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3446A -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 Google Patents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3446A
CN111703446A CN202010180760.0A CN202010180760A CN111703446A CN 111703446 A CN111703446 A CN 111703446A CN 202010180760 A CN202010180760 A CN 202010180760A CN 111703446 A CN111703446 A CN 111703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eck
seats
row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07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里米·迪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795688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70344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AS filed Critical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170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3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00Carriages for ordinary railway passenger traffic
    • B61D1/06Carriages for ordinary railway passenger traffic with multiple deck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0Fl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57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4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with more than one de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车厢(10)包括由中间地板(20)分隔的下层(16)和上层(18),中间地板包括较低部分(28)、较高部分(30)和过渡部分(32)。下层(16)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下过道(24),其在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延伸,上层(18)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上过道(26),其在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上延伸。下层(16)和上层(1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和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

Description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车厢,其包括由中间地板分隔的下层和上层,中间地板包括较低部分、较高部分和过渡部分,
较低部分和较高部分各自在过渡部分与车厢的相应侧壁之间延伸,并且具有沿高程(elevation)方向的彼此不同的相应高度。
【背景技术】
已知采用双层车厢,尤其是对于旨在运送乘客的铁路或公路载具,以增加针对相同的占地面积的可用位置数。
将车厢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叠置的两层会导致在这两层中的每一层中的顶棚下方的高度约束。这种有限的高度不一定使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感到不舒服,但对于在过道中通行的人、尤其是对于个子高的人来说可能会很难受。
另外,不断增加的隔音和隔热约束强加了越来越大的材料厚度,这导致车厢中的内部空间进一步减少。
然而,通常不可能改变车厢的总高度来增大顶棚下方的高度。实际上,大多数隧道、站台和设施都是针对载具的当前外形尺寸(gabarit)而专门量定的,并且很难自适应,尤其是在高度上。
因此,存在对双层车厢的特定布置的需求,其使得能够便于过道中的通行,同时保持相同的就坐位置数,并且不改变载具的外形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的载具车厢,其中增大了可用于乘客通行的高度,而不改变车厢的外形尺寸。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前述类型的车厢,其中,下层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下过道,下过道沿高程方向在地板的较高部分处延伸,上层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上过道,上过道在地板的较低部分上延伸,
下层和上层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低部分处的座位和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高部分处的座位。
根据特定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车厢包括单独考虑或根据任何技术上可实现的组合来考虑的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过渡部分沿横向方向大致部署在侧壁的正中间;
-座位成排地布置在下过道和上过道的两侧,每一排平行于自一个侧壁到另一侧壁的横向方向延伸;
-每一排的每个座位具有座椅(assise),其位于沿高程方向与排的其他座位基本相同的高度;
-下层的每一排包括的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高部分处的座位的数量少于地板的较低部分处的座位的数量,并且上层的每一排包括的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低部分处的座位的数量少于地板的较高部分处的座位的数量;
-下层的每一排都包括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高部分处的至多一个座位,并且上层的每一排都包括沿高程方向位于地板的较低部分处的至多一个座位;
-下层的至少一个座位和上层的至少一个座位沿高程方向位于过渡部分处;
-每一排的一个座位位于过渡部分处;以及
-下层和上层各自包括沿着侧壁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行李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描述是仅作为示例给出的,并且是参考附图进行的,在附图中: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厢的截面视图;
[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车厢的截面视图;以及
