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327A -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327A
CN111670327A CN201880088334.5A CN201880088334A CN111670327A CN 111670327 A CN111670327 A CN 111670327A CN 201880088334 A CN201880088334 A CN 201880088334A CN 111670327 A CN111670327 A CN 111670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pipe
arrangement structure
surface portion
pip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友村圭佑
石神胜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70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配管配置构造具备背面壳体和安装于背面壳体的罩,背面壳体具有:第1凹部,从背面壳体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和第2凹部,与第1凹部邻接,从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第2背面部形成于比第1背面部靠表面侧的位置,在第1背面部与第2背面部之间形成有阶差部。

Description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配管进行收纳的背面壳体和被安装于背面壳体的罩的配管配置构造以及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形成于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配管收纳空间仅为一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639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当进行能力段或者制冷剂的变更的情况下,能够配置于室内机的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规格存在限制。在配管直径大的情况下,无法将配管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另外,在配管直径小的情况下,没有对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按压,在装配时配管会移动,产生配管的扭曲等而发生配管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一个或者两个配管数量或者配管直径影响地收纳并固定配管的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管配置构造具备背面壳体和安装于上述背面壳体的罩,上述背面壳体具有:第1凹部,从上述背面壳体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和第2凹部,与上述第1凹部邻接,从上述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上述第2背面部形成于比上述第1背面部靠上述表面侧的位置,在上述第1背面部与上述第2背面部之间形成有阶差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具备上述的配管配置构造。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背面壳体具有:第1凹部,从背面壳体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和第2凹部,与第1凹部邻接,从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第2背面部形成于比第1背面部靠表面侧的位置。在第1背面部与第2背面部之间形成有阶差部。由此,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1凹部与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2凹部被阶差部划分。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收纳并固定配管而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一个或者两个配管数量、或者配管直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配管配置构造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背面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马达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马达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配管配置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收纳了配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将配管引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配管配置构造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配管配置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12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收纳了配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将配管引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件,这一情况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另外,在剖视图的附图中,鉴于可视性而适当地省略了阴影线。并且,说明书全文所示的结构要素的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施方式1
<空调装置100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00通过气体制冷剂配管103和液体制冷剂配管104将室外机101与室内机102连接。
室外机101具有压缩机105、四通阀106、室外热交换器107以及膨胀阀108。
压缩机105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压缩机105例如可以通过逆变器电路等使运转频率任意地变化从而使压缩机105的每单位时间送出制冷剂的容量变化。
四通阀106例如是根据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的阀。
室外热交换器107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的空气的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107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将制冷剂冷凝而使其液化。室外热交换器107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而气化。
膨胀阀108是流量控制阀,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膨胀阀108例如在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基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等的指示来进行开度调整。
室内机102具有室内热交换器109。室内热交换器109例如进行空气调节对象的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09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而气化。室内热交换器109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将制冷剂冷凝而使其液化。
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空调装置100,由室外机101的四通阀106切换制冷剂的流动,能够实现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
