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7304A -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7304A
CN111647304A CN202010392985.2A CN202010392985A CN111647304A CN 111647304 A CN111647304 A CN 111647304A CN 202010392985 A CN202010392985 A CN 202010392985A CN 111647304 A CN111647304 A CN 111647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yellow ink
acrylat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29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泽
孙文峰
邱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29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7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7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9D11/104Poly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基于黄光油墨的总重量,黄光油墨包括:40~50重量份的碱可溶性树脂;2~10重量份的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1~8重量份的光引发剂;5~10重量份的溶剂;1~2重量份的偶联密合剂;以及5~10重量份的联苯型环氧树脂。本申请所提出的黄光油墨,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单体,可使黄光油墨的光固化反应速率更高、交联密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性,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交联剂黄光油墨的交联密度更高,可使黄光油墨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

Description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的壳体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本申请涉及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三维(3D)玻璃盖板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导致丝网印刷的涂布方式已经不适合油墨层的工艺需求。经过许多工艺的摸索发现,可以利用喷涂方式加上曝光显影的方式将图形转印到3D玻璃上。
然而,随着手机全面屏的发展大趋势,留给边框的油墨宽度越来越窄,而窄边框造成了同样的边框面积需要承担更大的整机抗跌落性能。目前市面上应用在3D玻璃的黄光油墨,其拉拔力均在8~12MPa之间,而整机跌落过程的应力可能会达到15~20Mpa,所以,导致整机跌落过程中油墨脱落的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的黄光油墨、应用该黄光油墨形成的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应用该黄光油墨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黄光油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基于所述黄光油墨的总重量,所述黄光油墨包括:40~50重量份的碱可溶性树脂;2~10重量份的含乙烯基的预聚物,所述含乙烯基的预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1~8重量份的光引发剂;5~10重量份的溶剂;1~2重量份的偶联密合剂;以及5~10重量份的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为联苯型环氧树脂。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黄光油墨,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单体,可使黄光油墨的光固化反应速率更高、交联密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性,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交联剂黄光油墨的交联密度更高,可使黄光油墨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曲面壳体本体;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形成在所述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其中,所述油墨层由光固化后的黄光油墨形成,且所述黄光油墨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其油墨层是黄光油墨光固化后形成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可使油墨层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从而使壳体在跌落过程瞬时应力在20MPa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油墨脱落的问题,进而使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抗跌落性能更好。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配制黄光油墨,其中,所述黄光油墨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溶剂、光引发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将所述黄光油墨喷涂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对所述喷涂后的黄光油墨进行预烘、曝光、显影和终烤,以形成油墨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将含有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的黄光油墨,喷涂到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再进行光固化处理,如此,光固化后的交联密度更高且拉拔力更高,从而使制作出的油墨层与曲面壳体本体之间的粘结力能达到25MPa以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曲面壳体本体
101 凹面
200 油墨层
300 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人员会理解,下面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领域内的常用的技术或条件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黄光油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黄光油墨包括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光引发剂C、偶联密合剂D、交联剂E和溶剂F;其中,基于黄光油墨的总重量,碱可溶性树脂A的含量为40~5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的含量为2~10重量份,光引发剂C的含量为1~8重量份,偶联密合剂D的含量为1~2重量份,交联剂E的含量为5~10重量份,溶剂F的含量为5~10重量份;并且,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可以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而交联剂E可以选择联苯型环氧树脂。如此,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单体,可使黄光油墨的光固化反应速率更高、交联密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性,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交联剂黄光油墨的交联密度更高,可使黄光油墨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需要说明的是,黄光油墨的“拉拔力”,具体是指利用特定胶水涂布在油墨的表面,然后利用拉拔器进行拉拔获得的最大拉力值再除以胶线面积,如此测得的拉拔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中的乙烯基官能度可以为8~25,具体例如官能度为9、10或15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虽然,现有技术大部分会选用高官能度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例如官能度大于30,可使交联密度更高,但是,高官能单体分子结构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对环境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此,发明人选择官能度适中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从而兼顾光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与相容性。