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5411A -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5411A
CN111725411A CN202010530191.8A CN202010530191A CN111725411A CN 111725411 A CN111725411 A CN 111725411A CN 202010530191 A CN202010530191 A CN 202010530191A CN 111725411 A CN111725411 A CN 111725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lue
light emitt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01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01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5411A/zh
Priority to US17/042,833 priority patent/US20210391392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173 priority patent/WO20212485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5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一混合发光层,所述混合发光层中包括一第一蓝光层、一第二蓝光层以及一黄绿光层。所述第二蓝光层和所述黄绿光层并列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上。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备是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矩阵平面显示器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平板显示技术,它具有十分优异的显示性能,特别是自发光、结构简单、超轻薄、响应速度快、宽视角、低功耗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特性,被誉为“梦幻显示器”,再加上其生产设备投资远小于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屏,得到了各大显示器厂家的青睐,已成为显示技术领域中第三代显示器件的主力军。目前OLED已处于大规模量产的前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OLED显示器件必将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为实现OLED显示器的全彩化,一种方式是通过红绿蓝(RGB)子像素分别发光的并列式(side-by-side)结构来实现,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hite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WOLED)和彩色滤光(Color Filter,CF)层叠加的串联型结构来实现;在WOLED中,两个或多个发光层通过电荷产生层(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相连,发出白光,经过CF层过滤后得到RGB单色光,因发光层叠加,故称作串联型结构。由于WOLED与CF层叠加结构不需要精准的掩膜工艺,就可以实现OLED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因此,目前虽然中小尺寸OLED显示面板普遍采用RGB像素并列式的结构,而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却普遍采用WOLED与CF层的叠加结构。
在大尺寸显示领域中,白光OLED器件多采用三层发光层(如图3所示的蓝光B+黄光Y+蓝光B结构)或四层发光层(如图4所示的蓝光B+黄光Y+红光R+蓝光B结构)来产生白光。在上述传统白光叠层中,蓝光仍采用的是传统荧光材料,效率较低,顶部多加的蓝光层虽然提升了蓝光的出光效率,但是也增加了微腔调节的难度,并且提升了器件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功耗大、器件微腔调节难度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一混合发光层,用于发出白光;
所述混合发光层中包括一第一蓝光层、一第二蓝光层以及一黄绿光层。所述第二蓝光层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上。所述一黄绿光层与所述第二蓝光层并排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光层中还包括一红光层。所述红光层设于所述黄绿光层与所述第一蓝光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光层中还包括一激子复合区。所述激子复合区位于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所述第二蓝光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激子复合区中包含主体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所述第二蓝光层中均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主体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质量占比为10%-60%,所述主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余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还具有蓝色荧光客体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质量占比为10%-50%,所述蓝色荧光客体材料质量占比为1%-10%,所述主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余量。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中排列有若干个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通过添加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提高蓝光层的发光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蓝光层和第二蓝光层所形成的双蓝光叠层结构的混合发光层能够减低微腔调节难度,有效减少有机发光器件的功耗,降低显示装置的耗能。所述混合发光层的激子复合区还能减缓器件的老化速度,提高有机发光层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混合发光层的层状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混合发光层的层状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三层发光层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四层发光层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表示如下:
混合发光层100;
第一蓝光层10;第二蓝光层20;
黄绿光层30;红光层40;
激子复合区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所述发明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发明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发明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此外,以下各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发明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某些部件被描述为“在”另一部件“上”时,所述部件可以直接置于所述另一部件上;也可以存在一中间部件,所述部件置于所述中间部件上,且所述中间部件置于另一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描述为“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部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或“连接”,或者一个部件通过一中间部件间接“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个部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为白光OLED器件,其具有一混合发光层100,用于发出白光。
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包括一第一蓝光层10、一第二蓝光层20、一黄绿光层30以及一激子复合区50。
所述第二蓝光层20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10上,所述黄绿光层30与所述第二蓝光层20并排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10上。所述第一蓝光层10、所述第二蓝光层20以及所述黄绿光层30根据调制的比例同时发光,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用于发出蓝色光源,所述黄绿光层30用于发出黄绿色光源,相应比例的蓝色光源和相应比例的黄绿色光源混合形成白色光源,为显示装置提供显示光源,从而形成人肉眼可看到的显示画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提供的双蓝光叠层结构的混合发光层100,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部蓝光层结构,在保证蓝光的出光效率的同时降低微腔调节的难度,并保证了白平衡的调节,从而减少器件的功耗。
