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0722A -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0722A
CN111630722A CN201880087386.0A CN201880087386A CN111630722A CN 111630722 A CN111630722 A CN 111630722A CN 201880087386 A CN201880087386 A CN 201880087386A CN 111630722 A CN111630722 A CN 111630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or
terminal
housing
termin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73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若尾和正
加藤千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ye Trading Co ltd
Sanwa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ye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ye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ye Tra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3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减轻端子(30)与芯线(3)连接不良的问题的带连接器线缆(1)。带连接器线缆(1)具有:线缆(2),其具有多根芯线(3)被捆束在外侧覆盖件(7)的内侧的结构,所述芯线(3)在金属线(5)的周围具有外皮(6);以及连接器(10),其连接在所述线缆(2)的两端。所述线缆(2)在两端具有端子连接部(9),所述端子连接部(9)构成为在去除所述外皮(6)而露出的金属线(5)的周围覆盖有焊料(18),该端子连接部(9)与连接器的板状端子(30)的芯线焊接面(30a)焊接,所述端子连接部(9)的前端到达在连接器(10)的前表面(11a)设置的前表面开口(16)。

Description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带连接器线缆包括RJ45、RJ47连接器等连接器与双绞线缆(以下,简记为TP线缆。)等在内部具有多根芯线的线缆。
背景技术
RJ45连接器被广泛用作LAN等以太网(注册商标,Ethernet)中的通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LAN线缆将8芯4组的TP线缆与RJ45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并通过将RJ45连接器插头插入在计算机、Web相机、交换集线器、无线LAN接入点、IP电话等数据设备设置的插口,以进行通信设备间的信号收发。
这样,作为具备RJ45连接器的LAN线缆逐渐被广泛用于通信设备间的信号收发的理由,可以列举连接器以及插头使用世界通用的规格从而容易在世界上的任意地方获得、在一根线缆中包括8极8芯的信号线等。因此,具备RJ45连接器的LAN线缆最适合用作通信线缆。
除此之外,近年来使用该LAN线缆向通信信号供给直流电流的所谓的PoE(Powerover Ethernet)也在逐渐普及,且向这些数据设备供电。PoE通过IEEE802.3af、at等规格定义用于电传的规范。
通常,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5902号公报)所示,连接器的针(Pin)与芯线的连接是通过在将TP线缆插入连接器的状态下铆压连接器实现的。即,通过将插入芯线后的连接器铆压,连接器的8根针同时被较深地压入连接器内,且通过各个针的上端的锐利的前端部刺入TP线缆的芯线,以使电线的芯线与针压接(参照专利文献2、图7、图8)。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将该LAN线缆用作信号线或者PoE的电传线的情况下,线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不良会成为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在端子的上方配备有用于与芯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电线连接部构成为端部分成两支并向内侧弯曲而成的U字状,分成两支的端部间的距离以小于芯线的直径的方式构成。由此,呈由分成两支的端部从宽度方向夹住芯线、并将芯线内的金属线与端部电连接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59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作为LAN线缆,例如28~32AWG以上的细线的线缆的需求增大,特别地,在将LAN线缆用作通信设备的信号线的情况下,该期望很大。细线的TP线缆使用芯线也较细的线缆,从而在从芯线的宽度方向被端子夹住时,存在芯线切断而断线的风险。
另外,在将LAN线缆用作通信设备的信号线时,LAN线缆的连接器所连接的电子设备在移动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也增加。因此,还存在TP线缆被向远离连接器的方向牵拉的情况,从而还存在更容易断线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为提供能够减轻端子与芯线连接不良的问题的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线缆,具有:线缆,其具有多根芯线被捆束在外侧覆盖件的内侧的结构,所述芯线在金属线的周围具有外皮;以及连接器,其连接在所述线缆的两端,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
外壳,其具有大致长方体状;
多个插槽,其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开口且沿左右方向排成一列;
线缆收容部,其与所述插槽的上端连通,且能够收容从所述外壳的后表面设置的后表面开口插入的所述线缆;
板状端子,其分别插入所述插槽且在上表面形成有连接面;以及
