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7791A -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7791A
CN111667791A CN202010653540.5A CN202010653540A CN111667791A CN 111667791 A CN111667791 A CN 111667791A CN 202010653540 A CN202010653540 A CN 202010653540A CN 111667791 A CN111667791 A CN 111667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ine group
display screen
driving chip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35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7791B (zh
Inventor
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35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7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9295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47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7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驱动电路包括:与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的第一驱动芯片;与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的第二驱动芯片,其中,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的控制器,用于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和/或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由此,通过这种显示屏驱动电路,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及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Description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已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使得用户可以对显示屏做出折叠或展开的操作,满足用户对不同显示屏尺寸的使用需求。
相关技术中,由于可折叠显示屏的尺寸较大,分辨率较高,使用单颗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无法有效驱动整个显示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的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可折叠显示屏的尺寸较大,分辨率较高,使用单颗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无法有效驱动整个显示屏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显示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显示屏驱动方法,包括: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其中,所述显示屏为可折叠显示屏;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屏驱动电路、显示屏、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确定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从而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改善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可折叠显示屏的尺寸较大,分辨率较高,使用单颗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无法有效驱动整个显示屏的问题,提出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确定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从而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改善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显示屏驱动电路10,包括:第一驱动芯片110、第二驱动芯片120及控制器130。
其中,第一驱动芯片110,与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第二驱动芯片120,与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其中,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
控制器130,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110及第二驱动芯片120连接,用于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和/或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可折叠显示屏,由于显示屏的尺寸较大、分辨率较高,而单颗驱动芯片由于驱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驱动整个显示屏。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30可以是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也可以是为了实现对显示屏的驱动,专门设置的微处理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整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且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可以由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可以由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既可以由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也可以由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也就是说,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的显示区域可以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的显示区域可以为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
如图1所示,在实际连接时,第一驱动芯片110可以与位于显示屏的一侧的第一扫描线组(Gate线)连接,即与图1中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左侧的Gate1至GateN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0可以与位于显示屏的另一侧的第二扫描线组(Gate线)连接,即与图1中位于第二显示区域右侧的Gate1至GateN连接;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Source线)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的S11至S1M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的S21至S2M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均可以对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若显示屏中包括N行像素,则第一扫描线组中可以包括N个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组中可以包括N个扫描线;其中,显示屏中第i行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组中的第i个扫描线连接,以及与第二扫描线组中的第i个扫描线连接,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也就是说,对于显示屏中的每行像素,可以在该行像素的两端分别引出一个扫描线,以构成第一扫描组与第二扫描线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所处的展开状态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的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因此,控制器130可以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同时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或者驱动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中的任一个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显示屏的折叠线可以位于第三显示区域内,以使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仅通过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即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举例来说,折叠线可以为显示屏的中线,显示屏的面积为N,其中,N为正整数,则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面积之和可以大于N/2,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的面积之和也可以大于N/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及第三显示区域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的驱动能力确定,各驱动芯片的驱动范围可以分别根据实际显示需求,在各驱动芯片的最大驱动范围内调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常需要整个显示屏都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共同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因此,可以在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之前,控制器130可以首先判断显示屏是否处于展开状态,进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在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第三显示区域内时,控制器130,还可以用于:
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
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
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未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处于显示屏折叠线的两侧,从而控制器130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确定显示屏是否处于展开状态。
具体的,可以预设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的角度范围,从而控制器130可以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进而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时,确定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否则,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将预设范围确定为[170°,180°],即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夹角处于[0,170°)范围时,可以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或者,还可以将预设范围确定为[180°,190°],即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夹角处于(190°,360°]范围时,可以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70°与190°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具体的预设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常需要整个显示屏都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共同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控制器130,具体可以用于: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与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其中,第一时序信号与第二时序信号为同步时序信号;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以及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而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都无法获得相邻区域的亮度信息,从而无法实现像素增强补偿,导致交界处的亮度差异较大,视觉体验较差。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采用插帧的方式,使得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与第二驱动芯片120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从而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以提升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共同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从而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共同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并准备根据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发送的数据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共同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根据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次序,确定对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策略。具体的,可以在每次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数据线发送显示数据,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之前,通过控制器130首先判断当前的显示帧是否为奇数帧,即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次序是否为奇数。在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在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
举例来说,显示屏在2020年5月1日13点10分30秒开始显示第一帧图像,当前的显示帧为显示屏在该时刻进行显示之后,显示的第15帧显示帧,从而可以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每个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数据),以及使得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显示,以及使得第二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其余部分进行显示,进而实现对当前显示帧的完整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一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以及使得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显示,以及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其余部分进行显示,进而实现对当前显示帧的完整显示。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芯片110及第二驱动芯片120还可以通过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以便于实现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对第三显示区域的交替驱动。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显示屏驱动电路10,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11与第二开关电路121。