[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厢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横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厢10。车厢10包括界定内部空间14的车身12。车厢10尤其是双层的铁路载具,例如高速火车或有轨电车。
作为变型(未示出),车厢10是双层的公路载具的车厢,例如铰接车。
相对于以下方向来描述车厢10:沿着车厢10的正常行驶方向延伸的纵向方向X-X、垂直于纵向方向X-X并且在车厢10的正常行驶条件下为水平的横向方向Y-Y、以及在车厢10的正常行驶条件下为竖直的高程方向Z-Z。
车身12包括侧壁15a、15b以及上壁和下壁,它们在其之间界定了内部空间14。
示出了车厢10的中间平面P,其垂直于横向方向Y-Y延伸,与侧壁15a、15b等距。
内部空间14被中间地板20分隔成车厢10的下层16和车厢10的上层18。车厢10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楼梯(未示出),楼梯使得乘客能够从下层16去往上层18,并且反之亦然。
下层16沿高程方向Z-Z在上层18和地板20下方延伸。上层18沿高程方向Z-Z在下层16和地板20上方延伸。
内部空间14尤其旨在同时在下层16和上层18中容纳乘客。为此,下层16和上层18各自包括多个座位22,以及还分别包括下过道24和上过道26。
座位22被部署为沿着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横向方向Y-Y延伸的排。成排的座位22在下过道24和上过道26的两侧从一个侧壁15a、15b延伸到另一侧壁。
术语“排”意指尤其是沿横向方向Y-Y布置成一行的多个座位22。位于过道24、26之一的两侧的同一行上的座位22构成同一排。
有利地,同一排的座位22均被定向成相同的方向,尤其是沿纵向方向X-X。
例如,如图1所示,每排座位22包括四个座位22,其部署在下过道24和上过道26的两侧。
作为变型,至少一个座22被定向为沿横向方向Y-Y。
下过道24和上过道26分别在下层16和上层18上基本平行于纵向方向X-X延伸,以使得乘客能够在车厢10中通行。
根据本发明,地板20包括较低部分28、较高部分30和过渡部分32,其以彼此邻接的方式沿着横向方向Y-Y部署。
较低部分28和较高部分30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垂直于高程方向Z-Z延伸。它们被部署在彼此不同的各自的高度上,高度是从底壁沿高程方向Z-Z一直测量到较低部分28或较高部分30的各自的顶面。较低部分28的高度小于较高部分30的高度。较低部分28和较高部分30之间的高度差记为d。
地板20在较低部分28处具有厚度e1,并且在较高部分30处具有厚度e2
有利地,厚度e1和e2彼此相等。
过渡部分32相对于高程方向Z-Z倾斜地延伸,并且与中间平面P形成例如45°至75°之间的角度。
作为变型(未示出),过渡部分32形成被定向为平行于中间平面P的基本竖直的台阶。
较高部分28在过渡部分32与一个侧壁15a之间延伸,并且较低部分30在过渡部分32与另一侧壁15b之间延伸。
有利地,过渡部分32沿横向方向Y-Y基本在侧壁15a、15b的正中间延伸,并且被中间平面P横穿。这使得车厢10能够具有更靠近中间平面P的重心,并改善车厢10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下层16和上层18均包括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和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
下过道24沿着高程方向Z-Z在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延伸,并且上过道26在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上延伸。上过道26与车身12的顶壁隔开顶棚下方的高度h1,该高度是沿着高程方向Z-Z测量的,下过道24与地板20隔开顶棚下方的高度h2
过道24、26的部署使得能够增大顶棚下方的高度h1、h2,使得顶棚下方的高度与地板20的厚度之和h1+h2+e1和h1+h2+e2均大于在高程方向Z-Z上测得的车身12的上下壁之间的间距E。这尤其使得能够改善在车厢10中在过道24、26上通行的乘客的舒适度。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较低部分28与较高部分30之间的高度差d大于较低部分28和较高部分30中的地板20的厚度e1、e2。因此,顶棚下方的高度之和h1+h2直接大于间距E。
有利地,下层16的每排座位22包括在高程方向Z-Z上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单个座位22和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三个座位22。
在这种情况下,上层的每一排包括在高程方向Z-Z上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单个座位22和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三个座位22。
作为变型,下层16的每排座位22包括在高程方向Z-Z上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两个座位22和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三个座位22。
在这种情况下,上层18的每一排包括在高程方向Z-Z上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两个座位22和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三个座位22。
更一般性地,下层16的每一排包括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的数量少于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的数量,并且上层18的每一排包括的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的数量少于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的数量。座位22的这种分布使得能够更容易地设置用于下过道24和上过道26的空间。
尤其是,下层16和上层18的每排座位22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过渡部分32处的一个座位22。这使得能够增加每排的座位22的数量而不会侵占用于过道24、26的空间。
有利地,每排的每个座位22具有在高程方向Z-Z上与该排的其他座位22的座椅34基本位于相同的高度的座椅34,使得位于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如同在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那样。
座位22的这种部署使得能够改善内部空间14的美学外观以及乘客的舒适度。
有利地,行李架36在成排的座位22的上方在下层16和上层18沿着侧壁15a、15b延伸。
在图2中示出并且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厢10'。
车厢10'与车厢10的不同之处在于,每排座位22仅包括三个座位22。
对于下层的每一排,两个座位22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并且单个座位22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相反,对于上层18的每一排,单个座位22位于较低部分28处,并且两个座位22位于较高部分30处。
