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350A -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350A
CN111731350A CN202010626900.2A CN202010626900A CN111731350A CN 111731350 A CN111731350 A CN 111731350A CN 202010626900 A CN202010626900 A CN 202010626900A CN 111731350 A CN111731350 A CN 11173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arking
parking area
running direction
distance
parking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6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1350B (zh
Inventor
丁叁叁
田毅
耿书恒
王云飞
类延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69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1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基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本申请提供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考虑了线路双向运行时共用辅助停车区的方式,确定了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通过筛减线路双向运行时冗余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减少了最终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速磁浮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磁浮是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高速磁浮列车运行过程中,辅助停车区可以确保高速磁浮列车在正常情况下连续运行、故障情况下安全停靠。
因此,辅助停车区的设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用于确定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该方法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获取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之和。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包括:
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将所述第四数量与2*N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数量等于0,结束遍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所述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之和。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遍历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数量与2*N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数量等于0,结束遍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可选的,所述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所述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基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考虑了线路双向运行时共用辅助停车区的方式,确定了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通过筛减线路双向运行时冗余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减少了最终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停车点步进控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图1对高速磁浮列车采用的停车点步进的运行控制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停车点步进控制的示意图。
高速磁浮列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会对列车的运行速度进行监控,保证列车处于安全的速度范围内,即控制列车的速度不超过安全制动速度且不低于安全悬浮速度。如图1所示,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路程曲线(即v-s曲线)在当前辅助停车区的安全制动速度曲线之下和下一辅助停车区的安全悬浮速度曲线之上。辅助停车区理论上即为安全制动速度曲线和安全悬浮速度曲线之间的线路轨道区段。
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以当前辅助停车区为运行的目标点,在可以步进的速度范围内,列车进行步进控制,步进完成后列车以下一辅助停车区为运行的目标点,以此类推,最终到达列车实际运行的终点,从而使得列车持续安全运行。
高速磁浮列车通过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持续运行,确保了列车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也能依靠自身的动能和势能停靠在辅助停车区。当故障排除后,列车通过轨道上的动力轨供电,保证列车重新悬浮起来。基于上述内容,辅助停车区的设置尤为重要。高速磁浮列车采用双向运行线路运行,当其中一个方向的线路出现故障时,会在另一方向的线路进行反向运行,所以考虑高速磁浮列车双向运行时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更具实际性,即设置完成的辅助停车区要满足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双向运行的要求。
目前,现有的考虑高速磁浮列车双向运行时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在高速磁浮列车的两个运行方向上都会设置辅助停车区,且每个运行方向上的辅助停车区均是在最大限度满足当前方向上列车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在这种方法下,若列车在第一运行方向上运行,为了满足列车的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存在第一运行方向上的一个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一个辅助停车区均可作为此时列车运行的目标点,则其中的一个辅助停车区为冗余的辅助停车区。因此,现有的考虑高速磁浮列车双向运行时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得到的辅助停车区数量多,存在冗余,且增加了线路建设成本。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的流程图。该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即第一轨道上的目标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3:
S201: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假设,第一轨道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高速磁悬浮列车可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进行往返运行。列车从第一端往第二端运行为列车的第一运行方向,列车从第二端往第一端运行为列车的第二运行方向。
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和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详细步骤如下:
根据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第一轨道的长度和列车的运行特性参数,获得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其中列车的运行特性参数包括列车的牵引加速度、滑行制动减速度和涡流制动减速度;
计算当前辅助停车区的终止点的位置,所述终止点为辅助停车区上靠近第一轨道的第二端的端点;
根据当前辅助停车区的终止点的位置计算当前辅助停车区的安全制动速度曲线;
计算当前辅助停车区的安全制动速度曲线和列车运行速度曲线的交点;
根据所述交点和安全悬浮速度曲线计算下一辅助停车区的起始点,所述起始点为辅助停车区上靠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端的端点;
若没有到达第二端,则重新执行计算当前辅助停车区终止点位置;
若到达第二端,则输出所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和位置,即获取了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属于考虑列车单向运行时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即仅考虑列车第一运行方向时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
还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次执行所述计算当前辅助停车区的终止点的位置时,当前辅助停车区为第一端中的停车区。例如,当第一端为车站时,当前辅助停车区为车站中的停车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将第一轨道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降低到最少,要求上述方法中的当前辅助停车区的安全制动速度曲线、下一辅助停车区的安全悬浮速度曲线与列车运行速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为最大限度满足高速磁浮列车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的最大距离。
S202: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类似于S201中的计算过程,可以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位置的过程中,辅助停车区的起始点为辅助停车区上靠近第一轨道的第二端的端点,终止点为辅助停车区上靠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端的端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轨道为平直线路,则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上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相同,即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相同。
