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331B - 工业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工业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331B
CN111670331B CN201980005127.3A CN201980005127A CN111670331B CN 111670331 B CN111670331 B CN 111670331B CN 201980005127 A CN201980005127 A CN 201980005127A CN 111670331 B CN111670331 B CN 111670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drying
temperature
radiator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1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0331A (zh
Inventor
郑然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3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烘干机,其以通过散热器加热的热气进入滚筒从而实现干燥的形式构成,其目的在于,根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一侧的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温度值,控制所述散热器内蒸汽的注入及切断,从而平均地维持所述滚筒内部的温度,使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通过使锅炉的作用时间最优化,节约热源消耗,从而通过干燥最优化来提高效率。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0);散热器(20),其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上端部,接收锅炉提供的蒸汽,使进入所述滚筒(10)的空气加热,从而将热气提供给所述滚筒(10);通风马达(32),其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下端部,并设置有排气管(34),以便将进入滚筒(10)的热气向外部排出;温度传感器(42),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检测通过排气管(34)排出的热气的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44),其设置于排气管(34)的一侧并检测热气的湿度,用于根据检测的湿度值感知烘干已完成。

Description

工业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烘干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工业烘干机,其以通过散热器加热的热气进入滚筒从而实现干燥的形式构成,根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一侧的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温度值,控制所述散热器内蒸汽的注入及切断,从而平均地维持所述滚筒内部的温度,使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通过使锅炉的作用时间最优化,节约热源消耗,从而通过干燥最优化来提高效率。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干燥处理农畜产品、工业用材料及废弃物,干燥装置必不可少。
为了节约干燥能源,要求努力实现对干燥装置排出的高温的废湿空气再利用(或再使用)。
想要提高所述干燥装置的干燥效率,虽然干燥装置排出的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几乎维持90%以上,但一起排出的被干燥物依然具有湿度并被排出。
想要所述被干燥物的含水率降低,则提高排出空气的温度且使排出空气的湿度降低。
换句话说,欲使被干燥物的含水率最小化(12%以下)时,排出空气约100℃,相对湿度约10%。
例如,3段旋转干燥装置(奥地利的ANDRITZCo)的情况,投入的热风的温度为400℃左右,排出空气的温度为100℃,相对湿度达到10%。
如此,排出空气经过吸尘器然后通过冷凝器及热交换机,预热到40~60℃左右再投入热风炉中。
如此,用于废热再使用的设备复杂,且投资费用巨大,但实际再利用的能源不过投入能源的5~15%左右。
最近,就浦项制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有机性污泥资源化技术而言,在冷凝机中去除水分,在热交换机中将预热的废空气投入重力式谷物烘干机方式的2次干燥装置,从而将污泥进行2次干燥。
将蒸汽作为热源使用的盘式干燥装置的情况,为日本三菱开发的产品,在高压的蒸汽通过盘内部的期间,盘旋转的同时和被干燥物产生摩擦。
通过盘传热及被干燥物的摩擦,蒸汽的热源传递至被干燥物,借助于和被干燥物一起投入的送风而去除在被干燥物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空气。
但是,被干燥物与热风直接接触从而实现干燥的干燥炉、3段或放射形多段旋转烘干机虽然干燥速度优秀,但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的高温湿气。
使用热交换器、冷却机及冷凝器对污染的高温湿气进行再利用,其经济性不足。
