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8860B -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8860B
CN110798860B CN201810864192.9A CN201810864192A CN110798860B CN 110798860 B CN110798860 B CN 110798860B CN 201810864192 A CN201810864192 A CN 201810864192A CN 110798860 B CN110798860 B CN 110798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data
process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4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8860A (zh
Inventor
周艳
周汉
王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4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88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8509 priority patent/WO2020024961A1/zh
Priority to EP19844773.2A priority patent/EP382019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798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860A/zh
Priority to US17/163,985 priority patent/US1146334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8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istances, e.g. by selecting a route with minimum of number of h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84Data processing by the network
    • H04N21/6479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stream, e.g. by dropping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7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intermediate nod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0Hop count for routing purposes, e.g. TT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diverting traffic away from congested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0Traffic pol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能够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进行不同处理。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携带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设备为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该第三设备为由该源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该第一数据包。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前网络中常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机制包括IntServ机制和DiffServ机制两种:
IntServ机制是指网络根据业务流的信息(如源/目的地址或端口号等)执行资源预留,保障网络有足够的资源能够处理该业务流。DiffServ机制是指网络根据业务流的信息(如源/目的地址或端口号等)执行不同优先级的调度,保障网络能优先处理高优先级的业务流。
然而,IntServ机制和DiffServ机制都仅能对不同的业务流进行不同的QoS保障,无法体现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的不同处理。而目前,同一条业务流中可能包括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比如,某一条业务流中可能同时包括I帧的数据包和P帧的数据包。其中,I帧和P帧是典型的H.264图像编解码中的编解码单元,I帧表示关键帧,是这帧图像的完整保留;P帧代表该帧与前一个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I帧的数据包如果不完整或丢失,将对业务体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P帧的数据包如果不完整或丢失,将对业务体验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I帧重要程度比P帧要高。
此时,若采用IntServ机制对该业务流进行QoS保障,由于I帧表示关键帧,是这帧图像的完整保留,因此I帧的数据包所需的资源相对较大,P帧的数据包所需的资源相对较小,从而按照I帧的数据包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资源预留存会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按照P帧的数据包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资源预留,则网络可能无法保障I帧的数据包的传输。若采用DiffServ机制对该业务流进行QoS保障,由于I帧表示关键帧,因此I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相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较高,从而按照I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进行调度会存在不公平的情况,按照P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进行调度,则网络可能无法保障I帧的数据包的传输。
综上,如何优化当前网络中的QoS保障机制,使得能够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进行不同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能够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进行不同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携带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设备为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该第三设备为由该源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该第一数据包。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使得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用于表征该第一数据包价值的信息。
示例性的,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可以为:该第一数据包中所有数据的比特价值之和,或者该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或者自定义的用于表征该第一数据包价值的数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该第一数据包。也就是说,对于高比特价值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为优先调度,从而保证传输的及时性。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优先调度是指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插入调度队列的最前面,以使得可以提前处理该数据包,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该第一数据包转发至该第二设备,其中,该第二设备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该第二设备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该目标传输路径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也就是说,对于高比特价值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为其选择较优的传输路径,从而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复制该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该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该第一数据包;或者,复制该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该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发送多个该第一数据包,并且分别指定该多条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上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也就是说,对于高比特价值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还可能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个传输路径上传输第一数据包,以此来保障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低于第二阈值,且第一设备和该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拥塞,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该第一数据包。也就是说,对于低比特价值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丢弃该第一数据包,从而为其他的数据包预留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为用于表征该第一数据包时效性的信息。比如,对于时延敏感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该第一数据包。也就是说,对于剩余处理时间不多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为优先调度,从而保证传输的及时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该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该第一数据包转发至该第二设备,其中,该第二设备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该第二设备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该目标传输路径为由该第一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也就是说,对于剩余处理时间不多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为其选择较优的传输路径,从而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或者不大于预估时间,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该第一数据包,其中,该预估时间是根据该第一设备和该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确定的。