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3395A -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3395A
CN111633395A CN202010399300.7A CN202010399300A CN111633395A CN 111633395 A CN111633395 A CN 111633395A CN 202010399300 A CN202010399300 A CN 202010399300A CN 111633395 A CN111633395 A CN 111633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tation
longitudinal
pressing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93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美元
朱慕洁
许中明
杨亘
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unde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103993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3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3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33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包括传送导轨、分类导轨、第一上料模组、第二上料模组、冲压机、传感模组、检测模组和移料机构;第一上料模组将T型螺母卡扣送至上料工位;第二上料模组将T型螺母送至T型螺母卡扣,形成组装件;冲压机对组装件进行压合,形成压合件;第一抓取机构将T型螺母卡扣送至组装工位,第二抓取机构将组装件送至压合工位,推进机构将压合件送至分类导轨;检测模组对分类导轨的压合件进行检测,分类导轨将压合件送至正品通道或次品通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移料机构的配合下,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完成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组装和压合过程,有效率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T型螺栓可以起到连接部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钢材、汽车制造、工业设备等领域,T型螺栓一般配合T型螺母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T型螺栓的连接更加稳固,一般将T型螺母进行固定,然后T型螺栓与T型螺母灵活配合;由于T型螺母自身没有连接固定的孔位,为了方便T型螺母的固定,一般将T型螺母组装到相应的T型螺母卡扣,T型螺母卡扣有安装孔位,T型螺母通过T型螺母卡扣进行固定定位。
目前,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将T型螺母组装到相应的T型螺母卡扣中,然后送至冲压机中进行冲压,以将T型螺母压合至T型螺母卡扣中;采用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还存在效率低、次品率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在移料机构的配合下,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自动完成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组装和压合过程,有效率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横动板、纵动板以及支撑组件;
所述横动板的顶面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用于移料的第一抓取机构、第二抓取机构和推进机构;
所述纵动板的顶面设置有横向导轨和横向驱动装置,所述横动板的底面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导轨滑动;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底座和第二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垂直于所述横向导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
在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纵动板的底面一端沿所述第一纵向导轨滑动,所述纵动板的底面另一端沿所述第二纵向导轨滑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抓取气缸和第一抓手,所述第一抓手在所述第一抓取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抓取气缸和第二抓手,所述第二抓手在所述第二抓取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板驱动装置和推进板,所述推进板在所述推进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动板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横向滑动件,所述横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
所述纵动板的底面一端设置有第一纵向滑动件,所述第一纵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动板的底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纵向滑动件,所述第二纵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在所述横动板的顶面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之间具有第一间距。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压合设备,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用于完成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组装压合,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传送导轨、分类导轨、第一上料模组、第二上料模组、冲压机、传感模组、检测模组以及上述的移料机构;
所述传送导轨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和压合工位,所述传感模组对所述上料工位进行感应;
所述传感模组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依次送至所述上料工位;同时所述第二上料模组将所述T型螺母依次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中,形成组装件;同时所述冲压机的冲压头对所述压合工位的组装件进行压合,形成压合件;
所述传感模组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将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同时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将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送至所述压合工位,同时所述推进机构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送至所述分类导轨;
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分类导轨的压合件进行检测,所述分类导轨将检测后的压合件送至正品通道或次品通道。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在所述传送导轨上等间距分布,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动板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的左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横动板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的右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导轨的末端;
所述纵动板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的前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导轨上;所述纵动板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的后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远离所述传送导轨;
所述推进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推进板下行程终端时,所述推进板与所述传送导轨的高度相适配;所述推进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推进板上行程终端时,所述推进板远离所述传送导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相适配的第一振动盘和第一直震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盘出口;
所述第一直震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直震和第一直震导轨,所述第一直震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震上,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包括第一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一直震导轨出口;
所述第一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上料模组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相适配的第二振动盘和第二直震输送装置;
