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7550B -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7550B
CN111637550B CN201910157084.2A CN201910157084A CN111637550B CN 111637550 B CN111637550 B CN 111637550B CN 201910157084 A CN201910157084 A CN 201910157084A CN 111637550 B CN111637550 B CN 111637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port
fresh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70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7550A (zh
Inventor
陈华
孔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70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7550B/zh
Priority to JP2021504054A priority patent/JP7219409B2/ja
Priority to PCT/JP2020/008391 priority patent/WO202017968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637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7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7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7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在使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时,将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室内,并将新风口和排风口与室外空间连通;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实现引新风、内循环、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等工作模式,以及单独排风或者排风与上述任一种作业模式的组合;而且,由于排风的气流路径独立设置,不会与其他的气流路径冲突而产生乱流和紊流;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各种工作模式能够兼容搭配组合,从而能够有效地处理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属于室内空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工业污染的原因,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等有害物质含量较多,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种用于净化处理室内空气的装置就应运而生。
一方面,室内需要引新风,但是,当外界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就有必要将从室外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另一方面,室内空气也需要内循环处理,室内空气质量有时候也会受到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因此,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也有必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再一方面,还需要对室内进行排风处理,为了快速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还有必要将室内空气及时地排出至室外。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能够净化处理室内空气的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能很好地满足诸如引新风、内循环和排风处理的各种要求,而且也难以做到将各种功能的有效集成到同一装置上,或者在将各种功能集中到同一装置上时,各种功能之间的兼容性差,难以同时实现各种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包括:
进风风腔、空气净化腔、气流分配腔和排风风腔;所述进风风腔中设有进风风扇,所述空气净化腔中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排风风腔中设有排风风扇;
所述进风风腔和气流分配腔均与空气净化腔连通;
所述进风风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送风口;
所述气流分配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新风口,以及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吸风口;
所述进风风扇转动时,空气从所述新风口或/和吸风口进入气流分配腔之后流向空气净化腔,所述进风风腔从空气净化腔中吸入被净化的空气并从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
所述排风风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回风口和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排风口;
所述排风风扇转动时,空气从所述回风口进入排风风腔后并经排风口排至室外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还包括柱状结构的外壳,所述进风风腔、空气净化腔、气流分配腔和排风风腔均设置在外壳内,并从外壳的第一端朝其第二端依次分布。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组件为一圆柱状的过滤网。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腔的一端与进风风腔连通,空气净化腔的另一端与气流分配腔连通。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新风口和吸风口从气流分配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所述送风口从进风风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所述排风口从排风风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还设有用于容纳电气元件的容腔。
