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1279A -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1279A
CN111661279A CN202010502697.8A CN202010502697A CN111661279A CN 111661279 A CN111661279 A CN 111661279A CN 202010502697 A CN202010502697 A CN 202010502697A CN 111661279 A CN111661279 A CN 111661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
underwater robot
rescue
block
emergency resc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26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026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1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1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1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34Diving chambers with mechanical link, e.g. cable, to a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包括躯干,所述躯干的上端设置有头部,且躯干的底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头部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躯干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盛放箱,且躯干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端且位于躯干的内部设置有氧气腔。该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通过增设放置板、气缸、电动伸缩杆、第一连接板和切割刀,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未设置切割装置致使需救援人员利用刀具进行切割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救援的问题,降低了救援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水下机器人也属于机器人中的一种,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水下机器人的作用主要用于帮助人类做一些危险或者繁琐的工作,世界上水域众多,人们想要探索水下的神秘世界,但往往因为对水下世界的不了解发生事故,同时也能用于检查大坝、桥墩上是否安装爆炸物以及结构好坏情况;遥控侦察、危险品靠近检查;水下基阵协助安装/拆卸;船侧、船底走私物品检测(公安、海关);水下目标观察,废墟、坍塌矿井搜救等;搜寻水下证据(公安、海关);海上救助打捞、近海搜索,所以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是缺一可少的。
水下机器人分为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有缆遥控水下救援机器人,受限于缆线的影响,体积较小,且不能够携带重物,无缆遥控水下救援机器人在潜入较深的水底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使用时较为不便,一方面,现有的水下救援机器人均是对水底和海底的情况进行探测,然后将信号传输回去,只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够进行真正有意义上的救援,对被困者进行救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具备的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使得救援绳的连接处与机器人在水中移动的方向一致,提高了机器人与连接绳的灵活性的优点,解决了机器人无法快速带着遇难人员上升至水面,需救援人员拽着遇难人员上升,增加了救援难度,无法给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提供氧气,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容易缺氧而致使出现生命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包括躯干,所述躯干的上端设置有头部,且躯干的底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头部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躯干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盛放箱,且躯干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端且位于躯干的内部设置有氧气腔,所述躯干的外表壁一侧设置有第二盛放箱,所述头部的前表壁设置有潜水摄像头,所述潜水摄像头的下端设置有潜水探照灯,所述躯干的内部且位于氧气腔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壳,所述躯干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氧气腔的底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外表壁设置有生命探测仪,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
优选的,所述所述底座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切割刀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外部且位于切割刀的内壁开设有对接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杆槽,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绳孔,且第二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底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部且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盛放箱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绳盘,所述绳盘的一侧设置有缠绕杆,所述缠绕杆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输出端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锁孔,且弹力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盛放箱的前表壁设置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盛放箱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氧气面罩,所述连接管靠近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块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二盛放箱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块。
