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6030B -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6030B
CN111436030B CN201910035673.3A CN201910035673A CN111436030B CN 111436030 B CN111436030 B CN 111436030B CN 201910035673 A CN201910035673 A CN 201910035673A CN 111436030 B CN111436030 B CN 111436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user plane
plane network
data usage
pd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5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6030A (zh
Inventor
吴义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56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2481 priority patent/WO2020147440A1/zh
Priority to EP19910041.3A priority patent/EP3890398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43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30A/zh
Priority to US17/375,671 priority patent/US2021034517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6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2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trigger spec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41Billing record details, i.e. parameters, identifiers, structure of call data record [C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58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statistics of usage or network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2Criteria or parameters used for performing billing operations
    • H04M15/8214Data or packet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5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the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having a maximum bit rate or a bit rate guarante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方法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并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丢弃数据用量。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并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丢弃数据用量和该传输数据用量,确定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

Description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中,为了支持业务有选择的路由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或者支持会话和业务的连续性,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可以控制一个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的数据路径,使得一个PDU会话同时有多个N6接口。终结N6接口的UPF网元支持PDU会话的锚点功能,简称锚点UPF(anchor UPF,A-UPF)网元,每一个A-UPF网元接入到相同的DN。同时,为了支持上述会话,引入了上行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 CL)功能和互联网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多归属或者多链路(IPv6Multi-homing)功能。其中,UL CL功能可以通过UL CL UPF网元实现,IPv6Multi-homing功能可以通过分支点(branching point,BP)UPF网元实现。
目前,在没有插入UL CL UPF网元或者BP UPF网元的PDU会话中,SMF网元在PDU会话建立或者修改过程中,向A-UPF网元发送包括数据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s,QoS)执行规则(QoS enforcement rule,QER)和用量上报规则(usage reporting rule,URR)的N4会话修改或者建立请求。其中,PDR中包含数据包检测信息,主要为用于识别以太类型或者IP类型的数据包流的数据包过滤器集合。QER中包含最大比特率(如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session-AMBR))、门控状态、保证比特率等。URR包含周期性策略阈值、上报触发器、基于时间的测量阈值等。URR中包括指示统计传输数据用量的测量方法。进而,对于下行,A-UPF网元接收DN发送的DL数据包之后,根据PDR中的数据包过滤器集合执行数据包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使用对应的QER执行QoS控制。进一步的,A-UPF网元根据对应的URR统计成功传输的数据并执行数据用量上报。对于上行,A-UPF网元接收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或者中间UPF网元(当有多个UPF网元时)发送的UL数据包之后,根据PDR中的数据包过滤器集合执行数据包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使用对应的QER执行QoS控制。进一步的,A-UPF网元根据对应的URR统计成功传输的数据并执行数据用量上报。
然而,对于插入了UL CL UPF网元或者BP UPF网元的PDU会话,由A-UPF网元统计的数据用量不准确,进一步的可能导致计费错误。因此,如何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丢弃数据用量和该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因此基于该方案,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际数据用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该终端设备的实际数量用量例如可以是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服务质量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是PDU会话粒度的实际用户用量,或者特定数据网络名称DNN1下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数据网络名称DNN2下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是特定数据网络名称DNN1下PDU会话粒度的实际用户用量;或者特定DNN1特定切片下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2特定切片下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上述粒度的任意组合等,在此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该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案还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该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一PDR与该URR相关联;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PDR和该URR。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获取数据包检测信息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进而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该第一PDR中的数据包检测信息进行业务检测,并根据该URR执行相应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该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该第二PDR与该QER相关联;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PDR和该QER。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以及相应的session-AMBR,进而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该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相应的,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生成第二PDR。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QER和UR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该QER中包括session-AMBR,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二PDR与该URR和该QER相关联;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PDR、该URR和该QER。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以及相应的session-AMBR和测量方法,进而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并根据该URR执行相应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聚合用户面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丢弃数据用量,其中,该丢弃数据用量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可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因此基于该方案,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该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的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一PDR与该URR相关联;相应的,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该第一PDR和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本地策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该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该第二PDR与该QER相关联;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基于该方案,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对数据包执行比特率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该QER中包括session-AMBR,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二PDR与该URR和该QER相关联;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相应的,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对数据包执行比特率控制,以及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该聚合用户面网元为与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连接的用户面网元,该传输数据用量为来自该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数据中,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实际传输的数据的用量;聚合用户面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传输数据用量。