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468A -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468A
CN111731468A CN201910293012.0A CN201910293012A CN111731468A CN 111731468 A CN111731468 A CN 111731468A CN 201910293012 A CN201910293012 A CN 201910293012A CN 111731468 A CN111731468 A CN 11173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arm
steering engine
airfoil
torsion tube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30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1468B (zh
Inventor
王占军
孙勇
郜奥林
陈丰华
孙雪军
赵超越
陈光伟
董文辉
李少辉
高星亮
杨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30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24Transmit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24Transmitting means
    • B64C13/38Transmitting means with power amplification
    • B64C13/50Transmitting means with power amplification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该翼面联动装置包括: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扭力管组件包括扭力管、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舵机组件和扭力管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扭力管组件绕扭力管的轴线转动,并通过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分别作用于第一翼面组件和第二翼面组件,从而通过第一翼面组件和第二翼面组件分别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使得飞行器可以通过一套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带动飞行器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飞行器的襟翼传动装置中,通常采用双侧襟翼两套传动装置分别控制飞行器两侧襟翼运动。其中,每一套传动装置均包括舵机、作动器及执行机构等。
在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襟翼传动的过程中,舵机作为飞行器襟翼传动系统的使能端,介于飞行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之间,将飞行器控制器发出的襟翼操纵指令转换成相应的动作,并向作动器输出一定扭矩或转速;作动器作为舵机和执行机构间的桥梁,将舵机输出的扭矩或转速作进行变换,以匹配具有不同传动参数的机构驱动襟翼面,并向执行机构传递更精准的操纵动作;执行机构具有一定的传动比和结构参数,将从作动器传递的操纵动作通过相应的传动路径、方式转换到相应端的襟翼,以控制襟翼完成一定的打开或收合操作,从而提高飞行器的最大升力系数,减少飞行器起飞或着陆的距离。
然而,采用现有的联动装置,由于两侧舵机、作动器,传动机构参数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使得两侧襟翼不能实时作动,在飞行器起飞或着陆时,存在飞行器坠毁的风险,从而导致飞行器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以实现飞行器的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翼面联动装置,设置在飞行器上,该翼面联动装置可以包括: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所述扭力管组件包括扭力管、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
其中,所述舵机组件和所述扭力管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扭力管组件绕所述扭力管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和所述扭力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翼面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扭力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翼面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翼面组件和所述第二翼面组件分别用于带动所述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关节轴承构成所述球铰副,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上;和/或,
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关节轴承,所述第二关节轴承构成所述球铰副,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关节轴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扭力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飞行器的中轴线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扭力管的轴线与所述飞行器的中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舵机组件连接在所述扭力管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舵机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摇臂或所述第二摇臂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及舵机基座;
所述舵机基座和所述飞行器的机体相对固定,所述舵机基座用于放置所述舵机,所述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第一摇臂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摆动;或者,所述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第二摇臂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摆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摇臂、所述扭力管及所述第二摇臂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舵机为直线舵机或者旋转舵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翼面组件包括第一翼面板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二翼面组件包括第二翼面板和第二推杆;
其中,所述第一推杆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翼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杆上;
和/或,
所述第二推杆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翼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推杆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可以包括:
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相对两侧的一对机翼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翼面联动装置;所述翼面联动装置和所述机翼上的翼面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翼面偏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该翼面联动装置包括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扭力管组件包括扭力管、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其中,舵机组件和扭力管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扭力管组件绕扭力管的轴线转动,第一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摇臂的第二端和扭力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翼面组件连接;第二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扭力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翼面组件连接,第一翼面组件和第二翼面组件分别用于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使得飞行器可以通过一套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翼面展开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翼面联动装置;