也就是说,对于剩余处理时间不足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可以丢弃该第一数据包,从而为其他的数据包预留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该第一设备的信息,则该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也就是说,若第一设备获知指定的去重设备为自己,则可以按照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执行去重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和该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基于该方案,第一设备可以获知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后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结合该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数据处理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具体为: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该第一设备和该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或者,第一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设备和该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自己的拥塞程度。基于该方案,第一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三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一数据包携带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该第一设备为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该第三设备为由该源设备到该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该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携带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在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因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三设备为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相应的,第三设备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具体为:源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该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例如可以是P帧数据包、I帧数据包、或者I帧+P帧数据包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预先定义的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可以划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高比特价值等级和低比特价值等级,则若第一数据包中仅包括I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I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高比特价值等级;或者,假设第一数据包中仅包括P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P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低比特价值等级;或者,假设第一数据包中同时包括I帧和P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I帧+P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高比特价值等级,即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当然,上述高比特价值等级和低比特价值等级也可以分别用对应的数值进行表征,比如,高比特价值等级对应第一数值,低比特价值等级对应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第二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第一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一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该第三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第三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三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三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三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九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该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该第三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第三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包的扩展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10,该数据传输系统10包括源设备101、目标设备102、以及源设备101和目标设备10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设备103,如图1中的中间设备1031、中间设备1032、中间设备1033、中间设备1034、……、中间设备103m和中间设备103n等。以下各实施例以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设备为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10中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第三设备为由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10中的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包的源设备是指产生该数据包的设备,目标设备是指该数据包需要发送到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对于一个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数据包而言,一个设备生成数据包后,数据包的源IP地址指示了数据包的源设备,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指示了数据包的目的设备。由于传输路径是有传输方向的,因此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某个设备的下一跳设备通常指由该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该设备相邻的设备;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某个设备的上一跳通常指由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该设备相邻的上一个设备,也可以表述为由目标设备到源设备的传输路径上,该设备相邻的下一个设备。比如,在图1中,若第一设备为图1中的中间设备1031或中间设备1032,则由源设备101到目标设备102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即第三设备)可以为源设备101;或者,若第一设备为图1中的中间设备1033,则由源设备101到目标设备102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即第三设备)可以为中间设备1031或中间设备1032;或者,若第一设备为图1中的中间设备1034,则由源设备101到目标设备102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即第三设备)可以为中间设备1031或中间设备1032。换言之,源设备101的下一跳设备可以为中间设备1031或中间设备1032;中间设备1031的下一跳设备可以为中间设备1033和中间设备1034;中间设备1032的下一跳设备可以为中间设备1033和中间设备1034,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可以理解,一个业务流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以下仅以第一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第三设备,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根据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源设备可以为终端,目标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或者,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目标设备可以为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设备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设备,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或者中继用户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使得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设备来实现。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1,通信线路202,存储器203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图2中以通信接口204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2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5和输入设备206。输出设备205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6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2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2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2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给出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传输网络的相关介绍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按照网络层次预先把传输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节点划分到某个网络层次中,并对该网络层次内的所有网络节点定义编号。例如,对于移动网络,可以将接入设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增值业务功能所在的主机(host)和应用服务器等看作同一个网络层次中的网络节点。
目前,网络层次中的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建立某IP段对(section pair)路由在该网络层次内完整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
