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6C -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6C
CN1116556C CN99803408A CN99803408A CN1116556C CN 1116556 C CN1116556 C CN 1116556C CN 99803408 A CN99803408 A CN 99803408A CN 99803408 A CN99803408 A CN 99803408A CN 1116556 C CN1116556 C CN 11165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outdoor
coupler
photo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3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2077A (zh
Inventor
西村政弥
久岡邦年
山本光彦
村井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92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venting human errors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use or maintenance, e.g. goofy proof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含一个室外单元(1)和多个经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3a)(3b)的三条连接线路(3)与室外单元(1)连接的室内单元(2),室外单元(1)包括室外微计算机(14)、室外直流电源(11)、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端接电阻(17),并且每个室内单元(2)包括室内直流电源(21)、室内微计算机(22)、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以及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串联的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

Description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包括室外单元和经三条连接线路连接至室外单元的室内单元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三条连接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了包括室外单元和经三条室内—室外连接线路连接至室外单元的室内单元的空调器,三条连接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
在这种空调器内,室内外单元的安装和三条室内—室外连接线的接线应该在实际地点完成,因此可能会接错线。当接错线时,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不能正常进行,并且偶尔会损坏电路单元。因此在空调器正常运行之前,必须检测接错线的情况。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过去提出了当室内—室外通信在预设时间内未实现时利用定时器装置关闭电压开关装置的布局(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47616/1994)和通过提供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停止发送—接收电路部分的发送开关部分的操作的布局(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71022)。
当采用这些布局时,避免了接错线时空调器运行的缺点。
当采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47616/1994中揭示的布局时,需要电压开关装置。电压开关装置对于商用供电电压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压,并且电压开关装置与正常的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因此难以降低通信电路部分的成本。当然,安装电压开关装置需要安装空间,因此难以减小通信电路部分的安装空间。
当采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71022中揭示的布局时,需要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对于商用供电电压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压,并且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与正常的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因此难以降低通信电路部分的成本。当然,安装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需要安装空间,因此难以减小通信电路部分的安装空间。
而且在包含一个室外单元和经三条连接线路与室外单元相连的多个室内单元的复联型空调器内也有这样的缺点,连接线路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该装置无需与正常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布局(例如电源开关装置、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避免了在接错线时发送接收电路单元的损坏和急变。
发明内容
第一项发明是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括室外单元和经三条连接线路连接至室外单元的室内单元,三条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
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其中一个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向第一控制装置供电的第一供电装置、在第一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一发送光耦合器和第一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相互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端子之间,以及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并且
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另一个包括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二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二发送光耦合器和第二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中的两条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并联,以及用于抑制因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电阻装置与第二发送光耦合器串联。
第二项发明是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含一个室外单元和多个经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的三条连接线路与室外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
室外单元包括室外控制装置、向室外控制装置供电的室外控制供电装置、在室外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相互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端子之间,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并且
每个室内单元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连接在商用交流电源端子之间的室内控制供电装置、由室内控制供电装置供电的室内控制装置、在室内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内接收光耦合器和室内发送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中的两条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以及用于抑制因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电阻装置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连接。
第三项发明是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采用正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作为第二电阻装置。
第四项发明是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括室外单元和经三条连接线路连接至室外单元的室内单元,三条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
