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1694B -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1694B
CN111741694B CN201980014016.9A CN201980014016A CN111741694B CN 111741694 B CN111741694 B CN 111741694B CN 201980014016 A CN201980014016 A CN 201980014016A CN 111741694 B CN111741694 B CN 111741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resin
main body
belt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40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1694A (zh
Inventor
川口亚星威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41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1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3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6831Straps, bands or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39/1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cast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03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1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s, e.g. generated by infrared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27Fastening elements
    • B29L2031/7276Strap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dorn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实现一种将电子设备主体穿戴在身体上的经改良的橡胶带。关于橡胶带10,在橡胶带10的制造方法中,将具有多个树脂孔5d的树脂板插入外表面用模具8a和后模具8b中,在树脂板的表面5A形成第一外皮部6a,接着将形成有第一外皮部6a的树脂板插入外表面用模具8a和内表面用模具8b中,来在树脂板的背面5B形成第二外皮部6b。

Description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缠绕并固定在胳膊或手腕等人体上的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橡胶带、该橡胶带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橡胶带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的电子设备具有用于缠绕并固定在胳膊或手腕等人体上的带。具有带的电子设备例如有表、移动终端设备、医疗用电子设备(脉搏计、血压计等)、健康管理用电子设备(脉搏计、血压计等)。在这些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带中,由诸如金属制成或树脂制成的带众所周知。在例如日本特开2011-7277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由树脂制成的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2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诸如金属制成或树脂制成的各种带的电子设备中,医疗用电子设备以及健康管理用电子设备需要从人体获得脉搏或血压等正确的测量结果。其中,例如,在作为电子设备的表的情况下,存在根据个人喜好而宽松地缠在手腕上的情况。对此,在医疗用电子设备和健康管理用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这些功能的表)的情况下,需要使测量生物信息的传感器部接触身体。为了使传感器部接触身体,需要使带紧绕在身体上。另一方面,为了得到电子设备的舒适的穿戴感,还需要不使带绕得过紧。
在带上,为了能够调整相对于手腕的紧绕的强度而设置有多个带长调整孔,能够通过使扣针插入某个孔来调整穿戴时传感器部相对于身体的接触程度。但是,对于材质没有拉伸性的金属制以及树脂制的带,即使使带长调整孔与相邻的带长调整孔之间的间隔部变小,也难以实现紧贴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对于橡胶带,能够适度地伸展,而且触感柔软,因此能够同时实现紧贴性和舒适性。但是,橡胶带比其他材质脆弱,因此有易于伸展的缺点以及容易断裂的缺点。尤其是为了易于调整穿戴时与手腕的接触程度,在使穿过扣针的带长调整孔与带长调整孔之间的间隔部变短的情况下,该间隔部变得容易断裂。另外,为了正确的测量,需要有一些伸缩性,但即使过度伸展,也无法使传感器稳定地与人体接触。此外,由于人们希望在身上一直佩戴这样的电子设备,因此还需要优秀的带的设计。
因此,本申请的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电子设备穿戴在身体上的经改良的橡胶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本发明是一种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所述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穿戴在人体上的带主体,所述带主体具有:树脂部,由具有多个孔的树脂板构成,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以及多个带长调整孔,贯通所述树脂部的所述多个孔和所述外皮部,所述橡胶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具有多个孔(或者“树脂孔”)的所述树脂板插入第一模具,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外皮部,接着,将形成有所述第一外皮部的所述树脂板插入第二模具,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外皮部。
