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0143A - 一种退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0143A
CN111740143A CN202010496628.0A CN202010496628A CN111740143A CN 111740143 A CN111740143 A CN 111740143A CN 202010496628 A CN202010496628 A CN 202010496628A CN 111740143 A CN111740143 A CN 111740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pening
opening positioning
shell
positioning pie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66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0143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66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0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0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0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0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0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包括第一壳口定位件、第二壳口定位件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壳口定位件套设于第一壳口定位件外,用于将电池壳体的壳口卡持于第一壳口定位件和第二壳口定位件之间;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退料时驱动第一壳口定位件相对第二壳口定位件运动,以使得电池壳体与第二壳口定位件分离,进而使得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一壳口定位件分离。本发明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在滚槽操作过程中出现壳口膨胀的现象,便于后续与电池盖体的安装,保证圆柱电池的质量;并且能够快速完成电池壳体的退料,提高电池制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退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由电池壳体、电池盖体以及由正、负极片及隔膜组成的内部卷芯等零件组成,因设计容量或其他电性能要求的差异,需配套使用不同内腔尺寸和外腔尺寸的电池壳体。其制备过程一般是将正、负极片及隔膜经卷绕形成卷芯,装入电池壳体,在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后,再与电池盖体进行装配。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操作时,一般是将电池壳体的壳口套设于固定机构上,然后再对电池壳体进行冲槽操作。但是在冲槽过程中容易出现壳口膨胀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与电池盖体的安装,进而影响圆柱电池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退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电池的电池壳体在滚槽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壳口膨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退料装置,包括:
第一壳口定位件;
第二壳口定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外,用于将电池壳体的壳口卡持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之间;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退料时驱动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运动,以使得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分离,进而使得所述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分离。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
座体;
主轴体,贯穿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与所述主轴体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轴体的第二端,用于驱动所述主轴体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转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轴体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用于与所述座体抵接以对所述主轴体限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轴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弹性抵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压杆,所述压杆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压杆用于与所述连杆抵接以推动所述连杆运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上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销配合以实现所述压杆沿中轴线方向的运动的限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轴体与所述压杆之间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与所述主轴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垫环与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的高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与所述主轴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的高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口定位件的第一端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
主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
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且与所述主轴体连接,用于随所述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轴体转动。
本发明通过在退料装置设置第一壳口定位件和第二壳口定位件以卡持电池壳体的壳口,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在滚槽操作过程中出现壳口膨胀的现象,便于后续与电池盖体的安装,保证圆柱电池的质量;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以在退料时驱动第一壳口定位件相对第二壳口定位件运动,以使得电池壳体与第二壳口定位件分离,进而使得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一壳口定位件分离,能够快速完成电池壳体的退料,提高电池制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退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退料装置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退料装置实施例中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是本发明退料装置实施例中滚槽操作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退料装置10实施例包括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以及第一驱动机构300,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套设于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外,用于将电池壳体的壳口卡持于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和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之间;第一驱动机构300用于在退料时驱动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相对第二壳口定位件200运动,以使得电池壳体与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分离,进而使得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退料装置10设置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和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以卡持电池壳体的壳口,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在滚槽操作过程中出现壳口膨胀的现象,便于后续与电池盖体的安装,保证圆柱电池的质量;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300以在退料时驱动