其中,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开关电路111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开关电路121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开关电路可以是驱动芯片的内部开关电路,即第一开关电路111可以位于第一驱动芯片110内部,第二开关电路121可以位于第二驱动芯片120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芯片110及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时,控制器13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与第二开关电路121的导通状态,实现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对第三显示区域的交替驱动。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控制器130,还可以用于: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21断开,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仅与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断开,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仅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21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开关电路实现第一驱动芯片110及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三显示区域的数据线的连接时,在通过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时,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二开关电路121断开,从而使得第一驱动芯片110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而第二驱动芯片120仅可以对第二显示区域进行驱动,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完整显示。
相应的,在通过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时,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二开关电路121导通,以及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一开关电路111断开,从而使得第二驱动芯片120可以对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而第一驱动芯片110仅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进行驱动,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完整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确定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从而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改善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驱动电路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使得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从而不仅通过两个驱动芯片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而且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提升了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选择其中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以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并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且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控制器130,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或者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控制器130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如处于折叠状态、支撑状态等,则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具体的,控制器130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所在的显示区域,则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比如断开第二驱动芯片120的供电通路),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
相应的,若控制器130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所在的显示区域,则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比如断开第一驱动芯片110的供电通路),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时,可以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根据电子设备中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摄像头;相应的,控制器130,还可以用于:
获取摄像头在当前时刻采集的参考图像;
在根据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以驱动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根据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申请实施例中,若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控制器130在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参考图像,以根据参考图像的图像内容及摄像头所在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
可选地,若第一显示区域包括摄像头,则控制器130可以在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则控制器130可以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的,若第二显示区域包括摄像头,则控制器130可以在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相应的,若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则控制器130可以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
可选的,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均包括摄像头时,其中,第一显示区域的摄像头为第一摄像头,第二显示区域的摄像头为第二摄像头。从而可以在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且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可以在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且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含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30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显示区域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相应的,控制器130在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时,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130,还可以用于:
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
在第一接触面积小于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第一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控制器130还可以通过显示屏中的触控单元获取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以根据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如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若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则用户当前未使用的显示区域与用户手指的接触面积通常较大。因此,控制器130可以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若第一接触面积小于第二接触面积,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从而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110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110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120,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
相应的,若第一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接触面积,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从而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120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120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110,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且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则用户当前未使用的显示区域与用户手指的接触点的数量通常较多,从而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指与显示屏各区域的接触点的数量,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因此,控制器130可以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点数量,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点数量。若第一接触点数量小于第二接触点数量,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第一接触点数量大于第二接触点数量,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且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对显示屏的操作区域,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从而控制器130可以获取用户对显示屏的触摸操作,以确定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若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出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之后,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电路,通过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区域,以及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根据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或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选择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由此,通过使得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并且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选择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从而不仅通过两个驱动芯片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而且可以实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瀑布屏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视觉舒适度,并且降低了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显示屏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其中,显示屏为可折叠显示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可折叠显示屏,由于显示屏的尺寸较大、分辨率较高,而单颗驱动芯片由于驱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驱动整个显示屏。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整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且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可以由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可以由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既可以由第一驱动芯片驱动,也可以由第二驱动芯片驱动。也就是说,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可以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可以为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
如图1所示,在实际连接时,第一驱动芯片110可以与位于显示屏的一侧的第一扫描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左侧的Gate1至GateN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0可以与位于显示屏的另一侧的第二扫描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位于第二显示区域右侧的Gate1至GateN连接;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的S11至S1M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0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即与图1中的S21至S2M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驱动芯片110与第二驱动芯片120均可以对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显示屏的折叠线可以位于第三显示区域内,以使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仅通过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即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举例来说,折叠线可以为显示屏的中线,显示屏的面积为N,其中,N为正整数,则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面积之和可以大于N/2,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的面积之和也可以大于N/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及第三显示区域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的驱动能力确定,各驱动芯片的驱动范围可以分别根据实际显示需求,在各驱动芯片的最大驱动范围内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常需要整个显示屏都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共同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因此,可以在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之前,首先判断显示屏是否处于展开状态,进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101,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
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
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处于显示屏折叠线的两侧,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确定显示屏是否处于展开状态。
具体的,可以预设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的角度范围,从而可以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进而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时,确定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否则,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将预设范围确定为[170°,180°],即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夹角处于[0,170°)范围时,可以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或者,还可以将预设范围确定为[180°,190°],即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夹角处于(190°,360°]范围时,可以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70°与190°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具体的预设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2,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和/或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所处的展开状态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的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因此,可以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同时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或者驱动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中的任一个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方法,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确定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从而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改善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采用插帧的方式,使得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第一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与第二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从而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以提升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显示屏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其中,显示屏为可折叠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及第三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