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其中一个包括室外控制装置、向室外控制装置供电的室外控制供电装置、在室外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外送光耦合器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相互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端子之间,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并且
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另一个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与商用交流电源端子连接的变压器、将来自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整流装置、根据变换的直流电压操作的异常电压检测装置、连接在整流装置输出端之间的第二供电装置、被提供变换直流电压的室内控制装置、在室内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内发送光耦合器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中的两条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以及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串联的第二电阻装置。
第五项发明是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含一个室外单元和多个经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的三条连接线路与室外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
室外单元包括室外控制装置、室外控制供电装置、在室外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相互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端子之间,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并且
每个室内单元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与商用交流电源端子连接的变压器、将来自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整流装置、根据变换的直流电压操作的异常电压检测装置、连接在整流装置输出端之间的室内控制供电装置、被提供变换直流电压的室内控制装置、在室内控制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内发送光耦合器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中的两条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并联,以及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串联的第二电阻装置。
当采用第一项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时,并且当空调器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下操作(通过经三条包括商用供电线路连接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时,经商用供电线路商用交流电源向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中的一个提供交流电,并向另一个提供交流电。来自第一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第一发送光耦合器由第二接收光耦合器接收,第二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第二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中的另一个。而且,来自第二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第二发送光耦合器由第一接收光耦合器接收,第一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第一控制装置,从而监视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中的另一个。
而且,当放置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利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之后操作以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作信号发送和接收时,在三条连接线路正常连接的条件下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而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不正常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因此,可判断三条连接线路是否正常连接。
因此,通过强行判断第二发送光耦合器的操作条件并且利用抑制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限制电流,避免了接错线引起的发送和接收电路元件的损坏或急变。通过确定通信电源是直流电源改进了通信速度。由于根本无需诸如电源开关装置、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之类与正常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元件,所以避免了成本和安装空间的增加。
当采用第二项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时,并且当空调器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下操作(通过经三条包括商用供电线路相互并联连接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时,经商用供电线路从商用交流电源向室外单元与每个室内控制供电装置提供交流。来自室外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室外发送光耦合器由室内接收光耦合器接收,室内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室内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室内单元。而且,来自室内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室内发送光耦合器由室外接收光耦合器接收,室外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室外控制装置从而监视室内单元。
而且,当放置室外单元和多个室内单元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利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之后操作以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作信号发送和接收时,在三条连接线路正常连接的条件下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而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不正常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因此,可判断三条连接线路是否正常连接。
因此,通过强行判断第二发送光耦合器的操作条件并且利用抑制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限制电流,避免了接错线引起的发送和接收电路元件的损坏或急变。通过确定通信电源是直流电源改进了通信速度。由于根本无需诸如电源开关装置、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之类与正常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元件,所以避免了成本和安装空间的增加。
当采用第三项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时,由于装置采用正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作为第二电阻装置,所以改进了接错线时的电流抑制效应并且实现与第一项发明或第二项发明相似的操作和效果。
当采用第四项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时,并且当空调器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下操作(通过经三条包括商用供电线路的连接线连接室外单元之一与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另一个与室内单元)时,经商用供电线路和变压器从商用交流电源向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供交流电。来自第一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第一发送光耦合器由室外单元中另一个的第二接收光耦合器接收,第二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第二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中的另一个。而且,来自第二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第二发送光耦合器室,由室外单元中的一个的第一接收光耦合器接收,第一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第一控制装置,从而监视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中的另一个。