方式一,若该网络层次内存在控制面网元,如软件自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控制器,则该控制面网元可以将某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通过节点编号的形式下发到各个网络节点上。比如,如图3所示,假设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为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网络节点4,则控制面网元可以将该传输路径上各个节点的编号1、2、3和4分别下发给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是示例性的以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其中一条传输路径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还可能对应其它传输路径,其它传输路径的拓扑建立方式可参考上述传输路径的建立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方式二,该网络层次内的所有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动态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使得各个网络节点学习到某IP段对的路径。比如,如图4所示,若源IP地址段为IP地址段1,则网络节点2可以学习到的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包括网络节点1;若源IP地址段为IP地址段2,则网络节点2可以学习到的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包括网络节点4和网络节点3。因此,通过双向学习,网络节点2能够学习并构建针对于IP地址段1-IP地址段2构成的IP段对的传输路径拓扑是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网络节点4。
其中,上述仅是简单示出了目前建立某IP段对路由在该网络层次内完整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的相关实现,具体描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网络层次中的网络节点建立某IP段对路由在该网络层次内完整的传输路径的拓扑图之后,网络节点可以根据如下方式获得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
示例性的,对于上述方式一,若存在控制面网元,则网络层次内的各个网络节点可将自身的负荷上报控制面网元,由控制面网元根据各个网络节点的负荷或者转发资源的占用比例等信息计算出各个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之后,将各个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发送给网络层次内的网络节点。比如,在图3中,网络节点1可以将网络节点1的负荷上报给控制面网元,网络节点2可以将网络节点2的负荷上报给控制面网元,网络节点3可以将网络节点3的负荷上报给控制面网元,网络节点4可以将网络节点4的负荷上报给控制面网元。进而,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网络节点1的负荷确定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可以根据网络节点2的负荷确定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可以根据网络节点3的负荷确定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可以根据网络节点4的负荷确定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进而,控制面网元可以将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发送给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使得网络节点1可以获取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上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可以获取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上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可以获取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上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4可以获取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的传输路径上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以确定图3所示的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若该源IP地址段-目标IP地址段构成的IP段对对应其它传输路径,则其它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的确定方式可参考上述确定图3所示的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的拥塞程度也可以反馈出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也就是说,链路质量可以通过设备的拥塞程度进行表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示例性的,对于上述方式二,可以通过网络节点之间反馈的方式确定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具体的,网络节点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荷或者转发资源的占用比例等信息计算自己的拥塞程度;并且,网络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通告自己的拥塞程度。例如,通过组播机制,本网络层次内的网络节点支持通过组播的方式向本网络层次内的其他网络节点通知自身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该网络层次内所有其他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比如,在图4中,网络节点1在确定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之后,可以向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通告网络节点1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在确定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之后,可以向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通告网络节点2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在确定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之后,可以向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4通告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4在确定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之后,可以向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3通告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这样,网络节点1可以获知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2可以获知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3可以获知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4的拥塞程度;网络节点4可以获知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3的拥塞程度。或者,本网络层次内的网络节点也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通告自己的拥塞程度,即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只向该网络节点的邻居网络节点(如与该网络节点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或者该网络节点相邻的上一跳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通告,而不向其他网络节点进行通告。因此这种情况下,网络节点只感知到邻居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比如,假设移动网络节点和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network,CDN)服务器节点作为一种网络层次,而忽略其下跨越的IP网络和传输网络,则如图5所示,移动网络节点1(以下简称节点1)可以向移动网络节点2(以下简称节点2)通告节点1的拥塞程度;节点2可以向节点1通告节点2的拥塞程度;节点2可以向移动网络节点3(简称节点3)和移动网络节点4(简称节点4)分别通告节点2的拥塞程度;节点3可以分别向节点2和CDN服务器通告节点3的拥塞程度;节点4可以分别向节点2和CDN服务器通告节点4的拥塞程度。
或者,示例性的,对于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可以通过网络节点采样的方式确定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比如,该网络层次内所有的网络节点在精准时钟同步的基础上,各个网络节点在收到的数据包头上添加时间戳,并且该时间戳随着网络节点的编号向其他网络节点传递,其他网络节点根据时间戳计算出源设备到该网络节点之间的各个网络节点对数据包的处理时间,并将该处理时间映射为各个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或者,该网络层次内所有的网络节点把处理数据包所占用的时间随着网络节点编号添加到数据包头内,并向其他网络节点传递。其他网络节点根据占用时间计算出源设备到该网络节点之间的各个网络节点对数据包的处理时间,并将该处理时间映射为各个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过程,在该网络层次内的各个网络节点均对某IP段对路由建立起如表一所示的传输路径拓扑信息(可以理解,某个IP段对可能对应多个有效的传输路径,下述表一仅是示例性的以针对源IP地址段1-目标IP地址段1构成的IP段对路由建立的路径1和路径2为例进行说明):
表一
Figure BDA0001750506180000101
下面将以上述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的交互为例,给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可以理解,一个业务流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以下仅以第一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
