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7493B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7493B
CN113747493B CN202111095030.1A CN202111095030A CN113747493B CN 113747493 B CN113747493 B CN 113747493B CN 202111095030 A CN202111095030 A CN 202111095030A CN 113747493 B CN113747493 B CN 113747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ne
usage
creation request
session
session cre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50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7493A (zh
Inventor
蔡慧
凌观成
卓书果
管建智
王超
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libaba Cloud Fei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libaba Cloud Fei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libaba Cloud Fei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libaba Cloud Fei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50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7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通常用户使用终端设备上网,都会产生流量,为了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统计,需要流量的用量进行测量。相关技术中,用户面设备对用户流量的用量执行测量,并将用量测量的结果上报控制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基于用量测量的结果生成计量信息,并将计费信息传输至计费系统进行计费。但是,在实现上述用量测量的过程中,由于,由于承载用量上报的消息产生了较高的信令负荷,需要分配充足的计算存储资源,以准确实现用量上报的功能,占用了过多资源;并且频繁的信令上报,容易造成瞬时的信令负荷波峰,影响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控制面设备,包括: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控制面设备,包括: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会话创建请求包括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第一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设备,包括: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设备,包括: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直播会话创建请求,直播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接收直播视频创建会话,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直播视频;根据用量上报规则对下行直播视频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直播视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上报规则模块,用于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会话创建请求包括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上报规则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第一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用量测量模块,用于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其中,控制面设备为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为第七方面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与用户面设备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所描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所描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用户面设备的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图1所示的场景中包括控制面设备101、用户面设备102,以及终端设备103。
其中,控制面设备101、用户面设备102,以及终端设备103均属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并且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通信连接。在本申请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英文: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Evolution,LTE)网络,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网络等,此处只是示例说明,并不代表本申请局限于此。
终端设备103可以发起创建会话的请求,经过其他网络设备转发,在控制面设备101接收到会话创建请求后,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其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102进行用量测量,且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用户面设备102收到会话创建请求,在完成会话创建之后,按照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且不向控制面设备101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并不代表该数据传输方法必须应用于图1所示的场景,具体可以应用于控制面设备,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会话创建请求。
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可选地,会话创建请求可以是终端设备发起的,通过其他网络设备转发至控制面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会话创建请求传输过程中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生成不同的会话创建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只是以会话创建请求表示用户创建会话的各种请求,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请求。
步骤202、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
用量上报规则(英文:Usage Reporting Rule,URR)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用量上报规则还可以指示用户面设备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可选地,示例性说明用量上报规则如何获取,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策略控制功能设备发送的会话策略,会话策略用于指示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结果;根据会话策略生成用量上报规则。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量上报规则包括上报方式信息,上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上报方式信息可以是用量上报规则中的一个信元或一个字段,不需要占用过多资源。
进一步可选地,上报方式信息可以包括上报方式标记,该方法还包括:生成用量上报规则,在用量上报规则的预设字段增加上报方式标记,上报方式标记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报方式信息可以指示用量测量报告的上报方式,例如,上报方式可以包括用户面设备本地存储,无须上报;又如,上报方式还可以包括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报告。
还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用量上报规则可以包含上报方式标记,还可以包括会话标识(英文:Identifier,ID)、规则ID、报告触发信息、定期测量阈值、体积测量阈值、时间测量阈值、事件检测阈值、不活动检测时间、基于事件的报告、相关URR的ID、测量方法信息以及测量信息。
