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8092A -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8092A
CN111718092A CN202010728424.5A CN202010728424A CN111718092A CN 111718092 A CN111718092 A CN 111718092A CN 202010728424 A CN202010728424 A CN 202010728424A CN 111718092 A CN111718092 A CN 111718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ke
turning
material supporting
supporting plate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84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道军
卢光武
孟晨光
汤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osunn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osunn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osunn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osunn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84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8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8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using drying or composting be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包括:发酵床,所述发酵床包括基架和连接于所述基架并且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多层物料支撑板,每一层物料支撑板均具有沿对应物料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下料通孔;翻耙机构总成,所述翻耙机构总成包括布置于每一层物料支撑板的上方的翻耙组件,所述翻耙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翻耙机构总成驱动而在所述物料支撑板的上方往复运动。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污物的多层发酵设备的发酵效果差、效率低、部件繁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粪污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粪污处理方法有发酵床处理、条垛式发酵、发酵槽发酵、发酵塔发酵等多种发酵方式,其中发酵床处理、条垛式发酵、发酵槽发酵等。这些方法均存在的缺陷是:发酵堆体较高,由于堆体的压实作用,通风效果差,堆体内部氧气含量不足,水分蒸发受阻,造成物料干燥速度慢,发酵时间长,且鼓风和翻耙所需的能耗高。
为了避免这一缺陷,近年来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出多种多层粪污发酵方法和设备,通过多层发酵的方法来解决堆体过高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透气和水分蒸发。这些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多层静态发酵、多层翻板式发酵,多层传送带(链板)发酵几种。多层发酵减低了发酵层高,透气性和水分蒸发量均有很大改善,翻耙能耗显著降低,但均存在结构复杂,传动部件多,维护难度大的缺点。如虽然采用了多层发酵设计,但每层发酵空间均包含平料装置、输送装置、曝气装置、翻抛装置和输送装置,造成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特别是发酵室内部高温高湿,腐蚀性强,有毒气体浓度高,过多的传动部件维护非常困难。翻板式发酵装置,采用多层翻板的开闭来实现发酵物料从最上层跌落至下层,依靠重力在跌落的时候打散与氧气接触,实现好氧发酵过程,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物料只能在跌落的时候进行一次打散翻料,效率有限,物料容易板结,影响好氧发酵效果,同时水分蒸发受阻。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污物的多层发酵设备的发酵效果差、效率低、部件繁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包括:
发酵床,所述发酵床包括基架和连接于所述基架并且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多层物料支撑板,每一层物料支撑板均具有沿对应物料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下料通孔;
翻耙机构总成,所述翻耙机构总成包括布置于每一层物料支撑板的上方的翻耙组件,所述翻耙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翻耙机构总成驱动而在所述物料支撑板的上方往复运动。
优选地,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沿上下方向错开。
优选地,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中的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为第一通孔,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中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为第二通孔,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变大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第二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翻耙机构总成包括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分别沿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布置在所述物料支撑板的两侧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翻耙组件,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之间连接有牵引绳且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牵引绳沿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移动,所述翻耙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绳上。
优选地,所述发酵床间隔布置有2个,其中1个发酵床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与另1个发酵床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同时连接一根形成闭环的所述牵引绳。
优选地,所述翻耙组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中的横轴以及间隔安装在所述横轴上的一排翻耙齿,所述框架上具有牵引绳安装梁,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牵引绳安装梁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一过绳通孔,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拧紧装置,所述拧紧装置用于将所述牵引绳固定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
优选地,所述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使能够带动所述翻耙齿至少在朝向下展开的翻耙工作位置和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收起位置之间转动。
优选地,所述拧紧装置为拧紧套,所述拧紧套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螺纹连接,所述拧紧套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拧紧套的侧面具有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二过绳通孔。
