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3392B -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3392B
CN111683392B CN202010321771.6A CN202010321771A CN111683392B CN 111683392 B CN111683392 B CN 111683392B CN 202010321771 A CN202010321771 A CN 202010321771A CN 111683392 B CN111683392 B CN 111683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detection
small cell
signal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17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3392A (zh
Inventor
原田浩树
武田和晃
永田聪
石井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3217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3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3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3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3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83Multi-mode cell search, i.e. where several modes or systems can be used, e.g. backwards compatible, dual mode or flexibl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是在现有的面向用户终端的检测用信号和小型小区检测/测量用信号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一种基站,形成在覆盖范围中包含小型小区的宏小区,且与能够连接到所述小型小区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基站设置:指示单元,针对预定的频率,对用户终端指示使用了从所述小型小区发送的同步信号的第一检测处理和使用了从所述小型小区发送的检测/测量用信号的第二检测处理的一方或者双方;以及发送单元,在所述指示单元指示了所述第二检测处理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Description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9月4日、申请号为201480052817.1(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4/073288)、发明名称为“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成为了标准(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多址方式,在下行线路(下行链路)中使用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在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中使用基于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
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也正在研究LTE的后继系统(例如,有时也称为LTE advanced或者LTE enhancement(以下,称为“LTE-A”))。在LTE-A系统中,正在研究在具有半径为几千米左右的宽范围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宏小区内形成具有半径为几十米左右的局部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小型小区(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的HetNet(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例如,非专利文献2)。此外,在HetNet中,还研究在宏小区(宏基站)和小型小区(小型基站)间不仅使用相同的频带的载波,还使用不同的频带的载波。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TRA and Evolved UTRAN Overalldescription”
非专利文献2:3GPP TR 36.814“E-UTRA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physical layer aspect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HetNet中,设想在宏小区内配置多个小型小区。在这个情况下,设想例如在业务量大的地点局部配置小型小区,实现小区间的卸载(Off-load)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用户终端有效率地检测小型小区而连接的方法,研究了新导入小型小区检测用机制(小型小区发现(Small cell discovery))。
在小型小区发现中,设想使用与现有的同步信号或测量信号不同的新的检测/测量用信号。另一方面,在小型小区中,为了确保与现有的系统的兼容性(向后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le)),设想还进行现有的面向用户终端的各种信号的发送。因此,如何控制使用了现有的面向用户终端的各种信号的小型小区的检测/测量和使用了新导入的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小型小区的检测/测量成为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现有的面向用户终端的检测用信号和小型小区检测/测量用信号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基站是形成在覆盖范围中包含小型小区的宏小区且与能够连接到所述小型小区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有:指示单元,针对预定的频率,对用户终端指示使用了从所述小型小区发送的同步信号的第一检测处理和使用了从所述小型小区发送的检测/测量用信号的第二检测处理的一方或者双方;以及发送单元,在所述指示单元指示了所述第二检测处理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终端,具有:接收单元,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执行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以及发送单元,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在第二小区中执行所述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具有: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的步骤;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执行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步骤;以及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的步骤,在所述执行测量的步骤中,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在第二小区中执行所述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站,具有:发送单元,在第一小区中,发送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对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执行进行控制;以及接收单元,被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第一小区同步的定时,对第二小区中的所述测量的执行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现有的面向用户终端的检测用信号和小型小区检测/测量用信号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HetNet的概念图。