101-舵机组件;
1011-舵机;
1012-舵机基座;
102-扭力管组件;
1021-扭力管;
1022-第一摇臂;
1023-第二摇臂;
1024-第一连杆;
1025-第二连杆;
103-第一翼面组件;
1031-第一翼面板;
1032-第一推杆;
104-第二翼面组件;
1041-第二翼面板;
1042-第二推杆。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两侧舵机、作动器,传动机构参数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使得两侧翼面不能实时作动,从而导致飞行器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翼面联动装置,该翼面联动装置包括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扭力管组件包括扭力管、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其中,舵机组件和扭力管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扭力管组件绕扭力管的轴线转动,第一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摇臂的第二端和扭力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翼面组件连接;第二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扭力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翼面组件连接,第一翼面组件和第二翼面组件分别用于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打开或者闭合),使得飞行器可以通过一套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翼面可以为襟翼,也可以是副翼,或者其它翼面,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面联动装置的技术方案之前,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几个概念。其中,“联动”是指左右翼面在给定的操纵指令下,以近乎“零误差”的形式,同步完成翼面的偏转,例如,打开和闭合动作。“扭力管”是指传递一定扭矩或扭力的受力结构,舵机用来传递旋转输入的扭矩或相应的扭力。“球铰副”是指一种约束两个构件只能相对旋转,不能滑移,约束两个构件逐渐的3个平动自由度的运动副。“关节轴承”是指一种球面滑动轴承,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摆动。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该翼面联动装置10可以设置在飞行器上,示例的,请参见图1所示,该翼面联动装置10可以包括:
舵机组件101、扭力管组件102、第一翼面组件103及第二翼面组件104;扭力管组件102包括扭力管1021、第一摇臂1022、第二摇臂1023、第一连杆1024和第二连杆1025。
其中,舵机组件101和扭力管组件102连接并用于驱动扭力管组件102绕扭力管1021的轴线转动,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摇臂1022的第二端和扭力管102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024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翼面组件103连接;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摇臂1023的第二端与扭力管102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杆1025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翼面组件104连接,第一翼面组件103和第二翼面组件104分别用于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
示例的,第一翼面组件103的轴线和第二翼面组件104的轴线均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可以为同轴,第一翼面组件103的轴线和第二翼面组件104的轴线均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夹角,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舵机组件101在与扭力管组件102连接并驱动扭力管组件102绕扭力管1021的轴线转动时,可选的,舵机组件101可以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或第二摇臂1023上,当然,舵机组件101连接在扭力管1021上,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以舵机组件101可以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或第二摇臂1023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发明实施例仅局限于此。当舵机组件101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或者第二摇臂1023上时,舵机组件101带动第一摇臂1022或者第二摇臂1023摆动,从而带动扭力管102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当舵机组件101连接在扭力管1021上时,舵机组件101带动扭力管102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并通过扭力管1021带动第一摇臂1022和第二摇臂1023绕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直线舵机1011带动扭力管1021绕自身的中轴线转动时,该扭力管1021的两端分别位于飞行器的中轴线的两侧。为了使得扭力管1021可以更好地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因此,扭力管1021的轴线可以与飞行器的中轴线垂直。其中,飞行器的中轴线可以理解为飞行器竖直方向上的中轴线。
第一摇臂1022和第二摇臂1023在摆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024和第二连杆1025分别带动第一翼面组件103和第二翼面组件104偏转。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第一关节轴承实现,和/或,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第二关节轴承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具有关节轴承功能的部件实现,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以通过关节轴承实现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发明实施例仅局限于此。示例的,第一摇臂1022和/或第二摇臂1023可以为一个“7”型摇臂,该“7”型摇臂的一端与舵机组件101铰接,另一端以球铰副的形式与第一连杆1024连接,实现舵机和翼面间运动和载荷的传递。当然,第一摇臂1022和/或第二摇臂1023可以也可以由一个竖型摇臂和第一联动杆组成一个“7”型摇臂,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以第一摇臂1022和第二摇臂1023可以为一个“7”型摇臂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发明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关节轴承实现时,可以在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关节轴承,使得第一关节轴承构成球铰副,并将第一连杆1024连接在该第一关节轴承上。同理,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关节轴承实现时,可以在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关节轴承,使得第二关节轴承构成球铰副,并将第二连杆1025连接在该第二关节轴承上,从而实现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连接,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关节轴承实现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1024之间的连接,且通过第二关节轴承实现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1024之间的连接,其目的在于:当第一翼面组件103的轴线和第二翼面组件104的轴线均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时,可以通过第一关节轴承和第二关节轴承将不同轴的旋转运动进行转化。其中,由于关节轴承所连接的两个部件的轴线之间可以保持同轴或者是相互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且关节轴承所连接的两个部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时,仍可以让关节轴承连接的转轴保持正常旋转并实现转矩的传递。这样利用关节轴承连接第一摇臂和第一翼面组件或者是连接第一摇臂和第一翼面组件,即可让第一摇臂绕扭力管旋转时,带动位于不同轴线上的第一翼面组件上的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可以解决当舵机组件101连接在扭力管1021轴线上时,当第一翼面组件103的轴线和第二翼面组件104的轴线均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不垂直的问题。
