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3905A -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93905A CN111693905A CN202010738384.2A CN202010738384A CN111693905A CN 111693905 A CN111693905 A CN 111693905A CN 202010738384 A CN202010738384 A CN 202010738384A CN 111693905 A CN111693905 A CN 1116939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test
- control unit
- main control
- terminal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16 pherom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42 basic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8—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G01R31/69—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of terminals at the end of a cable or a wire harness; of plugs; of sockets, e.g. wall sockets or power sockets in applian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6—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simulated virtual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forms, e.g. social simulations or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PS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主控单元、分布式测试设备、线路转接口以及终端模块,所述主控单元通过连接线路串行连接有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通过所述线路转接口连接所述终端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包括插头主壳体、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以及绝缘热缩管,所述插头主壳体的左端内壁上镶嵌有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控制端由所述主控单元控制,且通过通电弹片连接有电阻片,整个装置采用基于蚁群算法,以粒子的距离函数实现测试系统多支路优化设计,减少了控制电缆总长度,优化了系统测试方式,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对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插头常用于机舱内电路线缆的连接,当电路线缆连接安全插头时,出于安全性考虑,测试装置往往会对线缆电路进行检查,现代飞机电缆网络错综复杂,测试点众多,分布式测试是理想的解决方案,现有的用于航空插头电路线缆的检测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通过在产品内部设置冗余测试电路的方式来提高该产品测试性的方法,但这样既挤占了产品上本来就有限的空间资源,又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现有的检测装置在进行测试时,所用设备必定分布在机舱内外各个位置,存在着测试点的分类问题,测试设备定位的选址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近邻交换法,在满足转接电缆使用少交叉的基础上,实现转接电缆上插头的自动分类,将测试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案抽象为多支路旅行商问题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基于蚁群算法,以粒子的距离函数实现了测试系统多支路优化设计,减少了控制电缆总长度,优化了系统测试方式,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对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体积大、具有不确定因素以及测试点的分类、测试设备定位选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单元、分布式测试设备、线路转接口以及终端模块,所述主控单元通过连接线路串行连接有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通过所述线路转接口连接所述终端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包括插头主壳体、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以及绝缘热缩管,所述插头主壳体的左端内壁上镶嵌有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控制端由所述主控单元控制,且通过通电弹片连接有电阻片,所述电阻片两端连接有电子二极管,所述电子二极管、电阻片外部与所述插头主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电阻片的右端连接有绝缘热缩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单元内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有测试激励源模块,所述测试激励源模块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测量仪表,所述测量仪表反馈检测数据至所述控制器缓存模块,所述控制器数据端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同步至可视化人机界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量仪表通过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反馈信息采集所述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主控单元进行连线测试。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采集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内部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
S02、依据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采用邻近交换法构建邻近目标函数;
S03、通过邻近目标函数对机载插头位置进行分类并确定转接电缆的分支干路,对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进行最优选址;
S04、根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的最优位置,确定检测最优路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邻近交换法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插头检测区域,选择相应的邻近函数,求各个插头的邻近函数值;
其次,针对近邻函数值相近插头,采用邻近交换法实现;
最后,根据邻近交换结果获取测试点位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测试点位置信息作为粒子种群信息,通过连续粒子群算法对粒子种群信息进行随机优化获得最佳最优选址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续粒子群算法步骤如下:
