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5132B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5132B
CN111625132B CN202010414392.1A CN202010414392A CN111625132B CN 111625132 B CN111625132 B CN 111625132B CN 202010414392 A CN202010414392 A CN 202010414392A CN 111625132 B CN111625132 B CN 111625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layer
display panel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3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5132A (zh
Inventor
李远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3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51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039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196A1/zh
Priority to US16/966,635 priority patent/US1173381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625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5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触控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在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第二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钝化层。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DOT(Direct On Cell Touch,直接将触控层制作于封装层上)技术是一种封装触控一体化技术,它将出可供层直接集成在封装层上,不用再单独增加一层外挂触控层,具有更好的透过率、耐弯折性能,且可以有效减小屏幕的厚度,降低产品成本。
在现有的DOT技术中,触控层内的电极一搬设置为网格状,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以及悬浮电极同层设置,彼此之间以断口的方式实现不同电极之间的隔离,为了保证触控电极层内光学一致性,断口的宽度不能涉及得太大,但是断口宽度设置得太小,又会导致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发生短路,从而造成容值异常,影响产品良率的问题。
因此,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改进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触控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
第一金属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
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桥接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所述第一挖空区域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所述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所述第二挖空区域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
钝化层,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悬浮电极、所述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所述桥接电极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断线位置,所述断线位置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落入所述桥接电极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桥接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串联,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和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包括弯曲识别电极,所述弯曲识别电极呈阵列分布。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弯曲识别走线,所述弯曲识别走线与所述弯曲识别电极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弯曲识别走线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内。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发明提供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触控层形成于封装层上,触控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第二绝缘层,形成于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第一金属层,用于隔绝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第二金属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在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第二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钝化层,形成于第二金属层上,覆盖第二金属层。由现有技术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改为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分层设置,不必再考虑同层设置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断口设置,在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杜绝了第一悬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第二悬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的风险,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内容值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良率。同时,在第一金属层内设置弯曲识别走线,并利用第一金属层内的部分悬浮电极作为弯折位置的识别感应电极,采用自电容的方式对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识别定位,实现了触控电极与弯曲识别电极的集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A-A’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B-B’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平面叠加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平面叠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和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是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针对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简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A-A’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B-B’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100、发光功能层200、封装层300、以及触控层400,触控层400形成于封装层300上,触控层400包括:
第一绝缘层410,形成于封装层300上;
第一金属层420,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10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以及桥接电极423;
第二绝缘层430,形成于第一金属层420上,覆盖第一金属层420,用于隔绝第一金属层420,第二绝缘层430上设置有过孔;
第二金属层440,形成于第二绝缘层430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44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442,第一触控电极441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423连接,第一触控电极441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442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极421在封装区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第二挖空区域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
钝化层450,形成于第二金属层440上,覆盖第二金属层44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将第一悬浮电极和第二悬浮电极设置于第一金属层内,在第二金属层内第一触控电极对应于第一悬浮电极的位置设置第一挖空区域,在第二金属层内第二触控电极对应于第二悬浮电极的位置设置第二挖空区域。由现有技术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改为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分层设置,不必再考虑同层设置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断口设置,在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杜绝了第一悬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第二悬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的风险,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内容值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良率。
第一绝缘层410形成于封装层300上,主要用于界面修复以及平坦化,为后续第一金属层420的制备提供良好的底层结构。第一绝缘层410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第一绝缘层410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氮化硅和氧化硅的叠层结构。
第二绝缘层430形成于第一金属层420上,且覆盖第一金属层420,用于隔绝第一金属层420和第二金属层440。同样的,第二绝缘层430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第二绝缘层430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氮化硅和氧化硅的叠层结构。
钝化层450形成于第二金属层440上,且覆盖第二金属层440,钝化层用于保护第二金属层440,同时隔绝第二金属层440与外层金属或水氧接触。钝化层450的材料一般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钝化层450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氮化硅和氧化硅的叠层结构。
下面将从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单膜层平面结构,以及叠加膜层平面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6。
