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9570B -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9570B
CN111649570B CN202010545659.0A CN202010545659A CN111649570B CN 111649570 B CN111649570 B CN 111649570B CN 202010545659 A CN202010545659 A CN 202010545659A CN 111649570 B CN111649570 B CN 111649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ire
novel
drying
ou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56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9570A (zh
Inventor
许理存
周济民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56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9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9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001Drying and oxidising yarns, ribbon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第四通孔,外壳体内部设置干燥腔室,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干燥腔室相连接,进线装置、出线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行固定,进线装置设置进线孔,出线装置设置出线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线孔和出线孔同轴心设置,每一个第三通孔与外界高温压缩空气相连接,干燥腔室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截面积。本发明通过高温压缩空气对导线进行充分的接触和烘干,将导线上的水雾气化成水汽,水汽从第四通孔排到外界,干燥过程空气对导线的抖动影响很小,具有干燥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退火装置大多采用水冷却的方式对导线进行降温,导线在经过退火装置后在其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雾,这层水雾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导致导线产生氧化,导致半成品不合格。
而目前的吹干装置在吹干过程中,会通过加大风量的方式对导线进行吹干,这种方式会使导线产生抖动甚至会与装置之间发生摩擦,影响导线质量。因此在导线快速运动的时候,需要一种能高效、稳定的干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解决了仅靠高压空气对导线进行吹干所带来的不稳定的问题,也提高了干燥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包括外壳体、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所述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室,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干燥腔室相连接,所述进线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行固定,所述出线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行固定,所述进线装置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出线装置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线孔和出线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导线从所述进线孔穿进、并从所述出线孔穿出,所述每一个第三通孔与外界高温压缩空气相连接,所述干燥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截面积,所述第四通孔用于排气和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对干燥腔室进行保温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腔室设置有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截面积从第二通孔往第一通孔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收缩段与所述第一通孔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通孔一端连接所述收缩段、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面,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侧面,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通孔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线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的孔径为所述导线直径的4至5倍。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孔的孔径为所述导线直径的2至3倍。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压缩空气的温度为150~200℃,气压为0.55~1MPa。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装置一端设置进线限位平台,所述进线限位平台与外壳体固定,所述出线装置一端设置出线限位平台,所述出线限位平台与外壳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截面积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的干燥腔室,通过第三通孔往干燥腔室内输入高温压缩空气,高温压缩空气对在干燥腔室内对导线进行烘干,并使水雾气化成水汽,最后空气携带水汽通过第四通孔排到外界。
1、在足够大的干燥腔室内,高温压缩空气跟导线进行充分的接触和烘干,有助于导线上的水雾气化成水汽,再将水汽从第四通孔排到外界,干燥过程空气对导线的抖动影响很小,适合在导线快速运动的情况下提高干燥效率,稳定性高;
2、通过在干燥腔室内设置有收缩段,对干燥腔室内的气场进行改善,有助于汇集水汽和排出水汽,并从底部的第四通孔排出,优化干燥腔室流场,提高干燥效果;
3、通过将第三通孔设置在外壳侧面的凹槽上,经由第三通孔吹进的高温压缩空气与导线呈一定角度,使导线上的水雾顺着进线孔和第四通孔孔的方向流动,使得导线从出线孔出来后变得干燥且洁净;
