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6811A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16811A CN111716811A CN202010515310.2A CN202010515310A CN111716811A CN 111716811 A CN111716811 A CN 111716811A CN 202010515310 A CN202010515310 A CN 202010515310A CN 111716811 A CN111716811 A CN 1117168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box body
- assembling
- top cover
- bottom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210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made by assembling separate sheets, blanks or we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2120/00—Construction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31B2120/10—Construction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provided with covers, e.g. lid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包括:将盒体自盒体上料工位移送至底盖组装工位;将底盖移送至固定在底盖组装工位处的盒体的第一内侧壁;将盒体自底盖组装工位移送至顶盖组装工位;将顶盖移送至固定在顶盖组装工位处的盒体的第二内侧壁;将盒体自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本发明中的盒体自最初的上料操作经底盖组装操作及顶盖组装操作至最终的下料操作均由设备自动完成,组装顺序统一且互不干涉,有助于提高盒体的组装品质及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的生产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产品完成生产之后,需要通过包装盒包装来进行必要的防护以及提升价值;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包装盒的材质及形状较为丰富多样,相应的组装方式也对应不同。其中例如有一种高档酒盒为纸质的双盖包装盒,所述双盖包装盒需要在筒状底盒的相对两内侧壁分别安装底盖及顶盖,为了确保底盖及底盖之间的准确配合,以实现双盖包装盒的良好密封,现有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一般依赖人工进行,由于作业人员个人能力及习惯的不同,使得双盖包装盒的组装顺序不统一,导致双盖包装盒的品质良莠不齐且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旨在解决传统双盖包装盒的组装顺序不统一,存在品质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盒体自盒体上料工位移送至底盖组装工位;
将底盖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底盖组装工位移送至顶盖组装工位;
将顶盖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将底盖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底盖的下表面涂覆粘胶;
将所述底盖提升至位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上方;
将所述底盖移送至进入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将所述底盖下压至粘接固定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
可选地,所述将顶盖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涂覆粘胶;
对所述顶盖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
将所述顶盖移送至进入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将所述顶盖提升至粘接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涂覆粘胶的步骤之后,以及在所述对所述顶盖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顶盖进行滚压。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并对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及第二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包括:
机架,沿横向顺次设有盒体上料工位、多个加工工位及盒体下料工位,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包括底盖组装工位及顶盖组装工位;
盒体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盒体自所述盒体上料工位经所述多个加工工位移送至所述盒体下料工位;
底盖安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底盖安装至处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的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以及,
顶盖安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顶盖安装至处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的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可选地,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还包括盒体上料机构及盒体下料机构,所述盒体上料机构和/或所述盒体下料机构包括:
第一吸嘴,沿上下向及沿横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以及,
第一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机架,且连接所述第一吸嘴。
可选地,所述盒体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顺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转移机构以及第二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盒体上料工位及所述多个加工工位之间的第一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第一驱动器;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之间的第二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限位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第二驱动器;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沿上下向及横向活动设于所述机架的第二吸嘴、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吸嘴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吸嘴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盒体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以在所述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时,夹持固定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所述盒体。
可选地,所述机架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底盖上料工位及底盖转移工位;
所述底盖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运送机构及推送机构;
所述第一运送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底盖上料工位及所述底盖转移工位之间的第三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第三驱动器;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沿纵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之间的推板、以及连接所述推板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推送机构用以将底盖自所述底盖转移工位推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可选地,所述底盖安装机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及第一喷胶装置;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之间的导轨、以及连接所述导轨的第二驱动组件,以供所述推送机构推送所述底盖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喷胶装置设于所述让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机架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顶盖上料工位及顶盖转移工位;