S601、第三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价值的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例如可以为第一数据包中所有数据的比特价值之和,或者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或者自定义的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价值的数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三设备为图1中的源设备,则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该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例如可以是P帧数据包、I帧数据包、或者I帧+P帧数据包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预先定义的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可以划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高比特价值等级和低比特价值等级,则若第一数据包中仅包括I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I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高比特价值等级;或者,假设第一数据包中仅包括P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P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低比特价值等级;或者,假设第一数据包中同时包括I帧和P帧(即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类型为I帧+P帧数据包),则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高比特价值等级,即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当然,上述高比特价值等级和低比特价值等级也可以分别用对应的数值进行表征,比如,高比特价值等级对应第一数值,低比特价值等级对应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第二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三设备不是图1中的源设备,而是图1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则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是由源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后发送给该第三设备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为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时效性的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数据包为时延敏感业务的数据包,则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该剩余处理时间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表征:
方式一,在要求精准时钟同步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截止时间(deadline)。其中,该截止时间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该剩余处理时间=截止时间-本地时间戳。精准时钟同步是指对各个设备之间的绝对时钟进行同步,使每个设备的绝对时间一致,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方式二,在无需精准时钟同步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中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延需求,以及,第一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该第一设备的过程中各个中间设备已经占用的时间。其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延需求,以及,第一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该第一设备的过程中各个中间设备已经占用的时间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该剩余处理时间=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延需求-第一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该第一设备的过程中各个中间设备已经占用的时间之和。
当然,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还可能有其他的表征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高比特价值的第一数据包,第三设备还可能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个传输路径上传输第一数据包,以此来保障传输的可靠性。此时,相应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以及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多个第一数据包汇聚的设备,例如图5中的CDN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的多个信息,比如,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和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或者,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或者,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或者,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602、第三设备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以使得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设备在确定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之后,可以将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封装到第一数据包的扩展头中,该第一数据包的扩展头可以包含在第一数据包的IP扩展头中,也可以采用新的封装格式进行封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包的扩展头的格式可以如图7所示,包括:比特价值字段,传输时延需求字段,序列号字段,去重设备的信息字段,源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各中间设备的标识字段(如图7中的中间设备1的标识、中间设备2的标识、……),以及与各个中间设备对应的时间参数字段(如图7中与中间设备1对应的时间参数1、与中间设备2对应的时间参数2、……),该时间参数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该第一设备的过程中各个中间设备已经占用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数据包为复制数据包,则图7中的序列号字段和去重设备的信息字段有效,否则这两个字段无效;若第一数据包为时延敏感业务的数据包,则图7中的各中间设备的标识字段以及与各个中间设备对应的时间参数字段有效,否则这两个字段无效。可选的,图7中的各中间设备可以是按照路径顺序排序的,比如按照距离第一设备从远至近的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603、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
情况一,在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的情况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可以为:
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第一数据包;
和/或,将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该目标传输路径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和/或,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式需要分别指定多条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上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
或者,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低于第二阈值,且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拥塞,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第一数据包,从而为其他的数据包预留资源。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优先调度是指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插入调度队列的最前面,以使得可以提前处理该数据包,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各设备拥塞程度的获取方式可参考上述传输网络介绍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代价最小例如可以是传输路径最短或者传输时延最小等,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情况二,在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的情况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第一数据包;
和/或,将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目标传输路径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各设备拥塞程度的获取方式可参考上述传输网络介绍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大于0,例如可以是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大于由第一设备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或者不大于预估时间,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第一数据包,从而为其他的数据包预留资源,其中,该预估时间是根据第一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确定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例如可以是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由第一设备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情况三,在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的情况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第一设备的信息,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也就是说,若第一设备获知指定的去重设备为自己,则可以按照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执行去重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一至情况三分别给出了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上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或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时对应的处理策略,当然,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同时包括上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的多个信息,则对应的处理策略可能是上述情况一至情况三中处理策略的结合,比如,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和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且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第一设备的信息,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且将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
S604、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
