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8297A -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8297A
CN111628297A CN202010448775.0A CN202010448775A CN111628297A CN 111628297 A CN111628297 A CN 111628297A CN 202010448775 A CN202010448775 A CN 202010448775A CN 111628297 A CN111628297 A CN 111628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yer
wave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7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生
龙昌
王俊鹏
陈路
王彦淇
丁铁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Wuhan Magnetism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Wuhan Magnetism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Wuhan Magnetism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Wuhan Magnetism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87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8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8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 H01Q17/008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包括三层透明介质,在两层透明介质板的一侧表面有透明导电膜。通过对导电膜的电阻值及吸波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得较宽频带的入射电磁波在吸波体内部被损耗。该结构能够在实现宽带吸收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且双层电阻膜均无一般的图案结构,无需刻蚀加工,使得该宽频吸波体的可加工性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单元结构简单,厚度薄,对微波段电磁波吸收频带宽且透过率低,可见光透光率高,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隐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探测技术和电磁干扰信号的不断增强,对于宽带且高效吸收电磁波的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微波吸波材料能有效的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而广泛应用于军事隐身、电磁屏蔽等电磁防护方面。传统的吸波材料如吸波贴片,吸波涂料,吸波尖锥等,这些吸波材料虽然能够实现宽带吸收,但是其对可见光是非透明的,限制了其在驾驶室,微波暗室,屏蔽室等一些要求光透明的场合中的应用。目前,一些透明电磁波吸波材料已经被开发出来,然其存在吸波性能差,透光率不高,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大尺寸制备以及结构强度低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本发明包括双层导电膜,和导电膜所负载的两层透明导电介质,以及将两层透明导电介质分隔开的中间透明介质层。自电磁波入射面,第一透明导电膜的阻值是特殊设计的,其阻值有一个合适的范围,使得入射电磁波能被较强的损耗在玻璃结构内部,在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主要作用是将入射到该界面的电磁波反射到入射端,阻止电磁波通过。一般的,导电膜的导电性越好,屏蔽性能越好,但透光率会有一定的降低,为保证透光性需将阻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选择材料,优化结构设计电阻膜的阻值和各层的厚度参数,设计出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第一透明介质层,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介质层,第三透明介质层,第二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上端面为电磁波入射面,由第一透明介质层下端面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介质层、第三透明介质层、第二透明导电膜形成叠层结构。
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ITO、掺氪氧化锡FTO、氧化锌锡ZTO、铝掺杂氧化锌AZO,氧化镓锡GTO,氧化锌ZnO,铝掺杂的氧化锌AZO,石墨烯材料,银纳米线或聚合物基透明导体的一种或几种复合体。
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透明刚性材料或者透明柔性材料的一种。
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普通玻璃、超白玻璃、石英玻璃、高硼玻璃、钠钙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透明柔性材料或透明柔性材料或空气介质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离子性中间膜SGP、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U、聚氨酯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1,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2,且0.1Ω/sq≤Rs1≤30Ω/sq,60Ω/sq≤Rs2≤300Ω/sq。
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3,且1.01≤εr1≤9.0,1.01≤εr2≤8.0,1.01≤εr3≤9.0;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3,且0.1mm≤d1≤40mm,0.1mm≤d2≤20mm,0.1mm≤d3≤40mm。
所述第一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所述第二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可以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导电膜的电损耗,构造出的吸波材料吸收频带宽,反射小于-10dB的带宽超过10GHz。
第二,由于本发明采用完整导电膜的设计,导电膜层无特殊图案结构,对视野影响小,其且透光性好。
第三,由于本发明所构造的宽带吸波材料的结构简单,无需刻蚀加工,易于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实例1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4本发明实例1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5本发明实例2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6本发明实例2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7本发明实例3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8本发明实例3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9本发明实例4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10本发明实例4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11本发明实例5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12本发明实例5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13本发明实例6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14本发明实例6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图15本发明实例7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16本发明实例7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第一透明介质层1,第一透明导电膜2,第二透明介质层3,第三透明介质层4,第二透明导电膜5,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上端面为电磁波入射面,由第一透明介质层下端面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介质层、第三透明介质层、第二透明导电膜形成叠层结构。
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ITO、掺氪氧化锡FTO、氧化锌锡ZTO、铝掺杂氧化锌AZO,氧化镓锡GTO,氧化锌ZnO,铝掺杂的氧化锌AZO,石墨烯材料,银纳米线或聚合物基透明导体的一种或几种复合体。
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透明刚性材料或者透明柔性材料的一种。
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普通玻璃、超白玻璃、石英玻璃、高硼玻璃、钠钙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透明柔性材料或透明柔性材料或空气介质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离子性中间膜SGP、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U、聚氨酯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1,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2,且0.1Ω/sq≤Rs1≤30Ω/sq,60Ω/sq≤Rs2≤300Ω/sq。
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3,且1.01≤εr1≤9.0,1.01≤εr2≤8.0,1.01≤εr3≤9.0;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3,且0.1mm≤d1≤40mm,0.1mm≤d2≤20mm,0.1mm≤d3≤40mm。