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可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因此基于该方案,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该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传输的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一PDR与该URR相关联;相应的,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该第一PDR和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本地策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该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该第二PDR与该QER相关联;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对数据包执行比特率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该QER中包括session-AMBR,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传输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二PDR与该URR和该QER相关联;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相应的,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基于该方案,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对数据包执行比特率控制,以及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者包含上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者包含上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者包含上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四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聚合用户面网元;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根据该丢弃数据用量和该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会话管理网元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情况下,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聚合用户面网元;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用于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该聚合用户面网元为与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连接的用户面网元,该传输数据用量为来自该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数据中,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实际传输的数据的用量;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传输数据用量。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并将该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确定为实际数据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聚合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和聚合用户面网元102。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和聚合用户面网元102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发送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的丢弃数据用量。
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用于接收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的丢弃数据用量;以及,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并根据丢弃数据用量和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这里的连接可以是锚点用户面网元和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之间没有其他聚合UPF网元,也可以是锚点用户面网元经过其他聚合用户面网元与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际数据用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该终端设备的实际数量用量例如可以是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是PDU会话粒度的实际用户用量,或者特定数据网络名称(datanetwork name,DNN)1下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2下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是特定数据网络名称DNN1下PDU会话粒度的实际用户用量;或者特定DNN1特定切片下业务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2特定切片下QoS流粒度的实际数据用量统计,或者上述粒度的任意组合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阐述,在此不予赘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因此基于该通信系统,对于插入了UL CL用户面网元或者BP用户面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可选的,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可以应用于目前正在讨论的第五代(5rdgeneration,5G)网络或者未来的其他网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对于插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的PDU会话仅有一个服务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假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应用于目前正在讨论的5G网络,则如图2所示,上述的聚合用户面网元1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聚合UPF网元;上述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SMF网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UPF网元(包括图2或图3中的聚合UPF网元,或图3A中的聚合UPF1网元或聚合UPF2网元)例如可以是UL CL UPF网元或者BP UPF网元,在此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如图2所示,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多个A-UPF网元,如图2中的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以及,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AN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以及SMF网元等。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聚合UPF网元通信,聚合UPF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聚合UPF网元、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信,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聚合UPF网元和A-UPF1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或者,图2中的聚合UPF网元和A-UPF2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图2中仅是示例性的以聚合UPF网元和A-UPF1网元独立部署、以及聚合UPF网元和A-UPF2网元独立部署为例进行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示例性的,对于插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的PDU会话有多个服务会话管理网元(以下以两个服务会话管理网元为例进行说明)的场景,假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应用于目前正在讨论的5G网络,则如图3所示,上述的聚合用户面网元1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聚合UPF网元;上述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锚点SMF(anchor SMF,A-SMF)网元或者中间(intermediate SMF,I-SMF)网元。
