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5474A -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5474A
CN111635474A CN202010579097.1A CN202010579097A CN111635474A CN 111635474 A CN111635474 A CN 111635474A CN 202010579097 A CN202010579097 A CN 202010579097A CN 111635474 A CN111635474 A CN 111635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liquid inlet
reaction device
butyl rubber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9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5474B (zh
Inventor
张亮亮
陈建峰
陈文聪
邹海魁
初广文
孙宝昌
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5790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5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5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5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5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210/08Butenes
    • C08F210/10Isobutene
    • C08F210/12Isobutene with conjugated diolefins, e.g. butyl rubb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其方法包括:将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催化剂的稀释液以及制冷剂通入反应装置组,得到丁基橡胶聚合物,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进而快速制冷,能够对反应温度快速调节,使得反应后的产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状态,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沸点达到设定温度,从而精准控制反应温度,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丁基橡胶的性能需求生产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为生产一种质量和价格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丁基橡胶产品提供新的技术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基橡胶的合成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丁基橡胶(IIR)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气密性、耐热性、抗老化性、减震性、电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轮胎内胎、医用瓶塞、电绝缘材料以及密封材料等诸多领域,在国内外的需求量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我国丁基橡胶的产业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国外,且国内丁基橡胶市场占有率低。国外的丁基橡胶产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技术先进而成熟,产品质量和性能极高。而我国于2000年才实现丁基橡胶产品的国产化,现有的5家丁基橡胶生产企业均是从国外购买的水平较低或不成熟的技术,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而只能参与中低端应用领域的竞争,这也导致国内装置的开工率普遍较低,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丁基橡胶的性能实际上与其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高分子量可使产品获得足够的生胶强度,而低分子量则可以保证一定的应力驰豫速率。因此在生产丁基橡胶时,除了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重均分子量外,还需要保持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使产品不易碎裂,但是目前没有较好的分子量平衡调节方式,存在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将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催化剂的稀释液以及制冷剂通入反应装置组,得到丁基橡胶聚合物;其中,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的沸点达到设定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收集蒸发后的所述制冷剂,并将收集的制冷剂通入压缩机压缩转换为液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根据单体混合物和稀释剂的配比得到所述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或者,还包括:根据催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比得到所述催化剂的稀释液。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包括:
反应装置组,每个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
第一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第二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催化剂的稀释液;
第三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制冷剂;其中,
在所述反应装置组内,所述单体混合物与所述催化剂在所述制冷剂作用下混合反应后产生丁基橡胶聚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压力;
压力控制装置,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压力数据调节反应装置组中每个反应装置的压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组,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温度;
温度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调节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是超重力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多个反应装置,所述多个反应装置并联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一进液支路,每个第一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
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二进液支路,每个第二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
所述第三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三进液支路,每个第三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其方法包括:将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催化剂的稀释液以及制冷剂通入反应装置组,得到丁基橡胶聚合物,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进而快速制冷,能够对反应温度快速调节,使得反应后的产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状态,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沸点达到设定温度,从而精准控制反应温度,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丁基橡胶的性能需求生产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同时开发一种适应此工艺的反应装置,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同时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生产一种质量和价格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丁基橡胶产品提供新的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的附图标记,1—一号储罐;2—二号储罐;3—一号静态混合器;4—一号制冷器;5—三号储罐;6—四号储罐;7—二号静态混合器;8—二号制冷器;9—五号储罐;10—六号储罐;11—一号超重力反应装置;12—一号产品罐;13—压缩机;14—三号制冷机;15—一号压力控制装置;16—一号温度控制装置;17—二号超重力反应装置;18—二号压力控制装置;19—二号温度控制装置;20—二号产品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综合来看,我国丁基橡胶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装置生产能力小,生产成本高:国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的产能普遍在100kt/a以上,而国内的产能大部分处于60kt/a以下,规模效应明显落后,导致生产成本难以与国外企业竞争。