优选的,所述压紧块的外表壁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形状为T字形,且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生命探测仪的数量为两组,且生命探测仪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外表壁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万向自锁轮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自锁轮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的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两组,且液压伸缩杆、第一防护壳、电机、螺旋桨和第二防护壳的数量与液压缸的数量相匹配,所述液压缸、液压伸缩杆、第一防护壳、电机、螺旋桨和第二防护壳分别对称设置在躯干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通过在底座的内部增设放置板、气缸、电动伸缩杆、第一连接板和切割刀,当遇难人员被水中的水草缠住腿部时,救援人员可通过电脑使气缸带动电动伸缩杆,使其切割刀延伸,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未设置切割装置致使需救援人员利用刀具进行切割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救援的问题,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此外,通过安装块、安装槽、对接块和对接槽的配合,能够使得切割刀牢固的安装在在第一连接板,避免了在进行救援切割时出现松动而误伤被救援人员的问题,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切割的安全性,降低了救援的难度。
2、该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通过凹槽、固定板、连接杆、固定块、杆槽、第二连接板、绳孔、压紧块、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将救援绳稳固的连接在机器人头部的连接座内,同时机器人在水中移动时,固定块内部的杆槽在连接杆上转动,使得救援绳的连接处与机器人在水中移动的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救援绳的连接处为固定式连接致使增加了水中移动的阻碍性而导致机器人不便于在水中自由移动的问题,此外,压紧块、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使得救援绳与机器人连接的更加稳固,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机器人与连接绳的灵活性,保证了机器人在水中正常移动。
3、该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通过绳盘、缠绕杆、牵引绳、弹力带、固定锁孔、固定销和密封门的配合,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一盛放箱前表壁的密封门,救援人员将弹力带绑在遇难人员的身上,并通过固定锁孔和固定销进行固定,能够使得机器人通过牵引绳快速带着遇难人员上升至水面,无需救援人员拽着遇难人员上升,降低了救援难度,同时也减少了救援时间,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4、该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通过氧气腔、出气管、波纹管、连接环、连接管、氧气面罩、螺纹块、螺纹槽和密封块,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二盛放箱底端的密封块,使得救援人员取出氧气面罩并戴至在遇难人员的脸上,能够给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提供氧气,避免了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缺氧而致使出现生命危险的问题,同时波纹管具有形变限度,能够根据遇难人员的位置从而改变拉动氧气面罩的方向,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该机器人使用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D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座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外观平面图。
图中:1、躯干;2、头部;3、立柱;4、底座;41、放置板;42、气缸;43、电动伸缩杆;44、第一连接板;45、切割刀;46、安装块;47、安装槽;48、对接块;49、对接槽;5、连接座;51、凹槽;52、固定板;53、连接杆;54、固定块;55、杆槽;56、第二连接板;57、绳孔;58、压紧块;59、卡块;60、卡槽;6、第一盛放箱;61、连接柱;62、绳盘;63、缠绕杆;64、牵引绳;65、弹力带;66、固定锁孔;67、固定销;68、密封门;7、分隔板;8、氧气腔;9、第二盛放箱;91、出气管;92、波纹管;93、连接环;94、连接管;95、氧气面罩;96、螺纹块;97、螺纹槽;98、密封块;10、潜水摄像头;11、潜水探照灯;12、液压缸;13、液压伸缩杆;14、第一防护壳;15、电机;16、螺旋桨;17、第二防护壳;18、进气口;19、蓄电池;20、生命探测仪;21、万向自锁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包括躯干1,躯干1的上端设置有头部2,且躯干1的底端设置有立柱3,立柱3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头部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5,躯干1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盛放箱6,且躯干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7,分隔板7的上端且位于躯干1的内部设置有氧气腔8,躯干1的外表壁一侧设置有第二盛放箱9,头部2的前表壁设置有潜水摄像头10,潜水摄像头10的下端设置有潜水探照灯11,躯干1的内部且位于氧气腔8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伸缩杆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壳14,第一防护壳14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5,电机15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桨16,螺旋桨16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壳17,躯干1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气口18,氧气腔8的底端设置有蓄电池19,底座4的外表壁设置有生命探测仪20,且底座4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21。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底座4包括放置板41,放置板4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42,气缸42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3,电动伸缩杆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4,第一连接板44远离电动伸缩杆43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刀45,切割刀45靠近第一连接板4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46,安装块46的外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4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7,第一连接板44靠近切割刀45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块48,对接块48的外部且位于切割刀45的内壁开设有对接槽49。