所述顶盖安装机构包括第二运送机构及移载机构;
所述第二运送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顶盖上料工位及所述顶盖转移工位之间的第四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四传送带的第四驱动器;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沿纵向及沿上下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顶盖转移工位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之间的载物板、以及连接所述载物板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移载机构用以将顶盖自所述顶盖转移工位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可选地,所述顶盖安装机构还包括在远离所述顶盖上料工位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的第二喷胶装置及风干装置;
所述第二喷胶装置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上方,用以朝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喷涂粘胶。
可选地,所述顶盖安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喷胶装置及所述风干装置之间的滚珠组件,所述滚珠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的滚珠,所述滚珠用以对经过所述滚珠下方的所述顶盖进行滚压。
可选地,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还包括压泡机构,其中:
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和/或,
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盒体被驱动而顺次移动至盒体上料工位、底盖组装工位、顶盖组装工位及盒体下料工位;当盒体被移动至底盖组装工位时,底盖被驱动而自盒体的开口端进入盒体内,并固定在盒体的第一内侧壁,自动完成底盖的组装;接着当盒体被移动至顶盖组装工位时,顶盖被驱动而自盒体的开口端进入盒体内,并固定在盒体的第二内侧壁,自动完成顶盖的组装。本发明中的盒体自最初的上料操作至最终的下料操作均由设备自动完成,组装顺序统一且互不干涉,有助于提高盒体的组装品质及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盒体上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6中第二输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第二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6中顶盖安装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6中包装盒的工艺流程图;
图16为图6中包装盒的组装示意图;
图17为图6中底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18为图6中顶盖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发明实施例中出现机架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机架的具体结构的限定,所述机架的具体方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由多个机架单元件以各种形式组合或者拼接构成的;所述机架的工作区域可以形成在机架的任一适宜的方位上,例如上端或者侧面均可;所述机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单层或者沿某个方向层叠布设为多层等,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般在产品完成生产之后,需要通过包装盒包装来进行必要的防护以及提升价值;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包装盒的材质及形状较为丰富多样,相应的组装方式也对应不同。其中例如有一种高档酒盒为纸质的双盖包装盒,所述双盖包装盒需要在筒状底盒的相对两内侧壁分别安装底盖及顶盖,为了确保底盖及底盖之间的准确配合,以实现双盖包装盒的良好密封,现有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一般依赖人工进行,由于作业人员个人能力及习惯的不同,使得双盖包装盒的组装顺序不统一,导致双盖包装盒的品质良莠不齐且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装置均用以指导对一种双盖包装盒进行组装。请参阅图16,本发明涉及的所述双盖包装盒例如高档酒盒,包括盒体200、底盖300及顶盖400,所述盒体200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开口端以及底端,所述盒体200的内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所述底盖300安装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所述顶盖400安装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其中,所述底盖300具有伸出于所述盒体200内腔的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朝向所述盒体200内腔的一侧设有折边,所述折边用以在所述盖板结构盖设在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时,与所述顶盖400的对应端沿相抵接,形成密封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组装过程的进行,所述盒体200从底端封合的筒状结构、经过在所述第一内侧壁安装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第二内侧壁安装所述顶盖400、最后至成品的双盖包装盒,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但本文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其统称为盒体200,以下不作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涉及的上下向、横向及纵向并不构成对相关装置在结构上及运动方式上的限制,仅为了便于描述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向可以是竖直方向,所述横向及所述纵向可以是呈交叉夹角设置的两个方向,所述夹角不限定为9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工作间的空间尺寸及双盖包装盒的具体结构及工艺做具体调整,以下不作赘述。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图1至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可通过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实现,图6至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及图9,在本发明提供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盒体200自盒体上料工位11移送至底盖组装工位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以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均形成在机架1上;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进行上料,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上以各种方式储备有足够数量的所述盒体200,供盒体上料机构2依次有序地移送至盒体输送机构3,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自动载送所述盒体200一一进入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所述盒体上料机构2的动作以及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的输送路径严格统一且高效。
步骤S20:将底盖300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处的所述盒体200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安装机构4将底盖300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处,并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当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操作所述底盖300伸入至所述盒体200内的预设位置时,继续操作所述底盖300朝向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移动,并固定安装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完成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盒体200内的组装。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的具体活动方案根据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在所述机架1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述盒体200的具体摆放方位来确定;由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在所述机架1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盒体200在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上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只要确保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对每一所述底盖300的移送方案统一,即能够确保每一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盒体200上的安装效果一致,有助于保障底盖300的组装品质。