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可以选择新中村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UA-33H树脂,如此,可使黄光油墨的固化反应速率更高、交联密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偶联密合剂D可以选择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具体例如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3-三乙氧基甲硅烷N-(1,3-二甲酯亚丁基)丙胺的部分水解物(日本信越化学KBE-9103P)。虽然,现有技术通常会选用普通类型的氨基硅烷偶联剂或者环氧基偶联剂,但是会导致显影性能差或交联密度差和拉拔力不足的情况。如此,发明人选择上述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由于其保护型可保证油墨的显影性能,而其氨基结构又可以与碱可溶性树脂的-COOH在高温固烤时候反应,获取高交联密度和拉拔力,从而在保证显影性能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交联密度和拉拔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碱可溶性树脂A可以选择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且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的酸值可以为50~100mgKOH/g、重均分子量可以为8000~15000,如此,作为黄光油墨的主要成分,在光固化后可使油墨层具有高强度,且分子量适中的碱可溶性树脂A更有利于喷涂的均匀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交联剂E作为碱可溶性树脂A的交联剂,用于黄光油墨在终烤过程中与碱可溶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以达到高拉拔力,发明人从交联密度、拉拔力和耐湿性角度考虑,选择联苯型环氧树脂,具体例如日本化药的NC-3000系列环氧树脂等,如此,选用特殊的含联苯(biphenyl)结构酚醛树脂为主链的联苯型环氧树脂,具有高的疏水性,使得固化物吸湿性下降,从而使得黄光油墨固化后获得高耐湿性和高拉拔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光引发剂C可以选择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具体例如巴斯夫日本公司的光敏引发剂LUCIRIN TPO等,如此,可更高效地引发碱可溶性树脂A与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的光聚合反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溶剂F可以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如此,可以更好地使其他成分均匀溶解在黄光油墨中,并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充分地在喷涂之后、光固化之前从油墨层中挥发,从而避免油墨层中出现孔洞。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黄光油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填料G、颜料H和流平剂I;其中,基于黄光油墨的总重量,填料G的含量可以为10~20重量份,颜料H的含量可以为10~15重量份,流平剂I的含量可以为0.5~1重量份;而且,填料G包括碳酸钡,颜料H包括炭黑,流平剂I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具体例如德国毕克的BYK-354等。如此,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偶联剂、溶剂、流平剂、炭黑,可使黄光油墨固化后获得高分辨率和高附着力。其中,填料可促进喷涂过程成膜均匀并防止膜层曝光后因梯度固化造成的起皱,从拉拔力的角度考虑,碳酸钡优选粒径不大于500nm,以形成高致密膜层,具体例如佛山集美精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硫酸钡MICRON B-30,可获得高致密性膜层,保证油墨在拉拔的时候不容易出现膜层内部断裂导致拉拔力不足;从炭黑阻抗大于10GΩ考虑,具体例如欧励隆碳黑SPECIALBLACK 4A。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黄光油墨可以由46.5重量份的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6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6重量份的光敏引发剂LUCIRIN TPO、8重量份的PGMEA、1重量份的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KBE-9103P、0.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BYK-354、7重量份的NC-3000系列环氧树脂、15重量份的硫酸钡和10重量份的碳黑组成,如此,采用上述含量和组成的黄光油墨在光固化后的拉拔力可以不小于30MPa。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黄光油墨,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单体,可使黄光油墨的光固化反应速率更高、交联密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性,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交联剂黄光油墨的交联密度更高,可使黄光油墨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1,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曲面壳体本体100和油墨层200;其中,油墨层200可以形成在曲面壳体本体100的凹面101;其中,油墨层由光固化后的黄光油墨形成,且黄光油墨可以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曲面壳体本体100可以是3D玻璃盖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是手机的前盖,参考图1,可以将含有上述组分的黄光油墨喷涂到曲面壳体本体100的凹面101上,然后依次进行预烘、曝光、显影和终烤,如此,可使喷涂后的黄光油墨固化成附着力好、拉拔力高、分辨率高且可靠性好的油墨层,从而使手机的前盖的跌落失效率更低。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壳体也可以是手机的后盖,参考图2,可以将含有上述组分的黄光油墨喷涂到曲面壳体本体100的凹面101上,然后依次进行预烘、曝光和显影,再将膜片300贴合到黄光油墨远离曲面壳体本体100的表面上,最后进行终烤使黄光油墨固化成附着力好、拉拔力高、分辨率高且可靠性好的油墨层,增强曲面壳体本体100与膜片之间的结合力,从而使手机的后盖的跌落失效率更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黄油墨层的总重量,黄光油墨可以包括40~50重量份的碱可溶性树脂、2~10重量份的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1~8重量份的光引发剂、1~2重量份的所述偶联密合剂、5~10重量份的联苯型环氧树脂、10~20重量份的碳酸钡、10~15重量份的炭黑、0.5~1重量份的流平剂。如此,配合适量的光聚合引发剂、偶联剂、溶剂、流平剂与炭黑,可使黄光油墨固化后获得高分辨率和高附着力的油墨层2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碱可溶性树脂可以为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可以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偶联密合剂可以为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流平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如此,固化后的油墨层200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交联密度更高且附着力更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此,黄光油墨可以由46.5重量份的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6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6重量份的光敏引发剂LUCIRIN TPO、8重量份的PGMEA、1重量份的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KBE-9103P、0.