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182A -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2182A
CN111642182A CN202010629435.8A CN202010629435A CN111642182A CN 111642182 A CN111642182 A CN 111642182A CN 202010629435 A CN202010629435 A CN 202010629435A CN 111642182 A CN111642182 A CN 111642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shaft
sowing
soi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94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希奎
王智锟
杨立权
李光喜
吕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294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2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1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2Devices for making drills or fur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6Devices f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 A01C5/068Furrow packing devices, e.g. press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A01C7/206Seed pi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下方依次设置有开沟器、覆土器,机架上方依次设置有种箱和排种器,排种器位于种箱内,种箱位于开沟器和覆土器之间的上方,种箱下方设有输种管,输种管中部连接有与输种管连通的二次下种机构,二次下种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竖直设置的下种轴,箱体底面设置有板体,板体上均匀分布有第二下种口,板体上表面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第二下种口,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经历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错开、第二下种口与第一下种口对准的过程。本发明可以实现种子的播种,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播种效果好。

Description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播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种植种子在我国中原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如玉米种植,花生种植。种子在种植之初需要将种子种入地面,经过灌溉和光照种子逐渐长成于珠苗。
种子种的种植过程包括:开沟、播种、覆土等工序,为了降低人体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提供了种子种植机器,将开沟,播种和覆土置于一个机器内。利用犁刀将土地开沟后,种箱内的种子落入到地面上犁刀开好的沟内,覆土轮再覆土将种子遮盖起来。
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其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为了使得种箱内的种子落入到地面,在种箱内设置有排种器,排种器理想状态下:间隔一段距离投放种子,现有的排种器多有轴转动的形式,在轴上设置齿片,通过齿片拨弄种子使得种子下落,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种子很容易与齿片发生卡死,需要经常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播种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下方依次设置有开沟器、覆土器,机架上方依次设置有种箱和排种器,排种器位于种箱下方,种箱位于开沟器和覆土器之间的上方,排种器下方设有输种管,输种管中部连接有与输种管连通的二次下种机构;排种器包括与种箱连接的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竖直设置的下种轴,箱体底面设置有板体,板体上均匀分布有第二下种口,板体上表面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第二下种口,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经历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错开、第二下种口与第一下种口对准的过程。
二次下种机构包括下种箱,位于下种箱内的排种轴,排种轴周向设置有齿片,齿片在排种轴上成对分布,同时,齿片位于下种箱内;下种箱设开口,齿片位于开口内,每队齿片的长度之和与开口的直径相等
机架下方还设置有前地轮和后地轮,前地轮和后地轮分别位于机架前端和后端;机架上配合前地轮设置有前地轮轴,机架配合后地轮设置有后地轮轴;机架上配合排种器设置有排种轴,机架上配合转盘设置有下种轴,前地轮轴通过链条与排种轴以及下种轴传动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前地轮轴传动连接。
机架前方还设置有碎土机构,碎土机构包括碎土器、碎土轴和连接轴,碎土轴平行于前地轮轴,碎土轴与前地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碎土轴上设直角换向器,连接轴通过直角换向器与碎土轴连接;碎土器包括沿连接轴高度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设有刀刃的杆体,杆体刀刃方向与连接轴转动方向相同。
排种器包括沿排种轴周向设置的齿片,齿片在排种轴上成对分布,同时,齿片位于种箱内;种箱设开口,齿片位于开口内,每队齿片的长度之和与开口的直径相等。
开沟器包括两个带有刀刃的开沟板,两个开沟板向后倾斜设置,两个开沟板后方形成槽体,排种管末端伸入到槽体内,且排种管末端竖直设置。
覆土器包括覆土支架和两个覆土片,覆土支架连接于机架上,两个覆土片均朝后向外侧倾斜设置。
种箱下方设有位于覆土器后方的镇压轮,镇压轮与种箱转动连接。
镇压轮上连接有镇压支架,镇压轮转动设置于镇压支架上。
覆土支架与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镇压支架和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播种设备进行的播种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对地面进行开沟;