其中,会话标识可以包括会话的编号,用于标识一个会话;规则标识可以包括规则的编号,用于标识一个用量上报规则;报告触发信息在生成和上报用量报告时,可以激活一个或多个事件,适用的事件包括,基于(或不基于)应用实例标识符和导出的服务数据流(英文:Service Data Flow,SDF)过滤报告启动/停止流量检测,删除URR的最后一个包数据规则(英文:Packet Data Rule,PDR),达到周期测量阈值,达到体积/时间/事件测量阈值,立即报告要求,测量传入的上传流量,测量丢弃的下载流量;定期测量阈值定义发送周期性报告的时间点,可以生成周期用量报告,还可以实现对用量监测功能的时间进行监测;也可以实现配额-空闲-超时,即启用CP功能检测在此期间是否有流量通过;体积测量阈值表示在生成测量报告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总字节数中的至少一项的数值;时间测量阈值表示在生成测量报告时,持续的时间长度;事件测量阈值表示待生成测量报告的事件数量;不活动检测时间用于表示没有收到数据包的时间持续多久之后会停止测量,与此持续时间相对应的定时器在每个数据包传输结束时重新启动;基于事件的报告,表示本地配置的策略,用于在生成用量报告时确认事件触发;相关URR的ID表示与此处的URR相关的一个或多个URR的ID;测量方法信息表示统计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方法,包括统计数据量、统计持续时间、统计总时长和统计事件中的至少一项;测量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测量的具体条件,用于请求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QoS)实施前的度量,针对于暂停控制,暂停或设置为主动测量,请求减少应用程序启动/停止事件的报告等。
步骤203、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结合上述步骤201-203,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包括LTE网络,控制面设备包括服务/分组数据控制面网关(英文:Serving/Packet DataNetwork GateWay-Control,S/PGW-C),用户面设备包括服务/分组数据用户面网关(英文:Serving/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User,S/PGW-U)。
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包括5G网络,控制面设备包括会话管理功能(英文: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设备,用户面设备包括用户面功能(英文:User planeFunction,UPF)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二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控制面设备。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接收会话创建请求。
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会话创建请求包括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
302、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
第一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类型时,将第二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第二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且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可以判断用户面设备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如果用户面设备是预设类型,则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如果用户面设备是非预设类型,则需要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控制面设备根据用户面设备的类型决定将对应类型的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发送至用户面设备,更加灵活地调整用户面设备是否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类型可以包括专用型用户面设备,例如,边缘专用UPF设备、园区专网UPF设备或者园区专用UPF设备等;同理,非预设类型可以包括非专用型用户面设备,例如,普通UPF设备、中心UPF设备等。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包括: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在预设映射中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预设映射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与至少一个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专用型用户面设备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
303、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的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以便所述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用户面设备类型的判断,其他相关说明,可以结合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会话创建请求;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的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以便所述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而且,在发送会话创建请求之前进行了判断,对于预设类型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上报方式。
实施例三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设备。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
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步骤402、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本实施例是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控制面设备地数据传输方法对应地用户面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解释说明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中,例如,直播场景、自动驾驶场景、远程医疗场景等,结合图1,参照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用户面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传输的下行数据,并根据用量上报规则对下行数据直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面设备还可以接收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数据,并根据用量上报规则对上行数据直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此处列举三种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可选地,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对直播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1、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直播会话创建请求。
直播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接收直播视频创建会话,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602、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直播视频。
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直播视频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上传的。例如,用户A通过终端设备A进行直播生成直播视频,终端设备A通过用户面设备将直播视频上传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将直播视频通过用户面设备传输至终端设备B,使用终端设备B的用户B即可看到用户A录制的直播视频。
603、根据用量上报规则对下行直播视频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结合步骤602中的说明,对于上行直播视频也可以进行用量测量,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直播视频,根据用量上报规则对上行直播视频直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604、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直播视频。
可选地,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对自动驾驶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车载终端或者终端设备发起自动驾驶的会话创建请求,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基于自动驾驶的会话创建请求完成创建会话后,以车载终端为例,用户面设备可以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可以包括道路数据、车身周围的物体数据等。例如,道路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前方、侧方、后方的道路图像、环境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周边的环境的图像;又如,环境数据可以包括车辆距离周边物体的距离。用户面设备对环境数据执行用量测量,并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然后将环境数据传输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基于环境数据生成自动驾驶的控制数据,将控制数据发送至用户面设备,用户面设备对控制数据执行用量测量,并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用户面设备将控制数据传输至车载终端,以便车载终端根据控制数据对车辆进行控制。