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BYK-354、7重量份的NC-3000系列环氧树脂、15重量份的硫酸钡和10重量份的碳黑组成,如此,采用上述含量和组成的黄光油墨,固化后形成的油墨层200的拉拔力可以不小于30MPa。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其油墨层是黄光油墨光固化后形成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且黄光油墨中添加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可使油墨层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从而使壳体在跌落过程瞬时应力在20MPa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油墨脱落的问题,进而使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抗跌落性能更好。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3,制作方法包括:
S100:配制黄光油墨。
在该步骤中,配制黄光油墨,其中,黄光油墨可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溶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如此,黄光油墨中添加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可使油墨层的拉拔力达到25MPa以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黄光油墨的总重量,黄光油墨可以包括40~50重量份的碱可溶性树脂、2~10重量份的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1~8重量份的光引发剂、5~10重量份的溶剂、1~2重量份的偶联密合剂、5~10重量份的联苯型环氧树脂、10~20重量份的碳酸钡、10~15重量份的炭黑和0.5~1重量份的流平剂。如此,配合适量的光聚合引发剂、偶联剂、溶剂、流平剂与炭黑,可使黄光油墨固化后获得高分辨率和高附着力。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碱可溶性树脂可以为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且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的酸值为50~100mgKOH/g、重均分子量为8000~15000,如此,作为黄光油墨的主要成分,在光固化后可使油墨层具有高强度,且分子量适中的碱可溶性树脂更有利于喷涂的均匀型。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官能度可以为8~25,具体例如官能度为9、10或15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如此,选择官能度适中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含乙烯基的预聚物,从而兼顾光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与相容性。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偶联密合剂可以为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如此,选择上述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由于其保护型可保证油墨的显影性能,而其氨基结构又可以与碱可溶性树脂的-COOH在高温固烤时候反应,获取高交联密度和拉拔力,从而在保证显影性能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交联密度和拉拔力。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光引发剂可以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如此,可更高效地引发碱可溶性树脂A与含乙烯基的预聚物B的光聚合反应。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如此,可以更好地使其他成分均匀溶解在黄光油墨中,并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充分地在喷涂之后、光固化之前从油墨层中挥发,从而避免油墨层中出现孔洞。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流平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如此,可使黄光油墨具有更好的流平效果和重涂性。
S200:将黄光油墨喷涂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
在该步骤中,将步骤S100的黄光油墨喷涂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如此,通过喷涂的涂布方式可以更均匀地形成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
S300:对喷涂后的黄光油墨进行预烘、曝光、显影和终烤,以形成油墨层。
在该步骤中,对步骤S200喷涂后的黄光油墨进行预烘、曝光、显影和终烤,以形成油墨层。如此,可使黄光油墨固化成预定图案的油墨层,且油墨层的附着力好、拉拔力高且分辨率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烘可以在70~80摄氏度下8~10分钟,曝光的主波长为365nm、能量为1500~2000mj/cm2,显影为在显影液中浸泡30~60秒,终烤在150~180摄氏度下30~60分钟。如此,形成的油墨层与曲面壳体本体之间的粘结力可以达到30MPa以上。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作方法,将含有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的黄光油墨,喷涂到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再进行光固化处理,如此,光固化后的交联密度更高且拉拔力更高,从而使制作出的油墨层与曲面壳体本体之间的粘结力能达到25MPa以上。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配制出黄光油墨并制作出壳体。具体的步骤如下:
(1)配制黄光油墨:将46.5重量份的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固含为60%、酸值为65mgKOH/g且Mw=11000)、6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UA-33H树脂(新中村化学株式会)、6重量份的光敏引发剂LUCIRIN TPO(BASF JAPAN LTD.)、8重量份的PGMEA、1重量份的氨基保护型的硅烷偶联剂KBE-9103P(日本信越化学)、0.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BYK-354、7重量份的NC-3000系列环氧树脂(日本化药)依次投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5重量份的硫酸钡MICRON B-30(佛山集美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和10重量份的碳黑SPECIAL BLACK 4A(欧励隆)后搅拌均匀,最后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至细度<5微米。
(2)利用喷涂的涂布方式,将黄光油墨涂布在3D曲面盖板玻璃上后预烘,预烘为在70~80摄氏度下预烘8~10分钟。
(3)预烘后使用曝光机LED平行光源,利用掩模照射进行曝光,其主波长为365nm、能量为1500-2000mj/cm2
(4)曝光后利用显影使未曝光部溶解,得到图案,其中,显影采用喷淋、浸泡或搅拌在显影液中浸渍30-60秒。
(5)洗后终烤即可得到黑色遮光性的油墨层,其中,终烤在150~180摄氏度下进行30~60分钟。
该实施例制作出的壳体上的油墨层,其检测结果为:附着力为5B;前盖板全套环测可靠性,通过了紫外线老化、高温高湿、盐雾试验、高温存储、低温存储、冷热冲击、水煮、耐化妆品、人工汗等试验;拉拔力为32.6MPa。其中,拉拔力是利用特定胶水涂布在油墨表面,然后利用拉拔器进行拉拔,记录拉力的最大值,再除以胶线面积,得到拉拔力数据。
对比例1