作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流分配腔包括新风分隔腔和吸风分隔腔,所述新风分隔腔与空气净化腔连通,新风分隔腔和吸风分隔腔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新风口设置在新风分隔腔侧壁上,所述吸风口设置在吸风分隔腔侧壁上。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风分隔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吸风口。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新风分隔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新风口,其中一个新风口为第一新风口,另一个新风口为第二新风口;所述第一新风口处设有第一阀板,第一阀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和连通口之间的状态;所述第二新风口处设有第二阀板,第二阀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将第二新风口封闭或打开。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新风分隔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新风口,其中一个新风口为第一新风口,另一个新风口为第二新风口;所述新风分隔腔和吸风分隔腔之间设有分隔壁,所述连通口包括设置在分隔壁上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
所述第一阀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一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和第一连通口之间的状态;
所述第二阀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二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二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二新风口和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状态。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新风分隔腔中设有室外PM2.5检测传感器,所述吸风分隔腔中设有室内PM2.5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风风腔不与气流分配腔、空气净化腔或进风风腔连通。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时,将所述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室内,并将新风口和排风口与室外空间连通;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实现引新风、内循环、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等工作模式,以及单独排风或者排风与上述任一种作业模式的组合;而且,由于排风的气流路径独立设置,不会与其他的气流路径冲突而产生乱流和紊流;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各种工作模式能够兼容搭配组合,从而能够有效地处理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此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结构紧凑,布置合理,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1b显示为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1c显示为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环抱气流的示意图,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气流。
图2a显示为从左后侧方向观察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b显示为从右前侧方向观察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立体图,第一端盖、主外饰面及第二连接面去除。
图2c显示为从前侧方向观察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立体图,第一端盖、主外饰面及第二连接面去除。
图3a显示为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阀板处于封闭连通口的状态,第二阀板处于打开第二新风口的状态。
图3b显示为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阀板处于封闭第一新风口的状态,第二阀板处于封闭第二新风口的状态。
图3c显示为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阀板处于第一新风口和连通口之间的状态,第二阀板处于将第二新风口打开的状态。
图3d显示为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阀板处于封闭第一新风口的状态,第二阀板处于打开第二新风口的状态。
图3e显示为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阀板处于封闭连通口的状态,第二阀板处于封闭第二新风口的状态。
图3f显示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气流分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显示为外壳上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显示为安装板及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显示为背板挂装在安装板的挂钩上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外壳
11 第一端盖
12 第二端盖
13 罩体
131 主外饰面
132 第一连接面
133 第二连接面
134 风栅
135 第一安装面
136 第二安装面
137 第一安装接口
138 第二安装接口
139 显示面板
14 气流分配体
141 分隔壁
21 容腔
22 进风风腔
221 第一送风口
222 第二送风口
23 空气净化腔
24 气流分配腔
241 新风分隔腔
2411 第一新风口
2412 第二新风口
2413 连通口
2413a 第一连通口
2413b 第二连通口
242 吸风分隔腔
2421 第一吸风口
2422 第二吸风口
25 排风风腔
251 回风口
252a 第一排风口
252b 第二排风口
31 进风风扇
32 空气净化组件
33 排风风扇
41 第一阀板
42 第一驱动机构
43 第二阀板
44 第二驱动机构
5 墙壁
6 安装板
61 挂钩
7 背板
71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a所示为从前方向观察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主视图,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1a中的附图作为方向的参考基础,在图1a中,垂直于视图纸面朝外为前方向,主外饰面131位于罩体13的前侧面上,垂直于视图纸面朝内为后方向,沿视图纸面向上为上方向,第一端盖11位于罩体13的上端,沿视图纸面向下为下方向,第二端盖12位于罩体13的下端,沿视图纸面朝右为右方向,第一连接面132连接于主外饰面131的右侧边,沿视图纸面朝左为左方向,第二连接面133连接于主外饰面131的左侧边。在对其他视图描述时,以图1a所确定的方向作为基础。
如图1a和图1b所示,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具有柱状结构的外壳1,外壳1包括筒形的罩体13,罩体1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端盖11,罩体1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端盖12,罩体13的前侧面为主外饰面131,主外饰面131的右侧边与第一连接面132连接,主外饰面131的左侧边与第二连接面133连接。主外饰面131上还安装有显示面板139,用于显示控制信息。