在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即可根据上述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比如包括去重、复制、主动丢弃、优先调度或者向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等,具体可参考步骤S603中描述的处理策略,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使得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之后,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同一条业务流中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S601至S604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的动作可以由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200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下面将结合几个具体场景对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一:本示例主要是描述在移动网络中针对高bit价值的数据包和普通数据包如何处理。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业务为例,如图8所示:
首先,假设VR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多个数据包。该多个数据包中包含I帧或P帧数据。若数据包中包含I帧数据,则VR服务器将该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即该数据包视为高bit价值数据包;否则,该数据包按照普通数据包处理。
其次,在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1网元接收到VR服务器发送的高bit价值数据包之后,UPF1网元识别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获知该数据包为高bit价值的数据包,进而UPF1网元执行优先调度,并将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例如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之后,将该封装后的高bit价值数据包发送给UPF2网元。
进而,UPF2网元接收到该高bit价值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获知此数据包是高bit价值数据包,则UPF2网元执行优先调度,并将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例如GTP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之后,选择负载轻的接入设备发送该高bit价值数据包。可选的,UPF2网元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选择接入设备:比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可以根据接入设备的负荷选择处理高bit价值的接入设备,并将选择的接入设备的信息通知给UPF网元;或者,接入设备可以将自己的负荷反馈给UPF2网元,由UPF2网元自行选择接入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假设图8中接入设备1的负载小于接入设备2的负载,则UPF2网元可以将该高bit价值数据包通过接入设备1发送,将普通数据包通过接入设备2发送。
在接入设备1和接入设备2分别接收到相应的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执行不同的调度和采用不同的QoS参数,以保障高bit价值数据包的优先级调度,具体可参考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机制中的“高bit价值的数据包采用突发(burst)保障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二:本示例主要是描述在共享网络的场景下,如何为高bit价值的数据包通过本机制实现逻辑切片的隔离。其中,不同切片上承载不同bit价值的数据包。
如图9所示,对于从应用服务器到终端的下行数据包:
首先,假设应用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多个数据包。该多个数据包中包含I帧或P帧数据。若数据包中包含I帧数据,则应用服务器将该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即该数据包视为高bit价值数据包;否则,该数据包按照普通数据包处理。
其次,在UPF1网元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高bit价值数据包之后,UPF1网元识别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获知该数据包为高bit价值的数据包,进而UPF1网元执行优先调度,并将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例如GTP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之后,根据转发策略将该封装后的高bit价值数据包发送给UPF3网元。在UPF1网元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普通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转发策略将该普通数据包封装之后发送给UPF2网元。其中,UPF网元1上的转发策略例如可以是由SMF网元下发的,也可以是由UPF1网元根据UPF2网元和UPF3网元反馈的拥塞程度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而,UPF3网元接收到高bit价值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获知此数据包是高bit价值数据包,则UPF3网元执行优先调度,并将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例如GTP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之后,选择负载轻的接入设备发送该高bit价值数据包。其中,接入设备的选择方式可参考上述示例1,在此不再赘述。假设图9中接入设备2的负载小于接入设备1的负载,则UPF3网元可以将该高bit价值数据包通过接入设备2发送。接入设备2接收到高bit价值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数据包头中的bit价值执行高优先级调度和采用特殊的QoS参数保障,具体可参考现有的3GPP机制中的“高bit价值的数据包采用突发(burst)保障机制”,在此不予赘述。进而,接入设备2可以将该高bit价值数据包发送给终端。
或者,UPF2网元接收到普通数据包之后,可以按照现有的机制将该普通数据包发送给终端,例如,如图9所示,UPF2网元可以通过接入设备1将该普通数据包发送给终端。
当然,对于从终端到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包:
终端可以在数据包的包头中封装该数据包的bit价值,进而终端可以根据空口测量参数等选择信道质量好的接入设备2发送该高bit价值的数据包。接入设备2接收到该高bit价值的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该数据包的包头中的bit价值获知该数据包是高bit价值的数据包,则接入设备2可以将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例如GTP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设置为高bit价值,并将封装后的高bit价值数据包发送给UPF3网元。UPF3网元接收到高bit价值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外层封装的隧道的IP头中的bit价值获知此数据包是高bit价值数据包,则UPF3网元实施高优先级保障,例如,优先调度,具体可参考现有的3GPP机制中的“高bit价值的数据包采用突发(burst)保障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一和示例二主要向移动网络,因此接入设备的负荷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的3GPP中,接入设备会向控制面(如SMF网元)通知自身的负荷,因此网络节点(如UPF网元)实施相对简化,可以根据SMF的指示执行不同的转发策略,如上述示例一中,SMF网元可以根据接入设备的负荷选择处理高bit价值的接入设备,并将选择的接入设备的信息通知给UPF网元,进而UPF网元可以向该接入设备发送高bit价值数据包,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3:相比无线网络,在企业网,固网等场景下,由于缺少控制面的参与,因此需要网络节点主动参与学习网络拓扑,并感知各个网络节点的负载变化。假设可以通过OSPF协议使图10中的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路由器1(router1,R1),路由器2(router2,R2),路由器3(router3,R3),路由器4(router4,R4)以及服务器建立起针对某IP段对的传输路径拓扑信息;并且,各个网络节点可以通过上述传输网络介绍部分的组播,邻居节点通告或者采样的方式获得各个网络节点的拥塞程度,则下面分别针对该传输路径拓扑上的各个设备的操作进行相关说明如下:
其中,服务器或终端可以在数据包头中按照格式封装数据包的bit价值、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或者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路由器(如R2和R1,或R2、R3和R4)可以随路在数据包头中更新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或数据包的去重信息等。
BNG、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路由器(如R2和R1,或R2、R3和R4)或者服务器可以根据数据包的bit价值执行优先级调度或选择多路并发,并对时延敏感的业务流执行时效性检查,如果时效性失效,则选择丢弃数据包。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一种第一设备11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设备110包括:收发模块1102和处理模块1101。收发模块11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第一设备110为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第三设备为由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110相邻的上一跳设备;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并根据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其中,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价值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可以为:第一数据包中所有数据的比特价值之和,或者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或者自定义的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价值的数值。
进一步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第一数据包。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110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110相邻的下一跳设备;目标传输路径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包;或者,复制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包,并且分别指定多条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上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低于第二阈值,且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拥塞,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其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为用于表征第一数据包时效性的信息。
