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555B -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555B
CN111756555B CN201911086724.1A CN201911086724A CN111756555B CN 111756555 B CN111756555 B CN 111756555B CN 201911086724 A CN201911086724 A CN 201911086724A CN 111756555 B CN111756555 B CN 111756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c rule
network element
qos flow
binding
pc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6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555A (zh
Inventor
孙海洋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76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637A/zh
Priority to CN202010726143.6A priority patent/CN111865623B/zh
Priority to EP20776377.2A priority patent/EP386986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058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2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555A/zh
Priority to US17/331,004 priority patent/US1179267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555B/zh
Priority to US18/470,81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557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16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38Roaming 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44Least cos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2Criteria or parameters used for performing billing operations
    • H04M15/8228Session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会绑定到同一QoS flow所导致的RAN设备调度错误的问题。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排序等级值;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Description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2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242394.4、申请名称为“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以及于2019年6月14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517306.7、申请名称为“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绑定机制是将服务数据流(在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规则中通过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SDF)模板定义)与传输服务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相关联的过程(英文:The binding mechanism isthe procedure that associates a service data flow(defined in a PCC rule bymeans of the SDF template),to the QoS Flow deemed to transport the servicedata flow)。现有的绑定机制包括下述三个步骤:
第一步,会话绑定(session binding),即将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会话(session) 和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做一一对应,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步,PCC规则授权(PCC rule authorization),由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 PCF)网元来执行,对PCC规则做授权,为PCC规则分配QoS参数,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步,QoS流绑定(QoS flow binding),即将PCC规则与PDU会话内的QoS flow进行关联。使用以下绑定参数执行绑定(英文:QoS flow binding is the association of aPCC rule to a QoS Flow within a PDU Session.The binding is performed usingthe following binding parameters):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QoS标识(5G QoSidentifier,5QI)和分配和预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或者,可选的,若PCC规则中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则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作为绑定参数:QoS通知控制(QoS notification control,QNC)、优先级(prioritylevel)、平均窗口(averaging window)或者最大数据突发量(maximum data burstvolume,MDBV)。当然,上述的优先级、平均窗口或最大数据突发量也可以是上述5QI对应的QoS属性中的参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依照现有技术,具有上述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会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这就导致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从而导致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调度错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会绑定到同一QoS flow所导致的RAN设备调度错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服务质量流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 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QoS flow仅绑定该第一PCC规则。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排序等级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 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N为大于1 的正整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排序等级值;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排序等级值中的每个排序等级值下的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排序等级值中相同排序等级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所有排序等级值中的每个排序等级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排序等级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的一个排序等级值,包括: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中分别包括一个排序等级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排序等级值,包括:该第一PCC规则中还包括与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的排序等级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 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 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排序等级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第二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 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否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出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下述第十四方面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或者包含该策略控制网元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下述第十四方面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或者包含该策略控制网元的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下述第十四方面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或者包含该策略控制网元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十四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十四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十四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四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下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十四方面或下述第十七方面或下述第二十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在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之后,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QoS flow仅绑定第一PCC规则。其中,第十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其中,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绑定参数,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进而,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 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 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将第一 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 QoS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十一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二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十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三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 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排序等级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 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指示信息为以下任意之一;该指示信息为指示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的信息;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高可靠低时延URLLC业务;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冗余传输;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DNAI不同;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包错误率PER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PER不同;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QoS监测;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超过包延时估算PDB,需要丢弃;或者,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第五代服务质量标识5QI的资源类型为延迟重要保证比特率GBR;或者,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时延敏感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QoS flow仅绑定该第一PCC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QoS flow仅绑定该第一PCC规则,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会话管理网元内部的标志位确定第二PCC规则不能绑定到该QoS flow。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策略控制网元确定第一PCC 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 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排序等级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 QoS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策略控制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flow,包括:在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满足时,该策略控制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当需要保证第一PCC规则的QoS流没有绑定其他PCC规则时;该第一PCC规则是多级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该第一 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高可靠低时延URLLC业务;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冗余传输;该第一PCC规则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DNAI不同;该第一 PCC规则的包错误率PER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PER不同;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该第一PCC规则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第一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延迟重要保证比特率GBR;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QoS 检测;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超过包延时估算PDB,需要丢弃;以及,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时延敏感业务。