此外,如图3所示,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多个A-UPF网元,如图3中的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以及,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AN设备、AMF网元、以及SMF网元等。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聚合UPF网元通信,聚合UPF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I-SMF网元通信,I-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聚合UPF网元和A-UPF2网元通信,I-SMF网元通过Nxx接口(简称Nxx)与A-SMF网元通信,A-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A-UPF1网元通信,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聚合UPF网元和A-UPF1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图3中仅是示例性的以独立部署为例进行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示例性的,对于插入聚合用户面网元102的PDU会话仅有一个服务会话管理网元,但是有多个聚合UPF网元的场景,假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应用于目前正在讨论的5G网络,则如图3A所示,上述的聚合用户面网元102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聚合UPF1网元;上述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101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网络中的SMF网元。
此外,如图3A所示,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聚合UPF2网元以及多个A-UPF网元,如图3A中的A-UPF1网元、A-UPF2网元和A-UPF3网元;以及,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AN设备、AMF网元、以及SMF网元等。聚合UPF1网元与AN设备之间不存在其他聚合UPF网元。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聚合UPF1网元通信,聚合UPF1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A-UPF3网元和聚合UPF2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聚合UPF1网元、聚合UPF2网元、A-UPF1网元、A-UPF2网元和A-UPF3网元通信,聚合UPF2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通信,A-UPF1网元、A-UPF2网元和A-UPF3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3A中的聚合UPF1网元和A-UPF3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或者,图3A中的聚合UPF2网元和A-UPF2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或者,图3A中的聚合UPF2网元和A-UPF1网元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别独立部署。图3A中仅是示例性的以聚合UPF1网元和A-UPF3网元独立部署、聚合UPF2网元和A-UPF1网元与A-UPF2网元分别独立部署为例进行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2或图3或图3A所示的5G网络架构中的AMF网元或SM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图,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其中,终端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相关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设备400来实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4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404,以及一个处理器4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3。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包括一通路,用于连接不同组件之间。
通信接口404,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收发机一类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404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401内的收发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4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401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4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400有时也可以称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例如通信设备4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上述终端设备,上述网络设备、或具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4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为例,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终端设备建立PDU会话,该PDU会话的锚点为A-UPF1网元。
其中,在PDU会话建立过程中,A-UPF1网元可以从SMF网元获取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1的PDR1、包括session-AMBR1的QER1和包括测量方法1(该测量方法1为统计传输的数据用量)的URR1,进而A-UPF1网元可以将PDR1与QER1进行关联,以及,A-UPF1网元可以将PDR1与URR1进行关联。A-UPF1网元将PDR1与URR1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1中包含URR1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A-UPF1网元将PDR1与QER1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1中包含QER1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这里的数据包检测信息1主要为数据包过滤器集合,该数据包过滤器集合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包过滤器。该数据包过滤集合用于识别以太类型或者IP类型数据包流。对于IP类型的包过滤器,可以包含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Pv6前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ID、流标签、或方向等的组合;对于以太类型的包过滤器,可以包含源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以太类型、或方向等等的组合。
这里的session-AMBR1用于执行session-AMBR控制,相关功能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上述QER1中除了包括session-AMBR1,还可以包括门控状态、保证比特率等信息,相关描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类似的,下述步骤中的QER(如QER2或QER3等)中也可能包括除session-AMBR之外的其他信息,如门控状态、保证比特率等信息,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5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S502、在执行步骤S501之后,由于移动性或者新的业务流检测需求,SMF网元确定需要建立一个新的PDU会话锚点。则SMF网元选择A-UPF2网元作为新的PDU会话锚点之后,与A-UPF2网元之间建立N4会话。
其中,在N4会话建立过程中,A-UPF2网元可以从SMF网元获取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2的PDR2、包括session-AMBR2的QER2和包括测量方法2(该测量方法2为统计传输的数据用量)的URR2,进而A-UPF2网元可以将PDR2与QER2进行关联,以及,A-UPF2网元可以将PDR2与URR2进行关联。A-UPF2网元将PDR2与URR2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2中包含URR2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A-UPF2网元将PDR2与QER2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2中包含QER2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这里的数据包检测信息2和session-AMBR2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1中数据包检测信息1和session-AMBR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50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S503、SMF网元获取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
其中,该PDR3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不保证比特率的QoS流(即非-保证比特率(non-guaranteed bit rate,non-GBR)QoS flow)的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用于进行对应的业务检测。该URR3中包括测量方法3,该测量方法3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PDR3中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流(servicedata flow,SDF)信息/应用标识,用于检测一个或多个QFI下的SDF信息/应用标识对应的数据包;或者,PDR3中还可以包括SDF信息/应用标识、以及指示信息1,该指示信息1指示检测一个或多个QFI下的SDF信息/应用标识对应的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或者,PDR3中还可以包括指示信息2,该指示信息2指示检测一个或多个QFI对应的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当然,该PDR3中也可以不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QFI。比如,PDR3中可以包括SDF信息/应用标识,用于检测该SDF信息/应用标识对应的数据包;或者,PDR3中可以包括SDF信息/应用标识、以及指示信息3,该指示信息3指示检测该SDF信息/应用标识对应的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可选的,当统计的数据包检测信息与执行session-AMBR控制的检测信息相同时,SMF网元可以获取与PDR3关联的QER3,该QER3中包括session-AMBR3,用于进行session-AMBR控制。
或者,可选的,当统计的数据包检测信息与执行session-AMBR控制的检测信息不相同时,SMF网元可以获取PDR4、以及与PDR4关联的QER4。该PDR4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4,用于进行数据包检测。该QER4中包括session-AMBR4,用于进行session-AMBR控制。