进一步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第一数据包。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110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110相邻的下一跳设备;目标传输路径为由第一设备110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或者不大于预估时间,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第一数据包,其中,预估时间是根据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确定的。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其中,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
进一步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用于若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第一设备110的信息,则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
可选的,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获取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建立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处理模块110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具体为: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或者,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110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自己的拥塞程度。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设备11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一设备11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一设备11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的,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2和处理模块11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可执行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例如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一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装置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一种第三设备12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三设备120包括:处理模块1201和收发模块1202;处理模块1201,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收发模块1202,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为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任一中间设备,第三设备为由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传输路径上与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
可选的,第三设备为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相应的,处理模块1201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具体为: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设备12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三设备12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三设备12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的,图12中的收发模块1202和处理模块12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2中的处理模块12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2中的收发模块12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可执行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三设备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例如根据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三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装置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上的任一中间设备,所述传输路径位于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所述第三设备为由所述源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其中,所述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价值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所述处理策略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有数据的比特价值之和,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或者自定义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价值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并且分别指定所述多条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低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拥塞,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效性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或者不大于预估时间,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预估时间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信息,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2、6-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具体为: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自己的拥塞程度。
14.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三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
所述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上的任一中间设备,所述传输路径位于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所述第三设备为由所述源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相应的,所述第三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具体为:
所述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所述处理策略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15.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上的任一中间设备,所述传输路径位于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所述第三设备为由所述源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价值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包括: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有数据的比特价值之和,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比特价值最高的数据的比特价值,或者自定义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价值的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并且分别指定所述多条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低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拥塞,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效性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优先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小于第三阈值并且大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剩余处理时间不大于0或者不大于预估时间,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预估时间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确定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为:
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去重信息中包括的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的设备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为: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去重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15、16、20-2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信息和拥塞程度,具体为:
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拥塞程度;
或者,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各设备的自己的拥塞程度。