车厢10'的座位22在横向方向Y-Y上具有增加的宽度,这改善了占据它们的乘客的舒适度。车厢10'例如是一等座类型的铁路或公路载具的车厢,其为乘客带来了改善的舒适度。
作为变型,下层16的成排的座位22与上层18的成排的座位22具有不同的座位数量。例如,对于上层18的每一排,单个座位22位于较低部分28处,并且两个座位22位于较高部分30处,而对于下层16的每一排,三个座位22位于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并且单个座位22位于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
在图3中示出并且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厢10”。
车厢10”与车厢10相同,除了地板20的较低部分与较高部分之间的高度差d小于地板20的厚度e1、e2
于是,顶棚下方的高度之和h1+h2小于间距E,但是顶棚下方的高度与厚度之和h1+h2+e1仍大于间距E。
这样的构造使得能够具有更简单且更坚固的制成地板20,但是与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相比,提供的通行空间略少。

Claims (9)

1.多层(16、18)的车厢(10、10'、10”),其包括由中间地板(20)分隔的下层(16)和上层(18),所述中间地板(20)包括较低部分(28)、较高部分(30)和过渡部分(32),
所述较低部分(28)和所述较高部分(30)各自在所述过渡部分(32)与所述车厢(10、10'、10”)的相应侧壁(15a、15b)之间延伸,并且具有沿高程方向(Z-Z)的彼此不同的相应高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16)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下过道(24),所述下过道(24)沿高程方向(Z-Z)在所述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延伸,所述上层(18)包括用于乘客通行的上过道(26),所述上过道(26)在所述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上延伸,
所述下层(16)和所述上层(1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和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过渡部分(32)沿横向方向(Y-Y)大致部署在所述侧壁(15a、15b)的正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座位(22)成排地布置在所述下过道(24)和所述上过道(26)的两侧,每一排平行于自一个侧壁(15a、15b)到另一侧壁的横向方向(Y-Y)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每一排的每个座位(22)具有座椅(34),其位于沿高程方向(Z-Z)与所述排的其他座位(22)基本相同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下层(16)的每一排包括的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的数量少于所述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的数量,并且所述上层(18)的每一排包括的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座位(22)的数量少于所述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座位(22)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下层(16)的每一排都包括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高部分(30)处的至多一个座位(22),并且所述上层(18)的每一排都包括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地板(20)的较低部分(28)处的至多一个座位(2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下层(16)的至少一个座位(22)和所述上层(18)的至少一个座位(22)沿高程方向(Z-Z)位于所述过渡部分(32)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每一排的一个座位(22)位于所述过渡部分(32)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厢(10、10'、10”),其中,所述下层(16)和所述上层(18)各自包括沿着所述侧壁(15a、15b)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行李架(36)。
CN202010180760.0A 2019-03-18 2020-03-16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Pending CN1117034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02764A FR3093979B1 (fr) 2019-03-18 2019-03-18 Voiture à plusieurs niveaux à plancher décalé
FR1902764 2019-03-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3446A true CN111703446A (zh) 2020-09-25

Family

ID=6795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0760.0A Pending CN111703446A (zh) 2019-03-18 2020-03-16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712029B1 (zh)
CN (1) CN111703446A (zh)
ES (1) ES2908679T3 (zh)
FR (1) FR3093979B1 (zh)
PL (1) PL3712029T3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8906A (en) * 1924-10-16 1926-06-15 Yellow Coach Mfg Co Double-deck vehicle
GB329204A (en) * 1929-06-21 1930-05-15 Harry Mcdowel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bodies of passenger-carrying vehicles
BE654874A (zh) * 1964-10-27 1965-02-15
FR2700310A1 (fr) * 1993-01-11 1994-07-13 Collet Claude Car à deux étages à couloirs décalés.
JPH06344902A (ja) * 1993-04-12 1994-1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二階建て車両の構造
NL1003137C1 (nl) * 1996-05-15 1997-11-18 Berkhof Beheer B V Dubbeldeks voertuig voor personenvervoer, zoals in een autobus.