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包括:
进风风腔22、空气净化腔23、气流分配腔24和排风风腔25;所述进风风腔22和气流分配腔24均与空气净化腔23连通;
如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进风风腔22中设有进风风扇31,所述空气净化腔23中设有空气净化组件32,所述排风风腔25中设有排风风扇33;
如图1a和图2b所示,所述进风风腔22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送风口221/222;
如图1a、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气流分配腔24具有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新风口2411/2412,以及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吸风口2421/2422;所述进风风扇31转动时,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实现以下三种基本的工作模式:
第一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引新风工作模式,用于从室外空间吸入新鲜空气并经过净化之后送向室内空间;空气从所述新风口2411/2412进入气流分配腔24之后流向空气净化腔23,所述进风风腔22从空气净化腔23中吸入被净化的空气并从送风口221/222送入室内空间;
第二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内循环工作模式,用于从室内空间吸入混浊空气并经过净化之后再送向室内空间;空气从所述吸风口2421/2422进入气流分配腔24之后流向空气净化腔23,所述进风风腔22从空气净化腔23中吸入被净化的空气并从送风口221/222送入室内空间;
第三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的工作模式,用于从室外空间吸入新鲜空气并经过净化之后送向室内空间,并同时从室内空间吸入混浊空气并经过净化之后再送向室内空间;室外空气从所述新风口2411/2412进入气流分配腔24之后流向空气净化腔23,与此同时,室内空气从所述吸风口2421/2422进入气流分配腔24之后也流向空气净化腔23,所述进风风腔22从空气净化腔23中吸入被净化的空气并从送风口221/222送入室内空间;
此外,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实现排风工作模式,所述排风风腔25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回风口251和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排风口252a/252b;所述排风风扇33转动时,空气从所述回风口251进入排风风腔25后并经排风口252a/252b排至室外空间。
上述三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可以各自独立进行,排风工作模式也可以独立进行,而且,排风工作模式还可以与上述三种基本工作模式中的任一种同时进行。
所述排风风腔25独立设置,排风风腔25不与气流分配腔24、空气净化腔23或进风风腔22连通。这样,当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进行排风作业时,排风的气流不会与气流分配腔24、空气净化腔23或进风风腔22中的气流冲突而造成气流的乱流和紊流,这样也就不会干扰内循环工作模式和引新风工作模式的正常进行。
在使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时,将所述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室内,并将新风口2411/2412和排风口252a/252b与室外空间连通;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实现引新风工作模式、内循环工作模式、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的工作模式,以及单独进行排风工作模式或者排风工作模式与上述任一种作业模式的组合;而且,由于排风的气流路径独立设置,不会与其他的气流路径冲突而产生乱流和紊流;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各种工作模式能够兼容搭配组合,从而能够有效地处理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此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结构紧凑,布置合理,体积较小。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整体外形呈柱状结构,具体地,外壳1可以是一端较粗、另一端较细,或者中间较粗、两端较细的结构,也可以是诸如圆柱、棱柱等结构。外壳1的具体结构根据其容纳的元器件的尺寸形状以及实际的需要而定。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进风风腔22、空气净化腔23、气流分配腔24和排风风腔25均设置在外壳1内,并从外壳1的第一端朝其第二端依次分布。这样,整体柱状的结构便于安装且能够较好地与室内空间融合。为了适应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结构布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空气净化组件32为一圆柱状的过滤网,这样,空气净化组件32的外形结构能够与空气净化腔23很好地适配,空间利用率较高。根据实际需要,滤网也可以是上下层状分布。空气净化腔23可实现压缩空气,加快气流流速,使得气流更容易进入进风风扇31。过滤网安装于空气净化腔内而形成气流通道,使得气流均匀地流入空气净化组件32的过滤网,提高滤网面积的利用率,提高了净化效率,过滤网中可以设有初效过滤网模块、PM2.5过滤模块、活性炭过滤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模块或多种模块的组合,还可以在过滤网中布置一些能够去除诸如甲醛等其他污染物的反应物质,以便去除室内空间或者室外空间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物质。请参考图2b和图2c,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净化腔23的一端与进风风腔22连通,空气净化腔23的另一端与气流分配腔24连通,这样的布局结构较为紧凑,能够使得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体积较小。为了便于空气净化腔23与进风风腔22、气流分配腔24的连通,可以将空气净化腔23的上端与进风风腔22连通,将空气净化腔23的下端与气流分配腔24连通,气流分配腔24中的空气流入到空气净化腔23中并经过净化装置净化,然后再流入到进风风腔22中。除此之外,壳体1内还包括静电集尘模块,流光能模块、电辅热模块等例如滤网容置腔体内,气流分配腔内。
