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8969A - 一种洗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8969A
CN111748969A CN201910244327.6A CN201910244327A CN111748969A CN 111748969 A CN111748969 A CN 111748969A CN 201910244327 A CN201910244327 A CN 201910244327A CN 111748969 A CN111748969 A CN 111748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shing
chamber
lifting rib
wash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3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8969B (zh
Inventor
贾若坦
郝世龙
劳春峰
耿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43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8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8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8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8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8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06F37/14Ribs or rubbing 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receptacle
    • D06F37/145Ribs or rubbing 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receptacle ribs or lifters having means for circulating the washing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涤设备,包括:洗涤筒、以及提升筋,提升筋固定在所述洗涤筒的内壁上,在所述提升筋内具有可容纳洗涤水的容水腔;所述容水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在洗涤筒正转时喷流的正转容水间室和至少一个在洗涤筒反转时喷流的反转容水间室;当所述提升筋随洗涤筒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或反转容水间室处于喷流状态。在洗涤过程中,洗涤筒正反交替旋转,使得洗涤筒正转和反转时,拨水筋都可以起到喷流冲击洗涤筒中洗涤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于洗涤物的冲击;并且在升筋随洗涤筒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或反转容水间室处于喷流状态,使得从提升筋流下的水流具有较高的落差,提高对于洗涤物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洗涤物的洗净比。

Description

一种洗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设置一种用于洗涤的设备。
背景技术
滚筒洗衣机是一种模仿棒锤击打衣物原理设计的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包括洗涤筒,洗涤筒中设置有提升筋,利用电动机的机械做功使滚筒旋转,衣物在滚筒中被提升筋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摔打下来,再提升再摔下,做重复运动,加上洗衣粉和水的共同作用使衣物洗涤干净。
在中国专利201420347887.7中公开了滚筒的洗衣机的提升筋,所述提升筋设有容水腔,所述容水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提升筋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摩擦洗涤物的凸起,所述凸起为设置于所述提升筋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出水口为所述容水腔的出水口。在提升筋提起衣物的过程中,喷头可以向洗涤物进行喷淋洗涤,同时,喷头可对洗涤物进行摩擦洗涤,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该申请中提升筋的截面为三角形,底面贴合在洗涤筒上、第一侧面设置两个较大进水口、第二侧面设置多个作为出水口的喷头;并在具体实施例中说明了洗涤物被提升时位于容水腔出水口的一侧,这样会导致在提升筋离开洗涤水面后,第一侧面位于下侧,在提升筋离开水面后容水腔内的水就从进水口落下,进水口的尺寸又较大,也就是在提升高度较低时洗涤水已经流出,导致水流落差高度较低;并且出水口的一侧处于迎水面上,第一侧面处于背水面上,使得水不易通过进水口进入容水腔内。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升筋喷淋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洗涤设备,通过设置提升筋的结构,提升喷淋效果,提高衣物的吸净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涤设备,包括:
洗涤筒,其可旋转的设置,形成用于容纳洗涤物的容纳腔;
提升筋,其固定在所述洗涤筒的内壁上,在所述提升筋内具有可容纳洗涤水的容水腔;
所述容水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在洗涤筒正转时喷流的正转容水间室和至少一个在洗涤筒反转时喷流的反转容水间室;
当所述提升筋随洗涤筒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或反转容水间室处于喷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筋包括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内逐渐靠近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在所述第一腔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容纳腔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腔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和容纳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洗涤筒正转时,所述第一腔壁为迎水面,在提升筋接触水面后,洗涤水就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内,在提升筋到达最高点附近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通过第一通孔喷流冲击到洗涤筒中的洗涤物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洗涤筒反转时,所述第二腔壁为迎水面,在提升筋接触水面后,洗涤水就通过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内,在提升筋到达最高点附近时,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开始通过第二通孔喷流冲击到洗涤筒中的洗涤物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水腔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容水腔内间隔出沿所述洗涤筒的径向交替设置的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反转容水间室。