步骤S30:将所述盒体200自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移送至顶盖组装工位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在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背对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的一侧间隔设有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当所述盒体200在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完成所述底盖300的组装后,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将所述盒体200沿预设路径输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确保每一所述盒体200在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上的位置均准确一致。
步骤S40:将顶盖400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的所述盒体200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顶盖安装机构5将所述顶盖400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并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且朝向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移动,以将所述顶盖400固定安装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与上述底盖安装机构4同理地,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的具体活动方案可根据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在所述机架1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述盒体200的具体摆放方位来确定。
步骤S50:将所述盒体200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在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背对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的一侧设有盒体下料工位12;当所述盒体200在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上完成所述顶盖400的组装后,所述盒体200的组装基本完成,可在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的载送下进行下料,供后续工序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盒体200被驱动而顺次移动至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当所述盒体200被移动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时,所述底盖300被驱动而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并固定在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自动完成所述底盖300的组装;接着,当所述盒体200被移动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时,所述顶盖400被驱动而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并固定在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自动完成所述顶盖400的组装。本发明中的所述盒体200自最初的上料操作至最终的下料操作均由设备自动完成,组装顺序统一且互不干涉,有助于提高所述盒体200的组装品质及组装效率。
接着,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5至图17,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底盖300的下表面涂覆粘胶;
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底盖300固定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技术方案有多种,例如根据不同的所述底盖300及所述第一内侧壁的制成材质,可选通过例如热熔、压合等方式固定所述底盖300及所述第一内侧壁。但是,由于本设计中的所述双盖包装盒主要指的是高档酒盒,一般由较硬的纸材制成,出于成本的考虑,本设计选择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所述底盖300及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基于此,可选对所述第一内侧壁涂覆粘胶或者如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底盖300涂覆粘胶,但由于所述盒体200呈底端封合的筒状结构设置,将出胶装置伸入至所述盒体200内腔进行涂覆的方案,存在涂胶不便及容易造成胶污染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300呈板状,具有涂胶区域易于管控且涂胶方便的特点。所述底盖300相较于所述顶盖400的尺寸更长且质量更重,因此,可选在所述盒体200的输送过程中,设置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下方,此时,所述底盖300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内侧壁上,则需要从所述底盖300的下方朝向所述底盖300的下表面涂覆粘胶。
步骤S22:将所述底盖300提升至位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首先将所述底盖300提升至位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上方,但不高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当然,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还可以调节所述底盖300的横向位置,以使得所述底盖300对准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确保所述底盖300能够在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的载送下顺利进入所述盒体200内,避免对所述盒体200的任一内侧壁造成干涉。
步骤S23:将所述底盖300移送至进入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处的所述盒体20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移送所述底盖300进入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的所述盒体200内,并伸入至预设深度后停止。所述预设深度可根据所述双盖包装盒的具体参数进行调整,其中例如,当在一所述双盖包装盒中,所述底盖300除所述盖板部的长度与所述盒体200内腔的长度相当,则所述盒体200自开口端至其内腔的底壁的距离即为上述的预设深度,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将所述底盖300移送至使得所述底盖300的底端抵接所述盒体200内腔的底壁时,即停止继续移送;当在一所述双盖包装盒中,所述底盖300除所述盖板部的长度为所述盒体200内腔的长度的一半时,则所述盒体200自开口端至其内腔的中部的距离即为上述的预设深度,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将所述底盖300移送至所述底盖300的底端到达所述盒体200内腔的中部处,即停止继续移送。