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中包含主体(Host)材料和蓝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其中按质量占比,所述蓝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占比为10%-60%,所述主体材料的占比为余量。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能过同时利用电激发产生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内量子效率提升至100%,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蓝色荧光材料具有延迟荧光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混合发光层100的发光效率,进一步减少的器件的功耗。
在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之间具有一激子复合区50,所述激子复合区50中具有主体(Host)材料。所述激子复合区50的是有机发光器件中电子、空穴相遇形成激子的区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电荷产生层(CGL)串联多层的发光层结构,但是电荷产生层无法分散混合发光层100中的激子的密度,而激子的堆积会加快器件的老化,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产生层更换为混合发光层100中的主体材料,利用载流子的扩散形成激子复合区50,可以降低混合发光层100中的激子密度,避免了激子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从而降低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滚降,减缓了器件的老化速度,显著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操作寿命和操作稳定性。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中一般还包括阳极、阴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所述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阳极依次设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一侧,并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连接。所述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设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的另一侧,同时也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连接。但所述有机发光器件通电工作时,阴极在电压的作用下形成载流子,进而形成电流,电流从所述阴极流向所述阳极,并经过所述混合发光层100。在电场的作用下,所述阴极向所述电子注入层注入电子,所述阳极向所述空穴注入层注入空穴。所述电子传输层将电子注入层中的电子传输至混合发光层100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将空穴注入层中的空穴也传输至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所述空穴和所述电子在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相遇并结合,形成激子并释放能量,促使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的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发光,进而使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发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包括一排布有若干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面板以及一彩膜基板。所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上,所述彩膜基板对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白光进行过滤调制,从而形成彩色显示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其通过添加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提高蓝光层的发光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蓝光层10和第二蓝光层20所形成的双蓝光叠层结构能够减低微腔调节难度,有效减少有机发光器件的功耗,降低显示装置的耗能。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激子复合区50还能减缓混合发光层100的老化,提高有机发光层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为白光OLED器件,其具有一混合发光层100,用于产生光源。
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包括一第一蓝光层10、一第二蓝光层20、一黄绿光层30、一红光层40以及一激子复合区50。
所述第二蓝光层20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10上,所述黄绿光层30与所述第二蓝光层20并排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10上,所述红光层40位于所述黄绿光层30和所述第一蓝光层10之间。所述第一蓝光层10、所述第二蓝光层20、所述黄绿光层30以及所述红光层40根据调制的比例同时发光,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用于发出蓝色光源,所述黄绿光层30用于发出黄绿色光源,所述红光层40用于发出红色光源,相应比例的蓝色光源、黄绿色光源以及红色光源混合形成白色光源,为显示装置提供显示光源,从而形成人肉眼可看到的显示画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提供的双蓝光叠层结构的混合发光层100,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部蓝光层结构,在保证蓝光的出光效率的同时降低微腔调节的难度,并保证了白平衡的调节,从而减少器件的功耗。
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中包含主体(Host)材料、蓝色荧光壳体材料以及蓝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其中按照质量占比,所述蓝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占比为10%-50%,所述蓝色荧光客体材料的占比为1%-10%,所述主体材料的占比为余量。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能过同时利用电激发产生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内量子效率提升至100%,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蓝色荧光客体材料其具有延迟荧光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混合发光层100的发光效率,进一步减少的器件的功耗。
在所述第一蓝光层10和所述第二蓝光层20之间具有一激子复合区50,所述激子复合区50中具有主体(Host)材料。所述激子复合区50的是有机发光器件中电子、空穴相遇形成激子的区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电荷产生层(CGL)串联多层的发光层结构,但是电荷产生层无法分散混合发光层100中的激子的密度,而激子的堆积会加快器件的老化,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产生层更换为混合发光层100中的主体材料,利用载流子的扩散形成激子复合区50,可以降低混合发光层100中的激子密度,避免了激子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从而降低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滚降,减缓了器件的老化速度,显著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操作寿命和操作稳定性。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中一般还包括阳极、阴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所述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阳极依次设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一侧,并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连接。所述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设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的另一侧,同时也与所述混合发光层100连接。但所述有机发光器件通电工作时,阴极在电压的作用下形成载流子,进而形成电流,电流从所述阴极流向所述阳极,并经过所述混合发光层100。并且在电场的作用下,所述阴极向所述电子注入层注入电子,所述阳极向所述空穴注入层注入空穴。所述电子传输层将电子注入层中的电子传输至混合发光层100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将空穴注入层中的空穴也传输至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所述空穴和所述电子在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相遇并结合,形成激子并释放能量,促使所述混合发光层100中的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发光,进而使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发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包括一排布有若干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面板以及一彩膜基板。所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上,所述彩膜基板对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白光进行过滤调制,从而形成彩色显示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其通过添加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提高蓝光层的发光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蓝光层10和第二蓝光层20所形成的双蓝光叠层结构能够减低微腔调节难度,有效减少有机发光器件的功耗,降低显示装置的耗能。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激子复合区50还能减缓混合发光层100的老化,提高有机发光层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混合发光层,用于发出白光;