前表面开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的比所述插槽靠上方的位置开口,且与所述线缆收容部连通,
所述线缆在两端具有端子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构成为在去除所述外皮而露出的金属线的周围覆盖有焊料,该端子连接部于所述板状端子的所述连接面焊接,
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前端超出所述插槽并向前方延伸,且到达所述外壳的前表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第一方案的带连接器线缆,其中,所述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线缆为双绞线缆。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
所述带连接器线缆具有:
连接器,其具有:外壳,其具有大致长方体状;多个插槽,其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开口且沿左右方向排成一列,且分别设置有板状端子;线缆收容部,其与所述插槽的上端连通,且具有在所述外壳的后表面设置的后表面开口;以及前表面开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的比所述插槽靠上方的位置开口,且与所述线缆收容部连通;以及
线缆,其具有多根芯线被捆束在外侧覆盖件的内侧的结构,所述芯线在金属线的周围具有外皮,
所述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线缆的两端,
其中,所述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具有:
端子连接部制作步骤,去除位于所述线缆的两端的所述外侧覆盖件与外皮以露出所述金属线,从而制作端子连接部;
线缆插入步骤,将所述线缆的端子连接部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后表面开口向所述线缆收容部内插入,并使所述端子连接部穿过所述前表面开口而从所述连接器的前表面突出,从而将所述线缆插入连接器;以及
端子焊接步骤,加热所述线缆的从所述连接器突出的突出部,从而将所述端子连接部与所述板状端子焊接。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第三方案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所述线缆为双绞线缆。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第三方案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端子焊接步骤历经2至10秒而将所述端子连接部加热至180~260℃。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第三方案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端子焊接步骤在夹着从所述连接器的前表面突出的端子连接部的状态下加热所述端子连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将连接器的板状端子与线缆的金属线通过焊料焊接,因此能够使连接器与线缆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能够减轻板状端子与芯线连接不良的问题。
另外,为了将连接器的板状端子与线缆的金属线通过焊料焊接,线缆去除芯线的外皮而使金属线露出以构成端子连接部,端子连接部插入在线缆的两端形成的连接器,进而利用对露出的金属线的周围涂覆焊料的结构。另外,通过将插入连接器的金属线从在连接器的前表面设置的前表面开口向连接器之外拉出,并加热该拉出部分,能够使在端子连接部的周围设置的焊料熔解,从而将板状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焊接。
因此,能够减轻板状端子与芯线连接不良的问题,即使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也不会产生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所使用的TP线缆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所使用的TP线缆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板状端子与TP线缆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组装分解图,并且是示出TP线缆的插入方向的图。
图9是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组装工序的图,并且是示出将TP线缆插入连接器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图1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组装工序的图,并且是示意性地示出端子连接部的加热工序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0的、在端子连接部的加热工序中使用的加热器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端子连接部的加热工序中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线缆所使用的金属端子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继续本发明的记述之前,对于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所示那样定义带连接器线缆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1为通常用作LAN线缆的线缆,是分别在TP线缆2的两端连接连接器1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以及图3中仅图示了LAN线缆的一端侧。带连接器线缆1基于类别的规格无关紧要。