图2是说明小型小区检测中的DS发送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3是说明小型小区检测和传统小区搜索(Legacy cell search)的概要的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小型小区检测以及传统小区搜索的控制方法的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中的小型小区检测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宏基站的功能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小型基站的功能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在Rel.12以后设想的HetNet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HetNet是宏小区(Macrocell)和小型小区(Small cell)的至少一部分在地理上重复而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HetNet包括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为宏基站)、形成小型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为小型基站)、与宏基站和小型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而构成。
一般用户分布或业务量不均匀,根据时间或者地点而变动。因此,在宏小区内配置多个小型小区的情况下,设想小型小区根据地点而以密度或环境不同的方式来配置。例如,考虑在用户终端聚集较多的车站或购物中心等中提高小型小区的配置密度(密集的小型小区(Dense small cell))。通过在业务量大的地点密集且局部地(簇(cluster)状地)配置小型小区,能够获得小区间的卸载效果。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用户终端有效率地检测小型小区而连接的方法,正在研究新导入小型小区检测用机制(小型小区发现)。在小型小区发现中,正在研究不使用以往的小区检测用信号(同步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而是新利用小型小区用的检测/测量用信号(也称为发现信号(DS))来进行小型小区的检测/测量。
例如,设想小型小区以长周期来发送检测/测量用信号(DS),基于从检测到该DS的用户终端报告的接收状态(RSRP、RSRQ等)来控制对于小型小区的用户终端的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从多个小型小区在预定期间以长周期来同时发送(同步发送)DS(参照图2)。由此,即使是在小型小区高密度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决定用户终端连接的小型小区且抑制开销的增大。
另一方面,设想即使是在导入这样的小型小区检测机制的情况下,也与现有系统(例如,Rel.11以前)确保向后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le)。因此,设想导入小型小区用的检测/测量用信号,另一方面,用于现有的用户终端(Legacy UE)的现有的小区检测用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CRS)与以往同样地发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支持Rel.12的用户终端既能够利用现有的机制(利用了小区检测用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CRS)的现有小区搜索),也能够利用新的机制(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但是,没有决定各状况中的用户终端的具体的动作方法,成为研究课题(参照图3)。
例如,设想在小型小区和宏小区重叠的系统中,支持Rel.12的用户终端只进行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机制(以下,也记载为“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必须设为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机制是支持现有的所有的LTE情形(宏小区检测、空闲状态(Idle模式)的用户终端、高速移动的用户终端等)下的动作的机制。因此,与PSS/SSS/CRS同样地,必须以短的周期重复发送DS,导致小型小区间的干扰或开销增加。
因此,考虑即使是Rel.12的用户终端,也不仅是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机制,还利用现有的小区检测用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CRS)。即,设想用户终端根据本终端的状况,既有作为对基于现有的小区检测用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CRS)的测量加上的辅助性的测量而进行基于DS的测量的情况,也有进行只基于DS的测量的情况。
在前者的情况下,使用了PSS/SSS/CRS的测量结果和使用了DS的测量结果的双方混合存在,但此时使用双方的测量结果进行什么样的控制成为问题。例如,在用户终端中,如何控制对于现有小区搜索的测量结果和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的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的发送条件(发送内容、有无发送(事件触发)等)成为问题。
另一方面,在进行只利用了DS的检测/测量的情况下(后者),也是如何控制对于用户终端的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对于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的发送条件成为问题。
此外,若支持Rel.12的用户终端始终进行现有(传统)小区搜索(利用了PSS/SSS的小区检测和使用了CRS的RSRP/RSRQ测量)和小型小区检测(利用了DS的小区检测/RSRP/RSRQ测量)的双方,则也考虑用户终端的负担会增加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人等想到了:设想利用现有的小区检测用信号(PSS/SSS)以及测量用信号(CRS)的情况(传统小区搜索),通过对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进行控制,从而适当地控制用户终端的动作。例如,发现了:从用户终端所连接的基站指示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和/或传统小区搜索,并在进行小型小区检测时,将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宏小区应用的频率(F1)和小型小区应用的频率(F2)可以是相同的频率(相同频率),即使是不同的频率(不同频率)也能够应用。
(第一方式)
在第一方式中,说明用户终端基于来自网络(例如,基站)的指示,进行预定的频率中的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
图4表示由形成小型小区的小型基站和形成在覆盖范围中包含小型小区的宏小区的宏基站、以及能够与该小型基站以及宏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构成的系统。此外,在图4中,表示宏小区应用的频率和小型小区应用的频率相同的情况(F1)、宏小区应用的频率(F1)和小型小区应用的频率(F2)不同的情况。
基站(例如,宏基站)对与该基站连接中的用户终端UE#1(Connected UE)指示有无预定的频率(例如,F2)中的小型小区检测(小型小区发现(Small cell discovery))。此时,宏基站也能够针对预定的频率(例如,F2),指示使用了从所述小型小区发送的同步信号(SS)或参考信号(CRS)的传统小区搜索。
在图4中,表示对用户终端#1指示F2中的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对用户终端#2指示F2中的小型小区检测和传统小区搜索的情况。此外,能够设为在F1中,没有小型小区检测指示的用户终端#3、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4进行传统小区搜索。
宏基站能够使用上位层信令(例如,RRC信令)进行该小型小区检测的指示。具体而言,宏基站将与有无利用了每个频率的DS的小型小区检测有关的信息包含在定义测量对象的信息元素(MeasObjectEUTRA(以下,也记载为“MeasObject”))中通知给用户终端。