此外,通过蒸汽产生的热源使被干燥物通过热传导间接地进行干燥的蒸汽盘式干燥机,虽然不存在因热源造成被干燥物污染的可能性,但是干燥速度缓慢,在盘面产生与锅巴类似的水垢,从而干燥效率下降。
为了直接再利用从热风干燥装置排出的高温的废湿空气,使用了热交换器和冷凝器。
但是,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的设置费用相比,能源回收效率低,从而难以获得充分的经济性。
[表1]
热风及蒸汽干燥方式的比较表
Figure BDA0002450493560000021
另外,洗涤烘干机市场大体分为家用烘干机市场和工业用烘干机市场,家用烘干机产品推出了可一次处理洗涤、脱水及烘干的滚筒洗衣机和只具有烘干功能的烘干专用产品,工业用烘干机大部分以仅具有烘干功能的形态上市。
工业用烘干市场按照1次最大烘干量规模可以细分为小型工业用和大型工业用,小型工业使用的烘干机处理量基准为约处理15~25㎏左右的干燥物,另一方面,大型工业使用的烘干机1次可以处理50㎏以上,大部分以50㎏、100㎏、120㎏形态上市。
小型工业烘干机主要在小规模洗衣房或投币式商业洗衣店使用,大型工业烘干机在大规模洗涤工厂及工业干燥物的干燥时使用。
此外,大部分的大型(120㎏以上)级的工业烘干机处于大部分使用进口、国内开发不足的状态,大部分进口产品只是强调了干燥速度,因此能源节约技术在进口产品上也不尽如人意。
对韩国提供的烘干机的先行技术进行检索,公开了洗衣机的外机循环式干燥装置,专利第501995号的洗衣机的外机循环式干燥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在进行干燥时确认循环的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从而使空气循环,为了提高清洗物的干燥效果,包括: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滚筒内部的用于干燥的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循环通道内循环的空气的湿度;流动控制工具,其在空气流动通道上设置于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之间,以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为基础,有选择地控制在滚筒内部循环的空气流动及向滚筒内部流入外气的空气流动。
在有选择地控制在滚筒内部循环的空气流动及向滚筒内部流入外气的空气流动的同时,通过联动检测温度和湿度,从而使循环的干燥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最优化并提高洗衣机的烘干效果,但是构成上将使用的空气再使用时,在空气内部包含大量湿气,因此在循环通道内通过干燥加热器使湿气蒸发后供给至滚筒内部,从而产生消耗的能源的浪费问题,并且使外部空气流入时,通过干燥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浪费能源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其他例子,专利第939866号的滚筒式洗衣机,包括:吸入马达,其吸入烘干机本体内的空气;排风通道,其与所述抽气马达连接构成;吸入通道,其通过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的排出部侧一侧壁的阻尼器与排风通道连接构成;加热器,其通过设置于所述吸入通道的排出部侧的阻尼器与吸入通道连接构成;滚筒,其与所述加热器的排出部侧连接构成;控制所述滚筒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控制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其对所述各构成整体进行控制。在滚筒式烘干机中,包括吸入孔,在所述排风通道与吸入通道之间形成热回收器,所述吸入孔设置于所述热回收器一侧,以便外部新鲜空气自然流入而形成,从所述吸入孔流入的空气将热回收器加热后,再通过加热器加热,供给至滚筒。
对于以往的工业烘干机进一步观察,如图1所示,所述工业烘干机1包括滚筒10,滚筒10一端设置有用于开关的门,将要烘干的物品投入内部并形成有贮存的空间。
此外,在所述滚筒10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器20。
此外,在所述散热器20包括:注入管22,其设置于一侧,包括向所述散热器20注入蒸汽的控制阀;排出管24,其设置于另一侧,包括将注入的蒸汽冷凝并排出水的控制阀。
此外,在所述散热器20的下端设置有温度计40,用于确认通过所述散热器20注入滚筒10的热气的温度。
此外,在所述滚筒10的另一侧设置有通风马达32,用于提供吸入力,以便通过散热器20加热的热气可以通过所述滚筒10的内部。
此外,在所述通风马达32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34,排气管34支持通过所述滚筒10的热气经过所述通风马达32向外部排出。
所述工业用烘干机1消耗热的同时使用,此时热源是使用利用汽油、轻油、煤油等锅炉的蒸汽散热器、使用燃气锅炉的蒸汽散热器、使用电炉的蒸汽散热器、使用电的蒸汽散热器、使用热媒介的热媒介散热器、使用焚烧锅炉的蒸汽及热媒体散热器,通过利用除此之外的所有热而使用的烘干机或吹风机的高效率和自动化构成。
所述工业用烘干机1在锅炉内产生蒸汽后,将所述蒸汽贮存在蒸汽主箱,从蒸汽主箱提供至散热器20。
此外,将干燥物投入所述工业用烘干机1的滚筒10,所述滚筒10沿左、右方向旋转,如果设置于所述散热器20的一侧的注入管22的阀门开放,则通过所述注入管22将蒸汽供给至散热器20。
接着,实现通过注入管22注入的蒸汽在散热器20内循环并通过排出管24排出,在循环过程中,借助于设置于下方的通风马达32的作用,空气通过所述散热器20的同时,加热的热气进入滚筒10的内部,从而起到烘干所述滚筒10的干燥物的作用。
此时,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20的下端的温度计40标记通过所述散热器20的热气温度。