而且,当放置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利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之后操作以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作信号发送和接收时,在三条连接线路正常连接的条件下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而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不正常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因此,判断三条线路是否正常连接。而且,当接错线时,由于产生了经过第一电阻装置的电流环路,所以在变压器输出侧不产生正常电压。因此,通过利用异常电压检测装置检测上述条件可识别接错线的种类。
因此,通过强行判断第二发送光耦合器的操作条件并且利用抑制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限制电流,避免了接错线引起的发送和接收电路元件的损坏或急变。通过确定通信是直流电源改进了通信速度。由于根本无需诸如电源开关装置、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之类与正常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元件,所以避免了成本和安装空间的增加。
当采用第五项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时,并且当空调器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下操作(通过经三条包括商用供电线路的连接线相互关联连接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时,经商用供电线路从商用交流电源向室外单元和每个室内单元的室内控制供电装置供交流电。来自室外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室外发送光耦合器由室内接收光耦合器接收,室内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室内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室内单元。而且,来自室内控制装置的通信信号经室内发送光耦合器由室外接收光耦合器接收,室外接收光耦合器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室外控制装置从而监视室内单元。
而且,当放置室外单元和多个室内单元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利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之后操作以在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作信号发送和接收时,在三条连接线路正常连接的条件下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而在三条连接线路连接不正常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因此,可判断三条线路是否正常连接。
因此,通过强行判断第二发送光耦合器的操作条件并且利用抑制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限制电流,避免了接错线引起的发送和接收电路元件的损坏或急变。通过确定通信是直流电源改进了通信速度。由于根本无需诸如电源开关装置、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之类与正常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元件,所以避免了成本和安装空间的增加。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的电学示意图;
图2为理解室内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图3为理解室外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图4(A)-4(F)为理解当电源开启时接错线判断时序的信号波形图;
图5(A)-5(F)为理解当未接错线时从室外单元到室内单元通信的波形图;
图6(A)-6(F)为理解当未接错线时从室内单元1到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2通信的波形图;
图7(A)-7(F)为理解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通信数据和通信信号线路操作的波形图;
图8(A)-8(E)为理解当存在室外单元与一个室内单元时接错线模式的示意图;
图9(A)-9(E)为理解当存在室外单元与两个室内单元时接错线模式的示意图;
图10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商用供电线路3b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商用供电线路3a和3b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信号线路3c错接、信号线路3c与商用供电线路3b错接和商用供电线路3b与商用供电线路3a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商用供电线路3b错接、信号线路3c与商用供电线路3a错接和商用供电线路3b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的电学示意图;以及
图16为理解室内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实施发明的较佳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图1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的电学示意图。
空调器包括一个室外单元1和多个室内单元2。多个室内单元2经相互并联的三条连接线路3与室外单元1相连。
室外单元1包括连接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的半波整流直流供电电路(直流供电装置)12、作为室外控制供电装置连接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的室外控制直流电源11、作为室外控制装置的室外微计算机14、与室外微计算机14的发送端口相连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与室外微计算机14的接收端口相连的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以及作为第一电阻装置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端接电阻17。端接电阻17是用于将通信线路阻抗确定为恒定阻抗并且抵消连接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的线缆(通信线路)浮动电容引起的误操作的电阻。端接电阻17是普通通信必需的电阻。
并且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第一二极管18a、第三电阻18b(其阻值足以在接错线时限制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的电流并利用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完成通信)、第二二极管18c、第四电阻18d(其阻值限制电流从而在接错线时防止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损坏并且利用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6a完成通信)、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以及Zener二极管串联,该串联电路与半波整流直流电源电路12的整流电路部分并联。晶体管15c的集电极端与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发射单元15a串联。晶体管15c的发射极端接地。电阻15d连接在晶体管15c的基极端与发射极端之间。电阻15e连接在晶体管15c的基极端与室外微计算机14的发送端口之间。而且,标号15f表示连接在输出控制直流电源11的输出端与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发射单元15a之间的电阻。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6a的发射端经电阻16c接地,并且光接收单元16b的发射端和电阻16c的连接点与室外微计算机14的接收端口相连。
而且,可以采用数字晶体管代替由晶体管15c和电阻15d和15e组成的电路,并且可以确定适合输出信号的极性。
三条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由一对商用电源线3a和3b和一条通信信号线路3c组成。这对商用电源线路3a和3b与商用交流电源10两端相连,并且通信信号线路3c与第三电阻18b与第二二极管18c的连接点相连。