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平行设置,所述提升筋包括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内逐渐靠近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腔壁、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腔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围绕形成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反转容水间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在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外逐渐靠近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弧形连接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隔板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在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小。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水腔内设有用于间隔周向并排设置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反转容水间室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内侧与最外侧的第一隔板连接。
进一步的,在最外侧的第一隔板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卡爪,所述卡爪卡合固定在所述洗涤筒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筋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的连接腔壁,在所述连接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水腔中最内侧的容水间室连通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筋为外端敞口的腔室,所述提升筋与所述洗涤筒的内腔围绕形成所述容水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洗涤筒正转时喷水的正转容水间室和在洗涤筒反转时喷水的反转容水间室,在洗涤过程中,洗涤筒正反交替旋转,使得洗涤筒正转和反转时,拨水筋都可以起到喷流冲击洗涤筒中洗涤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于洗涤物的冲击;并且在升筋随洗涤筒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或反转容水间室处于喷流状态,使得从提升筋流下的水流具有较高的落差,提高对于洗涤物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洗涤物的洗净比。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洗涤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个提升筋到达最高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洗涤设备正转时提升筋喷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洗涤设备反转时提升筋喷流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一个提升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外一种标注形式;
图9为图7的又一种标注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以靠近洗涤筒轴线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洗涤设备是利用水来洗涤衣物的滚筒洗衣机,在其他实施例中,洗涤设备也可以是利用其他流体用于洗涤其他洗涤物。其中图7-图9为同一副剖视图,只是标注不同,为了更清楚的表示出各部件。
参见图1所示,洗涤设备包括箱体10、套装设置在箱体10内的外筒和洗涤筒20,外筒固定在箱体10内,用于盛放洗涤水,洗涤筒20可旋转的设置在外筒内;在箱体10的前板上开设有衣物投入口,门体30铰接在前板上,门体3用于打开或封闭衣物投入口,通过衣物投入口将洗涤物(也就是衣物)投入洗涤筒20中;在洗涤筒20的内壁上固定有提升筋40,提升筋40用于在洗涤筒旋转时提升衣物,实现对于衣物的摔打洗涤;优选的,在洗涤筒20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三个提升筋4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洗衣机上不设置外筒。
在提升筋40内具有可容纳洗涤水的容水腔41,洗涤设备在洗涤时,洗涤筒20正反交替间隔旋转,将容水腔41内的空间间隔成多个容水间室;具体的,容水腔41内设有至少一个在洗涤筒20正转时喷流的正转容水间室411和至少一个在洗涤筒20反转时喷流的反转容水间室412;这样在洗涤过程中,洗涤筒20正转和反转时,拨水筋40都可以起到喷流冲击洗涤筒20中洗涤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于洗涤物的冲击。参见图3所示,在洗涤筒20正转时,当提升筋40随洗涤筒20移动至最高点时,正转容水间室411处于喷流状态,并冲击到衣物上,增加对于衣物的冲击,并且水流具有较大的落差,保证了对于衣物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对于洗衣机的洗净比;参见图4所示,在洗涤筒20反转时,当提升筋40随洗涤筒20移动至最高点时,反转容水间室412处于喷流状态,增加对于衣物的冲击,并且水流具有较大的落差,保证了对于衣物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对于洗衣机的洗净比。
对于实现洗涤筒20正转时正转容水间室411喷流、反转时反转容水间室412喷流的方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通过在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上分别设置可控开闭的喷嘴,实现喷射;或者在提升筋40的腔壁开与容水间室连通的通孔,通过洗涤筒20的旋转、以及水的重力作用自动喷流出来。为了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增加喷淋的可靠性,优选设置为利用水的重力自动喷淋的方式。