为了便于对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中的电气元件进行供电或者控制,如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外壳1的第一端还设有用于容纳电气元件的容腔21。可以在容腔21中设置电源、控制器等其他电控元件,由于该容纳电控元件的容腔21距离显示面板139较近,所以便于从容腔21到显示面板139之间的布线和通信。请参考图1b和图2b,所述回风口251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即回风口251设置在第二端盖12的端面上,需要进行排风时,室内空气从第二端盖12的端面进入到排风风腔25并从排风口252a/252b排出至室外空间。如图1a、图1b和图2a所示,所述新风口2411/2412和吸风口2421/2422从气流分配腔24处的外壳1侧壁露出,所述送风口221/222从进风风腔22处的外壳1侧壁露出,从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引入新风时,室外空间的空气从新风口2411/2412进入到气流分配腔24中,然后向上流入空气净化腔23中,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再向上进入到进风风腔22中,最后从外壳1侧壁上的送风口221/222进入到室内空间。当室内空间的空气需要内循环净化时,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吸风口2421/2422进入气流分配腔24中,然后向上流入空气净化腔23中,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再向上进入到进风风腔22中,最后从外壳1侧壁上的送风口221/222返回到室内空间。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排风口252a/252b从排风风腔25处的外壳1侧壁露出,而回风口251设置在第二端盖12的端面上,需要进行排风时,室内空气从第二端盖12的端面进入到排风风腔25并从外壳1侧壁上的排风口252a/252b排出至室外空间。
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中,所述气流分配腔24能够将从新风口2411/2412进入的空气导入到空气净化腔23中,还能够将从吸风口2421/2422进入的空气导入到空气净化腔23中。为了实现这个功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b和图2c所示,外壳1中设置有气流分配体14,所述气流分配腔24设置在气流分配体14中,如图3a、图3b、图3c、图3d和图3e所示,所述气流分配腔24包括新风分隔腔241和吸风分隔腔242,新风分隔腔241和吸风分隔腔242之间具有分隔壁141,所述新风分隔腔241与空气净化腔23连通,分隔壁141上设有连通口2413,新风分隔腔241和吸风分隔腔242之间通过所述连通口2413连通;所述新风口2411/2412设置在新风分隔腔241侧壁上,所述吸风口2421/2422设置在吸风分隔腔242侧壁上;新风分隔腔241的上端与空气净化腔23连通,而吸风分隔腔242的上端与空气净化腔23不连通,这样,从新风口2411/2412进入新风分隔腔241中的空气可以直接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中,而从吸风口2421/2422进入到吸风分隔腔242中的空气则需要通过连通口2413进入到新风分隔腔241之后才能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中。为了能够控制调配空气进入气流分配腔24,如图3a、图3b、图3d和图3e所示,所述新风分隔腔24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新风口,其中一个新风口为第一新风口2411,另一个新风口为第二新风口2412;所述第一新风口2411处设有第一阀板41,第一阀板41由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2411的状态、封闭所述连通口2413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2411和连通口2413之间的状态;所述第二新风口2412处设有第二阀板43,第二阀板43由第二驱动机构44驱动而将第二新风口2412封闭或打开。这样,通过控制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就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工作模式的切换。第一驱动机构42和第二驱动机构44均可以为旋转电机,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旋转电机转轴的旋转角度,从而可以控制第一阀板41或第二阀板43的开度,从而控制空气流量的大小。
作为气流分配体1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f所示,连通口2413包括设置在分隔壁上的第一连通口2413a和第二连通口2413b;第一阀板41由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2411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一连通口2413a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2411和第一连通口2413a之间的状态;第二阀板43由第二驱动机构44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二新风口2412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二连通口2413b的状态、位于第二新风口2412和第二连通口2413b之间的状态;第一连通口2413a靠近第一阀板41一侧,第二连通口2413b靠近第二阀板43一侧。这样,由于气流分配体14左右两边的结构基本呈对称结构,便于制造和安装;而且,由于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都是在新风分隔腔内部旋转运动,不会突出于气流分配体的外侧壁,因此,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不会干涉到气流分配体外部的零部件或者墙壁。此外,由于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的运动形式相同,无论是将第二新风口2412封堵并通过第一新风口2411吸入新鲜空气,或者是将第一新风口2411封堵并通过第二新风口2412吸入新鲜空气,本发明的室内空气处理装置的引新风工作模式、内循环工作模式、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的工作模式的控制逻辑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控制方式较为简单,用户使用时不易造成混淆。
为了检测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空气中的PM2.5浓度,还可以在新风分隔腔241中设置室外PM2.5检测传感器,所述吸风分隔腔242中设置室内PM2.5检测传感器。室外PM2.5检测传感器和室内PM2.5检测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室外PM2.5检测传感器和室内PM2.5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2、第二驱动机构44、进风风扇和排风风扇33的运动,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