优选地,所述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方的多根布料管以及位于所述发酵床一侧的搅拌机,所述搅拌机通过污泥泵连接至多根布料管,各布料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送口,每一个输送口处对应设置有阀门。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污物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污物处理方法包括:在将污物置于发酵床中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后,使翻耙组件沿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二端移动,以带动污物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二端移动,从而使污物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下料通孔落入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相邻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污物每到达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后重复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翻耙组件的移动,相邻两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各自对应的翻耙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的污物处理方法独创性地采用逐层往复翻耙推动污物下落的方法,并且本发明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独创性地将多层物料支撑板设计成具有下料通孔的形式,为逐层往复翻耙推动污物下落提供了最佳并且最简洁巧妙的结构基础,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与该污物处理方法巧妙结合,可通过往复翻耙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竖直空间(上下空间)下,使污物经多次翻耙和多次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物料被多次打散翻料,有利于水分的快速挥发,加快了物料的干燥效果,使得污物发酵效率显著提升,物料不容易出现板结,好氧发酵效果极大提升,无需高压强制通风设备即能保障良好的好氧发酵效果,通风能耗显著下降。
此外,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可在封闭环境(例如密闭发酵室)中运行,减少了周边空气污染问题;多层设计,堆体较薄,物料与空气能充分接触,保障良好的好氧发酵效果;采用多层设计,每层物料厚度可设计成0.05m-0.3m(但不限于该尺寸),相比较发酵塔的物料厚度2m-5m,翻耙装置简单,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可以轻松扩大处理量。
与现有的多层发酵设备相比较,虽然现有技术也有多层发酵设计,但每层发酵空间均包含平料装置、输送装置、曝气装置、翻抛装置和输送装置,造成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特别是发酵室内部高温高湿,腐蚀性强,有毒气体浓度高,过多的传动部件维护非常困难。而本发明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精简了上述诸多部件,维护简单,处理能力大,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物料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翻耙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翻耙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物料流动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翻耙牵引装置、2-第二翻耙牵引装置、3-牵引绳、4-搅拌机、5-污泥泵、6-布料管、7-发酵室、8-牵引电机、100-发酵床、101-基架、102-物料支撑板、103-下料通孔、200-翻耙组件、201-框架、202-横轴、203-翻耙齿、204-牵引绳安装梁、205-第一过绳通孔、206-拧紧套、207-第二过绳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传动连接”,即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动力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中,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包括:
发酵床100,发酵床100包括基架101和连接于基架101并且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多层物料支撑板102,每一层物料支撑板102均具有沿对应物料支撑板102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下料通孔103,下料通孔103的形状、尺寸、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
翻耙机构总成,翻耙机构总成包括布置于每一层物料支撑板102的上方的翻耙组件200,翻耙组件200能够通过翻耙机构总成驱动而在物料支撑板102的上方往复运动,从而翻耙并推动物料支撑板102上的污物(例如粪污,餐厨垃圾等),致使污物通过下料通孔103掉入下一层的物料支撑板102。具体可以通过机器驱动翻耙组件200、也可以通过人工驱动,翻耙组件200还可以是自带动力的小车等结构形式,下文将对机器驱动翻耙组件200的方式展开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102上的下料通孔103沿上下方向错开,这样可以保证上层的物料落入到下层时,不会立马从该下层又掉落至更下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102中的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的下料通孔103为第一通孔,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102中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的下料通孔103为第二通孔,翻耙组件200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多个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大且多个第二通孔沿所第二方向逐渐变大,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调换,这样设计,可以达到这样的一种特殊操作:使翻耙组件200沿下料通孔103(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逐渐变大的方向推送污物,因为越往后推送可能会存在越多积压未落下的污物,下料通孔103迎合推送方向逐渐变大,可以保证污物更好的下落。当然,即使不进行这样的设计,所有下料通孔103的尺寸一致的方案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翻耙机构总成包括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分别沿翻耙组件200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布置在物料支撑板102的两侧并且用于驱动翻耙组件200,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之间连接有牵引绳3(优选但不限于钢丝绳)且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能够驱动牵引绳3沿翻耙组件200的往复运动的方向移动,翻耙组件200安装在牵引绳3上,当然,为了翻耙组件200更稳定的运行,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可以在每一层物料支撑板102上设置滑轨,翻耙组件200具有与滑轨配合的轮子或滑块等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可以是电机与滚筒或滚轮传动连接组成,牵引绳3连接(绕在)滚筒或滚轮上,电机正转或反转可实现牵引绳3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翻耙组件200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每一层的翻耙组件200对应有一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以及一根牵引绳3,即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各自沿上下方向对应物料支撑板102的层数布置有