所述第二振动盘包括第二振动盘出口;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直震和第二直震导轨,所述第二直震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直震上,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包括第二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二直震导轨出口;所述第二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直震导轨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与所述T型螺母相适配的间距;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挡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的方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一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对所述第二直震导轨上的任一T型螺母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二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二直震导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分类导轨驱动装置,所述分类导轨在所述分类导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分类导轨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上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导轨的末端连通,所述分类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品通道连通;
所述分类导轨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下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另一端与所述次品通道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在所述移料机构的配合下,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自动、连续无间隙地完成所述T型螺母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的组装和压合过程,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耗费,同时有组装压合效率高、生产次品率低、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型螺母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型螺母卡扣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合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料机构的第一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料机构的第二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的第一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的第二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类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型螺母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型螺母卡扣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合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为了方便所述T型螺母11的固定,一般将所述T型螺母11组装到相应的T型螺母卡扣12中,所述T型螺母11组装到T型螺母卡扣12中并形成组装件13,然后将所述组装件13送至冲压设备中进行冲压,以使所述T型螺母11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完全压合,所述组装件13压合后形成压合件14。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料机构的第一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料机构的第二三维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料机构8,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横动板81、纵动板82和支撑组件。
所述横动板81的顶面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用于移料的第一抓取机构83、第二抓取机构84和推进机构85。
其中,所述纵动板82上设置有横向导轨821和横向驱动装置822,所述横向导轨821与所述传送导轨3同向,所述横动板81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822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导轨821滑动。
所述横向驱动装置822的实施方式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驱动装置822为设置在所述横动板81上的直线推杆,所述直线推杆与所述横向导轨821同向,所述直线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横动板81连接,所述横动板81在所述直线推杆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导轨821滑动。
所述横动板81沿所述横向导轨821的滑动方式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横动板8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导轨821相适配的横向滑动件811,所述横动板81基于所述横向滑动件811沿所述横向导轨821滑动。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底座23和第二支撑底座24,所述第一支撑底座23和所述第二支撑底座24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25;所述第一支撑底座23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211,所述第二支撑底座24上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212,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垂直于所述横向导轨821;所述支撑底板25上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22,所述支撑底板25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纵向驱动装置22。
具体实施中,在所述纵向驱动装置22的驱动下,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一端沿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滑动,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另一端沿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滑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相适配的第一纵向滑动件823,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一端基于所述第一纵向滑动件823沿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滑动;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相适配的第二纵向滑动件824,所述纵动板82的底面另一端基于所述第二纵向滑动件824沿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滑动。
所述纵向驱动装置22的实施方式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驱动装置22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25上的纵向直线电机,所述纵向直线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纵动板82连接,所述纵动板82在所述纵向直线电机的驱动下滑动。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包括第一抓取气缸831和第一抓手832,所述第一抓手832在所述第一抓取气缸831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包括第二抓取气缸841和第二抓手842,所述第二抓手842在所述第二抓取气缸841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推进机构85的实施方式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机构85包括推进板驱动装置851和推进板852,所述推进板852在所述推进板驱动装置851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的第一三维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的第二三维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类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压合设备,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自动完成所述T型螺母11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的组装和压合过程。
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包括设置在机台2上的传送导轨3、分类导轨4、第一上料模组5、第二上料模组6、冲压机7、传感模组91、检测模组92和上述的移料机构8。
所述传送导轨3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和压合工位,所述传感模组91对所述上料工位进行感应。
