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195A -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195A
CN111731195A CN202010628675.6A CN202010628675A CN111731195A CN 111731195 A CN111731195 A CN 111731195A CN 202010628675 A CN202010628675 A CN 202010628675A CN 111731195 A CN111731195 A CN 111731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guide
clamping
wire
lamp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86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1195B (zh
Inventor
吕纪坤
王建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ud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ud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ud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ud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86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1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1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by using a side-by-side association of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B29C65/60Riveting or staking
    • B29C65/606Riveting or staking the rivets being integral with one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e. st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1/1207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lamps; with turn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涉及盲区灯的技术领域,其镜片,所述镜片的背面安装有盲区灯,所述盲区灯包括相互扣合的灯壳和灯罩,所述灯罩朝向所述镜片设置,所述灯罩上设有照射孔,所述灯壳与所述灯罩内设有厚壁光导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贴合所述灯罩设置,且与所述照射孔错开设置,所述厚壁光导包括反射部和配光部,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灯壳间,所述配光部位于所述照射孔与所述灯壳之间,所述线路板朝向所述反射部设有发光件。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盲区灯照明范围不足、光线过于集中且所需安装空间较大的问题,具有盲区灯投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亮度适宜,照射范围较广,且安装所需空间较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盲区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日常交通出行的一部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驾驶汽车进行变道或者拐弯时,由于视野限制,车后有一部分区域处于驾驶员的视野死角范围,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这部分的道路情况,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此时有车辆或行人窜入,容易造成驾驶员避让不及造成交通事故。故市场上开始出现盲区监测系统,通过微波雷达对后方的车辆进行探测,若发现有车辆则控制安装于后视镜上的盲区灯发出光线,提醒驾驶员后方有车辆驶来。
公告号为CN2086986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的盲区灯装置,包括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分别设有第一警示区和第二警示区,后视镜本体的背后安装有后壳体,其中后视镜本体与后壳体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双面胶、扩散膜和第二双面胶,第一双面胶和第二双面胶同轴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点亮区和第二点亮区,后壳体内设有凹透镜或透镜组和LED灯源,LED灯源置于凹透镜或透镜组的背面,凹透镜或透镜组朝向第二点亮区,凹透镜或透镜组分别设有第一凹缺、第二凹缺和V形槽。
上述方案通过凹透镜及V形槽组合使用,增加了后视镜上的第一警示区和第二警示区投射出光线的亮度,但也使得其光线较为集中,限制了其照明范围;亮度过高也容易对驾驶员的实现造成干扰,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其采用凹透镜、透镜组及V形槽等对光线进行反射,所需安装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具有投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亮度适宜,照射范围较广,且减小安装所需空间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包括镜片,所述镜片的背面安装有盲区灯,所述盲区灯包括相互扣合的灯壳和灯罩,所述灯罩朝向所述镜片设置,所述灯罩上设有照射孔,所述灯壳与所述灯罩内设有厚壁光导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贴合所述灯罩设置,且与所述照射孔错开设置,所述厚壁光导包括反射部和配光部,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灯壳间,所述配光部位于所述照射孔与所述灯壳之间,所述线路板朝向所述反射部设有发光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件发光,光线自发光件发出,投射于反射部上,反射部将光线反射至配光部,配光部将光线打散,使自照射孔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亮度较为合适,不易对驾驶员的实视线造成干扰,且照射范围较广,在夜晚行车,还便于后方车辆捕捉灯光,提醒后方驾驶员前方有车,降低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同时光线在厚壁光导与灯壳间走了一个匚字形轨迹,在较小的空间实现了光线的反射和打散,减小了盲区灯安装所需的空间。