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4777A - 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4777A
CN111714777A CN202010364393.XA CN202010364393A CN111714777A CN 111714777 A CN111714777 A CN 111714777A CN 202010364393 A CN202010364393 A CN 202010364393A CN 111714777 A CN111714777 A CN 111714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edical device
medical
screen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43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李烽
洪峰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us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us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us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us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43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4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4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4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56Implantable devices for applying electric shocks to the heart, e.g. for cardiover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00Measuring ang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Handles; Gri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显示医疗信息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医疗设备的壳体上;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显示器显示面的一侧形成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立姿;所述第二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卧姿;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内容的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单元显示内容配置的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发生触发校正显示校正;在所述显示校正被触发后,所述处理器旋转显示内容使得显示医疗信息的界面正对用户;所述医疗设备具有多种拜访姿势并自动校正显示内容。

Description

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对医疗设备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些医疗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多种姿态,例如ICD程控仪,其内部设置与患者植入的ICD通信的通信模块。ICD程控仪在门诊使用时医生为坐姿,需要将程控仪的屏幕立起来,尽量让医生的实现与屏幕能够呈现90度夹角。ICD程控仪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时医生为站姿,此时需要将ICD撑开一定的角度使用,医疗设备的屏幕尽量朝上以便与用户的视线呈90度夹角。
在一些解决方案中(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370099A的专利公开的方案)在程控仪的背后设置支撑脚,支撑脚为旋转折叠结构,在使用时将折叠脚打开,不使用时将折叠脚关闭。这种方式能够解决站立姿态使用程控仪的需要,但是迫使程控仪加入更多的活动件,向对固定件构造更复杂,结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疗设备能够供用户多姿态使用医疗设备,同时方便的在多种姿态下方便的切换。另一方面同时避免使用旋转铰链结构降低医疗设备的结构复杂度提高其结构强度。
所述医疗设备,包括:
用于显示医疗信息的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安装在医疗设备的壳体上;
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显示器显示面的一侧形成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
所述第一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立姿;
所述第二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卧姿;
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内容的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单元显示内容配置的存储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
检测是否发生触发校正显示校正;
在所述显示校正被触发后,所述处理器旋转显示内容使得显示医疗信息的界面正对用户。
医生在门诊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桌面接触,医疗设备整体呈现立着的姿态,用户的视线能够基本保持与医疗设备的显示器垂直,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同时在手术使用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桌面接触医疗设备呈卧姿,医生的视线与显示器能够基本保持垂直。