步骤S24:将所述底盖300下压至粘接固定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可确保所述底盖300处于正对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上方位置,接着,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操作所述底盖300下压至与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抵接,并继续向下施力以确保所述底盖300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贴覆紧密,至此可完成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盒体200内的安装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15、图16及图18,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涂覆粘胶;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底盖300同理地,基于降低经济成本且同时确保所述顶盖400可牢固安装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的考虑,可选对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涂覆粘胶而不是对所述第二内侧壁涂覆粘胶,具有涂覆方便且涂覆过程较为直观的优点。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操作与所述底盖300的粘胶涂覆操作可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出胶装置的出胶方向不同。具体地,可设置所述出胶装置包括用以对所述底盖300进行涂胶的第一喷胶装置44、以及用以对所述顶盖400进行涂胶的第二喷胶装置53,其中,所述第一喷胶装置44的出胶面朝上设置,所述第二喷胶装置53的出胶面朝下设置。
步骤S43:对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风干装置54对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但并不限制所述粘胶的风干程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所述粘胶,其粘合效果与湿度并不严格呈正比,并且,部分粘胶的组分的活性在一定的干湿度比例下达到最高,因此,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处理,通过调节所述粘胶的干湿度,使得所述粘胶的粘合效果大致达到最佳。
步骤S44:移送所述顶盖400进入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的所述盒体20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操作所述顶盖400的位置稍低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所在高度,并调节好所述顶盖400与所述盒体200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顶盖400对准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后,将所述顶盖400移送至进入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的所述盒体200内。与上述底盖300同理地,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将所述顶盖400伸入至所述盒体200内腔的预设深度后停止继续移动,该预设深度同样可根据所述双盖包装盒的具体参数进行调整,此处不作赘述。
步骤S45:将所述顶盖400提升并粘接固定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操作完成后,所述顶盖400处于正对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下方的位置,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操作所述顶盖400朝向所述第二内侧壁移动至抵接所述第二内侧壁后,继续上压以确保所述顶盖400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1之后,以及在所述步骤S43之前,还包括:
步骤S42:对所述顶盖400进行滚压。
在本实施例中,滚珠组件55设置在第二喷胶装置53之后,以及在所述风干装置54之前,所述滚珠组件55通过在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处进行滚压,使得所述顶盖400被滚压而展开,避免出现所述顶盖400的周侧上翘而影响后续的安装效果。
接着,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的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0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盒体200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12,并对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及第二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底盖300完成在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安装后,为使得所述底盖300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充分贴合,可对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也即对所述底盖300背对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侧进行压制,使得所述底盖300朝向所述第一内侧壁施力,将所述底盖300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可能存在的气泡均匀压出,增加所述底盖300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的贴覆面积,从而提高二者的粘接效果。
当所述顶盖400完成在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的安装后,可参考上述方案同样对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以排出所述顶盖400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可能存在的气泡。此时,可设置压泡装置包括沿上下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压板,所述两个压板的其中一个伸入至所述盒体200内,其中另一位于所述盒体200的上方,所述两个压板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当所述两个压板相互靠近时,可共同夹持所述顶盖400及所述第二内侧壁,实现二者的紧密接合。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图6至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9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包括机架1、盒体输送机构3、底盖安装机构4以及顶盖安装机构5。其中,所述机架1沿横向顺次设有盒体上料工位11、多个加工工位及盒体下料工位12,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包括底盖组装工位13及顶盖组装工位14;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1,用以将盒体200自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经所述多个加工工位移送至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设于所述机架1,用以将底盖300安装至处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的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设于所述机架1,用以将顶盖400安装至处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的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的驱动下,所述盒体200顺次移动至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当所述盒体200移动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时,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驱动所述底盖300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自动完成所述底盖300的组装;接着,当所述盒体200移动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时,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驱动所述顶盖400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自动完成所述顶盖400的组装。本发明中的所述盒体200自最初的上料操作至最终的下料操作均由设备自动完成,组装顺序统一且互不干涉,有助于提高所述盒体200的组装品质及组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多个加工工位及盒体下料工位12沿横向呈线形布设在所述机架1上,使得所述盒体200沿直线来料并一一进行组装;所述机架1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例如呈架体结构或者呈箱体结构等;所述多个加工工位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适配不同双盖包装盒的不同工艺流程,例如,有些双盖包装盒需要进行压模操作,则在所述多个加工工位中设定一个压模工位;但有些双盖包装盒不需要压模,则该压模工位所在的加工工位空出。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相较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更靠近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设置,使得所述盒体200上料后,先进行底盖300的安装,再进行顶盖400的组装,更便于组装成型。