S203:基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之和。
根据S201和S203获取的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和位置、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和位置,可以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而且,由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之和为考虑列车双向运行时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且步骤S203是在预选辅助停车区总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筛减,最终得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则得到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之和。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筛减掉的预选辅助停车区是考虑列车双向运行时,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上冗余的辅助停车区。具体实现时,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的过程如下:
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一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开始进行遍历,即i=1。搜索并判断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是否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
若不包括,则说明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这一区段,没有冗余的第二运行方向上的辅助停车区,不用减少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基于此情况,确定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输出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令i=i+1,继续进行遍历。
情况二: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需要计算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即计算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平均间距,得到平均间距的计算结果。其中,第一距离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第三数量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情况下,第三数量不为0。
进一步,得到平均间距后,判断该平均间距和第二距离的关系。其中,第二距离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若平均间距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说明不用减少第一距离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不用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因为,此时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为满足高速磁浮列车停车点步进的最大距离,若平均间距大于该最大距离,则此时不满足高速磁浮列车的停车点步进的控制要求。
基于此情况,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输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并令i=i+1,继续进行遍历。
情况三: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计算出的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即计算得到的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平均间距小于第二距离。则说明可以减少第一距离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可以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情况下,第三数量不为0。
需要理解的是,辅助停车区位置与列车行驶速度有关,低速区较密,高速区较稀。则此时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为此时待遍历的第一运行方向上的所有辅助停车区(除去已遍历完成的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最小距离。若计算得到的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即计算得到的平均间距小于该最小距离,则说明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这一区段,有冗余的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可以减少冗余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即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
进一步,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其中,第四数量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在第三数量的基础上,减少后的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首先要满足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即要满足列车停车点步进控制方式的要求。在满足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时,说明可以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冗余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为了寻求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最小值,即寻求第四数量,第四数量为该最小值。则要求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预设条件为:第四数量小于第三数量,并且第一距离和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
具体实现时,在第三数量的基础上,逐一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重新计算平均间距,并重新判断平均间距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直至该平均间距为小于第二距离的最大值时,确定此时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该数量即为第四数量。
确定第四数量时,则可以结束遍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以及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其中,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则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为第四数量与2*N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即确定了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的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在第一轨道上位于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两侧。
此外,由于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数量的辅助停车区,即最优结果。则此时得到的平均间距为两个相邻辅助停车区之间间距的最优值,所述两个相邻辅助停车区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辅助停车区。
基于此,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其中,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具体的,根据第一距离和第四数量的比值,可以计算出此时第一运行方向上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平均间距,此时,使第四数量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按照平均间距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
在另一些实施情况时,若第三数量等于0,则可以结束遍历。具体的,当第三数量为0,即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为0时,说明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这一区段上,包括了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则可以停止遍历。因为,由于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则只需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即可确定第一轨道上的目标辅助停车区。当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了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时,再接着进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遍历,相当于是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重复遍历。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基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在辅助停车区的设置过程中,同时可以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位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考虑了线路双向运行时共用辅助停车区的方式,确定了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通过筛减线路双向运行时冗余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减少了最终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数量。