所述混合发光层中包括:
一第一蓝光层;
一第二蓝光层,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上;
一黄绿光层,与所述第二蓝光层并排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光层中还包括
一红光层,设于所述黄绿光层与所述第一蓝光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光层中还包括
一激子复合区,位于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所述第二蓝光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子复合区中包含主体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所述第二蓝光层中均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主体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质量占比为10%-60%,所述主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余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还具有蓝色荧光客体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蓝光层和/或所述第二蓝光层中,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质量占比为10%-50%,所述蓝色荧光客体材料质量占比为1%-10%,所述主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余量。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530191.8A 2020-06-11 2020-06-11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725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0191.8A CN111725411A (zh) 2020-06-11 2020-06-11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7/042,833 US20210391392A1 (en) 2020-06-11 2020-06-19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0/097173 WO2021248551A1 (zh) 2020-06-11 2020-06-19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0191.8A CN111725411A (zh) 2020-06-11 2020-06-11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411A true CN111725411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0191.8A Pending CN111725411A (zh) 2020-06-11 2020-06-11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5411A (zh)
WO (1) WO2021248551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1459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160065667A (ko) * 2014-12-01 2016-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206968A (zh) * 2016-08-17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7136B1 (ko) * 2011-07-13 2017-09-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50461B1 (ko) * 2013-06-28 2019-11-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6601919A (zh) * 2016-12-09 2017-04-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72111B (zh) * 2017-06-01 2018-11-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8288678B (zh) * 2018-03-29 2023-12-0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双蓝光层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65667A (ko) * 2014-12-01 2016-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701459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6206968A (zh) * 2016-08-17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器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国华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载流子输运特性》", 30 November 2018, 吉林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8551A1 (zh) 202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563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4362255B (zh) 白光oled器件结构
TW201128830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KR20120043606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221479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06953023B (zh) 电荷产生层、叠层oled器件及显示屏
WO2017206213A1 (zh) Oled器件与oled显示器
CN1110486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55398B (zh) 一种具有高显色指数的高效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3473A (zh) 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WO2019006784A1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面板
CN106298853A (zh)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CN205984991U (zh) 一种像素结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469346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20230135554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CN10563329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荧光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253490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
CN111725411A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909191B (zh) 发光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20075271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US20210391392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866542B1 (ko) 백색 유기 전기 발광소자
US1152214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71376B (zh) 发光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电子设备
CN113972330B (zh) 一种发光器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