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8073B -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8073B
CN111638073B CN202010335006.XA CN202010335006A CN111638073B CN 111638073 B CN111638073 B CN 111638073B CN 202010335006 A CN202010335006 A CN 202010335006A CN 111638073 B CN111638073 B CN 111638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buoy
tested
dispenser
responsi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50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8073A (zh
Inventor
王春辉
黄永华
谢丽梅
周阳红生
向荫
解禾
赵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3350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8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8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8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8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8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一责任故障数;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当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当剩余循环次数达成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五责任故障数;统计责任故障总数确定可靠性结果。试验准确度较高。

Description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靠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靠性测试技术的发展,在纯电子产品、机电类产品以及其他类型的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靠性试验是检验与验证产品可靠性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于及时发现和剔除产品设计缺陷,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纯电子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主要经受温度和振动等环境应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可靠性试验方案时,主要考虑环境应力的施加要求。目前,可同时施加温度、湿度和振动应力的综合环境试验箱已广泛用于模拟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环境条件,有力保障了产品可靠性试验的顺利开展。浮标投放器属于机电类产品,实际使用中除了承受环境应力外,还会经受工作应力的作用,也即需要进行各类浮标的物理投放试验。传统的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方式为实验室内开展环境应力试验或者开展现场使用试验。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的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方式存在着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大幅提高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的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包括:
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一责任故障数;箱外投放试验覆盖N种典型浮标的投放;
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模拟投放试验覆盖N种典型浮标的模拟投放;
当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
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
当剩余循环次数达成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五责任故障数;
统计各第一责任故障数、第二责任故障数、第三责任故障数、第四责任故障数和第五责任故障数得到责任故障总数,根据责任故障总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定的循环中断数包括第一循环中断数和第二循环中断数;
当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的步骤包括:
当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第一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K;
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
记录责任故障数K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M;
当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第二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N;第三责任故障数等于责任故障数K、责任故障数M和责任故障数N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拟投放试验的总试验时间为516小时且总循环次数为64.5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循环中断数为20,第二循环中断数为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N为6;任一次箱外投放试验中,被试浮标投放器投放的浮标数量为12枚;其中,12枚浮标包括的6种典型浮标中,任一种典型浮标的数量为2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责任故障总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的过程,包括:
将责任故障总数与设定的判决故障数进行比较,若责任故障总数小于判决故障数,则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接收,否则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拒收。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包括投放架和三综合试验箱,投放架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支撑被试浮标投放器开展箱外投放试验;三综合试验箱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
其中,投放架包括承载台和缓冲器,承载台用于安装固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缓冲器用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在进行箱外投放试验时投放的浮标进行缓冲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台包括转接过渡板、基座和脚梯,转接过渡板开设有浮标过孔和安装孔;
转接过渡板焊接在基座的顶部,缓冲器设置在基座的底部且与转接过渡板的浮标过孔位置相对;
脚梯焊接在基座的周侧面,用于连通基座的顶部与底部;
