂32固设于第一固定座31且自固定座向下延伸,第一转动臂33可转动设于第一固定座31,且自第一固定座31向下延伸,第一驱动装置设于第一固定座31上,且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4a以及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第一驱动部件34a和第一转动臂33,用于在第一驱动部件34a的驱动下带动第一转动臂33转动至与第一固定臂32共同夹持车辆的车轮或转动至松开车辆的车轮。具体地,由于第一夹持装置3a包括第一固定臂32和第一转动臂33,因此,位于第一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一夹持装置3a的第一固定臂32与位于第二升降装置201上的第一夹持装置3a的第一固定臂32之间通过该连接杆件7连接在一起,这样,对于该两个第一夹持装置3a的第一固定臂32而言,其不可发生转动,从而在定位车辆的轮胎时,车辆的轮胎可快速定位至该连接杆件7,不仅起到快速定位作用,而且还可加强第一夹持装置3a的结构强度。优选地,第一固定臂32为长条形的圆杆件,连接杆件7也为长条形的圆杆件,从而可与车辆的轮胎表面贴合,避免伤害车辆的轮胎表面。此外,连接杆件7可与第一固定臂32一体成型或者是与第一固定臂3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部件34a可为电机。驱动方式简单可靠,且设计难度低。可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驱动传动机构带动第一转动臂33转动靠近该第一固定臂32并与该第一固定臂32同夹持车辆的车轮或转动远离该第一固定臂32并松开车辆的车轮,控制方式简单可靠。相比传统的车辆搬运设备的夹持组件采用双向油缸作为驱动部件需要设计液压系统的方式,本发明的夹持装置3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无需设置各种液压元件及复杂的管路,结构更简单且造价低,设计难度更低,且不存在液压系统的液体介质易泄露造成污染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该第一驱动部件34a传动至该第一传动机构的转速,且提高扭矩,该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速机34b,该第一减速机34b连接于该第一驱动部件34a和该第一传动机构,从而将第一驱动部件34a输出的较高转速和较低扭矩传动至第一传动机构,使得第一传动机构获得较小的转速和较大的扭矩,实现该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一转动臂33转动,且转动精度更高,用于夹持车辆的车轮的夹持力更大,夹持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臂33包括第一转动部33a以及第一夹持部33b,该第一转动部33a转动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且自该第一固定座31向下延伸与该第一夹持部33b连接,且该第一夹持部33b与该第一转动部33a垂直设置;该第一固定臂32包括第一固定部32a以及第二夹持部32b,该第一固定部32a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且自该第一固定座31向下延伸与该第二夹持部32b连接,且该第二夹持部32b与第一固定部32a垂直设置;其中,该第一夹持部33b与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具体地,如图20所示,该第一转动部33a包括依次连接且呈一直线设置的第一部分331、第二部分332以及第三部分333,该第一部分331为方形杆件,该第一部分331通过螺母压紧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机构,以实现该第一转动臂33在该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该第二部分332为长条圆柱状,且可转动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以使该第一转动臂33可相对该第一固定座31转动;该第三部分333近似L型的杆件,其截面为方形,用于与该第一夹持部33b连接,从而可增大该第一夹持部33b与该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距离,防止该第一夹持部33b转动时与该第一固定座31发生干涉,该第一固定部32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部分321以及第五部分322,该第四部分321为长条圆柱状,该第四部分321通过螺母压紧的方式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该第五部分322为长条方状,该第五部分322连接于该第四部分321和该第二夹持部32b。
进一步地,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均为长条圆柱杆,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在夹持车辆的车轮时,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与该车轮的表面相切,避免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夹持该车轮时,对该车轮造成的损伤。采用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采用长条圆柱状的设计,即,该第一夹持部33b的横截面和该第二夹持部32b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该车轮的横截面为圆形,在计算夹持车辆的车轮所需的夹持力时,车辆的重量正好可分解为两个分量,分别为该第一夹持部33b的横截面或该第二夹持2的横截面与车轮的横截面的切点指向该第一夹持部33b的横截面或该第二夹持部32b的横截面,进一步分解两个分量即可得出所需的夹持力,计算简单,从而该使得第一夹持装置3a的设计难度较低。
进一步地,该第一转动臂33在第一驱动部件34a的驱下转动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固定臂32,以调整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大小,从而可通过调整该第一夹角的大小来实现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夹持或松开该车辆的车轮。
具体地,为了实现提高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夹角的可调性,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第一夹角的范围为0°~90°。当该第一夹角为0°时,该第一夹持部33b与该第二夹持部32b平行设置;当该夹角为90°时,该第一夹持部33b与该第二夹持部32b互相垂直设置。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可调范围较大,从而使得该第一夹持装置3a可夹持不同大小的车轮,即,该本发明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该第一夹持装置3a还包括第一壳体35,该第一固定座31和该第一驱动装置均设于该第一壳体35内,该第一转动臂33和该第一固定臂32均部分伸出该第一壳体35外。具体地,该第一壳体35近似凸字状,该第一转动臂33的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位于该第一壳体35内,其第三部分333位于该第一壳体35外,该第一夹持部33b位于该第一壳体35外,该第一固定部32a的第四部分321位于第一壳体35内,其第五部分322位于壳体外,该第二夹持部32b位于该壳体外。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夹持装置3a仅将用于夹持或松开该车辆的第一夹持部33b和第二夹持部32b、避免该第一夹持部33b转动时与该第一壳体35发生干涉的第一转动部33a的第三部分333以及第一固定部32a的第五部分322设于第一壳体35外,其他部件均设于第一壳体35内,使得该第一夹持装置3a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该第一驱动部件34a连接的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以及与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和该第一转动臂33连接的第一二级传动机构,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用于在该第一驱动部件34a的驱动下发生直线运动并传动至该第一二级传动机构,以使该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该第一转动臂33转动。