在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将与检测/测量用信号(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例如,发送定时)通知给用户终端。此时,宏基站指定与宏小区同步的DS的定时(宏小区的系统帧号(SFN)、子帧号、发送周期)。若小型小区与宏小区同步,则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宏小区的同步信息,适当地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等。
进一步,作为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基站也可以除了DS的发送定时之外还将发送功率、天线端口数、DS频率、带宽、信号结构等的参数(辅助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通过利用从基站通知的辅助信息,能够适当地掌握DS的到来定时等而有效率地进行DS的检测/测量。另外,基站也可以将上述的辅助信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包含在定义测量对象的信息元素的“MeasObject”中,也可以作为定义了DS信号的结构的“DiscoveryRS-Config”来指示。以下,详细说明小型小区检测(小型小区发现)的指示和辅助信息的通知方法。
<方法1>
例如,NW(例如,宏基站)在MeasObject中包括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系统帧号(SFN)或子帧号等的DS定时(DiscoverySubframePatternConfig)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将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和DS定时等的与DS参数有关的信息包含在同一个信息元素中发送。此时,也可以将与成为尝试检测的对象的小型小区有关的信息(小型小区识别符列表)包含在MeasObject中。
作为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能够包括有无小型小区检测和传统小区搜索。例如,基站能够分别指定在用户终端指定的频率中是否进行传统小区搜索、是否进行小型小区检测(选项1)。在该情况下,能够由2比特来指定(1)不进行传统小区搜索以及小型小区检测的双方、(2)只进行传统小区搜索、(3)只进行小型小区检测、(4)进行传统小区搜索以及小型小区检测的双方这4种模式的动作。另外,该2比特的信息并不限定于在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的区域中规定的情况。也可以在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的区域和传统小区搜索用的指示(LegacyConfig)的区域中分别规定1比特(合计2比特)。
或者,基站指定在所指定的频率中用户终端是否进行小型小区检测(选项2)。在该情况下,能够由1比特来指定(1)不进行小型小区检测(只有传统小区搜索)、(2)进行小型小区检测这2种模式的动作。在想要使用户终端只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只要预先对用户终端通知在对用户终端通知了上述“(2)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省略传统小区搜索即可。
或者,基站指定在所指定的频率中用户终端是否进行小型小区检测,在该频率不是用户终端的连接中的频率的情况下,不进行传统小区搜索,只进行小型小区检测(选项3)。在该情况下,能够由1比特来指定(1)不进行小型小区检测(只有传统小区搜索)、(2)进行小型小区检测这2种模式的动作。例如,在对用户终端通知了上述“(2)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比较用户终端所指定的频率和通信状态的频率,在频率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利用了DS信号的小型小区检测,不进行传统小区搜索。
这样,通过将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和DS定时等的与DS参数有关的信息包含在同一个信息元素中发送,从而在用户终端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能够活用DS定时等的辅助信息而有效率地进行小型小区检测。
<方法2>
此外,NW(例如,宏基站)在MeasObject中包括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发送功率、天线端口数、DS频率、带宽、信号结构等的辅助信息包含在定义检测用参考信号结构的信息元素(DiscoveryRS-Config)中通知给用户终端。这样,通过将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包含在其他的信息元素中发送,从而能够将发送功率或天线端口数、信号结构这样的与检测用参考信号有关的更加详细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
在从基站指示了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在MeasObject中包括“有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所指定的频率中执行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在其他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只执行传统小区搜索(Legacy cell search)。
另外,用户终端能够在从基站指示了DS的定时的情况下,参照与连接着的小区(例如,宏小区或者其他的小型小区)的同步,并在所指定的定时进行小型小区检测。
在多个小型小区高密度地配置的结构中,由于存在小区间的干扰(例如,CRS的干扰或PSS/SSS间的冲突所产生的干扰)的影响,所以在使用传统小区搜索的情况下,小型小区检测需要较多时间。如上所述,通过基站对用户终端指示预定的频率中的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和/或传统小区搜索,能够根据各用户终端的连接状况来适当地控制小型小区检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基站对用户终端指示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和传统小区搜索的双方,用户终端(例如,图4的用户终端#2)在DS的发送周期之间也能够进行基于传统小区搜索的小型小区的检测/测量。由此,通过考虑传统小区搜索的检测/测量结果而进行小型小区检测,能够降低小型小区的检测延迟。
(第二方式)
在第二方式中,说明在进行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和传统小区搜索的情况下,限制在小型小区检测(DS发送)中利用的资源的情况。
还考虑小型小区检测用的DS通过网络自由设定发送子帧,而不通过规格来固定地规定发送子帧。在DS的发送周期不是10或5的倍数的情况下,在每个周期发送DS的无线帧内的子帧位置发生变化。由此,还存在现有的同步信号(PSS/SS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广播信号(PBCH)、系统信息(SIB)、寻呼信息(Paging)等和DS发生冲突的顾虑。
若考虑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则认为优选将PSS/SSS/CRS/PBCH的信息比DS优先。另一方面,考虑与数据信号(PDSCH信号)等相比,优选将小型检测用的DS优先。
因此,设为当存在DS的资源与PSS/SSS/CRS/PBCH、SIB、寻呼信息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进行小型小区检测(DS发送)而进行传统小区搜索的结构。用户终端能够假设在分配了PSS/SSS/CRS/PBCH、SIB、寻呼信息等的资源中没有DS而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假设利用于DS的资源元素不利用于PDSCH发送而进行小型小区检测。
例如,如上述第一方式所示,在NW(基站)通过MeasObject等指示小型小区检测时,对用户终端指定不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资源(系统帧号、子帧号或者这些组合)。
用户终端能够参照与连接中的小区(例如,宏小区)的同步,在从基站指定的资源中不进行小型小区检测,只执行传统小区搜索。
(第三方式)
在第三方式中,说明对于空闲状态(Idle模式)的用户终端的小型小区检测指示。
关于没有与基站连接的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不是连接模式的用户终端),从不同频率的小区的再选择(Cell reselection)或位置估计的观点出发,也是进行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成为有效。尤其,由于利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的负担比以往的小区搜索/测量更小,所以对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的电池产生的影响也小。