此外,本设计对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上的摆放方位不做限制,但为了便于后续底盖300及顶盖400的安装,本设计可选将所述盒体200的长度方向对应本设计中的横向,所述盒体200的高度方向对应本设计中的纵向,所述盒体200的宽度方向对应本设计中的上下向。所述盒体200的开口侧设于所述盒体200高度方向上的一侧,也即所述纵向上的一侧。
请参阅图10,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用以将盒体200自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移出,所述上料工位的上料可借助人工手动上料,但为了保证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还包括盒体上料机构2及盒体200下料机构,所述盒体上料机构2用以将所述盒体200自所述盒体200的料仓或者所述盒体200的备料区域转移至所述盒体上料机构2,以供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进行转移;所述盒体200下料机构与所述盒体上料机构2的原理大致相同,用以将所述盒体200自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转移至所述盒体200的出料区域。所述盒体上料机构2和/或所述盒体200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吸嘴21与第一驱动结构22,其中所述第一吸嘴21沿上下向及沿横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2设于所述机架1,且连接所述第一吸嘴21。所述第一吸嘴21的设置数量不做限制,可以适配于所述盒体200的尺寸而沿所述盒体200的外周方向设置为多个,以将所述盒体200平稳吸起并横向转移至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2的具体组成可以有多种,例如是两个直线气缸的组合等。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所在的平台上沿横向间隔排列。
请参阅图6、图9、图11及图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输送机构3包括沿横向顺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31、转移机构33以及第二输送机构3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及所述多个加工工位之间的第一传送带31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311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之间的第二传送带321、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的限位组件32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321的第二驱动器;所述转移机构33包括沿上下向及横向活动设于所述机架1的第二吸嘴33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吸嘴331的第二驱动结构332,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32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吸嘴331将所述第一传送带311上的所述盒体200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
鉴于上述,不同的所述双盖包装盒可设置有不同的多个加工工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可根据所述双盖包装盒工艺流程的不同设置为不同,请参阅图12及图13,本设计将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间隔开来,以集中用于对所述双盖包装盒进行包括底盖300安装及顶盖400安装在内的多个加工工序,适配于多种不同的包装盒加工。所述第二传送带321经过的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但可选为设置在八个,八个加工工位包括上述的底盖组装工位13及顶盖组装工位14。所述盒体200被所述限位组件322限位在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以固定所述盒体20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21的相对位置。
所述转移机构33通过所述第二吸嘴331在横向及上下向上运动后,将所述盒体200顺利送料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以实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的衔接。
所述限位组件322的具体技术方案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322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以在所述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时,夹持固定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所述盒体200。所述限位组件322在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间隔设有多个,以分别对一所述盒体200进行限位,使得多个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一一排列开。每一所述限位组件322包括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中的一个,或者所述两个限位板沿横向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具体的调节方试可通过例如螺杆的旋进旋出来实现。所述限位组件322限位每一所述盒体200,使得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第二传送带321上的位置及朝向准确,以提高各个加工操作的加工精度。
接着,请参阅图6、图7及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底盖上料工位15及底盖转移工位16;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包括第一运送机构41及推送机构42;所述第一运送机构41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底盖上料工位15及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之间的第三传送带411、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411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推送机构42包括沿纵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之间的推板421、以及连接所述推板421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推送机构42用以将底盖300自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推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处的所述盒体200内。所述底盖上料工位15至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的横向设置,实现了所述底盖300的横向来料,与所述盒体200的来料方向大致相同;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沿纵向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推送机构42可直接将底盖300推送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多个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第三传送带411上依次排列铺展,实现底盖300的持续来料。
接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安装机构4还包括升降机构43及第一喷胶装置44;其中,所述升降机构43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16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之间的导轨431、以及连接所述导轨431的第二驱动组件,以供所述推送机构42推送所述底盖300在所述导轨431上滑动;所述导轨431的底部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喷胶装置44设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导轨431对所述底盖300进行限位,限制所述底盖300的横向移动;所述导轨431对所述底盖300进行导向,使得所述底盖300只能沿所述导轨431的延伸方向被所述推板421推进。所述导轨431的延伸方向被设置为严格对准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使得所述底盖300在所述导轨431上移动时,能够被准确推进所述盒体200内。所述导轨431相对所述机架1的上下向可移动,实现所述底盖300的所在高度的调节,使得所述底盖300可以高于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位置顺利进入所述盒体200内。所述第一喷胶装置44设于所述让位槽内,且具有朝上设置的出胶面,以在所述底盖300被推动而朝向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喷胶装置44对所述底盖300的下表面进行喷胶,便利于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上粘接固定。
