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1109A -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1109A
CN111751109A CN202010610114.3A CN202010610114A CN111751109A CN 111751109 A CN111751109 A CN 111751109A CN 202010610114 A CN202010610114 A CN 202010610114A CN 111751109 A CN111751109 A CN 111751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lutch automatic
hill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01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1109B (zh
Inventor
李新锋
向林
孙中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01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1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1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1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1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1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2Power-transmitting couplings or clutch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包括准确车辆;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进行极限坡道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其利用车辆在实际坡道上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来模拟坡道堵车工况起步,利用车辆在极限坡道上进行起步测试来模拟极限坡道工况起步,实现了客观真实的评价用户在使用车辆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坡道起步性能,解决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坡道起步性能在专业测试与用户实际使用两种工况下评价结论不一致的问题。

Description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中,其中比较重要的零部件是双离合器,一般分为干式、湿式双离合器,双离合器不仅用于换挡,另外一个主要作用是用作起步元件。与干式双离合器相比,湿式双离合器由于设计了针对离合器的润滑冷却油路,其允许有更高的能量输入,因而用于转矩较大的车辆。车辆起步时经常使用半结合,以确保发动机动力输出柔和,满足用户对车辆起步舒适性的要求。当前日益严峻的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在坡道堵车等工况短时间内频繁使用双离合器半结合起步,会导致离合器工作温度迅速升高,严重时会出现离合器打滑、车辆无法行驶的故障。
目前没有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进行评价,更多关注车辆在专业试验场、长里程行驶状态下的离合器可靠性,且只关注离合器的功能可靠性,未与实际用户工况相对应,如坡道、山路、高架桥等坡道堵车工况;因此,现有的方法无法评价用户在车辆真实使用状态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随着用户对车辆品质、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给出一种科学客观的评价在车辆使用状态下(即整车状态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就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以客观真实的评价用户在使用车辆时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准确车辆;
第二步、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S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S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一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S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一预设油门开度给油,使车辆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一次起步完成;
S4、通过油门控制车辆,让车辆再次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再一次起步完成;
S5、重复S4,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m;
S6、根据所述起步次数m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第三步、进行极限坡道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P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P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二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P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三预设油门开度给油,让车辆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起步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然后踩刹车停止,一次起步完成;
P4、重复P3,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n;
P5、根据所述起步次数n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优选的,所述准备车辆的具体步骤为:
B1、检查车辆状态,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进油口处加装进油口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出油口处加装出油口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油底壳处加装油底壳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
B2、将进油口温度传感器、出油口温度传感器、油底壳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至测试电脑,确认各传感器工作正常,无信号丢失,测试电脑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连接,获取车辆的车速信号和油门开度信号;
B3、如果车辆有坡道辅助功能,则关闭车辆坡道辅助功能,如果车辆没有坡道辅助功能,则直接执行B4;
B4、按照车辆法规申报的整备质量及前后轮载荷要求,对车辆进行满载配重。
优选的,所述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是指车辆在平路上以30~60 km/h的车速行驶。
优选的,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的具体评价标准是:如果m<9,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9≤m≤12,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13≤m≤15,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6≤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优选的,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的具体评价标准是:如果n<6,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6≤n≤8,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9≤n≤1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1≤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9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120℃,所述第一预设坡度阈值为20%,所述第二预设坡度阈值为30%,所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为5km/h,所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为10km/h,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20s。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油门开度为20%~29%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二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三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
本发明利用车辆在实际坡道上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来模拟坡道堵车工况起步,从而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利用车辆在极限坡道上进行起步测试来模拟极限坡道工况起步,从而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其实现了客观真实的评价用户在使用车辆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坡道起步性能,解决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坡道起步性能在专业测试与用户实际使用两种工况下评价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可以适用于湿式和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进油口温度传感器和出油口温度传感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油底壳温度传感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和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评价标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准确车辆;具体步骤为:
B1、检查车辆状态,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进油口处加装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出油口处加装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油底壳处加装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用于采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参见图1、图2;
B2、将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至测试电脑,确认各传感器工作正常,无信号丢失,测试电脑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连接,获取车辆的车速信号和油门开度信号;
B3、如果车辆有坡道辅助功能(比如坡道辅助起步HHC、自动刹车AUTO HOLD等功能),则关闭车辆坡道辅助功能,如果车辆没有坡道辅助功能,则直接执行B4;
B4、按照车辆法规申报的整备质量及前后轮载荷要求,对车辆进行满载配重。
第二步、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S1、通过车辆在平路(即坡度为0的道路)上以45km/h的车速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90℃;
S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20%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S3、挂D档,松刹车并以25%左右油门开度给油,使车辆在该坡道上保持3s,然后以35%左右油门开度起步到5km/h,一次起步完成;
S4、减小油门开度,让车辆再次在该坡道上保持3s,然后以35%左右油门开度起步到5km/h,再一次起步完成;
S5、重复S4,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120℃,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120℃,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120℃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m;
S6、根据所述起步次数m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具体评价标准(参见图4)为:如果m<9,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9≤m≤12,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13≤m≤15,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6≤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第三步、进行极限坡道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P1、通过车辆在平路(即坡度为0的道路)上以45km/h的车速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90℃;
P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30%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P3、挂D档,松刹车并以35%左右油门开度给油,让车辆在20s内起步到10km/h,然后踩刹车停止,一次起步完成;
P4、重复P3,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120℃,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120℃,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120℃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n;
P5、根据所述起步次数n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具体评价标准(参见图4)为:如果n<6,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6≤n≤8,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9≤n≤1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1≤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Claims (8)