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策略控制网元的该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十五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十三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和策略控制网元;该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该策略控制网元的该第一PCC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确定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十六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十三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若存在,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 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包括:当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时,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绑定参数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并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若存在,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 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十八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十七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 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并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若存在,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 QoSflow。其中,第十九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十七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当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包括可选服务质量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一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一QoS flow;或者,当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三PCC规则中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二QoS flow。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 PCC规则中的其他绑定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包含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不包含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进而,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不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这样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当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包括可选服务质量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一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一QoS flow;或者,当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三PCC 规则中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二 QoS flow。其中,第二十一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二十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 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当确定该第一PCC规则包括可选服务质量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一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 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一QoSflow;或者,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当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三PCC规则中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二QoS flow。其中,第二十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二十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5G QoS模型;
图2为现有的基于信令的QoS flow建立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一;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二;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地疏导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地疏导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二;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乡路由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一;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乡路由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首先给出相关概念的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PDU会话:
PDU会话为终端设备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的一个关联,用于提供一个 PDU连接服务。
第二,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QoS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1、5G QoS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
5QI是一个标量,用于索引到对应的5G QoS特征。5QI分为标准化的5QI、预配置的5QI 和动态分配的5QI。对于标准化的5QI,与一组标准化的5G QoS特征值一一对应;对于预配置的5QI,对应的5G QoS特征值预配置在接入网设备上,对于动态分配的5QI,对应的5GQoS 特征由核心网设备通过QoS文件(QoS profile)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2、分配和预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
ARP包含优先等级、抢占能力和被抢占能力。
3、保证流比特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
GFBR代表期望提供给保证比特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QoS flow(流)的比特率。
4、最大流比特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FBR)
MFBR限制提供给GBR QoS flow的比特率,即提供给GBR QoS flow的最大比特率。如超过该比特率时,数据包可以被丢弃。
5、反转QoS属性(reflective QoS attribute,RQA)
RQA用于指示使用对应QoS flow传输的业务使用反转QoS。
6、QNC
QNC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在QoS flow的使用期当GFBR不能满足时是否通知网络。
第三,QoS模型:
在5G系统中,为了保证业务端到端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基于QoS流(flow)的5G QoS模型,如图1所示。该5G QoS模型支持保证比特率的QoS flow(即GBR QoS flow)和不保证比特率的QoS flow(即非GBR(non-GBR)QoS flow)。使用同一个QoS flow控制的数据包接收相同的传输处理(如调度、准入门限等)。
如图1所示,对于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与5G网络建立一个或者多个PDU会话;每个PDU 会话中可以建立一个或者多个QoS flow。每个QoS flow由一个QoS流标识(QoS flowidentifier, QFI)识别,QFI在会话中唯一标识一个QoS flow。此外,每个QoS流对应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一个DRB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QoS flow。
其中,一个QoS flow为GBR QoS flow还是Non-GBR QoS flow,由对应的QoS文件(QoS profile)确定。
对于GBR QoS flow,对应的QoS文件必须包含以下QoS参数:5QI、ARP、GFBR和MFBR,可选的包含QNC;根据QoS文件是否包含QNC将GBR QoS flow分为需要notificationcontrol的GRB QoS flow和不需要notification control的GBR QoS flow。对于需要notification control的GBR QoS flow,当接入网设备检测到对应的QoS flow资源不能被满足时,接入网设备通知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该事件。进一步的SMF网元可以发起QoS flow删除或者修改流程。
对于Non-GBR QoS flow,对应的QoS文件必须包含以下QoS参数:5QI和ARP;可选的包含RQA。
此外,对于GBR QoS flow,主要基于信令的方式控制,对应的QoS flow的建立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SMF网元根据本地策略或者PCF网元发送的PCC规则确定建立QoS flow,则2a)、向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发送SDF信息,该SDF信息中包括QoS控制信息;2b)、通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 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QoS flow的QoS文件;2c)、通过AMF网元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QoS规则(QoS rule),QoS规则中包含QoS控制信息。
第二步,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UPF网元之间建立建立QoS flow,接入网设备根据 QoS文件建立空口的DRB,并存储QoS flow与DRB的绑定关系。
对于下行,当UPF网元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SMF网元发送的SDF信息,在该下行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中携带QFI;接入网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中的QFI以及对应的QoS flow和DRB的绑定关系,将该下行数据包放在对应的DRB上传输。
对于上行,终端设备确定发送上行数据包时,根据QoS规则确定QoS flow,并在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中携带QFI,同时根据QoS flow和DRB的绑定关系,将该上行数据包放在对应的DRB上传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根据数据包头中的QFI,在接入网设备和UPF网元之间的上行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中包含QFI。UPF网元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时验证数据包是否使用正确的QoS flow传输。
第四,绑定参数:
1、5QI,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QoS参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2、ARP,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QoS参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可选的,若PCC规则中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则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作为绑定参数:
3、QNC,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QoS参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4、优先级,优先级指示在QoS流中调度资源的优先级。优先级应用于区分同一终端设备的QoS流,并且还应用于区分来自不同终端设备的QoS流。
5、平均窗口,平均窗口只用于GBR QoS flow,代表计算GFBR和MFBR的持续时间。
6、MDBV,MDBV表示要求5G接入网在一个包延时估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之内要服务的最大数据量。其中,PDB定义了一个数据包在终端设备和有N6接口的UPF网元之间传递所能被延迟的时间上限。
当然,上述的优先级、平均窗口或最大数据突发量也可以是上述5QI对应的QoS属性中的参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五,多级PCC规则:
为了减少QoS变化带来的信令交互,引入了多级PCC规则。PCF网元下发了多级PCC规则之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或SMF网元自行根据网络情况(如拥塞等)进行QoS的升级或降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级PCC规则的示例可以如下:
The multi-level PCC rule includes,e.g.: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i.e.highest QoS level);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FBR=z2}(i.e.medium QoS level);
Parameter set 3={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MFBR=z3}(i.e.lowest QoS level).