此外,在所述工业用烘干机1设置有计时器,通过所述计时器操作者预先推测并设定烘干时间,虽然达到了在所述计时器设定的计时值,但是在干燥物未烘干的状态下烘干完成的蜂鸣器运转。
并且,操作者通过触感等确认干燥物的干燥状态,想要再进行烘干作业时,再推测设定计时器等从而再进行烘干作业。
但是,第一次烘干作业完成后,想要确认干燥物的干燥状态需要使滚筒10的门打开,通过门的打开,滚筒10的热气和外部实现热交换从而产生热损失,根据情况,由于所述滚筒10的热气存在操作者被火伤等安全事故的危险性问题。
更详细地看,例如,将衣服放入滚筒10在110~120℃开始烘干。
并且,经过12分钟左右衣服的烘干开始,45~55分钟左右完全实现干燥。
此时,最初将衣服投入滚筒10时和直到烘干完成时,滚筒10的内部温度应一定,如此为了维持所述滚筒10的内部温度一定,应将一定温度的蒸汽提供至散热器20,为了这样的蒸汽温度均等化,用于使锅炉运转的热源的消耗加重,从而存在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此外,为了使投入滚筒10的干燥物,即衣服干燥,从开始至干燥完成为止,用高热进行干燥作业,因此产生衣服缩水的问题,即衣服缩了又缩。
此外,如果产生蒸汽并向外排出,则该蒸汽成为无法使用的废热,因此存在加重能源消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烘干机,其以通过散热器加热的热气进入滚筒从而实现干燥的形式构成,根据通过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温度值控制所述散热器内蒸汽的注入及切断,从而平均地维持所述滚筒的内部温度,使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通过使锅炉的作用时间最优化,节约热源消耗,从而通过干燥最优化来提高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工业烘干机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散热器,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上端部,接收锅炉提供的蒸汽,使进入所述滚筒的空气加热,从而将热气提供给所述滚筒;通风马达,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下端部,并设置有排气管,以便将进入滚筒的热气向外部排出;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一侧,检测通过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排气管的一侧并检测热气的湿度,用于根据检测的湿度值感知烘干已完成。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散热器包括:注入管,其设置于散热器一侧,将锅炉产生的蒸汽注入所述散热器;排出管,其设置于散热器另一侧,设置有疏水阀,以便将所述散热器内产生的冷凝水向外部排出;电磁阀,根据由在所述排气管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感知值决定的控制信号,实现蒸汽的供给或切断。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温度传感器设定为,当通过所述排气管排出的热气温度为75℃~85℃时,切断进入所述散热器的蒸汽;当通过所述排气管排出的热气温度为55℃~65℃时,向所述散热器注入蒸汽,从而热气温度上升。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温度传感器设定为,针对设定的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如果从所述下限温度到达上限温度的时间为2~3分钟,则烘干完成。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湿度传感器设定为,设定的湿度值在5~10%维持10~20秒时,实现烘干完成。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下面条件全部满足时判定为烘干完成,针对温度传感器设定的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如果从所述下限温度到达上限温度的时间为2~3分钟则烘干完成;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湿度值在5~10%维持10~20秒时则烘干完成。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如果通过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实现烘干完成,则一定时间期间进行冷却过程,从而最终判定干燥物的烘干完成。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温度传感器设定为,设定上限温度及下限温度,检测到脱离上限温度或下限温度范围的热气温度时,可认知电磁阀或疏水阀产生不良。
就本发明而言,优选地,排气管包括扩管部,扩管部使从所述滚筒向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流速降低,从而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可获得正确的感应值。