所述传感模组91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代表所述上料工位中不存在所述T型螺母卡扣12,此时所述第一上料模组5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12依次送至所述上料工位;同时所述第二上料模组6将所述T型螺母11依次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在所述组装工位处自动完成所述T型螺母11和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的组装过程,并形成所述组装件13;同时,所述冲压机7的冲压头对所述压合工位的组装件13进行压合,在所述压合工位处自动完成所述组装件13的压合过程,并形成所述压合件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上料模组5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12依次送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模组6将所述T型螺母11依次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所述冲压机7的冲压头对所述压合工位的组装件13进行压合的三个动作是同步进行的,即在同一节拍下完成,以此为第一运行阶段。
所述传感模组91产生感应信号时,代表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运行阶段的三个动作,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将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同时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将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13送至所述压合工位,同时所述推进机构85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送至所述分类导轨4,以此完成第二运行阶段。
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二运行阶段后,所述移料机构8进行复位,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再次进行所述第一运行阶段,以此循环;可见,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连续完成所述T型螺母11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的组装和压合过程,以提高所述T型螺母11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的组装压合效率。
最后,所述检测模组92对所述分类导轨4的压合件14进行检测,将所述压合件14分类为正品和次品,所述分类导轨4将检测为正品的压合件14送至正品通道15,将检测为次品的压合件14送至次品通道16。
具体的,所述传感模组91为设置在上料工位上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上料工位进行感应:
当所述上料工位不存在所述T型螺母卡扣12时,所述传感器不会产生感应信号,此时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运行阶段。
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运行阶段后,所述上料工位存在所述T型螺母卡扣12,此时所述传感器产生感应信号,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执行所述第二运行阶段。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料模组5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相适配的第一振动盘51和第一直震输送装置52。
所述第一振动盘51包括第一振动盘出口;
所述第一直震输送装置52包括第一直震521和第一直震导轨522,所述第一直震导轨522设置在所述第一直震521上,所述第一直震521用于震动所述第一直震导轨522,所述第一直震导轨522用于运送所述T型螺母卡扣12,所述第一直震导轨522包括第一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一直震导轨出口;
所述第一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实施中,向所述第一振动盘51中加入所述T型螺母卡扣12,当所述传感器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振动盘51和所述第一直震521开启运行,通过所述第一振动盘51和所述第一直震导轨522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12依次有序地送至所述上料工位;当所述传感器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振动盘51和所述第一直震521暂停运行,不再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12依次有序地送至所述上料工位。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的,所述第二上料模组6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11相适配的第二振动盘61和第二直震输送装置62。
所述第二振动盘61包括第二振动盘出口;
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62包括第二直震621和第二直震导轨622,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设置在所述第二直震621上,所述第二直震621用于震动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用于运送所述T型螺母11,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包括第二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二直震导轨出口;
所述第二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另外,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63和第二挡板64,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之间具有与所述T型螺母11相适配的间距。
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在挡板驱动装置65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的方向同步运动:
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一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64和所述第二挡板64对所述第二直震导轨622上的任一T型螺母11进行限位,此时所述第二振动盘61和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62不能将所述T型螺母11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
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二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远离所述第二直震导轨,此时所述第二振动盘61和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62能将所述T型螺母11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
具体实施中,向所述第二振动盘61中加入所述T型螺母11,当所述传感器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在所述挡板驱动装置65的驱动下运动至所述挡板第二行程终端,通过所述第二振动盘61和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62将所述T型螺母11依次逐个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当所述传感器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在所述挡板驱动装置65的驱动下运动至所述挡板第一行程终端,通过所述第一挡板63和所述第二挡板64的限位作用,不再将所述T型螺母11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在所述传送导轨3上等间距分布,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以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和所述推进机构85相适配。
具体实施中,当所述横动板81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821的左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85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横动板81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821的右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85位于所述传送导轨3的末端。
当所述纵动板82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的前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和所述推进机构85位于所述传送导轨3上;当所述纵动板82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211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212的后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和所述推进机构85远离所述传送导轨3。
所述传感模组91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会执行所述第一运行阶段,此时所述移料机构8处于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横动板81位于所述左行程终端,所述纵动板82位于所述后行程终端。
所述传感模组91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运行阶段,开始执行所述第二运行阶段。