转接过渡板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并通过安装孔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限位,浮标过孔与被试浮标投放器的投放口位置匹配对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台还包括护栏,护栏装设在基座的顶部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器为缓冲海绵。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上述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通过采用三综合试验箱和能够对浮标投放器进行真实投放试验的投放架,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按照预先确定的试验方案先后开展箱外投放试验以及箱内综合环境应力下的模拟投放试验,然后统计所有箱外和箱内的试验的责任故障数,从而最终根据总的责任故障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不仅可以在保证被试浮标投放器经受规定时间的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还可以检验被试浮标投放器的真实投放功能,能够更真实的贴近浮标投放类产品的实际使用状态,达到了大幅提高对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的效果,对于提高试验检验的充分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对被试浮标开展可靠性试验的准备与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在三综合试验箱内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与投放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转接过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与投放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使用现场进行。现场使用试验是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其环境应力、负载和接口等各因素均较真实,试验结果也更准确地代表实际使用的可靠性水平。然而,现场使用试验的实施较为困难,其环境应力无法控制且其中的极限应力往往无法检验;此外,在浮标投放器研制阶段的现场使用试验数据较少,难以对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准确评估。而目前的实验室试验只能模拟环境应力,无法实现对浮标投放器的浮标真实投放功能的检验。难以有效激发和暴露浮标投放器的设计缺陷,可靠性评估的准确度较低。在本申请中,针对传统的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方式存在着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开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前,可以针对被测试的浮标投放器(后文称为被试浮标投放器)设计可靠性试验方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产品特点分析。也即从被试浮标投放器的组成、结构、尺寸、重量、交联关系和安装位置等方面,分析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需求,确定所需使用的三综合试验箱的数量、安装要求和采用的试验夹具等。被试浮标投放器由浮标投放筒、浮标、浮标控制器和浮标计数器组成。优选地,每个被试浮标投放器中所有装填位置均装填浮标,且浮标的种类应尽量覆盖该被试浮标投放器在实际使用中的所有浮标种类,以便保证试验中振动环境的真实性和检验的充分性。(2)试验环境条件确定。也即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实际使用环境,选取综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确定温度、湿度和振动等环境应力条件及施加要求;此外,被试浮标投放器工作时还需要施加电应力,试验中各种应力同步施加。(3)统计方案及试验时间确定。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的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最低可接受值要求,从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中选取统计试验方案,从而确定总试验时间和允许责任故障数。(4)浮标投放功能检验方式确定。试验中重点检验被试浮标投放器的投放功能,确定在三综合试验箱内的综合环境应力下检验被试浮标投放器模拟投放功能,在三综合试验箱外的投放架上进行真实浮标投放的检验要求。优选地,可以从检验充分性和试验连续性等方面综合确定三综合试验箱外的真实浮标投放的次数和间隔周期。确定可靠性试验方案后,即可开展试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12至S22:
S12,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一责任故障数;箱外投放试验覆盖N种典型浮标的投放。
可以理解,投放架位于三综合试验箱附近,用于安装固定被试浮标投放器,以开展被试浮标投放器的真实浮标投放试验,也即箱外投放试验。第一责任故障数是指当前这一次开展的箱外投放试验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具体的故障种类可以根据从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中选取的统计试验方案的规定来确定。N为正整数,具体数值可以是4以上,具体可以根据该被试浮标投放器在实际使用中所需装填的浮标的种类数量来确定。典型浮标是指被试投放器在实际使用中常使用的各型浮标。
被试浮标投放器的转移与安装作业,可以采用吊装机或者其他专用转移设备,如使用搬运机器人来完成作业,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被试浮标投放器在投放架与三综合试验箱之间的转移与安装作业即可。具体的,在开始实施试验时,先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到投放架上进行首次的箱外投放试验,记录相应的第一责任故障数。责任故障数可以由人工手动记录,也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记录。
S14,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模拟投放试验覆盖N种典型浮标的模拟投放。
可以理解,三综合试验箱为本领域已有的试验箱,由温湿度试验箱和振动台组成,被试浮标投放器通过转接过渡板安装在温湿度试验箱的振动台面上,温湿度试验箱可实现温度和湿度这两种环境应力的同步施加,振动台提供试验所需的振动激励信号。通过三综合试验箱,可实现对被试浮标投放器开展模拟投放试验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振动三种环境应力的施加,并且可保证三种环境应力的同时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也即是指试验环境条件确定时,所预先确定下来的温度、湿度和振动三种环境应力。第二责任故障数是指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开展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
具体的,完成首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从投放架上拆卸并转移到三综合试验箱内安装固定,重新装填所需覆盖的N种典型浮标,然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可以按照统计方案及试验时间确定,划分为多个循环连续开展,例如全部的模拟投放试验的总循环数等于确定的总试验时间H和每个可靠性试验剖面时长Δh之比,而第一阶段开展的循环数可以是总循环数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三等,具体可以根据试验中穿插进行的箱外投放试验的次数确定。总试验时间H包括所有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的时间,而不包括箱外投放试验的时间。
S16,当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
可以理解,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是指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所需进行的全部循环数,其小于总循环数。第三责任故障数是指当前第二次开展的箱外投放试验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
具体的,在开展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达到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暂停三综合试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移出到投放架上开展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三责任故障数。
S18、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
可以理解,剩余循环次数是指模拟投放试验的总循环数与已完成的循环数之差,也即被试浮标投放器在三综合试验箱内还需进行的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数。第四责任故障数是指被试浮标投放器从投放架上再次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以开展第二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