参见图3、图6和7所示,提升筋40包括沿洗涤筒20径向向内逐渐靠近的第一腔壁42和第二腔壁43、以及连接第一腔壁42和第二腔壁43的连接腔壁44,见图2所示, 在洗涤筒20正转时,提升筋40的第一腔壁42首先接触到水面,也就是正转时第一腔壁42为迎水面,当然在第一腔壁42也最先离开水面。在第一腔壁4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21,第一通孔421连通正转容水间室411和洗涤筒2的容纳腔;洗涤筒20正转时,第一腔壁42作为迎水面,以较大的速度冲击到水面下,使得洗涤水通过第一通孔421进入正转容水间室411内;在第一腔壁42离开水面时,第一腔壁42处于向内且向上倾斜的方向,使得位于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洗涤水,也就是第一通孔421此时位于正转容水间室411的上部,因而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洗涤水不能通过第一通孔421流出;随着当第一腔壁42处于水平状态时,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洗涤水也不能通过第一通孔421流出;洗涤筒20继续旋转,使得第一腔壁42变为向下且向内的倾斜,随着第一腔壁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的增大,第一腔壁42内的洗涤水开始通过第一通孔421喷流出来;在提升筋40到达最高点时,第一腔壁42内的洗涤水继续通过第一通孔421喷流出来,冲击洗涤筒20中的衣物。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描述提升筋40在轴向上的位置按照通过提升筋40中心和洗涤筒轴线的中心线A-A‵,由于第一腔壁42为弧形面,在第一腔壁42上沿洗涤筒20径向向内方向上的切线与洗涤筒20径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因而提升筋40内设置的多个正转容水间室411开始喷流的时间不统一,在中心线A-A‵通过洗涤筒20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后,就会有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液面开始高于第一通孔421的最低点,使得正转容水间室411开始滴水,但开始仅为滴水状态,水量较小;随着洗涤筒2的旋转,使得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液面逐渐越过了第一通孔421的最高点,并液面相对第一通孔421上升,所有的正转容水间室411都从滴水到达喷淋状态;当提升筋40处于最高点附近时,正转容水间室411的喷流流量最大。提升筋距离最高点的旋转角度4131,也就是在提升筋40随洗涤筒20旋转β角度后达到最高点,以及离开最高点后旋转β角度;优选设置β为10°~45°为最高点附近,更优选的,β为15°~30°为最高点附近。
参见图4和图9所示,在洗涤筒20反转时,提升筋40的第二腔壁43首先接触到水面,也就是反转时第二腔壁43为迎水面,当然在第二腔壁43也最先离开水面。在第二腔壁4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431,第二通孔431连通反转容水间室412和洗涤筒2的容纳腔;洗涤筒20反转时,第二腔壁43作为迎水面,以较大的速度冲击到水面下,使得洗涤水通过第二通孔431进入反转容水间室412内,在提升筋40到达最高点附近时,反转容水间室412内的洗涤水通过第二通孔431喷流冲击到洗涤筒中的洗涤物上。对于洗涤筒反转时,反转容水间室412的喷流设置和原理与上述在正转时正转容水间室411相同,不在此进行赘述。
参见图8所示,对于容水腔41内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的设置,在容水腔41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413,多个第一隔板413在容水腔41内间隔出沿洗涤筒20的径向交替设置的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也就是通过多个第一隔板413在径向上平行设置,第一隔板4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腔壁42和第二腔壁43上,具体的,第一隔板4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腔壁42、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腔壁43。将容水腔41内间隔出径向平行设置的多个容水间室,也就是第一隔板413、第一腔壁42和第二腔壁43围绕形成多个容水间室,并且将多个容水间室设置为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的交替设置,也就是在第一腔壁42上开设第一通孔421,与第一通孔421连通的容水间室就是正转容水间室411;使得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的容积和在容水腔41内的分布近似,使得在洗涤筒20正转和反转时,分别从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喷流的水流也近似,也就是在洗涤筒20正转和反转时,提升筋40喷流的水流相似,均起到对于衣物的较大的冲击作用。
参见图9所示,为了保证提升筋40在最高点附近具有较大的冲击流量,第一隔板413具有在沿洗涤筒20径向向外逐渐靠近的第一板部4131和第二板部4132、以及连接第一板部4131和第二板部4132的弧形连接部4133;通过第一隔板413为中间外凸的折弯结构,使得被第一隔板413间隔处的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也为中间外凸的折弯的空间,有利于增加旋转时,容水间室内的液面高出通孔的距离,提高水流的冲击力;以及有利于水流在容水间室内的流动,提高水流喷出时的速度;还有利于保证提升筋40在最高点附近时具有大量的水流喷出。第一板部4131和第二板部4132之间的夹角为80°~110°,优选设置第一板部4131和第二板部4132之间的夹角为90°~100°。
以正转时为例,说明保证提升筋40在最高点附近时具有大量的水流喷出,在提升筋40处于最高点时,由于第一隔板413中间的向外折弯,使得正转容水间室411内的一部分液体不能流出,必须在洗涤筒20继续旋转通过最高点后喷出,使得洗涤筒20在最高点附件水流流量最大。并设置第一板部4131和第二板部4132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在容水腔41内设有四个第一隔板413,间隔出四个容水间室,依次从内向外设置为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第一正转容水间室4111、第二反转容水间室4122、以及第二正转容水间室41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从内侧先设置正转容水间室。对于多个第一隔板413的间隔距离,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隔板413等间距设置,也就是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413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设置使得。在沿洗涤筒20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多个第一隔板41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小,因在容水腔41的第一腔壁42和第二腔壁43在洗涤筒20径向向外的方向上相互远离,也在向外的方向上,第一隔板413间隔出四个容水间室的周向尺寸逐渐增加,因而通过设置间距逐渐缩小,有利于使得四个容水间室的容积相差不大或设置相同。