2、关键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对于丁基橡胶的生产而言,聚合反应器是最核心的设备,其分散和撤热能力直接决定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非循环式多层搅拌反应器及导流筒循环式反应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轴流列管循环式反应器存在较大差距。
3、撤热不够及时导致分子量的控制不够精确,从而导致:低分子量粘性物质堵塞反应器及管路,生产不能连续化;产品分子量分布指数过大,产品质量不达标。
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的总活化能为负且反应速率极快,因此在反应过程中迅速放热,而此聚合过程强烈依赖于反应温度,工业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温度通常保持在-96℃~-100℃,升高温度会导致高分子出现链转移,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量将急剧降低,因此优化生产工艺,迅速撤出聚合热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进而快速制冷,能够对反应温度快速调节,使得反应后的产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催化剂的稀释液以及制冷剂通入反应装置组,得到丁基橡胶聚合物。
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所述异单烯烃包括4-16个碳原子的异单烯烃,如异丁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等及其混合物,优选异丁烯;共轭二烯烃包括4-14个碳原子的共轭二烯烃,如异戊二烯、丁二烯、2-甲基丁二烯、2,4-二甲基丁二烯等及其混合物,优选异戊二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剂包括R13、R23、R508B等沸点处于-80℃~-120℃,且不与反应体系内的原料和产品发生反应的制冷剂及其混合物,还包括乙烷、乙烯、丙烷等低沸点低碳烃类及其混合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混合物中异单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比例为:95-99.5wt%的异单烯烃和0.5-5wt%的共轭二烯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进而快速制冷,能够对反应温度快速调节,使得反应后的产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制冷剂达到反应温度的灵活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制冷剂的不同,其所制冷达到的温度也不同。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
S12: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的沸点达到设定温度。
本发明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的沸点达到设定温度,根据对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需求,可以灵活调节反应装置组内的聚合反应温度,并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从而精确调节制冷剂沸点,从而实现单一制冷剂对不同反应温度的制冷作用。
更进一步的,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是超重力装置,可以理解,超重力技术一种典型过程强化技术,目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各种强化传质、传热和微观混合的工业过程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其特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传质效率高,反应快速高效。而丁基橡胶的合成过程属于典型的阳离子聚合反应,因此采用超重力装备进行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且反应速率极高。
由于直接制冷剂能够快速制冷,从而对于一般反应装置而言,其混合效果的限制导致了反应体系的局部温度不均匀,部分区域温度较高的同时,另一部分区域温度较低,进而对保持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超重力装备进行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超重力技术的高效混合作用能够与直接制冷剂相互协同,使得整个体系反应温度快速下降并且整体温度均匀,保证了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集蒸发后的所述制冷剂,并将收集的制冷剂通入压缩机压缩转换为液态。
可以理解,反应后的淤浆进入产品罐中加入乙醇终止反应后,对产物进行通常使用的脱稀释剂、洗涤、干燥等步骤后得到产品,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压缩至液体,经制冷机制冷后重新返回储罐,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单体混合物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同样的,所述催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对不同产品按比例混合调制,以实现不同性能丁基橡胶的生产。
所述稀释剂包括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卤代烷烃及其混合物,优选二氯甲烷;所述催化剂是於浆法聚合反应制备丁基橡胶公职的Friedel-Crafts酸,包括AlCl3、四氯化钛、四氯化锡、三氟化硼或三氯化硼等及其混合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1、突破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实现产品的连续化生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2、优化丁基橡胶生产工艺,及时撤出反应热,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沸点达到设定温度,从而精准控制反应温度,提高产品质量;
3、使用单一制冷剂灵活调节产品的分子量范围和分子量分布指数,从而实现对丁基橡胶性能的灵活调控。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合成系统包括:反应装置组,每个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
第一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第二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催化剂的稀释液;
第三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制冷剂;其中,
在所述反应装置组内,所述单体混合物与所述催化剂在所述制冷剂作用下混合反应后产生丁基橡胶聚合物。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进而快速制冷,能够对反应温度快速调节,使得反应后的产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状态;同时开发一种适应此工艺的反应装置,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同时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生产一种质量和价格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丁基橡胶产品提供新的技术基础。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压力控制装置,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压力数据调节反应装置组中每个反应装置的压力。