室内单元2包括作为室内控制供电装置连接在一对商用电源线路3a和3b之间的控制直流电源21、作为室内控制装置的室内微计算机22、与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射端口相连的室内发射光耦合器23、与室内微计算机22的接收端口相连的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以及作为第二电阻的用于保护过电流的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它具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5与室内发射光耦合器23的光电晶体管23b的集电极端串联。
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b(其阻值限制电流从而在接错线时防止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损坏并且利用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完成通信)、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串联,并且该串联电路经商用供电线路3b和通信信号线路3c与端接电阻17并联。
而且,由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和室内发射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由第五电阻26b、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而且,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发射单元23a的阴极端经电阻23c接地,光发射单元23a的阳极端与晶体管23d的集电极端相连,电阻23e连接在晶体管23d的发射极端与基极端之间,而晶体管23d的基极端经电阻23f与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相连。标号23g代表接至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的上拉电阻。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接收单元24b的发射极端经电阻24c接地,并且光接收单元24b的发射极端与电阻24c的连接点与室内微计算机22的接收端口相连。
可以采用数字晶体管代替由晶体管23c和电阻23d和23e组成的电路,并且可以确定适合输出信号的极性。而且,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具有在通信正常时保护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电流切换的功能和操作。
图2为用于理解室内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P1中,开启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关闭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在步骤SP2中,判断是否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当判断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时,在步骤SP3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异常。在步骤SP4中,关闭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开启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随后完成操作系列。
相反,当在步骤SP2中判断不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时,在步骤SP5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正常。在步骤SP6,根据正常序列执行操作。
图3为用于理解室外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P1中,关闭室外微计算机14的发送端口(关闭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在步骤SP2中,判断是否存在接收数据中断。当判断存在接收数据中断时,在步骤SP8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异常。随后再次执行步骤SP1中的操作。相反,当在步骤SP2中判断不存在接收数据中断时,在步骤SP3执行等待操作,直到经过室内单元2的接错线判断时间间隔。在步骤SP4,开启室外微计算机14的发送端口(开启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在步骤SP5中,判断发送输出与接收输入是否相等。当判断发送输出与接收输入不相等时,执行步骤SP8中的操作。相反,当在步骤SP5判断发送输出与接收输入相等时,在步骤SP6中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连接正常。在步骤SP7中执行基于正常序列的操作。
图4(A)-4(F)为理解当电源开启时接错线判断时序的信号波形图。
当如图4(A)所示开启电源并且如图4(B)所示执行复位操作时,如图4(C)和4(D)所示,室外发送输出和室外接收输入转为低电平,并且如图4(E)和4(F)所示,室内发送输出转为高电平而室内接收输入转为低电平。
并且,在复位操作之后的第一时间间隔内{图4(C)内中断判断时间间隔},执行图3所示流程图步骤SP2内接收数据中断的判断。在随后的第二时间间隔{图4(C)中的室内单元判断时间间隔等待}内,执行图3所示流程图步骤SP3内的等待操作。在随后的第三时间间隔{图4(C)中的输入—输出一致判断时间间隔}内,执行图3所示流程图步骤SP5内的输入—输出一致判断操作,从而判断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是否正常。
而且,在复位操作之后的第四个时间间隔内{比第一时间间隔长但是比第一和第二时间间隔之和短:图4(F)中的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判断时间间隔},执行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判断操作。
以下作详细描述。
在开启电源之后,关闭管理室外单元发送信号产生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当室外单元接收电路接收脉冲信号时尽管未执行室外单元通信的电源,但是仍判断室外单元接错线并且使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在接错线时保护通信线路单元。
当室内单元的接收电路根据接收电路的输入检测到具有商用电源频率的脉冲时,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开启,它与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接收单元15b的操作相反,从而使通信信号线路3c与其中一条商用电源线路短路。因此,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得到保护,从而即使在室外单元不知道接错线并且室外单元发送数据时,不施加超过光耦合器电阻电压的电压。而且,商用供电线路在某些接错线模式下执行该操作时变为短路。针对该问题,用于保护不受过电路损坏的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串联,以便限制和抑制通信电流,从而即使在商用供电线路短路时室内单元的发送和接收电路也不受损坏。因此,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的阻值由于在商用供电线路短路时的自热而迅速增大。结果,抑制了短路电流从而保护了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
而且,自动复位是可能的,从而通过采用微计算机利用看门狗定时器在其接错线走失时自复位的布局在损坏之前保护通信线路。
图5(A)-5(F)为理解当未接错线时从室外单元到室内单元通信的波形图。图5(A)、5(B)、5(C)、5(D)、5(E)和5(F)分别表示室外发送波形、室外接收波形、室内1发送波形、室内1接收波形、室内2发送波形和室内2接收波形。但是实际的通信波形根据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的通信规则确定,因此并不总是实现图5(A)-5(F)所示的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外发送波形从关闭变为开启并保持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发送信号之后的关闭—开启操作。由晶体管15c和电阻15d和15e组成的电路控制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的光发射单元15a,并且确定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6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接收单元24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如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室外接收波形变为与室外发射波形一致的波形,而室内1接收波形和室内2接收波形都变为与室外发送波形一致的波形。并且,室内单元1和室内单元2不发送信号,因此室内1发送波形和室内2发送波形保持开启状态。