本实施例中,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未设置切割装置致使需救援人员利用刀具进行切割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救援的问题,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此外,能够使得切割刀45牢固的安装在在第一连接板44,避免了在进行救援切割时出现松动而误伤被救援人员的问题,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切割的安全性,降低了救援的难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3和图6,连接座5包括凹槽51,凹槽51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杆53相匹配的杆槽55,固定块5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56,第二连接板56的内部开设有绳孔57,且第二连接板56的顶端设置有压紧块58,压紧块58的底端设置有卡块59,卡块59的外部且位于第二连接板5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0。
本实施例中,能够将救援绳稳固的连接在机器人头部2的连接座5内,同时机器人在水中移动时,固定块54内部的杆槽55在连接杆53上转动,使得救援绳的连接处与机器人在水中移动的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救援绳的连接处为固定式连接致使增加了水中移动的阻碍性而导致机器人不便于在水中自由移动的问题。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4和图7,第一盛放箱6包括连接柱61,连接柱61的一端设置有绳盘62,绳盘62的一侧设置有缠绕杆63,缠绕杆63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64,牵引绳64的输出端设置有弹力带65,弹力带6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锁孔66,且弹力带6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销67,第一盛放箱6的前表壁设置有密封门68。
本实施例中,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一盛放箱6前表壁的密封门68,救援人员将弹力带65绑在遇难人员的身上,并通过固定锁孔66和固定销67进行固定,能够使得机器人通过牵引绳64快速带着遇难人员上升至水面,无需救援人员拽着遇难人员上升,降低了救援难度。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和图5,第二盛放箱9包括出气管91,出气管91的一端设置有波纹管92,波纹管92远离出气管9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93,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94,连接管94远离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氧气面罩95,连接管94靠近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块96,连接环93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块96相匹配的螺纹槽97,第二盛放箱9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块98。
本实施例中,能够给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提供氧气,避免了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缺氧而致使出现生命危险的问题,同时波纹管92具有形变限度,能够根据遇难人员的位置从而改变拉动氧气面罩95的方向。
压紧块58的外表壁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形状为T字形,且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组;紧固螺栓能够进一步起到固定的作用。生命探测仪20的数量为两组,且生命探测仪20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4外表壁的两侧;在进行搜寻工作时,生命探测仪20能够检测水下遇难人员的生命特征。万向自锁轮21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自锁轮21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4的拐角处;机器人在陆地上时,通过万向自锁轮21自行移动,无需使用者进行搬运。液压缸12的数量为两组,且液压伸缩杆13、第一防护壳14、电机15、螺旋桨16和第二防护壳17的数量与液压缸12的数量相匹配,液压缸12、液压伸缩杆13、第一防护壳14、电机15、螺旋桨16和第二防护壳17分别对称设置在躯干1的两侧;通过液压缸12、液压伸缩杆13、电机15、螺旋桨16的配合使得能够快速改变机器人移动的方向,便于使用。
工作时,先通过凹槽51、固定板52、连接杆53、固定块54、杆槽55、第二连接板56、绳孔57、压紧块58、卡块59和卡槽60的配合,能够将救援绳稳固的连接在机器人头部2的连接座5内,同时机器人在水中移动时,固定块54内部的杆槽55在连接杆53上转动,使得救援绳的连接处与机器人在水中移动的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救援绳的连接处为固定式连接致使增加了水中移动的阻碍性而导致机器人不便于在水中自由移动的问题,此外,压紧块58、卡块59和卡槽60的配合,能够使得救援绳与机器人连接的更加稳固,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机器人与连接绳的灵活性,保证了机器人在水中正常移动,再将机器人放入水中,通过操控电脑使生命探测仪20、潜水探照灯11和潜水摄像头10同时工作进行搜寻,通过液压缸12、液压伸缩杆13、电机15、螺旋桨16的配合使得能够快速改变机器人移动的方向,便于使用,遇到遇难人员时,通过氧气腔8、出气管91、波纹管92、连接环93、连接管94、氧气面罩95、螺纹块96、螺纹槽97和密封块98,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二盛放箱9底端的密封块98,使得救援人员取出氧气面罩95并戴至在遇难人员的脸上,能够给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提供氧气,避免了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缺氧而致使出现生命危险的问题,同时波纹管92具有形变限度,能够根据遇难人员的位置从而改变拉动氧气面罩95的方向,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该机器人使用时的灵活性,通过绳盘62、缠绕杆63、牵引绳64、弹力带65、固定锁孔66、固定销67和密封门68的配合,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一盛放箱6前表壁的密封门68,救援人员将弹力带65绑在遇难人员的身上,并通过固定锁孔66和固定销67进行固定,能够使得机器人通过牵引绳64快速带着遇难人员上升至水面,无需救援人员拽着遇难人员上升,降低了救援难度,同时也减少了救援时间,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救援的效率,此外,通过在底座4的内部增设放置板41、气缸42、电动伸缩杆43、第一连接板44和切割刀45,当遇难人员被水中的水草缠住腿部时,救援人员可通过电脑使气缸42带动电动伸缩杆43,使其切割刀45延伸,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未设置切割装置致使需救援人员利用刀具进行切割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救援的问题,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在底座4的内部增设放置板41、气缸42、电动伸缩杆43、第一连接板44和切割刀45,当遇难人员被水中的水草缠住腿部时,救援人员可通过电脑使气缸42带动电动伸缩杆43,使其切割刀45延伸,能够快