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相对第二壳口定位件200运动,以使得电池壳体与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分离,进而使得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分离,能够快速完成电池壳体的退料,提高电池制备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的第一端的直径沿远离第一驱动机构300的方向逐渐减小,呈缩口状,与电池壳体的壳口滚槽后的形状相适应,能够作为滚槽深度的限位,因而在配合滚槽装置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操作时能够增加滚槽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退料装置10进一步包括座体410、主轴体42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500,主轴体420贯穿设置于座体410,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与主轴体42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驱动机构500连接于主轴体420的第二端,用于驱动主轴体420相对座体4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和第二壳口定位件200转动,以用于与滚槽装置(图中未示出)配合实现对电池壳体的滚槽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体420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421,第一凸缘421用于与座体410抵接以对主轴体420限位,第二驱动机构500也可以用于对主轴体420的第二端进行限位,以使得主轴体420无法沿主轴体420的轴向运动,使得退料装置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体420内形成有容置腔(图中未标出),退料装置10进一步包括连杆430和弹性件440,连杆430设置于容置腔内,连杆430的第一端与第一壳口定位件100连接,连杆430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缘431,第二凸缘431通过弹性件440与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弹性抵接,通过设置第二凸缘431能够便于与弹性件440抵接,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增加退料装置10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口定位件100与连杆430可以通过固定件110固定连接,例如螺钉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口定位件100与连杆430也可以通过粘贴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件310及与第一驱动件310连接的压杆320,压杆320的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置腔内,压杆320用于与连杆430抵接以推动连杆430运动。其中,当退料装置10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杆430可与压杆320间隔或抵接,此时压杆320对连杆430不产生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500包括第二驱动件510、主动轮520以及从动轮530,主动轮520与第二驱动件510连接,用于在第二驱动件510的驱动下转动;从动轮530通过传动带540与主动轮520传动连接,且与主轴体420连接,用于随主动轮520转动,进而带动主轴体42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10可以通过支架550安装于座体410上,以使得退料装置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520、从动轮530以及支架550等还可以通过罩壳560进行遮盖,以实现防尘防潮等。
一并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压杆320上形成有限位孔321,退料装置10进一步包括限位销450,限位销450的至少部分容置于限位孔321内,限位孔321与限位销450配合以实现压杆320沿中轴线方向的运动的限位,防止压杆320在运动过程中脱离主轴体420,影响下次滚槽操作,并且能够防止压杆320对连杆430过分挤压,造成连杆430的损坏。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压杆320上设置限位销,相对限位销设置具有限位孔的限位板,限位销的至少部分容置于限位孔内,以使得限位销与限位孔能够配合实现压杆320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体420与压杆320之间可以设置有垫环422,垫环422与主轴体42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3,垫环422与连杆430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424,第一垫片424用于调节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的高度,具体的,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第一垫片424或者层叠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垫片424以调节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的高度,其调节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对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的不同高度的需求,增强退料装置10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与主轴体420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425,第二垫片425用于调节第二壳口定位件200的高度,具体的,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第二垫片425或者层叠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垫片425以调节第二壳口定位件200的高度,其调节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对第二壳口定位件200的不同高度的需求,增强退料装置10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410与主轴体4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轴承,例如第一轴承411、第二轴承412以及第三轴承413,以减小主轴体420在相对座体410转动过程中与座体410之间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与座体4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以增强密封性。例如第一轴承411与座体4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14,第三轴承413与座体4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15。
具体的,电池壳体20在顶升机构(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向上顶升(如图4a所示),直至电池壳体20的壳口插入第一壳口定位件100与第二壳口定位件200之间(如图4b所示),滚槽装置向电池壳体20的方向推进并完成滚槽操作,且在滚槽过程中,第一壳口定位件100与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在第二驱动机构500的驱动下带动电池壳体20转动,完成滚槽操作后,第一驱动件310推动压杆320向下运动至与连杆430抵接,并继续向下运动以推动第一壳口定位件100相对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向下运动,使得电池壳体20随第一壳口定位件100运动以脱离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如图4c所示),电池壳体20在脱离第二壳口定位件200后在自身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脱离第一壳口定位件100,以回到顶升机构上,此时第一驱动件310收回,连杆430及第一壳口定位件100在弹性件440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如图4d所示),以准备进行下一次滚槽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口定位件;
第二壳口定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外,用于将电池壳体的壳口卡持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之间;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退料时驱动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运动,以使得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分离,进而使得所述电池壳体在重力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
座体;