28.一种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处理策略;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上的任一中间设备,所述传输路径位于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所述第三设备为由所述源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上一跳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源设备;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需求指示信息,具体为: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比特价值高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所述处理策略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包,得到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在多条传输路径发送多个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转发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中拥塞程度最小的设备,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传输路径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邻的下一跳设备;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由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中传输代价最小的传输路径。
2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三设备。
CN201810864192.9A 2018-08-01 2018-08-01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0798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4192.9A CN110798860B (zh) 2018-08-01 2018-08-01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19/098509 WO2020024961A1 (zh) 2018-08-01 2019-07-31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19844773.2A EP3820194A4 (en) 2018-08-01 2019-07-31 DATA PROCESSING PROCESS, DEVICE AND SYSTEM
US17/163,985 US11463346B2 (en) 2018-08-01 2021-02-01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4192.9A CN110798860B (zh) 2018-08-01 2018-08-01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8860A CN110798860A (zh) 2020-02-14
CN110798860B true CN110798860B (zh) 2023-06-20

Family

ID=6923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4192.9A Active CN110798860B (zh) 2018-08-01 2018-08-01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3346B2 (zh)
EP (1) EP3820194A4 (zh)
CN (1) CN110798860B (zh)
WO (1) WO2020024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293B (zh) * 2020-04-16 2023-07-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98179A (zh) * 2020-05-29 2020-09-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US11695685B2 (en) * 2020-06-16 2023-07-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upporting candidate path selection
CN113872887B (zh) * 2021-09-13 2022-08-16 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38463A (zh) * 2021-09-16 2021-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01395B1 (en) * 2021-12-22 2023-03-07 Uab 360 It Updating parameters in a mesh network
US11799830B2 (en) 2021-12-29 2023-10-24 Uab 360 It Access control in a mesh network
CN116938828A (zh) * 2022-03-29 2023-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41A (zh) * 2012-03-15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8467B2 (en) * 2005-06-21 2013-06-0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application message payload content transformation in 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lement
KR100800997B1 (ko) 2005-10-13 2008-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스케쥴링 장치 및 방법
US7936697B2 (en) * 2007-08-30 2011-05-03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Topology aware MANET for mobile networks
US7720065B2 (en) * 2008-02-29 2010-05-1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asing of network node packet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packet content
CN102378382B (zh) 2010-08-10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832176B1 (en) * 2012-03-30 2016-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data-over-nas signalling
CN103813469B (zh) * 2012-11-14 2017-02-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隙资源的碰撞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57052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时延服务质量的无线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US9692706B2 (en) 2013-04-15 2017-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enhanced transmission selection (VETS) for lossless ethernet
US10034313B2 (en) * 2014-04-04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ergency data transmission over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800551B2 (en) * 2015-08-20 2017-10-24 Cisco Technology, Inc. AVC Bi-directional correlation using an overlay fabric header
CN106775961A (zh) * 2015-11-20 2017-05-31 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数据及信号传递的方法
CN107196807A (zh) * 2017-06-20 2017-09-2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网络中间设备及其部署方法
CN108174239A (zh) * 2017-12-04 2018-06-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41A (zh) * 2012-03-15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4961A1 (zh) 2020-02-06
CN110798860A (zh) 2020-02-14
US11463346B2 (en) 2022-10-04
US20210160167A1 (en) 2021-05-27
EP3820194A4 (en) 2021-08-25
EP3820194A1 (en)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86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39998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manage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31033B (zh) 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756555B (zh) 计费规则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471629B (zh) 传输网络中业务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65132B (zh) 一种选择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11564B (zh) 应用mos模型的训练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560945B (zh) 业务服务质量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65159B (zh)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423314B (zh) 通知服务质量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36030B (zh)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19363B (zh) 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35521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21178B (zh) 一种分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205839A (zh) 多流关联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60040092A (ko) 유틸리티-기반 크로스 레이어링
CN111698787B (zh)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3271653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TWI575908B (zh) 異質性網路系統、網路裝置及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
CN1149309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93127A1 (zh) 业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96317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信息交互方法、网元和确定性网络系统
CN118075810A (zh) 传输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