舵机组件101在控制扭力管组件102在绕扭力管1021的轴线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扭力管1021、第一摇臂1022和第二摇臂1023均连接,因此,无论先转动第一摇臂1022、第二摇臂1023,或者扭力管1021,均可以带动这三者中的其它两个同步转动;且由于第一摇臂1022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连接,第二摇臂1023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连接,因此,第一摇臂1022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024带动第一翼面组件103偏转,第二摇臂1023可以通过第二连杆1025带动第二翼面组件104偏转,从而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示例的,扭力管1021和第一摇臂1022之间的连接,扭力管1021与第二摇臂1023之间的连接,均可以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榫卯结构的方式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扭力管1021和第一摇臂1022之间的连接,及扭力管1021与第二摇臂1023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面联动装置10,使得飞行器可以通过一套舵机组件101、扭力管组件102、第一翼面组件103及第二翼面组件104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此外,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1024连接,第一连杆1024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翼面组件103连接,且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025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翼面组件104连接,从而解决了第一翼面组件103的轴线和第二翼面组件104的轴线均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不垂直的问题。
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面联动装置10所示的技术方案,示例的,请结合图1所示,当舵机组件101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或者第二摇臂1023上时,在通过舵机组件101驱动扭力管组件102绕扭力管1021的轴线转动时,该舵机组件101可以包括:
舵机组件101包括舵机1011及舵机1011基座。其中,舵机1011基座和飞行器的机体相对固定,舵机1011基座用于放置舵机1011,舵机1011的动作端与第一摇臂1022固定连接,舵机1011用于驱动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一摇臂1022的第二端摆动;或者,舵机1011的动作端与第二摇臂1023固定连接,舵机1011用于驱动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摇臂1023的第二端摆动,以带动第一摇臂1022、扭力管1021及第二摇臂1023旋转。
可选的,该舵机1011可以为直线舵机1011,也可以为旋转舵机101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舵机1011的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示例的,以舵机1011为直线舵机1011,且直线舵机1011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上为例,直线舵机1011在接收到飞行器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操作指令之后,根据该控制操作指令带动第一摇臂1022摆动,以通过该第一摇臂1022带动扭力管1021以第一角速度进行转动,从而控制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示例的,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10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左翼面(第一翼面组件103推动与其连接的机翼上的翼面)展开零位、②表示左翼面展开中位、③表示左翼面展开终位、④表示左推杆(第一翼面组件103中的第一推杆1032)展开零位、⑤表示左推杆展开中位、⑥表示左推杆展开终位、⑦表示左连杆(第一翼面组件103中的第一连杆1024)展开零位、⑧表示左连杆展开中位、⑨表示左连杆展开终位。当左翼面处于不同的展开位置①、展开位置②、或者展开位置③)时,左翼面绕其铰链轴做旋转运动的中截面与机身中轴线的夹角分别为零度、α度或者β度的夹角(0、α,β均为角度较小的锐角),且夹角依次加大;由于左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摇臂1022组成球铰副,故在左推杆不同展开位置④、展开位置⑤、或者展开位置⑥时,驱动左翼面转动,以平衡左翼面在不同展开位置时,左摇臂的轴线与扭力管1021的轴线之间夹角θ。可以理解的是,当直线舵机1011连接在第二摇臂1023上时,其传动原理与直线舵机1011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上的传动原理类似,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结合图2所示,直线舵机1011在控制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的过程中,直线舵机1011先将自身的直线运动通过第一摇臂1022转化成扭力管1021的旋转运动。具体过程为:直线舵机1011控制自身绕飞行器的机身中轴线的左侧转动,由于舵机1011的动作端与第一摇臂1022固定连接,使得直线舵机1011在旋转过程中,驱动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一摇臂1022的第二端摆动,且由于第一摇臂1022、扭力管1021和第二摇臂1023均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摇臂1022、扭力管1021和第二摇臂1023旋转。可以理解的是,当直线舵机1011连接在第二摇臂1023上时,其具体实现过程与直线舵机1011连接在第一摇臂1022上的实现过程类似,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直线舵机1011在带动第一摇臂1022、扭力管1021和第二摇臂1023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024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一翼面组件103连接,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连杆102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025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第二翼面组件104连接,因此,第一摇臂1022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024带动第一翼面组件103偏转,第二摇臂1023可以通过第二连杆1025带动第二翼面组件104偏转,从而带动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
可选的,第一翼面组件103包括第一翼面板1031和第一推杆1032;第二翼面组件104包括第二翼面板1041和第二推杆1042。
其中,第一推杆1032通过球铰副与第一连杆102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翼面板1031固定在第一推杆1032上;和/或,第二推杆1042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连杆102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翼面板1041固定在第二推杆1042上。