可选地,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对远程医疗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在远程医疗场景下,现场终端设备发起远程医疗的会话创建请求,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基于远程医疗的会话创建请求完成创建会话后,用户面设备可以接收现场终端设备发送的现场数据,现场数据可以包括医疗图像数据、用户输入的用于表示症状的病情数据等。用户面设备对现场数据执行用量测量,并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然后将现场数据传输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基于现场数据生成远程医疗的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发送至用户面设备,用户面设备对诊断结果执行用量测量,并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用户面设备将诊断结果传输至现场终端设备,以便现场终端设备向用户展示诊断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因为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四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四列举两种具体的应用场景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地,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以移动通信网络包括LTE网络为例,该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基站、移动管理实体(英文: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以及归属用户服务器(英文: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UE),基站可以包括演进节点B(英文:Evolved Node B,eNB),控制面设备可以包括S/PGW-C,用户面设备可以包括S/PGW-U,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在LTE网络中建立会话的过程如下:
步骤701、UE向eNB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附着请求消息可以是UE发起的会话创建请求,即会话创建请求包含该附着请求消息。可选地,附着请求消息可以包含: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英语: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全局唯一临时标识(英文: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附着类型信息、UE网络能力信息、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PDN)类型,协议配置选项(英文:Protocol ConfigurationOptions,PCO)中的至少一项。PDN类型信息指示了所请求的互联协议(英文:InternetProtocol,IP)版本,例如,互联协议第四版(英文:InternetProtocolversion4,IPv4),互联协议第六版等(英文:InternetProtocolversion 6,IPv6);附着类型消息指示初始演进分组系统(英文:Evolved Packet System,EPS)附着;UE网络能力信息可以指示支持帧路由特性。
步骤702、eNB将附着请求消息和UE所在小区的身份标识,转发至MME。
UE所在小区的身份标识可以包括UE所在小区的跟踪区标识(英文:Tracking AreaIdentity,TAI)和小区全局标识符(英文: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E-UTRAN,ECGI)中的至少一项,其中,E-UTRAN是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英文: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UMTS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英文: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
步骤703、MME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HSS进行身份验证。
MME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HSS发送身份验证信息请求(英文: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 Request),该身份验证请求携带UE的IMSI,HSS响应于该身份验证信息请求,返回身份验证信息应答(英文: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nswer),身份验证应答携带EPS安全向量。
步骤704、如果UE提供的IMSI或GUTI在MME中没有相应的有效上下文信息,则MME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至HSS。
该位置更新请求可以包括MME的ID,以及UE的IMSI。
步骤705、HSS发送更新位置应答消息至MME。
该更新位置应答消息中包含有IMSI及签约数据。签约数据包含PDN签约上下文信息。PDN签约上下文中包含EPS签约的QoS参数和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英文:Access Point Nam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PN-AMBR),APN-AMBR表示一个APN的所有非保证比特速率(英文:Guaranteed Bit Rate,GBR)承载的比特速率总和的上限。
步骤706、MME向S/PGW-C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该会话创建请求(英文:Create Session Request)可以包含IMSI、移动用户国际ISDN/PSTN号码(英文: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MSISDN)、MME对控制面的隧道端点标识(英文:Tunnel End Point identifier,TEID)、P-GW地址、PDN地址、接入点名称(英文:Access Point Name,APN)、无线接入技术(英文: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类型、默认的EPS承载QoS、PDN类型、APN-AMBR、EPS承载ID、协议配置选项(英文: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PCO)、服务网络信息等。
其中,ISDN为综合服务数字网(英文: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PSTN为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英文: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步骤707、S/PGW-C向S/PGW-U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步骤707即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发送会话创建请求,此处的会话创建请求携带URR,URR中携带上报方式标记,指示用量测量的结果(即用量报告或用量测量报告)本地存储,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会话创建请求可以是基于报文转发控制协议(英文:Packet Forwarding Control Protocol,PFCP)的PFCP会话创建请求。
可选地,结合实施例二,S/PGW-C可以判断S/PGW-U的类型,如果S/PGW-U的类型为预设类型,如边缘下沉S/PGW-U(园区专用S/PGW-U),则确定预设类型的S/PGW-U无须向S/PGW-C上报用量测量报告,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
步骤708、S/PGW-U接收URR,在会话创建完成后,根据URR执行用量测量。
S/PGW-U依据URR执行用量测量,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不向控制面设备(S/PGW-C)上报。
步骤709、S/PGW-C向MME发送会话创建响应消息。
步骤710、MME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至eNB。
该附着接受(英文:Attach Accept)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EPS承载标识、会话管理请求(英文: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PCO、非接入层(英文:Non-Access Stratum,NAS)序列号(英文:Sequence Number)、NAS介质访问控制层(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中的至少一项。如果MME分配一个新的GUTI,则GUTI也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中。该附着接受消息可以包含在通过MME的S1接口发送的一条控制消息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英文: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里、这条控制消息可以包括UE的接入层(英文:Access Stratum,AS)安全上下文、承载QoS参数以及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英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EPS承载ID、以及服务网关(英文:Serving GateWay,SGW)的地址和用户面TEID。