根据本发明,效果在于,以通过散热器加热的热气进入滚筒从而实现干燥的形式构成,根据通过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温度值控制所述散热器内蒸汽的注入及切断,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平均地维持所述滚筒的内部温度,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通过使锅炉的作用时间最优化,节约热源消耗,从而通过干燥最优化来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的工业烘干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工业烘干机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还有为达成这些的方法参照附图和详细地后述的实施例变得明确。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可通过互相不同的形态得以实现,本实施例仅完善本发明,为了向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全地说明发明的范畴而提供,本发明仅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定义。通篇说明书中,相同的参照标号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因此,在几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模糊地解释本发明,对已公知的工艺步骤、结构及技术未具体地说明。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别地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
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comprises)及/或包括...的(comprising)作为不排斥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素以外的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素的存在或追加的含义而使用。
并且,“及/或”包括提及的项目的各个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
此外,在说明书中记叙的实施例参照本发明的理想的示例图的截面图及/或概略图进行说明。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图示的特定形态,也包括根据制造工艺生成的形态的变化。
此外,就本发明图示的各个图片而言,考虑到说明的便利,各构成要素可以多少放大或缩小而示出。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如下(对于和以往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参照标号,对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业烘干机1包括:滚筒10、散热器20、通风马达32、温度计40,包括对向所述通风马达32的一侧排出的热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2。
所述滚筒10执行支持投入干燥物并实现烘干的功能。
所述散热器20执行接收锅炉产生的蒸汽,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加热并进入所述滚筒10,从而进行干燥作业的功能。
此外,在所述散热器20设置有注入在锅炉产生的蒸汽的注入管22及排出冷凝水的排出管24。
此外,在所述注入管22设置有根据控制信号实现开闭的电磁阀23。
此外,在所述排出管24设置有疏水阀25,区分水和冷凝水,将在散热器20产生的冷凝水排出。
所述电磁阀23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通过注入管22注入的蒸汽的注入量及切断,从而控制进入所述滚筒10的内部的热量,由此实现控制所述滚筒10的内部温度。
所述疏水阀25的功能在于,仅排出利用通过所述电磁阀23进入的蒸汽而在所述散热器20内产生的冷凝水。
所述通风马达32的功能在于,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下方,将进入滚筒10的热气向外部排出,从而在所述滚筒10内部顺利地进行烘干作业。
此外,在所述通风马达32的一端设置有排气管34,排气管34支持通过所述通风马达32将吸入的滚筒10的内部空气向外部排出。
此外,在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2,用于检测通过所述通风马达32向排气管34排出的热气的温度。
此外,在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4,用于检测通过所述排气管34排出的热气包含的湿度。
此外,在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设置有扩管部36,降低通过所述排气管34排出的热气的排出速度,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及湿度传感器44对排出热气的温度及湿度进行更正确的检测。
如图2所示,所述扩管部36以使得设置于通风马达32侧的排气管的直径比设置于滚筒10侧的排气管大的形式形成有诱导空间。
据此,所述扩管部36使得通过具有小直径的排气管排出的热气的速度随着所述扩管部36的直径扩大急剧下降的同时,热气通过扩张的排气管排出。
因此,诱导对通过扩张的排气管流速下降的热气的温度及湿度进行顺利的检测。
换句话说,所述排气管34以热气的排气方向为基准,从前端部开始按顺序包括扩管部36、温度传感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通风马达32,从而借助于所述通风马达32的作用,进入所述滚筒10的内部的热气通过所述排气管34排出。
此外,根据所述扩管部36,通过所述排气管34热气的流速急剧下降,从而热气的流速减速。