其中,这里的数据包检测信息4和session-AMBR3、session-AMBR4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1中数据包检测信息1和session-AMBR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获取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预配置的计费信息或者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提供的计费信息生成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获取与PDR3关联的QER3,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预配置的QoS控制信息或者PCF网元提供的QoS控制信息生成与PDR3关联的QER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可以获取PDR4、以及与PDR4关联的QER4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根据预配置的QoS控制信息或者PCF网元提供的QoS控制信息生成PDR4、以及与PDR4关联的QER4。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PDR3与URR3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3中包含URR3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PDR3与QER3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3中包含QER3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PDR4与QER4进行关联的方法可以是在PDR4中包含QER4的标识或者将对应的信息关联保存。
S504、SMF网元向聚合UPF网元发送消息1。聚合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消息1。该消息1包括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消息1例如可以是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若步骤S503中SMF网元可以获取与PDR3关联的QER3,则该消息1中还可以包括与PDR3关联的QER3。
或者,可选的,若步骤S503中SMF网元可以获取PDR4、以及与PDR4关联的QER4,则该消息1中还可以包括PDR4、以及与PDR4关联的QER4。
可选的,该消息1中还可以第一隧道信息,该第一隧道信息包括聚合UPF网元向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发送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隧道信息(包括这里的第一隧道信息和下述的第二隧道信息、第三隧道信息等)例如可以包括IP地址和隧道标识,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505、聚合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消息2。SMF网元接收来自聚合UPF网元的消息2。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消息2例如可以是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该消息2可以包括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息包括聚合UPF网元向AN设备发送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
S506、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1网元的PDU会话信息。
其中,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1网元的PDU会话信息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向A-UPF1网元发送第三隧道信息,该第三隧道信息包括A-UPF1网元向聚合UPF网元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聚合UPF网元和A-UPF1网元合一部署,则可以不用执行步骤S506,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507、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2网元的PDU会话信息。
其中,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2网元的PDU会话信息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向A-UPF2网元发送第四隧道信息,该第四隧道信息包括A-UPF2网元向聚合UPF网元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聚合UPF网元和A-UPF2网元合一部署,则可以不用执行步骤S507,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508、SMF网元更新AN设备上的会话信息。
其中,SMF网元更新AN设备上的会话信息具体可以包括:SMF网元向AN设备发送第五隧道信息,该第五隧道信息包括AN设备向聚合UPF网元发送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S509、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聚合UPF网元执行会话的控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消息1中还包括与PDR3关联的QER3,则聚合UPF网元执行会话的控制可以包括:聚合UPF网元将数据包中的QFI与PDR3中QFI进行匹配,匹配通过的数据包则根据QER3中的session-AMBR3值进行比特率控制。当数据包传输比特率超过Session-AMBR3值时,丢弃数据包。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消息1还包括与PDR4关联的QER4,则聚合UPF网元执行会话的控制可以包括:聚合UPF网元将数据包中的QFI与PDR4中QFI进行匹配,匹配通过的数据包则根据QER4中的session-AMBR4值进行比特率控制。当数据包传输比特率超过session-AMBR4值时,丢弃数据包。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UPF网元执行会话的控制具体包括:聚合UPF网元确定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合UPF网元确定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聚合UPF网元根据本地策略确定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这里的本地策略例如可以为:执行业务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执行QoS flow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执行PDU会话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1下执行业务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特定DNN2下执行QoS flow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1下执行PDU会话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特定DNN1特定切片下执行业务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特定DNN2特定切片下执行QoS flow粒度的丢弃数据用量统计,或者上述粒度的任意组合等。
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合UPF网元确定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聚合UPF网元根据消息1中的PDR3和URR3确定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其中,如上所述,PDR3用于进行对应的业务检测,URR3指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UPF网元也可以总是基于QoS flow粒度执行丢弃数据包统计,或者总是基于业务流粒度执行丢弃数据包统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0、聚合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消息3。SMF网元接收来自聚合UPF网元的消息3。其中,该消息3包括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消息3例如可以是N4消息1。
S511、A-UPF1网元根据PDR1和URR1执行传输数据用量统计之后,向SMF网元发送消息4,SMF网元接收来自A-UPF1网元的消息4。其中,该消息4包括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消息4例如可以是N4消息2。
S512、A-UPF2网元根据PDR2和URR2执行传输数据用量统计之后,向SMF网元发送消息5,SMF网元接收来自A-UPF2网元的消息5。其中,该消息5包括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消息5例如可以是N4消息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510、S511和S512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其中任一步骤,再执行其他步骤;也可以是先同时执行其中的任意两个步骤,再执行剩余的一个步骤;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510、S511和S51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SMF网元接收到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和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之后,向聚合UPF网元请求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进而聚合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即执行步骤S51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3、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实际数据用量=(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在获得某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之后,还可以将该实际数据用量上报给PCF网元,以使得PCF网元根据该实际数据用量执行计费统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至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执行完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建立了包括聚合UPF网元的PDU会话之后,在建立新的QoS flow或者删除已经建立的QoS flow过程中,若QoS flow为non-GBR QoS flow,SMF网元还可以向聚合UPF网元发送更新的PDR信息,该更新的PDR信息例如可以用于删除或者增加对应的QF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对于插入了UL CL UPF网元或者BP UPF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其中,上述步骤S501至S513中的SMF网元或者聚合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或者,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3A所示的5G网络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该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区别比如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由聚合UPF1网元执行丢弃数据用量统计,SMF网元根据聚合UPF1网元发送的聚合UPF1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和A-UPF3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之后,将该实际数据用量发送给上报给PCF网元,以使得PCF网元根据该实际数据用量执行计费统计等。该方案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存在多个聚合UPF网元的场景下,仅需一个聚合UPF网元执行丢弃数据用量统计即可,其余聚合UPF网元不需要执行丢弃数据用量统计。其中,该执行丢弃数据用量统计的聚合UPF网元与AN设备之间没有其他聚合UP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为例,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终端设备建立PDU会话,该PDU会话的锚点为A-UPF1网元。