4、通过将进线孔的孔径设置成大于出线孔的孔径,当水汽或者水珠较多的情况下,除了可以从第四通孔排到外界,还可以通过进线孔排到外界,且保证水汽或者水珠不会从孔径较小的出线孔中排到外界,更有效地确保从出线孔出来的导线的干燥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中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中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包括外壳体1、进线装置2和出线装置3,外壳体1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两个第四通孔14,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室15,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分别与干燥腔室15相连接,其中进线装置2一端设置进线限位平台22,进线装置2通过进线限位平台22的一端与外壳体1固定、另一端伸进第一通孔11中进行限位,出线装置3一端设置出线限位平台32,出线装置3通过出线限位平台32的一端与外壳体1固定、另一端伸进第二通孔12中进行限位,进线装置2设置有进线孔21,出线装置3设置有出线孔31,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进线孔21和出线孔31同轴心设置,导线从进线孔21穿进、并从出线孔31穿出,第三通孔13与外界高温压缩空气相连接,干燥腔室15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的截面积,第四通孔14用于排气和排水。
工作原理为:从第三通孔13中输入高温压缩空气,由于其高温高压的特性,在干燥腔室15中形成了一个高温集聚的空间,导线是从进线孔21穿进再从出线孔31穿出,在导线经过干燥腔室15时即会受热,导线表面的水雾会蒸发成水汽,并漂浮在干燥腔室15内,且受到外壳体1开孔的特点,气体从第四通孔14处流出的气阻更小,因此干燥腔室15内的空气会主要从第四通孔14流出,实现排气和排水的功能。在经过风吹和干燥后,导线从出线孔31穿出时即变得洁净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设置有对干燥腔室15进行保温的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壁面上,由保温材料制成,如泡沫材料。通过对干燥腔室15进行保温,使外界输入的高温压缩空气对干燥腔室15的升温效果达到最佳,并能保持住较高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线装置2和出线装置3由陶瓷材料制成,陶瓷光洁的表面保证了在进线孔21、出线孔31中穿过的导线不会被划伤,即使导线碰到进线孔21、出线孔31的壁面,也不会产生质量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线在退火后,是沿垂直方向从下往上经过本干燥设备,因此第一通孔11设置在外壳体1的底面,第二通孔12设置在外壳体1的顶面,第三通孔13设置在外壳体1的侧面,第四通孔14设置在外壳体1的底面。导线从外壳体1底面处的第一通孔11上的进线装置2进,从外壳体1顶面处的第二通孔12上的出线装置3出,外界的高温压缩空气从外壳体1侧面的第三通孔13吹进,最后从外壳体1底面处的第四通孔14排出。
另外地,根据实际导线走线方向,也可调整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的位置,如将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第三通孔13开设在顶面上,第四通孔14开设在底面上,也是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腔室15设置有收缩段16,收缩段16呈漏斗形状,上宽下窄,收缩段16的截面积从第二通孔12往第一通孔11方向逐渐缩小,收缩段16与第一通孔11进行连接,第四通孔14一端连接收缩段16、另一端连接外壳体1的底面。在干燥腔室15内的高温压缩空气向位于底面上的第四通孔14排气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段16的作用,会有一个汇集的过程,且在干燥腔室15壁面上形成水珠的时候,水珠从上往下流,也会受到收缩段16的作用,在干燥腔室15的底部形成汇集,并从第四通孔14中排出去。
实施例2:
参照图2,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外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一条环状的凹槽4,凹槽4上设置有四个第三通孔13,四个第三通孔13分别均匀地布置在凹槽4上,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向干燥腔室15内吹入高温压缩空气,另外地,第三通孔13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的轴心线的夹角为45度,高温压缩空气从45度的角度吹进干燥腔室15,结合四个不同的方向,有效地将导线上的水雾蒸发出来,并集聚在干燥腔室15的下半部分空间处,最终从第四通孔14中排出,通过设置凹槽4并在凹槽4上设置合理数量跟角度的第三通孔13,能有效改善干燥腔室15内的热流场,提高干燥效率。
在以上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进线孔21的孔径大于出线孔31的孔径,且进线孔21的孔径为导线直径的4至5倍,出线孔31的孔径为导线直径的2至3倍,例如:导线的直径为0.1mm,则进线孔21直径为0.4~0.5mm,出线孔31直径为0.2~0.3mm。由于进线孔21的直径比较大,出线孔31的直径比较小,当导线上的水雾太多,在干燥腔室15内的水汽或者水珠较多的情况下,空气除了从第四通孔14排出,还可以从进线孔21中排出,并且通过对进线孔21和出线孔31直径的区别设置,使得出线孔31处的压差增大,逼迫空气由进线孔21中排出,更有效地确保从出线孔31出来的导线的干燥度。
更进一步地,高温压缩空气的温度为150~200℃,气压为0.55~1MPa,其中作为最优方案,当温度为180℃、压力为0.75MPa时,此高温圧缩空气对导线的干燥功能最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在外壳体1内设置有截面积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大的干燥腔室15,通过第三通孔13往干燥腔室15内输入高温压缩空气,高温压缩空气对在干燥腔室15内对导线进行烘干,并使水雾气化成水汽,最后空气携带水汽通过第四通孔14排到外界;在干燥腔室15内设置收缩段16,收缩段16的截面积从第二通孔12往第一通孔11方向逐渐缩小,收缩段16与第一通孔11进行连接;在外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一条环状的凹槽4,凹槽4上设置有四个第三通孔13,四个第三通孔13分别均匀地布置在凹槽4上;另外地,进线孔21的孔径大于出线孔31的孔径。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足够大的干燥腔室15内,高温压缩空气跟导线进行充分的接触和烘干,有助于导线上的水雾气化成水汽,再将水汽从第四通孔14排到外界,干燥过程空气对导线的抖动影响很小,适合在导线快速运动的情况下提高干燥效率,稳定性高;
2、通过在干燥腔室15内设置有收缩段16,对干燥腔室15内的气场进行改善,有助于汇集水汽和排出水汽,并从底部的第四通孔14排出,优化干燥腔室15流场,提高干燥效果;
3、通过将第三通孔13设置在外壳侧面的凹槽4上,经由第三通孔13吹进的高温压缩空气与导线呈一定角度,使导线上的水雾顺着进线孔21和第四通孔14孔的方向流动,使得导线从出线孔31出来后变得干燥且洁净;