具体的,完成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从投放架上拆卸并转移到三综合试验箱内安装固定,重新装填所需覆盖的N种典型浮标,然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继续进行模拟投放试验,也即开展第二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四责任故障数。
S20,当剩余循环次数达成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五责任故障数。
可以理解,第五责任故障数是指当前第三次开展的箱外投放试验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具体的,在开展第二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时,完成了剩余循环次数的试验后,即可停止三综合试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再次移出到投放架上开展第三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五责任故障数。上述每一次的箱外投放试验投放的N种典型浮标中,每一种典型浮标的数量相同,可以是两枚以上,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S22,统计各第一责任故障数、第二责任故障数、第三责任故障数、第四责任故障数和第五责任故障数得到责任故障总数,根据责任故障总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
具体的,完成上述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以及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之前、中期和之后的箱外投放试验后,进行故障统计与分析,分别统计被试浮标投放器在总试验时间H内综合环境应力下的责任故障数,以及在三综合试验箱外进行真实浮标投放试验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数,二者之和即为可靠性试验的责任故障总数。根据责任故障总数和总试验时间即可直接确定可靠性结果,例如由责任故障总数的大小与允许责任故障数的差异作出接收与否的判决,或根据总试验时间和责任故障总数进行可靠性指标评价。
上述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通过采用三综合试验箱和能够对浮标投放器进行真实投放试验的投放架,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按照预先确定的试验方案先后开展箱外投放试验以及箱内综合环境应力下的模拟投放试验,然后统计所有箱外和箱内的试验的责任故障数,从而最终根据总的责任故障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不仅可以在保证被试浮标投放器经受规定时间的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还可以检验被试浮标投放器的真实投放功能,能够更真实的贴近浮标投放类产品的实际使用状态,达到了大幅提高对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的效果,对于提高试验检验的充分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浮标投放类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可靠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定的循环中断数包括第一循环中断数和第二循环中断数。关于上述的步骤S16,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S162,当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第一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K;
关于上述的步骤S18之前,上述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171和S173:
S171,记录责任故障数K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M;
S173,当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第二循环中断数时,将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N;第三责任故障数等于责任故障数K、责任故障数M和责任故障数N之和。
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模拟投放试验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中途暂停一次,并开展一次箱外投放试验。在本实施例中,模拟投放试验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中途暂停两次,并分别开展相应两次箱外投放试验。第一循环中断数可以是总循环数的三分之一,而第二循环中断数则为总循环数的三分之二,第一循环中断数或者可以是总循环数的五分之一,而第二循环中断数则可为总循环数的五分之三,具体可以根据试验中穿插进行的箱外投放试验的次数确定。
具体的,在开展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达到设定的第一循环中断数时,暂停三综合试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移出到投放架上开展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责任故障数K。完成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从投放架上拆卸并转移到三综合试验箱内安装固定,重新装填所需覆盖的N种典型浮标,然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继续进行模拟投放试验,也即开展第三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责任故障数M。
在开展第三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时,模拟投放试验达到设定的第二循环中断数后,即可暂停三综合试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再次移出到投放架上开展第四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责任故障数N。
通过上述的试验步骤,在充分考虑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尺寸较大,转移不便以及试验的连续性,在整个模拟投放试验过程中,穿插开展两次箱外真实投放试验,避免穿插的箱外真实投放试验次数过多造成试验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能获取更细致的责任故障数,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模拟投放试验的总试验时间为516小时且总循环次数为64.5次。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待检验的MTBF最低可接受值为120h,以此作为本次可靠性试验的检验指标θ1,选用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中的统计试验方案17,试验方案参数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466258570000101
其中,在三综合试验箱内进行模拟投放试验的总试验时间为516小时,每个可靠性试验剖面时长为8h,也即相应确定的总循环次数为64.5次。综合考虑试验的连续性和检验的充分性,确定试验中对浮标投放功能的检验方式如下:在516h的试验时间内,在综合环境应力下进行浮标的模拟投放功能检验,检验内容可以包括浮标类型设置、浮标转动到位情况、被试浮标投放器模拟投放和投放记录功能的检验,不进行真实浮标投放。如图3所示的是对被试浮标开展可靠性试验的准备与实施流程示意图。
MTBF的计算方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66258570000102