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金属层420包括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以及桥接电极423。其中,第一悬浮电极421相互之间不连接,第二悬浮电极422相互之间不连接,桥接电极423相互之间不连接,且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桥接电极423相互之间也不连接。
其中,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形状、大小均形同,桥接电极42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以及桥接电极423均为网格状,网格状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形状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大小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大小也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可以是菱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任意多边形中的一种。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悬浮电极421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在形状和大小两个特征中在至少一个特征不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可以是菱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任意多边形中的一种。第一悬浮电极421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大小相同,形状不同,第一悬浮电极421和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形状可以是菱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任意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两种。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金属层44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44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442。
在第二金属层440内,第一触控电极441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第一触控电极441相互之间不连接,但通过第二绝缘层430内的过孔,与第一金属层420内的桥接电极423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触控电极441在第一方向上串联。同时,第二触控电极442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
第一触控电极441、第二触控电极442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第一触控电极4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2,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44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42为触控感测电极;也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441为触控感测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42为触控驱动电极,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可以是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且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触控电极4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2均为条状电极。若干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的第一触控电极44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且沿第一方向延伸,若干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44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触控电极4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2均为菱形电极。第一触控电极441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的菱形电极片,菱形电极片在第一方向上通过桥接电极423按固定间隔规则串联在一起;第二触控电极442包括在第二方向上,按固定间隔规则连接在一起的若干菱形片,第二触控电极442在第一方向上等间距排列。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触控电极4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2还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任意形状。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平面叠加示意图。第一触控电极441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4411,第一挖空区域4411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极421在封装区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即第一挖空区域4411与第一悬浮电极421相对应。第二触控电极442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4421,第二挖空区域4421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即第二挖空区域4421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相对应。
由于第一挖空区域4411对应于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挖空区域4421对应于第二悬浮电极422,第一悬浮电极421用于调节第一触控电极441的单点容值,第二悬浮电极422用于调节第二触控电极442的单点容值。因此,第一挖空区域441的大小由第一触控电极441需要的调节的电容值决定,第二挖空区域442的大小由第二触控电极442需要的调节的电容值决定。相对应的,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大小和形状由第一挖空区域4411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大小和形状由第二挖空区域4421的大小和形状决定。
其中,第一挖空区域441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一挖空区域4411在第一触控电极441上的设置位置也均相同;第二挖空区域4421的形状、大小均形同,第二挖空区域4421在第二触控电极442上的设置位置也均相同。第一挖空区域4411的面积大小可根据第一触控电极441的具体需要进行设置,第二挖空区域4421的面积大小可根据第二触控电极441的具体需要进行设置。
在单片电极上,如菱形触控电极的单菱形片上,第一挖空区域4411或第二挖空区域4421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具体设置个数,以及设置位置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挖空区域4411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与第二挖空区域4421的大小和形状分别相同,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特征不同,在此也不做限定。挖空区域的形状可以是菱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形等任意多边形。
通过在第二金属层440,第一触控电极441内设置第一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对应第一金属层420内的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触控电极442内设置第二挖空区域,第二挖空区域对应第一金属层420内的第二悬浮电极422。由现有技术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该为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分层设置,不必再考虑同层设置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断口设置,在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杜绝了第一悬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第二悬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的风险,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内容值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良率。
第一触控电极441还包括断线位置4412,断线位置441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落入桥接电极423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内,即桥接电极423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包括且大于断线位置441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第一触控电极441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423连接,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光学均一性。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的材料要保证相同,即需要保证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桥接电极的材料均相同,从而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光学均一性,以及第一触控电极的电学均一性。
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对应像素单元的边缘区域,这样使得第一金属层420和第二金属层440网格可以是透明金属,也可以是非透明金属,扩大了第一金属层420和第二金属层440材料的选择。
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铝、金属铜、金属银、金属钼、金属钛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单膜层结构;也可以是双膜层结构,如金属金属钛/金属铝、金属钛/金属铜、金属钼/金属铝构成的双膜层结构;还可以是三膜层结构,如金属钛/金属铝/金属钛、金属钛/金属铜/金属钛、金属钼/金属铝/金属钼构成的三膜层结构。
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均设置为网格状,网格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一方面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显示面板的柔韧性以及延展性,更利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柔性领域中的应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至图9。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金属层420包括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桥接电极423、以及弯曲识别走线424。弯曲识别走线424为折线。