另一方面,对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如上所述那样不能利用RRC信令。因此,在第三方式中,对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使用来自宏小区的广播信息来通知小型小区检测的频率以及定时等(参照图5)。
例如,基站在系统信息块(SIB-X)中追加指定检测用频率(DiscoveryFrequency)或检测子帧图案结构(DiscoverySubframePatternConfig)而通知给用户终端。由此,即使是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也能够基于来自宏小区的通知来适当地掌握小型小区中的DS的到来定时等而有效率地进行DS的检测/测量。
(第四方式)
在第四方式中,说明在用户终端中在传统小区搜索和小型小区检测中分别获得的测量结果(例如,接收状态(RSRP/RSRQ等))的测量报告的发送控制。
用户终端在分别进行了传统小区搜索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取得与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预定小区对应的小区ID/RSRP/RSRQ、与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预定小区对应的小区识别符/RSRP/RSRQ。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使用以下的方法1~3中的任一个而对基站(NW)报告测量结果作为测量报告。
<方法1>
用户终端对基站发送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的双方作为测量报告。在该情况下,基站能够关于用户终端和小型小区基站的接收状态,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将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在相同的定时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定时发送。
<方法2>
用户终端在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中,关于小区识别符(例如,小区ID),发送在各个小区中检测到的信息,关于接收状态,将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优先作为测量报告来发送给基站。即,在有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检测到的小区识别符(例如,小区ID)的情况下,追加到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而报告。
这样,关于接收状态信息,只发送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从而能够抑制报告尺寸的增大。方法2尤其在小型小区检测的检测/测量精度比传统小区搜索更高的情况下成为有效。
<方法3>
用户终端在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中,将传统小区搜索的结果直接发送,关于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只发送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没有检测到的小区识别符(例如,小区ID)。关于接收状态信息,只发送传统小区搜索的结果,从而能够抑制报告尺寸的增大。方法3尤其在与以往同样地基于传统小区搜索的结果且将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作为补充信息来发送的情况下成为有效。
此外,用户终端在发送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或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作为测量报告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周期性地报告的方法或者在满足预定条件(事件触发)的情况下报告的方法。
当应用在测量结果满足了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报告的报告的方法的情况下,优选关于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分别设定预定条件(事件触发)。
例如,能够对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RSRP/RSRQ等)设定下述的事件触发。
(1)事件A1-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服务小区(Serving)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
(2)事件A2-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服务小区(Serving)低于阈值的情况下
(3)事件A3-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相邻小区(Neighbor)和P小区之差超过了偏移的情况下
(4)事件A4-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相邻小区(Neighbor)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
(5)事件A5-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P小区低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Neighbor)超过了阈值2的情况下
(6)事件A6-ds:在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相邻小区(Neighbor)和S小区之差超过了偏移的情况下
另外,在上述的事件触发中,各事件触发的指定或阈值的指定能够对每个测量对象的频率(MeasObject)单独指定。此外,服务小区表示所连接的小区,上述事件A1、A2中的在P小区的频率中使用的阈值和在S小区的频率中使用的阈值能够单独指定。
另外,在上述事件触发中,在事件A3、A5、A6等中,产生比较传统小区搜索的测量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的情况。例如,在事件A3、A5、A6中,存在在相邻小区和P小区/S小区间传统小区搜索和小型小区检测混合存在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直接比较各自的结果,也可以对一方的结果(例如,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附加基于接收质量等的偏移而进行比较。与偏移有关的信息能够从基站通知给用户终端。通过基于接收质量等而对一方的结果加上偏移而比较,用户终端能够适当地比较通过不同的信号来测量的结果,所以能够以高精度来控制测量报告的触发。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如图6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形成宏小区C1的宏基站11、在宏小区C1内配置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小型基站12a以及12b。用户终端20能够与宏基站11、小型基站12a以及12b(以下,统称为小型基站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无线通信。另外,宏基站11、小型基站12的数目并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数目。
在宏小区C1以及小型小区C2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频带。此外,宏基站11以及各小型基站12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相互连接。宏基站11以及各小型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并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宏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eNodeB(eNB)、无线基站、发送点(transmission point)等。小型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家庭eNodeB(Home eNodeB))、发送点、eNodeB(eNB)等。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的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也可以除了移动通信终端之外还包括固定通信终端。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通信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CFICH、PHICH、广播信道(PBCH)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上位层控制信息。通过PDCCH、EPDCCH,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和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上位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等。