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灯壳与所述照射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光导限位柱,所述厚壁光导上设有供所述光导限位柱插入的光导限位孔,所述厚壁光导远离所述灯壳的侧壁上设有线路限位柱,所述线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线路限位柱插入的线路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导限位柱和线路限位柱分别对厚壁光导和线路板进行限位,便于对厚壁光导和线路板进行安装。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灯壳上连接有线束总成,所述线束总成包括线塞、防水护套和导线,所述导线的穿设于所述线塞内,且所述线塞与所述导线紧配合,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导线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端设有插针,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防水护套内,所述灯壳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线塞插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线塞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
所述线塞朝向所述防水护套的一端设有拉拔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束总成用于将线路板与车内的雷达等部件连接,线塞便于对导线进行保护和固定,拉拔筋则便于对线塞进行拉拔。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镜片的背面设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沿所述灯罩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灯壳上则对应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钩朝向所述灯壳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卡块朝向所述灯罩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便于第一卡块将第一卡钩撑开,并使第一卡块与第一卡钩抵接,进而便于盲区灯与支架板及镜片的安装。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护套放置于所述支架板上,所述支架板上设有固定所述防水护套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沿所述防水护套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卡钩,所述防水护套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卡钩的钩部底壁与所述凸起部的顶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钩的钩部与凸起部抵接,将防水护套安装于支架板上,减少防水护套在支架板上晃动的可能。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护套朝向所述线塞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防水护套间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沿所述防水护套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防水护套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架板上沿所述防水护套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连接部间开设有供所述第三卡块卡入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块朝向所述第二卡钩设有第三斜面,当所述第二卡块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三卡块沿所述防水护套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有交集,且所述第三斜面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沿所述防水护套长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三卡块无交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水护套远离线塞的一端朝向第二卡钩,并自两个第三卡块间穿过,使凸起部的顶壁与第二卡钩钩部的底壁抵接,穿入过程中,第三斜面逐渐与第三卡块抵接,并将第二卡块压回,最终使第三卡块卡入第三卡槽,将防水护套固定,使得防水护套不易出现松动。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板上还设有导线卡脚,所述导线卡脚包括顶部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脚和第二脚,所述第一脚与所述第二脚间形成卡线槽,所述第一脚和第二脚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脚与所述第二脚顶部间的间隙为导线直径的0.5至0.75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线槽便于将导线固定,减少导线散乱影响电路连接的可能。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法,其具有使后视镜的组装较为方便且安装较为牢靠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上述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厚壁光导上的光导限位孔与光导限位柱对准,并使光导限位柱插入光导限位孔,且厚壁光导与灯壳内壁抵接,随后将光导限位柱与光导限位孔的内壁热烫接固定;