在所述本发明中,将具有多个孔的所述树脂板插入第一模具,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外皮部,接着,将形成有所述第一外皮部的所述树脂板插入第二模具,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外皮部。因此,容易将树脂部插入第一外皮部与第二外皮部之间,另外,容易在第一外皮部与第二外皮部之间的期望的位置设置树脂部。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作为可通过树脂部来加强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第一外皮部和第二外皮部的橡胶带。
外皮部(第一外皮部和第二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形成。因此,能够作为如下的橡胶带,即,能够通过橡胶状弹性体的柔软度来提高对皮肤的穿戴感,且能够通过橡胶状弹性体的弹性改变对身体的接触强度从而将传感器部固定在身体上。另外,由于能够作为在内部具有树脂部的橡胶带,所以能够防止橡胶状弹性体的过度的伸展,能够保护橡胶状弹性体免于断裂和破损。
所述本发明能够构成为,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或所述第二外皮部时,通过用所述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来形成所述带长调整孔。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或所述第二外皮部时,通过用所述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来形成所述带长调整孔,因而在所述带长调整孔的周围设置有由橡胶状弹性体被覆的树脂部。因此能够作为使带长调整孔彼此之间的部分被树脂部加强的橡胶带。因此,即使带长调整孔彼此之间形成得窄,也能够作为带长调整孔难以破裂的橡胶带。另外,在带长调整孔中,树脂部被隐藏,因此能够作为外观优异的橡胶带。作为具体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当在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时以及形成所述第二外皮部时,能够通过由所述橡胶状弹性体从树脂部的两面侧各被覆一半树脂部来形成所述带长调整孔。
所述本发明能够构成为,所述树脂板,具有:平板形状的主体部,筒状部,将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回卷而形成,以及余长部,从所述筒状部伸长并层叠在所述主体部上;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和所述第二外皮部时,分别将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部分地被覆。
所述树脂板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筒状部,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回卷而形成,以及余长部,从所述筒状部伸长并层叠在所述主体部上。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加强弹簧棒插入孔的周围。而且,能够作为弹簧棒插入孔难以断裂的橡胶带。另外,在所述树脂板中,能够将筒状部作为模具成型时的对位部。而且,由于在所述树脂板上设置有余长部,因而稳定地形成筒状部,从而弹簧棒插入孔的加强性优异。另外,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和所述第二外皮部时,分别将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部分地被覆,因此能够使筒状部的周围即形成弹簧棒插入孔的部分的外皮部正确地成型。因此,能够作为如下的橡胶带,即,外观优异,将橡胶带安装到电子设备主体上时,与电子设备主体的一体性优异。
所述本发明能够构成为,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或所述第二外皮部时,用所述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因此,在获得的橡胶带中,能够由橡胶状弹性体被覆弹簧棒插入孔的内周。因此,由于在弹簧棒插入孔与弹簧棒之间产生适度的摩擦阻力并接触,因而相对于电子设备主体不会过度松弛,能够作为使电子设备主体和橡胶带这两者具有一体性的电子设备。
所述本发明能够构成为,将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和所述树脂部插入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并进行成型。根据本发明,与注塑成型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考虑熔融的橡胶状弹性体的流入路径和流出路径,另外,橡胶状弹性体容易绕入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的整个内部,并且难以产生积液那样的不良部分。
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能够穿戴在人体上的第一带主体,所述橡胶带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主体具有:树脂部,具有多个孔,以及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所述外皮部具有外表面部和内表面部,所述外表面部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一面,所述内表面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二面且与人体接触;所述外表面部和所述内表面部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成型体,所述第一带主体还具有供所述卡止部插入的多个带长调整孔,各所述带长调整孔具有通过所述外皮部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的带调整孔内被覆部。
在所述橡胶带中,橡胶状弹性体被树脂部加强,难以断裂,且抑制过度的伸展,数据取得性优异。另外,在所述橡胶带中,由于树脂部被第一外皮部和第二外皮部覆盖,所以与身体的接触性优异,触感良好。而且,在所述橡胶带中,由于通过外皮部隐藏树脂部,所以外观设计良好。
所述橡胶带能够构成为,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带主体不同的第二带主体,所述第二带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带主体卡止的卡止部。