请参阅图6、图8及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顶盖上料工位17及顶盖转移工位18;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包括第二运送机构51及移载机构52;所述第二运送机构51包括活动设于所述顶盖上料工位17及所述顶盖转移工位18之间的第四传送带511、以及连接所述第四传送带511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移载机构52包括沿纵向及沿上下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顶盖转移工位18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之间的载物板521、以及连接所述载物板521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移载机构52用以将顶盖400自所述顶盖转移工位18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的所述盒体200内。与上述同理地,所述顶盖上料工位17及所述顶盖转移工位18沿横向设置,实现了所述顶盖400的横向来料,与所述盒体200的来料方向大致相同,且与所述底盖300的来料方向大致共线,有助于整机的结构紧凑,节约整机对空间的占用。所述顶盖转移工位18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沿纵向间隔设置,使得所述载物板521可直接将顶盖400载送至自所述盒体200的开口端进入所述盒体200内。多个所述顶盖400在所述第四传送带511上依次排列铺展,实现顶盖400的持续来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载物板521的设置,与所述顶盖400在其上表面涂覆粘胶的操作相适配,既能实现所述顶盖400的载送,又能不干涉所述顶盖400的粘胶涂覆处。
请参阅图9及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还包括在远离所述顶盖上料工位17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511上的第二喷胶装置53及风干装置54;所述第二喷胶装置53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511的上方,用以朝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喷涂粘胶。所述第二喷胶装置53具有朝下设置的出胶面,用以对经过的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喷胶,使得所述顶盖400的均匀上胶;所述风干装置54例如所述多个电扇,可吹出冷风或者热风,以将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的粘胶风干至所需程度,以达到粘胶的最优粘合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安装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喷胶装置53及所述风干装置54之间的滚珠组件55,所述滚珠组件55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四传送带511上的滚珠,所述滚珠用以对经过所述滚珠下方的所述顶盖400进行滚压。所述滚珠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所述滚珠设置为一个时,滚珠的长度与所述顶盖400的长度相当;当所述滚珠设置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滚珠可沿纵向间隔设有多个,以构成一个滚珠组,多个所述滚珠组沿横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滚珠对所述顶盖400进行滚压,以延展所述顶盖400,避免所述顶盖400出现周侧上翘等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还包括压泡机构,其中,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和/或,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12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以对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的压泡机构为例,所述压泡机构可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所述压泡机构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上,以在所述底盖300粘接至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后,对所述底盖300及所述第一内侧壁进行压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处,以逐步对所述第一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排出气泡,实现所述底盖300在所述第一内侧壁进行上的稳固粘接。
基于上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100,请参阅图15至图18,在实际应用时,首先,所述盒体200自所述盒体上料工位11其沿横向进行送料,并在限位组件322的作用下,可准确地依次进入多个加工工位处进行加工。所述底盖300同样沿横向来料,通过操作出胶面朝上设置的第一喷胶装置44,朝所述底盖300的下表面进行喷胶后,所述底盖300以高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13处的所述盒体200的第一内侧壁的位置进入所述盒体200内,且完成底盖300在第一内侧壁上的贴合;所述顶盖400同样沿横向来料,通过操作出胶面朝下设置的第二喷胶装置53,朝所述顶盖400的上表面进行喷胶后,所述顶盖400以低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14处的所述盒体200的第二内侧壁的位置进入所述盒体200内,且完成所述顶盖400在所述第二内侧壁上的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盒体自盒体上料工位移送至底盖组装工位;
将底盖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底盖组装工位移送至顶盖组装工位;
将顶盖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底盖移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底盖的下表面涂覆粘胶;
将所述底盖提升至位于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上方;
将所述底盖移送至进入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将所述底盖下压至粘接固定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顶盖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涂覆粘胶;
对所述顶盖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
将所述顶盖移送至进入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将所述顶盖提升至粘接固定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涂覆粘胶的步骤之后,以及在所述对所述顶盖的粘胶涂覆处进行风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顶盖进行滚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盒体自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移送至盒体下料工位,并对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及第二内侧壁进行压泡处理。
6.一种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沿横向顺次设有盒体上料工位、多个加工工位及盒体下料工位,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包括底盖组装工位及顶盖组装工位;
盒体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盒体自所述盒体上料工位经所述多个加工工位移送至所述盒体下料工位;
底盖安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底盖安装至处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的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以及,
顶盖安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顶盖安装至处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的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还包括盒体上料机构及盒体下料机构,所述盒体上料机构和/或所述盒体下料机构包括:
第一吸嘴,沿上下向及沿横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以及,