步骤711、eNB与UE进行连接重配置。
可选地,eNB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至UE。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含EPS的无线接入承载(英文:Radio Access Bearer,RAB)ID和附着请求消息。UE向eNB回复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712、eNB发送初始上下文响应消息至MME。
该初始上下文响应(英文:Initial Context Response)消息包含eNB的TEID以及eNB的地址,该地址用于S1-U(S1用户面)接口参考点的下行服务。
步骤713、UE发送直接转移消息至eNB。
该直接转移(英文:Direct Transfer)消息包含附着接收消息,附着接收消息可以包含EPS承载ID,NAS序列号,NAS-MAC地址等。
步骤714、eNB利用上行NAS传输消息转发附着接收消息至MME。
在附着接收消息以及UE已经得到一个PDN地址信息以后,UE就可以向eNB发送上行数据包,eNB将上行数据包隧道封装后传给S/P-GW。
步骤715、MME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至S-GW。
修改承载请求(英文: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可以包含:EPS承载ID、eNB的地址、eNB的TEID,交接指示(英文:Handover Indication)等。
步骤716、S-GW向MME发送修改承载响应。
S-GW通过发送修改承载响应(英文:Modify Bearer Response)与MME进行确认,之后,S-GW就可以发送缓存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以移动通信网络包括5G网络为例,该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UE)、无线接入网(英文: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设备(英文: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控制面设备、统一数据管理功能(英文: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设备、统一数据仓储功能(英文: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设备以及用户面设备。
其中,RAN设备可以包括基站,控制面设备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英文: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设备,用户面设备可以包括UPF设备。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在5G网络中建立会话的过程如下:
步骤801、UE通过RAN向AMF设备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该会话创建请求可以是基于协议数据单元(英文:Protocol Data Unit,PDU)的PDU会话创建请求,可以包括PDU会话ID。
步骤802、AMF设备向SMF设备转发UE的会话创建请求。
步骤803、SMF设备调用Nudm接口发送SMF注册请求进行SMF注册。
其中,Nudm为UDM提供的服务化接口。示例性地,SMF注册请求(英文:RegistrationSMF Request)可以是如下形式:
例如“PUT/nudm-uecm/v1/imsi-480011200100019/registrations/smf-registrations/5”;
可以对IMSI为位数19的号码SMF注册信息进行注册,SMF注册信息可以包括对应此PDU会话的SMF实例ID、PDU会话ID、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英文:Single–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和数据网络名称(英文:Data NetworkName,DN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英文: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列表,分组数据网关(英文: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的FQDN(英文:Fully Qualified DomainName,FQDN)信息等。
步骤804、UDM设备将SMF设备发送的SMF注册请求中的信息进行注册。
步骤805、SMF设备向UDM设备发送用于请求会话管理的签约数据。
示例性地,签约信息可以是如下形式:
例如:“GET/nudm-sdm/v1/imsi-480011200100019/sm-data”。
步骤806、UDM设备向UDR设备发送用于请求CPE的会话管理签约数据(英文:Session Management Subscription Data)。
CPE为客户终端设备(英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步骤807、UDR设备向UDM设备返回会话管理签约数据。
步骤808、UDM设备向SMF设备发送帧路由信息。
步骤809、SMF设备向AMF设备发送创建上下文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创建上下文的响应信息可以包括SMF设备中对应的会话管理上下文地址。
例如,会话管理上下文地址可以是如下形式:
“http://20.20.20.19:31000/nsmf-pdusession/v1/sm-contexts/2180787646”。
步骤810、SMF设备向UPF设备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此处的会话创建请求即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会话创建请求。该会话创建请求中携带URR,URR中携带上报方式标记,指示用量测量的结果(即用量报告或用量测量报告)本地存储,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会话创建请求可以是基于PFCP的PFCP会话创建请求。
可选地,结合实施例二,SMF设备可以判断UPF设备的类型,如果UPF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如边缘UPF(园区专用UPF)设备,则确定预设类型的UPF设备无须向SMF设备上报用量测量报告,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
步骤811、UPF设备接收URR,在会话创建完成后,根据URR执行用量测量。
UPF设备依据URR执行用量测量,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不向控制面设备(SMF设备)上报。
步骤812、在UDM设备完成对应会话的连接管理注册,并获取会话管理签约信息之后,SMF设备向AMF设备发送创建上下文的响应。
例如,创建上下文的响应可以包括SMF设备中对应的会话管理上下文地址。
步骤813、SMF设备向AMF设备发送消息,由AMF设备转发给UE。
步骤814、AMF设备向RAN设备发送分配会话资源的请求。
步骤815、RAN设备向UE发送会话建立接受(英文:Session EstablishmentAccept)响应。
步骤816、RAN设备对会话ID为5的资源进行分配,返回会话资源分配响应(英文:SessionResourceSetupResponse),并发送其他的传输层信息。
例如,其他的传输层信息可以包括GPRS隧道协议(英文:GPRS TunnelingProtocol,GPT),其中,GPRS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步骤817、RAN设备返回PDU会话资源分配响应后,AMF设备向SMF设备发起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的请求,将RAN设备返回的会话管理(英文:Session Management,SM)消息发送给SMF设备。
步骤818、SMF设备接收到AMF设备转发的会话管理消息后,向UPF设备发送会话更新请求。
该会话更新请求可以是基于PFCP的会话更新请求。该会话更新请求用于指示更新的转发动作规则(英文:Forwarding Action Rule,FAR)ID,TEID和IPv6信息,对应UPF的会话端点(英文:Session Endpoint,SE)ID和IPv6地址。UPF设备对SMF设备发起的会话更新请求进行响应,发送会话更新请求接受消息进行确认。
步骤819、SMF设备向AMF设备返回会话上下文更新成功的响应。
该会话上下文更新成功的响应可以是基于PDU的响应消息。
步骤620、AMF设备向SMF设备返回响应确认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参照图9所示,控制面设备90,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
上报规则模块902,用于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发送模块903,用于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用量上报规则包括上报方式信息,上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上报方式信息包括上报方式标记,上报规则模块902,还用于生成用量上报规则,在用量上报规则的预设字段增加上报方式标记,上报方式标记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设备,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一种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参照图10所示,控制面设备100,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会话创建请求,所述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