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是由最内侧的第一隔板413、第一腔壁42、第二腔壁43、以及连接腔壁44围绕形成的,与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连通的第二通孔431开设在第二腔壁43,第二通孔431与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内的最内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导致了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内可以出现液体的残留,因而在连接腔壁44上开设有避免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中的洗涤水残留的第三通孔441,还有利于增加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内的喷流出口,第三通孔441的尺寸较小,第二通孔431的直径为第三通孔441直径的2~5倍,第三通孔441主要起到避免残留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 参见图7-图9所示,提升筋40为外侧敞口的腔体,第一隔板413和第一腔壁42的外端安装到洗涤筒20的内壁上,也就是提升筋40没有位于外侧的底部,有利于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在最外侧的第一隔板413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卡爪4134,卡爪4134的向外伸出容水腔41,卡爪4134卡合固定在洗涤筒20的内壁上,实现对于提升筋40的安装。由于设置第一隔板413为中间外凸形,以及第一隔板413和第一腔壁42在向外的方向上相互远离,最外侧的第一隔板413的外侧空间,如作为一个容水间室的话,容积较大、且中间的连接区域较窄,不利于喷流;因而在容水腔41内设有第二隔板414,第二隔板414用于间隔周向并排设置正转容水间室411和反转容水间室412,并且第二隔板414的内侧与最外侧的第一隔板413连接;也就是第二正转容水间室4112外侧还具有周向设置的第三正转容水间室4113、以及第三反转容水间室4123,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隔板413,间隔出径向设置的容水间室,通过设置第二隔板414,间隔出周向设置的容水间室;这样通过设置第一隔板413和第二隔板414,将容水腔41分隔为三个正转容水间室411和三个反转容水间室412。
第一通孔421分为两类,与第一隔板413间隔出的第一正转容水间室4111和第二正转容水间室4112连通的轴向设置的一排第一大通孔4211,第一大通孔4211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相邻两个第一隔板413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一大通孔4211的直径较大,有利于提高喷流的流量,增加对于衣物的冲击力度,并且避免了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残留;还具有与第三正转容水间室4113连通的多排平行轴向设置的第一小通孔4212,第一大通孔4211的直径比第一小通孔4212的直径为1.5~2.5,通过设置多排第一小通孔4212,增加通孔的总面积,增加喷流效果。
第二通孔431分为两类,与第一隔板413间隔出的第一反转容水间室4121和第二反转容水间室4122连通的轴向设置的一排第二大通孔4311,第二大通孔4311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相邻两个第一隔板413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二大通孔4311的直径较大,有利于提高喷流的流量,增加对于衣物的冲击力度,并且避免了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残留;还具有与第三反转容水间室4123连通的多排平行轴向设置的第二小通孔4312,第二大通孔4311的直径比第二小通孔4312的直径为1.5~2.5,通过设置多排第二小通孔4312,增加通孔的总面积,增加喷流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筒,其可旋转的设置,形成用于容纳洗涤物的容纳腔;
提升筋,其固定在所述洗涤筒的内壁上,在所述提升筋内具有可容纳洗涤水的容水腔;
所述容水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在洗涤筒正转时喷流的正转容水间室和至少一个在洗涤筒反转时喷流的反转容水间室;
当所述提升筋随洗涤筒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或反转容水间室处于喷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筋包括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内逐渐靠近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在所述第一腔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容纳腔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腔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和容纳腔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筒正转时,所述第一腔壁为迎水面,在提升筋接触水面后,洗涤水就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内,在提升筋到达最高点附近时,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通过第一通孔喷流冲击到洗涤筒中的洗涤物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筒反转时,所述第二腔壁为迎水面,在提升筋接触水面后,洗涤水就通过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内,在提升筋到达最高点附近时,所述反转容水间室内的洗涤水开始通过第二通孔喷流冲击到洗涤筒中的洗涤物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水腔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容水腔内间隔出沿所述洗涤筒的径向交替设置的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反转容水间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平行设置,所述提升筋包括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内逐渐靠近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腔壁、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腔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在沿所述洗涤筒径向向外逐渐靠近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弧形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最外侧的第一隔板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卡爪,所述卡爪卡合固定在所述洗涤筒的筒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水腔内设有用于间隔周向并排设置所述正转容水间室和反转容水间室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内侧与最外侧的第一隔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筋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的连接腔壁,在所述连接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水腔中最内侧的容水间室连通的第三通孔。