在该对比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步骤,配制出黄光油墨并制作出壳体。其中,该对比例的区别在于:(1)黄光油墨中不添加环氧树脂,且含乙烯基的预聚物替换成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而硅烷偶联剂选择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日本信越化学KBM-403)。
该对比例的,制作出的壳体上的油墨层,其检测结果为:附着力为5B;前盖板全套环测可靠性,通过了紫外线老化、高温存储、低温存储、冷热冲击等试验,但是没通过水煮、高温高湿、人工汗、盐雾试验试验;并且,拉拔力仅为18.3MPa。
其中,缺少环氧树脂KBE-9103P,导致油墨膜层的交联密度不足,从而出现拉拔力下降;还用DPHA单体替代了UA-33H树脂,由于DPHA的分子结构,导致其体系亲水性加强,从而使油墨层的可靠性出现不通过的问题。
对比例2
在该对比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步骤,配制出黄光油墨并制作出壳体。其中,该对比例的区别在于:(1)黄光油墨中填料选择滑石粉。
该对比例的,制作出的壳体上的油墨层,其检测结果为:附着力为5B;前盖板全套环测可靠性,通过了紫外线老化、高温高湿、高温存储、低温存储、冷热冲击、水煮、耐化妆品、人工汗等试验;但是,附着力降至8.4MPa。
其中,由于添加了滑石粉作为填料,而滑石粉为6~10微米的片状结构,就会导致在膜层内部致密性差,从而出现许多裂缝和空隙,进而导致在油墨在拉拔的时候出现膜层内部断裂,油墨层的附着力显著降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黄光油墨的总重量,所述黄光油墨包括:
40~50重量份的碱可溶性树脂;
2~10重量份的含乙烯基的预聚物,所述含乙烯基的预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
1~8重量份的光引发剂;
5~10重量份的溶剂;
1~2重量份的偶联密合剂;以及
5~10重量份的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为联苯型环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乙烯基的预聚物中的乙烯基官能度为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密合剂为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可溶性树脂为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且所述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的酸值为50~100mgKOH/g、重均分子量为8000~15000;
所述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
所述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黄光油墨的总重量,所述黄光油墨进一步包括:
10~20重量份的填料,所述填料包括碳酸钡;
10~15重量份的颜料,所述颜料包括炭黑;以及
0.5~1重量份的流平剂,所述流平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黄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光固化后的所述黄光油墨的拉拔力不小于30MPa。
7.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面壳体本体;
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形成在所述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
其中,所述油墨层由光固化后的黄光油墨形成,且所述黄光油墨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油墨层的总重量,所述黄光油墨包括:
40~50重量份的所述碱可溶性树脂,
2~10重量份的所述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
1~8重量份的所述光引发剂,
1~2重量份的所述偶联密合剂,
5~10重量份的所述联苯型环氧树脂,
10~20重量份的碳酸钡,
10~15重量份的炭黑,
0.5~1重量份的流平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可溶性树脂为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
所述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
所述偶联密合剂为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
所述流平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拉拔力不小于30MPa。
11.一种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黄光油墨,其中,所述黄光油墨包括碱可溶性树脂、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溶剂、偶联密合剂和联苯型环氧树脂;
将所述黄光油墨喷涂在曲面壳体本体的凹面上;
对所述喷涂后的黄光油墨进行预烘、曝光、显影和终烤,以形成油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黄光油墨的总重量,所述黄光油墨包括:
40~50重量份的所述碱可溶性树脂,
2~10重量份的所述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
1~8重量份的所述光引发剂,
5~1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
1~2重量份的所述偶联密合剂,
5~10重量份的所述联苯型环氧树脂,
10~20重量份的碳酸钡,
10~15重量份的炭黑,
0.5~1重量份的流平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可溶性树脂为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且所述邻甲酚环氧丙烯酸酯的酸值为50~100mgKOH/g、重均分子量为8000~15000;
所述含乙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官能度为8~25;
所述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乙酯;
所述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所述偶联密合剂为酮亚胺型硅烷偶联剂;
所述流平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烘在70~80摄氏度下8~10分钟;
所述曝光的主波长为365nm、能量为1500~2000mj/cm2
所述显影为在显影液中浸泡30~60秒;
所述终烤在150~180摄氏度下30~60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的所述油墨层与所述曲面壳体本体之间的粘结力不小于30MPa。
CN202010392985.2A 2020-05-11 2020-05-11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647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2985.2A CN111647304A (zh) 2020-05-11 2020-05-11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2985.2A CN111647304A (zh) 2020-05-11 2020-05-11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7304A true CN111647304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2985.2A Pending CN111647304A (zh) 2020-05-11 2020-05-11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73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8305A (zh) * 2020-12-17 2021-04-27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993A (zh) * 2003-03-06 2006-04-05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
CN102725693A (zh) * 2010-01-19 2012-10-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固化膜的形成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61968A (zh) * 2010-12-20 2013-08-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间隔壁、彩色滤光膜及有机el元件
CN104062849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绝缘膜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