S2:先将线塞插入第一卡槽,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然后连接于线路板上的导线自灯壳内通过线塞穿出,然后将线路板上带有发光件的侧壁朝向厚壁光导,然后将线路限位孔与线路限位柱对准,并使线路限位柱插入线路限位孔内,再将线路限位柱的外壁与线路限位孔的内壁热烫接;
S3:将导线上的插针插入防水护套中,并保证插针在防水护套内不松动;
S4:将灯壳与灯罩贴合,并使灯壳和灯罩的四周对齐,然后将灯壳和灯罩放置于超声波焊接工装中,并固定好,灯罩放置于灯壳上方,再进行超声波焊接,使灯壳和灯罩固定连接;
S5:在灯罩远离灯壳的侧壁上粘贴3M双面胶带,粘贴时将照射孔区域避开;
S6:将灯罩朝向支架板,然后将灯罩放置于支架板上用于安装灯罩的位置,放置过程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逐渐抵接,并将第一卡钩向外撑开,使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块抵接,然后使灯罩与支架板和镜片贴合吻合,并按压牢固;
S7:将防水护套远离线塞的一端朝向第二卡钩,并自两个第三卡块间穿过,使凸起部的顶壁与第二卡钩的钩部的底壁抵接,穿入过程中,第三斜面逐渐与第三卡块抵接,并将第二卡块压回,最终使第三卡块卡入第三卡槽,将防水护套固定;
S8:将导线依次压入支架板上的卡线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导限位柱和光导限位孔及线路限位柱和线路限位孔热烫,将厚壁光导固定于灯壳上,并将线路板固定于厚壁光导上,减少厚壁光导和线路板晃动而影响照射孔投射出的光线的稳定性的可能;超声波焊接使得灯壳与灯罩间无需额外的结构进行配合,进一步减少所需的安装空间;3M胶使得灯罩粘接于镜片上,配合第一卡钩和第一卡块的卡接,提升盲区灯的附着强度;第一卡钩、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三斜面的配合使得防水护套的安装较为方便且可靠;导线卡角则便于梳理和固定导线,进一步提升镜片组装的便捷性和整齐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灯壳、灯罩、反射部、配光部、线路板和照射孔的设置,具有自照射孔内投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亮度适宜,且盲区灯安装所需空间较小的效果;
2.通过第二卡钩、凸起部、第二卡块、第三卡块;第三卡槽和第三斜面的设置,便于将防水护套安装于支架板上,减少防水护套松动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灯壳和灯罩内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厚壁光导和线塞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拿去镜片和支架板后的C-C的剖切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导线与线路板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盲区监测系统的流程图。
图中,1、镜片;11、灯槽;2、支架板;21、安装组件;211、第一卡钩;2111、第一斜面;212、第三卡块;22、第二卡钩;23、导线卡脚;231、第一脚;232、第二脚;233、卡线槽;3、盲区灯;31、灯壳;311、光导限位柱;312、第一卡块;3121、第二斜面;313、第一卡槽;32、灯罩;321、照射孔;322、限位凸起;323、限位筋;33、厚壁光导;331、反射部;332、配光部;333、线路限位柱;334、光导限位孔;335、线路板;3351、发光件;3352、线路限位孔;4、线束总成;41、线塞;411、拉拔筋;412、第二卡槽;42、导线;43、防水护套;431、凸起部;432、第二卡块;4321、第三斜面;4322、第三卡槽;433、连接部;4331、连接槽;5、检测组件;51、超声波雷达;52、毫米波雷达;53、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4、车轮车距传感器;6、控制组件;7、警示组件;71、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包括镜片1,镜片1的背面粘接有支架板2,支架板2上安装有盲区灯3和线束总成4,线束总成4用于将盲区灯3与车内的雷达等部件电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线束总成4包括线塞41、防水护套43和导线42,导线42的的一端穿设于线塞41内,且线塞41与导线42紧配合,另一端则固定连接有插针(图中未示出),插针插设于防水护套43内。防水护套43放置于支架板2上,支架板2上设有固定防水护套43的安装组件21。安装组件21包括第二卡钩22,第二卡钩22沿防水护套43宽度方向相对设置,防水护套4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凸起部431,第二卡钩22的钩部底壁与凸起部431的顶壁抵接。
参照图2,防水护套43朝向线塞4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部433,凸起部431朝向连接部433一体成型有第二卡块432,第二卡块432沿防水护套43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连接部433与防水护套43间开设有连接槽4331,连接槽4331沿防水护套43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用于供第二卡块432压入。支架板2上沿防水护套4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三卡块212,第二卡块432与连接部433间开设有供第三卡块212卡入的第三卡槽4322,第二卡块432不与连接部433接触,二者间存在间隙,第三卡槽4322覆盖该间隙。第二卡块432朝向第二卡钩22设有第三斜面4321。当第二卡块432处于张开状态时,第二卡块432与第三卡块212沿防水护套43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有交集,且第三斜面4321远离连接部433的一端沿防水护套43长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三卡块212无交集。第二卡块432在第二卡块432、第三卡块212、第二卡钩22和防水护套43采用塑料制成。第二卡钩22可依靠其本身的材料弹性将防水护套43压紧于支架板2上。