在所述橡胶带中,第二带主体具有与第一带主体卡止的卡止部。因此,能够通过卡止部将第一带主体和第二带主体相连。其中,除了能够以与第一带主体分体的形式而具备第二带主体之外,也可以作为使第一带主体和第二带主体横跨电子设备主体而相连的一体的带主体。
能够构成为,所述树脂部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筒状部,将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回卷而形成,以及余长部,从所述筒状部伸长并层叠在所述主体部上。因此,能够作为通过筒状部加强弹簧棒插入孔的周围且弹簧棒插入孔的部分难以断裂的橡胶带。另外,通过具有余长部来稳定形成筒状部,因此是具有难以破裂的弹簧棒插入孔的橡胶带。
能够构成为,所述外皮部具有被覆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筒内被覆部。因此,是由橡胶状弹性体被覆弹簧棒插入孔的内周的橡胶带。另外,由于具有筒内被覆部,所以在弹簧棒插入孔与弹簧棒之间进行产生适度的摩擦阻力的接触,因此相对于电子设备主体不会过度松弛,能够作为使电子设备主体与橡胶带这两者具有一体性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所述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能够穿戴在人体上的带主体,所述带主体,具有:树脂部,由具有多个孔的树脂板构成,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以及多个带长调整孔,贯通所述树脂部的所述多个孔和所述外皮部;其中,将所述树脂板和配置在所述树脂板的表面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插入第一模具后,对所述第一模具进行合模,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外皮部,接着,将形成有所述第一外皮部的所述树脂板和配置在所述树脂板的背面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插入第二模具后,对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合模,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外皮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能够穿戴在人体上的第一带主体,其中,所述第一带主体,具有:树脂部,具有多个孔,以及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所述外皮部,具有外表面部和内表面部,所述外表面部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一面,所述内表面部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二面且与人体接触,所述外表面部和所述内表面部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成型体,所述树脂部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以及将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回卷而形成的筒状部,所述外皮部具有被覆所述筒状部的整个内周面的筒内被覆部,所述第一带主体还具有多个带长调整孔,所述带长调整孔供与所述第一带主体不同的第二带主体所具有的与所述第一带主体卡止的卡止部插入,各所述带长调整孔具有由所述外皮部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的带调整孔内被覆部。
并且本发明能够构成为,具有电子设备主体和所述任一橡胶带的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因此,是即使长时间穿戴也难以疲劳、能够紧贴人体、数据取得性优异、有耐久性且外观优异的电子设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能够使电子设备与身体适度接触的橡胶带。另外,能够实现具有这样的橡胶带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橡胶带安装到电子设备主体上而形成的电子设备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橡胶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橡胶带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橡胶带中的尖头侧带主体的放大剖视图,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4的树脂部,图5中的(A)部分是相当于图4的剖视图,图5中的(B)部分是俯视图。
图6是图1的橡胶带中的卡扣侧带主体的放大剖视图,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6的树脂部,图7中的(A)部分是相当于图6的剖视图,图7中的(B)部分是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一工序的树脂孔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二工序的树脂孔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1的橡胶带的树脂孔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橡胶带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橡胶带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的材质、组成、制法、作用、效果等,省略重复说明。当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为“第一”、“第二”时,它们是用于区别发明的不同构成要素,并不用于表示特定的顺序或优劣等。
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12)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带10。图1示出附带橡胶带10的手表型的电子设备E的俯视图。图2示出橡胶带10的俯视图,图3示出橡胶带10的主视图。
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E具有电子设备主体M和橡胶带10,该电子设备主体M附带有时钟功能以及心率计或脉搏计等测量生物数据的传感器,该橡胶带10用于缠绕并保持在手腕上。在电子设备主体M的表面,设置有显示时刻或生物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显示部M1。在电子设备主体M的背面,设置有与身体接触并测量生物数据的传感器M2。传感器部M2是生物传感器,通过透明的窗部照射光来测量生物数据。传感器M2的窗部以面向电子设备主体M的框体的背面的方式配置,窗部以与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配置。