TP线缆2为具有多组将两根芯线3绞合而成的芯线对4的双绞线缆。对于TP线缆2,包括对芯线对4实施屏蔽加工的线缆(STP线缆)、不对芯线对进行屏蔽的线缆(UTP线缆)。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TP线缆2的结构为,具备四组将两根芯线3绞合而成的芯线对4,且这些芯线对4被外侧覆盖件7在捆束的状态下覆盖。各个芯线3将金属线5的周围以根据规格着色的外皮6覆盖。
另外,各个芯线3的粗细并不作特别地限定,可以使用AWG24程度至AWG28~32程度以上的较细的芯线。另外,金属线5可以是由一根金属线构成的单线,也可以是将多根较细的金属线捆在一起的绞线。
本实施方式的TP线缆2以剖面形状为圆形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使用如图5所示那样的、以剖面为扁平的方式构成的扁平线缆(flat cable)2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TP线缆2上设置有将与连接器10的边界部分覆盖的模块盖(modular cover)8。在后述的连接器10与TP线缆连接后,模块盖8向连接器侧移动并覆盖连接器10的后表面开口14。需要说明的是,模块盖8并非必须设置。
对于芯线3,两根一组的芯线对4具有相同色系的外皮6,将具有橙白色外皮的一号线与具有橙色外皮的二号线绞合以构成第一芯线对4。同样地,将三号线(绿白)与四号线(绿)绞合、将五号线(蓝白)与六号线(蓝)绞合、将七号线(茶白)与八号线(茶)绞合以分别构成芯线对。
连接器10是指与TP线缆对应并与TP线缆连接的TP线缆用的连接器。例如,可以例示8P8C连接器(RJ45连接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为RJ45连接器,且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1与八个板状端子30。外壳11为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构成外壳11的合成树脂优选使用具有后述的加热温度以上的耐热性的热固性树脂以及热塑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1中,外壳11由于如后述那样无需目视确认板状端子与TP线缆的连接状态,因此无需以透明的方式构成。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外壳11具有开设在前方下表面侧的插槽12。如图2所示,插槽12以沿左右方向排成一列的方式在连接器10的下表面11b上排列有八个。插槽12的前表面11a以及下表面11b侧开口,且插槽12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各个插槽12中配置有板状端子30。
在将连接器10插入未图示的模块插口时,模块插口的端子进入插槽12内并与插槽12内的连接器的板状端子30接触,以确保连接器10与模块插口电连接。
另外,外壳11的内侧成为收容后述的TP线缆2的线缆收容部13。线缆收容部13在外壳11的后表面11c开口。TP线缆2将位于两端的端子连接部9从该后表面开口14插入线缆收容部13内。
线缆收容部13从后表面开口14大致水平地向前方方向延伸,且包括位于后方侧的扩宽部13a、以及与扩宽部13a连通并位于外壳11的前方侧的前方窄幅部13b。
如图3所示,扩宽部13a以大于TP线缆2的外径尺寸的方式构成,并设置有在后述的铆压工序中形成的线缆支承突起15。TP线缆2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被线缆支承突起15以及扩宽部13a的上表面夹着,以防止从连接器10脱出。
前方窄幅部13b为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间,其与扩宽部13a连续且构成为芯线3的外径尺寸左右的高度宽度。前方窄幅部13b以线缆收容部13内的底壁相对于扩宽部13a高的方式构成。前方窄幅部13b在底壁与插槽12的上端连通。
另外,前方窄幅部13b到达外壳11的前表面11a。即,前方窄幅部13b与在外壳的前表面11a设置的前表面开口16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TP线缆2的芯线3插入时可靠地向前方向引导芯线3,前方窄幅部13b可以设置未图示的划分壁、凹凸等。例如,通过利用划分壁将内部在左右方向上划分,能够防止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芯线3的插入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偏移。
另外,连接器10可以具备与外壳11组合的负载条(load bar)。通过使用负载条,能够将芯线可靠地配置在与插槽12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与后述板状端子30焊接的工序的作业失误。
在外壳1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latch)17,以防止从模块插口脱出。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板状端子30与TP线缆2的结构的图。如图3以及图6所示,TP线缆2在收容于连接器的线缆收容部13内的两端侧去除了外侧覆盖件7从而芯线对4露出。需要说明的是,露出的芯线对4的长度并不作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以短于线缆收容部13的前后方向长度的方式构成,且外侧覆盖件7延伸至比线缆支承突起15靠前方侧的位置。
另外,芯线对4的前端部分成为成对的芯线3的扭绞被退回并以直线状延伸、进而去除外皮6而金属线5露出的状态。去除了该外皮6的金属线5的表面被焊料层18覆盖。将形成有该焊料层18的金属线5的部分作为端子连接部9。
作为焊料层18所使用的焊料,优选使用能够在低温下焊接的焊料。另外还可以使用焊锡膏。另外,焊料层18的膜厚并不作特别地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端子连接部9的焊料层18的表面可以涂覆有未图示的助焊剂(钎焊促进剂)。作为助焊剂,可以使用以松焦油为基体的公知的助焊剂。
端子连接部9的长度并不作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如后述那样以长于板状端子30的前后方向长度的方式形成。另外,端子连接部9的前端超出插槽12并向前方延伸,且到达外壳前表面11a的前表面开口16。
如图6所示,端子连接部9与在板状端子30的上表面形成的连接面30a接触。即,在板状端子30的连接面30a焊接有端子连接部9。对于板状端子30与端子连接部9,通过如后述那样加热端子连接部9,从而端子连接部9的表面的焊料层18熔融并与连接面30a焊接。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在制造带连接器线缆1时,首先,去除TP线缆的一端侧的外侧覆盖件7并延伸各芯线。之后,去除规定长度的外皮6以使金属线5露出(#1)。由此,在TP线缆2的两端形成端子连接部9。