进一步地,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垂直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且与该第一驱动部件34a连接的第一丝杆340、与该第一丝杆340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341以及与该第一丝杆螺母341连接的第一滑块342,该第一滑块342用于发生该直线运动。为了实现将该第一驱动部件34a输出的动力传动至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该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组343,该第一齿轮组343连接于该第一减速机34b和该第一丝杆340。具体地,该第一齿轮组343包括设于该第一减速机34b的输出轴的第一主动齿轮343a、第一传动齿轮343b以及设于该第一丝杆340的第一从动齿轮343c,该第一传动齿轮343b与该第一主动齿轮343a和该第一从动齿轮343c啮合,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较简单且设计难度低。更具体地,为了支撑该第一齿轮组343,该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座343d和第一齿轮座盖343e,该第一齿轮座343d近似方状,且开设有第一支撑槽343f,该第一齿轮组343设于该第一支撑槽343f,该第一齿轮座盖343e用于封闭该第一齿轮座343d开设有该第一支撑槽343f的一面,以保护该第一齿轮组343,防止该第一齿轮组343暴露在空气中而损坏该第一齿轮组343,从而实现延长该第一齿轮组34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丝杆座340a以及与该第一丝杆340平行的第一导柱340b,该第一丝杆座340a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该第一丝杆340连接于该第一丝杆座340a,该第一导柱340b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且自该第一固定座31向上延伸,该第一滑块342可滑动设于该第一导柱340b。由于该第一丝杆340垂直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该第一丝杆螺母341发生的直线运动为沿该第一导柱340b竖直运动,即,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为垂直传动,且该第一丝杆340的行程较短,使得该第一丝杆340可采用单边丝杆座支撑的方式,进一步使得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的结构更简单化且设计难度更低。具体地,该第一丝杆座340a与该第一齿轮座343d连接,且可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导柱340b为两根,两第一导柱340b间隔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该第一固定座31对应两第一导柱340b设有两第一导孔310,两第一导柱340b分别固设于两第一导孔310。通过该设计使得该第一滑块342在两第一导柱340b上滑动更加平稳,防止第一丝杆340转动时发生跳动导致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受损,延长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可以得知的是,该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为丝杆螺母传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设计难度低。同时,采用该传动方式,传动精度高,第一转动臂33和第一固定臂32共同夹持或松开车辆的车轮时较精确,夹持更可靠,且可避免夹持过紧损伤车辆的车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包括与该第一滑块342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34c以及与该第一传动杆34c转动连接并与该第一转动臂33连接的第一转动杆34d,该第一转动杆34d用于发生该曲线运动并带动该第一转动臂33转动。具体地,该曲线运动为圆周运动。为了使得该第一传动杆34c与该第一滑块342转动连接,该第一滑块342设有第一连接件342a,该第一连接件342a包括固设于该第一滑块342的第一固定杆3420以及与该第一传动杆34c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421,该第一固定杆3420与该第一连接杆3421连接,且呈一直线。通过该第一连接件342a使得该第一传动杆34c与该第一滑块342转动连接,可防止该第一传动杆34c运动时与该第一滑块342发生干涉,进而避免出现该第一传动杆34c与该第一滑块342发生碰撞导致损伤的情况,实现延长该第一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更具体地,为了减小该第一转动杆34d转动时与该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摩擦,该第一转动杆34d与该第一固定座31之间设有第一摩擦垫345,从而该第一转动杆34d转动时,该第一摩擦垫345可分隔该第一转动杆34d和该第一固定座31,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实现延长该第一夹持装置3a的使用寿命。
可以得知的是,该第一二级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传动方式简单可靠,设计难度低,仅需第一传动杆34c和第一转动杆34d配合即可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曲线运动,相比现有的需额外设计限位结构的传动方式,该传动方式设计难度更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该第一固定座31近似凸字形,该第一固定座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该第一固定座31设有贯穿该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的第一安装槽311,该第一减速机34b位于该第一安装槽311内,该第一驱动部件34a位于该第一固定座31的第一面31a上方,且位于两第一导柱340b之间的空间,通过在第一固定座31上开槽以及充分利用两第一导柱340b之间的空间来设置第一驱动部件34a和第一减速机34b,从而减少第一驱动部件34a和第一减速机34b占用的空间,进而使得第一夹持装置3a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该第一固定座31设有第二安装槽312以及第一丝杆孔313,第二安装槽312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的第二面31b,且连通第一安装槽311,该第一丝杆340设于该第一丝杆孔313且向上贯穿至该第一固定座31的第一面31a,该第一丝杆座340a、该第一齿轮座343d和该第一齿轮座盖343e设于该第二安装槽312,该第一丝杆340自该第一丝杆340内向上延伸至该第一固定座31外。通过在第一固定座31上开槽以及开孔来设置第一丝杆座340a、该第一齿轮座343d、该第一齿轮座盖343e和第一丝杆340,从而减少第一丝杆座340a、该第一齿轮座343d、该第一齿轮座盖343e和第一丝杆340占用的空间,进而使得第一夹持装置3a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该第一滑块342发生该直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α,且图21示出了该第一滑块342在该第一平面α内上下运动的方向,如图21第一平面α上的上下箭头方向所示,该第一转动杆34d发生该曲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β,且图21示出了该第一转动杆34d在该第二平面β内发生曲线运动的方向,如图21第二平面β上的箭头方向所示,该第二平面β与该第一平面α垂直。