其中,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形状、大小均形同,桥接电极42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形状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大小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的大小也相同。第一悬浮电极421的形状可以是菱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任意多边形中的一种。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悬浮电极422、以及桥接电极423均为网格状,网格状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第一悬浮电极421和/或所述第二悬浮电极422包括弯曲识别悬浮电极425,弯曲识别悬浮电极425呈阵列排布,弯曲识别电极425与弯曲识别走线424连接,弯曲识别电极425可以根据显示面板弯曲识别的位置需要进行设置,其具体分布和数量不做限定。弯曲识别电极425与弯曲识别走线424相连,在显示面板进行弯曲识别操作时,弯曲识别走线424向弯曲识别电极425输入识别信号,利用弯曲识别电极424的自电容工作原理,对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定位识别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第一金属层420内的部分悬浮电极作为弯折位置的识别感应电极,采用自电容的方式对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识别定位,实现了触控电极与弯曲识别电极的集成。
请参照图8,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金属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金属层44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44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442。
在第二金属层440内,第一触控电极441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第一触控电极441相互之间不连接,但通过第二绝缘层430内的过孔,与第一金属层420内的桥接电极423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触控电极441在第一方向上串联。同时,第二触控电极442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
第一触控电极441、第二触控电极442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第一触控电极441和第二触控电极442,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44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42为触控感测电极;也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441为触控感测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42为触控驱动电极,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可以是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且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请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平面叠加示意图。第一触控电极441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4411,第一挖空区域4411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极421在封装区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即第一挖空区域4411与第一悬浮电极421相对应。第二触控电极442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4421,第二挖空区域4421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42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区域重合,即第二挖空区域4421与第二悬浮电极422相对应。
弯曲识别走线424对应第一触控电极44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442网格线的位置,这样进一步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的光学均一性。
第一触控电极441还包括断线位置4412,断线位置441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落入桥接电极423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内,即桥接电极423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包括且大于断线位置4412在封装层300上的投影。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第一触控电极441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423连接,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光学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441内设置第一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对应第一金属层420内的第一悬浮电极421,第二触控电极442内设置第二挖空区域,第二挖空区域对应第一金属层420内的第二悬浮电极422。由现有技术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该为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分层设置,不必再考虑同层设置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断口设置,在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杜绝了第一悬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第二悬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的风险,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内容值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良率。同时,在第一金属层420内设置弯曲识别走线,并利用第一金属层420内的部分悬浮电极作为弯折位置的识别感应电极,采用自电容的方式对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识别定位,实现了触控电极与弯曲识别电极的集成。
同样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的材料要保证相同,即需要保证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桥接电极的材料均相同,从而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光学均一性,以及第一触控电极的电学均一性。
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对应像素单元的边缘区域,这样使得第一金属层420和第二金属层440网格可以是透明金属,也可以是非透明金属,扩大了第一金属层420和第二金属层440材料的选择。
第二金属层440和第一金属层42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铝、金属铜、金属银、金属钼、金属钛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单膜层结构;也可以是双膜层结构,如金属金属钛/金属铝、金属钛/金属铜、金属钼/金属铝构成的双膜层结构;还可以是三膜层结构,如金属钛/金属铝/金属钛、金属钛/金属铜/金属钛、金属钼/金属铝/金属钼构成的三膜层结构。
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均设置为网格状,网格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一方面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显示面板的柔韧性以及延展性,更利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柔性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触控层形成于封装层上,触控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封装层上;
第一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
第二金属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过孔与所述桥接电极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极在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第二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
钝化层,形成于第二金属层上,覆盖第二金属层。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取得了该显示面板具有的有益效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照上述实施例。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断线位置,断线位置在封装层上的投影落入桥接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桥接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串联,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相同,所述材料包括金属铝、金属铜、金属银、金属钼、金属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悬浮电极和第二悬浮电极包括弯曲识别电极,弯曲识别电极呈阵列分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还包括弯曲识别走线,弯曲识别走线与弯曲识别电极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弯曲识别走线在封装层上的投影,落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内。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触控层形成于封装层上,触控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第二绝缘层,形成于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第一金属层,用于隔绝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第二金属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过孔与桥接电极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第一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悬浮电在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第二挖空区域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悬浮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钝化层,形成于第二金属层上,覆盖第二金属层。由现有技术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改为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分层设置,不必再考虑同层设置中悬浮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断口设置,在保证显示面板光学效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杜绝了第一悬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第二悬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的风险,解决了现有DOT技术存在悬浮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短路,造成容值异常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内容值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良率。同时,在第一金属层内设置弯曲识别走线,并利用第一金属层内的部分悬浮电极作为弯折位置的识别感应电极,采用自电容的方式对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识别定位,实现了触控电极与弯曲识别电极的集成。。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层、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以及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触控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