为了使得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的送风口221/222送出的气流较为均匀,如图1a所示,主外饰面131两侧的第一连接面132和第二连接面133上各设有一个送风口,第一连接面132上的送风口为第一送风口221,第二连接面133上的送风口为第二送风口222,这样,第一送风口221和第二送风口222均向室内空间送入空气,所述进风风扇31可以采用涡轮风扇,以便于第一送风口221和第二送风口222送出的气流形成环抱气流,如图1c所示,第一送风口221送出的气流流向一侧墙壁,第二送风口222送出的气流流向垂直的另一侧墙壁,两股气流从相反的方向沿着墙壁汇合环抱,这样的流体流向使气流更均匀地散布到整个室内,不会吹到人的身上,因此,人体的舒适度显度提高。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能够与室内空间较好地融合,如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面135和第二安装面136,第一新风口2411从第一安装面135露出,第二新风口2412从第二安装面136露出,第一安装面135和第二安装面136上各设有一个排风口,第一安装面135上的排风口为第一排风口252a,第二安装面136上的排风口为第二排风口252b,第一安装面135和第二安装面136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接口137和第二安装接口138。这样,可以选择通过第一安装接口137或者第二安装接口138将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到室内的墙壁上,通过第一安装接口137安装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时,第一新风口2411朝向墙壁,可以在墙壁上开通与第一新风口2411连通的孔道,也可以将第一新风口2411封堵,通过第二新风口2412与室外空间连通。通过第二安装接口138安装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时,第二新风口2412朝向墙壁,可以在墙壁上开通与第二新风口2412连通的孔道,也可以将第二新风口2412封堵,通过第一新风口2411与室外空间连通。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采用水平安装方式安装,也可以采用竖直安装方式安装,采用竖直安装方式安装时,根据室内布局的需要,外壳的第一端可以朝下,也可以朝上。
为了便于将本发明的一种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安装在墙壁5上,如图4a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室内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1上连接有背板7,背板7上设有安装孔71,如图4b所示,在墙壁5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固定有挂钩61,如图4c所示,背板7通过安装孔71挂在挂钩61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将室内空气处理装置挂接在墙壁5上。背板7、安装板6及挂钩61可以采用钣金件制作而成,挂钩61与安装板6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形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b、图3c、图3d和图3e所示,所述吸风分隔腔24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吸风口,其中一个吸风口为第一吸风口2421,第一吸风口2421从第一连接面132露出,另一个吸风口为第二吸风口2422,第二吸风口2422从第二连接面133露出,第一连接面132和第二连接面133上还设有风栅134,这样,进入第一吸风口2421和第二吸风口2422的气流,以及从第一送风口221和第二送风口222流出的气流较为均匀。
在此,我们对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在不同安装方式情况下的工作模式作以说明。
一、第一种安装方式
通过第一安装面135将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第一新风口2411和第一排风口252a与墙壁贴合而处于与室外空间隔断的状态,此时,各工作模式分别按如下方式控制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
1)引新风工作模式:请参考图3a,第一阀板41运动至封闭所述连通口2413的状态;第二阀板43运动至将第二新风口2412打开的状态,第二新风口2412与室外空间连通;进风风扇31旋转,则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依次经过第二新风口2412、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
2)内循环工作模式:请参考图3b,第一阀板41运动至打开所述连通口2413的状态,第二阀板43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二新风口2412的状态,进风风扇31旋转,室内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吸风口2421/2422、吸风分隔腔242、连通口2413、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
3)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的工作模式:请参考图3c和图3d,第一阀板41运动至使连通口2413打开的状态,连通口2413将新风分隔腔241和吸风分隔腔242连通,调节第一阀板41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引入的新风流量和内循环风流量的大小;第二阀板43而运动至将第二新风口2412打开的状态,第二新风口2412与室外空间连通;进风风扇31旋转,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依次经过第二新风口2412、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吸风口2421/2422、吸风分隔腔242、连通口2413、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
4)排风工作模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通过回风口251和第二排风口252b连通,直接启动排风风扇33即可;排风工作模式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与上述三种工作模式同时进行。
二、第二种安装方式
通过第二安装面136将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第二新风口2412和第二排风口252b与墙壁贴合而处于与室外空间隔断的状态,此时,各工作模式分别按如下方式控制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3:
I)引新风工作模式:请参考图3e,第一阀板41运动至封闭所述连通口2413的状态,第一新风口2411与室外空间连通;进风风扇31旋转,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依次经过第一新风口2411、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
II)内循环工作模式:与图3e所示状态不同的是,第一阀板41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2411的状态,第一新风口2411与室外空间隔断;进风风扇31旋转,室内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吸风口2421/2422、吸风分隔腔242、连通口2413、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