其中,步骤S601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在此不再赘述。
S602、在I-SMF网元插入A-UPF2网元的过程中,A-SM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消息6。I-SMF网元接收来自A-SMF网元的消息6。其中,该消息6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 flow的QFI。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6例如可以为Nxx消息1。
S603、I-SMF网元与A-UPF2网元之间建立N4会话。
其中,步骤S6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2,在此不再赘述。
S604、I-SMF网元获取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
其中,步骤S604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3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3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4中的I-SMF网元,此外,步骤S604中,I-SMF网元获取与PDR3,具体可以包括:I-SMF网元根据从A-SMF网元接收的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 flow的QFI生成PDR3。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3,在此不再赘述。
S605、I-SMF网元向聚合UPF网元发送消息1。聚合UPF网元接收来自I-SMF网元的消息1。该消息1包括PDR3、以及与PDR3关联的URR3。
其中,步骤S605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4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4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5中的I-SM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4,在此不再赘述。
S606、聚合UP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消息2。I-SMF网元接收来自聚合UPF网元的消息2。
其中,步骤S606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5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5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6中的I-SM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5,在此不再赘述。
S607、I-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2网元的PDU会话信息。
其中,步骤S607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7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7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7中的I-SM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7,在此不再赘述。
S608、I-SMF网元向A-SMF网元发送消息7。A-SMF网元接收来自I-SMF网元的消息7。其中,该消息7包括第三隧道信息,该第三隧道信息包括A-UPF1网元向聚合UPF网元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隧道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7例如可以为Nxx消息2。
S609、A-SMF网元使用N4会话修改流程更新A-UPF1网元的PDU会话信息。
其中,步骤S609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6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6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9中的A-SM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6,在此不再赘述。
S610、I-SMF网元更新AN设备上的会话信息。
其中,步骤S610的相关描述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8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8中的SM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9中的I-SMF网元。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8,在此不再赘述。
S611、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聚合UPF网元执行会话的控制。
其中,步骤S611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9,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分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612a-S616a:
S612a、聚合UP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消息3。I-SMF网元接收来自聚合UPF网元的消息3。其中,该消息3包括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3例如可以是N4消息1。
S613a、A-UPF2网元根据PDR2和URR2执行传输数据用量统计之后,向I-SMF网元发送消息5,I-SMF网元接收来自A-UPF2网元的消息5。其中,该消息5包括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5例如可以是N4消息3。
S614a、I-SMF网元向A-SMF网元发送消息8。A-SMF网元接收来自I-SMF网元的消息8。其中,该消息8包括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和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8例如可以为Nxx消息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和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也可以通过不同的Nxx消息发送给A-SMF网元,比如,I-SMF网元通过一个Nxx消息将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发送给A-SMF网元,A-SMF网元接收到I-SMF网元发送的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之后,向I-SMF网元请求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时,I-SMF网元通过另外一个Nxx消息将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发送给A-SM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I-SMF网元根据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和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出一个中间数据用量之后,将该中间数据用量发送给A-SM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中间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S615a、A-UPF1网元根据PDR1和URR1执行传输数据用量统计之后,向A-SMF网元发送消息4,A-SMF网元接收来自A-UPF1网元的消息4。其中,该消息4包括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4例如可以是N4消息2。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612a、S613a和S615a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其中任一步骤,再执行其他步骤;也可以是先同时执行其中的任意两个步骤,再执行剩余的一个步骤;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612a、S613a和S615a,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616a、A-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实际数据用量=(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A-SMF网元在获得某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之后,还可以将该实际数据用量上报给PCF网元,以使得PCF网元根据该实际数据用量执行计费统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612b-S616b:
S612b-S613b、同上述步骤S612a-S613a,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612a-S613a,在此不再赘述。
S614b、同上述步骤S615a,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615a,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612b、S613b和S614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其中任一步骤,再执行其他步骤;也可以是先同时执行其中的任意两个步骤,再执行剩余的一个步骤;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612b、S613b和S614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615b、A-SM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消息9。I-SMF网元接收来自A-SMF网元的消息9。其中,该消息9包括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消息9例如可以为Nxx消息4。