上述步骤2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与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其中,第一时序信号与第二时序信号为同步时序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而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都无法获得相邻区域的亮度信息,从而无法实现像素增强补偿,导致交界处的亮度差异较大,视觉体验较差。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采用插帧的方式,使得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第一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与第二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从而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以提升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共同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从而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共同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并准备根据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发送的数据进行显示。
步骤203,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共同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根据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次序,确定对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策略。具体的,可以在每次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发送显示数据,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之前,通过控制器首先判断当前的显示帧是否为奇数帧,即当前的显示帧的显示次序是否为奇数。在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在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
举例来说,显示屏在2020年5月1日13点10分30秒开始显示第一帧图像,当前的显示帧为显示屏在该时刻进行显示之后,显示的第15帧显示帧,从而可以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每个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数据),以及使得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显示,以及使得第二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其余部分进行显示,进而实现对当前显示帧的完整显示。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还可以通过开关电路与第三显示区域的Source线连接,以便于实现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第三显示区域的交替驱动。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相应的,上述步骤203,可以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以使第二驱动芯片仅与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开关电路实现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三显示区域的数据线的连接时,可以在通过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从而使得第一驱动芯片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而第二驱动芯片仅可以对第二显示区域进行驱动,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完整显示。
步骤204,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时,可以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一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以及使得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显示,以及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的其余部分进行显示,进而实现对当前显示帧的完整显示。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还可以通过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以便于实现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第三显示区域的交替驱动。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三数据线组连接;相应的,上述步骤204,可以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电路断开,以使第一驱动芯片仅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开关电路实现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的连接时,可以在通过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三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及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三数据线组之间的第一开关电路断开,从而使得第二驱动芯片可以对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进行驱动,而第一驱动芯片仅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进行驱动,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完整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方法,通过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使得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从而不仅通过两个驱动芯片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而且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提升了显示屏的视觉舒适度。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选择其中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以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并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显示屏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显示屏是否处于展开状态,其中,显示屏为可折叠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及第三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第三显示区域内,若是,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2,判断当前的显示帧是否为奇数帧,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步骤304,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上述步骤301-3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5,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以及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或者,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如处于折叠状态、支撑状态等,则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具体的,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所在的显示区域,则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比如断开第二驱动芯片的供电通路),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
相应的,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所在的显示区域,则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比如断开第一驱动芯片的供电通路),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支撑状态等情况时,用户所使用的显示区域可以对显示帧进行完全显示,以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厚度确定第三显示区域的宽度。比如,第三显示区域的宽度可以为电子设备厚度的两倍,从而在显示屏处于折叠或支撑状态时,当前显示帧的绝大部分区域均由第一显示区域或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显示,第三显示区域仅用于对显示帧的极小部分进行显示,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显示屏对显示帧的正常显示,而且可以实现良好的瀑布屏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视觉舒适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时,可以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根据电子设备中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摄像头;相应的,上述步骤305,可以包括:
获取摄像头在当前时刻采集的参考图像;
在根据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根据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时,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申请实施例中,若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在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参考图像,以根据参考图像的图像内容及摄像头所在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
可选地,若第一显示区域包括摄像头,则可以在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地,若第二显示区域包括摄像头,则可以在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相应的,若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
可选的,可选地,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均包括摄像头时,其中,第一显示区域的摄像头为第一摄像头,第二显示区域的摄像头为第二摄像头。从而可以在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括用户人脸,且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可以在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未包含用户人脸,且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中包含用户人脸时,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显示区域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相应的,在确定用户当前注视第二显示区域时,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305,可以包括:
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
在第一接触面积小于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第一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显示屏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还可以通过显示屏中的触控单元获取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以根据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如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若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则用户当前未使用的显示区域与用户手指的接触面积通常较大。因此,可以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若第一接触面积小于第二接触面积,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芯片向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一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一驱动芯片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二驱动芯片,以使第二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相应的,若第一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接触面积,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从而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向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打开;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第二数据线组及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使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数据线组与第三数据线组,向显示屏发送显示数据,即利用第二驱动芯片驱动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对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并且,可以关闭第一驱动芯片,以使第一显示区域处于休眠状态。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且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则用户当前未使用的显示区域与用户手指的接触点的数量通常较多,从而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指与显示屏各区域的接触点的数量,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因此,可以获取用户手指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点数量,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点数量。若第一接触点数量小于第二接触点数量,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第一接触点数量大于第二接触点数量,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地,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且用户未手持电子设备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对显示屏的操作区域,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从而可以获取用户对显示屏的触摸操作,以确定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若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相应的,若用户的触摸操作所在的操作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则可以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出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之后,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确定对显示屏的驱动策略,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驱动方法,通过在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区域,以及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根据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的参考图像,或用户手指对显示屏的触摸情况,确定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进而根据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区域,选择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由此,通过使得两个驱动芯片交替驱动第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以使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的交界处不断交替变换,并且在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选择一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从而不仅通过两个驱动芯片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使得两个驱动芯片所驱动的显示区域不存在固定的交界处,使得人眼不易感知交界处的光学差异,而且可以实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瀑布屏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视觉舒适度,并且降低了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的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上述电子设备200包括:显示屏驱动电路10、显示屏30、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