为了便于理解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结合图3,确定第一轨道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的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第一轨道为车站A和车站B之间的区段,车站A为第一轨道的第一端,车站B为第一轨道的第二端。当高速磁悬浮列车从车站A往车站B运行时,该运行方向为第一运行方向。基于考虑列车单向运行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如图3所示,第一数量为10个,分别用数字1至10来表示,第一数量个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分布。由于高速磁浮列车的辅助停车区位置与列车行驶速度有关,在低速区较密,高速区较稀。从车站A到车站B的过程中,辅助停车区由密到稀分布。
当高速磁悬浮列车从车站B往车站A运行时,该运行方向为第二运行方向。基于考虑列车单向运行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确定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如图3所示,第二数量为10个,分别用数字1'至10'来表示,第二数量个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数量为10,第二数量为10、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如图3所示,以下结合图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2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2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并输出该的位置第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2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并继续遍历。
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2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并输出该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并继续遍历。
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4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10'。则计算第一距离,即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三数量,即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如图3所示,第三数量为14个。
计算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即计算第一距离和14的比值,得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平均间距。将该平均间距和第二距离相比较,第二距离即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4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情况中,得到的结果为所述平均间距小于第二距离,则逐一减少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首先减少为13个,再重新计算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直到计算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数量的最小值,例如,该最小值为11个,并停止遍历。最终,第一轨道上的目标辅助停车区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3个辅助停车区,11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3个辅助停车区。第一轨道上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即为11+2*3,为17个。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11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3'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
在另一些情况中,得到的结果为所述平均间距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4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并输出该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并继续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4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确定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并输出该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并继续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6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9',则此时的第一距离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第三数量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即为8。第二距离为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5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6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若此时得到的平均间距小于第二距离,则类似于上述处理,停止遍历,最后输出第一轨道的目标辅助停车区。
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遍历过程中,始终不存在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的情况,则一直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直到第三数量为0结束遍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遍历到第7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时,第三数量为0,结束遍历,输出已经确定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和位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采用考虑单向运行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计算得到的单向线路上需要设置10个辅助停车区。如果高速磁浮列车在第一轨道上双向运行,则需要20个辅助停车区。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例如,设置17个辅助停车区即可满足需要。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上进行了筛减,筛除了冗余的辅助停车区,减少了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二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一确定单元4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之和。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3,包括:
遍历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数量与2*N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数量等于0,结束遍历。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所述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获取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获取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基于第一数量、第二数量、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在辅助停车区的设置过程中,同时可以确定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位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方法,考虑了线路双向运行时共用辅助停车区的方式,确定了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通过筛减线路双向运行时冗余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减少了最终辅助停车区的设置数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获取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包括:
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将所述第四数量与2*N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数量等于0,结束遍历。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所述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8.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第一轨道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数量,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运行方向和第二运行方向,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所述第一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对应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遍历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运行方向依次遍历第一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在遍历过程中: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不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距离,则继续遍历;
