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5805A -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5805A
CN109425805A CN201710779642.XA CN201710779642A CN109425805A CN 109425805 A CN109425805 A CN 109425805A CN 201710779642 A CN201710779642 A CN 201710779642A CN 109425805 A CN109425805 A CN 109425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achine
ended
modul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96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宝松
聂磊
付柯楠
闫春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107796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5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5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5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8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air- or spacecraft, railway rolling stock or sea-going vess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通讯联系步骤,用于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建立测量回路步骤,用于将所述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单端测量步骤,用于将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适应性强、测试信息丰富、测试灵活、速度快、准确等优点,可满足总装前以及机务维护中对电缆的全部测试需求。

Description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故障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故障会伴随电缆投入使用而发生,与此同时,故障检测手段应运而生。近年来,电缆故障诊断技术成为电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航空电缆是飞机的神经系统,为飞机的电气、航电、通讯、操纵等系统输送动力电源、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航空电缆故障是飞机电子、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是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航空电缆故障的检测和定位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在机务维修中,航空电缆故障的准确检测对保证飞机质量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在组装调试和使用维护过程中,都会出现因机载设备工作异常而需要测试机上电缆的问题。目前的做法通常是采用阻抗法,具体操作是使用普通的数字万用表,接上很长的导线,由两个测试者在电缆两端分别测试各个端点,这种方法有许多不便之处:
a)被测电缆两端距离很可能较远,测试时需要拉很长的导线,非常不便;
b)测试时要两人配合,而且彼此要交流协调,尤其在距离远、环境噪声较大时,交流不便;
c)被测电缆端头很多都是在比较暗的狭小空间中,测试人员“钻”在里面查找细小的电缆节点既困难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d)需要逐点测,且每一点都要两人协调确定,因此测试速度慢;
e)测试项不全面,仅能进行通断测试,不能对导通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及缩针等故障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适应性强、测试信息丰富、测试灵活、速度快、准确等优点,可满足总装前以及机务维护中对电缆的全部测试需求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试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通讯联系步骤,用于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
建立测量回路步骤,所述智能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
单端测量步骤,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
所述单端测量步骤,还包括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所述单端测量步骤中,包括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步骤中:
近端连接步骤,在近端,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链接步骤,在远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步骤包括:
电源管理步骤,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
短接模块管理步骤,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步骤,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包包括:
通讯联系模块,用于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
测量回路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
单端测量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
所述单端测量模块,还包括用于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所述单端测量模块中,包括用于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模块中:
近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近端,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远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模块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
短接模块管理模块,用于将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机上电缆排故时转接电缆长、铺设不便的问题,最大限度简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利用飞机机体等电位的特性,将机体作为主机与智能短接模块之间的公共信号地,同时从待测电缆本身的线芯中动态选择一根作为通讯线,从而实现无外接通讯电缆情况下的主机与智能短接模块的双向通讯,同步测量;智能短接模块可将待测电缆远端的任意线芯与公共信号地相连,从而形成相对于近端导通电阻测量回路,主机通过测量该回路的导通电阻,即可实现通断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的智能短接模块接线图。
图2为本发明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的智能短接模块硬件框图。
图3为本发明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的智能短接模块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首先参考图1和图2,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通讯联系步骤: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在本步骤中,主机、智能短接模块和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为下一步建立测量回路步骤做好准备。
建立测量回路步骤:所述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主机通过1-WIRE通讯线向所述短接模块发送用于控制模拟开关的通讯命令,使需要被测试的导线即1-WIRE通讯线连接到接地桩,以此测量回路,为单端测量步骤做好准备。
单端测量步骤:将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
本发明可实现对线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以减少维修工作中的错误拆装次数,避免因错误拆装减少电缆寿命。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端测量步骤,还包括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端测量步骤中,包括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步骤中:
近端连接步骤:在近端,近端即是操作端,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链接步骤:在远端,远端即是短接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参考图3,下面说明一下所述智能短接模块的工作步骤,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步骤包括:
电源管理步骤: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所述智能短接模块内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步骤中,对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当电源电量不足时,给电源进行充电,另外还给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路中的各个模块中的工作电源进行匹配,即DC/DC变换,使得电源输出适合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
短接模块管理步骤: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短接模块是一个可编程模块,主机可通过485通讯接口对其进行参数配置和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步骤: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参考图1和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包括:
通讯联系模块,用于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在模块中,主机、智能短接模块和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为测量回路模块工作做好准备。
测量回路模块,用于将所述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在模块中,主机、智能短接模块和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为单端测量模块做好准备。
单端测量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电缆的单端测量。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端测量模块,还包括用于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端测量模块中,包括用于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模块中:
近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近端,近端即是操作端,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远端,远端即是短接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参考图3,下面说明一下所述智能短接模块,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模块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所述智能短接模块内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步骤中,对电源的电量进行管理,当电源电量不足时,给电源进行充电,另外还给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路中的各个模块中的工作电源进行匹配,即DC/DC变换,使得电源输出适合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