图7中的#1的工序相当于端子连接部制作步骤。
接下来,在露出的金属线5的周围形成焊料层18(#2)。焊料层18的形成例如可以通过将金属线5的前端部分浸入熔融的焊料中、并使金属线5的前端部分冷却而形成。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而对焊料层18的表面涂覆助焊剂。
图7中的#2的工序相当于焊料涂覆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焊料层18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线缆的金属线5的周围,但也可以涂覆于连接器的板状端子的连接面30a。
接下来,将TP线缆的端子连接部9插入连接器10(#3)。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使芯线3以规定的配线顺序排列、并根据需要切断端子连接部9的前端以使各芯线3的前端对齐后,从连接器1的后表面开口14将端子连接部9插入线缆收容部13内。由此,端子连接部9与规定的插槽12对应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器10具有负载条的情况下,在将负载条安装于芯线3后,将端子连接部9连同负载条插入线缆收容部13。
接着,如图9所示,通过使TP线缆较深地插入,从而插入线缆收容部13内的端子连接部9的前端从前表面开口16向外壳11的外侧突出(#4)。在使TP线缆插入最深的状态下,向外壳11的外侧拉出的端子连接部9的拉出部分9a的长度L(参照图9)由在#1以及#2中制作的端子连接部9的长度来决定。需要说明的是,拉出部分9a的长度L优选为符合在后述的加热工序中使用的加热装置40的规范,在拉出部分9a过长的情况下可以切断为规定的长度。
图7中的#3以及#4的工序相当于线缆插入步骤。
接下来,加热拉出部分9a以熔解端子连接部9的焊料层18,将板状端子30与端子连接部9通过钎焊焊接(#5)。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端子连接部加热的工序的图。如图10所示,在拉出部分9a的加热中使用了加热装置40。作为一例,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
加热装置40具有能够从上下方向夹着拉出部分9a的压板(pinch)41、42,且加热该压板41、42。对于压板41、42的温度管理,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热电偶。
另外,如图11所示,压板41、42优选为以在宽度方向长的方式构成,以沿着宽度方向同时地夹持多个连接器。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在端子连接部9的加热工序中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加热工序中,优选控制最大温度Tmax以及至该最大温度为止的时间T1。具体而言,最大温度Tmax可以根据用于焊料层的焊料的种类等而设置为180~260℃。另外,至最大温度为止的时间T1优选设置为2~10秒的程度。
当最大温度Tmax过高时,焊料层18会流动,从而成为相邻的板状端子30彼此短路、外壳11变形等的原因。另一方面,当Tmax过低时,焊料层18不会充分熔解,从而存在板状端子30与端子连接部9的钎焊无法充分进行的情况。
另外,当时间T1过短时,会成为焊料层18熔解不足的原因,而当时间T1过长时,会成为相邻的板状端子30彼此短路、外壳11变形等的原因。
另外,加热工序的温度管理也可以通过压板41、42夹着拉出部分9a的位置与长度来调整。
另外,在加热工序中或者在加热工序之前进行连接器10的铆压工序,如图10的箭头90所示,能够将板状端子30向插槽12的内侧压入。由此,能够使板状端子30的连接面30a紧贴端子连接部9,从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钎焊。
通过加热装置40将端子连接部9加热至规定的温度之后,例如通过自然冷却使焊料固化,从而将端子连接部9与板状端子30焊接。
图7中的#5的工序相当于端子焊接步骤。
接下来,沿着外壳11的前表面11a将从外壳11的前表面开口16突出的拉出部分9a切断,以使得端子连接部9的前端不会从外壳11的前表面11a突出(#6)。
之后,根据需要将前表面开口16封锁。前表面开口16的封锁可以使用未图示的盖体等、密封材料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端子连接部9彼此不会接触。
另外,对于TP线缆2的另一端侧,也通过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工序来连接连接器10。
如上述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线缆1通过将插入连接器的金属线从在连接器的前表面设置的前表面开口向连接器之外拉出,并加热该拉出部分,能够熔解在端子连接部的周围设置的焊料,将板状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焊接。
另外,通过牵拉从前表面开口拉出的芯线3,能够使端子连接部相对于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较深地插入,从而能够可靠地使芯线与板状端子对应配置。由此,能够容易使连接器与TP线缆的连接作业实现自动化。