存储器210及处理器2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的总线23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总线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2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2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50。电子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230相连。存储器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70的程序/实用工具2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2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27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9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93通过总线230与电子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2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驱动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前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整个显示屏进行驱动,且两个驱动芯片驱动的显示区域存在一部分的交叠区域(即第三显示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根据显示屏的展开状态,确定第一驱动芯片与第二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从而通过两个驱动芯片对显示屏进行驱动,提升了对显示屏的驱动能力,改善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显示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连接,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及第二驱动芯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并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为同步时序信号;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以及
若所述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在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摄像头在当前时刻采集的参考图像;
在根据所述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根据所述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
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未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仅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若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仅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9.一种显示屏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其中,所述显示屏为可折叠显示屏;
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及第三显示区域,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在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时序信号与所述第二时序信号为同步时序信号;
若所述当前的显示帧为奇数帧,则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以及
若所述当前的显示帧为偶数帧,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折叠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摄像头;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头在当前时刻采集的参考图像;
在根据所述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根据所述参考图像确定用户当前注视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展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包括:
获取用户手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接触面积,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接触面积;
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发送第一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积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发送第二时序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导通所述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开关的栅极;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并关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显示屏的展开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所述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则确定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展开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组连接;
所述控制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仅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仅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组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组及所述第三数据线组导通,以驱动所述显示屏对所述当前的显示帧进行显示。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屏驱动电路、显示屏、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屏驱动方法。
CN202010653540.5A 2020-07-08 2020-07-08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67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3540.5A CN111667791B (zh) 2020-07-08 2020-07-08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89295 WO2022007473A1 (zh) 2020-07-08 2021-04-23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3540.5A CN111667791B (zh) 2020-07-08 2020-07-08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7791A true CN111667791A (zh) 2020-09-15
CN111667791B CN111667791B (zh) 2021-08-13

Family

ID=7239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3540.5A Active CN111667791B (zh) 2020-07-08 2020-07-08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7791B (zh)
WO (1) WO20220074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1206A (zh) * 2020-10-29 2021-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可折叠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显示方法
WO2022007473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7382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点测量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2273A (zh) * 2019-08-05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US20200020274A1 (en) * 2018-07-13 2020-01-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rayscale adjustment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825474A (zh) * 2019-10-31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2511B1 (ko) * 2013-08-02 2022-08-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KR102603440B1 (ko) * 2016-10-10 2023-1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08877527B (zh) * 2018-06-29 2021-06-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08766249B (zh) * 2018-08-09 2020-12-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KR102637006B1 (ko) * 2018-12-19 2024-0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582968B1 (ko) * 2018-12-24 2023-09-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CN109727540B (zh) * 2019-02-28 2021-02-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827759B (zh) * 2019-11-19 2021-03-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29B (zh) * 2019-12-31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面板以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1667791B (zh) * 2020-07-08 2021-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1206B (zh) * 2020-10-29 2021-08-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可折叠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0274A1 (en) * 2018-07-13 2020-01-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rayscale adjustment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02273A (zh) * 2019-08-05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0825474A (zh) * 2019-10-31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473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1206A (zh) * 2020-10-29 2021-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可折叠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显示方法
WO2023087382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点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7473A1 (zh) 2022-01-13
CN111667791B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7791B (zh) 显示屏驱动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82140A1 (en) Imaging for foldable displays
US9979922B2 (en) Low power consumption display device
CN111976482B (zh) 一种车载仪表屏和中控娱乐屏的双屏交互系统及方法
KR100440405B1 (ko) 더블 버퍼링을 이용한 화상 데이터 출력 제어장치
CN103559874B (zh) 若干视频图像的无缝显示迁移
CN105607782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US8384738B2 (en) Compositing windowing system
US825911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s
US20190130795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12801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278523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542933A (zh) 一种基于大屏幕液晶拼接显示的开窗控制器
CN114387930B (zh) 一种数据显示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H086313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200402634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ndow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147664B (zh) 一种amoled显示屏
CN111833809B (zh) 显示屏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710049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EP1701334A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overlapping windows on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ler therefor
US20130278589A1 (en) Display control system
US20200402445A1 (en) Software Based Partial Display Dimming
CN109828733A (zh) 一种多个显示终端分别独立显示的方法、计算设备
CN110753194B (zh) 双屏异显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51171A (zh) 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