以下,在不区分宏基站11以及小型基站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无线基站1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接口单元1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接口单元1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的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放大器单元102对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后由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各发送接收天线1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中放大,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在被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接口单元106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的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接口单元106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与相邻基站发送接收(回程信令)信号。例如,经由接口单元106进行宏基站11和小型基站12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或者,接口单元106经由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宏基站11的功能结构图。另外,以下的功能结构由宏基站11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等构成。
如图8所示,宏基站11具备调度器(控制单元)301、DS参数决定单元302、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单元303、DL信号生成单元304、测量报告取得单元305等。
调度器301进行对用户终端20发送的DL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用户终端20发送的UL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调度)。例如,调度器301在对用户终端20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指示DL信号生成单元304生成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发送定时等的辅助信息)。
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第一方式所示,调度器3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MeasObject中包括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系统帧号(SFN)或子帧号等的DS定时(DiscoverySubframePatternConfig)(上述第一方式的方法1)。或者,调度器3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MeasObject中包括小型小区检测指示(DiscoveryConfig)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另一方面,将发送功率、天线端口数、DS频率、带宽、信号结构等的辅助信息包含在定义检测用参考信号结构的信息元素(DiscoveryRS-Config)中(上述第一方式的方法2)。
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单元303对用户终端控制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的指示。例如,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单元303对与宏基站11连接中的用户终端(Connected UE)指示有无预定的频率(例如,F2)中的小型小区检测。此外,小型小区检测指示单元303针对预定的频率(例如,F2),还指示使用了从小型小区发送的同步信号(SS)或参考信号(CRS)的传统小区搜索。
DS参数决定单元302在对用户终端进行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的指示的情况下,决定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作为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举出DS的发送定时、发送功率、天线端口数、DS频率、带宽、信号结构等的参数(辅助信息)。在DS参数决定单元302中决定的信息输出到调度器301、DL信号生成单元304。
DL信号生成单元304基于来自调度器301、DS参数决定单元302的指示,生成DL信号。DL信号生成单元304中生成的信号经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给用户终端20。
测量报告取得单元305取得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取得单元305将通过用户终端中的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以及通过使用了DS的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作为测量报告而接收。并且,测量报告取得单元305基于该测量报告来控制用户终端对于小型小区的连接。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小型基站12的功能结构图。另外,以下的功能结构由小型基站12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等构成。
如图9所示,小型基站12具备UL信号检测单元311、调度器312、DL信号生成单元313等。
UL信号检测单元311检测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UL信号检测单元311还能够接收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测量报告。
调度器312进行要对用户终端20发送的DL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调度)。此外,调度器312对检测/测量用信号(DS)的发送进行控制。
DL信号生成单元313基于来自调度器312的指示,生成DL信号。例如,DL信号生成单元313生成同步信号(PSS/SSS)、参考信号(CRS)、测量/检测用信号(DS)、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等。在DL信号生成单元313中生成的信号经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给用户终端20。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
关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放大,并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内的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内,广播信息也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HARQ(混合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之后,放大器单元2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而发送。