EP1426262A1 (fr) * 2002-10-24 2004-06-09 Alstom Voiture à deux niveaux pour véhicule ferrovaire
US20100187352A1 (en) * 2007-02-23 2010-07-29 Mr. Michael Yavilevich Multi deck aircraft
CN201703442U (zh) * 2010-06-02 2011-01-12 武汉中星达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错层式混合动力双层客车
DE102012219252A1 (de) * 2012-10-22 2014-04-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stöckiges Schienenfahrzeug
US20150069181A1 (en) * 2012-03-13 2015-03-1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assenger cabin for a means of transport and means of transport comprising a passenger cab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19049A (en) 1946-04-10 1950-08-15 Gen Motors Corp Domed observation car
DE1167666B (de) 1959-12-11 1964-04-09 Daimler Benz Ag Zwischendecke fuer zweistoeckige Verkehrsmittel, insbesondere Omnibusse
JPS60179373A (ja) * 1984-02-24 1985-09-13 Baru C S B Kk 2階建輸送体
FR2630073B1 (fr) 1988-04-14 1990-07-13 Cimt Lorraine Voiture ferroviaire a deux etages
DE4113605A1 (de) 1991-04-23 1992-10-29 Goerlitz Waggonbau Gmbh Wagenkastenaufbau fue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schienenfahrzeuge
US20030056686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Morlok Edward K. Railcar design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8906A (en) * 1924-10-16 1926-06-15 Yellow Coach Mfg Co Double-deck vehicle
GB329204A (en) * 1929-06-21 1930-05-15 Harry Mcdowel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bodies of passenger-carrying vehicles
BE654874A (zh) * 1964-10-27 1965-02-15
FR2700310A1 (fr) * 1993-01-11 1994-07-13 Collet Claude Car à deux étages à couloirs décalés.
JPH06344902A (ja) * 1993-04-12 1994-1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二階建て車両の構造
NL1003137C1 (nl) * 1996-05-15 1997-11-18 Berkhof Beheer B V Dubbeldeks voertuig voor personenvervoer, zoals in een autobus.
EP1426262A1 (fr) * 2002-10-24 2004-06-09 Alstom Voiture à deux niveaux pour véhicule ferrovaire
US20100187352A1 (en) * 2007-02-23 2010-07-29 Mr. Michael Yavilevich Multi deck aircraft
CN201703442U (zh) * 2010-06-02 2011-01-12 武汉中星达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错层式混合动力双层客车
US20150069181A1 (en) * 2012-03-13 2015-03-1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assenger cabin for a means of transport and means of transport comprising a passenger cabin
DE102012219252A1 (de) * 2012-10-22 2014-04-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stöckiges Schienen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12029B1 (fr) 2021-12-15
FR3093979A1 (fr) 2020-09-25
ES2908679T3 (es) 2022-05-03
EP3712029A1 (fr) 2020-09-23
PL3712029T3 (pl) 2022-04-19
FR3093979B1 (fr)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8531B2 (en) Passenger seat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4685473B2 (ja) 航空機の客室用座席の配列構造
US10899451B2 (en) Aircraft comprising a luggage storage container housed in the leading edge concavity
JP4673087B2 (ja) 航空機の客室用座席の配列構造
EP1843928B1 (en) Double-deck railway vehicle
US8746617B2 (en) Aircraft cabin module and associated aircraft cabin equipped with same
US20050178909A1 (en) Modular overhead privacy system and method
CN111498119A (zh) 用于载具的乘客舱室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此类舱室的载具
US20220281490A1 (en) Terrace railway car
US10661901B2 (en) Economy class cabin with sleeping berth in passenger aircraft
US11905019B2 (en) Passenger cabin area and aircraft having a passenger cabin area
US10449974B2 (en) Two-floor passenger railway car and train comprising such a car
US20070170311A1 (en) Resting deck in an aircraft with resting cabins
CN111703446A (zh) 具有错位地板的多层车厢
CN107697305A (zh) 一种远程宽体客机的卧铺与座席混合舱
EP3375687B1 (en)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front end of a monorail car
JP4969267B2 (ja) カーフェリーの乗用車積付配置及びカーフェリー
US2636454A (en) Double-deck railway passenger car with increased seating capacity
KR101595776B1 (ko) 이층 고속열차
EP1458603B1 (en) Flights of stairs arrangement in a passenger vehicle
CN215971509U (zh) 客运交通工具坐席布局结构
JPS62134394A (ja) 客船
CN101708724A (zh) 一种双层火车客车车厢
KR101675370B1 (ko) 이층 고속열차
US509325A (en) Thomas edward p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