图6(A)-6(F)为理解当未接错线时从室内单元1到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2通信的波形图。图6(A)、6(B)、6(C)、6(D)、6(E)和6(F)分别表示室外发送波形、室外接收波形、室内1发送波形、室内1接收波形、室内2发送波形和室内2接收波形。但是,实际的通信波形根据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的通信规则确定,因此并不总是实现图6(A)-6(F)所示的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内1发送波形保持开启状态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发送信号之后的关闭—开启操作。由晶体管23c和电阻23d和23e组成的电路控制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发射单元23a,并且确定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6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接收单元24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如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室内1接收波形变为与室内1发射波形一致的波形,而室外接收波形和室内2接收波形变为与室内1发送波形一致的波形。并且,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2不发送信号,因此室外发送波形和室内2发送波形保持开启状态。
图7(A)-7(E)为理解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通信数据和通信信号线路操作的波形图。图7(A)、7(B)、7(C)、7(D)和7(E)分别表示室外发送波形、室外接收波形、通信线路波形、室内1发送波形和室内1接收波形。但是,实际的通信波形根据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的通信规则确定,因此并不总是实现图7(A)-7(E)所示的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发送信号之后的关闭—开启操作,从而在室外发送波形开启并且从关闭开始保持预设时间开启状态之后发送数据。由晶体管23c和电阻23d和23e组成的电路控制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发射单元23a,并且确定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 6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如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室外接收波形变为与室外发送波形一致的波形,因此可以监视发送数据。当然,该数据经信号线路3c被送至室内单元1,并且确定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接收单元24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通信线路波形和室内1接收波形都变为与室外发送波形一致。并且,室内单元1不发送信号,因此室内1发送波形保持开启状态。
在以上述方式执行从室外单元向室内单元1发送数据之后,通过执行发送信号之后的室内1发送波形的关闭—开启发送数据。由晶体管23c和电阻23d和23e组成的电路控制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发射单元23a,并且确定室外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接收单元24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如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室内1接收波形变为与室内1发送波形一致的波形,因此可以监视发送数据。当然,该数据经信号线路3c被送至室外单元,并且确定室内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接收单元16b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具有图1所示的布局。因此,通信线路波形和室外接收波形都变为与室内1发送波形一致。并且,室外单元不发送信号,因此室外发送波形保持开启状态。
图8(A)-8(E)和图9(AA)-9(AE)示出了接错线模式。图8(A)-8(E)表示存在室外单元和一个室内单元的情况,而图9(从)和9(AE)表示存在室外单元和两个室内单元的情况。
图9(AA)-9(AE)分别表示在室外单元与第一室内单元之间发生图8(A)所示接错线模式时的情况和在第一室内单元和第二室内单元之间发生图8(A)-8(E)所示接错线模式时的情况。即图9(AA)-9(AE)表示上述接错线模式相组合的情况。因此,图9(AA)-9(AE)所示的接错线模式与图8(A)-8(E)所示接错线模式基本相同。即使当增加接错线的室内单元数量时,接错线模式也与图8(A)-8(E)所示接错线模式基本相同。
接着借助图10-14详细描述这些情况下的操作,这些情况分别对应图8(A)-8(E)所示的接错线模式。
图10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0中,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b、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输出端之间串联。因此如图10中箭头A1所示,每半个商用交流电源10的周期有电流流过。在这种情况下,室内控制直流电源21从商用交流电源10关闭,从而不向室内微计算机22提供电能。因此,室内微计算机22不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电流直接流到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但是,第五电阻26b是串联的,从而防止光发射单元24a损坏。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室内单元2的信号根本不提供给室外单元1,从而根据信号发送之后的超时检测到输出单元1内的接错线。
图11为商用供电线路3b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1中,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半个周期内,如箭头A1所示,电流经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流经由第二二极管18c、第四电阻18d、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和zener二极管18e组成的串联电路和与串联电路并联的端接电阻17,从而为室外微计算机14产生接收数据中断。而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另半个周期内,电流流经由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d、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组成的串联电路和与串联电路并联的接端电阻17,再流经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结果,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上升,因此室内微计算机22上升,从而检测出室内微计算机22的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因此,检测到图2所示流程图运行和图3所示流程图运行产生的接错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五电阻26b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串联,而商用电能经控制直流电源21提供给该串联电路,因此避免了光发射单元24a损坏的缺点。而且,第四电阻18d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串联,端接电阻17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并联,并且商用电能经控制直流电源21提供给这些电路,因此避免了光发射单元16a损坏的缺点。
图12为商用供电线路3a和3b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2中,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半个周期内,如箭头A1所示,电流只流经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而且,电流流经端接二极管17和由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b、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组成的串联电路,随后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另半个周期内,如箭头A2所示方向流经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在这种情况下,商用交流电源10的两端在交换条件下与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连接,从而使控制直流电源21和室内微计算机22正常运行。因此,电流通过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从而为室内微计算机22产生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因此,检测到图2所示流程图运行和图3所示流程图运行产生的接错线。即,通过判断输入和输出是否一致判断接错线是否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第五电阻26b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串联,并且电流通过端接电阻17和该串联电路,因此避免了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损坏的缺点。