SMF网元根据多级PCC规则可以生成带有多个QoS profile的“特殊”的QoS flow,示例如下:
The new type of QoS flow includes,e.g.:
QoS profile 1={rank 1:5QI value=x1,RN,GBR=y1,MFBR=z1}(i.e.highestQoS level);
QoS profile 2={rank 2:5QI value=x2,RN,GBR=y2,MFBR=z2}(i.e.mediumQoS level);
QoS profile 3={rank 3:5QI value=x3,RN,GBR=y3,MFBR=z3}(i.e.lowestQoS level).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级PCC规则为有可选参数组的PCC规则(PCCrule with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 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30。该通信系统30包括会话管理网元301和策略控制网元30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301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其中,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绑定参数,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进而,会话管理网元301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301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301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 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301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进而,会话管理网元301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会话管理网元301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若不存在,会话管理网元301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301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进而,会话管理网元301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之后,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 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QoS flow仅绑定第一PCC规则。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 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 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301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会话管理网元301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会话管理网元301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基于该方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 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 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3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并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该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会话管理网元301,还用于若确定存在,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QoS flow;或者,若确定不存在,根据该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 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 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策略控制网元302,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301发送第一PCC 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会话管理网元3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302的第一PCC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301,还用于当确定该第一PCC规则包括可选服务质量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一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二PCC规则中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一QoS flow;或者,该会话管理网元301,还用于当确定该第一PCC规则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的该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该第三PCC 规则中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该已有第二QoS flow。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PCC规则中的其他绑定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包含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不包含 alternativeQoS parameter 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进而,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不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这样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 设备调度错误。
可选的,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30可以应用于目前正在讨论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 或者未来的其他网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30应用于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则如图4a 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3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非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SMF 网元,上述的策略控制网元3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非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PCF 网元。
此外,如图4a所示,该非漫游5G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RAN设备、UPF网元、AMF 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或者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 N3)与UP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AMF网元通过N11 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网元通信, AMF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5接口(简称 N15)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7接口(简称N7)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UP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10接口(简称N10)与UDM网元通信,UDM网元通过N13接口(简称N13)与AUSF网元通信。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4a所示的非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AMF网元、SMF网元、UDM网元、AUSF网元、或者PC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如图4b所示,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UDM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udm;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pcf,AU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usf。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 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在此不予赘述。
或者,示例性的,假设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30应用于本地疏导(local breakout)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则如图5a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3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SMF网元,上述的策略控制网元3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拜访地PCF(visited PCF,vPCF)网元。
此外,如图5a所示,该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RAN设备、UPF网元、AMF网元、UDM网元、归属地PCF(home PCF,hPCF)网元、或者AUS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UDM网元、AUSF网元和hPCF网元归属于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home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PLMN);RAN设备、AMF网元、SMF网元、 UPF网元、或者vPCF网元归属于拜访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PLMN)中。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UP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 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5接口(简称N15)与v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7接口(简称N7)与vPCF网元通信,vPCF网元通过N24接口(简称N24)与hPCF 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UP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10接口(简称N10)与UDM网元通信,UDM网元通过N13接口(简称N13)与AUSF网元通信。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5a所示的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AMF网元、SMF网元、UDM网元、AUSF网元、vPCF网元或者hPC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如图5b所示,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UDM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udm;vPCF 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pcf;h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pcf; AU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usf。此外,图5b中的拜访地安全边缘保护代理 (visitedsecurity edge protection proxy,vSEPP)用于VPLMN内部控制面接口的信息过滤和策略控制,以及拓扑隐藏等;图5b中的归属地安全边缘保护代理(home security edgeprotection proxy,hSEPP)用于HPLMN内部控制面接口的信息过滤和策略控制,以及拓扑隐藏等;vSEPP与hSEPP通过N32接口(简称N32)连接。所有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在此不予赘述。
或者,示例性的,假设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30应用于家乡路由(home routed)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则如图6a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3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归属地SMF(home SMF,hSMF)网元,上述的策略控制网元3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hPCF网元。
此外,如图6a所示,该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RAN设备、归属地UPF(home UPF,hUPF)网元、拜访地UPF(visited UPF,vUPF)网元、拜访地SMF(visited SMF,vSMF)网元、AMF网元、UDM网元、vPCF网元、或者AUS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UDM网元、AUSF网元、hSMF网元、hPCF网元或hUPF网元归属于 HPLMN;RAN设备、AMF网元、vSMF网元、vUPF网元、或者vPCF网元归属于VPLMN 中。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vUPF网元通信,vUPF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hUPF网元通信,h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 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vSMF网元通信,vSMF网元通过N16接口(简称N16)与h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网元通信,AMF 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5接口(简称N15) 与vPCF网元通信;vPCF网元通过N24接口(简称N24)与hPCF网元通信,v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vUPF网元通信,h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hUPF网元通信,hSMF网元通过N10接口(简称N10)与UDM网元通信,hSMF网元通过N7接口 (简称N7)与hPCF网元通信,UDM网元通过N13接口(简称N13)与AUSF网元通信。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6a所示的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中的AMF网元、vSMF 网元、hSMF网元、UDM网元、AUSF网元、vPCF网元或者hPC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如图6b所示,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 v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vsmf;h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 Nhsmf;UDM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udm;v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vpcf;h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hpcf;AU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usf。此外,图6b中的vSEPP用于VPLMN内部控制面接口的信息过滤和策略控制,以及拓扑隐藏等;图6b中的hSEPP用于HPLMN内部控制面接口的信息过滤和策略控制,以及拓扑隐藏等;vSEPP与hSEPP通过N32接口(简称N32)连接。所有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其中,终端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 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 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AN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相关功能可以通过图7中的通信设备700来实现。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通信线路7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7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704,以及一个处理器7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702可包括一通路,用于连接不同组件之间。
通信接口704,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收发机一类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704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701内的收发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7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 (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701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7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 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706 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7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700有时也可以称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例如通信设备7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上述终端设备,上述网络设备、或具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7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首先,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SMF网元接收来自PCF网元的第一 PCC规则。
其中,该第一PCC规则包括绑定参数,该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 值。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可以是单级PCC规则或者多级PCC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多级PCC规则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前序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包括: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包括一个rank值。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包括rank值、5QI和ARP。可选的,若PCC规则中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则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作为绑定参数: QNC、优先级、平均窗口或者MDBV。当然,上述的优先级、平均窗口或MDBV也可以是上述5QI对应的QoS属性中的参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PCC规则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GFBR=z1}(i.e.highest QoS level);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GFBR=z2}(i.e.medium QoS level);
Parameter set 3={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GFBR=z3}(i.e.lowest QoS level).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i.e.highest QoS level);
{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i.e.medium QoS level);
{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i.e.lowest QoS level).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包括:第一PCC规则中还包括与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的rank值。
示例性的,第一PCC规则可以包括:
rank 1(i.e.highest QoS level)、以及与rank 1对应的Parameter set 1={5QIvalue=x1,ARP value=y1,GFBR=z1};
rank 2(i.e.medium QoS level)、以及与rank2对应的Parameter set 2={rank2:5QI value=x2, ARP value=y2,GFBR=z2};
rank 3(i.e.lowest QoS level)、以及与rank3对应的Parameter set 3={5QIvalue=x3,ARP value=y3,GFBR=z3}.