安装时,将防水护套43远离线塞41的一端朝向第二卡钩22,然后先自两个第三卡块212间穿过,使凸起部431的顶壁与第二卡钩22钩部的底壁逐渐抵接。穿入过程中,第三斜面4321逐渐与第三卡块212抵接,第三卡块212将第二卡块432压回,最终使第三卡块212卡入第三卡槽4322,第三卡块212配合第二卡钩22将防水护套43固定,使其难以松动。
参照图2,支架板2上还设有导线卡脚23,导线42卡脚包括顶部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脚231和第二脚232,第一脚231和第二脚232分别与支架板2一体成型,第一脚231与第二脚232间形成卡线槽233,用于供导线42卡入,固定导线42。第一脚231和第二脚23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塑料等。第一脚231与第二脚232顶部间的间隙为导线42直径的0.5至0.75倍,使导线42卡入时不至于太困难,同时使导线42卡入卡线槽233后无法轻易脱出。
参照图1和图3,盲区灯3包括相互扣合的灯壳31和灯罩32,支架板2上设有供灯罩32卡入的灯槽11,灯罩32远离灯壳31的侧壁与镜片1贴合。支架板2上沿灯罩32宽度方向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钩211,灯壳31上则对应设有第一卡块312,第一卡钩211朝向灯壳31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2111,第一卡块312朝向灯罩32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3121,第一斜面2111和第二斜面3121相对设置。
参照图4和图5,灯罩32远离灯壳31侧壁的一端开设有照射孔321,灯罩32和灯壳31内设有厚壁光导33和线路板335。灯壳31与照射孔321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光导限位柱311,厚壁光导33上开设有供光导限位柱311插入的光导限位孔334,厚壁光导33远离灯壳3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线路限位柱333,线路限位柱333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线路板335上开设有供线路限位柱333插入的线路限位孔3352。安装时,将光导限位孔334和光导限位柱311及线路限位柱333和线路限位孔3352分别插接配合。灯罩32朝向灯壳3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凸起322和限位筋323,限位凸起322环绕照射孔321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用于灯罩32和灯壳31合上时,对厚壁光导33进行限位。限位筋323对应线路板335设置,呈匚字形,用于在灯罩32和灯壳31合上时,对线路板335进行限位。
参照图5和图6,线路板335朝向灯壳31的侧壁上安装有发光件3351,发光件3351可以是LED灯,厚壁光导33包括反射部331和配光部332,反射部331对应发光件3351设置,用于将发光件335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配光部332。反射部331可采用多个连为一体抛物面,且其凹部朝向发光件3351,在反射光线时,可起汇聚作用,减少光能传递的损耗。配光部332对应照射孔321设置,配光部332可采用配光花纹,配光花纹由若干沿厚壁光导33长度和宽度方向密集阵列的反射块组成,每个反射块均包括多个反射斜面,可将反射部331反射过来的光线充分打散,使得自照射孔321投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且亮度适宜。本实施例中的配光部332反射出的光线在白天和黑夜均可被驾驶员的视觉捕捉。
参照图5和图7,灯壳31的侧壁上设有供线塞41插入的第一卡槽313,线塞4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412,第一卡槽313和第二卡槽412相适配,安装时,将线塞41插入第一卡槽313,使第一卡槽313与第二卡槽412配合,将线塞41固定于灯壳31上。线塞41朝向防水护套43的一端设有拉拔筋411,便于拉拔线塞41。导线42远离防水护套43的一端穿出线塞41焊接于线路板335带有发光件3351的侧壁上。
实施例2: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组装方法,用于组装上述带盲区灯的后视镜,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厚壁光导33上的光导限位孔334与光导限位柱311对准,并使光导限位柱311插入光导限位孔334,且厚壁光导33与灯壳31内壁抵接,随后将光导限位柱311与光导限位孔334的内壁热烫接固定;
S2:先将线塞41插入第一卡槽313,使第一卡槽313和第二卡槽412配合,然后连接于线路板335上的导线42自灯壳31内通过线塞41穿出,然后将线路板335上带有发光件3351的侧壁朝向厚壁光导33,然后将线路限位孔3352与线路限位柱333对准,并使线路限位柱333插入线路限位孔3352内,再将线路限位柱333的外壁与线路限位孔3352的内壁热烫接;
S3:将导线42上的插针插入防水护套43中,并保证插针在防水护套43内不松动;
S4:将灯罩32带有限位筋323的侧壁朝向灯壳,使灯壳31与灯罩32贴合,并使灯壳31和灯罩32的四周对齐,然后将灯壳31和灯罩32放置于超声波焊接工装中,并固定好,使灯罩32位于灯壳31上方,再进行超声波焊接,使灯壳31和灯罩32固定连接;
S5:在灯罩32远离灯壳31的侧壁上粘贴3M双面胶带,粘贴时将照射孔321区域避开;
S6:将灯罩32朝向支架板2,然后将灯罩32放入灯槽11内,放置过程中,第一斜面2111和第二斜面3121逐渐抵接,并将第一卡钩211向外撑开,使第一卡钩211与第一卡块312抵接,然后使灯罩32远离灯壳31的侧壁与镜片1贴合,灯罩32的侧壁与灯槽11的侧壁吻合,并按压牢固;
S7:将防水护套43远离线塞41的一端朝向第二卡钩22,并自两个第三卡块212间穿过,使凸起部431的顶壁与第二卡钩22的钩部的底壁抵接,穿入过程中,第三斜面4321逐渐与第三卡块212抵接,并将第二卡块432压回,最终使第三卡块212卡入第三卡槽4322,将防水护套43固定,减少防水护套43松动的可能;
S8:将导线42依次压入支架板2上的卡线槽233内,固定导线42,减少导线42散乱的可能。
实施例3:
参照图8,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的盲区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组件5、控制组件6和警示组件7,控制组件6可采用采用单元机、MCU或可编程主控制器,警示组件7包括上述带有盲区灯3的后视镜和安装于车内的蜂鸣器71。盲区灯3和蜂鸣器71分别与控制组件6电性连接。蜂鸣器71为一个,盲区灯3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后视镜上。