(2)种子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拦截多余的种子,种子落入到开过的沟内,沟挖好后保证种子在2s内落入进去;
(3)将落有种子的沟进行覆土;
(4)对覆过土的沟进行压实。
在步骤(1)之前需要先对地面进行破碎,且仅仅对需要开沟的地面进行破碎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种子的播种,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播种效果好,设计紧凑,把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播种工序合为一体结构,播种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设置的排种器和二次下种机构相结合,有效降低了种子被卡死的概率。
3、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可以适应地面高度,提高覆土和镇压效果。
4、设置的碎土机构可以在开沟前对地面破土,土块破碎,有利于种子吸收养分,提高了设备适用土地的范围。
5、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实现种子的种植,步骤紧凑,可以极大提高种子的种植速度,同时种植效果好,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种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右视图;
图4为排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覆土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镇压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开沟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播种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机架2,机架2下方依次设置有开沟器9、覆土器10和镇压轮11,机架2上方依次设置有种箱7和排种器6,排种器6位于种箱7内,种箱7位于开沟器9和覆土器10之间的上方。开沟器9在地面上开沟,种箱7内的种子种在排种器6的作用下从种箱7内出来落入到沟内,覆土器10将播过种子种的沟覆土,同时,镇压轮11对覆过土的沟进行压实。
其中,种子包括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本实施例以玉米种子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机架2采用45号钢制作,同时,机架2呈矩形。在机架2上设有扶手13,为了便于移动,在机架2下方还设置有前地轮1和后地轮4,前地轮1和后地轮4分别位于机架2前端和后端;机架2上配合前地轮1设置有前地轮轴3,机架2配合后地轮4设置有后地轮4轴。
同时,在机架2上还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前地轮轴3传动连接。从而,在电机作用下,前地轮轴3带动机架2移动。
本实施例中,种箱7共有4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5个、6个等。
种箱7呈箱状,种箱7下方设有排种器6,为了实现的下种功能,排种器6包括箱体,箱体与种箱连接。箱体底面设置有板体21,板体21上均匀分布有第二下种口23,板体21上表面上设置有转盘20,传送轴22与转盘20转动连接。
转盘20上设第二下种口23,第二下种口23和第一下种口24在转盘20转动的过程中经历第二下种口23和第一下种口24错开、第二下种口23与第一下种口24对准的过程。
第二下种口23和第一下种分别遍布转盘20和板体21,同时,第一下种口24和第二下种口23的大小均大于种子的直径,相邻第一下种口24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下种口24的直径相等;相邻第二下种口23之间的距离与第二下种口23的直径相等。在箱体下方设输种管5,输种管5上连接有二次下种机构,二次下种机构用于对种子进行拦截。其中二次下种机构包括下种箱、排种轴12,排种轴12与前地轮轴3平行,同时,排种轴12与前地轮轴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沿排种轴12周向设置有齿片19,齿片19在排种轴12上成对分布,同时,齿片19位于下种箱内;下种箱上设开口,齿片19位于开口内,每队齿片19的长度之和与开口的直径相等。在前地轮轴3转动的过程中,排种轴12转动,排种轴12带动齿片19转动,齿片19转动的过程中,在相邻齿片19的间隙部位会有种子露出。
从种箱掉落下来的种子进入到排种器里面,排种器的传送轴22带动转盘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下种口和第二下种口错开或对齐,当两者对齐时,种子掉落到输种管内,在输送管内遇到二次下种机构,二次下种机构的排种轴转动,从而使得种子可以从相邻齿片的间隙部位掉落。
经过二次下种机构8后,可以拦截大部分多余的种子,箱体内的种子可以对下种箱进行缓冲,防止下种箱内积压过多种子,而发生卡死现象。
先是排种器利用对齐孔或错开孔的形式下料,种子掉落到下种箱内的相邻齿片之间,由于通过排种器掉落下来的种子量比较少,故在下种箱内掉落到相邻齿片之间的种子也比较少,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为了使得传送轴22可以转动,在前地轮轴3后方设下种轴31,下种轴31与前地轮轴3平行且两者均为水平状态,同时,在下种轴31上设直角换向器,下种轴31与传送轴22通过直角换向器连接。
开沟器9位于种箱7的下前方,可以在地面上开沟,开沟器9包括两个带有刀刃的开沟板30,两个开沟板30向后倾斜设置,两个开沟板30后方形成槽体,排种管末端伸入到槽体内,且排种管末端竖直设置,开沟器9开沟后,从排种管出来的种子落入到沟内,此处之所以需要将排种管末端伸入到槽体内,是可以第一时间将种子输送到新开好的沟体内,避免发出土不稳定,落入到沟内,影响种子种植深度的问题。
开沟器9的数量与种箱7的数量相等,且,开沟器9对应种箱7设置,此处对应指:输种管5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弯折就可以从种箱7到达开沟器9处。
覆土器10位于开沟器9下方,且覆土器10位于种箱7后方,覆土器10的数量与开沟器9的数量相等,且覆土器10对应开沟器9设置,对应的意思为:开沟器9开出的沟,正好可以被覆土器10覆盖。覆土器10包括覆土支架26和两个覆土片27,覆土支架26转动连接于机架2上,两个覆土片27均朝后向外侧倾斜设置。
从而在机架2移动的过程中,覆土片27将沟中出来的土拨到沟内,实现对种子的遮盖。
为了便于适应地面高低,在覆土支架26与机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5,镇压支架29和机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5。第一压缩弹簧25可以始终压到覆土支架26,从而使得覆土片27与地面接触,实现较好的覆土效果。