具体地,该第一平面α为竖直平面,该第二平面β为水平平面。该直线运动和该曲线运动在两相互垂直的平面内这一设计,使得两运动互不干扰,保障第一传动机构的正常传动。同时,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来实现传动,减少第一传动机构占用的空间,使得第一夹持装置3a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该第一传动杆34c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三平面γ,该第三平面γ与该第二平面β垂直,且该第三平面γ与该第一平面α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优选的,该第三平面γ与该第一平面α为同一平面。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传动杆34c在该第一平面α内运动,该第一转动杆34d在该第二平面β内运动,即,通过第一传动杆34c和第一转动杆34d的运动在两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进行,减少该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占用的空间,从而使得该夹持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得知的是,该第一夹持装置3a通过在第一固定座31上充分利用空间设置第一驱动部件34a、第一固定臂32、第一转动臂33以及第一传动机构等,并通过充分利用运动平面来实现传动,减少了各个零部件占用的空间,同时,保障各个零部件运动不互相干涉,使得该第一夹持装置3a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持装置3a夹持车辆的车轮的过程如下:
1、汽车就位:汽车停至车轮位于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且车轮与该第二夹持部32b抵接,此时,该第一固定臂32可确定该汽车的位置;
2、驱动:第一驱动部件34a正转或反转,通过第一减速机34b降低转速以及增大扭矩并传动至该第一齿轮组343;
3、齿轮传动:第一主动齿轮343a转动并通过与该第一主动齿轮343a和第一从动齿轮343c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343b传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43c转动,第一从动齿轮343c带动第一丝杆340正转或反转;
4、一级传动:第一丝杆340转动带动与第一丝杆340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341沿该第一导柱340b竖直向下运动,第一丝杆螺母341带动第一滑块342沿第一导柱340b竖直向下滑动,第一滑块342通过第一连接件342a带动第一传动杆34c运动。
5、二级传动:第一传动杆34c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34d发生圆周运动,以使第一转动臂33转动且靠近该第一固定臂32,以减小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第一夹角,实现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夹紧汽车的车轮。
以及,该第一夹持装置3a松开车辆的车轮的过程如下:
1、驱动:第一驱动部件34a反转或正转,通过第一减速机34b降低转速以及增大扭矩并传动至该第一齿轮组343;
2、齿轮传动:第一主动齿轮343a转动并通过与该第一主动齿轮343a和第一从动齿轮343c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343b传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43c转动,第一从动齿轮343c带动第一丝杆340反转或正转;
3、一级传动:第一丝杆340转动带动与第一丝杆340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341沿该第一导柱340b竖直向上运动,第一丝杆螺母341带动第一滑块342沿第一导柱340b竖直向上滑动,第一滑块342通过第一连接件342a带动第一传动杆34c运动。
4、二级传动:第一传动杆34c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34d发生圆周运动,以使第一转动臂33转动且远离该第一固定臂32,以增大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之间的第一夹角,实现该第一夹持部33b和该第二夹持部32b松开汽车的车轮。
同理,该两个第二夹持装置3b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发明以其中一个第二夹持装置3b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11、图22至图25所示,第二夹持装置3b包括第二固定座36、两第二转动臂37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两第二转动臂37可转动且间隔设于第二固定座36,并自第二固定座36向下延伸,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二固定座36,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38以及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第二驱动部件38和两第二转动臂37,用于在第二驱动部件38的驱动下带动两第二转动臂37转动以夹持或松开车辆的车轮。具体地,第二转动臂37包括第二转动部37a以及第三夹持部37b,第二转动部37a转动设于第二固定座36且自第二固定座36向下延伸与第三夹持部37b连接,且第三夹持部37b与第二转动部37a垂直设置,两第二转动臂37的两第三夹持部37b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由于第二夹持装置3b与第一夹持装置3a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夹持装置3b具有两根第二转动臂37,且该两根第二转动臂37均可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因此,该两根第二转动臂37的之间的转动角度更大,即,两第二转动臂37的两第三夹持部37b之间的第二夹角的调整范围可为0~180°。例如,如图22、23所示,当该第二夹角为0°时,该两第三夹持部37b平行设置;当该第二夹角为180°时,如图24、25所示,该两第三夹持部37b呈一直线设置。该两第三夹持部37b之间的第二夹角为可调范围较大,从而使得该第二夹持装置3b可夹持不同大小的车轮,即,实现该升降式停车设备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
此外,对于第二夹持装置3b而言,其第二驱动装置,即,第二驱动部件38、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一驱动部件34a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夹持装置3b的两第二转动臂37均需转动,因此,对于第二传动机构而言,其第二一级传动机构与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但是,第二二级传动机构则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第二转动臂37,以带动两转动臂转动。