图13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信号线路3c错接、信号线路3c与商用供电线路3b错接和商用电源线路3b与商用供电线路3a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3中,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半个周期内,如箭头A1所示,电流流经由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b、室内接收光电二极管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组成的串联电路,随后流经由第二二极管18c、第四电阻18d、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和zener二极管18e组成的串联电路和与该串联电路并联的端接电阻17。在这种情况下,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不上升,随后室内微计算机22不上升,从而不产生商用电源频率中断。但是,为室外微计算机14产生接收数据中断。因此,检测到图3所示流程图运行产生的接错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五电阻26b和端接电阻17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串联,第五电阻26b、第四电阻18d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串联,因此避免了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损坏的缺点。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室内单元2的信号未提供给室外单元1,从而根据信号发送之后的超时检测到室外单元1引起的接错线。
图14为商用供电线路3a与商用供电线路3b、信号线路3c与商用供电线路3a和商用电源线路3b与信号线路3c错接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4中,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半个周期内,如箭头A1所示,电流流经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随后流经由第二二极管18c、第四电阻18d、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组成的串联电路和与该串联电路并联的端接电阻17,从而为室外微计算机14产生接收数据中断。而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的另半个周期内,电流如箭头A2所示流经端接电阻17和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并且电流流经第三二极管26a、第五电阻26b、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zener二极管26c,从而使室内单元2的控制直流电源21上升,为室内微计算机22产生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因此,检测到图2所示流程图运行和图3所示流程图运行产生的接错线。在这种情况下,商用交流电源直接施加在由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和第五电阻26b组成的串联电路中。但是,由于第五电阻26b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串联,所以避免了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的光发射单元24a损坏的缺点。而且,第四电阻18d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串联,并且端接电阻17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的光发射单元16a并联,从而避免了光发射单元16a损坏的缺点。
当然,在图10-14中,过电流保护的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与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串联。因此,即使在商用交流电压直接施加在串联电路上并且当开启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时,也可防止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的损坏。
由上可见,通过判断商用电源频率中断是否存在,判断是否存在接收数据中断并且判断室外微计算机14的发送端口开启之后发送输出和接收输入是否一致,执行是否接错线的判断。
而且,只有在接错线时才需要接错线保护电路,并且与正常操作无关,从而可以提供低成本和节省空间的发送控制电路。而且,即使在接错线时装置可以安全运行,发送和接收电路单元不会损坏,从而提供了无需交换基板并且维护出色的系统。
对于室内—室外发送和接收数据模式,发送数据出现在接收端口上,从而使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通信操作程序一致,并且可以在初始通信条件下从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中的一个执行发送和接收。而且,从一个单元发送的数据被每个单元同时接收,从而可以提供高发送效率和扩展效率的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过电流保护的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作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第二电阻装置,但是可以采用将导电碳和聚合物(诸如聚烯烃、氟树脂)组合制造的电阻单元代替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作过电流保护。
图15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的电学示意图。
该空调器与图1所示空调器的不同之处是采用阻尼电阻25’代替正温度特性热敏电阻25,包含连接在商用电源10输出端之间的初级绕组的变压器12a、连接在变压器21a次级绕组两端的整流电路21b以及从整流电路21b接收整流输出并且执行平滑操作和电压稳定操作的室内控制直流电源电路21c的电源用作电源21,并且采用从异常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异常条件的输入的电路、装置等作为异常电压检测电路和室内微计算机22。
以下详细描述。
电阻21d连接在室内控制直流电源电路21c的输出端与室内微计算机22的异常检测输入端之间,而异常检测输入端经晶体管21e的集电极端—发射极端接地。电阻21f连接在晶体管21e的基极端与发射极端之间,而zener二极管(异常电压检测装置)21g和电阻21h串联并且按照该顺序连接在室内控制直流电源电路21的输入端与晶体管21e的基极端之间。因此,晶体管21e、电阻21d、21f、21h和zener二极管21g组成异常电源检测装置(电路)。而且,可以采用数字晶体管代替由晶体管21e和电阻21f与21h组成的电路,并且可以将极性确定为与输出信号匹配。
图16为理解室内单元接错线判断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P1中,开启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关闭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在步骤SP2中,判断是否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当判断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时,在步骤SP3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异常。在步骤SP4中,判断是否检测到异常电压。当检测到异常电压时,在步骤SP5中发现除极性相反以外接错线(图11或14所示)。在步骤SP6中,开启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关闭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于是完成操作系列。
当在步骤SP4中判断未检测到异常电压时,在步骤SP7中判断属于极性相反的接错线(图12所示接错线)。在步骤SP8,关闭室内微计算机22的发送端口(开启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的光接收单元23b)。于是完成操作系列。
当在步骤SP2中判断不存在商用电源频率中断时,在步骤SP9发现室内—室外连接线路3的连接正常。在步骤SP10,根据正常序列执行操作。
以下作详细描述。