所述处理单元在检测到触发校正显示后,将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内容从卧姿调整到立姿或从立姿调整到卧姿,从而始终适应使医疗设备的姿态方便使用。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医疗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医疗设备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备姿态传感器指示的姿态,校正所述显示内容至所述显示内容正对用户。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医疗设备开机时获取医疗设备姿态,根据医疗设备姿态显示所述界面使得所述界面正对用户。
通过所述姿态传感器指示的医疗设备姿态,处理器处理器能够姿态传感器指示的显示所述医疗界面,以使得医疗界面能够始终正对用户,在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姿态或切换所述医疗设备时所述医疗设备能够自动切换显示方向为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医疗设备包括触发按键,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所述触发按键被触发时,旋转所述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屏幕的上方设置用于提起医疗设备的把手,所述把手的靠近屏幕的一侧与屏幕处于同一平面。
该把手一方面方便用户搬动医疗设备,另一方面方便用户切换不同的使用姿态,例如用户手提医疗设备时以第一支撑面与桌面接触则医疗设备呈立姿,如果用户手持设备时以第二支撑面与桌面接触则医疗设备呈卧姿。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为与屏幕连接的U型结构。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在呈卧姿摆放时,所述把手不与用于摆放医疗设备的表面接触。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把手远离屏幕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面连接,该侧面向着所述屏幕显示面的一侧,偏离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医疗设备成卧姿摆放时,该侧面不与用于摆放医疗设备的表面接触。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支撑脚垫。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垫包括弯折脚垫,该弯折脚垫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的支撑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撑面对应壳体内部为医疗设备收容仓,所述第一或第二平面上设置所述收容仓的舱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表形成收容医疗设备接口或按钮的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疗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医疗设备侧右视图。
图3为医疗设备的仰视图。
图4为医疗设备立姿状态等角立体示意图。
图5为医疗设备卧姿状态左视图。
图6为医疗设备卧姿状态等角示意图。
图7为医疗设备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医疗设备GUI界面示意图。
图9为医疗设备界面校正触发适应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医疗设备界面自动触发显示校正流程示意图。
图1、2、4、8为医疗设备站立姿态各视角示意图,图3、5、6为医疗设备卧置姿态侧视图和等角视图,这两种状态以下分别简称立姿和卧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的医疗设备100,在所述医疗设备的正面设置有一显示屏102,所述显示屏102用于显示医疗信息。同时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触控屏幕接收用于输入的参数信息。
如图1所示的医疗设备100为程控仪,其实际上为与用于的植入式医疗设备通信、程控的设备。例如在患者随访时,植入式医疗设备可通过无线通信链路与患者体内植入的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或SICD),植入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等。
所述程控仪的正面屏幕下方设置有一按钮108,该按钮108被设置在程控仪壳体表面形成的凹槽110中,避免所述按钮108被误触发,所述按钮108可被设计为完成触发以下功能的一种或多种:开关机、休眠、紧急触发、调整参数、设备状态、显示状态等。
参照图2,所述显示器102安装在医疗设备100的壳体上,该壳体提供用于安装所述屏幕102的结构,该安装结构112使得所述屏幕在安装完成后,医疗设备立姿摆放时所述屏幕的显示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a。该倾斜角度a使得医疗设备的用户在坐姿使用所述医疗设备时的视线E能够基本保持与所述显示器102的显示面垂直。即在医疗设备立姿状态下用户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调节即可进入使用状态。
继续参照图2,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显示器显示面的一侧形成第一支撑面210和第二支撑面208。在图2中所述第一支撑面210靠近底部,该支撑面与用于摆放医疗设备的平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撑面208在图2中为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10垂直的一面,在立姿状态下第二支撑面208与摆放医疗设备的平面不接触。并且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面210与第二支撑面208相互垂直。
为了保证用第一平面210摆放医疗设备时所述医疗设备呈如图1至图3所示的站姿,而使用而平面摆放时所述医疗设备呈现如图4或图5所示的卧姿。所述第一支撑面210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一夹角a,所述第一夹角优选的角度范围为45度至90度。所述第二支撑面208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二夹角b,所述第二夹角优选的范围为,20度至45度。但所述角度无论怎样选择,所述第一夹角a都应该大于第二夹角b。