首先,对所述粒子种群信息进行初始化;
其次,计算所以粒子的适应度、所有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以及种群的最优位置;
再者,根据粒子适应度对粒子位置进行排序,并跟新粒子位置和速度;
最后,通过最大迭代次数获得最优值和最优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最优值和最优位置设置为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测试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依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测试区域分配所述控制器控制线路以及所述主控单元的测试板卡。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质上是该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近邻交换法,在满足转接电缆使用少交叉的基础上,实现转接电缆上插头的自动分类,针对分布式测试设备之间控制电缆的最佳连接路径问题,以测试设备为节点,以控制电缆的物理连接关系为边,以测试点数为节点权重,将测试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案抽象为多支路旅行商问题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基于蚁群算法,以粒子的距离函数实现信息素浓度矩阵的更新,实现测试系统多支路优化设计,与原有就近连接的设计结果相比,减少了控制电缆总长度,优化了系统测试方式,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对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航空插头壳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主控单元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中:
1-主控单元;2-分布式测试设备;3-线路转接口;4-终端模块;5-控制器;6-可视化人机界面;7-激励源测试模块;8-测量仪表;
401-插头主壳体;402-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3-通电弹片;404-电阻片;405-电子二极管;406-导热胶层;407-绝缘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单元1、分布式测试设备2、线路转接口3以及终端模块4,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连接线路串行连接有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通过所述线路转接口3连接所述终端模块4,所述主控单元1内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的数据端连接有测试激励源模块7,所述测试激励源模块7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测量仪表8,所述测量仪表8反馈检测数据至所述控制器5缓存模块,所述控制器5数据端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同步至可视化人机界面6。
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应用灵活的分布式架构,各区域引入分布式测试设备2,并采用控制电缆将分布式测试设备2连接到主控单元1,实现主控单元1与分布式测试设备2以及终端模块4之间的连接,通过与系统主控单元1级联的方式,分布式测试设备2可直接部署在机舱内部,分担主控的测试工作,大大减少转接电缆的使用,真正实现测试系统的分布式布局。
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1是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由其内部的控制器5控制测量仪表、测试激励源模块等,主控单元1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提供可视化的人机界面,接受操作员的测控指令、执行测试、控制整个系统各个测试箱工作、完成测试结果输出与显示、提供错误报警信息和数据库操作与维护等功能。
如图2所示,所述终端模块4包括插头主壳体401、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以及绝缘热缩管407,所述插头主壳体401的左端内壁上镶嵌有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的控制端由所述主控单元401控制,且通过通电弹片403连接有电阻片404,所述电阻片404两端连接有电子二极管405,所述电子二极管405、电阻片404外部与所述插头主壳体401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406,所述电阻片404的右端连接所述绝缘热缩管407。
本实施例中,终端模块4通过内部电阻片404和电子二极管405并联的方式,将单独的测试线路转化为并联回路,只要将被测线路环路的另一端接入检测系统,就可以方便的实现线缆导通性测试;终端模块4还可对测试电缆导通方向进行选择,在满足基本测试要求的同时,终端模块4还能额外满足机上部分特殊电缆有导通方向要求的测试情况,终端模,4因将两端测试转化为单端测试,所以测试点数减少一半,测试效率提高了50%,同时降低了对测试系统主控单元1的性能要求。
所述测量仪表8通过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反馈信息采集所述终端模块4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器5根据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主控单元1进行连线测试。
本实施例中,终端模块1在被测线缆的一端接入测试系统的情况下,另外一端接上与产品连接器相匹配的短接端子,将被测线缆中的邻近线束短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回路,进行线束测试,终端模块4用于检测节点少或工人操作不便的区域,通过内部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的方式,将单独的测试电缆转化为并联回路,可以减少转接电缆的数量以及避免过长的转接电缆。
本实施例中,终端模块4内部主要由一些无源元件组成,由电阻和电子二极管并联之后构成双向导通回路,每组双向导通回路的两个端点与所述连接器部件对应的针脚连接;对电缆进行检测时,将该终端模块与电缆一端连接,通过在电缆另一端相对应的针脚施加一个测试信号来判断电缆的导通性能以及电缆的测试方向,将传统的两端测试转化为单端测试,优化系统测试方式,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了对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终端模块4,可以将测试节点数减半,简化测试系统,只需在测试端使用很短的转接电缆便可实现测试,便于操作,使整个测试过程变得简单、有序,避免测试过程杂乱。
如图3所示,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采集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内部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
S02、依据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采用邻近交换法构建邻近目标函数;
S03、通过邻近目标函数对机载插头位置进行分类并确定转接电缆的分支干路,对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进行最优选址;
S04、根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的最优位置,确定检测最优路径。
本实施例中,采用近邻交换法对机舱部位进行分析,选定相应近邻函数,在满足转接电缆使用少交叉的基础上,实现转接电缆上插头的自动分类,提高机舱内部插头的利用率,通过过调整分布式测试设备的位置,可使转接电缆的总长度最短,从而降低系统设计成本,同时便于转接电缆后期的保养与维护。