当产生接错线时,实现肯定经过端接电阻17的电流环路。因此,当端接电阻17的阻值确定为大于变压器21a的阻抗时,在变压器21a的次级侧不产生正常电压。当接错线并且室内微计算机22的电源(室内控制直流电源电路21c)上升时,可以监视变压器21a次级侧的电压。而且可以根据包含商用电源频率的脉冲存在与否和变压器21a次级侧的电压检测接错线的种类,并且由于在接错线时具有商用电源频率的脉冲被输入室内微计算机22的接收端口,所以执行对应接错线种类的大多数正确的保护操作从而保护通信电路单元。而且,通过经显示装置向安装人员发送代表接错线种类的信息,改进了解决接错线的操作能力并且加快了安全连接。当出现除图16所示流程图操作检测的接错线以外的接错线(图10或图13所示)时,室内单元2的室内控制直流电源电路21c不上升,从而根本不损坏通信电路单元。
而且,当由直流电源完成通信的供电时,与普通系统(系统包括可以与通信电源频率波特率两倍的通信速度同步通信的通信电路)相比,通信速度大大改进,从而可以实现操作上兼容的系统,因而从远程控制器(未示出)输入后,该系统的操作延迟很小。在其余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该操作和效果。
当在每个实施例中采用为一个室外单元1提供一个室内单元2的布局,室外单元1的电路布局与室内单元2的电路布局可以互相交换。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无需与普通室内—室外通信操作无关的电路布局(例如电源开关、异常电压检测保护部分等),并且即使在接错线时,通过将室内—室外通信装置放置在空调器内,其中室内单元经包括商用供电线路的三条连接线路与室外单元连接,防止发送和接收电路单元损坏、急变等。

Claims (5)

1.一种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括室外单元(1)和经三条连接线路(3)连接至室外单元(1)的室内单元(2),三条连接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3a)(3b),
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的其中一个包括第一控制装置(14)、向第一控制装置(14)供电的第一供电装置(11)、在第一控制装置(14)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一发送光耦合器(15)和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12)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以及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17),并且
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的另一个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2)、在第二控制装置(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二发送光耦合器(23)和第二接收光耦合器(24),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3)中的两条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以及用于抑制因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25),电阻装置(25)与第二发送光耦合器(23)串联。
2.一种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含一个室外单元(1)和多个经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3a)(3b)的三条连接线路(3)与室外单元(1)连接的室内单元(2),
室外单元(1)包括室外控制装置(14)、向室外控制装置(14)供电的室外控制供电装置(11)、在室外控制装置(14)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12)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17),并且
每个室内单元(2)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3a)(3b)连接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的室内控制供电装置(21)、由室内控制供电装置(21)供电的室内控制装置(22)、在室内控制装置(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和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3)中的两条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以及用于抑制因接错线引起的过电流的第二电阻装置(25),电阻装置(25)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采用正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25)作为第二电阻装置(25)。
4.一种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括室外单元(1)和经三条连接线路连接至室外单元(1)的室内单元(2),三条连接线路包括商用供电线路(3a)(3b),
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的其中一个包括第一控制装置(14)、向第一控制装置(14)供电的第一控制供电装置(11)、在第一控制装置(14)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一发送光耦合器(15)和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12)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以及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17),并且
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2)的另一个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3a)(3b)与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连接的变压器(21a)、将来自变压器(21a)的输出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整流装置(21b)、根据变换的直流电压操作的异常电压检测装置(21g)、连接在整流装置(21b)输出端之间的第二供电装置(21c)、被提供变换直流电压的第二控制装置(22)、在第二控制装置(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二发送光耦合器(23)和第二接收光耦合器(24),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3)中的两条与第一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以及与第二发送光耦合器(23)串联的第二电阻装置(25′)。
5.一种空调器内室内—室外通信装置包含一个室外单元(1)和多个经包括互相并联的商用供电线路(3a)(3b)的三条连接线路(3)与室外单元(1)连接的室内单元(2),
室外单元(1)包括室外控制装置(14)、向室外控制装置(14)供电的室外控制供电装置(11)、在室外控制装置(14)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外发送光耦合器(15)和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光耦合器经直流供电装置(12)串联在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之间,以及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的第一电阻装置(17),并且
每个室内单元(2)包括经商用供电线路(3a)(3b)与商用交流电源(10)端子连接的变压器(21a)、将来自变压器(21a)的输出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整流装置(21b)、根据变换的直流电压操作的异常电压检测装置(21g)、连接在整流装置(21b)输出端之间的室内控制供电装置、被提供变换直流电压的室内控制装置(22)、在室内控制控制装置(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和室内接收光耦合器(24),光耦合器经三条连接线路(3)中的两条与室外接收光耦合器(16)并联,以及与室内发送光耦合器(23)串联的第二电阻装置(25′)。
CN99803408A 1997-12-29 1999-01-04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165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7968/1997 1997-12-29
JP36796897A JP3399337B2 (ja) 1997-12-29 1997-12-29 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室内外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2077A CN1292077A (zh) 2001-04-18
CN1116556C true CN1116556C (zh) 2003-07-30

Family

ID=1849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340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6556C (zh) 1997-12-29 1999-01-04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036995B1 (zh)
JP (1) JP3399337B2 (zh)