此外,根据所述扩管部36,流速减小的热气通过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的温度传感器42及湿度传感器44提高对所述热气的温度及热气中包含的湿度的检测的准确性,对于在散热器20注入及切断蒸汽的控制得以变得更准确。
据此,如果实现在散热器20准确地注入及切断蒸汽,则滚筒10的内部温度一定的同时平均地维持,从而热损失最小化,使锅炉的作用时间最优化并节约热源消耗,最终通过工业烘干机的干燥最优化提高效率性。
如上所述构成的工业烘干机的作用状态如下。
首先,在滚筒10内部投入干燥物,关上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前面的门,使得所述滚筒10的内部密封。
并且,如果通过设置于工业烘干机1的一侧的控制板打开(ON)电源,则实现滚筒10的旋转。
此外,在锅炉生成的蒸汽通过散热器20的注入管22实现蒸汽的注入。
此外,通过通风马达32的作用,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散热器20的同时,加热的热气进入所述滚筒10的内部,与在所述滚筒10的内部投入的干燥物进行热交换,透过所述干燥物而温度降低的热气通过排气管34向外部排出。
此外,通过设置于所述通风马达32的排气管34的一侧的温度传感器42检测排出的热气的温度。
据此,针对所述温度传感器42设定的上限温度(80℃)及下限温度(60℃),计算从所述下限温度达到上限温度的时间,这样计算的达到时间如果达到烘干完成时间范围(大约2分钟30秒)内,则判定烘干已完成。
此外,针对通过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的一侧的湿度传感器44检测的湿度值,如果在水分含量5~10%(大约8%)内维持10~20秒(大约15秒)以上,则判定烘干已完成。
最终,如果所述温度传感器42从所述下限温度达到上限温度的时间大约维持2分钟30秒内,湿度传感器44的湿度值在8%内维持15秒以上,则判定烘干已完成,自动地停止烘干作业。
然后,如果判定烘干作业完成,则需要2~4分钟(约3分钟)的冷却时间,预防作业者烧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如果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温度值达到一定范围内,则暂停向散热器20供给蒸汽。
此时,使蒸汽的提供暂停的温度值为70~90℃(大约80℃)。
例如,所述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温度值如果为80℃,则使设置于散热器20的一侧的注入管22的电磁阀23从开放向管束方向旋转,从而通过锅炉提供的蒸汽暂时停止向所述散热器20提供。
然后,如果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为60℃,则向所述电磁阀23传送控制信号,使所述电磁阀23从管束向开放方向旋转,从而重新供给停止的蒸汽。
如此,通过所述蒸汽的切断及再供给过程,使锅炉的运转暂停从而热源消耗最小化。
为了帮助理解,更详细地观察烘干过程,将衣服投入滚筒10,通过温度传感器42在热气的温度达到80℃时为止,开放电磁阀,从而在散热器20实现蒸汽的循环作用。
并且,如果温度达到80℃,则管束所述电磁阀23,从而切断向所述散热器20供给蒸汽。
并且,如果所述温度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热气的温度值达到60℃,则打开被管束的电磁阀23,从而实现蒸汽的再供给。
[表2]
Figure BDA0002450493560000101
通过上表可知的事实为,在最初周期用于提高初始滚筒10的内部温度的时间很长。
此外,2st及3st虽然具有一些时间差异,可以得知这是由于衣服含有的水分量多,因此才具有时间差异。
然后,从4st到6st时间差近似可以知道,随着衣服的干燥,衣服和热气的热交换缓慢。
由此,如果从温度传感器42的下限温度达到上限温度的时间为2分钟30秒内,湿度传感器44的湿度率在8%内维持15秒以上,则烘干完成,为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而蜂鸣器发出响声。
如上所述,下面条件全部满足时为烘干完成的条件,取决于从通过温度传感器42设定的下限温度达到上限温度的时间的烘干完成条件,以及取决于通过湿度传感器44设定的湿度率及湿度率维持时间的烘干完成条件。
当然,不限定于此,仅满足根据温度传感器42的干燥完成条件或根据湿度传感器44的干燥完成条件的任意一个也可设定为烘干完成条件。
上述的烘干条件根据干燥物的种类等,作业者或管理者可进行设定值的设定及烘干条件的设定。
另外,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42可辨别对于设置于散热器20的电磁阀23及疏水阀25的控制不良与否。
换句话说,由于长时间使用,在所述电磁阀23或疏水阀25产生水垢等异物,可能产生开放或管束不良的问题,如此,产生电磁阀23或疏水阀25的不良时,可通过蜂鸣器等提醒作业者,通过在早期处理不良,从而节约机器的维持修护费用。
例如,烘干完成时蜂鸣器发出“哔”的连续音,在发生不良时蜂鸣器发出“哔~哔~哔”的间歇音。
此外,就观察辨别所述电磁阀23或疏水阀25的不良与否的方式而言,例如,所述电磁阀23产生不良而持续维持开放状态的管束不良时,随着向散热器20继续提供蒸汽,通过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热气温度检测为上限温度,即超过80℃到90℃以上时,认为是不良。
此外,所述电磁阀23的开放不良时,未实现向所述散热器20的蒸汽再供给,通过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热气的温度检测为下限温度60℃以下范围的50℃时,认为是不良。
此外,所述疏水阀25开放不良时,根据由于无法排出在散热器20产生的冷凝水而造成热气的温度降低,得以认知不良与否。
以上的说明仅仅是用于实施工业烘干机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可理解为,如果是本发明所属的领域内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可进行多种变更实施。