因此,能够减轻板状端子与芯线连接不良的问题,即使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也不会产生接触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案实施。例如,板状端子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大致矩形的金属板,例如也可以是板状端子31,板状端子31具有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那样的端子连接部的引导件32a、32b。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RJ45连接器来说明连接器,但也可以是依据其他规格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插槽内具有板状端子,且该连接器可以与具有将多根芯线捆束在外侧覆盖件的内侧的结构的线缆一起使用。例如,可以例示RJ11、RJ9、RJ14、RJ25、RJ48、RJ61等规格。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线缆能够使板状端子与线缆的接触可靠,因此除了网络用的LAN线缆之外,还可以用作各种通信设备的信号线。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实施方式,能够起到分别所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进行各种变形、修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形、修改只要不脱离本发明基于附加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就应理解为包含在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LAN线缆
2 TP线缆
3 芯线
4 芯线对
5 金属线
6 外皮
7 外侧覆盖件
8 模块盖
9 端子连接部
10 连接器
11 外壳
11a 外壳前表面
12 插槽
13 线缆收容部
13a 扩宽部
13b 前方窄幅部
14 后表面开口
15 线缆支承突起
16 前表面开口
17 卡扣
18 焊料层
30、31 板状端子
32a、32b 引导件
40 加热装置
41、42 压板。

Claims (7)

1.一种带连接器线缆,具有:线缆,其具有多根芯线被捆束在外侧覆盖件的内侧的结构,所述芯线在金属线的周围具有外皮;以及连接器,其连接在所述线缆的两端,所述带连接器线缆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
外壳,其具有大致长方体状;
多个插槽,其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开口且沿左右方向排成一列;
线缆收容部,其与所述插槽的上端连通,且能够收容从在所述外壳的后表面设置的后表面开口插入的所述线缆;
板状端子,其分别插入所述插槽且在上表面形成有连接面;以及
前表面开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的比所述插槽靠上方的位置开口,且与所述线缆收容部连通,
所述线缆在两端具有端子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构成为在去除所述外皮而露出的金属线的周围覆盖有焊料,该端子连接部与所述板状端子的芯线焊接面焊接,
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前端超出所述插槽并向前方延伸,且到达所述外壳的前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连接器线缆,其中,
所述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线缆为双绞线缆。
3.一种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
所述带连接器线缆具有:
连接器,其具有:外壳,其具有大致长方体状;多个插槽,其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开口且沿左右方向排成一列,且分别设置有板状端子;线缆收容部,其与所述插槽的上端连通,且具有在所述外壳的后表面设置的后表面开口;以及前表面开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的比所述插槽靠上方的位置开口,且与所述线缆收容部连通;以及
线缆,其具有多根芯线被捆束在外侧覆盖件的内侧的结构,所述芯线在金属线的周围具有外皮,
所述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线缆的两端,
其中,所述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具有:
端子连接部制作步骤,去除位于所述线缆的两端的所述外侧覆盖件与外皮以露出所述金属线,从而制作端子连接部;
焊料涂覆步骤,将焊料涂覆在所述板状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接触部分;
线缆插入步骤,将所述线缆的端子连接部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后表面开口向所述线缆收容部内插入,并使所述端子连接部穿过所述前表面开口而从所述连接器的前表面突出,从而将所述线缆插入连接器;以及
端子焊接步骤,加热所述线缆的从所述连接器突出的突出部,从而将所述端子连接部与所述板状端子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焊料涂覆步骤为将焊料涂覆在露出的所述金属线的周围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所述线缆为双绞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端子焊接步骤历经2至10秒而将所述端子连接部加热至180~260℃。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端子焊接步骤在夹着从所述连接器的前表面突出的端子连接部的状态下加热所述端子连接部。
CN201880087386.0A 2018-02-13 2018-02-13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6307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4834 WO2019159218A1 (ja) 2018-02-13 2018-02-13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0722A true CN111630722A (zh) 2020-09-04

Family

ID=6522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7386.0A Pending CN111630722A (zh) 2018-02-13 2018-02-13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61444B1 (zh)
CN (1) CN111630722A (zh)