若从电子设备E拆下电子设备主体M,则如图2、图3所示,橡胶带10成为由“第二带主体”即卡扣侧带主体4和“第一带主体”即尖头侧带主体3这两个部位构成的带主体3、4。此外,在带主体3、4的情况下,是指尖头侧带主体3与卡扣侧带主体4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尖头侧带主体3具有弹簧棒插入孔31和供后述的扣针43嵌入的多个带长调整孔32,弹簧棒插入孔31是用于供弹簧棒(未图示)穿过来将尖头侧带主体3安装到电子设备主体M的表耳(lug)m1的尾端件(end piece)。另外,卡扣侧带主体4具有与尖头侧带主体3相同的弹簧棒插入孔41、卡扣42以及相对于所述带长调整孔32卡止的“卡止部”即扣针43。
图4示出尖头侧带主体3的剖视图,图6示出卡扣侧带主体4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在带主体3、4的内部,在其大致中心的位置具有由树脂板构成的树脂部5,该树脂部5被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外皮部6被覆。外皮部6能够夹着树脂部5而区分为作为“第二外皮部”的内表面部6b以及作为“第一外皮部”的外表面部6a,内表面部6b构成与手腕等人体接触的一侧,外表面部6a构成与内表面部6b相反的表侧。作为“第一外皮部”的外表面部6a形成在作为树脂部5(树脂板)的“第一面”的树脂部5的表面5A。作为“第二外皮部”的内表面部6b形成在作为树脂部5(树脂板)的“第二面”的树脂部5的背面5B。
图5示出设置在尖头侧带主体3的内部的树脂部51。此外,对于树脂部5,将尖头侧带主体3侧的树脂部5记载为树脂部51,如后述的那样,将卡扣侧带主体4侧的树脂部5记载为树脂部52。设置在尖头侧带主体3的内部的树脂部51的尺寸延伸到尖头侧带主体3的外周附近。在弹簧棒插入孔31的部分,形成有作为将树脂板的一侧的端部回卷的“筒状部”的第一筒状部5a1。从第一筒状部5a1伸长的余长部5b与连接第一筒状部5a的树脂板的平板形状的主体部5c层叠。优选地,在余长部5b与主体部5c的层叠部分,设置有粘着部7,该粘着部7通过热压接、超声波焊接、粘接、利用双面胶等的黏附等手段将余长部5b与主体部5c粘着。通过设置粘着部7,能够固定第一筒状部5a1的形状,而且能够防止在制造时在重合的主体部5c与余长部5b之间进入橡胶状弹性体。另一方面,在与带长调整孔32相对应的部分,在树脂部5开有作为带长调整孔32的数量的“多个孔”的树脂孔5d,该树脂孔5d的孔径大于长度调整孔32的孔径。
尖头侧带主体3的外皮部6将设置在内部的树脂部51整体覆盖,树脂部51以不露出橡胶带10的外观的方式形成。在弹簧棒插入孔31的部分,覆盖第一筒状部5a1的外周,并且如图4所示,形成覆盖第一筒状部5a1的内周的筒内被覆部6d。另一方面,在与带长调整孔32相对应的树脂孔5d的周围,也被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所覆盖,该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被作为外皮部6的一部分的橡胶状弹性体覆盖,树脂孔5d的侧面以被隐藏且不会露出的方式形成。若比较外表面部6a与内表面部6b的橡胶状弹性体的厚度,则余长部5b比主体部5c短,因此在余长部5b与主体部5c不重合的非层叠部分,内表面部6b形成得比外表面部6a厚。由于与身体接触的一侧的内表面部6b的橡胶状弹性体的厚度厚,所以能够抑制将树脂部51感受为硬质的芯材,且能够以柔软的穿戴感穿戴在身体上。即,非层叠部分能够变得比较柔软,能够不过度地紧绕皮肤。而且,非层叠部分与层叠部分相比,树脂部51的厚度薄,所以易于弯曲,能够提高沿着身体(手腕)的穿戴感。
图7示出设置在卡扣侧带主体4的内部的树脂部52。设置在卡扣侧带主体4的内部的树脂部52的尺寸延伸到卡扣侧带主体4的外周附近。在尾端件的弹簧棒插入孔41的部分,与设置在尖头侧带主体3的弹簧棒插入孔31同样地,在卡扣侧带主体4上,形成有将树脂板的端部回卷而成的作为“筒状部”的第二筒状部5a2和第三筒状部5a3。第二筒状部5a2具有遍及树脂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长度。第三筒状部5a3设置有切口5e,该切口5e通过将在树脂板的端部形成的一对突片回卷来使扣针43进入第三筒状部5a3的中央部分。第三筒状部5a3与设置在尖头侧带主体3的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切口5e。此外,由于在卡扣侧带主体4上没有带调整孔32,所以没有在树脂部52上设置树脂孔5d。
卡扣侧带主体4的外皮部6也将设置在内部的树脂部52整体覆盖,树脂部52以不露出的方式形成。在弹簧棒插入孔41的部分,也不仅覆盖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的外周面,还形成有覆盖它们的内周面的筒内被覆部6d。若比较外表面部6a与内表面部6b的橡胶状弹性体的厚度,则余长部5b比主体部5c短,因此在余长部5b与主体部5c不重合的非层叠部分,内表面部6b形成得比外表面部6a厚。由于与身体接触的一侧的内表面部6b的橡胶状弹性体的厚度厚,所以能够抑制将树脂部52感受为硬质的芯材,且能够以柔软的穿戴感穿戴在身体上。即,非层叠部分能够变得比较柔软,能够不过度地紧绕皮肤。而且,非层叠部分与层叠部分相比,树脂部52的厚度薄,所以易于弯曲,能够提高沿着身体(手腕)的穿戴感。
构成树脂部5的树脂板能够使用聚酯(PET、PEN等)、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醚砜、聚氯乙烯、聚芳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缩醛、聚氨酯、聚脲、聚苯乙烯、ABS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这些树脂具有耐热性,难以伸展且强度高,因此适于作为树脂部5的材质。另外,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双轴拉伸摸。
构成树脂部5的树脂板可以是包括加强材料的树脂板。作为加强材料,能够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布、树脂网状物、金属丝网等。另外,能够使用将由玻璃纤维、碳纤维、布、树脂网状物、金属丝网等构成的片状物层叠并粘着在树脂板的表面而形成的材料。加强材料也可以使用通过偶联剂或底层涂料(Primer)等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材料。构成加强材料的纤维状物被结合到树脂板的内部或被粘着在树脂板的表面,因此难以像单纯的布料那样产生松弛或散开。能够使用将构成加强材料的纤维彼此粘着(融接、粘接等)而成的材料。
能够在树脂板的表面进行各种表面处理。通过实施表面处理,能够提高与外皮部6的紧贴性。在表面处理中,能够列举出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准分子光照射处理、底层涂料涂布、喷砂处理、压花辊加工等。