rank值以及对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i.e.highest QoS level)、对应绑定参数{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i.e.medium QoS level)、对应绑定参数{5QI value=x2,ARP value=y2};
rank 3(i.e.lowest QoS level)、对应绑定参数{5QI value=x3,ARP value=y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单级PCC规则中也可能不包括rank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802、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 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 PCC规则。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PCC规则(即为PCC规则1)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1};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FBR=z21}.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
已有QoS flow1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2,PCC规则2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GFBR=z12};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GFBR=z22};
Parameter set 3={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GFBR=z32}.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
{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
或者,已有QoS flow2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3,PCC规则3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3}.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
或者,已有QoS flow3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4,PCC规则4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GFBR=z14};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GFBR=z24}.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
则根据上述示例可知,已有QoS flow1绑定的PCC规则2中,虽然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且rank2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2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但是PCC规则2中还包括rank3对应的绑定参数,所以PCC规则2中的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 值下的绑定参数不相同。
或者,已有QoS flow2绑定的PCC规则3中,虽然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但是PCC规则1中还包括rank2对应的绑定参数,所以PCC 规则2中的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不相同。
或者,已有QoS flow3绑定的PCC规则4中,由于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且rank2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2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所以PCC规则2中的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均是示例性的以一个QoS flow绑定一个PCC规则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QoS flow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其中,由于多个PCC规则中的每个PCC规则对应的绑定参数均相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中,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某个rank对应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相同rank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或不同,也可以理解为,已有QoS flow的参数中,某个rank 对应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相同rank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或不同。比如,已有QoS flow1绑定的PCC规则2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也可以理解为,已有QoS flow1的参数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与PCC规则1中rank 1对应的绑定参数相同。其中,该说明还适用于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确定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执行步骤S803;或者,若SMF网元确定不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执行步骤S804。
S803、若存在,SMF网元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
示例性的,结合上述步骤S802中的示例,SMF网元可以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QoSflow3。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QoS flow3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S804、若不存在,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当然,若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若不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PCC规则如步骤S802中的示例所示,则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可以包括:
QoS profile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1};
QoS profile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FBR=z21}.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其中,上述步骤S801至S803或S804中的SM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或者,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SMF网元接收来自PCF网元的第一 PCC规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可以是单级PCC规则或者多级PCC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CC规则的形式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 规则的形式相同,也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规则的形式不相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902、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包括: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最大rank值与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第二PCC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与第一PCC 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否则,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PCC规则(即为PCC规则1)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1};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FBR=z21}.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1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2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2,ARP value=y2}.
已有QoS flow1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2,PCC规则2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GFBR=z12};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GFBR=z22};
Parameter set 3={rank 3:5QI value=x3,ARP value=y3,GFBR=z32}.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2,ARP value=y2};
rank 3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3,ARP value=y3}.
或者,已有QoS flow2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3,PCC规则3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3}.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或者,已有QoS flow3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4,PCC规则4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GFBR=z14};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GFBR=z24}.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rank 2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2,ARP value=y2}.
或者,已有QoS flow4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5,PCC规则5可以包括:
Parameter set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DBV=c1,GFBR=z14};
Parameter set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DBV=c2,GFBR=z24}.
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rank 1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MDBV=c1};
rank 2对应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2,ARP value=y2,MDBV=c2}.
则根据上述示例可知,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已有QoS flow3绑定的 PCC规则4、以及已有QoS flow4绑定的PCC规则5与第一PCC规则(即PCC规则1)对应的最大rank值相同,均为rank 2。但是,由于PCC规则5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中包括MDBV,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中不包括MDBV,因此PCC规则5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并不相同。而PCC规则4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 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按照顺序检测,直到次数达到最大的rank 值为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确定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执行步骤S903;或者,若SMF网元确定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执行步骤S904。
S903、若存在,SMF网元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
示例性的,结合上述步骤S902中的示例,SMF网元可以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QoSflow3。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QoS flow3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S904、若不存在,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当然,若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则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PCC规则如步骤S902中的示例所示,则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可以包括:
QoS profile 1={rank 1: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11};
QoS profile 2={rank 2:5QI value=x2,ARP value=y2,MFBR=z21}.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 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其中,上述步骤S901至S903或S904中的SM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或者,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1、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SMF网元接收来自PCF网元的第一PCC规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CC规则的形式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 规则的形式相同,也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规则的形式不相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02、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可以通过显示或者隐式的指示,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 PCC规则。
比如,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中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进而,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可选的,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为多级指示(multiple indication),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标志位进行指示。比如,设定1比特的标志位,取值为0表示单级指示,取值为1表示多级指示;或者,取值为1表示单级指示,取值为0表示多级指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中可以包括N个备选 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N为大于1的正整数。进而,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备选QoS参数集合可以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一个 rank值对应一级绑定参数,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根据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对应的N个rank值,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S1003、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QoS flow仅绑定第一PCC规则。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的任意一个多级PCC规则,都绑定至唯一的一个QoS flow,不会有其他PCC规则绑定到该QoS flow。
其中,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804或步骤S904,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 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其中,上述步骤S1001至S1003中的SM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可以是新的PCC规则,或修改已有的PCC规则得到的PCC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以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1、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SMF网元接收来自PCF网元的第一PCC规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CC规则的形式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 规则的形式相同,也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规则的形式不相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1202、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可以通过显示或者隐式的指示,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比如,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中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进而,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示例性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显示的指示信息,即该指示信息为指示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的信息。比如,该指示信息的名字可以为绑定到单独的QoSflow (bind to independent QoS flow或者bind to separate QoS flow),该指示信息的功能可以为指示 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indicates the PCC rule shallbe bound to an independent/separate QoS Flow)。这样,只要存在该指示信息,SMF网元就将该PCC规则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或者,示例性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隐式的指示信息。比如,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上一实施例中的多级指示(multiple indication),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标志位进行指示。比如,设定1比特的标志位,取值为0表示单级指示,取值为1表示多级指示;或者,取值为1表示单级指示,取值为0表示多级指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这样,SMF网元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S1203、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该QoS flow仅绑定第一PCC规则。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的任意一个多级PCC规则,都绑定至唯一的一个QoS flow,不会有其他PCC规则绑定到该QoS flow。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通过SMF网元内部的标志位确定某QoSflow 是单独的QoS flow,即其他PCC规则不能绑定到该QoS flow,比如,该QoS flow的标志位为1,其他PCC规则不能绑定到该QoS flow;再比如,SMF网元记录单独的QoS flow的QFI,其他PCC规则不能绑定到该QoS flow,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其中,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该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804或步骤S904,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多级PCC规则分别绑定至不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 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或者具有相同绑定参数但是rank不同的多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其中,上述步骤S1201至S1203中的SM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值的注意的是,不只是多级PCC规则会引起RAN设备调度错误的问题,比如说:
(1)、多接入(multi-access,MA)PDU会话(PDU session)。一个MA PDU session中,可以有GBR的QoS flow也可以有non-GBR的QoS flow。对于non-GBR的QoS Flow,SMF 网元向两边的AN设备下发QoS profile(即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对于GBR QoS Flow,若GBRQoS flow只允许一种接入技术,则SMF网元只向允许的AN设备发送QoS profile;若允许两种接入技术,则SMF网元决定向哪一种AN设备发送QoS profile。也就是说,对于 GBR QoSflow,在某个时间点只会有一种接入技术。GBR需求的业务流,可能由支持MA的 QoS flow传输,但其本身不支持MA传输(如,只支持3GPP传输);反之,可能由不支持 MA的QoS flow传输(如,只支持3GPP传输),但其本身支持MA传输。即SMF网元可能选择用不合适的接入技术传输GBR QoS flow。
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将允许的接入方式(比如说steeringmode)作为绑定参数。特别的,可以在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GBR时引入该绑定参数(包括延迟重要(delay critical)GBR和普通GBR)。不过没引入一种新特性就加入新的绑定参数,会引起绑定机制的复杂化,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可选的,上述图12中的指示信息可以为多接入指示(multiple accessindication),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标志位进行指示。比如,设定2比特的标志位,取值为01表示3GPP单接入指示,取值为10表示非3GPP单接入指示,取值为11表示多接入指示;或者,取值为1表示单接入指示,取值为0表示多接入指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2)、根据现有标准,网络侧(SMF网元)可以建立高可靠低时延(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的QoS flow。SMF网元会根据授权的5QI,NG-RAN的能力和运营商的配置决定是否执行冗余传输。5QI中包含一个QoS特征包错误率(packeterror rate, PER)反映了业务所需的可靠性。5G支持动态的5QI,即下发网络分配的PDB,PER等参数,即相同的5QI,可能具有不同的QoS特征。虽然具有同样5QI的业务流可能对可靠性有不同的需求(反映为具有不同的PDR),但SMF网元却统一决策一个QoS flow是否冗余传输,这样可能造成SMF网元选用不合适的方式传输业务流,如本不需要冗余传输的业务流决定进行冗余传输。反之,需要冗余传输的业务流决定进行冗余传输。
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将PER作为绑定参数。特别的,可以在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 GBR时引入该绑定参数。不过每引入一种新特性就加入新的绑定参数,会引起绑定机制的复杂化,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可选的,上述图12中的指示信息可以为冗余指示(redundant indication),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标志位进行指示。比如,比如,设定1比特的标志位,取值为0表示冗余指示,取值为1表示非冗余指示;或者,取值为1表示冗余指示,取值为0表示非冗余指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针对URLLC业务,网络侧或RAN侧可以将端到端(end to end,E2E)的PDB 分为两部分:即UPF-RAN的PDB和RAN-UE的PDB。这样RAN可以根据RAN-UE的PDB 进行调度。然而,由于URLLC业务要求传输时延较短,所以在核心网传输的几ms的差距对 RAN的调度有较大影响。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SMF网元选择UPF网元之后,根据配置得到UPF-RAN的PDB,并在N2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消息中发送给RAN设备,RAN设备根据QoS profile中包含的E2E的PDB和SMF网元发送的 UPF-RAN的PDB得到RAN-UE的PDB。然而,由于SMF网元可能管理多个PDU会话锚点 (PDU session anchor,PSA)UPF网元,同一个QoS flow中的不同的业务流可能会在不同的 PSA UPF网元上传输。而不同PSA UPF网元的部署位置大概率不同,这样同一QoS flow中来自不同PSA UPF网元的数据包在RAN设备侧所剩余的调度时间是不同的,但RAN设备依照现有技术无法区分同一QoS flow中来自不同PSAUPF网元的数据包。此时也可以用图12 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4)、提出了一种新的场景,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和新空口(new radio,NR)同时连接到5G核心网(5Gcore,5GC)上,因为E-UTRA的覆盖比NR好,NR比E-UTRA的带宽高,所以运营商希望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的属性,用不同的基站进行分流,并且由RAN设备来做最终决策。但是RAN设备无法进行应用检测,所以本质上RAN设备无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属性来做分流。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5)、针对一些业务(如URLLC业务),可能需要网络侧提供QoS监测服务,即网络监测这些业务的QoS当前是否可以被网络满足。网络侧可能是以QoS flow为粒度监测的,即一个QoS flow中的业务流可能有些需要上报,另一些不需要上报。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6)、针对一些导致MFBR大于GFBR的业务(业务本身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如果它们被绑定在同一个QoS flow上,一个业务的超额比特速率(超过保证比特率的部分) 可以消耗另一个业务的部分GBR。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7)、对于时延敏感通信(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TSC)业务,为了传输此类业务,RAN设备需要感知业务的一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进行调度,这些特性被称为TSC辅助信息(TSC assistance information,TSCAI),如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2265629010000241