4、通过将进线孔21的孔径设置成大于出线孔31的孔径,当水汽或者水珠较多的情况下,除了可以从第四通孔14排到外界,还可以通过进线孔21排到外界,且保证水汽或者水珠不会从孔径较小的出线孔31中排到外界,更有效地确保从出线孔31出来的导线的干燥度。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所述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干燥腔室,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干燥腔室相连接,所述进线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行固定,所述出线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行固定,所述进线装置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出线装置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线孔和出线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导线从所述进线孔穿进、并从所述出线孔穿出,所述每一个第三通孔与外界高温压缩空气相连接,所述干燥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截面积,所述第四通孔用于排气和排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对干燥腔室进行保温的保温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室设置有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截面积从第二通孔往第一通孔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收缩段与所述第一通孔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一端连接所述收缩段、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面,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侧面,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的夹角为45度。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线孔的孔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的孔径为所述导线直径的4至5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的孔径为所述导线直径的2至3倍。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压缩空气的温度为150~200℃,气压为0.55~1MPa。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装置一端设置进线限位平台,所述进线限位平台与外壳体固定,所述出线装置一端设置出线限位平台,所述出线限位平台与外壳体固定。
CN202010545659.0A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Active CN111649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659.0A CN11164957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659.0A CN11164957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9570A CN111649570A (zh) 2020-09-11
CN111649570B true CN111649570B (zh) 2021-12-07

Family

ID=72351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5659.0A Active CN11164957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95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17101A1 (de) * 1984-05-09 1985-11-14 A. Monforts GmbH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Flusenfiltervorrichtung einer konvektionstrocken- und/oder -fixiermaschine
CN201569276U (zh) * 2009-12-03 2010-09-01 山东迪龙电缆有限公司 铜大拉丝机退火消音器
CN202599055U (zh) * 2012-05-25 2012-12-12 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机连续退火铜线吹干装置
CN203908261U (zh) * 2013-12-27 2014-10-29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用于线缆的拉丝吹水器
CN208296548U (zh) * 2018-03-08 2018-12-28 昆山金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退火用吹干过线装置
CN209214276U (zh) * 2018-11-29 2019-08-06 以太龙精密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线缆吹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9570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9570B (zh) 一种新型退火导线干燥设备
CN206670298U (zh) 一种沙子烘干机
CN109066392A (zh) 配网仿真系统用配电柜
CN203731802U (zh) 一种节能立式烘干机
CN205741398U (zh) 玻纤pvc涂层生产线
CN203824276U (zh) 一种新型锦纶6切片干燥装置
CN219390411U (zh) 一种改性塑料颗粒水分检测烘干机
CN209131263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旋转气流生成装置
CN217391968U (zh) 一种涡流管冷凝除湿装置
CN209512447U (zh) 锂电池隔膜干燥装置
CN209029164U (zh) 一种一体化电线生产用装置
CN201688670U (zh) 金属丝在线除湿装置
CN102599622B (zh) 高水分烟草物料干燥塔
CN105023655A (zh) 一种导线吹干器
CN212283483U (zh) 一种防潮室外配电柜
CN208571363U (zh) 一种电池开关柜的配电防护结构
CN203955002U (zh) 化工用氯气干燥装置
CN107345756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品烘干机
CN207622468U (zh) 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
CN110754676A (zh) 一种饲料冷却装置
CN207147091U (zh) 一种真空干燥器
CN207164690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抽风式散热器
CN206648413U (zh) 电泳烘干室
CN207231088U (zh) 一种油茶籽干燥箱
KR101792877B1 (ko) 펠티에 소자를 이용한 스크러버용 반도체 공정 폐가스의 냉각제습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