优选作为树脂部5的树脂板的厚度为50μm~500μm,更优选为70μm~300μm。若树脂板比50μm薄,则存在对外皮部6的加强效果弱,外皮部6变得容易断裂的情况。若树脂板超过500μm,则存在作为橡胶带10的柔软性降低,橡胶带10变得难以弯曲的情况。即,若使树脂板的厚度在50μm~500μm的范围内,则树脂板易于弯曲,不会使橡胶带10的弯曲性恶化,能够容易地弯曲橡胶带10。通过使树脂板的厚度为70μm~300μm,能够使树脂板难以断裂且容易弯曲。
在与尖头侧带主体3的带长调整孔32相对应的部分,在树脂部5也需要开孔,优选该树脂孔5d的孔径为1.1mm~6mm,相邻的树脂孔5d彼此之间的间隔为0.2mm~4.8mm。通过使树脂部5的树脂孔5d的孔径大于橡胶带10的带长调整孔32的孔径,从而在树脂孔5d的内侧也形成了形成有外皮部6的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树脂孔5d的内周面被隐藏。
构成外皮部6的橡胶状弹性体可以使用硅橡胶、聚氨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丙橡胶、丙烯酸橡胶、氟橡胶等合成橡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氨基甲酸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其中,硅橡胶具有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性,且为低压缩永久变形,所以更加优选。这样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硬度,优选由根据JISK6253的A型硬度计所测量的测量值为30~80的范围,更优选为40~60。若硬度在A型硬度计的测量下小于30,则过于柔软,有可能会引起树脂部5未加强的周围或端部出现断裂等。另外,若硬度在A型硬度计的测量下大于80,则过硬,穿戴感会恶化。
这样,在弹簧棒插入孔31、41的部分,由树脂构成的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的两面也被外皮部6覆盖,因此,不仅弹簧棒插入孔31、41变得难以断裂,而且提高了弹簧棒插入孔31、41内外的摩擦阻力,外观变好。另外,在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中,树脂板以成为圆润的形状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在制造时与外皮部6一体成型时,易于将树脂板容纳到成型模具内(定位容易性),能够难以产生使树脂板部分地从外皮部6突出而裸露在外面那样的成型不良。
说明橡胶带10的制造方法。在橡胶带10中,使树脂部5配置在外皮部6的内侧,但是由于难以通过一个工序配置到橡胶带10的中心,因而优选通过两个阶段的成型进行制造。对于树脂部5与外皮部6的一体成型,在尖头侧带主体3与卡扣侧带主体4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具(第一模具、第二模具)进行成型。但是,虽然模具的形状不同,但制造工序是相同的工序,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图8~图12说明尖头侧带主体3的例子,省略卡扣侧带主体4的说明。
首先,预先将树脂部5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即,将构成尖头侧带主体3的树脂部51的树脂板裁断为图5所示那样的规定的形状、尺寸,在与带长调整孔32相对应的部分开设树脂孔5d,在构成尾端件的部分,将端部回卷并形成第一筒状部5a1。在余长部5b与主体部5c重合的部分,根据需要设置粘着部7。此外,在形成构成卡扣侧带主体4的树脂部52时,在树脂部52设置第二筒状部5a2和第三筒状部5a3,但在第三筒状部5a3中,如图7中的B所示,由于在扣针43的部分形成切口5e,因而需要通过使将树脂板的端部预先裁断为凹状的部分或以四边形状、椭圆形状开口的部分回卷来形成第三筒状部5a3。
接着,将树脂部5与外皮部6一体成型。为此,首先将树脂部5的一面侧即外表面部6a或内表面部6b中的一者与树脂部5一体成型。也可以先成型内表面部6b,但在此说明先成型外表面部6a的例子。此外,在该例子中,外表面部6a构成第一外皮部,内表面部6b构成第二外皮部,但在先形成内表面部6b的情况下,内表面部6b构成第一外皮部,外表面部6a构成第二外皮部。
如图8所示,在成型橡胶带10的外表面部6a的外表面用模具8a内,插入树脂板51以及如果硬化则成为外表面部6a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橡胶状弹性体被配置在树脂板51的表面5A。然后,将外表面用模具8a与支撑树脂部51的背面5B的后模具8b进行合模,使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外表面部6a成型。此时,在第一筒状部5a1中插入直径比第一筒状部5a1的孔径短的金属轴P,并配置在模具8a、8b内。该金属轴P也有助于在后模具8b中配置树脂部51时的对位。通过这样的第一工序,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外表面部6a与树脂部5的表面5A重合且一体化,但外表面部6a以被覆第一筒状部5a1的外周面5f1的方式形成。这样,得到在树脂部51的表面5A形成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外表面部6a的中间制造物I(图9)。此外,在该例子中,外表面用模具8a和后模具8b构成“第一模具”。
第二工序是在中间制造物I上设置内表面部6b的工序。准备用于形成内表面部6b的内表面用模具8c来代替之前的后模具8b,如图9所示,在该内表面用模具8c内,插入构成内表面部6b的材料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和中间制造物I,在内表面用模具8c与外表面用模具8a之间进行成型。在该第二工序中,也与第一工序同样地,夹着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来进行成型。因此,能够防止橡胶状弹性体过度流入外表面部6a侧。另外,在该第二工序中,由于在第一工序中未形成的树脂部51的背面5B形成内表面部6b,因而内表面部6b以被覆第一筒状部5a1的外周面5f2的方式形成。这样,得到以将树脂部51夹在外表面部6a与内表面部6b之间的方式一体化的尖头侧带主体3。通过以相同的方式制造卡扣侧带主体4,得到由尖头侧带主体3和卡扣侧带主体4构成的橡胶带10。此外,在该例子中,外表面用模具8a和内表面用模具8c构成“第二模具”。
在将上述树脂部51与外皮部6一体成型的制造方法中,补充说明带长调整孔32的部分的成型。在图10中,示出将树脂部51放入模具8a、8b来成型时的一个树脂孔(或者简称为“孔”)5d附近的放大示意图。首先,进行第一工序,即在后模具8b与外表面用模具8a之间插入树脂部51来将树脂部51与外表面部6a一体成型,但是,若在树脂部51的第一筒状部5a1的部分相对于后模具8b进行对位,则如图10所示,在后模具8b与树脂孔51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在该第一工序中,能够形成橡胶状弹性体覆盖树脂孔5d的侧面的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