首先,所述纵动板82滑动至前行程终端,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对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进行抓取,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对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13进行抓取,所述推进机构85准备对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进行推进。
然后,所述横动板81滑动至右行程终端,所述第一抓取机构83将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送至所述组装工位,所述第二抓取机构84将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13送至所述压合工位,所述推进机构85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推进至所述传送导轨3的末端,所述分类导轨4与所述传送导轨3的末端连通,以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送至所述分类导轨4。
具体实施中,所述传感模组91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会执行所述第一运行阶段,此时所述移料机构8处于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抓手832处于松开状态,所述第二抓手842处于松开状态,所述推进板852位于所述推进板上行程终端。
所述传感模组91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运行阶段,开始执行所述第二运行阶段。
当所述纵动板82滑动至前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手832由松开状态变为夹紧状态,以夹紧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所述第二抓手842由松开状态变为夹紧状态,以夹紧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13;所述推进板852由所述推进板上行程终端运动至所述推进板下行程终端,准备对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进行推进。
然后,所述横动板81滑动至右行程终端,所述第一抓手832将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12送至所述组装工位,所述第二抓手842将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13送至所述压合工位,所述推进板852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推进至所述传送导轨3的末端。
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完成所述第二运行阶段后,所述移料机构8复位至所述初始状态,以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具体的,所述机台2上设置有分类导轨驱动装置26,所述分类导轨4在所述分类导轨驱动装置26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分类导轨4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上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4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导轨3的末端连通,所述分类导轨4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品通道15连通。
所述分类导轨4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下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4的另一端与所述次品通道16连通。
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分类导轨4位于所述分类导轨上行程终端,此时所述推进板852能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14推进至所述分类导轨4上,通过所述检测模组92对进入所述分类导轨4的压合件14进行检测:
当所述检测模组92的检测结果为正品时,所述分类导轨4不运动,此时所述分类导轨4上的压合件14流入所述正品通道15。
当所述检测模组92的检测结果为次品时,所述分类导轨4运动至分类导轨下行程终端,此时所述分类导轨4上压合件14流入所述次品通道16。
所述检测模组92的类型可为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组92为设置在所述分类导轨4上方的CCD相机,通过所述CCD相机对所述分类导轨4的压合件14进行检测。
另外,可以在所述正品通道15的出口下方设置正品储存箱,以对所述检测为正品的压合件14进行收集;同样,可以在所述次品通道16的出口下方设置次品回收箱,以对所述检测为次品的压合件14进行回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在所述移料机构8的配合下,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能自动、连续无间隙地完成所述T型螺母11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12的组装和压合过程,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耗费,同时有组装压合效率高、生产次品率低、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横动板、纵动板以及支撑组件;
所述横动板的顶面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用于移料的第一抓取机构、第二抓取机构和推进机构;
所述纵动板的顶面设置有横向导轨和横向驱动装置,所述横动板的底面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导轨滑动;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底座和第二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垂直于所述横向导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
在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纵动板的底面一端沿所述第一纵向导轨滑动,所述纵动板的底面另一端沿所述第二纵向导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抓取气缸和第一抓手,所述第一抓手在所述第一抓取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抓取气缸和第二抓手,所述第二抓手在所述第二抓取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松开;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板驱动装置和推进板,所述推进板在所述推进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动板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横向滑动件,所述横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
所述纵动板的底面一端设置有第一纵向滑动件,所述第一纵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动板的底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纵向滑动件,所述第二纵向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在所述横动板的顶面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之间具有第一间距。
5.一种自动组装压合设备,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用于完成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组装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传送导轨、分类导轨、第一上料模组、第二上料模组、冲压机、传感模组、检测模组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料机构;
所述传送导轨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和压合工位,所述传感模组对所述上料工位进行感应;
所述传感模组没有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将所述T型螺母卡扣依次送至所述上料工位;同时所述第二上料模组将所述T型螺母依次送至所述组装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中,形成组装件;同时所述冲压机的冲压头对所述压合工位的组装件进行压合,形成压合件;
所述传感模组产生感应信号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将所述上料工位的T型螺母卡扣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同时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将所述组装工位的组装件送至所述压合工位,同时所述推进机构将所述压合工位的压合件送至所述分类导轨;
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分类导轨的压合件进行检测,所述分类导轨将检测后的压合件送至正品通道或次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在所述传送导轨上等间距分布,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和所述压合工位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动板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的左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横动板滑动至所述横向导轨的右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与所述压合工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导轨的末端;