S616b、I-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示例性的,实际数据用量=(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I-SMF网元确定实际数据用量之后,可以将该实际数据用量发送给A-SMF网元,由A-SMF网元将该实际数据用量上报给PCF网元,以使得PCF网元根据该实际数据用量执行计费统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至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执行完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建立了包含聚合UPF网元的PDU会话后,A-SMF网元在建立新的QoS flow或者删除已经建立的QoS flow过程中,若QoS flow为non-GBR的QoSflow,则向I-SMF网元发送更新的PDR信息,以便I-SMF网元向聚合UPF发送更新的PDR信息,该更新的PDR信息例如可以用于删除或者增加对应的QF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或者,I-SMF网元在确定建立新的QoS flow或者删除已经建立的QoS flow过程,向聚合UPF发送更新的PDR信息,该更新的PDR信息例如可以用于删除或者增加对应的QF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对于插入了UL CL UPF网元或者BP UPF网元的PDU会话,可以实现准确的数据用量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准确的计费。
其中,上述步骤S601至S616a或S616b中的A-SMF网元或者聚合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或者,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该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503和步骤S504中,与PDR3关联的URR3中的测量方法3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因此图5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510中,聚合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进而图5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513中,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而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与PDR3关联的URR3中的测量方法3为统计传输数据用量,因此聚合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该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为来自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的数据中,聚合UPF网元实际传输的数据的用量,进而SMF网元可以将该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确定为某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此外,可选的,该方案中,SMF网元在向聚合UPF网元发送PDR3和URR3时,可以向A-UPF1网元发送暂停统计的指示信息或者删除A-UPF1网元上的PDR1和URR1,以及向A-UPF2网元发送暂停统计的指示信息或者删除A-UPF2网元上的PDR2和URR2。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该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604和步骤S605中,与PDR3关联的URR3中的测量方法3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因此图6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612a或S612b中,聚合UP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进而图6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616a中A-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616b中I-SMF网元根据A-UPF1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A-UPF2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聚合UPF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而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与PDR3关联的URR3中的测量方法3为统计传输数据用量,因此聚合UPF网元向I-SMF网元发送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该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为来自A-UPF1网元和A-UPF2网元的数据中,聚合UPF网元实际传输的数据的用量,进而I-SMF网元或者A-SMF网元可以将该聚合UPF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确定为某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数据用量。此外,可选的,该方案中,I-SMF网元在向聚合UPF网元发送PDR3和URR3时,I-SMF网元可以向A-UPF2网元发送暂停统计的指示信息或者删除A-UPF2网元上的PDR2和URR2,以及指示A-SMF网元向A-UPF1网元发送暂停统计的指示信息或者删除A-UPF1网元上的PDR1和URR1。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均是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应用于目前的非漫游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漫游场景下的5G网络,如本地疏导漫游5G网络架构或者家乡路由漫游5G网络架构等;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其他网络,此时对应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类似,仅需将相关网元进行适应性替换即可,在此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聚合用户面网元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聚合用户面网元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部件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或者包含上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聚合用户面网元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图7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包括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所述收发模块7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以通信装置7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例:
其中,收发模块702,用于接收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处理模块701,用于根据丢弃数据用量和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可选的,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收发模块702用于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可选的,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收发模块702用于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可选的,处理模块701,还用于获取第一PDR和URR,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第一PDR与URR相关联;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向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PDR和URR。
可选的,处理模块701,还用于获取第二PDR和QER,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QER中包括session-AMBR,其中,第二PDR与QER相关联;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向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PDR和QER。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相应的,处理模块701用于获取第二PDR,包括: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生成第二PDR。
可选的,处理模块701,还用于获取第二PDR、QER和URR,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QER中包括session-AMBR,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第二PDR与URR和QER相关联;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向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PDR、URR和QER。
或者,以通信装置7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为例:
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收发模块702,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丢弃数据用量,其中,丢弃数据用量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PDR和URR,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的数据用量,其中,第一PDR与URR相关联;相应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第一PDR和URR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本地策略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QER,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第二PDR与QER相关联;处理模块701,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QER中的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QER中包括session-AMBR,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第二PDR与URR和QER相关联;处理模块701,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QER中的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相应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URR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或者,以通信装置7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聚合用户面网元为例:
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该聚合用户面网元为与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连接的用户面网元,该传输数据用量为来自该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数据中,该聚合用户面网元实际传输的数据的用量;收发模块702,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传输数据用量。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PDR和URR,该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传输的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一PDR与该URR相关联;相应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该第一PDR和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可选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本地策略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可选的,收发模块701,还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QE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流标识QFI,该QER中包括session-AMBR,其中,该第二PDR与该QER相关联;处理模块701,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可选的,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该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 QoS流的QFI,该QER中包括session-AMBR,该URR中包括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为统计传输数据用量,其中,该第二PDR与该URR和该QER相关联;处理模块702,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该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该QER中的该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相应的,处理模块702用于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用于根据该URR确定该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7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7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的形式。
比如,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设备4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
具体的,图7中的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7中的处理模块7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7中的收发模块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可执行上述的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并实现以上方法流程。该处理器可以内置于SoC(片上系统)或ASIC,也可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芯片。该处理器内处理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当以上模块或单元以硬件实现的时候,该硬件可以是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人工智能处理器、ASIC、SoC、FPGA、PLD、专用数字电路、硬件加速器或非集成的分立器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一组合,其可以运行必要的软件或不依赖于软件以执行以上方法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执行比特率控制;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丢弃数据用量和所述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包括上行分类器ULCL用户面网元或分支点BP用户面网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以及,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以及,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所述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一PDR与所述URR相关联;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PDR和所述URR。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QoS流的流标识QFI,所述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PDR和所述QE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
相应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生成第二PDR。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PDR、QER和UR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所述QER中包括session-AMBR,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URR和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PDR、所述URR和所述QER。
8.一种数据用量统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执行比特率控制;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丢弃数据用量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包括ULCL用户面网元或BP用户面网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所述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的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一PDR与所述URR相关联;
相应的,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一PDR和所述URR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本地策略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QoS流的流标识QFI,所述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所述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所述QER中的所述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所述QER中包括session-AMBR,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URR和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所述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所述QER中的所述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相应的,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根据所述URR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执行比特率控制;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丢弃数据用量和所述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包括ULCL用户面网元或BP用户面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以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包括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和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所述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一PDR与所述URR相关联;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PDR和所述URR。
17.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QoS流的流标识QFI,所述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PDR和所述QER。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PDR,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生成第二PDR。
19.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PDR、QER和UR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所述QER中包括session-AMBR,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URR和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PDR、所述URR和所述QER。