在使通过第一工序得到的中间制造物I与内表面部6b一体成型的第二工序中,由于能够在外表面用模具8a中嵌入中间制造物I,因而如图11所示,能够通过该嵌入来进行对位。使用内表面用模具8c来代替后模具8a,在内表面用模具8c与外表面用模具8a之间进行模具成型,由此得到由橡胶状弹性体覆盖且被覆树脂孔5d的周围的如图12所示那样的尖头侧带主体3。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不采用注塑成型而是将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插入模具8(8a、8b,8c),所以即使在树脂板的上侧放入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也不会在模具8中过度地流动,进入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的内周面5g中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也能够停留在树脂板的上半侧。因此,在第二工序中成型内表面部6b时,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能够进入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的内周面5g内的上侧,能够通过两个工序在第一筒状部5a1、第二筒状部5a2、第三筒状部5a3的内侧形成筒内被覆部6d。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需要与橡胶带10的内表面部6b相对应的后模具8b和内表面用模具8c这两种模具,但是由于表面模具8a只要一种就可以,所以具有即使需要两个阶段的工序也可以减少对模具的负担的优点。
在这样制造的橡胶带10中,带主体3、4的尺寸可以是厚度为2mm~5mm,尖头侧带主体3的带长调整孔32的孔径可以为1mm~5mm,带长调整孔32与带长调整孔32之间的长度可以为0.5mm~5mm。由于即使使带长调整孔32与带长调整孔32之间的长度变短,树脂板即树脂部5也配置在带长调整孔32与相邻的带长调整孔32之间,因此,带长调整孔32与相邻的带长调整孔32之间被加强,变得难以伸展或断裂。
另外,在橡胶带10中,由于树脂板的侧面以及带长调整孔32的内表面也被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以能够赋予作为橡胶带10的美观和表背两面的柔软性。另外,橡胶带10能够使电子设备主体M易于与人体接触,难以产生伸展或断裂,能够将电子设备主体M以优选的接触状态持续地穿戴在身体上。而且,在橡胶带10中,由于在带长调整孔32与带长调整孔32之间的部分也设置有树脂部5,所以该带长调整孔32彼此之间难以产生断裂或伸展。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中,由于使外表面部6a先于内表面部6b而相对于树脂部5一体化,所以能够通过内表面部6b和外表面部6a来改变材质从而使物理特性不同。例如,内表面部6b是与皮肤接触的部位,优选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材质。外表面部6a虽然不接触皮肤,但需要具有在碰撞或掉落时的不易刮伤性和坚固性。因此,优选外表面部6a的材质是比内表面部6b的材质硬且坚固的材质。因此,先成型硬且坚固的材质,之后再成型柔软的材质,由此能够不引起内表面部6b侧的柔软的橡胶状弹性体的错型,从而能够进行成品率良好的制造。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关于带长调整孔32的部分的成型,在使树脂部51与外表面部6a一体成型的第一工序中,形成了使橡胶状弹性体覆盖树脂孔5d的侧面的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但也可以在与内表面部6b一体成型的第二工序中形成使橡胶状弹性体覆盖树脂孔5d的侧面的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工序与第二工序的一体成型中,分别形成覆盖至树脂部51的一半深度的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6c。
根据以上那样的橡胶带10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可以使电子设备主体M与身体适当地接触的橡胶带10。另外,能够实现触感良好、难以断裂、外观设计良好的橡胶带10。
第二实施方式(图13)
图13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带20的俯视图。橡胶带20是没有卡扣而通过纽扣24将另一侧带主体22(第二带主体)与一侧带主体21(第一带主体)连接的类型。在相当于尖头侧带主体3的一侧带主体21设置多个作为代替带长调整孔32的“带长调整孔”的纽扣接受槽23。另外,在相当于卡扣侧带主体4的另一侧带主体22设置有作为代替卡扣42和扣针43的“卡止部”的纽扣24。没有在连接电子设备主体M的一侧设置弹簧棒插入孔。
橡胶带20也在其内部的大致中心具有由树脂板构成的树脂部5,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外皮部6被覆橡胶带20的外侧,外皮部6夹着树脂部5而由构成紧贴手腕等的一侧的内表面部6b和构成与之相反的表侧的外表面部6a构成,这方面与橡胶带10相同,并能够以与橡胶带10相同的方法使外皮部6与树脂部5一体成型。
纽扣接受槽23未贯通橡胶带20,在内表面部6b上设置纽扣接受槽23,在外表面部6a上没有露出槽,但纽扣接受槽23的深度为一侧带主体21的一半以上,在使位于大致中央的树脂部5位于纽扣接受槽23的附近这方面与橡胶带10相同。对于一侧带主体21和另一侧带主体22的与电子设备主体M连接的连接部位,能够采用与设置于连接的电子设备主体M的橡胶带20的安装结构相对应的安装结构。这样的安装结构与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的纽扣24同样地,能够在树脂部5与外皮部6一体成型后安装到一侧带主体21和另一侧带主体22。
第三实施方式(图14)
图1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带30的俯视图。在相当于尖头侧带主体3的一侧带主体26上,设置有两列带长调整孔28。优选沿着带长调整孔28,也在树脂部5上配置两列树脂孔5d。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实施方式进行变更,附加公知技术或进行组合等,这些技术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橡胶带(第一实施方式)、