Claims (1)

1.一种工业烘干机的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烘干机包括:
滚筒(10);
散热器(20),其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上端部,接收锅炉提供的蒸汽,使进入所述滚筒(10)的空气加热,从而将热气提供给所述滚筒(10);
排气管(34),其连接于滚筒(10)的下端部,以使得进入滚筒(10)的加热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形式进行支撑;
通风马达(32),其设置于排气管(34)上,通过排气管(34)使得加热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温度传感器(42),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的滚筒(10)和通风马达(32)之间,对通过排气管(34)排出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
湿度传感器(44),其设置于排气管(34)的温度传感器(42)和通风马达(32)之间,对加热的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用于根据检测的湿度值感知烘干已完成,
所述散热器(20)包括:
注入管(22),其设置于散热器一侧,将锅炉产生的蒸汽注入所述散热器(20);
排出管(24),其设置于散热器另一侧,设置有疏水阀(25),以便将所述散热器(20)内产生的冷凝水向外部排出;
在注入管(22)的一侧包括电磁阀(23),根据由温度传感器(42)或湿度传感器(44)检测的感知值决定的控制信号,将蒸汽供给至散热器(20)或切断蒸汽供给,
下面条件全部满足时判定为烘干完成,
针对温度传感器(42)设定的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如果从所述下限温度到达上限温度的时间在预设时间内则烘干完成;以及
湿度传感器(44)设定的湿度值维持一定时间时则烘干完成,
如果通过温度传感器(42)和湿度传感器(44)实现烘干完成,则一定时间期间进行冷却过程,从而最终判定干燥物的烘干完成;
所述温度传感器(42)设定为,
设定上限温度及下限温度,检测到脱离所述上限温度或下限温度范围的热气温度时,可认知电磁阀(23)或疏水阀(25)产生不良,
所述排气管(34)包括:
扩管部(36),其使从所述滚筒(10)向排气管(34)排出的热气的流速下降,从而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一侧的温度传感器(42)及湿度传感器(44)可获得正确的感应值。
CN201980005127.3A 2018-07-17 2019-07-16 工业烘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70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82682A KR101982214B1 (ko) 2018-07-17 2018-07-17 산업용 건조기
KR10-2018-0082682 2018-07-17
PCT/KR2019/008737 WO2020017853A1 (ko) 2018-07-17 2019-07-16 산업용 건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331A CN111670331A (zh) 2020-09-15
CN111670331B true CN111670331B (zh) 2021-10-08

Family

ID=6668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12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70331B (zh) 2018-07-17 2019-07-16 工业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82214B1 (zh)
CN (1) CN111670331B (zh)
WO (1) WO20200178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2214B1 (ko) * 2018-07-17 2019-05-24 정연관 산업용 건조기
KR102380860B1 (ko) 2020-12-08 2022-03-31 엔알텍주식회사 건조장치용 복사파 조사장치
CN115418914A (zh) * 2022-10-08 2022-12-02 姚群影 一种公路路堤过湿填料翻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7966A (ja) * 1983-05-13 1984-11-26 Mikuni Seisakusho:Kk 合成繊維屑を利用した複合材組成物
JPS6124629A (ja) * 1984-07-13 1986-02-03 Yamah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のシ−ト構造
JPH11207297A (ja) * 1998-01-29 1999-08-03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生ゴミ処理機
JP2000005493A (ja) * 1998-06-19 2000-01-11 Hitachi Ltd 衣類乾燥機の乾燥運転制御装置
TW490526B (en) * 1999-10-26 2002-06-11 Teco Electric & Amp Machinery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power-saving control method for clothes drying machine