<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空调装置100的外廓部件具备前表面的外观装饰面板1和背面壳体2。在外观装饰面板1与背面壳体2之间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09、集合配管3、作为罩的马达安装部件4、风向装置5、以及电气部件箱6。
<配管配置构造7的结构>
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3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配管配置构造7放大表示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具备配管配置构造7。配管配置构造7具备背面壳体2和安装于背面壳体2的马达安装部件4。配管配置构造7在背面壳体2与马达安装部件4之间夹持并固定有一个集合配管3。背面壳体2和马达安装部件4是树脂制,构成为均匀的板厚。
<配管配置构造7中的背面壳体2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背面壳体2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背面壳体2具有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是能够分别收纳一个配管的矩形状的配管收纳空间。
第1凹部21从背面壳体2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21a。第1背面部21a是平坦面。在第1背面部21a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突条部21b,上述水平方向是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作为延伸突出方向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突条部21b减少了与配管表面接触的面积以便在配置于第1凹部21的未图示的配管被收纳并推压于马达安装部件4时不过度地施加力。
第2凹部22与第1凹部21邻接,从背面壳体2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22a。第2背面部22a是平坦面。在第2背面部22a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突条部22b,上述水平方向是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作为延伸突出方向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突条部22b减少了与配管表面接触的面积以便在配置于第1凹部21的未图示的配管被收纳并推压于马达安装部件4时不过度地施加力。
第2背面部22a与第1背面部21a相比形成得靠背面壳体2的表面侧。在第1背面部21a与第2背面部22a之间形成有作为沿上下方向延伸而沿着进深方向的平面部的阶差部23。阶差部23将作为配管收纳空间的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隔开为能够分别配置配管。由于阶差部23将配管收纳空间隔开,所以能够防止一个集合配管3移动。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是将第1背面部21a、阶差部23以及第2背面部22a相连的矩形空间。其中,在实施方式1中,第1凹部21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09侧,第2凹部22与第1凹部21相比远离室内热交换器109而形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第2凹部22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09侧,第1凹部21与第2凹部22相比远离室内热交换器109而形成。
<配管配置构造7中的马达安装部件4的结构>
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马达安装部件4的立体图。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马达安装部件4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设置有安装于背面壳体2的表面的马达安装部件4。在马达安装部件4安装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所必需的未图示的马达。马达安装部件4是沿着背面壳体2的表面的相同壁厚的板材。
如图6所示,在马达安装部件4的主体41的背面侧设置有肋42,上述肋42在覆盖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而安装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向第1凹部21内突出。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按压被收纳于第1凹部21的未图示的配管。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从马达安装部件4的主体41突出至背面侧的第1凹部21内。在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的中央部设置有加强肋43。考虑作业性而对向第1凹部21内突出的突出部42a的角42b进行倒角,以便肋42在按压未图示的配管时不会碰到背面壳体2的角。
肋42具有沿水平方向与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相连并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肋42的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按压被收纳于第2凹部22的未图示的配管。肋42的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从马达安装部件4的主体41向背面侧突出。此外,肋42也可以使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向第2凹部22内突出。
肋42相连地具有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和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因此,肋42是在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作为延伸突出方向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水平方向上延伸为一条直线状的板状体。肋42是从前表面侧的主体41向背面侧沿水平方向延伸并突出的板状体。
肋42在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而排设置有4个。若将马达安装部件4安装于背面壳体2,则肋42推压未图示的配管而将其固定。
<配管配置构造7中的一个集合配管3的配置状态>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3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配管配置构造7的横向剖视图。如图7所示,由于通过阶差部23划分配管收纳空间,所以在仅配置一根集合配管3的情况下,能够仅在一个第1凹部21收纳集合配管3。这里,集合配管3例如构成在内部内置气体管31和液体管32并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构造。
在这里例示的第1凹部21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集合配管3以陷入肋42的形状被收纳。另外,在第1背面部21a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集合配管3以陷入突条部21b的形状被收纳。
此外,虽然将在后面叙述,但在第2凹部22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集合配管3也可以以陷入肋42的形状被收纳。另外,在第2背面部22a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集合配管3也可以以陷入突条部22b的形状被收纳。