所述邻近交换法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插头检测区域,选择相应的邻近函数,求各个插头的邻近函数值;
其次,针对近邻函数值相近插头,采用邻近交换法实现;
最后,根据邻近交换结果获取测试点位置信息;
将所述测试点位置信息作为粒子种群信息,通过连续粒子群算法对粒子种群信息进行随机优化获得最佳最优选址位置。
所述连续粒子群算法步骤如下:
首先,对所述粒子种群信息进行初始化;
其次,计算所以粒子的适应度、所有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以及种群的最优位置;
再者,根据粒子适应度对粒子位置进行排序,并跟新粒子位置和速度;
最后,通过最大迭代次数获得最优值和最优位置。
将所述最优值和最优位置设置为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测试区域。
依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测试区域分配所述控制器5控制线路以及所述主控单元1的测试板卡。
本实施例中,以转接电缆总长最短为目标,对测试设备可接入点数和测试设备位置建立非线性函数优化模型,并分析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选用标准粒子群算法,惯性因子线性递减的粒子群算法,基于遗传思想的粒子群算法以及为提高算法后期收敛速度的分步遗传粒子群算法,对分布式测试设备可接入点数和测试设备位置进行优化,减少转接电缆总长度。
该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近邻交换法,在满足转接电缆使用少交叉的基础上,实现转接电缆上插头的自动分类,针对分布式测试设备之间控制电缆的最佳连接路径问题,以测试设备为节点,以控制电缆的物理连接关系为边,以测试点数为节点权重,将测试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案抽象为多支路旅行商问题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基于蚁群算法,以粒子的距离函数实现信息素浓度矩阵的更新,实现测试系统多支路优化设计,与原有就近连接的设计结果相比,减少了控制电缆总长度,优化了系统测试方式,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对主控单元的性能要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1)、分布式测试设备(2)、线路转接口(3)以及终端模块(4),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连接线路串行连接有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通过所述线路转接口(3)连接所述终端模块(4),所述终端模块(4)包括插头主壳体(401)、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以及绝缘热缩管(407),所述插头主壳体(401)的左端内壁上镶嵌有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的控制端由所述主控单元(401)控制,且通过通电弹片(403)连接有电阻片(404),所述电阻片(404)两端连接有电子二极管(405),所述电子二极管(405)、电阻片(404)外部与所述插头主壳体(401)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406),所述电阻片(404)的右端连接所述绝缘热缩管(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1)内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的数据端连接有测试激励源模块(7),所述测试激励源模块(7)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测量仪表(8),所述测量仪表(8)反馈检测数据至所述控制器(5)缓存模块,所述控制器(5)数据端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同步至可视化人机界面(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表(8)通过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反馈信息采集所述终端模块(4)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根据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402)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主控单元(1)进行连线测试。
5.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采集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内部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
S02、依据插头触点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的位置信息采用邻近交换法构建邻近目标函数;
S03、通过邻近目标函数对机载插头位置进行分类并确定转接电缆的分支干路,对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进行最优选址;
S04、根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的最优位置,确定检测最优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交换法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插头检测区域,选择相应的邻近函数,求各个插头的邻近函数值;
其次,针对近邻函数值相近插头,采用邻近交换法实现;
最后,根据邻近交换结果获取测试点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测试点位置信息作为粒子种群信息,通过连续粒子群算法对粒子种群信息进行随机优化获得最佳最优选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粒子群算法步骤如下:
首先,对所述粒子种群信息进行初始化;
其次,计算所以粒子的适应度、所有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以及种群的最优位置;
再者,根据粒子适应度对粒子位置进行排序,并跟新粒子位置和速度;
最后,通过最大迭代次数获得最优值和最优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最优值和最优位置设置为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测试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分布式测试设备(2)测试区域分配所述控制器(5)控制线路以及所述主控单元(1)的测试板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8384.2A CN111693905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8384.2A CN111693905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93905A true CN111693905A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86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38384.2A Pending CN111693905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9390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9069A (zh) * | 2021-11-18 | 2022-02-25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携式配电终端ftu自动化开关航插线序测试方法及工具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5586A (zh) * | 2013-09-26 | 2014-03-26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长距离多芯电缆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