其中,RAN设备在进行QoS控制时,是以QoS flow粒度进行的。然而,目前,QoS flow是以5QI,ARP等参数互相区分的,即某一QoS flow中的不同业务可能具有不同的flowdirection,periodicity,burst arrival time,burst size等,而RAN设备无法区分,进而RAN设备可能会进行错误的调度。
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将TSCAI中的参数均作为绑定参数,或者设立一个索引,每个索引代表确定的TSCAI中的参数的值,将该索引作为绑定参数。不过每引入一种新特性就加入新的绑定参数,会引起绑定机制的复杂化,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8)、对于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 GBR的QoS flow,会引入一个参数为延迟数据丢弃标识(delayed packet discarding),该延迟数据丢弃标识指示RAN设备丢弃QoS flow 中传输时延超过PDB的数据包。
其中,RAN设备在进行QoS控制时,是以QoS flow为粒度进行的。然而,目前,QoSflow 是以5QI,ARP等参数互相区分的,即某一QoS flow中的不同业务可能具有不同的丢包的需求,而RAN设备无法区分,进而RAN设备可能会进行错误的调度。
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将数据丢弃标识作为绑定参数。不过每引入一种新特性就加入新的绑定参数,会引起绑定机制的复杂化,此时也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
(9)、对于其他需要引入新的绑定参数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方式解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PCF网元确定在第一PCC规则中加入步骤S1202中的指示信息的条件可以有以下一个或多个:
当需要保证该第一PCC规则的QoS流没有绑定其他PCC规则时(whenever it hasto be ensured that no other PCC rule is bound to the QoS flow of a PCC rule);
该第一PCC规则是多级PCC规则;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URLLC业务(如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GBR);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冗余传输(如PER小于某一限定值);
该第一PCC规则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与其他现存的PCC规则(当前PDU会话之内)的DNAI不同;
该第一PCC规则的PER与其他现存的PCC规则(当前PDU会话之内)的PER不同;
该第一PCC规则的PDB与其他现存的PCC规则(当前PDU会话之内)的PDB不同;该第一PCC规则依照现有绑定参数会绑定到现有的QoS Flow;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特殊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如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该第一PCC规则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QoS检测;
该第一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 GBR;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超过PDB,需要丢弃;
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时延敏感业务(可以体现为PCC规则中包含TSCAI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CC规则和业务有对应关系,所以PCC规则的属性也可以说是PCC规则对应业务的属性,反之亦然。比如,上述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也可以称之为第一PCC规则支持多接入,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相应的,步骤S1202中的指示信息还可以为以下任意之一: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可以体现为PCC规则中包含MA PDU session control,多接入PDU会话控制相关信息,如steering mode)。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URLLC业务。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冗余传输。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DNAI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DNAI不同。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PER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PER不同。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第一RAT。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QoS监测。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 GBR。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超过PDB,需要丢弃。
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
或者,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时延敏感业务(可以体现为PCC规则中包含TSCAI相关信息)。
当然,PCF网元也可以跟据其他信息判断是否在第一PCC规则中加入步骤S1202中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的内容也可以为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均是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 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进行说明,若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5a或图5b所示的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为例进行说明,或者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6a或图6b所示的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为例进行说明,则对应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类似,仅需将相关网元进行适应性替换即可,在此不予赘述。
或者,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401、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SMF网元接收来自PCF网元的第一PCC规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PCC规则可以是单级PCC规则或者多级PCC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级PCC规则中的QoS参数分为策略控制(policycontrol)部分和可选的QoS参数集合(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换言之,多级PCC规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策略控制(policy control)部分。另一部分为可选的QoS参数集合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其中,policy control部分是当前需要使用的QoS参数;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是将来根据RAN设备的资源情况有可能使用的QoS参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CC规则的形式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 规则的形式相同,也可以与步骤S801中示例出的第一PCC规则的形式不相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1402、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可以包括alternative QoSparameter sets部分的部分参数,如5QI;或者,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可以包括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所有参数,即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所有参数都可以作为第一PCC规则的绑定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PCC规则(即为PCC规则1)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 part:{5QI value=x0,ARP value=y0,MFBR=z0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1={5QI value=x1,MFBR=z1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2={5QI value=x2,MFBR=z21}.
则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0,ARP value=y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x2}.
或者,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0,ARP value=y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MFBR=z11;5QI value=x2,MFBR=z21}。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 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包括: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若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中的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的alternative QoSparameter sets 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的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否则,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不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需要满足: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一致且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set部分的绑定参数一致,但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在PCC规则中的顺序可以不一致,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假设已有QoS flow1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2,PCC规则2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 part:{5QI value=x0,ARP value=y0,MFBR=z0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1={5QI value=x1,MFBR=z1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2={5QI value=x2,MFBR=z2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3={5QI value=x2,MFBR=z31}.
则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0,ARP value=y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x2}.