第一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机架,且连接所述第一吸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顺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转移机构以及第二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盒体上料工位及所述多个加工工位之间的第一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第一驱动器;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沿横向活动设于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之间的第二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限位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第二驱动器;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沿上下向及横向活动设于所述机架的第二吸嘴、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吸嘴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吸嘴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盒体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以在所述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时,夹持固定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所述盒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底盖上料工位及底盖转移工位;
所述底盖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运送机构及推送机构;
所述第一运送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底盖上料工位及所述底盖转移工位之间的第三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第三驱动器;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沿纵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之间的推板、以及连接所述推板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推送机构用以将底盖自所述底盖转移工位推送至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安装机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及第一喷胶装置;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底盖转移工位及所述底盖组装工位之间的导轨、以及连接所述导轨的第二驱动组件,以供所述推送机构推送所述底盖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喷胶装置设于所述让位槽内。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有沿横向顺次设置的顶盖上料工位及顶盖转移工位;
所述顶盖安装机构包括第二运送机构及移载机构;
所述第二运送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顶盖上料工位及所述顶盖转移工位之间的第四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四传送带的第四驱动器;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沿纵向及沿上下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顶盖转移工位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之间的载物板、以及连接所述载物板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移载机构用以将顶盖自所述顶盖转移工位移送至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处的所述盒体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安装机构还包括在远离所述顶盖上料工位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的第二喷胶装置及风干装置;
所述第二喷胶装置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上方,用以朝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喷涂粘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安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喷胶装置及所述风干装置之间的滚珠组件,所述滚珠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上的滚珠,所述滚珠用以对经过所述滚珠下方的所述顶盖进行滚压。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还包括压泡机构,其中:
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底盖组装工位及所述顶盖组装工位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的第一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和/或,
所述压泡机构设于所述顶盖组装工位及所述盒体下料工位之间,包括用以按压所述盒体的第二内侧壁的压板、以及连接所述压板的第四驱动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5310.2A CN111716811A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5310.2A CN111716811A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6811A true CN111716811A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6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15310.2A Pending CN111716811A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1681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6450A (zh) * | 2020-12-22 | 2021-04-27 | 广东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盒组装设备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10515310.2A patent/CN11171681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6450A (zh) * | 2020-12-22 | 2021-04-27 | 广东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盒组装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0020B (zh) | Smearing and smearing method | |
WO2022142104A1 (zh) | 晶圆自动涂胶设备 | |
CN209776959U (zh) | 用于地板包装的纸盒长侧面折叠输送架 | |
CN110756395A (zh) | 一种全自动lcd点胶机 | |
CN111716811A (zh)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
CN111891819B (zh) | 一种全自动贴片机 | |
CN113649227A (zh) | 一种礼盒在线随动智能涂胶机 | |
CN213056163U (zh) | 双盖包装盒的组装装置 | |
CN112223829A (zh) | 一种包装盒成型除泡设备 | |
CN113635044B (zh) | 一种用于酒盒辅料的自动组装装置 | |
CN114828613A (zh) | 磁芯贴装设备和磁芯贴装工艺 | |
CN215704582U (zh) | 一种酒具盒内托成型机 | |
CN211077653U (zh) | 一种自动分托机 | |
CN211165511U (zh) | 包装纸喷胶送料机及烟盒制造设备 | |
CN221737238U (zh) | 一种皮壳点胶组装压泡机 | |
CN113232115A (zh) | 一种全自动五联拼盒机 | |
CN218579125U (zh) | 一种片状料上胶装置及贴卡装置 | |
CN112440511B (zh) | 包装纸喷胶送料机及烟盒制造设备 | |
CN219442274U (zh) | 涂胶头、涂胶设备及光伏组件生产系统 | |
CN219884198U (zh) | 一种自动贴片机 | |
CN220763679U (zh) | 盒底成型设备 | |
CN114639530B (zh) | 一种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 | |
JP3071893U (ja) | 皿や容器を直立させる装置 | |
CN220129635U (zh) | 包装盒自动成型机 | |
CN215792026U (zh) | 一种书型盒组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