<室内机102的集合配管3的配置状态>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3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收纳了集合配管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一个集合配管3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将集合配管3引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8、图9所示,对于一个集合配管3而言,引出的方向根据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装配场所的限制而改变。这里,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内部,一个集合配管3通过背面壳体2和马达安装部件4被收纳于第1凹部21并被肋42推压固定。在设置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时,存在将一个集合配管3如图8所示的向右伸出或者图9所示的向后伸出之类的根据收纳时的位置向不同的位置引出的情况。此时,对于一个集合配管3而言,由于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内部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被固定,所以在各种引出作业时,能够防止一个集合配管3移动、折弯、扭曲。因此,能够抑制由一个集合配管3的折损或者扭曲引起的制冷剂泄漏等不良情况的原因。
<配管配置构造7中的两个配管配置状态>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34、35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配管配置构造7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0所示,由于通过阶差部23划分配管收纳空间,所以在配置两根配管34、35的情况下,能够在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分别收纳配管34、35。这里,两个配管34、35中的一个配管34例如成为在内部内置气体管36并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构造。另外,两个配管34、35中的另一个配管35例如成为在内部内置液体管37并被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构造。
<配管配置构造7中的两个配管34、35的配置状态>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34、35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配管配置构造7的横向剖视图。
如图11所示,在第1凹部21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配管34以陷入肋42的形状被收纳。另外,在第1背面部21a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配管34以陷入突条部21b的形状被收纳。在第1凹部21中,由于空间区域大于第2凹部22,所以配置了配管直径比内置有液体管37的配管35大的内置有气体管36的配管34。
在第2凹部22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配管35以陷入肋42的形状被收纳。配置于第2凹部22的配管35通过使被隔热体33覆盖的外径比第2凹部22的进深长,而向第2凹部22的表面侧鼓出,鼓出的部分陷入肋42。其中,在肋42的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向第2凹部22内突出的情况下,即使配置于第2凹部22的配管35不向第2凹部22的表面侧鼓出,配管35也能够陷入肋42。另外,在第2背面部22a中,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一个配管35以陷入突条部22b的形状被收纳。
<室内机102的两个配管34、35的配置状态>
图12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34、35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收纳了配管34、35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从背面侧观察并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使用了两个配管34、35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将配管34、35引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2、图13所示,对两个配管34、35而言,引出的方向根据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装配场所的限制而改变。这里,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内部,两个配管34、35通过背面壳体2和马达安装部件4分别被收纳于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并被肋42推压固定。在设置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时,存在两个配管34、35如图12所示的向右伸出或者图13所示的向后伸出之类的根据收纳时的位置向不同的位置引出的情况。此时,对于两个配管34、35而言,由于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的内部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被固定,所以在各种引出作业时,能够防止两个配管34、35移动、折弯、扭曲。因此,能够抑制由两个配管34、35的折损或者扭曲引起的制冷剂泄漏等不良情况的原因。
<实施方式1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配管配置构造7具备背面壳体2。配管配置构造7具备被安装于背面壳体2的作为罩的马达安装部件4。背面壳体2具有第1凹部21,上述第1凹部21从背面壳体2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21a。背面壳体2具有第2凹部22,上述第2凹部22与第1凹部21邻接,从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22a。第2背面部22a形成于比第1背面部21a靠表面侧的位置。在第1背面部21a与第2背面部22a之间形成有阶差部23。
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1凹部21与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2凹部22被阶差部23划分。因而,能够在第1凹部21与第2凹部22的至少一个收纳并固定规格不同的配管3、34、35。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灵活地应对由能力段或者制冷剂的变更引起的配管3、34、35的规格的变更。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收纳并固定配管3、34、35而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一个或者两个配管数量、或者配管直径的影响。另外,在将两个配管34、35分别配置于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的情况下,由于第1凹部21与第2凹部22的进深不同,所以两个配管34、35在进深方向被错开配置,使得两个配管34、35被相互定位。
根据实施方式1,在作为罩的马达安装部件4设置有肋42,上述肋42以覆盖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而安装的状态向第1凹部21内突出。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1背面部21a形成于比第2背面部22a靠背面侧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向第1凹部21内突出的肋42来防止在将配管3、34收纳于第1凹部21时配管3、34在第1凹部21内移动的风险。因此,第1凹部21能够收纳并固定配管3、34而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被收纳于第1凹部21的一个配管3、34的配管直径的影响。
根据实施方式1,肋42具有与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相连并跨过第2凹部22的连结部42c。
根据该结构,肋42能同时推压被收纳于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的配置于距背面壳体2的表面不同的进深的两个配管34、35。另外,由于肋42与第1凹部21及第2凹部22相连,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持高的强度。