CN (1) CN1116556C (zh)
AT (1) ATE222343T1 (zh)
DE (1) DE69902511T2 (zh)
ES (1) ES2182477T3 (zh)
WO (1) WO1999034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53916C (en) 2000-05-23 2005-12-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circu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AU2002300420B2 (en) * 2000-05-23 2005-02-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circu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CN1871786B (zh) * 2003-10-21 2013-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设备机器用通信电路
JP4547950B2 (ja) * 2004-03-15 2010-09-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制御方法
JP3806882B2 (ja) 2004-11-29 2006-08-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EP2023052B1 (en) * 2006-06-01 2012-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quipment i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200907981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室内機
JP4958936B2 (ja) * 2009-04-13 2012-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診断装置
JP6272315B2 (ja) 2013-05-14 2018-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保護装置および保護方法
CN104390306B (zh) * 2014-10-24 2017-09-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通讯系统、空调通讯方法及空调器
WO2016067356A1 (ja) * 2014-10-28 2016-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装置
JP6368663B2 (ja) * 2015-02-27 2018-08-01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90197B (zh) * 2015-05-13 2017-10-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及其供电控制系统
CN109764503B (zh) 2019-01-15 2021-04-1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供电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110470037B (zh) * 2019-08-01 2021-06-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电源线的防反接电路、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587385B (zh) * 2021-07-13 2022-10-0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内外机通讯故障处理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15247870B (zh) * 2022-05-31 2023-09-08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节能运转控制方法
CN115773564A (zh) * 2022-06-23 2023-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电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1654B2 (ja) * 1990-08-31 1999-08-09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JP2916656B2 (ja) * 1992-10-12 1999-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214110B2 (ja) * 1992-11-13 2001-10-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外通信制御装置
JPH07133950A (ja) * 1993-11-09 1995-05-23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の信号伝送回路
JP3379226B2 (ja) * 1994-07-25 2003-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948502B2 (ja) 1995-03-30 1999-09-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式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9034152A1 (fr) 1999-07-08
ATE222343T1 (de) 2002-08-15
EP1036995B1 (en) 2002-08-14
CN1292077A (zh) 2001-04-18
DE69902511D1 (de) 2002-09-19
JPH11193950A (ja) 1999-07-21
EP1036995A1 (en) 2000-09-20
DE69902511T2 (de) 2003-04-03
EP1036995A4 (en) 2000-12-06
JP3399337B2 (ja) 2003-04-21
ES2182477T3 (es) 200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56C (zh) 空调器内的室内-室外通信装置
CN1105885C (zh) 多空调器用的控制设备
CN1768487A (zh) 收集单元与多个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电源线的分组通信
TWI663823B (zh) Power supply device, AC adapter, AC charg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JP5942314B2 (ja) 点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EP2140734B1 (en)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a digital electronic dimming ballast
EP3820019A1 (en)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ing circuit,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CA3039113A1 (en) Operating device with staggered protection circuits against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and antenna for driving intelligent lamps and lighting appliances
CN105247963A (zh) 对负载控制设备的输入电容器充电
CN1969191A (zh) 检测电路故障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949658A (zh) 电力产生控制装置
CN1991650A (zh) 冗余监管控制系统及其冗余切换方法
US20170048935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driving apparatus, lighting apparatus, and current control circuit
CN1099746C (zh) 抽出式电气开关装置及其初始化方法和运行方法
CN1739265A (zh)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设备及其方法
CN106851884A (zh) 微波炉变频电源系统
KR20120034546A (ko) 엘이디 모듈 및 컨버터의 과전압, 과전류, 써지 보호기능을 갖는 전기안전 커넥터형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CN1181622C (zh) 具有发光元件的通信装置
CN1344051A (zh) 保护装置和通信装置
CN1573249A (zh) 空调机的通信控制装置
CN101060239A (zh) 用电现场智能管理装置
CN1992546A (zh) 智能电力线载波收发系统
CN1967088A (zh) 一种热水器
CN1423433A (zh) 室外通讯设备环境、动力装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2849585Y (zh) 一种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