检测组件5包括多个超声波雷达51、毫米波雷达52、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和车轮车距传感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雷达51和毫米波雷达52各三个,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和车轮车距传感器则分别为1个。超声波雷达51依序安装于汽车车身的侧壁上,超声波雷达51用于探测计算汽车车身侧后方盲区内车辆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距离,超声波雷达51的横向探测距离为4米,进而通过超声波雷达51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覆盖相邻车道进行监测。毫米波雷达52安装于汽车车身尾部顶角外壁的弧形端面上,毫米波雷达52用于探测计算汽车车身后方盲区内车辆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距离,毫米波雷达52采用24GHz毫米波,且毫米波雷达52的纵向探测距离70米。超声波雷达51与毫米波雷达52之间、毫米波雷达52与毫米波雷达52之间均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超声波雷达51和毫米波雷达52均通过整车CAN网络与控制组件6电性连接。
车轮转矩传感器54和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对应安装于汽车车轮和汽车方向盘上,车轮转矩传感器54和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均与控制组件6电性连接,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用于检测汽车的方向盘转矩值,并将方向盘转矩值发送至控制组件6,以使方便对控制组件6对驾驶员转向意图的分析,提高了汽车盲区监测系统的监测效率。车轮转矩传感器54用于检测汽车的车轮转矩值,并将车轮转矩值发送至控制组件6,通过车轮转矩传感器54的设置,以使辅助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进行汽车转矩数据的采集,进而有效的保障控制组件6对汽车转向的判断,发出正确的警示信号,提高了盲区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准度,降低漏检和虚警率。
该盲区监测系统中的超声波雷达51和毫米波雷达52设有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二距离阈值,方向盘转矩传感器53和车轮转矩传感器54则设有转矩阈值。当控制组件6判断到汽车车身侧后方盲区内的车辆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判定相邻车道盲区内的车辆与驾驶员当前驾驶的汽车之间存在安全隐患,此时控制组件6发出信号,盲区灯3发光,提示驾驶员左侧或右侧存在距离安全隐患,进而有效的防止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当检测到方向盘转矩值和车轮转矩值均大于转矩阈值且盲区内的车辆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控制组件6发出信号控制蜂鸣器71发出报警,以提示驾驶员当前转向存在安全隐患,进而有效的对驾驶员起到了示警提示效果,提高盲区监测系统的提示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包括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的背面安装有盲区灯(3),所述盲区灯(3)包括相互扣合的灯壳(31)和灯罩(32),所述灯罩(32)朝向所述镜片(1)设置,所述灯罩(32)上设有照射孔(321),所述灯壳(31)与所述灯罩(32)内设有厚壁光导(33)和线路板(335),所述线路板(335)贴合所述灯罩(32)设置,且与所述照射孔(321)错开设置,所述厚壁光导(33)包括反射部(331)和配光部(332),所述反射部(331)位于所述线路板(335)与所述灯壳(31)间,所述配光部(332)位于所述照射孔(321)与所述灯壳(31)之间,所述线路板(335)朝向所述反射部(331)设有发光件(33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31)与所述照射孔(321)对应的位置设有光导限位柱(311),所述厚壁光导(33)上设有供所述光导限位柱(311)插入的光导限位孔(334),所述厚壁光导(33)远离所述灯壳(31)的侧壁上设有线路限位柱(333),所述线路板(335)上开设有供所述线路限位柱(333)插入的线路限位孔(33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31)上连接有线束总成(4),所述线束总成(4)包括线塞(41)、防水护套(43)和导线(42),所述导线(42)的穿设于所述线塞(41)内,且所述线塞(41)与所述导线(42)紧配合,所述导线(42)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335)连接,所述导线(42)远离所述线路板(335)的一端设有插针,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防水护套(43)内,所述灯壳(31)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线塞(41)插入的第一卡槽(313),所述线塞(4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412),所述第一卡槽(313)和所述第二卡槽(412)相适配;
所述线塞(41)朝向所述防水护套(43)的一端设有拉拔筋(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的背面设有支架板(2),所述支架板(2)上沿所述灯罩(32)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卡钩(211),所述灯壳(31)上则对应设有第一卡块(312),所述第一卡钩(211)朝向所述灯壳(31)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2111),所述第一卡块(312)朝向所述灯罩(32)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3121),所述第一斜面(2111)和所述第二斜面(3121)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护套(43)放置于所述支架板(2)上,所述支架板(2)上设有固定所述防水护套(43)的安装组件(21),所述安装组件(21)包括沿所述防水护套(43)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卡钩(22),所述防水护套(4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