镇压轮11位于覆土器10后方,镇压轮11转动设置于机架2上,机架2移动的时候,镇压轮11可以转动。在镇压轮11上连接有镇压支架29,镇压支架29转动连接于机架2上;镇压轮11转动设置于镇压支架29上。在镇压支架29和机架2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28,第二压缩弹簧28可以始终压到镇压支架29,从而使得镇压轮11与地面接触,实现较好的镇压效果。
经过镇压轮11的镇压,覆过的土得以压实,有效降低种子被鸟类吃到的概率,同时,有效避免后期灌溉将种子冲出。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播种设备,进行的播种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对地面进行开沟。电机带动机架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开沟器在地面上开出沿机架移动方向沟槽,用于种植种子。
(2)种子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拦截多余的种子,种子落入到开过的沟内,沟挖好后保证种子在2s内落入进去。在步骤(1)的同时,种箱内的种子通过排种器进入到输种管内,在输种管内进入到二次下种机构,二次下种机构通过旋转的转盘将多余的种子拦截,从而使得掉落到沟内的种子数量一定。
(3)将落有种子的沟进行覆土。覆土器对落入过种子的沟进行覆土,在工作的时候,两个覆土片向内挤压,将土挤压到沟槽内,实现种子的覆土。
(4)对覆过土的沟进行压实。镇压轮在机架的带动下移动到压过土的沟槽内,在上面进行压实操作。
在步骤(3)和步骤(4)的过程中,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始终对覆土器和镇压轮进行下压操作,保证覆土器和镇压轮始终与地面接触,提高覆土和镇压效果。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在机架2前方还设置有碎土机构,碎土机构包括碎土器、碎土轴14和连接轴16,碎土轴14平行于前地轮轴3,碎土轴14与前地轮轴3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碎土轴14上设直角换向器15,连接轴16通过直角换向器15与碎土轴14连接;碎土器包括沿连接轴16高度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设有刀刃的杆体17,杆体17刀刃方向与连接轴16转动方向相同。
前地轮轴3带动碎土轴14转动,碎土轴14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在直角换向器的作用下,碎土轴14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变为连接轴16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连接轴1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杆体17转动,从而将开沟器9前方的土壤实现打碎。通过设置碎土机构,一方面适应干燥土地的播种,另外一方面降低了较大土块的出现概率,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可以极好的吸收养分。
本实施例中的碎土机构,连接轴16的数量与开沟器9的数量相等,且连接轴16对应开沟器9设置,通过连接轴16的形式,重量小,使用方便,不会大面积破坏地面,适用于套种的土地。
工作过程为:电机带动前地轮轴3转动,前地轮轴3转动带动前地轮1转动,从而带动机架2移动。前地轮轴3转动的同时,碎土机构对地面进行碎土破皮,开沟器9在碎土机构作用后的地面上开沟。种箱7内的种子通过输种管5进入到二次下种机构8,进行二次下种,拦截部分多余的种子;经过二次下种机构8的种子经过输种管5进入到开沟器9后方,落入到开出的沟内,覆土器10将土覆盖;而镇压轮11对覆过的土进行镇压。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播种设备,进行的播种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对地面进行开沟。电机带动机架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开沟器在地面上开出沿机架移动方向沟槽,用于种植种子。
(2)种子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拦截多余的种子,种子落入到开过的沟内,沟挖好后保证种子在2s内落入进去。在步骤(1)的同时,种箱内的种子通过排种器进入到输种管内,在输种管内进入到二次下种机构,二次下种机构内不会积压过多的种子,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3)将落有种子的沟进行覆土。覆土器对落入过种子的沟进行覆土,在工作的时候,两个覆土片向内挤压,将土挤压到沟槽内,实现种子的覆土。
(4)对覆过土的沟进行压实。镇压轮在机架的带动下移动到压过土的沟槽内,在上面进行压实操作。
在步骤(3)和步骤(4)的过程中,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始终对覆土器和镇压轮进行下压操作,保证覆土器和镇压轮始终与地面接触,提高覆土和镇压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的地质,在步骤(1)之前需要先对地面进行破碎,且仅仅对需要开沟的地面进行破碎,具体为:碎土器在传送轴的作用下转动,带动杆体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杆体上的刃体将地面破皮,同时,触碰到的石块被划破或者推走,一方面降低了开沟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避免了石块进入到沟槽内,避免沟槽内有过多的土块,提高了种子对养分的吸收。
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种子的播种,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播种效果好,设计紧凑,把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播种工序合为一体结构,播种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实现种子的种植,步骤紧凑,可以极大提高种子的种植速度,同时种植效果好,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Claims (10)