主轴体,贯穿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与所述主轴体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轴体的第二端,用于驱动所述主轴体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体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用于与所述座体抵接以对所述主轴体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压杆,所述压杆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压杆用于与所述连杆抵接以推动所述连杆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上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退料装置进一步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销配合以实现所述压杆沿中轴线方向的运动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体与所述压杆之间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与所述主轴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垫环与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壳口定位件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与所述主轴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壳口定位件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口定位件的第一端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
主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
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且与所述主轴体连接,用于随所述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轴体转动。
CN202010496628.0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退料装置 Active CN111740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628.0A CN111740143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退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628.0A CN111740143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退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0143A true CN111740143A (zh) 2020-10-02
CN111740143B CN111740143B (zh) 2021-08-10

Family

ID=7264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6628.0A Active CN111740143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退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014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042A (en) * 1994-06-20 1996-03-12 Victauli Company Of America Quick connect connector for grooved pipe
CN101670400A (zh) * 2009-09-24 2010-03-17 成都联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缩口模
CN102324466A (zh) * 2011-09-05 2012-01-18 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滚槽工装
CN203076490U (zh) * 2012-12-17 2013-07-24 安徽吉峰技研有限公司 圆筒件加工模具自动卸料机构
CN106670282A (zh) * 2017-02-16 2017-05-17 衡阳电科电源有限公司 卧式滚槽机组合式滚芯装置
CN206947447U (zh) * 2017-07-04 2018-01-30 江苏金赛尔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电池滚槽装置
CN208655715U (zh) * 2018-08-16 2019-03-26 深圳市力可兴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滚槽前收口装置
CN209071520U (zh) * 2018-11-12 2019-07-05 天臣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钢壳滚槽夹具
CN110328301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宁波光华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脱料机构
CN209736400U (zh) * 2019-01-08 2019-12-06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以及滚槽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042A (en) * 1994-06-20 1996-03-12 Victauli Company Of America Quick connect connector for grooved pipe
CN101670400A (zh) * 2009-09-24 2010-03-17 成都联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缩口模
CN102324466A (zh) * 2011-09-05 2012-01-18 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滚槽工装
CN203076490U (zh) * 2012-12-17 2013-07-24 安徽吉峰技研有限公司 圆筒件加工模具自动卸料机构
CN106670282A (zh) * 2017-02-16 2017-05-17 衡阳电科电源有限公司 卧式滚槽机组合式滚芯装置
CN206947447U (zh) * 2017-07-04 2018-01-30 江苏金赛尔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电池滚槽装置
CN208655715U (zh) * 2018-08-16 2019-03-26 深圳市力可兴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滚槽前收口装置
CN209071520U (zh) * 2018-11-12 2019-07-05 天臣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钢壳滚槽夹具
CN209736400U (zh) * 2019-01-08 2019-12-06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以及滚槽机构
CN110328301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宁波光华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脱料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0143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0291B2 (en) Brush holding device, moto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motor
US4404483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wet-rotor circulator and circulator produced thereby
JP2010261481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ブレーキディスクの組立方法
EP3896301B1 (en) Assembly method for high-speed rotor
US4343565A (en) Fastening sleeve
JP5016091B2 (ja) 搬送パレット及び圧入装置
CN111740143B (zh) 一种退料装置
CN115603500A (zh) 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
JP3415033B2 (ja) 増厚絞り加工用金型及びヨーク製造方法
JP2002017063A (ja)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777717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agnet-type motor yoke assembly
CN108438976B (zh) 一种卷料胀紧放卷装置
JP4746910B2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1618317B (zh) 一种电机壳超精密数控加工机床
JPS6361530B2 (zh)
CN219310766U (zh) 用于薄壁碟形壳体零件的机加夹具结构
CN217789513U (zh) 适用于汽车电机机壳的极爪的整形装置
CN209925261U (zh) 塑料框体与含油金属粉末轴承一体成型的风扇的动压结构
CN212277267U (zh) 一种顶升装置
CN216967074U (zh) 气动浮动支撑锁定装置
CN220234301U (zh) 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转子轴
JP2006132711A (ja) 車輪支持用ハブ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13165139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配压板
JPS588953Y2 (ja) ロ−タリ式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CN220400667U (zh) 卷芯极耳预压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