根据实施方式1,在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的中央部设置有加强肋43。
根据该结构,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的面积变大,肋42的向第1凹部21突出的突出部42a的强度变得脆弱,但通过设置加强肋43,能够确保肋42的强度。
根据实施方式1,排列设置有4个等多个肋42。
根据该结构,多个肋42在多处同时推压被收纳于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的配置于距背面壳体2的表面不同的进深的两个配管34、35。由此,能够更稳固地固定配管34、35。
根据实施方式1,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是配管收纳空间。肋42是在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3、34、35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为一条直线状的板状体。
根据该结构,肋42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持高的强度。另外,肋42是在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3、34、35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为一条直线状的板状体。因此,能够通过在与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肋42更稳固地固定要在延伸突出方向移动的配管3、34、35。
根据实施方式1,在第1背面部21a和第2背面部22a设置有突条部21b、22b,上述突条部21b、22b在与被收纳于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3、34、35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突条部21b、22b在与被收纳于第1背面部21a和第2背面部22a的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3、34、35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因此,能够通过在与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条部21b、22b更稳固地固定要在延伸突出方向移动的配管3、34、35。
根据实施方式1,在第1背面部21a与第2背面部22a的至少一方,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配管3、34、35被以陷入突条部21b、22b的形状收纳。
根据该结构,突条部21b、22b陷入于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配管3、34、35,能够更稳固地固定配管3、34、35。
根据实施方式1,在第1凹部21与第2凹部22的至少一方,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配管3、34、35被以陷入肋42的形状收纳。
根据该结构,肋42陷入于由回弹性的隔热体33覆盖的配管3、34、35,能够更稳固地固定配管3、34、35。
根据实施方式1,肋42的向第1凹部21内突出的突出部42a的角42b被倒角。
根据该结构,突出部42a的角42b被倒角的肋42容易插入于收纳了配管3、34的第1凹部21内,能够提高配管配置作业的效率。
根据实施方式1,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是将第1背面部21a、阶差部23以及第2背面部22a相连而成的矩形空间。
根据该结构,第1凹部21和第2凹部22成为相对于圆管状的配管3、34、35具有缝隙的矩形空间。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灵活地应对因能力段或者制冷剂的变更引起的配管3、34、35的规格的变更。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收纳并固定配管3、34、35而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一个或者两个配管数量、或者配管直径的影响。
根据实施方式1,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具备配管配置构造7。
根据该结构,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102所具备的配管配置构造7中,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1凹部21与作为一个配管收纳空间的第2凹部22被阶差部23划分。因而,能够在第1凹部21与第2凹部22的至少一个收纳并固定规格不同的配管3、34、35。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灵活地应对由能力段或者制冷剂的变更引起的配管3、34、35的规格的变更。因此,配管收纳空间能够收纳并固定配管3、34、35而不受制冷循环回路所使用的一个或者两个配管数量、或者配管直径的影响。
<其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例子对空调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冷藏装置或者冷冻装置等其他制冷循环装置。另外,配管配置构造7不仅能够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够用于送风机或者换气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外观装饰面板;2…背面壳体;3…集合配管;4…马达安装部件;5…风向装置;6…电气部件箱;7…配管配置构造;21…第1凹部;21a…第1背面部;21b…突条部;22…第2凹部;22a…第2背面部;22b…突条部;23…阶差部;31…气体管;32…液体管;33…隔热体;34…配管;35…配管;36…气体管;37…液体管;41…主体;42…肋;42a…突出部;42b…角;42c…连结部;43…加强肋;100…空调装置;101…室外机;102…室内机;103…气体制冷剂配管;104…液体制冷剂配管;105…压缩机;106…四通阀;107…室外热交换器;108…膨胀阀;109…室内热交换器。

Claims (12)

1.一种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管配置构造具备背面壳体和安装于所述背面壳体的罩,
所述背面壳体具有:第1凹部,从所述背面壳体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1背面部;和第2凹部,与所述第1凹部邻接,从所述表面凹陷而形成并具备第2背面部,
所述第2背面部形成于比所述第1背面部靠所述表面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1背面部与所述第2背面部之间形成有阶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设置有肋,所述肋以覆盖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而安装的状态向所述第1凹部内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具有与向所述第1凹部突出的突出部相连并跨过所述第2凹部的连结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的向所述第1凹部突出的突出部的中央部设置有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肋。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是配管收纳空间,
所述肋是在与被收纳于所述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为一条直线状的板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背面部和所述第2背面部设置有突条部,所述突条部在与被收纳于所述配管收纳空间的配管的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背面部与所述第2背面部的至少一方,由回弹性的隔热体覆盖的配管被以陷入所述突条部的形状收纳。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凹部与所述第2凹部的至少一方,由回弹性的隔热体覆盖的配管被以陷入所述肋的形状收纳。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向所述第1凹部内突出的突出部的角被倒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是将所述第1背面部、所述阶差部以及所述第2背面部相连而成的矩形空间。