3:尖头侧带主体(第一带主体)、
31:弹簧棒插入孔、
32:带长调整孔、
4:卡扣侧带主体(第二带主体)、
41:弹簧棒插入孔、
42:卡扣、
43:扣针(卡止部)、
5:树脂部(树脂板)、
5A:表面(第一面)、
5B:背面(第二面)、
51:尖头侧带主体的树脂部、
52:卡扣侧带主体的树脂部、
5a1:第一筒状部(筒状部)、
5a2:第二筒状部(筒状部)、
5a3:第三筒状部(筒状部)、
5b:余长部、
5c:主体部、
5d:树脂孔(孔)、
5e:切口、
5f1、5f2:筒状部的外周面、
5g:筒状部的内周面、
6:外皮部、
6a:外表面部、
6b:内表面部、
6c:带长调整孔内被覆部、
6d:筒内被覆部、
7:粘着部、
8:模具、
8a:外表面用模具、
8b:后模具、
8c:内表面用模具、
E:电子设备(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M:电子设备主体、
m1:表耳、
I:中间制造物、
P:金属轴、
20:橡胶带(第二实施方式)、
21:一侧带主体(第一带主体)、
22:另一侧带主体(第二带主体)、
23:纽扣接受槽、
24:纽扣(卡止部)、
25:表耳安装部、
30:橡胶带(第三实施方式)、
26:一侧带主体(第一带主体)、
27:另一侧带主体(第二带主体)、
28:带长调整孔。

Claims (8)

1.一种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所述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能够穿戴在人体上的带主体,
所述带主体,具有:
树脂部,由具有多个孔的树脂板构成,
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以及
多个带长调整孔,贯通所述树脂部的所述多个孔和所述外皮部,
所述橡胶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树脂板和配置在所述树脂板的表面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插入第一模具后,对所述第一模具进行合模,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外皮部,
接着,将形成有所述第一外皮部的所述树脂板和配置在所述树脂板的背面的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插入第二模具后,对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合模,形成覆盖所述树脂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外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或所述第二外皮部时,通过用所述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来形成所述带长调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板,具有:
平板状的主体部,
筒状部,将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回卷而形成,以及
余长部,从所述筒状部伸长并层叠在所述主体部上;
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和所述第二外皮部时,分别将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部分地被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第一外皮部或所述第二外皮部时,用所述橡胶状弹性体被覆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对所述未硬化的橡胶状弹性体和所述树脂部进行成型。
6.一种橡胶带,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且能够穿戴在人体上的第一带主体,所述橡胶带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带主体,具有:
树脂部,具有多个孔,以及
外皮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被覆所述树脂部;
所述外皮部,具有外表面部和内表面部,所述外表面部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一面,所述内表面部覆盖所述树脂部的第二面且与人体接触,
所述外表面部和所述内表面部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成型体,
所述树脂部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以及将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回卷而形成的筒状部,
所述外皮部具有被覆所述筒状部的整个内周面的筒内被覆部,
所述第一带主体还具有多个带长调整孔,所述带长调整孔供与所述第一带主体不同的第二带主体所具有的与所述第一带主体卡止的卡止部插入,
各所述带长调整孔具有由所述外皮部被覆所述多个孔的内周面的带调整孔内被覆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橡胶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部具有余长部,所述余长部从所述筒状部伸长并层叠在所述主体部上。
8.一种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子设备主体和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橡胶带。
CN201980014016.9A 2018-05-15 2019-05-15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41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3970 2018-05-15
JP2018093970 2018-05-15
PCT/JP2019/019385 WO2019221199A1 (ja) 2018-05-15 2019-05-15 ラバーバンドの製造方法、ラバーバンドおよび人体装着用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1694A CN111741694A (zh) 2020-10-02
CN111741694B true CN111741694B (zh) 2023-03-24

Family

ID=6853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4016.9A Active CN111741694B (zh) 2018-05-15 2019-05-15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60825A1 (zh)