短接模块管理模块,用于将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短接模块是一个可编程模块,主机可通过485通讯接口对其进行参数配置和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通讯联系步骤,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
建立测量回路步骤,所述智能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
单端测量步骤,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测量步骤,还包括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测量步骤中,包括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步骤中:
近端连接步骤,在近端,所述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链接步骤,在远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步骤包括:
电源管理步骤,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
短接模块管理步骤,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步骤,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6.一种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联系模块,用于通过主机和智能短接模块选定机上电缆中的其中一根导线作为1-WIRE通讯线,建立通讯联系;
测量回路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短接模块通过所述1-WIRE通讯线接收主机发送的通讯命令,控制模拟开关,使线缆中相应导线连接到接地桩,建立测量回路;
单端测量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测量回路实现对电缆的单端测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测量模块,还用于通过飞机机体电位的特性实现对机上电缆的其中一根导线的导通电阻进行测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测量模块中,还用于对电缆中的所述1-WIRE通讯线的短路、断路、阻抗变大、缩针故障的快速测量步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讯联系模块中:
近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近端,主机通过转接电缆与待测电缆的近端插头相连,并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远端连接模块,用于在远端,智能短接模块通过转接头与待测电缆远端插头相连,亦通过接线夹与飞机机体相连。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短接模的工作模块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源充电管理和DC/DC变换;
短接模块管理模块,用于将主机通过485通讯接口对短接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以及后期的程序升级;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1-WIRE通讯命令,并控制模拟开关将被测导线与接地桩连通。
CN201710779642.XA 2017-09-01 2017-09-01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425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642.XA CN109425805A (zh) 2017-09-01 2017-09-01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642.XA CN109425805A (zh) 2017-09-01 2017-09-01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5805A true CN109425805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9642.XA Pending CN109425805A (zh) 2017-09-01 2017-09-01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58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3905A (zh) * 2020-07-28 2020-09-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796217A (zh) * 2020-07-28 2020-10-20 宁夏中科天际防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接卡的智能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687186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上海歆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便携多芯线缆测试仪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6464Y (zh) * 1993-07-08 1995-08-30 王基正 单端测线器
CN1595186A (zh) * 2004-07-02 2005-03-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1449431U (zh) * 2009-04-27 201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一种电缆通路无线测试仪
CN102680859A (zh) * 2012-05-31 2012-09-1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用于电缆网络的导通绝缘测试方法
CN103675586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长距离多芯电缆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204086455U (zh) * 2014-05-30 2015-01-07 智友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检测模拟装置
CN104407272A (zh) * 2014-12-16 2015-03-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缆识别装置
CN107290632A (zh) * 2017-07-31 2017-10-24 崔旭涛 一种便携式航空电缆故障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6464Y (zh) * 1993-07-08 1995-08-30 王基正 单端测线器
CN1595186A (zh) * 2004-07-02 2005-03-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芯电缆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1449431U (zh) * 2009-04-27 201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一种电缆通路无线测试仪
CN102680859A (zh) * 2012-05-31 2012-09-1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用于电缆网络的导通绝缘测试方法
CN103675586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长距离多芯电缆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204086455U (zh) * 2014-05-30 2015-01-07 智友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检测模拟装置
CN104407272A (zh) * 2014-12-16 2015-03-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缆识别装置
CN107290632A (zh) * 2017-07-31 2017-10-24 崔旭涛 一种便携式航空电缆故障测试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3905A (zh) * 2020-07-28 2020-09-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航空插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796217A (zh) * 2020-07-28 2020-10-20 宁夏中科天际防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接卡的智能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1796217B (zh) * 2020-07-28 2023-05-16 中科天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接卡的智能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687186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上海歆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便携多芯线缆测试仪
CN113687186B (zh) * 2021-08-30 2024-02-13 上海歆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便携多芯线缆测试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1331B (zh) 一种用于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的检测平台及控制方法
CN109425805A (zh) 机上电缆通断单端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8152734B (zh) 一种用于阀类检修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569751A (zh) 对电动汽车的高压辅助电器线束进行绝缘性能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CN204649868U (zh) 低压带电电缆线对核查仪
CN108388236A (zh) 柱上自动化开关控制器的性能测试系统
CN105652098A (zh) 一种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接地电阻检测分析系统
CN110618327A (zh) 一种移动式配电自动化测试装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06569187B (zh) 一种基于老化台的自动监控系统
CN208383984U (zh) 一种智能电表
CN207380099U (zh) 一种多通道信号转换装置
CN208283483U (zh) 一种充电枪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208937653U (zh) 一种轨道电路轨旁监测维护系统的测试工装
CN209624686U (zh) 一种远程操控绝缘电阻测量装置
CN107894545B (zh) 便携式设备配线与机车信号传感器智能检测方法
CN210222230U (zh) 一种民航飞机起落架电气导线束的自动测试设备
CN207833264U (zh) 一种通用型飞机测试设备的适配器
CN113176438A (zh) 变电站二次回路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105629075A (zh) 一种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接地电阻检测系统
CN207301205U (zh) 一种智能站备自投传动辅助装置
CN112858881A (zh) 一种电子技术专业用电路故障检修装置
CN212008684U (zh) 一种测试工装的切换电路及轨道电路室外设备测试工装
CN215575371U (zh) 一种在线非接触式接地电阻测试系统
CN109884470A (zh) 精密线缆测试系统
CN213715468U (zh) 一种具gps信号转发切换功能的航空产品模拟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