III)同时进行引新风和内循环的工作模式:与图3e所示状态不同的是,使第一阀板41运动至第一新风口2411和连通口2413之间的状态,第一新风口2411与室外空间连通,且连通口2413将新风分隔腔241和吸风分隔腔242连通;进风风扇31旋转,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依次经过第一新风口2411、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吸风口2421/2422、吸风分隔腔242、连通口2413、新风分隔腔241而进入到空气净化腔23,经过空气净化组件32净化之后依次经过进风风腔22、送风口221/222而送入室内空间。通过控制第一阀板41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引入的新风流量和内循环风流量的大小。
IV)排风工作模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通过回风口251和第一排风口252a连通,直接启动排风风扇33即可;排风工作模式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与上述三种工作模式同时进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兼容,各种工作模式能够兼容搭配组合,从而能够有效地处理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并且,由于排风的气流路径独立设置,不会与其他的气流路径冲突而产生乱流和紊流,从而使得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工作性能更好,用户体验更佳。此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可以有多种安装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室内空间的布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外壳、进风风腔、空气净化腔、气流分配腔和排风风腔;所述进风风腔中设有进风风扇,所述空气净化腔中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排风风腔中设有排风风扇;
所述进风风腔和所述气流分配腔均与所述空气净化腔连通;
所述外壳侧壁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还包括主外饰面以及设置于主外饰面两侧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
所述进风风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所述第二送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上;
所述气流分配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以及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
所述第一新风口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对应,所述第二新风口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应,所述第一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对应,所述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对应;
所述进风风扇转动时,空气从所述第一新风口、所述第二新风口中的一个进入所述气流分配腔之后流向所述空气净化腔,或/和
空气从所述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进入所述气流分配腔之后流向所述空气净化腔,所述进风风腔从所述空气净化腔中吸入被净化的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
所述排风风腔具有用于连通室内空间的回风口和用于连通室外空间的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
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对应,所述第二排风口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应;
所述排风风扇转动时,空气从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排风风腔后并经所述第一排风口或所述第二排风口排至室外空间;
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
所述气流分配腔包括新风分隔腔和吸风分隔腔,所述新风分隔腔与所述空气净化腔连通,所述新风分隔腔和所述吸风分隔腔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分隔腔侧壁上,所述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设置在所述吸风分隔腔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柱状,所述进风风腔、空气净化腔、气流分配腔和所述排风风腔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朝其第二端依次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为一圆柱状的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腔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风腔连通,所述空气净化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流分配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口、第二新风口和所述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从气流分配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所述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从进风风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所述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从排风风腔处的外壳侧壁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还设有用于容纳电气元件的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口处设有第一阀板,第一阀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和连通口之间的状态;所述第二新风口处设有第二阀板,第二阀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将第二新风口封闭或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分隔腔和吸风分隔腔之间设有分隔壁,所述连通口包括设置在分隔壁上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
所述第一新风口处设有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一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一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一新风口和第一连通口之间的状态;