KR20150019256A (ko) * 2013-08-13 2015-02-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450269A (zh) * 2017-08-11 2017-12-08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可弱碱水显影的光敏环氧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7655A (zh) * 2016-10-18 2018-04-24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盖板玻璃用负型感光性白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8003309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嘉兴市东方化工厂 一种酚醛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7451A (zh) * 2018-01-24 2018-07-17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感光覆盖膜树脂组合物
CN109825170A (zh) * 2019-02-22 2019-05-31 天津凯华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环氧粉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8003A (zh) * 2017-12-05 2019-06-11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油墨及pcb板
CN110568721A (zh) * 2019-09-12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993A (zh) * 2003-03-06 2006-04-05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
CN102725693A (zh) * 2010-01-19 2012-10-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固化膜的形成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61968A (zh) * 2010-12-20 2013-08-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间隔壁、彩色滤光膜及有机el元件
CN104062849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绝缘膜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
KR20150019256A (ko) * 2013-08-13 2015-02-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957655A (zh) * 2016-10-18 2018-04-24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盖板玻璃用负型感光性白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7450269A (zh) * 2017-08-11 2017-12-08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可弱碱水显影的光敏环氧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309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嘉兴市东方化工厂 一种酚醛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8003A (zh) * 2017-12-05 2019-06-11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油墨及pcb板
CN108287451A (zh) * 2018-01-24 2018-07-17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感光覆盖膜树脂组合物
CN109825170A (zh) * 2019-02-22 2019-05-31 天津凯华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环氧粉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8721A (zh) * 2019-09-12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美芳: "《印刷包装材料》", 31 October 2017,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李久青等: "《腐蚀试验方法及监测技术》", 31 May 2007, 中国石化出版社 *
李路海: "《印刷包装功能材料》", 31 January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8305A (zh) * 2020-12-17 2021-04-27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712B (zh) 保护膜形成用膜及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05074878B (zh)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311295C (zh) 膏料、显示器部件和显示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535896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以及感光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385244B (zh) 黑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1512621B (zh) 显示器用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CN1708522A (zh) 树脂组合物、转印材料以及制造成型品的方法
CN106459695A (zh) 透明粘合片材
CN1977349A (zh) 具有优异再加工性的用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滤光器及包括该滤光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TWI638846B (zh) Sealant for liquid crystal dropping method, upper and lower conductive material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s, and light-shielding flexible polysiloxane particles
JP6043433B2 (ja) 電子部品用接着剤、及び、表示素子用接着剤
CN106167680A (zh) 粘着片及显示体
CN105144854A (zh) 层叠树脂结构体、干膜、及柔性印刷电路板
CN106716196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JP2012242592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永久レジスト
CN111647304A (zh) 黄光油墨、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44511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层、粘着剂组成物及其粘着膜、彩色滤光片、偏光板及光学显示装置
JPWO2018030434A1 (ja) 接着剤組成物、硬化体、電子部品及び組立部品
CN108701641A (zh) 保护膜形成用片、保护膜形成用片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10061066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CN111171747B (zh) 一种耐高温低残留pu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5168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感光覆盖膜组合物
CN104871310A (zh) 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778722A (zh)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08778721A (zh)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