本实施方式中,压力控制装置根据压力传感器装置传导的压力值来对反应装置组内部的压力进行调控,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的沸点达到设定温度,根据对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需求,可以灵活调节反应装置组内的聚合反应温度,并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从而精确调节制冷剂沸点,从而实现单一制冷剂对不同反应温度的制冷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温度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调节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本实施方式中,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的温度数据来对反应装置组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通过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制冷剂的流量达到设定温度,根据设定的聚合反应温度灵活调节反应装置组内制冷剂流量的多少,从而实现单一制冷剂对不同反应温度的制冷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多个反应装置,所述多个反应装置并联设置。可以理解,可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超重力反应器进行并联操作,以同时生产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并根据所需丁基橡胶性能按比例混合调制,本发明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一进液支路,每个第一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二进液支路,每个第二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所述第三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三进液支路,每个第三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管路上的阀门控制各管路的流量,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单体混合物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同样的,所述催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对不同产品按比例混合调制,以实现不同性能丁基橡胶的生产。具体的,所述单体混合物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本发明不作限制;同样的,所述催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比可以通过反应装置组灵活调节,对不同产品按比例混合调制,以实现不同性能丁基橡胶的生产。
进一步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应装置为超重力装置,可以理解,超重力技术一种典型过程强化技术,目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各种强化传质、传热和微观混合的工业过程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其特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传质效率高,反应快速高效。而丁基橡胶的合成过程属于典型的阳离子聚合反应,因此采用超重力装备进行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且反应速率极高。
由于直接制冷剂能够快速制冷,从而对于一般反应装置而言,其混合效果的限制导致了反应体系的局部温度不均匀,部分区域温度较高的同时,另一部分区域温度较低,进而对保持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超重力装备进行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超重力技术的高效混合作用能够与直接制冷剂相互协同,使得整个体系反应温度快速下降并且整体温度均匀,保证了适当的高低分子量分布的平衡。
具体的,所述超重力反应装置的操作条件为:转子转速为100rpm~2500rpm,优选200rpm~800rpm;反应温度范围为-80℃~-120℃,优选-95℃~-100℃;反应压力范围为0~2atm,优选0.8~1.2atm。
下面以图2为例,对本发明的合成系统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采用超重力装置作为反应装置,并且反应装置组包括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并联的超重力装置:一号超重力装置11和二号超重力装置17),通过超重力场提供的极强向心力加强物料的微观混合,使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如图2所示,低温下,在第一进液管路上,将来自一号储罐1的异单烯烃、共轭二烯烃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单体混合液与来自二号储罐2的稀释剂按一定比例进入一号静态混合器3混合,混合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进入一号制冷器4,制冷至指定温度后进入三号储罐5;
在第二进液管路上,将来自四号储罐6的催化剂与二号储罐2的稀释剂按一定比例进入二号静态混合器7,混合后进入二号制冷器8,制冷至指定温度后进入五号储罐9;
将三号储罐5和五号储罐9中的原物料与来自第三进液管路的六号储罐10的制冷剂按照不同的配比方式分别打入一号超重力反应装置11和二号超重力反应装置17中,进而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实现了对不同性能需求丁基橡胶的生产。
当聚合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反应器内的达到预定温度(即冷却剂沸点)时,冷却剂吸收热量蒸发为气体,在反应装置内进行撤热,超重力反应装置也加强了物料与制冷剂的混合,使撤热更加快速和均匀,反应后的淤浆分别进入一号产品罐12和二号产品罐20中,加入乙醇终止反应后,对产物进行通常使用的脱稀释剂、洗涤、干燥等步骤后得到产品;
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13压缩至液体,经三号制冷机14制冷后重新返回六号储罐10中,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一号压力控制装置15和二号压力控制装置18,分别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压力数据调节反应装置组中每个反应装置的压力;
一号温度控制装置16和二号温度控制装置19,分别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调节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号储罐和五号储罐中原物料进入超重力反应装置的比例为10~20:1;所述三号和六号储罐中物料进入超重力反应装置的比例为0.3~100:1。
下面以具体场景案例对本发明进行举例。
场景案例1
采用异丁烯和异戊二烯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的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在氮气气氛保护下进行。首先用高纯氮对设备进行吹扫,以置换反应设备中的空气和水,直至出口溶剂中水含量降至10-3wt%以下。单体混合物中异丁烯:异戊二烯=98:2,单体混合物:催化剂溶液,(二氯甲烷和AlCl3)=10:1,单体混合物:制冷剂=5:1,所有原料冷却至-100℃后打入旋转填料床内。超重力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在-98℃±0.8℃,压力为常压,反应器的转子转速为500rpm。对反应后的於浆进行分离、干燥等处理,最终对产物进行分析。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70×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78。
场景案例2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超重力因子改为200rpm,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59×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80。
场景案例3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超重力因子改为1000rpm,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81×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73。
场景案例4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反应温度改为-96℃±0.8℃,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46×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96。