凸起部(431),所述第二卡钩(22)的钩部底壁与所述凸起部(431)的顶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护套(43)朝向所述线塞(41)的一端设有连接部(433),所述连接部(433)与所述防水护套(43)间设有连接槽(4331),所述连接槽(4331)沿所述防水护套(43)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凸起部(431)朝向所述连接部(433)设有第二卡块(432),所述第二卡块(432)沿所述防水护套(43)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架板(2)上沿所述防水护套(4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卡块(212),所述第二卡块(432)与所述连接部(433)间开设有供所述第三卡块(212)卡入的第三卡槽(4322),所述第二卡块(432)朝向所述第二卡钩(22)设有第三斜面(4321),当所述第二卡块(432)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432)与所述第三卡块(212)沿所述防水护套(43)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有交集,且所述第三斜面(4321)远离连接部(433)的一端沿所述防水护套(43)长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三卡块(212)无交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2)上还设有导线(42)卡脚(23),所述导线(42)卡脚(23)包括顶部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脚(231)和第二脚(232),所述第一脚(231)与所述第二脚(232)间形成卡线槽(233),所述第一脚(231)和第二脚(23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脚(231)与所述第二脚(232)顶部间的间隙为导线(42)直径的0.5至0.75倍。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厚壁光导上的光导限位孔与光导限位柱对准,并使光导限位柱插入光导限位孔,且厚壁光导与灯壳内壁抵接,随后将光导限位柱与光导限位孔的内壁热烫接固定;
S2:先将线塞插入第一卡槽,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然后连接于线路板上的导线自灯壳内通过线塞穿出,然后将线路板上带有发光件的侧壁朝向厚壁光导,然后将线路限位孔与线路限位柱对准,并使线路限位柱插入线路限位孔内,再将线路限位柱的外壁与线路限位孔的内壁热烫接;
S3:将导线上的插针插入防水护套中,并保证插针在防水护套内不松动;
S4:将灯壳与灯罩贴合,并使灯壳和灯罩的四周对齐,然后将灯壳和灯罩放置于超声波焊接工装中,并固定好,灯罩放置于灯壳上方,再进行超声波焊接,使灯壳和灯罩固定连接;
S5:在灯罩远离灯壳的侧壁上粘贴3M双面胶带,粘贴时将照射孔区域避开;
S6:将灯罩朝向支架板,然后将灯罩放置于支架板上用于安装灯罩的位置,放置过程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逐渐抵接,并将第一卡钩向外撑开,使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块抵接,然后使灯罩与支架板和镜片贴合吻合,并按压牢固;
S7:将防水护套远离线塞的一端朝向第二卡钩,并自两个第三卡块间穿过,使凸起部的顶壁与第二卡钩的钩部的底壁抵接,穿入过程中,第三斜面逐渐与第三卡块抵接,并将第二卡块压回,最终使第三卡块卡入第三卡槽,将防水护套固定;
S8:将导线依次压入支架板上的卡线槽内。
CN202010628675.6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Active CN111731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675.6A CN111731195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675.6A CN111731195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195A true CN111731195A (zh) 2020-10-02
CN111731195B CN111731195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652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8675.6A Active CN111731195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1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757A (zh) * 2022-04-19 2022-05-24 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灯具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
EP4177109A1 (en) * 2021-11-08 2023-05-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Backlight unit for blind spot warning lighti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6806A1 (en) * 1999-01-25 2002-05-16 Bechtel Jon H. Sensor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l anamorphic lens
CN201741964U (zh) * 2010-04-21 2011-02-09 宋汉强 互连电线插接组件
CN105313788A (zh) * 2015-11-16 2016-02-10 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盲区报警灯总成
CN105329157A (zh) * 2015-11-16 2016-02-17 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盲区报警灯总成的灯壳以及盲区报警灯总成
US20160059772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Sl Mirrortech Corporation Vehicle side mirror