此外,对于第二一级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例如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包括的第二固定座36、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第二滑块、第二齿轮组、第二导柱、第二丝杆座的结构均与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的第一固定座31、第一丝杆340、第一丝杆螺母341、第一滑块342以及第一齿轮组343、第一导柱340b以及第一丝杆座340a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二一级传动机构与第二固定座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均与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与第一固定座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相同,且第二二级传动机构与第二一级传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关系也如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及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理,对于第二二级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例如第二传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的具体结构也与第一二级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杆34c、第一转动杆34d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21所示,对于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和第二二级传动机构而言,其第二滑块发生直线运动的平面同样为第四平面,第二转动杆发生曲线运动的平面同样可为第五平面,第四平面与第五平面垂直。
同理,第二传动杆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六平面,第六平面与第五平面垂直,且第六平面与第四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第二滑块发生直线运动的方式、第二转动杆发生曲线运动的方式以及第二传动杆发生运动的方式分别与第一滑块发生直线运动的方式、第一转动杆发生曲线运动的方式以及第一传动杆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也不给出图示。
此外,第二夹持装置3b同样包括第二壳体,上述的第二固定座36、第二驱动装置均设于第二壳体内,而两第二转动臂37则部分伸出第二壳体外,以便于夹持车辆的轮胎。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升降式停车设备,通过对应车辆的四个轮胎对应设置四个夹持装置3,从而能够对每一个轮胎进行精确夹持,有效保证夹持可靠性。
此外,采用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均通过电机以及传动机构来实现转动臂夹持或松开车辆的轮胎的方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计难度低,且可准确定位车辆。
另外,通过设计发生直线运动的一级传动机构和在一级传动机构的传动下发生曲线运动的二级传动机构,并通过滑块在第一平面内发生该直线运动,通过传动杆在第二平面内发生曲线运动,同时,使得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垂直,从而充分利用了两相互垂直的平面来实现传动,减少传动机构占用的空间,使得第一夹持装置3a和第二夹持装置3b整体架构更加紧凑。
此外,驱动部件采用电机,一级传动机构采用丝杆和丝杆螺母配合,二级传动机构采用传动杆和转动杆配合,驱动方式和传动方式简单可靠,无需额外设计限位结构,设计难度低。
以上对本发明施例公开的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6)

1.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设有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以及
两升降装置,分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两侧,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用于承托并夹持车辆的夹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停车空间内发生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车辆发生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三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围合形成所述停车空间,两所述升降装置分设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两间隔设置且并排设置的所述夹持装置;
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且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带动两所述夹持装置发生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伸缩机构与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相对另一所述夹持装置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以调整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承载部件以及自所述承载部件向上延伸的固定板;
所述升降式停车设备还包括第一电线轨道、第二电线轨道以及穿线部件,所述第一电线轨道设于所述承载部件上,且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位于两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相对所述第一电线轨道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上方;
所述穿线部件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并与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穿线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线轨道;
所述其中一夹持装置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自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穿设于所述穿线部件,且所述伸缩机构驱动该其中一所述夹持装置相对另一所述夹持装置发生直线方向上的移动时,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一端可相对所述第一电线轨道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为长条形轨道,其上设有凹槽,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一端滑动设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二电线轨道为长条形轨道,且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线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同向,所述穿线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线轨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两夹持装置,位于同一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两所述夹持装置分别为第一夹持装置及第二夹持装置;