为了所述医疗设备100稳定的摆放,在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支撑面210和第二支撑面208上设置支撑脚垫。在所述第一支撑面210和第二支撑面208连接处设置一弯折的脚垫200,该弯折脚垫200沿着所述第一支撑面210和第二支撑面208的连接转角处弯折,该弯折脚垫202的第一部分设置204在所述第一支撑面210上,其第二部分20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面208上。
参照图2、3在所述第一支撑面210远离所述弯折脚垫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脚垫212和第二支撑脚垫302,该第一、第二支撑脚垫为防滑脚垫,其表面为摩擦力大的防滑材料制成,所述防滑脚垫优选的包括橡胶、尼龙、PU等材料。类似地,所述第二支撑面208远离所述弯折脚垫的一侧设置第三支撑脚垫206和第四支撑脚垫306,该第三支撑脚垫206和第四支撑脚垫306的材料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脚垫的材料相同。这样所述医疗设备无论是在立姿使用还是在卧姿使用都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滑支撑。
参照图1和图4,在站姿状态下,所述屏幕的上方设置一把手104。该把手整体为U型结构其两侧与医疗设备100机身连接,该把手与壳体406一体化设置,把手404的靠近屏幕102的一侧与屏幕的壳体安装面在同一平面内,由此所述把手104在立姿状态下具有与屏幕相同的倾斜角度。所述把手的U型结构中间的开口408为用户持握所在位置。
所述把手104远离所述屏幕显示面的一侧面214与第二支撑面208连接,但所述该侧面214的把手表面向着所述屏幕显示面的一侧偏离所述第二支撑面208,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形208成一个锐角夹角C。参照图5在医疗设备处于卧姿使用状态下在所述第二支撑面208与摆放平面接触时,所述把手的该远离屏幕的一侧214与医疗设备的摆放平面不接触。由此在所述把手与摆放平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502,方便用户通过该空隙502将手伸入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408内,从而方便用户从卧姿状态下直接将所述医疗设备直接提起。
当然所述把手的设计还可以有所变化例如所述把手远离屏幕的一侧,把手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在所述医疗设备呈卧姿摆放时形成摆放面与把手之间的一个可供用户手伸入提握把手的空间。
通过该把手的设计104,结合所述第一支撑面210和第二支撑面208,用户可以快速地在所述立姿状态(如图1、2、4所示)和卧姿(如图3、5、6所示)状态切换。例如一种典型的使用场景是医生在门诊时将所述医疗设备摆放在桌面上使用,所述屏幕能够基本保持与视线E平行;在需要手术时医生将通过所述把手将医疗设备提起,进入手术室后直接以卧姿放置(如图6所示)在桌面上方便用户以站立的姿态使用。当然用户还可根据其自身需求随意调整站姿或卧姿使用状态,不受上述举例使用场景限制。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面208所对应的医疗设备内部为医疗设备收容仓。其内部可收容医疗设备配件,例如体表心电导线、程控头及其导线、内置打印机等。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部分区域被设置为可打开的舱门,该舱门通过卡扣与第二支撑面的不可拆卸的壳体部分固定。显然所述舱门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以多种方式将所述仓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表面上。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表面形成收容医疗设备接口或按钮的凹槽408或标号608。例如在图4中所述医疗设备的侧面包括一长条形凹槽408,一方形凹槽410以及一电源接口凹槽412,所述长条形凹槽408内设置多个设备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多个USB-A接口,互联网水晶头接口,HDMI音视频信号接口,在所述方形凹槽中设置电源开关,所述方形凹槽的其中一面为开口,这样方便用户的手指接触所述电源开关减少阻挡。
参照图7所示的植入式医疗设备电路模块架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植入式医疗设备包总体而言,包括通过系统总线(BUS)702互联的执行单元(CPU)
704、随机存储单元(RAM)708、只读存储单元(ROM)706、外置存储单元(HARDDrive)710、显示器720、触控屏幕714、RF无线通信子系统726、体表心电图子系统(ECG子系统)733。
所述执行单元704用于执行程控仪控制程序736,所述程控仪控制程序存放在外置存储单元710。程控仪启动后,程控仪控制程序736先被加载到随机存储单元708,所述执行单元704直接从随机存储单元708中读取程控仪的控制指令,所述执行单元通过系统总线702从随机存储单元708中读取指令、执行操作、返回数据等过程。
所述RF子系统726用于实现程控仪与植入式医疗设备通信,接收植入式医疗设备返回的诊断数据、实时心电图数据等。所述无线通信子系统726包括无线通信电路,该无线通信电路(图中未示出)能够将数据转换成可被植入式医疗设备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光信号、声波信号。在本申请中优选的采用RF射频子系统完成通信功能,还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协议(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或ZigBee等与植入式医疗设备通信传输数据。
程控仪的存储器710用于存储程控仪控制程序736和患者数据,所述程序控制程序包括程控仪操作系统和底层驱动程序以及应用层软件。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开发专用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更为节省硬件资源的系统。
程控仪包括用于显示医疗信息的显示器720,所述显示器120用于显示患者110的信息、植入式医疗设备参数图形控制界面(参照图8)。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器和触控屏714叠合而成,图7中的显示器720和触控屏714的叠合结构组成图1中的屏幕102,屏幕102其能够相应用户触控操作并根据执行单元的指令显示用于交互界面。