第一金属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桥接电极;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
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图案化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桥接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一挖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有第二挖空区域,所述第一挖空区域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所述封装区上的投影区域重合,所述第二挖空区域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区域重合;
钝化层,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和/或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包括弯曲识别电极,所述弯曲识别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曲位置进行定位识别,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弯曲识别走线,所述弯曲识别走线与所述弯曲识别电极连接,弯曲识别走线对应第一触控电极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线的位置,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断线位置,断线位置在封装层上的投影落入桥接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内,桥接电极在封装层上的投影包括且大于断线位置在封装层上的投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悬浮电极、所述第二悬浮电极、以及所述桥接电极均为网格状,网格线围成的区域对应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桥接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串联,在第二方向上阵列排布;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识别电极呈阵列分布。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414392.1A 2020-05-15 2020-05-15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25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392.1A CN111625132B (zh) 2020-05-15 2020-05-15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CT/CN2020/097039 WO2021227196A1 (zh) 2020-05-15 2020-06-19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6/966,635 US11733817B2 (en) 2020-05-15 2020-06-19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392.1A CN111625132B (zh) 2020-05-15 2020-05-15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132A CN111625132A (zh) 2020-09-04
CN111625132B true CN111625132B (zh) 2021-12-03

Family

ID=7225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392.1A Active CN111625132B (zh) 2020-05-15 2020-05-15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3817B2 (zh)
CN (1) CN111625132B (zh)
WO (1) WO20212271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5256B2 (en) * 2021-04-20 2024-05-28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7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用于感测显示装置的弯曲的方法
CN110007810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214303A (zh) * 2017-12-28 2019-09-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触摸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0644364B2 (en) * 2016-10-17 2020-05-05 David Fortenbacher Self-heating cells and self-heating batteries including the self-heating ce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7543B1 (ko) * 2015-01-07 2020-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벤딩 가능한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102416467B1 (ko) * 2015-07-30 2022-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05487734B (zh) * 2015-12-15 2019-04-1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电容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及其柔性显示器
JP6816397B2 (ja) 2016-07-28 2021-01-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6293202B (zh) * 2016-07-29 2019-09-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101126B (zh) * 2017-06-20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可弯曲的电容式触摸显示面板的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US10509937B2 (en) * 2017-09-08 2019-12-17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Curved-surfac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N109213369B (zh) 2018-08-06 2020-04-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508118A (zh) 2018-12-21 2019-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CN110471569B (zh) * 2019-08-16 2023-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7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用于感测显示装置的弯曲的方法
US10644364B2 (en) * 2016-10-17 2020-05-05 David Fortenbacher Self-heating cells and self-heating batteries including the self-heating cells
CN110214303A (zh) * 2017-12-28 2019-09-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触摸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0007810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132A (zh) 2020-09-04
US11733817B2 (en) 2023-08-22
US20230092521A1 (en) 2023-03-23
WO2021227196A1 (zh)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7116B (zh)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318055B2 (en)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touch control display screen
CN103713785B (zh) 触摸屏面板
US20200064965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JP515679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354756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EP3229111B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69161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987115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74802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10937582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240533A (zh)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TW201820101A (zh) 觸控面板及包含該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
CN103677406B (zh)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面板
CN104238847A (zh) 触摸板
JP2012248181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電極構造、その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TWM374618U (en)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es a substrate and a patterned conductive layer formed on the substrate.
CN108646946A (zh) 柔性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柔性触控显示器
CN109814747A (zh) 触摸屏和触摸装置
WO2020118982A1 (zh) 窄边框触摸显示器
US11294519B2 (en) Touch panel
CN107515698B (zh) 触控面板
WO2017181821A1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760019A (zh) 触控面板的电极阵列
CN111625132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