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执行比特率控制;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丢弃数据用量用于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包括ULCL用户面网元或BP用户面网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PDR和用量上报规则URR,所述第一PDR中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的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一PDR与所述URR相关联;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DR和所述URR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用于根据本地策略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和服务质量QoS执行规则QE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率non-GBRQoS流的流标识QFI,所述QER中包括会话聚合最大比特率session-AMBR,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所述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所述QER中的所述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二PDR、QER和URR,所述第二PD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non-GBRQoS流的QFI,所述QER中包括session-AMBR,所述URR中包括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为统计丢弃数据用量,其中,所述第二PDR与所述URR和所述QER相关联;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QFI与所述第二PDR中的QFI进行匹配,对匹配通过的数据包根据所述QER中的所述session-AMBR进行比特率控制;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URR确定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聚合用户面网元,其中,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执行比特率控制;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的丢弃数据用量;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传输数据用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锚点用户面网元为与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连接的锚点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丢弃数据用量和所述传输数据用量,确定实际数据用量;
所述聚合用户面网元包括ULCL用户面网元或BP用户面网元。
CN201910035673.3A 2019-01-15 2019-01-15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436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673.3A CN111436030B (zh) 2019-01-15 2019-01-15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9/122481 WO2020147440A1 (zh) 2019-01-15 2019-12-02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9910041.3A EP3890398A4 (en) 2019-01-15 2019-12-02 DATA USAGE REPOR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7/375,671 US20210345174A1 (en) 2019-01-15 2021-07-14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data us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673.3A CN111436030B (zh) 2019-01-15 2019-01-15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6030A CN111436030A (zh) 2020-07-21
CN111436030B true CN111436030B (zh) 2022-04-05

Family

ID=7158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673.3A Active CN111436030B (zh) 2019-01-15 2019-01-15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5174A1 (zh)
EP (1) EP3890398A4 (zh)
CN (1) CN111436030B (zh)
WO (1) WO20201474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234A (zh) * 2019-02-19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6615922A (zh) * 2020-11-30 2023-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用量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493B (zh) * 2021-09-17 2024-04-05 杭州阿里云飞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669227A (zh) * 2022-02-21 2023-08-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隧道建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31403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15045B (zh) * 2022-11-08 2023-09-22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降低用户面和控制面信令交互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272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流检测功能的用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282342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管理方法、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控制面功能实体
CN109104746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12117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04896D0 (en) * 2002-03-01 2002-04-17 Nokia Corp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4487B2 (en) * 2009-06-10 2012-07-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network usage
US9107062B2 (en) * 2012-03-02 2015-08-11 Alcatel Lucent QoS control in PCRF based on usage and time of day
EP2932656B1 (en) * 2012-12-17 2018-08-29 T-Mobile International Austria GmbH Improving charging information accurac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506550B2 (en) * 2016-07-22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downlink signaling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9979835B1 (en) * 2017-01-27 2018-05-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ustomiz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services
CN114500126A (zh) * 2017-06-30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272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流检测功能的用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282342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管理方法、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控制面功能实体
CN109104746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12117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rification for multiple UL CLs;huawei等;《SA WG2 Meeting #122B S2-175641》;201708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90398A4 (en) 2022-03-09
EP3890398A1 (en) 2021-10-06
WO2020147440A1 (zh) 2020-07-23
US20210345174A1 (en) 2021-11-04
CN111436030A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6030B (zh)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65623B (zh)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311564B (zh) 应用mos模型的训练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565422B (zh) 策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31033B (zh) 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063694A1 (zh) 一种切片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9886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423314B (zh) 通知服务质量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813699A (zh) 在传输网络内使用主动探测优化无线电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EP41384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560945A (zh) 业务服务质量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93887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9363B (zh) 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911631A (zh) 业务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169039A1 (zh)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49309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149602B (zh) 一种策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821882B (zh) 丟包率的檢測方法、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WO2020192263A1 (zh)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747194A (zh) 上行pdr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47856A (zh) 网络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