速对遇难人员腿部缠绕的水草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的降低了被救援人员在水中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未设置切割装置致使需救援人员利用刀具进行切割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救援的问题,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此外,通过安装块46、安装槽47、对接块48和对接槽49的配合,能够使得切割刀45牢固的安装在在第一连接板44,避免了在进行救援切割时出现松动而误伤被救援人员的问题,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切割的安全性,降低了救援的难度;通过凹槽51、固定板52、连接杆53、固定块54、杆槽55、第二连接板56、绳孔57、压紧块58、卡块59和卡槽60的配合,能够将救援绳稳固的连接在机器人头部2的连接座5内,同时机器人在水中移动时,固定块54内部的杆槽55在连接杆53上转动,使得救援绳的连接处与机器人在水中移动的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救援绳的连接处为固定式连接致使增加了水中移动的阻碍性而导致机器人不便于在水中自由移动的问题,此外,压紧块58、卡块59和卡槽60的配合,能够使得救援绳与机器人连接的更加稳固,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机器人与连接绳的灵活性,保证了机器人在水中正常移动;通过绳盘62、缠绕杆63、牵引绳64、弹力带65、固定锁孔66、固定销67和密封门68的配合,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一盛放箱6前表壁的密封门68,救援人员将弹力带65绑在遇难人员的身上,并通过固定锁孔66和固定销67进行固定,能够使得机器人通过牵引绳64快速带着遇难人员上升至水面,无需救援人员拽着遇难人员上升,降低了救援难度,同时也减少了救援时间,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救援的效率;通过氧气腔8、出气管91、波纹管92、连接环93、连接管94、氧气面罩95、螺纹块96、螺纹槽97和密封块98,救援人员通过电脑打开第二盛放箱9底端的密封块98,使得救援人员取出氧气面罩95并戴至在遇难人员的脸上,能够给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提供氧气,避免了遇难人员在进行救援时缺氧而致使出现生命危险的问题,同时波纹管92具有形变限度,能够根据遇难人员的位置从而改变拉动氧气面罩95的方向,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该机器人使用时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包括躯干(1),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1)的上端设置有头部(2),且躯干(1)的底端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头部(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5),所述躯干(1)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盛放箱(6),且躯干(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的上端且位于躯干(1)的内部设置有氧气腔(8),所述躯干(1)的外表壁一侧设置有第二盛放箱(9),所述头部(2)的前表壁设置有潜水摄像头(10),所述潜水摄像头(10)的下端设置有潜水探照灯(11),所述躯干(1)的内部且位于氧气腔(8)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所述液压伸缩杆(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壳(14),所述第一防护壳(14)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桨(16),所述螺旋桨(16)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壳(17),所述躯干(1)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气口(18),所述氧气腔(8)的底端设置有蓄电池(19),所述底座(4)的外表壁设置有生命探测仪(20),且底座(4)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放置板(41),所述放置板(4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3),所述电动伸缩杆(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4),所述第一连接板(44)远离电动伸缩杆(43)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刀(45),所述切割刀(45)靠近第一连接板(4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46),所述安装块(46)的外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4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7),所述第一连接板(44)靠近切割刀(45)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块(48),所述对接块(48)的外部且位于切割刀(45)的内壁开设有对接槽(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包括凹槽(51),所述凹槽(51)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板(5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杆(53)相匹配的杆槽(55),所述固定块(5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56),所述第二连接板(56)的内部开设有绳孔(57),且第二连接板(56)的顶端设置有压紧块(58),所述压紧块(58)的底端设置有卡块(59),所述卡块(59)的外部且位于第二连接板(5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箱(6)包括连接柱(61),所述连接柱(61)的一端设置有绳盘(62),所述绳盘(62)的一侧设置有缠绕杆(63),所述缠绕杆(63)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64),所述牵引绳(64)的输出端设置有弹力带(65),所述弹力带(6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锁孔(66),且弹力带(6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销(67),所述第一盛放箱(6)的前表壁设置有密封门(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箱(9)包括出气管(91),所述出气管(91)的一端设置有波纹管(92),所述波纹管(92)远离出气管(9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93),所述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94),所述连接管(94)远离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氧气面罩(95),所述连接管(94)靠近连接环(9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块(96),所述连接环(93)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块(96)相匹配的螺纹槽(97),所述第二盛放箱(9)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块(9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58)的外表壁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形状为T字形,且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探测仪(20)的数量为两组,且生命探测仪(20)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4)外表壁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自锁轮(21)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自锁轮(21)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4)的拐角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2)的数量为两组,且液压伸缩杆(13)、第一防护壳(14)、电机(15)、螺旋桨(16)和第二防护壳(17)的数量与液压缸(12)的数量相匹配,所述液压缸(12)、液压伸缩杆(13)、第一防护壳(14)、电机(15)、螺旋桨(16)和第二防护壳(17)分别对称设置在躯干(1)的两侧。