其中,χ2(α,2r+2)表示卡方公式,α=1-C。T表示总试验时间。r表示责任故障总数。C表示置信水平,本实施例选取80%。整个模拟投放试验过程中分别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途的,穿插开展箱外投放试验。通过开展上述总试验时间和总循环次数的模拟投放试验,可以达到较高的可靠性试验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循环中断数为20,第二循环中断数为40。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模拟投放试验过程中分别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途的,穿插开展箱外投放试验,整个模拟投放试验中途,分别在模拟投放试验的第20次循环和第40次循环的试验结束后,将三综合试验箱内的被试浮标投放器移出到箱外的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如此,在516h的试验时间内,总共进行64.5次循环的模拟投放试验期间,分别在模拟投放试验的第20次循环和第40次循环的试验结束穿插开展两次箱外投放试验,所得试验数据分布更均衡,更能准确代表被试浮标投放器的真实使用情况,从而可以更进一步提升整个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N为6;任一次箱外投放试验中,被试浮标投放器投放的浮标数量为12枚;其中,12枚浮标包括的6种典型浮标中,任一种典型浮标的数量为2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的浮标投放筒最多可同时装填12枚浮标。被试浮标投放器在分别进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和箱外的箱外投放试验时,覆盖6种典型浮标,在每一次箱外投放试验中,每一次共投放12枚典型浮标,其中的每一种典型浮标投放2枚;各型典型浮标的外形尺寸相同,重量不同。如此,可以充分覆盖被试浮标投放器在实际使用中的各型典型浮标的可靠性试验,能够达到较高的试验准确度,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上述的步骤S22中根据责任故障总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责任故障总数与设定的判决故障数进行比较,若责任故障总数小于判决故障数,则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接收,否则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拒收。
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靠性结果可以是数字代号、字母代号或者其他文字代号的评价结果,例如但不限于0代表可靠性合格,1代表可靠性不合格,或者例如A代表可靠性通过,F代表可靠性不通过。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的判决故障数可以上述表2中确定的2个。如此,当责任故障总数小于判决故障数时,根据预先选定的统计试验方案,可以对本次可靠性试验作出接收判决,否则作出拒收判决。其中,在三综合试验箱内进行模拟投放试验的过程中,被试浮标投放器在综合环境应力下出现“玻璃面板变形”和“浮标不能正常投放”等2个故障现象,采取纠正措施后继续试验并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直观快捷地获得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试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提供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100,包括投放架12和三综合试验箱14。投放架12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支撑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开展箱外投放试验。三综合试验箱14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其中,投放架12包括承载台122和缓冲器124。承载台122用于安装固定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缓冲器124用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在进行箱外投放试验时投放的浮标进行缓冲保护。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投放架12可以采用自主搭建的投放支撑装置,承载台122的结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安装与浮标投放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稳定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并确保真实的浮标投放的实现即可,例如但不限于是方形脚架型、三脚架型或者楔形脚架等形状的承载台122。缓冲器124的具体选择可以根据浮标投放的高度和损失防护需要确定,只要能够提供所需的缓冲保护避免投出的浮标受损即可,例如但不限于缓冲弹簧垫、沙质缓冲池或缓冲水池等。其中,图5为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在三综合试验箱14内的示意图,包括温湿度试验箱141、浮标投放筒142、浮标143、转接过渡板144、浮标控制器145和振动台146。
具体的,在开始实施试验时,先将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安装到投放架12上进行首次的箱外投放试验,记录相应的第一责任故障数。完成首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101从投放架12上拆下并转移到三综合试验箱14内安装固定,重新装填所需覆盖的N种典型浮标,然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在开展第一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达到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暂停三综合试验箱14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移出到投放架12上开展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三责任故障数。
完成第二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后,将被试浮标投放器101从投放架12上拆下并转移到三综合试验箱14内安装固定,重新装填所需覆盖的N种典型浮标,然后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继续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即第二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四责任故障数。在开展第二阶段的模拟投放试验时,完成了剩余循环次数的试验后,即可停止三综合试验箱14内的模拟投放试验,将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再次移出到投放架12上开展第三次的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第五责任故障数。最后统计上述箱外投放试验和箱内的模拟投放试验中出现的责任故障总数,以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可靠性结果。
上述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通过采用三综合试验箱14和能够对浮标投放器进行真实投放试验的投放架12,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按照预先确定的试验方案先后开展箱外投放试验以及箱内综合环境应力下的模拟投放试验,然后统计所有箱外和箱内的试验的责任故障数,从而最终根据总的责任故障数确定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可靠性结果。不仅可以在保证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经受规定时间的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还可以检验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真实投放功能,能够更真实的贴近浮标投放类产品的实际使用状态,达到了大幅提高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可靠性试验的准确度的效果,对于提高试验检验的充分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浮标投放类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可靠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承载台122包括转接过渡板1222、基座1224和脚梯1226。转接过渡板1222开设有浮标过孔A和安装孔B。转接过渡板1222焊接在基座1224的顶部,缓冲器124设置在基座1224的底部且与转接过渡板1222的浮标过孔A位置相对。脚梯1226焊接在基座1224的周侧面,用于连通基座1224的顶部与底部。转接过渡板1222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并通过安装孔B对被试浮标投放器101进行限位,浮标过孔A与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投放口位置匹配对准。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22采用转接过渡板1222、基座1224和脚梯1226三个部分构成,转接过渡板1222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几何形状的钢板、铝板、玻璃板或其他材质的板,具体形状和板材类型可以根据箱外投放试验所处环境和投放架12搭建成本等确定。转接过渡板1222上开设的浮标过孔A的形状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浮标出口和浮标尺寸确定,只要能够确保浮标顺利投放即可。安装孔B可以开设多个,安装孔B可以是螺孔也可以是平面孔,安装孔B的具体类型和尺寸可以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安装固定需要来确定,只要能够可靠限位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并配合紧固件固定被试浮标投放器101即可。