CN104297606A (zh) * | 2014-10-31 | 2015-01-21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识别被测设备地址的转接电缆测试系统 |
CN104297623A (zh) * | 2014-10-31 | 2015-01-21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机上电缆完整性自动测试系统 |
CN106443311A (zh) * | 2016-11-29 | 2017-02-22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大型飞机自动化系统的导通和绝缘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06546876A (zh) * | 2016-11-04 | 2017-03-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缆导通检测的终端模块 |
CN107290632A (zh) * | 2017-07-31 | 2017-10-24 | 崔旭涛 | 一种便携式航空电缆故障测试系统 |
CN109425805A (zh) * | 2017-09-01 | 2019-03-05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9782127A (zh) * | 2019-01-21 | 2019-05-21 | 杭州雷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及电缆导通测试方法 |
-
2020
- 2020-07-28 CN CN202010738384.2A patent/CN1116939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5586A (zh) * | 2013-09-26 | 2014-03-26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长距离多芯电缆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
CN104297606A (zh) * | 2014-10-31 | 2015-01-21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识别被测设备地址的转接电缆测试系统 |
CN104297623A (zh) * | 2014-10-31 | 2015-01-21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机上电缆完整性自动测试系统 |
CN106546876A (zh) * | 2016-11-04 | 2017-03-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缆导通检测的终端模块 |
CN106443311A (zh) * | 2016-11-29 | 2017-02-22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大型飞机自动化系统的导通和绝缘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07290632A (zh) * | 2017-07-31 | 2017-10-24 | 崔旭涛 | 一种便携式航空电缆故障测试系统 |
CN109425805A (zh) * | 2017-09-01 | 2019-03-05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9782127A (zh) * | 2019-01-21 | 2019-05-21 | 杭州雷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智能终端模块及电缆导通测试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徐仙伟等: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
李苹慧等: "航空整机电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
赵佳鑫等: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骆飞平等: "飞机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布局优化设计研究", 《测控技术》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9069A (zh) * | 2021-11-18 | 2022-02-25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携式配电终端ftu自动化开关航插线序测试方法及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5260A (zh) | 服务器的系统与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553038B (zh) | 基于充电状态检测的智能型充电站 | |
CN109975694A (zh) | 一种继电器状态监测系统 | |
CN110058656A (zh) | 使用极高频电磁通信的计算装置 | |
WO2022121887A1 (zh) | 基于高频信号的电力用户相对位置识别装置、方法及设备 | |
CN111693905A (zh) |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1785154B (zh) | 多级连接器系统 | |
CN105353265A (zh) | 一种探针式多芯多型线缆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 | |
CN110086729A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847026A (zh) | 电学实验装置和系统 | |
CN108920399A (zh) | 数据线识别系统及方法 | |
CN212486542U (zh) | 一种物联网云通信的电能表检定装置及系统 | |
CN110022178A (zh) | 一种WiFi模块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 |
CN205665864U (zh) | 一种电力信息采集系统 | |
CN109616997A (zh) | 空气开关、电路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9061435A (zh) | 一种背钻加工能力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7529099A (zh) | 一种基于rfid的电子配线架控制系统 | |
CN107770014A (zh) | 一种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用健康检测管理系统 | |
CN208782523U (zh) | 电源管理装置及系统 | |
CN209542730U (zh) | 一种分布式电能质量数据采集装置 | |
CN208337886U (zh) | 一种便携式智能传感器网络系统装置 | |
CN205809651U (zh) | 设备监控装置 | |
CN110531646B (zh) | 基于fpga的功率组件系统故障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 |
CN20788289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多级互联装置和互联系统 | |
CN221926593U (zh) | 一种飞机线缆测试导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