CN201910244327.6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洗涤设备 Active CN111748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327.6A CN111748969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洗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327.6A CN111748969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洗涤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8969A true CN111748969A (zh) 2020-10-09
CN111748969B CN111748969B (zh) 2022-10-25

Family

ID=7267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327.6A Active CN111748969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洗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89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7428A (zh) * 2020-12-04 2021-02-23 成都高分离心机有限公司 离心机的螺旋推料器及卧螺离心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39820A1 (en) * 2007-09-21 2009-03-25 Whirpool Corporation Front loading machine with hydrodynamic lifter
CN101400842A (zh) * 2006-02-02 2009-04-01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滚筒提升筋的改进
CN203403286U (zh) * 2013-08-13 2014-01-22 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内筒交互式提升筋
CN204112106U (zh) * 2014-06-25 2015-01-21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筋及包括该提升筋的滚筒洗衣机
CN106661795A (zh) * 2014-08-04 2017-05-10 海尔亚洲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842A (zh) * 2006-02-02 2009-04-01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滚筒提升筋的改进
EP2039820A1 (en) * 2007-09-21 2009-03-25 Whirpool Corporation Front loading machine with hydrodynamic lifter
CN203403286U (zh) * 2013-08-13 2014-01-22 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内筒交互式提升筋
CN204112106U (zh) * 2014-06-25 2015-01-21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筋及包括该提升筋的滚筒洗衣机
CN106661795A (zh) * 2014-08-04 2017-05-10 海尔亚洲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7428A (zh) * 2020-12-04 2021-02-23 成都高分离心机有限公司 离心机的螺旋推料器及卧螺离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8969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6212B2 (ja) 洗濯装置
EP3122228B1 (en) Dishwash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dishwasher spray arm
CN208435476U (zh) 表面清洁装置的地刷组件及表面清洁装置
KR0138704B1 (ko) 회전분사부를 구비한 세제용해장치
KR20030027256A (ko) 드럼세탁기
CN106367911B (zh) 波轮洗衣机
CN111748969B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109965804B (zh) 一种清洗机
CN206189085U (zh) 波轮洗衣机
CN106854801B (zh) 洗衣机
JP567168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10453437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1381199U (zh) 用于洗碗机的喷管组件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0453439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6811905B (zh) 波轮洗衣机
CN112726140B (zh) 喷淋盖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3818212A (zh) 一种洗涤剂盒组件及洗衣机
CN110607662A (zh) 滚筒洗衣机及其喷淋系统
CN218889621U (zh) 一种清洗设备的喷淋装置及清洗设备
CN216129803U (zh) 波轮洗衣机
CN106758019B (zh) 滚筒洗衣机、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淋水装置和滚筒组件
CN217565970U (zh) 喷臂机构及清洁设备
CN211772162U (zh) 具有喷淋系统的波轮洗衣机
CN216274821U (zh) 一种搅拌器组件及洗涤设备
CN213866923U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