12.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配置构造。
CN201880088334.5A 2018-02-09 2018-02-09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Pending CN1116703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4652 WO2019155616A1 (ja) 2018-02-09 2018-02-09 配管配置構造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327A true CN111670327A (zh) 2020-09-15

Family

ID=6754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334.5A Pending CN111670327A (zh) 2018-02-09 2018-02-09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33038A1 (zh)
EP (1) EP3751215B1 (zh)
JP (1) JPWO2019155616A1 (zh)
CN (1) CN111670327A (zh)
WO (1) WO201915561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9521Y1 (zh) * 1970-05-06 1973-03-13
JPS5674537A (en) * 1979-11-21 1981-06-20 Toshiba Corp Air conditioner
CN1108377A (zh) * 1994-01-18 1995-09-13 东芝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2192624A (zh) * 2010-03-11 2011-09-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室外机、分配单元及包括它们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231340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
WO2012111798A1 (ja) * 2011-02-17 2012-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3029281A (ja) * 2011-07-29 2013-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4555020U (zh) * 2014-02-28 2015-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5276682A (zh) * 2014-07-23 2016-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6397A (ja) 2003-09-30 2005-04-2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4800834B2 (ja) * 2006-04-28 2011-10-2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6195433B2 (ja) * 2012-10-05 2017-09-13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481818B2 (ja) * 2015-03-31 2019-03-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9521Y1 (zh) * 1970-05-06 1973-03-13
JPS5674537A (en) * 1979-11-21 1981-06-20 Toshiba Corp Air conditioner
CN1108377A (zh) * 1994-01-18 1995-09-13 东芝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2192624A (zh) * 2010-03-11 2011-09-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室外机、分配单元及包括它们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231340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
WO2012111798A1 (ja) * 2011-02-17 2012-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3029281A (ja) * 2011-07-29 2013-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4555020U (zh) * 2014-02-28 2015-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5276682A (zh) * 2014-07-23 2016-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5616A1 (ja) 2019-08-15
EP3751215A4 (en) 2021-02-24
EP3751215A1 (en) 2020-12-16
EP3751215B1 (en) 2023-08-23
JPWO2019155616A1 (ja) 2020-12-03
US20200333038A1 (en)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4320B2 (en) Indoor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CN107076433B (zh) 室外机
US11149968B2 (en) Heat source unit
US20200158354A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6415742B2 (ja)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US20200182491A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11670327A (zh) 配管配置构造和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675541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EP3581858B1 (en) Ceiling-embedded type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3423996A (zh) 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JP720494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110522B (zh) 室外机
JP421372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928079B2 (en) Heat source unit
CN112166250B (zh) 压缩机单元、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以及空调装置
JP6859969B2 (ja) 冷凍装置
JP2009097726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US11384955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012921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KR20150056034A (ko)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20190084529A (ko) 배관부 설치키트 결합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JP2005133971A (ja) 空気調和機
JP6716963B2 (ja) 室外ユニット
JP2002012021A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KR200346771Y1 (ko) 에어컨 실외기의 지지패널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