姿态传感器728用于检测医疗设备所述的放置姿态,以判断所述医疗设备处于立姿还是卧姿。例如所述姿态传感器728为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屏幕所在屏幕的水平夹角,当所述屏幕的水平夹角大于第一阈值时则认为医疗设备处于立姿(如图4所示),当所述所述屏幕的水平夹角小于第二阈值时则认为医疗设备处于卧姿(如图6所示)。当然所述姿态传感器还可以使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能够结合程控仪控制程序的算法判断医疗设备姿态的传感器。
机械按键732用于触发特定的程序,其通过按键驱动730接入系统用户按下按键时产生按键中断程控仪控制程序可根据预定义的按键功能执行相应的功能,例如所述按键732被按下时在程控仪上显示特定的信息,该机械按键732对应图1中所示的机械按钮110。
所述程控仪控制程序736,包括GUI显示模块742用于配置执行单元在显示器102上显示。所述控制程序GUI显示模块配置所述执行单元显示如图8所述的用户界面,在所述界面中包括用于显示实时心电图的界面模块802,实时心电图804在该模块中更新,用于显示植入式医疗参数的参数模块806,该参数设置模块中可包含多个参数设置交互控件810;每个交互控件810用于设置不同的参数,所述界面还可包括数据统计模块812;该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生成患者的健康报告、统计报告,其可通过数据仪表板812、直方图814等形成综合性报告。
所述控制程序736提供在不同的使用姿态下切换所述医疗设备使用界面,使得所述使用界面的内容始终正对所述用户,即在如图8所示的站姿中用户界面正向为F,在如图6所示的卧姿中界面正向与所述F方向相反。参照图9所述控制程序将执行单元的配置为按照如下的流程控制显示界面,该流程包括:S1开始流程,在该流程中系统需要进行初始化操作,例如启动系统、初始化参数等等,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界面;在流程S2触发显示方向校正,所述界面自动旋转显示方向,显示界面正对用户。在该流程S2中用户切换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状态,例如从图4中所示的立姿切换为图6所示的卧姿使用,使用状态切换后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应当翻转180度,即与所述F方向相反。此时需要手动或自动触发界面显示方向校正使得显示内容能够正对用户。
参照图10在上述图的基础上所述流程S2可被进一步实施为,S21检测是否触发显示校正,如果未触发显示校正则继续执行该步骤,如果触发显示校正则执行显示校正步骤即流程S22翻转显示内容。
在所述流程S21中,所述显示校正可以通过设置在医疗设备机身上的实体按键110或显示器上的虚拟按键触发。以机械按键为例,在程控仪控制程序中所述机械按键110事件被定义为触发屏幕内容翻转,在机械按键110被按下后按键驱动730以软硬件中断等形式发送给执行单元704,执行单元判定流程S21为“是”分支,执行流程S22翻转内容。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流程S21触发过程为自动触发,在执行流程S21过程中所述执行单元704,读取所述姿态传感器728数据以确定医疗设备所处的使用姿态,如果姿态传感器728指示的姿态与当前姿态不同则触发所述显示校正,进入流程S22翻转屏幕,相反如果当前姿态与姿态传感器所指示的姿态相同,则不旋转显示内容,即检测到姿态变化后将旋转显示内容使之正对用户。类似地,处理器还可以只根据姿态传感器数据决定是否进入流程S22,即当姿态传感器指示医疗设备为立姿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显示器沿着F方向显示界面,相反的在姿态传感器指示所述医疗设备为卧姿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显示器沿着与F方向相反的方向显示界面。这样既可实现用户使用立姿时所述显示器的内容内容正对用户,使用将所述医疗设备从立姿切换放置在卧姿态时,所述显示界面能够自动翻转切换,界面始终正对用户。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初始化步骤S1医疗设备系统开机时直接读取姿态传感器数据,并根据姿态传感器指示的医疗设备所处的姿态显示所述界面,并使得界面的正面能够始终面对用户。

Claims (13)

1.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显示医疗信息的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安装在医疗设备的壳体上;
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显示器显示面的一侧形成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
所述第一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立姿;
所述第二支撑面使得所述医疗设备摆放时呈卧姿;
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内容的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单元显示内容配置的存储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
检测是否发生触发显示校正;
在所述显示校正被触发后,所述处理器旋转显示内容使得显示医疗信息的界面正对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医疗设备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备姿态传感器指示的姿态,校正所述显示内容至所述显示内容正对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医疗设备开机时获取医疗设备姿态,根据医疗设备姿态显示所述界面使得所述界面正对用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按键,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所述触发按键被触发时,旋转所述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显示器所在平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上方设置用于提起医疗设备的把手,所述把手的靠近屏幕的一侧与屏幕处于同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与屏幕连接的U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呈卧姿摆放时,所述把手不与用于摆放医疗设备的表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远离屏幕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面连接,该侧面向着所述屏幕显示面的一侧,偏离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医疗设备成卧姿摆放时,该侧面不与用于摆放医疗设备的表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支撑脚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垫包括弯折脚垫,该弯折脚垫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的支撑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撑面对应壳体内部为医疗设备收容仓,所述第一或第二平面上设置所述收容仓的舱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形成收容医疗设备接口或按钮的凹槽。