所述纵动板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的前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导轨上;所述纵动板滑动至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和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的后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和所述推进机构远离所述传送导轨;
所述推进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推进板下行程终端时,所述推进板与所述传送导轨的高度相适配;所述推进板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推进板上行程终端时,所述推进板远离所述传送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卡扣相适配的第一振动盘和第一直震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盘出口;
所述第一直震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直震和第一直震导轨,所述第一直震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震上,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包括第一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一直震导轨出口;
所述第一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上料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模组包括与所述T型螺母相适配的第二振动盘和第二直震输送装置;
所述第二振动盘包括第二振动盘出口;所述第二直震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直震和第二直震导轨,所述第二直震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直震上,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包括第二直震导轨入口和第二直震导轨出口;所述第二振动盘出口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直震导轨出口与所述组装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直震导轨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与所述T型螺母相适配的间距;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挡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直震导轨的方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一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对所述第二直震导轨上的任一T型螺母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同步运动至挡板第二行程终端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二直震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分类导轨驱动装置,所述分类导轨在所述分类导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分类导轨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上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导轨的末端连通,所述分类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品通道连通;
所述分类导轨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分类导轨下行程终端时,所述分类导轨另一端与所述次品通道连通。
CN202010399300.7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Withdrawn CN111633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300.7A CN111633395A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300.7A CN111633395A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3395A true CN111633395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9300.7A Withdrawn CN111633395A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339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43272A (ko) * 2007-10-29 2009-05-06 서종인 헤드지그가 구성된 너트피더용 헤드어셈블리
CN205057475U (zh) * 2015-10-27 2016-03-02 东莞市瑞成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钛合金螺母冲压装置
CN106334917A (zh) * 2016-10-08 2017-01-18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T形组合螺母全自动装配设备
WO2018204205A1 (en) * 2017-05-01 2018-11-08 Stafast Products, Inc. Insertable fastener insta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9901750U (zh) * 2019-04-25 2020-01-07 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观检测机
CN210060335U (zh) * 2019-06-05 2020-02-14 浙江科硕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自动组装装配机的工件夹持错位装置
CN210306598U (zh) * 2019-06-05 2020-04-14 浙江科硕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自动组装装配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43272A (ko) * 2007-10-29 2009-05-06 서종인 헤드지그가 구성된 너트피더용 헤드어셈블리
CN205057475U (zh) * 2015-10-27 2016-03-02 东莞市瑞成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钛合金螺母冲压装置
CN106334917A (zh) * 2016-10-08 2017-01-18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T形组合螺母全自动装配设备
WO2018204205A1 (en) * 2017-05-01 2018-11-08 Stafast Products, Inc. Insertable fastener insta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9901750U (zh) * 2019-04-25 2020-01-07 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观检测机
CN210060335U (zh) * 2019-06-05 2020-02-14 浙江科硕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自动组装装配机的工件夹持错位装置
CN210306598U (zh) * 2019-06-05 2020-04-14 浙江科硕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自动组装装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雁: "《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30 September 2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61471U (zh) 螺丝螺母组合机
CN111347186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组装焊接设备
CN208828837U (zh) 一种pcb板烧录检测自动上料线
CN112848058A (zh) 一种双机械手自动视觉定位插片注塑机
CN111633400A (zh) 一种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CN103552863A (zh) 一种板材翻转机构
CN111633395A (zh) 一种移料机构及自动组装压合设备
CN202943210U (zh) 全自动铆装系统
CN105538318B (zh) 一种冲压产品用搬运机械手装置
CN209753684U (zh) 一种自动化钣金件折弯生产线
CN111843410A (zh) 一种t型螺母与t型螺母卡扣的自动组装压合方法
CN110814749A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全自动组装机
CN116079370A (zh) 全自动汽车车桥衬套压入工作系统及方法
CN213377954U (zh) 一种紧固件全自动检测系统
CN109390837A (zh) 一种端子插头上料与流转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3998483U (zh) 螺母自动化压装设备
CN210175772U (zh)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功能的五金制品冲床
CN212597215U (zh) 一种气囊盖铆钉铆接检测设备用铆钉高度检测及下料机构
CN203108823U (zh) 一种链片检测设备
CN209793047U (zh) 一种具有连续上料功能的自动螺母压入机
CN210585932U (zh) 一种用于实训的机器人视觉分拣装置
CN211414271U (zh) 一种铰链自动组装机构
CN210476142U (zh) 推杆组件装配设备
CN113381260A (zh) 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
CN218311930U (zh) 铆接压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