基座1224的结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转接过渡板1222的安装和浮标投放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稳定支撑转接过渡板1222与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确保真实的浮标投放的实现即可,基座1224例如但不限于是方形脚架、三脚支架或者楔形支架等。脚梯1226可以焊接在基座1224的任一周侧面上,且设置的脚梯1226的数量可以多于一个,具体可以根据箱外投放试验中人员从基座1224底部移动到基座1224顶部所需的方便性确定。可选的,脚梯1226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钉与基座1224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根据整个投放架12所需的搭建与转场效率确定。上述的关于基座1224的顶部和底部,是以基座1224正常装设于地平面的状态而言的,与地平面平行且靠近地平面一侧的基座1224端面定义为底部,相对的另一基座1224端面即定义为顶部。
缓冲器124与转接过渡板1222的浮标过孔A位置相对是指:缓冲器124设置到基座1224底部的空间时,缓冲器124的主平面中心点与浮标过孔A的中心点共线且垂直地平面,或者是缓冲器124的主平面中心点与浮标过孔A的中心点共线,且共线与地平面垂直线成一小夹角(也即允许对准存在一定的小误差),只要使缓冲器124能够有效覆盖浮标投出后的落地范围而有效缓冲保护浮标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的承载台122,结构简单,搭建方便且成本低,能够高效支持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箱外投放试验的实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承载台122还包括护栏1228。护栏1228装设在基座1224的顶部周侧。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224的顶部周侧还设置有护栏1228,护栏1228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需要确定,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在基座1224上设置护栏1228,可以有效提升试验人员在协助拆装、转移被试浮标投放器101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器124为缓冲海绵。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缓冲海绵为被试浮标投放器101投放的浮标提供缓冲保护作用,缓冲海绵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开展箱外投放试验时对投出的浮标所需的缓冲保护效果确定。例如,基座1224由不锈钢焊接而成,尺寸为2500mm×2500mm×2500mm(长×宽×高),基座1224顶部的安全护栏1228高度为1200mm,脚梯1226可供试验人员上下基座1224顶部;转接过渡板1222的尺寸为1200mm×1000mm×30mm(长×宽×厚度),转接过渡板1222上开设的浮标过孔A的直径为280mm,转接过渡板1222的正面、反面根据被试浮标投放器101的安装需要加工有一定数量的安装孔B,转接过渡板1222下方的缓冲海绵厚度为300mm。投放时浮标从转接过渡板1222的浮标过孔A穿过落到下方的缓冲海绵上。
通过应用缓冲海绵,成本较低且现场装设方便,缓冲保护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浮标的防护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被试浮标投放器安装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一责任故障数;所述箱外投放试验覆盖N种典型浮标的投放;
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三综合试验箱内,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二责任故障数;所述模拟投放试验覆盖所述N种典型浮标的模拟投放;
当所述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
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三综合试验箱内,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所述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
当所述剩余循环次数达成时,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五责任故障数;
统计各所述第一责任故障数、所述第二责任故障数、所述第三责任故障数、所述第四责任故障数和所述第五责任故障数得到责任故障总数,根据所述责任故障总数确定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
设定的所述循环中断数包括第一循环中断数和第二循环中断数;
所述当所述模拟投放试验的循环次数达设定的循环中断数时,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第三责任故障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所述第一循环中断数时,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K;
所述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三综合试验箱内,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剩余循环次数的所述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第四责任故障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责任故障数K后,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三综合试验箱内,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所述模拟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M;
当所述模拟投放试验的累计循环次数达所述第二循环中断数时,将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转移至所述投放架上,进行箱外投放试验并记录责任故障数N;所述第三责任故障数等于所述责任故障数K、所述责任故障数M和所述责任故障数N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投放试验的总试验时间为516小时且总循环次数为64.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循环中断数为20,所述第二循环中断数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典型浮标为6种;任一次所述箱外投放试验中,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投放的浮标数量为12枚;其中,所述12枚浮标包括的6种所述典型浮标中,任一种所述典型浮标的数量为2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责任故障总数确定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责任故障总数与设定的判决故障数进行比较,若所述责任故障总数小于所述判决故障数,则确定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接收,否则确定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可靠性结果为拒收。
6.一种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架和三综合试验箱,所述投放架用于安装被试浮标投放器,支撑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开展箱外投放试验;所述三综合试验箱用于安装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施加设定的综合环境应力进行模拟投放试验;