KR100507030B1 (ko) * 2001-10-25 2005-08-09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건조기의 히터구동장치
JP2005274027A (ja) * 2004-03-25 2005-10-06 Ngk Insulators Ltd 乾燥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00523359C (zh) * 2005-02-02 2009-08-05 昆山科技大学 电热干燥器的省能自动停机的方法
KR100623188B1 (ko) 2005-07-29 2006-09-12 나은수 회전교반통기형 건조기
DE102008043176B4 (de) * 2008-10-24 2021-08-26 BSH Hausgeräte GmbH Trockner mit Wärmepumpe,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ieb und Verfahren zur Klimatisierung eines Raumes
KR100997696B1 (ko) 2009-12-22 2010-12-01 조덕규 열회수 장치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절감형 산업용 건조기 및 건조 방법
KR101312399B1 (ko) 2012-05-31 2013-09-27 주식회사 에펠산업 히터파이프를 이용한 산업용 건조기의 에너지 절감장치
KR20160097544A (ko) * 2015-02-09 2016-08-18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에너지 슬러지 건조장치
JP6563281B2 (ja) * 2015-09-09 2019-08-21 青島海爾洗衣机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Ltd. 衣類乾燥機
CN105239339B (zh) * 2015-10-28 2017-08-01 东华大学 一种实现干衣机节能节时的烘干程序优化方法
KR101982214B1 (ko) * 2018-07-17 2019-05-24 정연관 산업용 건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331A (zh) 2020-09-15
WO2020017853A1 (ko) 2020-01-23
KR101982214B1 (ko)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0331B (zh) 工业烘干机
KR101366280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999266B1 (ko)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835111B (zh) 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烘干判断方法
CN101153456A (zh) 辅助烘干机及包括该辅助烘干机的复合式洗衣机
CN113005739A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205682A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17861A (zh) 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及干衣机
US8302326B2 (en) Steam dryer control method
CN102037179B (zh)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97075A (zh) 干衣机的供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93751U (zh) 柜式干衣机
CN101443506A (zh)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023321A1 (en) Dry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CN102505439A (zh) 一种干衣方法及干衣机
CN101818444B (zh) 一种联环式湿衣物烘干装置的循环烘干方法及装置
CN103088607A (zh) 洗衣干衣机
CN102560985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
KR101312399B1 (ko) 히터파이프를 이용한 산업용 건조기의 에너지 절감장치
CN218296835U (zh)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利用控制系统
KR102127386B1 (ko) 의류 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101168888B1 (ko) 의류건조기의 정전보상 제어방법
KR101312398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대용량 산업용 건조기의 건조시스템
CN100519914C (zh) 冷凝式衣物烘干机的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2286874B (zh) 一种联环式湿衣物烘干电路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