多个,当然,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并不限于电机与滚筒或滚轮传动连接的形式,甚至也不一定通过牵引绳3来带动翻耙组件200,采用各种能够驱动翻耙组件200进行往复运动的机器,甚至借助人力驱动翻耙组件200进行往复运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发酵床100间隔布置有2个,其中1个发酵床100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与另1个发酵床100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同时连接一根形成闭环的牵引绳3,即有4个翻耙牵引装置成矩阵布置,每一层对应4个翻耙牵引装置可以通过同一个牵引电机8驱动,虽然图3仅示出了4个翻耙组件20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物料支撑板102的长度设计,物料支撑板102上方的翻耙组件200的数量也可以增设,例如第一翻耙牵引装置1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2之间的牵引绳3上间隔安装有3、4、5甚至更多的翻耙组件200都是可以的,图3的发酵床100有2个的情况可称双列式布置方式,双列式布置方式下,相邻二列的同一层的翻耙组件200通过翻耙牵引装置组成一个运行回路,当发酵床100只有一个时,可称单列式布置方式,单列式布置方式下,则可以是上下层的翻耙牵引装置通过翻耙牵引装置组成一个运行回路。
翻耙组件200可以是各种能够翻耙污物和推动污物的结构形式,简单至一块具有齿状的板件或复杂至具有多种机械结构进行组合连接形成的装置都是可以的,或者具体为旋转翻耙机构,采用旋转耙齿进行翻耙,参见图7至图9,本发明给出一种实施方式为:翻耙组件200包括框架201、设置在框架201中的横轴202以及间隔安装在横轴202上的一排翻耙齿203,框架201上设置有牵引绳安装梁204,牵引绳安装梁204的长度方向与横轴202的轴向垂直,牵引绳安装梁204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牵引绳3穿过的第一过绳通孔205,牵引绳安装梁20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拧紧装置,拧紧装置用于将牵引绳3固定于牵引绳安装梁204。
拧紧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将牵引绳3夹持于牵引绳安装梁204的夹持件,也可以是将牵引绳3压紧于牵引绳安装梁204的施压件,本发明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拧紧装置为拧紧套206,拧紧套206与牵引绳安装梁204螺纹连接,拧紧套206的轴向垂直于牵引绳安装梁204的长度方向,拧紧套206的侧面具有供牵引绳3穿过的第二过绳通孔207,牵引绳3在第二过绳通孔207中,拧紧套206旋转一定角度可将牵引绳3拧紧于拧紧套206,更具体地结构为,拧紧套206具有外螺纹,牵引绳安装梁204具有供拧紧套206安装的螺纹孔,拧紧套206端部可设置方便操作者拧动的旋钮,或者为此设计电控机械设备实现拧紧套206自动拧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横轴202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201,以使能够带动翻耙齿203至少在朝向下展开的翻耙工作位置和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收起位置之间转动,横轴202可以人工旋转也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化地进行驱动旋转,在不需要翻耙时翻耙齿203转动至收起位置,以避让污物。
此外,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方的多根布料管6以及位于发酵床100一侧的搅拌机4,搅拌机4通过污泥泵5连接至多根布料管6,各布料管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送口,每一个输送口处对应设置有阀门(未图示,但很好理解),阀门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定期打开阀门对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加料。当管内压力过大时,多余物料可通过连接于布料管的回流管回流到搅拌机4,当然,布料方式并不限于通过搅拌机4、污泥泵5和多根布料管6来实现,其他各种合适的输料设备都是可以的,甚至人工布料都是可以的。
此外,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发酵床100周围的换热器和除臭装置,其中换热器能够利用排出空气的余热来加热进入空气,节省能耗,除臭装置能够对排出空气进行净化,从而降低排出空气对外界的污染,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可整体置于密闭的发酵室7中,发酵室内部还可以安装信号接收和处理装置等。能够自动收集相关的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视频信息等数据,供计算机或操作人员进行处理。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饲养室环境控制便捷。可以全封闭发酵。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污物处理方法,污物处理方法包括:在将污物置于发酵床100中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后,使翻耙组件200沿翻耙组件200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第二端移动,以带动污物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第二端移动,从而使污物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下料通孔103落入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102的相邻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102,污物每到达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后重复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的翻耙组件200的移动,相邻两层的物料支撑板102上各自对应的翻耙组件200的移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形成如图10所示的物料流动路径(图10以每层物料支撑板102上有4个翻耙组件200为例),这个物料流动路径仅是示意性的,实际上污物通过多个下料通孔103散落,而不是全部严格按照图10中的向下的箭头线落下,这样更利于污物散开与空气充分接触,翻耙组件200逐层往复翻耙推动污物下落。当然,更细的操作步骤可以是,将待处理的物料(粪污,餐厨垃圾等)泵入搅拌机4,根据含水率,添加已发酵的物料或其它辅料调节至适合含水率,并接种益生菌,通过污泥泵5和管道输送至最上层发酵床100,翻耙组件200沿每层的滑轨运行,并通过翻耙组件200在运行过程中,翻耙齿203能够同发酵层物料进行翻耙,改善物料的透气性,有利与微生物增殖分解,并可以推送物料从下料孔逐层掉入下层物料支撑板102,最终可以在最下层物料支撑板102被刮板(或者翻耙组件200)刮出发酵床100,但即使不在最下层物料支撑板102被刮出发酵床100而根据特殊需要在其他层被刮出发酵床100的方案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再次强调说明的是,本发明独创性地采用逐层往复翻耙推动污物下落的方法,并且独创性地将多层物料支撑板102设计成具有下料通孔103的形式,为逐层往复翻耙推动污物下落提供了最佳并且最简洁巧妙的结构基础,该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与该污物处理方法巧妙结合,可通过往复翻耙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竖直空间(上下空间)下,使污物经多次翻耙和多次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物料被多次打散翻料,有利于水分的快速挥发,加快了物料的干燥效果,使得污物发酵效率显著提升。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包括:
发酵床,所述发酵床包括基架和连接于所述基架并且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多层物料支撑板,每一层物料支撑板均具有沿对应物料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下料通孔;