所述第一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所述第二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可以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包括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第一透明导电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膜,以及中间的第二透明介质层。外界入射电磁波自第一透明介质层开始作用于所设计的吸波材料中,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均位于透明介质基板远离入射波的一侧。
在此实施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了高硼玻璃,第二透明介质层采用了钠钙玻璃,粘接材料为SGP,透明导电材料为ITO。应理解,上述基于双层透明导电膜的宽频吸波材料,第一透明介质层所对应的介电常数为4.8*(1-j0.003),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140Ω/sq,第三透明介质层所对应的介电常数为7.1*(1-j0.004),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8Ω/sq,中间粘接层的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3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0.89mm,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2mm。应理解,第二透明导电膜的高导电性,使得入射电磁波途径时大部分能量均被反射,只有极少数的能量透过该导电膜。
图3为本发明实例1所对应的基于双层透明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5.8-16.6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图4为本发明实例1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5dB。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在微波频段具有宽带吸收电磁波的能力,且同时在宽频段内具有较好的阻隔电磁透过性能。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三透明介质层采用高硼玻璃,介电常数为4.8*(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3mm。
图5为本发明实例2所对应的基于双层透明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5.2-15.2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图6为本发明实例2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4dB。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3.7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1.3mm。第三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2.3mm。导电膜层所用的透明导电材料为FTO。
图7为本发明实例3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6.0-17.7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在7.7-15.8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9dB。图8为本发明实例3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8dB。既具有良好的吸波隐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穿透能力。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4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0.89mm。第三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3mm。透明导电膜2的方阻为190Ω/sq。
图9为本发明实例4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5.2-16.2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在5.9-15.4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4dB。图10为本发明实例4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8dB。由此可知所设计的透明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波隐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穿透能力。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碳酸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4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2.26mm。第三透明介质层采用聚碳酸酯,其介电常数为3.0*(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2mm。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160Ω/sq。
图11为本发明实例5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5.3-15.7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在7.1-14.3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9dB。图12为本发明实例5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8dB。由此可知所设计的透明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波隐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穿透能力。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钠钙玻璃,其介电常数为7.0*(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2.3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0.65mm,介电常数为3.2*(1-j0.003)。第三采用钠钙玻璃,其介电常数为7.0*(1-j0.003),第三的厚度d3为2mm。透明导电膜2的方阻为100Ω/sq。透明导电膜5的方阻为6Ω/sq。
图13为本发明实例6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7.0-17.6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图14为本发明实例6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9dB。由此可知所设计的透明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波隐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穿透能力。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仅如下参数做了调整:
第一透明介质层采用钠钙玻璃,其介电常数为6.9*(1-j0.003),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1为4.4mm。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2为2.0mm,介电常数为3.1*(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采用钠钙玻璃,其介电常数为6.9*(1-j0.003),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d3为3.7mm。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100Ω/sq。透明导电膜5的方阻为6Ω/sq。
图15为本发明实例7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3.7-9.1GHz频段内的反射均低于-10dB。图16为本发明实例7所对应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0-18GHz频段内的透射均低于-25dB。由此可知所设计的透明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波隐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穿透能力。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透明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在微波频段宽带吸收电磁波的性能,且同时具有较好的阻隔电磁透过性能。在提供屏蔽隐身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吸波隐身性能,结合所用材料的高透明性,使得所设计的透明吸波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理解,为了使该宽频头透明吸波材料的透光率更高,需采用透明性高的介质基板,粘接材料和导电材料,对可见光透光率进行进一步增强。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七个具体实施例,只是示例性说明,具体的材料厚度,各层材料的选择尺寸,以及所用导电膜的电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的适当变化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介质层(1),第一透明导电膜(2),第二透明介质层(3),第三透明介质层(4),第二透明导电膜(5),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上端面为电磁波入射面,由第一透明介质层下端面依次设置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介质层、第三透明介质层、第二透明导电膜形成叠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ITO、掺氪氧化锡FTO、氧化锌锡ZTO、铝掺杂氧化锌AZO,氧化镓锡GTO,氧化锌ZnO,铝掺杂的氧化锌AZO,石墨烯材料,银纳米线或聚合物基透明导体的一种或几种复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透明刚性材料或者透明柔性材料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三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普通玻璃、超白玻璃、石英玻璃、高硼玻璃、钠钙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透明柔性材料或透明柔性材料或空气介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介质板层为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离子性中间膜SGP、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U、聚氨酯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1,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为Rs2,且0.1Ω/sq≤Rs1≤30Ω/sq,60Ω/sq≤Rs2≤300Ω/sq。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3,且1.01≤εr1≤9.0,1.01≤εr2≤8.0,1.01≤εr2≤9.0;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1,第二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2,第三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3,且1.0mm≤d1≤20mm,0.1mm≤d2≤10mm,1.0mm≤d3≤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膜是完整的导电膜或由该类导电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得到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结构的刻蚀部分可以是方环、园环、开口环、方片、园片、矩形片的一种或几种的变形。