上报规则模块1002,用于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所述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的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以便所述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上报规则模块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类型时,将第二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所述第二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且向所述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上报规则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在预设映射中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所述预设映射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与至少一个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专用型用户面设备时,将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设备,接收会话创建请求;根据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的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以便所述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而且,在发送会话创建请求之前进行了判断,对于预设类型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上报方式。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一种用户面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方法,参照图11所示,用户面设备110,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所述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所述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所述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用量测量模块1102,用于在根据所述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所述用量测量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设备,接收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在根据会话创建请求完成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得到用量测量的结果,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因为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方法,以及实施例五至实施例七所描述的设备,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身申请实施例八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执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任一方法,参照图12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120包括:控制面设备1201和用户面设备1202;其中,控制面设备1201为实施例五所描述的控制面设备90或实施例六所描述的控制面设备100;用户面设备1202为实施例七所描述的用户面设备110。具体说明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任一方法,参照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132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32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324、存储器(memory)1326、以及通信总线1328。
其中:
处理器1322、通信接口1324、以及存储器1326通过通信总线132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324,用于与其它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处理器1322,用于执行程序131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131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132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1326,用于存放程序1312。存储器132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131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1322执行以实现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程序131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接收会话创建请求,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将用量上报规则加入会话创建请求中,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用量上报规则的会话创建请求,以便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因为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传输会话创建请求时,携带了用量上报规则,指示用户面设备无需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减少了因为上报用量测量所消耗的信令,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控制面设备因为统计、存储用量测量所占用的计算存储资源。
实施例十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任一方法。
实施例十一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任一方法。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导航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导航方法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导航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控制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会话创建请求,所述会话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创建会话,所述会话创建请求包括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无须向所述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还指示用户面设备本地存储用量测量的结果;
向用户面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的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以便所述用户面设备在会话创建后,根据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执行用量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类型时,将第二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所述第二用量上报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执行用量测量,且向所述控制面设备上报用量测量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类型包括专用型用户面设备,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面设备的标识信息,在预设映射中确定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所述预设映射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与至少一个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用户面设备的类型为专用型用户面设备时,将所述第一用量上报规则加入所述会话创建请求中。
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操作。
5.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1095030.1A 2021-09-17 2021-09-17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47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030.1A CN113747493B (zh) 2021-09-17 2021-09-17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030.1A CN113747493B (zh) 2021-09-17 2021-09-17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493A CN113747493A (zh) 2021-12-03
CN113747493B true CN113747493B (zh) 2024-04-05

Family