其中,所述投放架包括承载台和缓冲器,所述承载台用于安装固定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所述缓冲器用于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在进行所述箱外投放试验时投放的浮标进行缓冲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转接过渡板、基座和脚梯,所述转接过渡板开设有浮标过孔和安装孔;
所述转接过渡板焊接在所述基座上的顶部,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且与所述转接过渡板的浮标过孔位置相对;
所述脚梯焊接在所述基座的周侧面,用于连通所述基座的顶部与底部;
所述转接过渡板用于安装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对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进行限位,所述浮标过孔与所述被试浮标投放器的投放口位置匹配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装设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结构尺寸和形状根据所述转接过渡板的安装与所述浮标投放需要进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浮标投放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为缓冲海绵。
CN202010335006.XA 2020-04-24 2020-04-24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Active CN111638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5006.XA CN111638073B (zh) 2020-04-24 2020-04-24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5006.XA CN111638073B (zh) 2020-04-24 2020-04-24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8073A CN111638073A (zh) 2020-09-08
CN111638073B true CN111638073B (zh) 2022-02-15

Family

ID=7233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5006.XA Active CN111638073B (zh) 2020-04-24 2020-04-24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80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510B (zh) * 2021-04-29 2023-03-14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标投放控制动态管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86773A (ko) * 2016-01-19 2017-07-27 이현석 영상 수위 측정장치
CN109059988A (zh) * 2018-07-06 2018-12-21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光电检测仪器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827549A (zh) * 2018-02-09 2019-05-31 青岛市海洋装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工程中心)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充电的剖面测量浮标
CN110375720A (zh) * 2019-07-26 2019-10-25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漂流浮标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0672159A (zh) * 2019-10-23 2020-01-10 湖南苏试广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机电产品的内外场相结合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86773A (ko) * 2016-01-19 2017-07-27 이현석 영상 수위 측정장치
CN109827549A (zh) * 2018-02-09 2019-05-31 青岛市海洋装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工程中心)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充电的剖面测量浮标
CN109059988A (zh) * 2018-07-06 2018-12-21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光电检测仪器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0375720A (zh) * 2019-07-26 2019-10-25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漂流浮标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0672159A (zh) * 2019-10-23 2020-01-10 湖南苏试广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机电产品的内外场相结合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8073A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8073B (zh) 浮标投放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CN102830361B (zh) 一种电池容量快速检测方法和系统
US8905740B2 (en) Mobile production system for cement panel
EP2455738A2 (en) Waterproofing test device and method
CN106324510A (zh) 一种电池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5326604A (zh) 一种摆锤式混凝土冲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1314899Y (zh) 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KR20150001158A (ko) 베어링 진단 시스템
CN106542115A (zh) 一种桨叶力效测量装置
EP35064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mechanical tolerance of photovoltaic module
WO2020037692A1 (zh) 一种电梯运行质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7051295U (zh) 一种防止交叉污染试纸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尿液分析仪
CN107238492B (zh) 一种测试3d打印铺砂器性能参数的装置及其测试的方法
CN212674459U (zh) 浮标投放器可靠性试验系统
CN110470542A (zh) 持荷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加载装置
CN111257221B (zh)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US9562816B2 (en)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magazine including stopper
CN104392833B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自动检测装置
JP3615997B2 (ja) 重量検査装置
CN208672683U (zh) 一种电池检测仪壳体
CN108116693A (zh) 机群与单机状态综合疲劳延寿方法
KR101129056B1 (ko) 소형 압축 스프링의 코일 내경 검사장치
CN203275212U (zh) 检测电表箱抗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KR101169915B1 (ko) 액정표시모듈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액정표시모듈 테스트 방법
KR20060005939A (ko) 항공기 타이어 충격 시험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