CN202010364393.XA 2020-04-30 2020-04-30 医疗设备 Pending CN111714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4393.XA CN111714777A (zh) 2020-04-30 2020-04-30 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4393.XA CN111714777A (zh) 2020-04-30 2020-04-30 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4777A true CN111714777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4393.XA Pending CN111714777A (zh) 2020-04-30 2020-04-30 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477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8634A1 (en) * 2011-08-10 2013-02-14 Kazunori Yamada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US20160166842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onitor defibrillator with multi-angle positioning
KR101647026B1 (ko) * 2015-03-04 2016-08-09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포터블 이비인후과용 진료장비
EP3097949A1 (en) * 2015-05-29 2016-11-30 Nihon Kohden Corporation Case for medical equipment
CN107844215A (zh) * 2017-10-17 2018-03-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8634A1 (en) * 2011-08-10 2013-02-14 Kazunori Yamada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US20160166842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onitor defibrillator with multi-angle positioning
KR101647026B1 (ko) * 2015-03-04 2016-08-09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포터블 이비인후과용 진료장비
EP3097949A1 (en) * 2015-05-29 2016-11-30 Nihon Kohden Corporation Case for medical equipment
CN107844215A (zh) * 2017-10-17 2018-03-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0460B2 (en) ECG and defibrillator electrod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005550A1 (en) Ultrasound imaging equipment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user interface layout
US11009936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power control sensor
US105618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apid medical care
CN105877800B (zh) 用于医疗装置的显示屏
EP2064989B1 (en) Dual-mode pulse oximeter
EP3514665A1 (en) Tactile switch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062878B1 (en) Motion actuated aed communicator
EP3572129B1 (en) Game controller
KR20190084548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지지장치
CN211792458U (zh) 医疗设备
CN111714777A (zh) 医疗设备
CN111726950A (zh) 医疗设备
JP2005000420A (ja) 心電計、および心電計の制御方法
JP3461716B2 (ja) 表示装置
WO2007080438A1 (en) Charging stand
CN112839782B (zh) 个人护理装置
CN108851386A (zh) 一种多功能手环
US20200397646A1 (en) Massage Machine
JP4555001B2 (ja) 携帯型生体信号測定装置
US20060100673A1 (en) Programmable device for an implant comprising a base station and a detachable hand set
KR102374019B1 (ko) 웰슬립을 위한 모바일 미디어 스마트 거치장치
CN112866769A (zh) 一种程控系统投屏触控方法
CN111407265A (zh) 程控仪及紧急治疗触发系统
JP2000325658A (ja) ゲーム機などに使用するコント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