场景案例5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单体混合物中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比例改为99:1,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3.18×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65。
场景案例6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单体混合物和催化剂溶液的比例改为20:1,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67×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82。
场景案例7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单体混合物和制冷剂的比例改为3:1,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92×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68。
对比场景案例1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将超重力反应器改为非循环式多层搅拌反应器,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3.28,工艺综合能耗较场景案例1增加32%。
对比场景案例2
采用场景案例1中的工艺流程,但不将冷剂通入反应器中,而是在反应器外另设制冷机,最终丁基橡胶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54×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97,工艺综合能耗较场景案例1增加14%,反应器内堵塞物达到15%所需时间缩短25%。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现了丁基橡胶的多样化生产:通过对反应器内的压力控制,实现了单一制冷剂对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精确调控,结合多个反应器的并联操作,同时生产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并进行后期混合调控,实现了对不同性能需求丁基橡胶的生产;
2、温度调控精准:采用制冷剂与物料直接混合蒸发撤热,结合超重力反应器对制冷剂和物料极强的混合能力,使得聚合过程的撤热快速而均匀。同时由于制冷剂沸点固定,因此对率,降低能耗:超重力反应器极大地强化了丁基橡胶聚合过程中的传质、传热和反应温度的控制十分精确,温度范围可控制在±0.5℃;
3、生产过程可连续进行:由于反应温度可精准控制在±0.5℃范围内,分子量控制精确,极大减少低分子量的粘性物质的产生,不易堵塞反应器和管路,使得生产可连续进行,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极大提高生产效微观混合:反应器内较短的停留时间极好地适配于聚合反应极快的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使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能耗,同时由于超重力反应器占地面积小的优势,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方式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方式,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催化剂的稀释液以及制冷剂通入反应装置组,得到丁基橡胶聚合物;其中,
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压力以使制冷剂的沸点达到设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蒸发后的所述制冷剂,并将收集的制冷剂通入压缩机压缩转换为液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单体混合物和稀释剂的配比得到所述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或者,还包括:根据催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比得到所述催化剂的稀释液。
5.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装置组,每个反应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反应装置:
第一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单体混合物的稀释液;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异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
第二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催化剂的稀释液;
第三进液管路,向所述反应装置组中的反应装置泵入制冷剂;其中,
在所述反应装置组内,所述单体混合物与所述催化剂在所述制冷剂作用下混合反应后产生丁基橡胶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压力;
压力控制装置,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装置感应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压力数据调节反应装置组中每个反应装置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组,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反应装置内的温度;
温度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感应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调节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是超重力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组包括多个反应装置,所述多个反应装置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一进液支路,每个第一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
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二进液支路,每个第二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进液管路的流量;或者
所述第三进液管路包括多个第三进液支路,每个第三进液支路上设置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每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所述第三进液管路的流量。
CN202010579097.1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Active CN111635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097.1A CN1116354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097.1A CN1116354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5474A true CN111635474A (zh) 2020-09-08
CN111635474B CN111635474B (zh) 2021-12-28

Family

ID=7232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9097.1A Active CN1116354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547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6473A (en) * 1943-09-29 1947-03-20 Standard Oil Dev Co Processing of isoolefin-diolefin interpolymers
GB589393A (en) * 1944-11-14 1947-06-19 Standard Oil Dev Co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ic materials
JPH0283339A (ja) * 1988-09-21 1990-03-23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ジエン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法