两所述升降装置分别为第一升降装置及第二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夹持装置相对设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
两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通过连接杆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臂、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臂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臂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一转动臂,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固定臂共同夹持车辆的车轮或转动至松开所述车辆的车轮,且两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两所述第一固定臂通过所述连接杆件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两第二转动臂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两第二转动臂可转动且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并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两第二转动臂,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转动以夹持或松开车辆的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包括第一转动部以及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转动臂包括第二转动部以及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三夹持部连接,且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垂直设置;
两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两所述第三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臂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臂,以调整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
两所述第二转动臂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以调整所述两所述第三夹持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一级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转动臂连接的第一二级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发生直线运动并传动至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二一级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和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连接的第二二级传动机构;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发生直线运动并传动至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两第二转动臂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发生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二级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一转动臂连接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用于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发生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转动臂连接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发生曲线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发生直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转动杆发生曲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传动杆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所述第二滑块发生直线运动的平面为第四平面,所述第二传动杆发生曲线运动的平面为第五平面,所述第五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垂直;
所述第二传动杆发生运动的平面为第六平面,所述第六平面与所述第五平面垂直,且所述第六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级传动机构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转动臂。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级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丝杆座以及第一导柱,所述第一丝杆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座,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所述第一导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一固定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柱;
所述第二一级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丝杆座以及第二导柱,所述第二丝杆座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座,所述第二导柱与所述第二丝杆平行,所述第二导柱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自所述第二固定座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柱。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臂以及所述第一转动臂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