CN207496573U (zh) * 2017-11-30 2018-06-15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盲区警示灯及后视镜
CN210083069U (zh) * 2019-05-31 2020-02-18 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散射组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及后视镜
CN210126477U (zh) * 2019-04-18 2020-03-0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区监测报警灯
CN210822042U (zh) * 2019-11-18 2020-06-23 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盲区提示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6806A1 (en) * 1999-01-25 2002-05-16 Bechtel Jon H. Sensor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l anamorphic lens
CN201741964U (zh) * 2010-04-21 2011-02-09 宋汉强 互连电线插接组件
US20160059772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Sl Mirrortech Corporation Vehicle side mirror
CN105313788A (zh) * 2015-11-16 2016-02-10 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盲区报警灯总成
CN105329157A (zh) * 2015-11-16 2016-02-17 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盲区报警灯总成的灯壳以及盲区报警灯总成
CN207496573U (zh) * 2017-11-30 2018-06-15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盲区警示灯及后视镜
CN210126477U (zh) * 2019-04-18 2020-03-0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区监测报警灯
CN210083069U (zh) * 2019-05-31 2020-02-18 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散射组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及后视镜
CN210822042U (zh) * 2019-11-18 2020-06-23 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盲区提示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77109A1 (en) * 2021-11-08 2023-05-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Backlight unit for blind spot warning lighting
CN114531757A (zh) * 2022-04-19 2022-05-24 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灯具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4531757B (zh) * 2022-04-19 2022-07-08 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灯具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195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26475A1 (e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with indicator light
CN111731195B (zh) 一种带有盲区灯的后视镜及组装方法
US7126456B2 (en) Dimming mirror with blind zone sub-mirror and indicator
US8251555B2 (en) Lighted exterior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US7710243B2 (en) Driver-assistance vehicle
US5541891A (en) Distance sensing device
CN210083071U (zh)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US20130057398A1 (en) Impact-Warning and Prevention Device
US6483441B1 (en) Distance indicating device and method
JP2006527128A (ja) 照明手段を内蔵したミラー組立体
CN210822042U (zh) 一种外后视镜盲区提示灯
CN206141440U (zh) 具有盲区监测功能的汽车后视镜
CN220378068U (zh) 车门拉手和汽车
CN220639687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bsd发光装置
KR200461262Y1 (ko) 차량 안전주행 유도장치
KR200197318Y1 (ko) 태양전지 자동발광장치 부착 난간
KR101556080B1 (ko) 솔라셀 전원공급형 감지 등화장치
CN219467628U (zh) 一种机动车外后视镜转向灯结构
RU193499U1 (ru) Боковое зеркало заднего вид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8872872U (zh) 盲区检测装置
CN220923957U (zh) 车辆
KR200433130Y1 (ko) 차량용 휀더램프
JP2001171428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110126741B (zh)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CN211312263U (zh) 一种马路用反光强的道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