所述第二新风口处设有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分别运动至:封闭所述第二新风口的状态、封闭所述第二连通口的状态、位于第二新风口和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分隔腔中设有室外PM2.5检测传感器,所述吸风分隔腔中设有室内PM2.5检测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腔不与气流分配腔、空气净化腔或进风风腔连通。
CN201910157084.2A 2019-03-01 2019-03-01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Active CN111637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7084.2A CN111637550B (zh) 2019-03-01 2019-03-01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JP2021504054A JP7219409B2 (ja) 2019-03-01 2020-02-28 空気浄化及び通風装置
PCT/JP2020/008391 WO2020179687A1 (ja) 2019-03-01 2020-02-28 空気浄化及び通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7084.2A CN111637550B (zh) 2019-03-01 2019-03-01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7550A CN111637550A (zh) 2020-09-08
CN111637550B true CN111637550B (zh) 2023-09-26

Family

ID=7232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7084.2A Active CN111637550B (zh) 2019-03-01 2019-03-01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75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865A (ja) * 2000-03-08 2001-09-14 Midori Anzen Co Ltd 換気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CN106123194A (zh) * 2016-08-10 2016-11-16 击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6207659U (zh) * 2016-11-16 2017-05-31 北京朗岳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新风机
CN106931518A (zh) * 2017-04-13 2017-07-07 张永旺 一种独立双循环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713156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35536U (zh) * 2017-10-25 2018-07-20 北京欧普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让全屋建筑呼吸的智能空气循环新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1466U (ko) * 2011-08-24 2013-03-06 다나인터내셔널(주) 가정용 외기 흡입 식 환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865A (ja) * 2000-03-08 2001-09-14 Midori Anzen Co Ltd 換気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CN10713156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23194A (zh) * 2016-08-10 2016-11-16 击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6207659U (zh) * 2016-11-16 2017-05-31 北京朗岳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新风机
CN106931518A (zh) * 2017-04-13 2017-07-07 张永旺 一种独立双循环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207635536U (zh) * 2017-10-25 2018-07-20 北京欧普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让全屋建筑呼吸的智能空气循环新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7550A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501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108386917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JP7174296B2 (ja) 室内空気処理装置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7219409B2 (ja) 空気浄化及び通風装置
CN203132000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333205C (zh) 空气净化器
KR20160051093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5980056U (zh) 一种新风机和空气净化机一体机
CN111637548B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881086U (zh) 混风式新风净化系统
CN100362283C (zh) 水喷淋式空气净化器
CN111637550B (zh) 空气净化及通风装置
CN107327909B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10832276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802326Y (zh) 水喷淋空气净化装置
CN111637551B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615925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597660U (zh) 新风空调的演示装置和新风空调的演示系统
CN212511492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980010U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11400192U (zh) 一种新型壁挂新风机
CN210688475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06831677U (zh) 一种壁挂式具有新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04084546U (zh) 立体交换式室内加热器
CN202813597U (zh)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