结合上述描述,第一摇臂1022通过第一连杆1024带动第一翼面组件103偏转,第二摇臂1023通过第二连杆1025带动第二翼面组件104偏转时,由于第一摇臂102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与第一连杆1024的一端连接,因此,第一摇臂1022可以带动第一连杆1024转动,以通过第一连杆1024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推杆1032以第二角速度转动,从而通过该第一推杆1032推动固定在第一推杆1032上的第一翼面板103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翼面板1031推动与其连接的机翼上的翼面(未示出)偏转;同理,由于第二摇臂102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与第二连杆1025的一端连接,因此,第二摇臂1023可以带动第二连杆1025转动,以通过第二连杆1025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推杆1042以第二角速度转动,从而通过该第二推杆1042推动固定在第二推杆1042的第二翼面板1041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翼面板1041推动与其连接的机翼上的翼面(未示出)偏转,实现了两侧翼面实时作动,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第二角速度与第一角速度不相等。示例的,请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面联动装置10翼面展开位置的示意图。图3表示双侧翼面在该翼面联动装置10的作用下,从零位到中位至完全打开的过程;翼面收合的过程同理,只是方向与之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扭力管1021在连接时可以保持稳固,该扭力管1021上还可以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基座,且扭力管1021与该至少一个基座之间可以转动连接。
示例的,至少一个基座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至少一个基座的个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基座的个数为2个,即扭力管1021上对应设置有2个基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基座,其目的在于:使得扭力管1021在绕自身的中轴线转动时,不产生位移,约束轴向窜动;且使第一摇臂1022或第二摇臂1023在翼面(未示出)偏转过程中,保持在与扭力管1021相垂直的平面(与机身中轴线相平行平面)内运动,从而提高了扭力管1021在连接时的稳固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该飞行器可以为无人机,当然,也可以为其它飞行设备,该飞行器可以包括:
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相对两侧的一对机翼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翼面联动装置;所述翼面联动装置和所述机翼上的翼面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翼面偏转。
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飞行器,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翼面联动装置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翼面联动装置的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翼面联动装置,设置在飞行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组件、扭力管组件、第一翼面组件及第二翼面组件;所述扭力管组件包括扭力管、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
其中,所述舵机组件和所述扭力管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扭力管组件绕所述扭力管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和所述扭力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翼面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扭力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翼面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翼面组件和所述第二翼面组件分别用于带动所述飞行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翼面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关节轴承构成所述球铰副,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上;和/或,
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关节轴承,所述第二关节轴承构成所述球铰副,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关节轴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力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飞行器的中轴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力管的轴线与所述飞行器的中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机组件连接在所述扭力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摇臂或所述第二摇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及舵机基座;
所述舵机基座和所述飞行器的机体相对固定,所述舵机基座用于放置所述舵机,所述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第一摇臂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二端摆动;或者,所述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第二摇臂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端摆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摇臂、所述扭力管及所述第二摇臂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机为直线舵机或者旋转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面组件包括第一翼面板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二翼面组件包括第二翼面板和第二推杆;
其中,所述第一推杆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翼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杆上;
和/或,
所述第二推杆通过球铰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翼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推杆上。
10.一种飞行器,其它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相对两侧的一对机翼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翼面联动装置;所述翼面联动装置和所述机翼上的翼面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翼面偏转。
CN201910293012.0A 2019-04-12 2019-04-12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Active CN111731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3012.0A CN111731468B (zh) 2019-04-12 2019-04-12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3012.0A CN111731468B (zh) 2019-04-12 2019-04-12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468A true CN111731468A (zh) 2020-10-02
CN111731468B CN111731468B (zh) 2022-01-07

Family

ID=7264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3012.0A Active CN111731468B (zh) 2019-04-12 2019-04-12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4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242A (zh) * 2020-11-12 2021-01-29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双垂尾无人机方向舵操纵机构