WO (1) WO20191592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537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永吉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31298A (zh) * 2021-04-21 2021-07-16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TWI760174B (zh) * 2021-04-08 2022-04-01 永吉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網路電纜與連接器接頭組裝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331B (zh) * 2020-10-29 2022-06-14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焊接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6472A (ja) * 1983-09-09 1985-04-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タルコンセントのハンダ付け方法
US5772465A (en) * 1996-11-15 1998-06-30 Hwang; Wayne Connector structure accommodating de-twisted wire pairs
US7407417B2 (en) * 2006-04-26 2008-08-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plates
JP2009053576A (ja) * 2007-08-29 2009-03-12 Eastman Kodak Co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174B (zh) * 2021-04-08 2022-04-01 永吉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網路電纜與連接器接頭組裝方法
CN113131298A (zh) * 2021-04-21 2021-07-16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3036537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永吉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59218A1 (ja) 2020-02-27
WO2019159218A1 (ja) 2019-08-22
JP6461444B1 (ja) 2019-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5920B2 (en) Single pair ethernet connector system
CN111630722A (zh) 带连接器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EP2089889B1 (en) Modular connector with reduced termination variability
US8650750B2 (en)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data cable connector module
US20110028047A1 (en) Bayonet type electronic connector
KR20030028766A (ko) 고속 커넥터
US960185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wire wound electronic devices
US6364702B1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JPH1032051A (ja) 高速伝送線のシールド終端装置
US6783402B2 (en) Fast electric connector plug satisfying category 6 standard
US20110189900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10250797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US5281170A (en) Round-to-flat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5668659A (zh) 具有用于阻抗控制的介电蛤壳式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CN214478241U (zh) 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
TWI760174B (zh) 一種網路電纜與連接器接頭組裝方法
CN111630732A (zh) 带连接器线缆的制造方法
US5238428A (en) Round-to-flat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EP1195854A1 (en) Modular plug and method of coupling a cable with twisted wire pair to the same
TWM615180U (zh) 一種網路傳輸線接頭之改良
CN113036537B (zh) 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及其加工方法
JP2019083144A (ja) ツイストペア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7354294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nd harness unit that utilizes th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218828005U (zh) 一种连接器
JP3106268U (ja) 高速電気コネクタ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