CN202010502697.8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Pending CN111661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697.8A CN111661279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697.8A CN111661279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1279A true CN111661279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6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2697.8A Pending CN111661279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12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174A (zh) * 2020-12-18 2021-03-02 朱波 一种水下救援设备
CN115258101A (zh) * 2022-07-28 2022-11-01 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救援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2621A (ko) * 2016-04-27 2017-11-06 임용균 수중 인명 구조용 로봇
CN207737478U (zh) * 2017-12-15 2018-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水下急救装置
CN108860509A (zh) * 2018-07-01 2018-11-23 冯超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8860508A (zh) * 2018-07-01 2018-11-23 甄聪伟 一种新型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9094758A (zh) * 2018-07-21 2018-12-28 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测和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CN109533227A (zh) * 2018-11-29 2019-03-29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绳子的水下救援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2621A (ko) * 2016-04-27 2017-11-06 임용균 수중 인명 구조용 로봇
CN207737478U (zh) * 2017-12-15 2018-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水下急救装置
CN108860509A (zh) * 2018-07-01 2018-11-23 冯超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8860508A (zh) * 2018-07-01 2018-11-23 甄聪伟 一种新型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9094758A (zh) * 2018-07-21 2018-12-28 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测和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CN109533227A (zh) * 2018-11-29 2019-03-29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绳子的水下救援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174A (zh) * 2020-12-18 2021-03-02 朱波 一种水下救援设备
CN115258101A (zh) * 2022-07-28 2022-11-01 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救援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1279A (zh) 一种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CN106737703B (zh) 基于水下救援机器人的水下救援方法
CN206476070U (zh) 一种智能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109850095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水下救援方法及其系统
CN112937808B (zh) 一种深海原位载人实验研究平台
US20230031851A1 (en) POSITIONlNG AND RESCUE DEVICE FOR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CN201999188U (zh) 矿难水下救援微型潜艇
CN201006757Y (zh) 舰船失事定位浮标
CN109094758A (zh) 一种可监测和紧急救援水下机器人
CN206664744U (zh) 一种灾后搜救智能车
CN107839862A (zh) 载人潜水器应急救援装置
CN111711673A (zh) 一种云端控制紧急救援水下工作系统
CN214451756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下遥控潜器
US7967651B2 (en) Deployable rescue apparatus
CN108843061A (zh) 游泳自动救援系统
CN106672181B (zh) 水封涵洞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实施方法
CN218198712U (zh) 一种组合式测流浮标设备
CN205524883U (zh) 自动测量水深的智能救援网
CN105691565A (zh) 用于紧急救援的磁控定位救捞系统
CN21250644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桥梁水下结构物成像检测装置
CN211519807U (zh) 一种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定位装置
CN215514103U (zh) 一种搜救无人机摄像装置
CN107891956A (zh) 履带式水下探测机器人
CN112422792A (zh) 一种可保护落水摄像机的安全设备
KR20150019386A (ko) 무인 원격 구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