ID=7873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5030.1A Active CN113747493B (zh) 2021-09-17 2021-09-17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7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034B (zh) * 2022-01-14 2022-10-2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地一体化中一对多的端到端通信方法和挂机方法
CN115915045B (zh) * 2022-11-08 2023-09-22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降低用户面和控制面信令交互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16456292B (zh) * 2022-11-08 2023-09-15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架构的信令交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674A (zh) * 2016-02-04 2017-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47212A (zh) * 2016-06-24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离架构的计费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002031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x PROTOCOL EXTENSION TO SUPPORT MAINTAINING THE MEASUREMENT COUNTERS
WO2020147440A1 (zh) * 2019-01-15 2020-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97171A1 (en) * 2019-02-14 2020-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enhanced up function requested pfcp association release
WO2021036441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业务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95260A (zh) * 2019-12-17 2021-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7513A (zh) * 2017-01-05 2021-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管理方法、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控制面功能实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674A (zh) * 2016-02-04 2017-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47212A (zh) * 2016-06-24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离架构的计费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037513A (zh) * 2017-01-05 2021-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管理方法、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控制面功能实体
WO2020002031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x PROTOCOL EXTENSION TO SUPPORT MAINTAINING THE MEASUREMENT COUNTERS
WO2020147440A1 (zh) * 2019-01-15 2020-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97171A1 (en) * 2019-02-14 2020-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enhanced up function requested pfcp association release
WO2021036441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业务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49358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业务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95260A (zh) * 2019-12-17 2021-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垂直行业的N4接口解耦技术";周欣等;《移动通信》;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493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749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90045343A1 (en) Coordinated Grouping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Group Based Services
US9497677B2 (en) Appl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with access to core network information
US891761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service data of a packet data connection
CN101977416B (zh) 一种mtc设备的过载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50358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Radio Resource
US201202878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to machine to machine (m2m) core ntework
EP25661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mall data packets
US10932133B2 (en) Communication of service data based on service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WO2011079634A1 (zh) 业务卸载方法、业务卸载功能实体和业务卸载系统
CN105393598B (zh) 网络设备及分配接入点名称的方法
JP2013502858A (ja) 課金システム及び課金の方法
KR20120020161A (ko) 단일 apn을 이용하여 로컬 브레이크아웃 서비스들을 제공하도록 구성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00771B2 (e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event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2045695B (zh) 一种获取mtc服务器地址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1047589A1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pcc策略制定方法及系统
CN109151901B (zh) 一种业务质量保障方法及装置
US20180227235A1 (en) Policy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484234B1 (en) User equipment context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EP2999244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gateway
CN110890967B (zh) 一种计费处理方法、网元及网络系统
WO2016049866A1 (zh) 一种背景流量下载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5229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P and non-IP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unified interface
US1132384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posure of presence reporting area functionality
US11974355B2 (e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Address after: Room 553, 5th Floor, Building 3, No. 969 Wenyi West Road,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Alibaba Cloud Fei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310023 Room 516, floor 5, building 3, No. 969, Wenyi West Road,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Dharma Institute (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