EP (1) EP3795028A4 (zh)
JP (1) JP7440841B2 (zh)
CN (1) CN111741694B (zh)
WO (1) WO20192211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3828B2 (ja) * 2018-10-23 2022-11-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ベルト、及び血圧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02789C2 (de) * 1982-01-29 1986-03-06 Citizen Watch Co., Ltd., Tokio/Tokyo Uhrenarmband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3194149B2 (ja) * 1991-05-15 2001-07-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樹脂バンドおよび樹脂バンドの製造方法
DE4211104A1 (de) * 1991-05-23 1992-11-26 Hirsch Armbaender Traegermaterial aus zumindest einer lage
JPH07329110A (ja) * 1994-06-09 1995-12-19 Casio Comput Co Ltd バン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15368U (ja) 1995-03-03 1995-08-29 株式会社佐々木巧芸 テープ状物品
JPH0925405A (ja) * 1995-07-07 1997-01-28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系複合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樹脂を用いた時計バンド
JP4810226B2 (ja) * 2005-12-28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キャビネットをインサート成形する方法及び皮革製カバーによって覆われたキャビネット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5153837B2 (ja) 2009-09-01 2013-02-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腕時計及びバンドの製造方法
JP5726803B2 (ja) 2009-09-01 2015-06-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腕時計及びバンドの製造方法
US20150313325A1 (en) * 2014-05-01 2015-11-05 Von West, Inc. Strap and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7048617A (zh) * 2017-01-06 2017-08-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表带、智能手表和复合表带的制造方法
FI127459B1 (en) * 2017-05-05 2018-06-29 Pulseon Oy Biometric monitor bracelet and biometric monitor attached to the brace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5028A4 (en) 2022-04-13
CN111741694A (zh) 2020-10-02
JPWO2019221199A1 (ja) 2021-05-27
US20210060825A1 (en) 2021-03-04
WO2019221199A1 (ja) 2019-11-21
EP3795028A1 (en) 2021-03-24
JP7440841B2 (ja)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5928B2 (ja) 編組されたストランドを有するウォッチバンド
US8857683B2 (en) Armband for hold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06109520A1 (ja) 血圧測定装置
CN111741694B (zh) 橡胶带的制造方法、橡胶带以及人体穿戴用电子设备
CN106880138B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嵌入式可穿戴表带
CN104739385A (zh) 生物体信息测量设备
JP4388012B2 (ja) 装着型刺針技術習得用疑似腕部
CN206433905U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嵌入式可穿戴表带
AU2012277261B2 (en) Wristband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KR102556870B1 (ko) 편조된 스트랜드들을 구비한 시계줄
CN212630116U (zh) 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5191511U (zh) 一种腕带式血压测量装置
RU2509325C1 (ru) Носовой упор для очков
CN220069685U (zh) 一种人体健康监测设备
JPH08146357A (ja) モダ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眼鏡テンプル
CN116671883A (zh) 带及血压测定装置
US20230054589A1 (en) Wearable electric-circuit-integrated molded article
CN216875283U (zh) 一种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可穿戴设备
CN220125356U (zh) 一种肌电生物反馈刺激仪按键绑带装置
WO2023054279A1 (ja) 生体センサ
CN220756754U (zh) 一种无弹表带
JPH105014A (ja) バンド及び腕装着型機器
JP2947211B2 (ja) バン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腕装着型機器
CN109043753B (zh) 表带组件和手表
CN205656802U (zh) 一种儿科用识别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