或者,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0,ARP value=y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MFBR=z11;5QI value=x2,MFBR=z21;5QI value=x2,MFBR=z31}。
示例性的,假设已有QoS flow2绑定的PCC规则包括PCC规则3,PCC规则3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 part:{5QI value=x1,ARP value=y1,MFBR=z00};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1={5QI value=x1,MFBR=z1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 2={5QI value=x2,MFBR=z21}.
则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x2}.
或者,相应的,绑定参数的值可以包括:
policy control part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ARP value=y1};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5QI value=x1,MFBR=z11;5QI value=x2,MFBR=z21}。
其中,当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包括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部分的绑定参数时,SMF网元可以确定已有QoS flow1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SMF 网元可以确定已有QoS flow2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不相同。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确定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则执行步骤S1403;或者,若SMF网元确定不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则执行步骤S1404。
S1403、若存在,SMF网元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
S1404、若不存在,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因此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 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直接作为绑定参数。即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绑定参数”部分,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可以作为一个可选的绑定参数。即将PCC规则分为有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PCC规则和没有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PCC规则。有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sets的PCC规则不应与没有 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PCC规则绑定在同一QoSflow中。该场景下,以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非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架构为例,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该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501、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401,相关描述可参考图1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502、当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包括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一 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包括alternative QoSparameter sets时, SMF网元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第一QoS flow。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绑定参数是指除了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sets之外的其他绑定参数,如5QI、ARP、QNC、优先级、平均窗口、MDBV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503、当SMF网元确定第一PCC规则不包括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第三PCC规则中不包括alternative QoSparameter sets时, SMF网元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第二QoS flow。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不存在PCC规则中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此时SMF网元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绑定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PCC规则中的其他绑定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包含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PCC规则,不包含alternative QoS parameter sets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视为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 PCC规则。进而,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不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一个或多个PCC规则不可以绑定至相同的QoS flow。这样避免了具有相同绑定参数的多级PCC规则与单级PCC规则绑定到同一QoS flow中的问题,进一步的从而避免了RAN设备调度错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会话管理网元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策略控制网元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策略控制网元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上述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策略控制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策略控制网元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为例,图11示出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110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话管理网元110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所述收发模块1101,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收发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所有rank值中的每个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所有rank值中相同rank值下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存在,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或者,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不存在,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可选的,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的一个rank值,包括: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中分别包括一个rank值。
或者,可选的,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一个rank值,包括:第一PCC规则中还包括与绑定参数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分别对应的rank值。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存在,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或者,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不存在,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可选的,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包括: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最大rank值与第一 PCC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第二PCC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与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rank值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中;否则,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其中,QoS flow 仅绑定第一PCC规则。
可选的,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包括:处理模块1102,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或者,可选的,第一PCC规则中包括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N为大于1的正整数;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包括:处理模块1102,用于根据N个备选QoS参数集合,确定第一PCC规则为多级PCC规则。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可选的,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包括:处理模块1102,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PCC 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存在,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QoS flow;或者,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若不存在,根据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可选的,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包括:所述处理模块1102,用于当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时,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PCC规则,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处理模块1102,用于当确定第一PCC规则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一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第二PCC规则中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第一QoS flow;或者,处理模块1102,用于当确定第一PCC规则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且已有第二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存在第三PCC规则中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与第一PCC规则包括的第一绑定参数的值相同,且第三PCC规则中不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时,将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已有第二 QoS flow。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会话管理网元11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会话管理网元110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 的形式。
比如,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设备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
具体的,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1 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中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通信接口7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110可执行上述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网元为例,图13示出了一种策略控制网元130的结构示意图。该策略控制网元130包括收发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所述收发模块1301,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收发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处理模块13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收发模块1301,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可选的,处理模块1302,用于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包括:
处理模块1302,用于在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满足时,确定第一PCC规则需要绑定到单独的QoS flow:
当需要保证该第一PCC规则的QoS流没有绑定其他PCC规则时;
第一PCC规则是多级PCC规则;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支持多接入;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URLLC业务;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冗余传输;
第一PCC规则的DNAI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DNAI不同;
第一PCC规则的PER与当前会话之内的其他PER不同;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
第一PCC规则的最大比特率大于保证比特率;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需要QoS检测;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超过PDB,需要丢弃;
第一PCC规则中的5QI的资源类型为delay critical GBR;以及,
第一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是时延敏感业务。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策略控制网元13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策略控制网元130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 的形式。
比如,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设备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
具体的,图13中的收发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3中的处理模块13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3中的收发模块1301 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中所示的通信设备700中的通信接口7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网元130可执行上述的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并实现以上方法流程。该处理器可以内置于SoC(片上系统)或ASIC,也可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芯片。该处理器内处理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当以上模块或单元以硬件实现的时候,该硬件可以是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人工智能处理器、ASIC、SoC、FPGA、PLD、专用数字电路、硬件加速器或非集成的分立器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一组合,其可以运行必要的软件或不依赖于软件以执行以上方法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若存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所述已有QoS flow;
或者,若不存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的PCC规则;
若存在第二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且所述第二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否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3.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存在,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所述已有QoS flow;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不存在,根据所述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已有QoS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的PCC规则;若存在第二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对应的最大排序等级值相同,且所述第二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否则,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不存在每级绑定参数依次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每级绑定参数均相同的PCC规则。