1.一种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准确车辆;
第二步、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S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S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一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S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一预设油门开度给油,使车辆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一次起步完成;
S4、通过油门控制车辆,让车辆再次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再一次起步完成;
S5、重复S4,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m;
S6、根据所述起步次数m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步、进行极限坡道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P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P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二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P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三预设油门开度给油,让车辆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起步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然后踩刹车停止,一次起步完成;
P4、重复P3,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n;
P5、根据所述起步次数n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确车辆的具体步骤为:
B1、检查车辆状态,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进油口处加装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出油口处加装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油底壳处加装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
B2、将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至测试电脑,确认各传感器工作正常,无信号丢失,测试电脑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连接,获取车辆的车速信号和油门开度信号;
B3、如果车辆有坡道辅助功能,则关闭车辆坡道辅助功能,如果车辆没有坡道辅助功能,则直接执行B4;
B4、按照车辆法规申报的整备质量及前后轮载荷要求,对车辆进行满载配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是指车辆在平路上以30~60 km/h的车速行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m<9,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9≤m≤12,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13≤m≤15,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6≤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m>3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n<6,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差;如果6≤n≤8,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一般;如果9≤n≤1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中等;如果11≤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较好;如果n>20,则表示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相当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9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120℃,所述第一预设坡度阈值为20%,所述第二预设坡度阈值为30%,所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为5km/h,所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为10km/h,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20s。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油门开度为20%~29%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二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三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
CN202010610114.3A 2020-06-30 2020-06-30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Active CN111751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114.3A CN1117511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114.3A CN1117511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1109A true CN111751109A (zh) 2020-10-09
CN111751109B CN111751109B (zh) 2022-06-07

Family

ID=7267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0114.3A Active CN1117511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11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999A (zh) * 2022-05-26 2022-08-23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t坡道模式对标及自动化测试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0198A (zh) * 2007-09-19 2008-03-12 同济大学 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01266195A (zh) * 2007-12-22 2008-09-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vt无级变速器坡路起步性能的测试方法
JP2010217061A (ja) * 2009-03-18 2010-09-30 Aisin Seiki Co Ltd 駆動モータ搭載車両の評価装置
DE102012218252A1 (de) * 2011-10-24 2013-04-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eines Fahrzeuggetriebes und/oder einer Fahrzeugkupplung
US20130319099A1 (en) * 2011-02-18 2013-12-05 Jatco Ltd Gear shift shock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528816A (zh) * 2013-10-30 2014-0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种能模拟路面条件的自动变速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729859A (zh) * 2013-12-18 2015-06-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爬坡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104964831A (zh) * 2015-07-27 2015-10-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步性能客观评价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7340144A (zh) * 2017-06-29 2017-11-10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坡道起步的评价方法
CN108896319A (zh) * 2018-07-02 2018-11-2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坡道起步辅助功能的整车测试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963229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变速箱驾驶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0198A (zh) * 2007-09-19 2008-03-12 同济大学 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01266195A (zh) * 2007-12-22 2008-09-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vt无级变速器坡路起步性能的测试方法
JP2010217061A (ja) * 2009-03-18 2010-09-30 Aisin Seiki Co Ltd 駆動モータ搭載車両の評価装置
US20130319099A1 (en) * 2011-02-18 2013-12-05 Jatco Ltd Gear shift shock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DE102012218252A1 (de) * 2011-10-24 2013-04-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Inbetriebnahme eines Fahrzeuggetriebes und/oder einer Fahrzeugkupplung
CN103528816A (zh) * 2013-10-30 2014-0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种能模拟路面条件的自动变速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729859A (zh) * 2013-12-18 2015-06-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爬坡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104964831A (zh) * 2015-07-27 2015-10-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步性能客观评价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7340144A (zh) * 2017-06-29 2017-11-10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坡道起步的评价方法
CN108896319A (zh) * 2018-07-02 2018-11-2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坡道起步辅助功能的整车测试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963229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变速箱驾驶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建军 等: "重型商用车性能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 《重庆大学学报》 *
贾志绚 等: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研究及仿真", 《机械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999A (zh) * 2022-05-26 2022-08-23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t坡道模式对标及自动化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1109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2828B2 (en) Shift control method in DCT vehicle
US10011266B2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preventing over discharge of battery and hybrid vehicle thererby
US7311638B2 (en) Mechanic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687510B (zh) 用于在机动车辆的斜坡起步辅助设备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3573863A (zh) 具有由执行器操纵的离合器的机动车
CN109278751B (zh) 手动挡车辆坡道起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918156B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式模拟加载系统
CN111751109B (zh) 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
US11085530B2 (en) Active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off downshift of hybrid vehicle
CN106364275A (zh) 驾驶者选择型快速供暖控制方法及其环保车辆
CN106467104B (zh) 用于控制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发动机起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24527B (zh) 制动器反馈系统
Kelly et al. Test results and modeling of the Honda Insight using ADVISOR
CN108027050B (zh) 车辆动力总成和用于升档的方法
US883835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starting gear in a vehicle
CN109100138B (zh) 一种在整车状态下评价离合器可靠性的方法
CN103728129B (zh) At变速器油温试验方法
CN111361569A (zh) 一种基于模型的湿式dct离合器转矩实时估计方法
CN107989704B (zh) 发动机换挡提示参数的获取系统及其获取方法
DE10201522056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betriebs des verbrennungsmotors eines fahrzeugs
JP2009270688A (ja)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CN106627583B (zh) 基于自动挡车辆的挡位控制发动机停机的方法
CN114072653A (zh) 重型发动机调节试验装置和方法
CN205485418U (zh) 一种abs试验台架精确控制装置
CN114063607B (zh) 一种车用amt离合器在环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