1.播种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下方依次设置有开沟器、覆土器,机架上方依次设置有种箱和排种器,排种器位于种箱下方,种箱位于开沟器和覆土器之间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排种器下方设有输种管,输种管中部连接有与输种管连通的二次下种机构;排种器包括与种箱连接的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竖直设置的下种轴,箱体底面设置有板体,板体上均匀分布有第二下种口,板体上表面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第二下种口,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经历第二下种口和第一下种口错开、第二下种口与第一下种口对准的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二次下种机构包括下种箱,位于下种箱内的排种轴,排种轴周向设置有齿片,齿片在排种轴上成对分布,同时,齿片位于下种箱内;下种箱设开口,齿片位于开口内,每队齿片的长度之和与开口的直径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架下方还设置有前地轮和后地轮,前地轮和后地轮分别位于机架前端和后端;机架上配合前地轮设置有前地轮轴,机架配合后地轮设置有后地轮轴;机架上配合排种器设置有排种轴,机架上配合转盘设置有下种轴,前地轮轴通过链条与排种轴以及下种轴传动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前地轮轴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架前方还设置有碎土机构,碎土机构包括碎土器、碎土轴和连接轴,碎土轴平行于前地轮轴,碎土轴与前地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碎土轴上设直角换向器,连接轴通过直角换向器与碎土轴连接;碎土器包括沿连接轴高度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设有刀刃的杆体,杆体刀刃方向与连接轴转动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开沟器包括两个带有刀刃的开沟板,两个开沟板向后倾斜设置,两个开沟板后方形成槽体,排种管末端伸入到槽体内,且排种管末端竖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覆土器包括覆土支架和两个覆土片,覆土支架连接于机架上,两个覆土片均朝后向外侧倾斜设置;种箱下方设有位于覆土器后方的镇压轮,镇压轮与种箱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镇压轮上连接有镇压支架,镇压轮转动设置于镇压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覆土支架与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镇压支架和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9.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播种设备进行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对地面进行开沟;
(2)种子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拦截多余的种子,种子落入到开过的沟内,沟挖好后保证种子在2s内落入进去;
(3)将落有种子的沟进行覆土;
(4)对覆过土的沟进行压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需要先对地面进行破碎,且仅仅对需要开沟的地面进行破碎。
CN202010629435.8A 2020-07-03 2020-07-03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Withdrawn CN111642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9435.8A CN111642182A (zh) 2020-07-03 2020-07-03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9435.8A CN111642182A (zh) 2020-07-03 2020-07-03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2182A true CN111642182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9435.8A Withdrawn CN111642182A (zh) 2020-07-03 2020-07-03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21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015A (zh) * 2021-03-23 2021-06-11 云龙县漕涧林场 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
CN114902844A (zh) * 2022-06-16 2022-08-16 塔里木大学 一种棉花无膜栽培种下施肥播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015A (zh) * 2021-03-23 2021-06-11 云龙县漕涧林场 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
CN114902844A (zh) * 2022-06-16 2022-08-16 塔里木大学 一种棉花无膜栽培种下施肥播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7998B (zh) 一种少耕与肥料兼施的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2042299B (zh) 宽种带撒播后抛覆土装置及播种机
CN110959343B (zh) 一种能够调整播种间距的农业播种机
CN110692294B (zh)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CN111642182A (zh) 播种设备及其播种方法
CN203105089U (zh) 一种平铺式草籽播种机
CN107690889B (zh) 一种宽幅落种土种共播工艺及装置
CN107873183B (zh) 一种双辊支撑开沟播种覆土装置
CN209897614U (zh) 一种偏心轮式预斩种甘蔗播种机
CN207399832U (zh) 一种播种机
CN211240717U (zh) 一种黄草乌种植覆土装置
CN212936595U (zh) 玉米播种设备
CN116649024A (zh) 秸秆粉碎直注式起垄深埋机
CN214902090U (zh) 一种棉花免耕洁区单粒精量种肥同播机
CN209659915U (zh) 一种利于覆土的全覆膜播种机
CN211019969U (zh)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CN109906728B (zh) 一种偏心轮式预斩种甘蔗播种机
CN219046651U (zh) 一种旱地玉米秸秆覆盖马铃薯免耕播种机
CN220441219U (zh) 一种贴地播种开沟复式作业装置
CN217825939U (zh) 一种水稻机械化插秧侧深施肥装置
CN108990492B (zh) 播种机构
CN219660362U (zh) 一种沟边播种装置
CN216567006U (zh) 一种双轴旋耕施肥宽幅播种机
CN112425329B (zh) 一种应用于盐碱地撒土播种镇压的机械装置
CN215121858U (zh) 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