5.一种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所述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所述绑定参数包括可选服务质量流QoS参数集合;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若存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所述已有QoS flow;
或者,若不存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包括:
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所述第二PCC规则中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创建的QoS flow对应的可选QoS参数集合发送至接入网设备。
8.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网元的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所述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绑定参数,所述绑定参数包括可选服务质量流QoS参数集合;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已有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存在,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所述已有QoS flow;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不存在,根据所述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所述第二PCC规则中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创建的QoS flow对应的可选QoS参数集合发送至接入网设备。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策略控制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
所述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该第一PCC规则中包括第一绑定参数,所述绑定参数包括可选QoS参数集合;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PCC规则,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是否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若存在,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所述已有QoS flow;或者,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PCC规则创建QoS flow,并将所述第一PCC规则绑定至创建的QoS flow。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具体用于,在确定已有QoS flow绑定的PCC规则中,存在第二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策略控制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且所述第二PCC规则中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PCC规则的可选QoS参数集合部分的绑定参数的值均相同时,确定已有服务质量流QoS flow中,存在绑定参数与所述第一PCC规则中的绑定参数均相同的QoS flow。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入网设备,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将所述创建的QoS flow对应的可选QoS参数集合发送至所述接入网设备;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可选QoS参数集合。
CN201911086724.1A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1756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674.9A CN114244637A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010726143.6A CN111865623B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0776377.2A EP3869868A4 (en) 2019-03-28 2020-01-19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LOAD RULE BINDING
PCT/CN2020/073058 WO2020192263A1 (zh) 2019-03-28 2020-01-19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7/331,004 US11792676B2 (en) 2019-03-28 2021-05-26 Charging rule bin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8/470,815 US20240015570A1 (en) 2019-03-28 2023-09-20 Charging rule bin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23944 2019-03-28
CN201910242394 2019-03-28
CN2019105173067 2019-06-14
CN201910517306 2019-06-1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6143.6A Division CN111865623B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111327674.9A Division CN114244637A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555A CN111756555A (zh) 2020-10-09
CN111756555B true CN111756555B (zh) 2022-04-05

Family

ID=7267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6724.1A Active CN111756555B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010726143.6A Active CN111865623B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111327674.9A Pending CN114244637A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6143.6A Active CN111865623B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111327674.9A Pending CN114244637A (zh) 2019-03-28 2019-11-08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792676B2 (zh)
EP (1) EP3869868A4 (zh)
CN (3) CN111756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057B (zh) * 2019-01-15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56555B (zh) 2019-03-28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200127669A (ko) * 2019-05-03 2020-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또는 서비스 지역에 따른 단말의 세션 설정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151564A1 (en) * 2021-01-14 2022-07-21 Apple Inc. Optimizing of scheduling
WO2022155977A1 (zh) * 2021-01-25 2022-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038527A (zh) * 2021-02-25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61047A1 (en) * 2021-05-05 2022-11-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alternatives
US20240155420A1 (en) * 2021-06-04 2024-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for asymmetri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s
CN115942267A (zh) * 2021-10-01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和装置
CN114302355A (zh) * 2021-12-28 2022-0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666279B (zh) * 2022-01-28 2023-06-16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系统中pcc会话管理策略下发的方法及系统
US20230308496A1 (en) * 2022-03-24 2023-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extended reality data traffic
CN116866986A (zh) * 2022-03-26 2023-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102665A1 (en) * 2022-11-07 2024-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enforced ursp rul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28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绑定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491313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865623A (zh) * 2019-03-28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8713B2 (en) * 2006-12-01 2014-01-28 At&T Mobility Ii Llc Non-intrusive in-session QoS parameter modification method
US8605583B2 (en) * 2010-02-18 2013-12-10 Alcatel Lucent PCC/QOS rule creation
US8645510B2 (en) * 2010-05-20 2014-02-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istributing PCC rules among 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IP-CAN) bearers
EP2578009A1 (en) * 2010-05-28 2013-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ow mobility filter rule verification
US9137843B2 (en) 2011-07-01 2015-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controlling bearer related resources as well as a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524157B2 (en) * 2015-11-05 2019-12-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6937351B (zh) 2015-12-2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会话实现方法及核心网元
CN108810884B (zh) * 2017-05-06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钥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786048A (zh) * 2017-06-20 2020-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830268B (zh) * 2018-08-13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202222B2 (en) * 2018-10-24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mapping for time-sensitive network traffi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9764B2 (en) * 2019-02-15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offs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49245A4 (en) * 2019-05-03 2022-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BURST ARRIVAL TIME REFERENCE CLOCK BASED ON TIME-SENSITIVE COMMUNICATION AID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172501B2 (en) * 2019-09-05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offs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66531A1 (en) * 2019-09-30 2021-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sc
EP3820092A1 (en) * 2019-11-07 2021-05-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 Co. KG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28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绑定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491313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865623A (zh) * 2019-03-28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185107_Prioritized Service be aware by AMF_v1.2".《3GPP tsg_sa\WG2_Arch》.20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92676B2 (en) 2023-10-17
US20210282049A1 (en) 2021-09-09
CN111865623A (zh) 2020-10-30
EP3869868A1 (en) 2021-08-25
CN111756555A (zh) 2020-10-09
US20240015570A1 (en) 2024-01-11
CN114244637A (zh) 2022-03-25
EP3869868A4 (en) 2022-01-12
CN111865623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6555B (zh)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32440B (zh)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65422B (zh) 策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260457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Service Reliability, Device, and System
CN112311564B (zh) 应用mos模型的训练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560945B (zh) 业务服务质量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36030B (zh)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31033B (zh) 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3866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256390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0024961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019363B (zh) 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205839A (zh) 多流关联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15922A (zh) 数据用量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309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27165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65285A (zh) 一种确定策略控制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29625A1 (zh) 一种服务质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0192263A1 (zh)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33063A1 (zh) 用于策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87149A (zh) Ambr的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747194A (zh) 上行pdr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46746A1 (zh) 上报会话管理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00625B (zh) 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93127A1 (zh) 业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