图11是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具有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UL信号生成单元403。
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进行使用了从小型基站12发送的同步信号(PSS/SSS)和参考信号(CRS)的传统小区搜索和使用了检测/测量用信号(DS)的小型小区检测。此外,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从宏基站11通过RRC信令而接收与传统小区搜索和/或小型小区检测的指示有关的信息(上述第一方式)。此外,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在进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基于从宏基站11通知的与DS的参数有关的信息(辅助信息)来进行DS的检测。
此外,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能够假设在分配了PSS/SSS/CRS/PBCH、SIB、寻呼信息等的资源中没有DS而进行传统小区搜索。另一方面,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假设利用于DS的资源元素不利用于PDSCH发送而进行小型小区检测(上述第二方式)。此外,在用户终端20为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基于从宏基站11发送的广播信号来进行小型小区检测(上述第三方式)。
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关于在小区检测/测量单元401中进行的传统小区搜索的结果和小型小区检测的结果,控制作为测量报告的发送。例如,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在分别进行了传统小区搜索和小型小区检测的情况下,取得与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预定小区对应的小区ID/RSRP/RSRQ和与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预定小区对应的小区识别符/RSRP/RSRQ。在该情况下,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进行控制,使得使用上述第四方式的方法1~3中的任一个而将测量结果作为测量报告来报告给基站(NW)。
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关于通过传统小区搜索而获得的结果和通过小型小区检测而获得的结果,基于分别设定的预定条件(事件触发)来控制测量报告的发送(上述第四方式)。
UL信号生成单元403基于来自测量报告发送控制单元402的指示,生成测量报告等。此外,UL信号生成单元403还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等的上行控制信号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明显的。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此外,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组合而应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9月26日申请的特愿2013-200014。该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4)

1.一种终端,具有:
接收单元,在宏小区中,接收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执行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以及
发送单元,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在小型小区中执行所述测量,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中包含利用了同步信号的测量指定的情况下,报告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结果、和包含小区识别符的所述测量的结果。
2.一种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在宏小区中,接收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的步骤;
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执行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步骤;以及
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的步骤,
在所述执行测量的步骤中,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在小型小区中执行所述测量,
在进行报告的所述步骤中,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中包含利用了同步信号的测量指定的情况下,报告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结果、和包含小区识别符的所述测量的结果。
3.一种基站,具有:
发送单元,在宏小区中,发送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将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执行指示给终端;以及
接收单元,被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将小型小区中的所述测量的执行指示给所述终端,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中包含利用了同步信号的测量指定的情况下,被报告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结果、和包含小区识别符的所述测量的结果。
4.一种具有终端和基站的系统,
所述终端具有:
接收单元,在宏小区中,接收包含与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执行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以及
发送单元,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在小型小区中执行所述测量,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中包含利用了同步信号的测量指定的情况下,报告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结果、和包含小区识别符的所述测量的结果,
所述基站具有:
发送单元,在所述宏小区中,发送包含与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参数有关的信息的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将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执行指示给所述终端;以及
接收单元,被报告所述测量的结果,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指定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宏小区同步的定时,将所述小型小区中的所述测量的执行指示给所述终端,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表示测量对象的信息中包含利用了同步信号的测量指定的情况下,被报告利用了所述检测/测量用信号的测量的结果、和包含小区识别符的所述测量的结果。
CN202010321771.6A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11683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1771.6A CN111683392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0014 2013-09-26