若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预选辅助停车区,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距离,则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数量,确定第四数量,并结束遍历;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数量与2*N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轨道对应的目标辅助停车区的数量,所述N为停止遍历时i的取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i+1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包括的预选辅助停车区的总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和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i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最小值,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四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数量等于0,结束遍历。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辅助停车区包括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前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量个待设置的辅助停车区,在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和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之间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所述第二预选辅助停车区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向上的第N个预选辅助停车区。
CN202010626900.2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31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00.2A CN111731350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00.2A CN111731350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350A true CN111731350A (zh) 2020-10-02
CN111731350B CN111731350B (zh) 2022-04-22

Family

ID=7265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6900.2A Active CN111731350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3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25A (zh) * 2020-11-27 2021-02-19 同济大学 一种磁浮交通辅助停车区布置方法
CN112406958A (zh) * 2020-10-29 2021-02-2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列车在安全停车区停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46089A (zh) * 2020-10-31 2021-03-05 同济大学 常导高速磁浮单线双向运行线路辅助停车区优化布置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8061A (en) * 1988-03-10 1991-01-29 Thyssen Industr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a guided vehicle
CN101274595A (zh) * 2007-03-28 2008-10-01 西门子公司 自动控制轨道车辆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轨道车辆的线路
CN108238068A (zh) * 2018-01-09 2018-07-03 北京交通大学 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行车许可生成方法
CN109050585A (zh) * 2018-06-20 2018-12-21 同济大学 一种高速磁浮列车线路轨道运行辅助停车区确定方法
CN109693691A (zh) * 2019-01-31 2019-04-30 北京交通大学 磁浮列车分区运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287564A (zh) * 2019-06-17 2019-09-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中速磁浮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8061A (en) * 1988-03-10 1991-01-29 Thyssen Industr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a guided vehicle
CN101274595A (zh) * 2007-03-28 2008-10-01 西门子公司 自动控制轨道车辆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轨道车辆的线路
CN108238068A (zh) * 2018-01-09 2018-07-03 北京交通大学 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行车许可生成方法
CN109050585A (zh) * 2018-06-20 2018-12-21 同济大学 一种高速磁浮列车线路轨道运行辅助停车区确定方法
CN109693691A (zh) * 2019-01-31 2019-04-30 北京交通大学 磁浮列车分区运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287564A (zh) * 2019-06-17 2019-09-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中速磁浮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卞建光: "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关性质及辅助停车区特性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虞翊等: "基于防护速度的高速磁浮辅助停车区设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6958A (zh) * 2020-10-29 2021-02-2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列车在安全停车区停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46089A (zh) * 2020-10-31 2021-03-05 同济大学 常导高速磁浮单线双向运行线路辅助停车区优化布置方法
CN112446089B (zh) * 2020-10-31 2023-04-07 同济大学 常导高速磁浮单线双向运行线路辅助停车区优化布置方法
CN112373525A (zh) * 2020-11-27 2021-02-19 同济大学 一种磁浮交通辅助停车区布置方法
CN112373525B (zh) * 2020-11-27 2021-12-31 同济大学 一种磁浮交通辅助停车区布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350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1350B (zh) 一种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法及装置
Ke et al. Optimisation of train energy-efficient operation for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s
CN105128894A (zh) 一种列车的运行调度方法及运行调度系统
CN112429046B (zh) 一种混合制动阶段的列车自动控制方法
CN112124370B (zh) 列车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717242B (zh) 一种辅助停车区asa位置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401173B (zh)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akagi et al. Optimisation of reference state‐of‐charge curves for the feed‐forwar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n‐board DC electric railway vehicles
Watanabe et al. Optimized Energy‐Saving Speed Profile in Linear‐Motor Railway System
JP6686452B2 (ja) 電気車制御装置及び電気車制御方法
CN112329340B (zh) 一种常导高速磁浮单向运行线路辅助停车区布置优化方法
CN112977537A (zh) 一种车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6229715B (zh) 一种道路交织区连续流生成方法与系统
JP6001350B2 (ja) 鉄道システム
CN112373525A (zh) 一种磁浮交通辅助停车区布置方法
Wa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speed profile optimiz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considerations on train length
CN112446089B (zh) 常导高速磁浮单线双向运行线路辅助停车区优化布置方法
CN114655281A (zh) 列车运行图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6010167A (ja) 運転曲線生成装置、運転支援装置、自動運転装置、運転支援システム、自動運転システム、運転曲線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Scheepmaker et al. Effect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on energy-efficient train control
CN115416725B (zh) 轨道列车控车方法、装置及轨道列车
Mien Minimum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train control with regenerative braking
JPH0880852A (ja) 移動体速度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速度制御方法
JP2001333511A (ja) 自動列車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3753103B (zh) 兼容ctcs制式和市域制式的列车运行速度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