CN202010448775.0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Pending CN111628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775.0A CN111628297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775.0A CN111628297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297A true CN111628297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775.0A Pending CN111628297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829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758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上海科技大学 一种透明电磁透镜
CN113161757A (zh) * 2021-04-26 2021-07-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舰船观察窗的吸波屏蔽除雾石墨烯超材料
CN113555695A (zh) * 2021-07-14 2021-10-26 东南大学 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7671A (zh) * 2022-03-22 2022-06-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光学透明宽带吸波器及制备方法
CN117578092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南京罗朗微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2009A (zh) * 2014-02-10 2014-06-04 南通大学 一种吸收电磁波的多层结构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4396358A (zh) * 2012-04-18 2015-03-0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光性导电图案部件及使用了其的透光性电磁屏蔽·天线部件
CN106413364A (zh) * 2015-07-28 2017-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CN107809006A (zh) * 2017-10-22 2018-03-1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超宽带微波吸波器
US20180158754A1 (en) * 2016-12-06 2018-06-07 The Boeing Company High power thermally conductive radio frequency absorbers
CN208128766U (zh) * 2018-05-10 2018-11-20 西安海辰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加热技术的超宽带透明吸波器
CN109263186A (zh) * 2018-10-17 2019-01-25 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身玻璃的定型方法
CN109301495A (zh) * 2018-10-29 2019-02-01 北京邮电大学 吸波器及吸波器的制造方法
CN109638448A (zh) * 2018-12-12 2019-04-16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358A (zh) * 2012-04-18 2015-03-0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光性导电图案部件及使用了其的透光性电磁屏蔽·天线部件
CN103832009A (zh) * 2014-02-10 2014-06-04 南通大学 一种吸收电磁波的多层结构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6413364A (zh) * 2015-07-28 2017-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US20180158754A1 (en) * 2016-12-06 2018-06-07 The Boeing Company High power thermally conductive radio frequency absorbers
CN107809006A (zh) * 2017-10-22 2018-03-1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超宽带微波吸波器
CN208128766U (zh) * 2018-05-10 2018-11-20 西安海辰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加热技术的超宽带透明吸波器
CN109263186A (zh) * 2018-10-17 2019-01-25 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身玻璃的定型方法
CN109301495A (zh) * 2018-10-29 2019-02-01 北京邮电大学 吸波器及吸波器的制造方法
CN109638448A (zh) * 2018-12-12 2019-04-16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明习: "《超材料概论》", 30 September 2014 *
沈国柱: "《铁氧体/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及涂层结构设计》", 30 August 2017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758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上海科技大学 一种透明电磁透镜
CN113161757A (zh) * 2021-04-26 2021-07-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舰船观察窗的吸波屏蔽除雾石墨烯超材料
CN113161757B (zh) * 2021-04-26 2022-08-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舰船观察窗的吸波屏蔽除雾石墨烯超材料
CN113555695A (zh) * 2021-07-14 2021-10-26 东南大学 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5695B (zh) * 2021-07-14 2022-07-05 东南大学 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7671A (zh) * 2022-03-22 2022-06-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光学透明宽带吸波器及制备方法
CN117578092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南京罗朗微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7578092B (zh) * 2024-01-15 2024-04-12 南京罗朗微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8297A (zh) 一种基于双层导电膜的宽频透明吸波材料
CN112622391B (zh) 一种光学透明超宽带雷达与红外双隐身结构
CN110504553B (zh) 一种电损耗材料与磁性材料复合的多层超宽带吸波体
CN112928492B (zh) 一种基于水层的可调谐光学透明宽带超材料吸波器
CN111655018A (zh) 一种基于单层导电膜的防电磁泄露透明材料
CN112688084A (zh) 同时具有光学透明性和可调吸波频率的电磁吸收结构
CN114454584A (zh) 透明柔性的红外与雷达复合低可探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71676A (zh) 透明片材、透明导电膜及触控装置
CN109263186B (zh) 一种隐身玻璃的定型方法
CN114122738B (zh) 一种基于ito电阻膜的透明宽带电磁吸波器
CN106413362B (zh) 石墨烯网栅与透明导电薄膜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WO2021017202A1 (zh)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6505285A (zh) 一种超宽带微波吸收体
WO2010055787A1 (ja) 電磁遮蔽合わせガラス
CN203366779U (zh) 导电膜
CN217406951U (zh) 一种光电信息泄漏防护薄膜和装置
CN115954681A (zh) 一种可透光超宽带吸波结构
CN106659099B (zh) 石墨烯网栅与双层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CN20974752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
CN106413357B (zh) 基于石墨烯网栅与透明导电薄膜层叠结构的电磁屏蔽光窗
JP2001196782A (ja) 電磁波吸収体
CN106385791B (zh) 石墨烯网栅和双层金属网栅复合层叠结构的强电磁屏蔽光窗
CN115084869B (zh) 一种超宽带广角域隐身结构材料
CN103440904A (zh) 导电膜
CN114126394B (zh) 一种光电信息泄漏防护薄膜、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