所述第二固定座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两第二转动臂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门架、第一移动门架、第二移动门架、链轮组件以及举升机构,所述第一移动门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内,所述第二移动门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内,所述链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内,包括链轮基座、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链轮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所述链轮固定于所述链轮基座,所述链条绕设于所述链轮且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门架及所述第一固定门架,所述举升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上,所述举升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链轮基座连接,所述举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链轮基座发生升降运动,以使所述链轮基座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门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发生升降运动,进而以使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二移动门架相对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发生升降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包括底板,所述第一移动门架包括顶板,所述举升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底板上,所述链轮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门架的所述顶板上,所述链轮为两个,分设于所述链轮基座的两侧,两所述链轮上均绕设有所述链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门架,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所述底板且自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并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外周,所述第二固定门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还包括两垂直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移动门架还包括两垂直设于所述顶板的第二立杆,两所述第一立杆分设有第一滑动部,两所述第二立杆对应两所述第一滑动部分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为条形杆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底部设有第一滑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设有第一障碍物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设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各所述第一滑轮与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围合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外周的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自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保护壳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和第三壳体部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三壳体部分分设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壳体部分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三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连接,所述第三壳体部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延伸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延伸高度,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及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分别与两所述升降装置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升降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部分设有激光传感器及第二障碍物传感器,且所述第三壳体部分的底部设有清洁刷。
CN201910824438.4A 2019-04-02 2019-09-02 升降式停车设备 Pending CN111764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833 2019-04-02
CN2019102628338 2019-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4712A true CN111764712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1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4438.4A Pending CN111764712A (zh) 2019-04-02 2019-09-02 升降式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47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4713A (zh) Agv停车系统
CN103184805B (zh) 立体车库
CN107724731B (zh) 一种自行车库
CN209924535U (zh) 一种停车机器人
CN108049669B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库系统
CN104727610A (zh) 一种无避让升降式停车装置
CN108100088A (zh) 一种自行车夹持器
CN108086743B (zh) 一种升降回转装置以及自行车立体车库系统
US6733226B1 (en) Vehicle moving apparatus
CN113715930A (zh) 一种杆体外壁攀爬越障机器人及其攀爬方法
CN211776241U (zh) 一种升降式停车设备
CN107587767A (zh) 一种立体车库存取车交换装置
CN211776240U (zh) 一种agv停车系统
CN111764712A (zh) 升降式停车设备
CN211110820U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agv
CN111827745B (zh) 一种停车机器人
CN207660337U (zh) 一种多角度立体存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12681827B (zh) 移动旋转舞台
CN106351490A (zh) 一种自主避障式智能停车库移车机器人
KR100935350B1 (ko) 자전거 주차타워용 리프트
KR102128086B1 (ko) 차량을 적재하여 주차 및 출차를 실행하는 지능형 차량이송로봇
CN207296536U (zh) 一种立体车库存取车交换装置
CN114530682B (zh) 移动式天线展开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168481U (zh) 一种立柱回转装置及自行车立体车库系统
CN202090643U (zh) 一种链条放大机构的液压传动式立体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5

Address after: 510000 028, floor 7, No. 27, Gongyi Avenue, Xinhu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yuanneng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50, Yingbin Avenue West, Xiuquan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niucha rob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