CN112278242B (zh) * 2020-11-12 2024-06-04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双垂尾无人机方向舵操纵机构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66462A (en) * 1935-10-25 1937-05-28 Henry Charles Alexandre Potez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operating the control surfaces of flying machines
US3958779A (en) * 1975-05-27 1976-05-25 Fairchild Industries Inc.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with a jam isolating coupling
CN101321666A (zh) * 2005-12-06 2008-12-10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可调襟翼的故障检测装置
CN101909992A (zh) * 2007-12-30 2010-12-08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操纵飞机的至少一个调节襟翼系统以及用于检查该系统的方法
CN101970292A (zh) * 2008-03-06 2011-02-09 赵捷 模块化飞机结构与制造方法
CN102046467A (zh) * 2008-05-05 2011-05-04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飞机的襟翼的且具有带有固定的旋转轴的调节运动机构的容错作动系统
CN102806992A (zh) * 2011-06-01 2012-12-05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具有常平架附接装置的旋转变压器型倾斜传感器
CN103318404A (zh) * 2013-05-30 2013-09-25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
CN105151278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舵面差分驱动机构
CN105511441A (zh) * 2014-10-09 2016-04-20 波音公司 用于操作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2237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机翼
CN109436300A (zh) * 2018-12-29 2019-03-08 福建野马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操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66462A (en) * 1935-10-25 1937-05-28 Henry Charles Alexandre Potez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operating the control surfaces of flying machines
US3958779A (en) * 1975-05-27 1976-05-25 Fairchild Industries Inc.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with a jam isolating coupling
CN101321666A (zh) * 2005-12-06 2008-12-10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可调襟翼的故障检测装置
CN101909992A (zh) * 2007-12-30 2010-12-08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操纵飞机的至少一个调节襟翼系统以及用于检查该系统的方法
CN101970292A (zh) * 2008-03-06 2011-02-09 赵捷 模块化飞机结构与制造方法
CN102046467A (zh) * 2008-05-05 2011-05-04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飞机的襟翼的且具有带有固定的旋转轴的调节运动机构的容错作动系统
CN102806992A (zh) * 2011-06-01 2012-12-05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具有常平架附接装置的旋转变压器型倾斜传感器
CN103318404A (zh) * 2013-05-30 2013-09-25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
CN105511441A (zh) * 2014-10-09 2016-04-20 波音公司 用于操作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51278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舵面差分驱动机构
CN10862237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机翼
CN109436300A (zh) * 2018-12-29 2019-03-08 福建野马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操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242A (zh) * 2020-11-12 2021-01-29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双垂尾无人机方向舵操纵机构
CN112278242B (zh) * 2020-11-12 2024-06-04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双垂尾无人机方向舵操纵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468B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1881B2 (ja) ビークルのための飛行/地上両用装置
EP2630033B1 (en) Aircraft control surface operating device
US7798442B2 (en) Rotor assemblies having automatic blade folding systems
US10040540B2 (en) Link for coupling an aircraft lift device to a track
CN104540732A (zh) 致动器系统和方法
US10933986B2 (en) Blade fol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ilt rotor hub
US8517315B2 (en) Lateral coupling device for holding and guiding at least one aerodynamic body relative to the main wing of an aircraft, airfoil and aircraft with such a lateral coupling device
CN102762450B (zh) 调节装置中用于将可调襟翼连接至主翼的调节机构及调节装置
AU201522438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rotary actuators in flight control systems
CN116670030A (zh) Vtol飞行器风扇倾转机构和布置结构
US10005543B2 (en) Actuator for flight control surface
US3097701A (en) Blade folding mechanism
CN109606634B (zh) 一种双轴式机翼折叠机构
CN111731468B (zh)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EP3998199B1 (en) Civil aircraft equipped with actuator for primary flight control surface
CN104973237A (zh) 一种十字万向节式副翼传动机构
US9809326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lay in a high-lift system of an aircraft
CN111731469B (zh) 翼面联动装置和飞行器
CN109606633B (zh) 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
CN104816817B (zh) 空气动力表面的驱动机构
RU2704077C1 (ru) Привод с облегче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ой
US3944170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ivotal movement
CN109466802A (zh) 一种航天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及其机电作动系统
CN204871588U (zh) 一种十字万向节式副翼传动机构
CN218258691U (zh) 一种舵面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8 / F,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Room a1905, 19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