翻耙机构总成,所述翻耙机构总成包括布置于每一层物料支撑板的上方的翻耙组件,所述翻耙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翻耙机构总成驱动而在所述物料支撑板的上方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沿上下方向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中的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为第一通孔,相邻的两层物料支撑板中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下料通孔为第二通孔,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变大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第二方向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耙机构总成包括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分别沿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布置在所述物料支撑板的两侧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翻耙组件,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之间连接有牵引绳且所述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牵引绳沿所述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移动,所述翻耙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床间隔布置有2个,其中1个发酵床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与另1个发酵床对应的第一翻耙牵引装置和第二翻耙牵引装置同时连接一根形成闭环的所述牵引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耙组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中的横轴以及间隔安装在所述横轴上的一排翻耙齿,所述框架上具有牵引绳安装梁,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牵引绳安装梁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一过绳通孔,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拧紧装置,所述拧紧装置用于将所述牵引绳固定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以使能够带动所述翻耙齿至少在朝向下展开的翻耙工作位置和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收起位置之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装置为拧紧套,所述拧紧套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螺纹连接,所述拧紧套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牵引绳安装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拧紧套的侧面具有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二过绳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方的多根布料管以及位于所述发酵床一侧的搅拌机,所述搅拌机通过污泥泵连接至多根布料管,各布料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送口,每一个输送口处对应设置有阀门。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的污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处理方法包括:在将污物置于发酵床中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后,使翻耙组件沿翻耙组件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二端移动,以带动污物从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一端朝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第二端移动,从而使污物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下料通孔落入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的相邻的下层的物料支撑板,污物每到达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后重复对应层的物料支撑板上的翻耙组件的移动,相邻两层的物料支撑板上各自对应的翻耙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
CN202010728424.5A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1718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424.5A CN111718092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424.5A CN111718092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8092A true CN111718092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8424.5A Pending CN111718092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80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5274A (zh) * 2021-05-13 2021-07-13 湖南大湘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推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5274A (zh) * 2021-05-13 2021-07-13 湖南大湘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推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7164U (zh) 一种动态高温堆肥发酵系统
CN115108688B (zh) 一种白酒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001795U (zh) 补氧装置及其发酵设备
CN111718092A (zh)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及污物处理方法
CN103122305A (zh) 固态发酵装置
CN218879759U (zh) 一种易腐垃圾生物干化腐熟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7137688U (zh) 一种集装箱式vocs和恶臭气体生物法废气处理装置
CN212532690U (zh) 一种层流式污物发酵处理系统
CN214936878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106631219A (zh) 设有曝气预热装置的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
CN114276178A (zh) 一种有机发酵肥生产设备
CN104147919B (zh) 一种低pH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工艺
CN108585997A (zh) 一体化智能固废好氧发酵处理系统
CN210242166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烘干机
CN111875202A (zh) 一种循环翻耙式污物发酵处理设备
CN115477391B (zh) 一体化脱氮除磷设备
CN115650781B (zh) 生物干化促腐熟的易腐垃圾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17499026U (zh) 一种全自动槽式污泥好氧发酵一体化装置
CN216662910U (zh) 利于发酵物料下落的翻板装置
CN212504510U (zh) 一种粪污发酵系统
CN210458173U (zh) 粪便污泥好氧发酵单元及其多层好氧发酵系统
CN212269828U (zh) 一种循环翻耙式污物发酵处理设备
KR200406817Y1 (ko) 타워형 무교반 퇴비화 장치
JPS5838395B2 (ja) 堆肥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9665874A (zh) 可清理型低温粪污发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