RU2184745C1 (ru) * 2001-04-26 2002-07-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ижнекамскнефтехим"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утилкаучука
CN101113184A (zh) * 2007-09-03 2008-01-30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 一种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方法
CN101130585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丁基橡胶的制备方法
KR20150028615A (ko) * 2013-09-06 2015-03-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플러깅이 감소된 부타디엔 고무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5566543A (zh) * 2014-11-10 2016-05-11 青岛首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丁基橡胶的合成工艺
CN105859918A (zh) * 2016-04-27 2016-08-17 崔贤长 一种调节丁基橡胶分子量分布的溶液聚合方法
CN107344982A (zh) * 2016-05-04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宽/双峰分子量分布丁基橡胶的方法
CN107344981A (zh) * 2016-05-04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丁基橡胶的方法
WO2019011813A1 (en) * 2017-07-12 2019-01-17 Arlanxeo Deutschland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SOOLEFIN POLYMERS WITH ENHANCED STARTER SYSTEM PREPA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6473A (en) * 1943-09-29 1947-03-20 Standard Oil Dev Co Processing of isoolefin-diolefin interpolymers
GB589393A (en) * 1944-11-14 1947-06-19 Standard Oil Dev Co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ic materials
JPH0283339A (ja) * 1988-09-21 1990-03-23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ジエン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法
RU2184745C1 (ru) * 2001-04-26 2002-07-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ижнекамскнефтехим"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утилкаучука
CN101130585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丁基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1113184A (zh) * 2007-09-03 2008-01-30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 一种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方法
KR20150028615A (ko) * 2013-09-06 2015-03-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플러깅이 감소된 부타디엔 고무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5566543A (zh) * 2014-11-10 2016-05-11 青岛首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丁基橡胶的合成工艺
CN105859918A (zh) * 2016-04-27 2016-08-17 崔贤长 一种调节丁基橡胶分子量分布的溶液聚合方法
CN107344982A (zh) * 2016-05-04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宽/双峰分子量分布丁基橡胶的方法
CN107344981A (zh) * 2016-05-04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丁基橡胶的方法
WO2019011813A1 (en) * 2017-07-12 2019-01-17 Arlanxeo Deutschland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SOOLEFIN POLYMERS WITH ENHANCED STARTER SYSTEM PREPA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I WANG,ET AL.,: "Bromination of butyl rubber in 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张雷等: "丁基橡胶聚合新型超重力反应器工艺", 《化工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5474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1814B (zh)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JP5905262B2 (ja) 混合物の連続処理方法
US4146589A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monoalkenyl aromatic polyblend having a dispersed rubber phase as particles with a bimoda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JP5231390B2 (ja) 高粘度製品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4285600B2 (ja) ガスハイドレート製造装置
CN1924123A (zh) 熔融直纺耐高温特种弹性氨纶纤维的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102791657A (zh) 制备线性α-烯烃的方法
CN107226916B (zh) 一种制备聚异戊二烯橡胶胶乳的方法
US4334039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meric polyblends having a rubber phase as particles with a bimoda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N1229403C (zh) 制造高抗冲击性的单乙烯基芳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12552441B (zh) 一种钕系稀土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11635474B (zh) 一种丁基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系统
EP1568726A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ethylene oxide copolymer
CN112661910A (zh) 一种5万吨级产能规模以上的抗冲聚苯乙烯及其设备、生产工艺
CN104136470A (zh) 制备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方法
CA2415971C (en) Production process for ethylene oxide copolymer
CN111234077B (zh) 丁基橡胶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5793320A (zh) 聚合物制造方法
US2479360A (en)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hydrocarbons
CN106188400A (zh) 一种苯乙烯系多元共聚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
CN212559470U (zh) 一种高纯度的电子级一氧化氮生产装置
CN114471403A (zh) 一种利用环状化合物对多元醇缩聚的装置及方法
CN1182090C (zh) 乙苯制苯乙烯的脱氢尾气吸收方法
CN116023570A (zh) 异丁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的方法
CN111825782A (zh) 一种使用低温冷冻粉碎生产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