JP2013200014A JP6224395B2 (ja) 2013-09-26 2013-09-26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201480052817.1A CN105580411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CT/JP2014/073288 WO2015045776A1 (ja) 2013-09-26 2014-09-04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202010321771.6A CN111683392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817.1A Division CN105580411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3392A CN111683392A (zh) 2020-09-18
CN111683392B true CN111683392B (zh) 2024-05-14

Family

ID=5274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1771.6A Active CN111683392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201480052817.1A Active CN105580411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817.1A Active CN105580411B (zh) 2013-09-26 2014-09-04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262091A1 (zh)
JP (1) JP6224395B2 (zh)
CN (2) CN111683392B (zh)
WO (1) WO20150457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8763A1 (ja) * 2014-09-12 2016-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局、無線端末、及び端末測定のための方法
JP6298904B2 (ja) 2015-01-30 2018-03-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6537924B2 (ja) * 2015-08-11 2019-07-03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R112018077445B1 (pt) 2016-07-01 2024-04-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detecção de sinais, e dispositivo de detecção de sinais
CN109309969B (zh) * 2017-07-26 2022-07-29 株式会社Kt 在rrc空闲模式下控制测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165520A1 (en) * 2022-03-02 2023-09-07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long periodicity cells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29A (zh) * 2011-09-26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无线局域网络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557856A1 (en) * 2011-08-10 2013-02-13 Alcatel Lucent Discovering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8095B2 (ja) * 2008-05-29 2012-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フェムトセル用無線基地局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5123274B2 (ja) * 2009-11-02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2207875B (zh) * 2010-03-30 2014-11-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数据播放装置及其重新启动方法
US9178640B2 (en) * 2010-08-20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ation of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US20130229953A1 (en) * 2011-08-16 201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037394B (zh) * 2011-10-02 2017-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发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1770929B1 (ko) * 2013-08-19 2017-08-23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오프 상태를 가진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노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57856A1 (en) * 2011-08-10 2013-02-13 Alcatel Lucent Discovering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s
CN102388629A (zh) * 2011-09-26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无线局域网络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chanisms and signal design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ETR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 R1-133183》;20130810;第1-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0411B (zh) 2020-05-15
CN105580411A (zh) 2016-05-11
CN111683392A (zh) 2020-09-18
US20200187104A1 (en) 2020-06-11
US20160262091A1 (en) 2016-09-08
WO2015045776A1 (ja) 2015-04-02
JP6224395B2 (ja) 2017-11-01
JP2015070294A (ja) 2015-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2440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6416376B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359815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異周波測定方法
JP6096142B2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219110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693291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00187104A1 (e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EP3030007B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5141582A1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16072221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239299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844007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282830B2 (ja)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180844B2 (ja)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2017204876A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